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股票研究报告:评估其竞争力、创新力和长期增长前景

admin 10 0
吉利汽车股票研究报告:评估其竞争力、创新力和长期增长前景摘要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该公司专注

吉利之赢,赢在格局

近期的车市,有些混沌不堪。

浊流,来自不少车企按耐不住“掀桌子”,开启了堪比“自杀式”的价格战。

要说,这绝非什么良好的车市信号,因为若家家都这样以价求量,汽车产业链如此之长,这上上下下迎来的,都将会是一片凄风惨雨。

所幸的是,业内也有清流,挺身而出,拨乱反正。

3月21日,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年度财报发布会上,就大声疾呼:吉利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将持续为用户创造高价值。

见此观点,有声音可能要发问了,“价值战”说说容易,如何来打呢?

策动价值战,不仅可行而且可观

车透君发现,吉利的最新财报,就已经证明了淦总所说的“价值战”战法,不但可行,而且可观。

2022年,销量1433万辆,增幅8%;营收1480亿元,增幅456%;净利润465亿元,增幅68%。 可以说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吉利汽车各项关键指标都实现了全面提升。

“价值战”的含金量,也很好地反映在了产品的盈利能力上。 2022年吉利汽车单车销售收入103万元,增幅296%,平均单车毛利175万元,同比增长111%。

“中国星”高端系列当年实现总体销量252,787辆,占比近23%,单车平均售价达15万元。

领克2022年销量达180,127辆,截至2023年2月累计总销量已超85万辆。 旗舰车型领克09已经上攻至30万元价格带,创造了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价值新高度。

还有两个指标,容易被同行忽略,但体现的则是吉利实打实的战力提升,那就是出口与技术输出。

出口销量,全年近20万辆,增幅724%。 授权收入达到166亿元,增幅299%。

对于吉利的“价值战”秘诀,淦家阅并未有所保留。 他坦言,江浙区域发达的民营经济保证了吉利成本供应链体系的强大,公司自身核心产品动力轴承、电机、电控、电芯等陆续量产,通过供应链整合控制成本,形成汽车产业链红利。

得益于架构造车带来的产品价值、产品溢价提升,以及叠加自身技术创新与成本管控优势,吉利汽车的高质量增长,愈发笃定从容,价值战的含金量不断走高,进而也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优势。

克服焦虑,立体布局定乾坤

至于说,传统车企为何在这轮价格战中显得有些慌不择路,甚至不惜撕掉底裤,归根结底,还是内心焦虑所致。

这种焦虑,主要来自于对新能源、智能化、产业链整合的滞后和忐忑。

再看吉利,一场全方位的新能源大战,早已擂响了战鼓,摆开了阵势。

吉利坚持持续布局纯电、混动、换电、甲醇等多技术路线,2022年旗下新能源产品(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销量328,727辆,同比增长超300%,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多次突破30%。

进入2023年,吉利继续快马加鞭,多线挺进。

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已经揭开盖头,该系列2年内将推7款全新车型,蕴含了颠覆现有行业格局的巨大冲击波。 首款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已经开启预订,今年二季度即可交付。 与此同时,领克旗下的01、05、06,也都在全面EM-P化。

在纯电动领域,综合交付量、人气和口碑看,极氪已经逼近或追上蔚小理。 2022年交付71,941台,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其中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持续多月蝉联30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 极氪009,平均订单金额更高达527万元。

2023年,极氪将全年销量目标定为14万辆,跻身三甲,不是梦。

对了,吉利还有几何和睿蓝两张亲民牌可打。

撇开品牌和技术路线的多线并举因素,吉利的未雨绸缪,更体现在了卫星、芯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相关核心能力上的前瞻和完善布局。

卫星领域,2022年6月“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成功发射入轨,未来将完成72颗低轨道卫星组网。 天地一体化高精定位、卫星遥感AI、天基通信服务等技术,对吉利来说,都在深耕。

芯片领域,由亿咖通科技战略投资的芯擎科技打造的“龙鹰一号”芯片,是全球领先、国内唯一的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将于2023年中实现量产,首发领克。

智能驾驶邻域,吉利重点布局L2+、L3智能驾驶技术,全新一代“NOA高阶智驾辅助系统”已应用于博越L,后续还将在领克、吉利最新产品上应用。

罗辑车评

价格战,可能会一时爽,但会毁全局。

价值战,可能开头难,布局难,但会益长远。

这中间的天壤之别,其实就是两个字:格局。

吉利之赢,赢在格局。

最后,为喜欢以企业长期价值判断来做投资的社友们再送上一句话,择机低吸一些吉利汽车的股票,放上几年,相信市值增值是看得到的。

要问为什么,一个企业价值战的成功与否,一定会反映在股价上。

对话芯擎CEO汪凯:抓住后发优势,坚持走自己的路 | 芯路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电话027-,公司邮箱legal@sienginecom,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6条****,其中有电话号码1条。

