聚焦股票改革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激励创新, 促进长期投资, 提升资本市场活力

admin 4 0

近期出台的股票改革举措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旨在通过多项政策优化,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股票改革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着重分析其对激励创新、促进长期投资以及提升资本市场活力的作用。

一、激励创新

股票改革通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设立,降低了科创企业的融资门槛,吸引了大量高成长、高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发展。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突破,为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注册制改革的推进,进一步优化了股票发行流程,让企业融资更加高效便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灵活选择上市时间和规模,这对于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尤为重要。注册制改革为创新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热情。

二、促进长期投资

股票改革着力营造有利于长期投资的市场环境。通过完善指数体系、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等措施,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鼓励长期持有优质股票。指数增强基金、策略配置基金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需求。

同时,股票改革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完善交易规则等举措,提高了股票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这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促使他们愿意长期投资于股票市场,而不是进行短线投机。长期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利于市场稳定发展,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提升资本市场活力

股票改革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活力。注册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发行垄断,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有机会上市。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设立,吸引了大量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拓宽了资本市场的覆盖范围。

同时,股票改革优化了市场交易机制,提高了市场流动性。投资者退出便利,有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动和资产配置。市场活力增强,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动力。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为个人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机会。

结论

股票改革对市场行为的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通过激励创新、促进长期投资、提升资本市场活力,改革举措为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股票改革的引领下,资本市场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企业发展、个人财富积累和经济社会进步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前三季度股票市场整体偏弱四季度A股是具有高性价比的资产

国庆长假期间,中国基金报邀请多家基金公司旗下总经理、投资总监或知名基金经理,对前三季度股市进行分析总结,展望四季度A股投资机会,仅供投资者参考。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总经理徐荔蓉:

四季度市场有望迎来均值回归

2022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在经历了约三年的连续上涨之后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前4月,各类指数特别是成长类公司出现了大幅度的回撤;4月底开始,在新能源类成长公司的带动下市场开启了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但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7月至今,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再次回落,投资者情绪低迷。

从事后分析的角度看,俄乌冲突,疫情变化等宏观因素都对市场的下跌提供了一定解释,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今年以来市场回撤的主要驱动力是成长类公司在估值大幅提高后的均值回归。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我们继续偏逆向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充分利用成长股大幅下跌的机会,对部分收益风险比已经较高的成长类公司逢低建仓,同时也对部分超额收益较高的公司进行了波段操作,整体基金组合仍然保持相对均衡的结构。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在几年前就已经进入了由优秀公司引领市场上涨的新阶段——也就是“先有牛股,后有牛市”。 我们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观察到,许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凭借自身战略性的规划和富有执行力的管理层,不断克服行业周期和宏观波动的困扰,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和市场占有率。 在相当多的行业里,股票市场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也为这些优质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市场资源,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展望未来,从长期看,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非常多的挑战和压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等诸多问题仍在解决中,地缘政治也可能带来冲击,但站在选股投资者的角度,我们仍然对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充满信心,中国优质公司的持续健康成长及随之而来的资产再定价将是未来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未来,随着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不断增加和长线资金的持续流入,股票市场整体仍将继续保持长期稳步上升的趋势,各类宏观,地缘政治等因素带来的波动会为我们提供更高收益风险比的选股机会。

如果从较短时间维度来看,目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消费复苏需要一定时间,随着相关激励政策陆续出台,消费恢复进度有待观察。 而政策、基础设施和出口仍然保持着韧性,将对宏观经济形成一定支撑。 地产方面的政策值得期待,未来房地产的销售数据可能会随着政策的发力逐步恢复。 流动性方面,虽然在年初部分资金因为地缘政治等原因减持了中国市场,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持续性、方向性的。 就我们的观察来看,对中国市场感兴趣,想投资中国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广,主要原因是看重中国本身的超额收益,以及与全球市场较弱的相关度,流入逻辑是持续性和方向性的。 即使现在的中美利差较大,我们认为也不必特别悲观,利差是影响资金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情况更能起决定性作用。

作为自下而上的选股投资者,从我们关注的一些公司来看,目前企业盈利成长、景气度依然较强,虽然市场整体乐观因素不多,但从历史来看,情绪是观察指标之一,资本市场都会提前反应、过度反应。 近日许多公司因为市场情绪原因出现了大幅调整,市场成交量较一两个月前有明显下降,投资者悲观情绪近似4月份的水平。 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市场情绪可能已经处于低位,未来预期会出现均值回归的过程,但回归的幅度、力度以及结构可能更多地取决于不同企业盈利和估值的状况。 预计未来几个月一些偏低估值、中大市值的公司可能总体表现较强,过去一两年包括今年表现较强的新能源类公司,以及中小市值公司表现可能偏弱。

我们将继续坚持自下而上选股的投资策略,继续在更多行业中挖掘符合我们选股策略的优质公司,构建相对均衡的投资组合,逐步积累在选股上的超额收益,努力为投资者获取合理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徐荔蓉简介:

徐荔蓉先生,25年证券从业经验,15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CFA,CPA(非执业),律师(非执业),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 现任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管理国富中国收益混合、国富潜力组合混合、国富研究精选混合、国富价值成长一年持有期混合、国富优质企业一年持有期混合等5只基金。

兴银基金资产配置部负责人、基金经理袁作栋:

四季度展望,A股是目前具有高性价比的资产

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一书中说到,面对周期,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要去往何处,但最好明白我们身在何处。 当前的A股市场,处于周期的底部区域,具有高性价比。 根据2022.9.26数据,我们采用中证800指数来衡量市场,采用忽略短期业绩波动的PB估值来衡量资产价格,目前市场处于过去十年中最便宜的10%以下。 我们采用30个中信一级行业PB估值来衡量市场内部结构,有21个行业处于过去十年50%的分位数以下。 市场处于周期底部,是我们乐观的最根本理由。 (以上数据来源:wind,时间点:2022.9.26)

市场中有些声音,对宏观经济、国际局势和能源价格等等表示有些许担忧。 但我们认为,这些负面的因素在市场中已被较为充分的pricein了。 在《周期》的底部,总是充满各种担忧,从DCF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而言,这些短期数据对于资产价值的影响占比是很低的。 这些担忧更多地是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当市值估值水平压缩到显著低点之时,负面的情绪得到充分地反应,正面的情绪就正在孕育过程中。 (pricein:股价陆续反映;DCF:自由现金流贴现法)

展望后市,我们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但同时需要做好应对短期复杂情况的准备。 2022年过去的三个季度,我们在市场磨底的过程中,较好地保护了自己组合的权益仓位。 市场在今年4月底第一次寻找底部,我们在第一个底部附近增加了权益仓位。 当今年8月市场开始回调的时候,有声音建议是否可以降低仓位以规避可能的回调。 当时,我认为市场反弹的估值位置处于40%的分位数以下,仍然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于是我选择了调整结构而不是减仓的方式来应对。 我根据资产整体的高估或者低估来判断仓位的增减,如果处在合理的范畴以内,会倾向于保护好自己的权益仓位,因为我坚信权益资产具有很好的长期回报率,短暂的回调就是我们需要承受的波动。 (数据来源:wind)

从实体经济的角度而言,A股市场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机遇。 当前地产产业链面临着一定的压力,这个也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了些许困扰。 我们在观察,希望房地产回归到符合人口体量和经济体量的健康均衡状态,整个产业链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之锚。 其他的各行各业,无论是消费公司,还是科技公司,优秀的公司都在努力拼搏,市场的逆风期,反而给了他们跨越式发展的大机遇,使得公司持续迭代、升级,再上新台阶。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市场也给了我们一个好机遇,用更具性价比的价格,参与到伟大企业的新征程。

具体行业方面,消费领域虽然整体消费数据相对弱势,但不少消费公司表现出了超预期的韧性,好公司仍在坚定地扩张自己的产品线,升级自己的渠道,打造自己的品牌,从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三个维度苦练内功。 一旦市场有所回暖,这些公司将有良好的表现。 科技领域遭受了景气度和国际局势的双重打击,但是我们的科技公司在扎扎实实地研发产品,拓展客户,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我们相信这些公司会有美好的明天。 制造领域虽然面临着成本高涨,产品价格萎靡的困难,但是我们看到龙头公司在逆势扩张,建设成本更低的新产能、技术含量和价值含量更高的新产品、抢占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当新一轮周期来临之时,他们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理智告诉我们A股是目前具有性价比的资产,但市场的涨跌起伏还是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安下心来做研究是我排遣压力的好手段,当我在仔细研究优秀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之时,他们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不断鼓舞着我,让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