公司介绍: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9-18在湖北省武汉市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太子湖创新谷启迪协信科创园F4304。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沈子瑜,注册资本20,6149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策划|Synopsys新思科技

视频合作|eefocus与非网

本期《芯路》人物:汪凯芯擎科技CEO

“我觉得做芯片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唯有坚持,才能把芯片做下去。 ”作为一名半导体行业的老兵,芯擎科技CEO汪凯博士在总结其过去二十多年的“芯路”历程时说道。

自大学时期一脚踏进电子工程领域,汪凯就与芯片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后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初心,在半导体领域默默耕耘,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从业经验,并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变革的亲历者。 汪凯指出,全球半导体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已然进入了寡头垄断的时代,但本土半导体产业却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若想真正实现全面自主,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其中汽车电子、5G、AI、物联网等新兴应用市场未来发展将十分可观。

比如汽车电子,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对半导体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尤其是自动驾驶的快速普及,推动汽车半导体正逐渐成为半导体领域增长最迅猛的细分市场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汪凯在半导体领域耕耘了近二十载,最后选择一头扎进汽车芯片这个细分领域的主要原因。 据汪凯透露:未来,通过专注于设计和开发先进的汽车电子芯片,芯擎科技希望基于生态链的协同优势,帮助整车厂更好地迎接电气化和智能化变革,同时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半导体产业还在发展初期,关键领域仍待突破

据汪凯介绍,其在半导体领域的从业经历大概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求学、研发、产品管理、市场销售和自主创业,其中求学阶段主要是打基础。 “半导体行业不像其他行业,在职场中行至中途还可以轻松换道,在半导体领域打拼具备一定的基础非常重要,而且基础打得好的话,后面的路走起来会相对容易很多。 ”汪凯表示。

“研发阶段更多的是将过去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产品研发过程当中,通过具体实践思考怎么把产品做出来,并且打磨到极致。”

产品管理阶段则让汪凯进一步了解到了产品和市场的重要性,以及怎么去定义一个产品系列,把握客户需求,成本控制和技术领先性这三个关键要素。

销售阶段更主要的是给予汪凯接触各种各样客户的机会。 “在做销售的过程中,我有两大感受:一是产品永远是为市场服务的;第二,必须设立目标,并且对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坚持。 ”汪凯指出。 正是这样丰富的从业经历,为他最终选择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汪凯看来,作为一名企业家,很重要的能力是能够找准市场上真正有需求的产品,并且将其做到最好,提供给用户。

在半导体领域多年的坚持也让汪凯有幸成为半导体产业从新玩家密集入局向寡头垄断格局演变的见证者。 据汪凯分析,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半导体行业先后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调整。 首先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美国半导体市场刚刚开始蓬勃发展,大批半导体厂家扎堆涌现市场,比如博通、高通、英伟达等差不多都是那个时候成立的。 此后大约十年的时间里,全球半导体市场开始从新企业遍地开花向少数玩家掌控市场主导权演变,市场集中度逐渐提升。 2010年以后,大型半导体公司先后走上兼并收购之路,比如NXP对飞思卡尔的收购,驱动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从多头格局向寡头垄断演变,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其中中国半导体市场,据汪凯分析目前所处的阶段大约相当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新玩家密集入局,行业真正开始发展。 因此不同于全球化企业已经具备十分完善的架构、产品研发和生态服务体系,本土半导体企业目前整体规模还相对较小,且主要是以低端替代的方式切入市场,并且技术方面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比如在制造工艺方面,目前在晶圆制造方面工艺走在行业前列的是台积电,按照之前的规划台积电将在今年量产5nm,其下一代的3nm工艺研发目前符合预期,甚至在更为先进的2nm工艺研发方面,台积电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紧随其后的三星,目前的工艺水平也已经提升到了5nm,并在进一步向3nm突破。 这意味着与头部玩家相比,本土供应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特别是在汽车电子和工控芯片这两个领域,国内基本处于空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构建本土产业链。