浦银安盛基金研究总监兼均衡策略部总经理蒋佳良:

前三季度市场整体偏弱

景气和成长仍是长期主线

回顾今年市场整体走势,上半年唯一一次较大的机会时点集中于5月和6月。 5、6月份市场呈现出V字修复行情,集中修复了3、4月份由于疫情带来的市场整体下跌。 到了7月中下旬后,市场进入到震荡行情。 8月表现震荡激烈,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延续下跌态势。 目前市场与3、4月份情况有些类似,外部因素看,美通胀超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国内疫情反复,经济走势下行,导致市场整体疲弱,处于分歧加剧、风格加速轮动的阶段,整体处于阴跌状态。

前三季度市场缺乏明显赚钱效应

蒋佳良认为,今年的A股投资出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宏观事件对市场影响巨大,第二是景气行业内部也分化巨大。

首先,我们观察到今年市场宏观事件对市场影响巨大,俄乌战争带来的整个能源价格高企;美国通胀持续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变化带来了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疫情不断反复对宏观经济和消费的影响进而不断促使房地产政策的变化。

其次是市场景气行业内部的巨大分化,投资机会的持续性、逻辑完整程度都多少有些瑕疵,选股和投资的难度加大。 例如同样是新能源板块,今年的热点在于光伏领域的逆变器和储能,但是光伏组件、新能车产业链等细分板块的表现就非常一般。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今年整体市场偏弱,很难持续赚取超额收益。 由于经济下行,整体市场的景气度很弱,国内需求端、生产端复苏均走弱。

成长景气仍是长期主线

展望后续走势,蒋佳良认为短期维度上,三季末市场和今年3、4月时的整体环境较为类似,受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稳增长乏力、俄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情绪较为谨慎。 因此,近期表现较好的板块是估值较低、基本面(部分)改善的央企地产、煤炭等价值类股票。

目前来看,市场仍没有显现出比较明确的投资主线。

未来我们依然会重点关注景气度较高的投资板块。 中国仍然是大国中增速较高的国家,A股从长期来看仍然是成长的资本市场,尽管短期内会有各种干扰,但长期来看,景气和成长仍然是A股市场最大的主线。

其次,是坚持布局均衡投资。 一方面是成长内部,重点关注在赛道和方向进行均衡,另外在市场维持震荡的时候,我们还会维持成长和价值的交易性均衡。

目前来看,2022年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一般,市场缺乏明显赚钱效应。 目前市场关注度集中在俄乌战争导致能源价格高企带来的新旧能源的投资机会;自主可控带来的半导体和军工行业机会;对经济的期待带来的地产和地产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以及出行产业链和白酒、医药等消费板块。

但展望2022年全年,蒋佳良仍然保持信心。 均衡的投资策略有助于震荡市中基金控制组合的回撤。 主线方面,由于能源格局变化,关注光伏等板块的长期向上趋势,同时会关注随着经济企稳复苏,带来的消费和出行产业链的机会。

德邦基金副总经理汪晖:

抓住时代趋势,乐观看待阶段性底部机会

2022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率提升,资金面持续宽松,股票市场行业轮动加速,分化明显。 从经济反弹的稳增长预期,到对于通胀问题的担忧,再到俄乌冲突升级,疫情封控切换经济复苏,美联储加息屡超预期等,一些列事件主导了股票市场的阶段性行情,相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给投资带来不小的考验。

要在今年的行情风格中获益,基金经理对市场情绪变换的敏锐度尤为关键,要能对阶段性节奏有明晰的预判,然后自上而下踩准行业轮动,才有机会捕捉到显著的超额收益。

近期,上证指数已经回调至3100点附近,A股交易全球衰退的情绪浓厚。 从美国通胀的超预期开始,美元指数走强,商品指数坚韧,美联储9月不出意外的再次加息75BP,并且在连续三次大幅加息后,仍维持鹰派表态。 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引发了市场的强烈担忧,但在我看来,至今,市场已经定价了足够多的负面预期。

当市场充分定价了海外风险后,A股的主要矛盾将更多关注在对国内经济与政策的预期。 当下边际向好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至少年内不必过度悲观,反而要把握这一积极参与市场的窗口期。

10月前半月,宏观政策处于不可证伪的窗口期,经济修复实现的逻辑是我比较看好的主线思路。 面向2023年,国内拉动经济的各大要素都可能面临或多或少的压力,出口在历史高基数、海外弱需求的背景下压力加大,增速持续高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贡献的增量相对有限,而彻底激活地产以拉动经济的概率相对较小。 因此我认为,以下两大主线是宏观经济映射在A股市场的投资线索:

一是消费在持续走弱后,受益于防疫政策的动态调整可能获得结构性机会;

二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立足双循环战略,与能源、安全、制造强国相关的领域可能具备投资机会。

受疫情反复影响,国内消费复苏尚弱于市场期待,虽然中长期看国内消费存在降速预期,但是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消费场景的恢复重塑持续带来边际变化,随之产生困境反转和龙头进阶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出行链条的航空、旅游、酒店、机场等行业。 防疫政策的优化将会带来消费相关行业景气度的逆势提升。 由于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远弱于大型企业,在疫情反复冲击之下,行业面临强烈的主动出清,出行链条的供给侧格局将持续改善。 预计随着各行业的复苏,龙头公司的市占率将迎来明显的提升,酒店的连锁化率持续提升,头部航司的市占率显著提升,在加速集中的过程中,出行链的业绩弹性与股价空间将会得到兑现。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突发事件频发成为新常态。 在此趋势下,我判断,国内经济将更多地侧重于内循环发展,注重独立安全、自主可控。 首先是货币财政政策的独立,欧美央行在天量宽松后转向紧缩,面临强烈衰退预期,而我国在2020年后便以克制的政策引导为主,形成了有效的对抗与错位,使我们有独立发展的窗口期。 应对国际局势,最主要还是能源安全、军事安全、制造业自主可控。

能源安全包含了新旧能源的同生发展,既要新能源设备的国产进阶,也要传统能源供给端的稳定可控。 在碳中和问题上达成共识后,新能源系统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挤压了传统能源的资本开支,导致传统能源侧供给短缺继而出现价格中枢上行,而这又反向刺激了新能源替代的进一步加速。 所以重视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由此产生的传统能源的投资机会。

军事安全方向不仅包含了地缘冲突带来的国防军工的高景气发展,也包含了北斗导航和通用航空等军民融合的进程加速。 “十四五规划”政策对于国防军队方面的重点关注无疑为中长期下的军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持,而为应对潜在的军事博弈升级,我国军工也将在卫星导航技术、海军舰船、军用飞机等几大产业链追求持续突破。 军工行业的投入与产出或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行业景气度有望在一个长周期内维持较高的水平。

就制造强国战略而言,因近期国外政策频出,芯片、新能源、CXO等多个领域的贸易环境频繁变动,使国内制造业必须实现自主可控的多个关键领域再次被高度关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军工、机械等高端制造业的上游。

展望后市,对市场回调的恐慌已逐渐兑现,阶段性的底部已经形成,对未来无需过度悲观。 在边际向好的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中,我们投资的关键是把握好国内外经济错位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具备高景气与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消费复苏以及安全自主方向在往后的一段时间内有望为市场贡献超额收益。

英大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汤戈:

抓住当前低估机会,布局确定性逻辑主线

2022年以来的A股市场经历了年初的快速下挫-反弹-二次探底的过程,至今其下跌幅度尤其市场情绪已基本达到2018年A股市场大幅杀跌的情形。 本年度,国内外影响市场的因素具有较大的突发性,尤其俄乌冲突的发生对国际关系、能源供应和通胀压力等多方面产生长期影响。 美联储乃至全球部分主要经济体为应对通胀而做出加息紧缩流动性操作,继而影响对海外经济及盈利的预期。 而国内三月以来疫情的再度反弹及较疲弱的需求复苏,多重因素影响下导致A股大幅下跌。

市场当前进入信心恢复期。 对于权益市场的预期,我们宜从投资确定性出发,从国内外繁杂难辨的不确定中,抓住当前低估机会,布局确定性逻辑主线。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A股市场相对海外权益市场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政策层面的区别为表,我国对于疫情防控的政策以人民健康为基本决策底线,而海外主要以保需求政策为主并出台历史级别的刺激政策。 经济层面的不同为实。 宏观预期方面,中国与世界经济仍会保持政策推动下的阶段性错位,同时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产业链地位的重塑,中国的基础设施、产业工人技术能力、供应链稳定性等保证了重点行业的竞争优势,并在过去十年来尤其在疫情中得到证明。 国际经济环境虽有逆全球化苗头,国内企业长期有因贸易冲突受到压制的方面,比如此美国对中国企业掀起的此起彼伏的半导体禁运、征收额外关税或者近期的生物制药法案等。 虽然该势头短期内并不会好转,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全球分工已然形成,且我国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另一方面,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是重要支撑。 同时一个硬币必然是有两面,外来的打压也给民族企业创造了更多发展自身的动力和机会。 我们确信在这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的竞争优势企业将有较确定的成长表现。

短期来看,对标A股历史,其周期底部特征凸显,对标海外重点市场,A股的韧性和盈利预期对全球有明显吸引力。 后续市场有三点可期:一是,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包括因疫情导致的基建开工难、促消费推进难等;二是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扶持或见组合式政策推出,地产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将减低其对经济增长整体的负向拉动,对稳定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三是以国内重要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将向社会展示我国中短期的经济目标和预期,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从结构上看,有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期的修复:一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维持稳定或略降,对中下游的制约持续减弱,对冲需求侧的不确定;二是能源危机下结构性看好部分制造业的出口;三是从历史估值点位看市场已经进入较低位置,等待预期修复和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

分行业来看:

1、中游制造

传统制造和先进制造领域有不同的逻辑,一方面继续关注的方向是能源成本趋于稳定的企业,以及疫情影响减弱之后,企业的生产成本自然修复带动之下的中游制造企业,包括了部分的传统制造企业,例如汽车零部件、风电等公司。 另一方面,关注汽车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技术壁垒较高,同时通过渗透率抬升带来业绩增速的竞争优势企业;关注新应用催生下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尤其是走出或即将走出第二增长曲线的企业,包括部分电子、计算机行业的科技企业。

2、大消费

回调近两年后,消费板块中其实存在不少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行业。 从总体看大消费行业的Beta机会不明显,但部分企业经历了类似于被动的供给侧改革后,优势企业或将以商业模式创新,或将在逆势中抢占市场,从而形成新的赢利点等待快速业绩的快速上升期。

3、医药健康

在疫情影响以及集采的阴影下,整个医疗板块包括医疗、服务、医药行业盈利短期并没有明显反转机会。 建议基于自下而上的深入研究寻找不同逻辑,寻找泛消费属性的企业,同时等待时机。

4、金融周期

看好部分保险,尤其看重产品创新、符合行业规律、叠加品牌优势的正规化运营企业。 关注煤炭行业,认为煤炭企业的涨幅是由于供给侧优势叠加自身发展的变化带来的企业盈利变化,但当前节点其盈利快速上升周期似乎基本接近尾声,也不建议追高。

汤戈简介:2020年5月加入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权益投资总监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历任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企业融资部、大企业战略合作部项目经理,国信证券有限公司投资研究总部行业研究员,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研究总部高级研究员,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处处长、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英大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兼组合管理部总经理,泛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证券投资部总经理,泛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民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九泰基金总裁助理、致远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执行投资总监刘开运:

审时度势、不宜悲观

通胀高烧不退,权益资产承压

2022年前三季度,在多种不利的因素的影响下,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经历了明显的下行,国内股票市场同样难以独善其身。 综合来看,三个主要的因素影响了今年权益市场走势。 第一,全球发达经济体为应对自身高通胀实施的大幅加息行为,明显打压了市场风险偏好。 高通胀形成的原因复杂,既有客观的疫情带来的全球供应链紊乱的因素,又有地缘政治冲突下凸显的能源、粮食安全问题,还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逆全球化带来的供应链不稳定的原因。 第二,国内疫情反复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消费服务等行业影响明显,并影响到市场主体的投资、消费意愿。 第三,部分行业交易过度拥挤,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过程中,估值存在调整的空间。

构建科学体系,提升应变能力

在经历今年以来明显的市场波动后,我们对市场的复杂性、多面性有了更充分的认知。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作为基金经理,应该提高对投资环境变化的敏锐度,做好充足的预案,在市场没有按照预期变化的方向发展的时候,要能够做出适当的应对以降低组合风险。 市场预期的变化决定市场的走势,对预期的边际变化的观察就要细致入微,这就对研究的深入层度、研究的前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未来,要通过不断完善系统化的跟踪指标体系,构建更具适应性的投资方法。

克服线性思维,不宜盲目悲观

我们运用“四维驱动模型”(包括政策、经济、资金、估值四个维度)来分析四季度的市场环境。 首先从政策端,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出台了包括新能源、消费、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的支持政策。 其次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二季度在疫情的影响下,经济增速较低,后续伴随供应链修复,疫情对生产、消费影响下降,经济企稳回升可期。 另外,经济政策的出台到见效有一定的时滞,经济实现企稳弱复苏的态势逐步形成。 第三,从资金的角度,从2021年2月份以来,基金发行逐步降温,市场增量资金逐步减少,今年更是基金发行的冰点期,未来伴随市场企稳,基金发行或将逐步修复,未来市场增量资金可期。 第四,经历前三个季度的市场的大幅调整,当前市场估值已经处于明显的低估区域,股票隐含回报率较高,开始具备明显的投资价值。 综合来看,我们对四季度权益市场并不悲观。 我们需要需要克服线性思维,寻找潜在的积极变化,在市场悲观声中,把握布局投资的良好时机。 从行业角度,我们认为前期调整较为充分的消费、医药、服务业,在经济复苏与疫情对经济影响下降的预期下,或将有机会实现超额收益。 另外,新能源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景气度维持高位,最近的阶段性调整同样给了市场不错的投资机会。

个人简介

混改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混改对股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强股市活力混改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资本,优化了企业的股权结构,激发了企业的市场活力。 在股市中,混改能够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市场化改革,增加市场主体的多样性,从而增强股市的活力。 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混改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市场化机制,混改能够帮助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进而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对股市形成正面影响。 三、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混改是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混改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并购等活动,这将促进资本市场的活跃和发展。 同时,混改也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提高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四、提升投资者信心混改能够提升投资者对于股市的信心。 随着混改的推进,国企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将得到优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提升,这将增强投资者对于相关企业的信心,进而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混改通过增强股市活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提升投资者信心等方面,对股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混改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股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最近两年,我国股市一扫前几年的低迷,出现连连上涨行情,股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股市市值持续增大。 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低点998点,一路上涨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涨幅超过500%。 然而,从2007年10月开始,A股连续下跌。 到2008年6月中旬,股指跌幅超过50%。 仅2008年第一季度,A股市值就缩水12万亿元,创下了15年来的新纪录。 股市的剧烈波动,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很多困惑。 那么,股市的这种波动是如何产生的?面对股市的剧烈波动,应当如何推动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股票市场有起有落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周期性的波动中实现的。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票市场也经常是风云变幻、起伏不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股票市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与一般的商品市场不同,股票市场是一种虚拟经济。 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不是普通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商品如食品、住房等,而是可以在未来获得收益的金融资产。 股票价格不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受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市场买卖力量对比、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及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而发生波动。 股票市场的这种波动与实体经济的波动相比,往往更为剧烈、更为频繁。 当股价持续上涨时,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进来,这又会导致股价的进一步上涨,并使得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 在牛市乐观气氛的感染下,人们总是能找到股市不断上涨的理论根据,把所有的利好消息加以放大,直到某一天泡沫破裂,股价暴跌。 当股价持续下跌时,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价格进一步下跌,资金持续流出,悲观失望情绪蔓延。 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股市的发展历史上不乏其例。 比如,从1928年初到1929年8月,美国的道琼斯指数由200点附近飙升到400点左右,一年的时间里股指暴涨了一倍。 然而不久就爆发了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股票价格也随之一泻千里,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 1985-1990年日本股市持续大涨,日经225指数由1985年初的点涨到多点。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股市开始暴跌。 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点,1992年8月18日降至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股指比最高峰时下降了63%。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同样经历了股市剧烈波动的洗礼。 1990年12月19日,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到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已跃升至1429点。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点,之后迅速暴跌至400点,有些股民损失极其惨重。 从2006年开始,我国股票市场启动了新一轮的牛市行情,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 截至2007年年底,沪、深两个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 然而,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 在股市自身运行的规律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下,我国股市自2007年10月中旬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大批股票价格被腰斩,大量基金跌破了面值。 在股市的剧烈波动中,许多股民和基民被套,饱受亏损之苦。 人们再次深切感受到了投资股市所带来的风险。 中国股市长期向好股市的波动是有规律的,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股票价格要符合它的内在价值。 一只股票如果价格涨得过高,就会超过其内在价值,需求就会减少,价格就会随之下降。 反过来说,如果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就会低于其内在价值,需求就会增加,价格就会随之上涨,直到价格和价值达到平衡。 运用这个基本规律来看待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现象,就能够使我们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性。 2007年年底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出现的这轮深幅调整有其必然性。 一是对前期股市上涨的累积风险的释放。 2006年以来,随着股票价格的飞速上涨,A股市场的市盈率也急剧上升。 至2007年6月底,沪、深两市加权市盈率达80多倍,大大高于通常认为的30-40倍之间的合理市盈率标准。 这表明,A股市场的股票价格已经大大超出了其内在的价值。 二是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周边股市调整的影响。 2007年第四季度之后,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下跌的幅度都超过20%。 美国经济增长的放慢加剧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发展未来的担忧,降低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投资的意愿受到了抑制。 三是宏观调控的成效。 近年来,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如多次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等,使流动性过剩的矛盾逐步缓解,股市的供求关系开始趋于均衡。 同时,2008年年初的雪灾、上市公司大量再融资、大小非集中解禁等事件性原因,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心理,影响他们对股市发展的预期。 正是上述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2007年年底以来股价的大幅回落。 同样,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的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原因。 一是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持续高增长和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 2006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高达46%。 2007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水平也较高。 截至2008年4月7日,已披露年报的880家上市公司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4.61%;实现净利润6548.75亿元,同比增长44.78%。 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必然会带来股票价格的大幅上升。 二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在把世界上成熟市场的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沿着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稳步推进。 2005年5月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股东的利益与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很多大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质量。 三是资本市场法律体系逐步完善。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与两法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理顺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关系,健全了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对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法治水平、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此以外,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2001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持续升值,尤其是2005年7月我国开始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升值速度加快。 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进入我国,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推动了股市行情的不断上涨。 可以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和资本市场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的趋势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趋势没有改变。 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持续发展的趋势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 有跌有涨,潮落潮起,是股市发展中的必然规律。 股票价格短期回落,不会改变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向上和不断发展的大趋势。 积极推动股市良性运行在市场经济中,股票价格的不断波动是一种必然现象。 没有股票价格的波动,资本市场就不可能有效反映资本的供求状况,就不可能调节资本的有效配置。 当然,说股票价格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股票价格发生背离市场规律的剧烈波动可以完全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股市的大幅波动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和风险。 股市的持续暴涨会吸引更多的人投身股市,使大多数股票背离自身价值,形成泡沫。 泡沫的膨胀会造成一时的繁荣甚至狂热,但泡沫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灭,使股市迅速下跌。 股市的持续暴跌会造成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资产大幅贬值,从而导致人们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那些将大量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群众,财产可能会在股市暴跌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情况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股市交易额迅速下降,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受到破坏,金融业也发生动荡,甚至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经济增长陷入低迷状态。 因此,政府对股市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就显得十分重要,维护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股票市场建立发育的时间还不长,许多方面不够成熟,亟待完善。 构建透明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股票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股票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推动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股票市场的起起落落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密切相关的。 在经济繁荣期,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会上升,导致股价的上涨。 在经济萧条期,经济增长放慢,企业盈利下降,股票价格也随之会降低。 因此,防止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首先要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股市投资价值的源泉。 事实证明,绩效越差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波动现象越明显;而越是优质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走势越稳定越健康,越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可靠的收益。 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强化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关键。 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建设,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是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 要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板建设,加快推动创业板建设,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市场的交易制度和转板机制,完善登记、托管和结算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法资金入市渠道。 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场,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建设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对于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协调,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如果股市投机过度,市场风险就会越积越大。 近年来,国家对证券违法违规活动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有效遏制了非法证券活动的多发势头。 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这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风险是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股票市场与风险共生共存。 我国股票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规范运作程度有待提高,市场不够成熟、不够健全,波动性相对更大。 近两年尤其是2007年以来,投资者入市总量增加很快,在不长的时间内,投资者开户数从6000多万户增长到2008年年初的1.4亿多户,许多中小投资者缺乏市场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增强风险意识极为重要。 投资者要谨慎入市,理性参与投资,入市后要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切实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股市成绩斐然。 可以预期,中国股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 只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就一定会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地发展,从而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标签: 激励创新 提升资本市场活力 聚焦股票改革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促进长期投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