起步虽晚但市场机会大,本土厂商后发优势很明显

在半导体领域,有一个非常典型的说法——第一名可以吃肉,第二名就只能喝汤,第三名可能连汤都没得喝,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汪凯认为要做就做最好的,只有做到最好的时候企业才有机会生存下去。 但另一方面,中国半导体产业由于起步相对较晚,相较于国外成熟市场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这就导致本土厂商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和国际企业抗衡,更不用说抢占市场红利。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面对竞争,本土半导体厂商就完全束手无策。 汪凯指出,虽然起步晚但本土企业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尤其是在汽车电子这样的新兴市场里,考虑到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所处的地位,以及目前的发展形势,如果本土企业能够抓准市场需求,密切配合客户需要,再加上本土企业有更靠近本地市场的优势,将有很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据测算,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能只有6%,甚至不足6%,但汽车半导体的年复合增长率却达到了8%,增长十分迅猛。 按此趋势,到2025年汽车半导体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0亿美元,可谓半导体领域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

不仅如此,汪凯指出除了汽车电子,未来半导体在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以及存储芯片等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也将十分广阔,而汽车作为一个大型的移动终端,对于这些新兴技术也有巨大的需求。 以汽车存储芯片为例,据CounterpointResearch估计,未来十年单车存储容量将达到2TB-11TB,才能满足不同自动驾驶等级的车载存储需求,这无疑会进一步扩大汽车芯片的发展空间。 正因为如此,近几年大批本土半导体厂商纷纷涌进汽车芯片领域。

相较于其他半导体初创公司,芯擎科技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即借势吉利,更容易打开市场的大门。 在汽车领域,一款新的产品要想“上车”,往往要经历灵魂三问:谁用过,跑了多少公里,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对于初创公司尤为如此,但由于成立时间往往并不长,初创公司在市场化之初想要获取一个好的客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芯擎科技并没有这样的顾虑,因为未来芯擎科技的产品量产后,吉利会作为首家车企进行搭载,这将大大有助于其产品尽快推向市场,供更多的车企搭载。

芯擎科技的首款产品将面向智能座舱,并且能够支撑L2级自动驾驶应用,产品将于今年年底流片,随后进行样片制作,并与整车进行适配,大约2022年正式量产。 “未来,我们还会开发与智能座舱配套的MCU,以及自动驾驶芯片,以逐步建立完善的产品体系。 ”谈及芯擎科技未来的产品规划汪凯表示。

本土玩家密集入局,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尚需时日

毋庸置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半导体市场一直由外资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本土厂商的密集布局下,汪凯指出这种情况正逐渐改善。

以生产制造为例,虽然因为一些限制,本土厂商在工艺方面与全球领先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目前国内已经开始涌现一批成熟的企业。 如中芯国际,作为是中国大陆一家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目前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日前该公司已经正式在科创板上市。 另外半导体设计方面,国内也在逐渐补齐短板。

未来随着本土厂商持续发力,汪凯认为本土芯片企业中很有可能出现挑战国际巨头,甚至比肩他们的企业,这在目前有很好的机遇。 中国科技应用的大爆发为本土芯片厂商突围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公司在获取本地支持、构建成本竞争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均为本土企业实现国产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汪凯也强调由于芯片行业壁垒比较高,初创公司入局可以从门槛相对较高的领域做起,这样可能开局难度较大,但一旦成功对应的壁垒也会更高一些。 而除了选准目标市场,他指出具备专业的人才和充足的资金十分关键。 特别是人才,比如芯擎科技因70%以上的员工都是硕士或者博士学历,且绝大部分都具备十年以上行业经验,在开展研发时可以省掉很多磨合的过程,有助于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因为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抓紧时间上市很重要,正所谓‘唯快不破’嘛。 ”

即便上述条件都具备,汪凯认为本土芯片厂商要想实现全面的国产化仍需较长时间,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会随着本土企业的产品谱系逐渐完善、市场接受程度不断提升慢慢形成。 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本土企业应该先充分立足于国内市场,以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才能更好地角逐国际市场。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09月18日,法定代表人:沈子瑜,注册资本:21,5914元,地址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太子湖创新谷启迪协信科创园F4304。

公司经营状况: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目前在招岗位19个,招投标项目1项。

建议重点关注:

爱企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1日,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信息22条,涉及“股权出质”等。

吉利汽车进入加速进击年,坚决捍卫“价值战”

先厚积,方能薄发。

我们正在经历不进则退的时代,逆流而上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实力。

3月21日,吉利汽车交出了一份颇有含金量的财报,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依然演绎了稳步前进逆流而上,殊为不易。

透过吉利汽车2022年的财报,有几个关键的数据非常有看点。

一是2022年全年总销量1,432,988辆,同比上涨8%;二是新能源产品(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销量328,727辆,同比增长300%;三是单车销售收入10.3万元,同比增长29.6%,平均单车毛利1.75万元,同比增长11.1%;四是吉利汽车技术授权共实现16.6亿收入,同比增长29.9%。

从这些数据背后可以看出,吉利汽车目前的战略思路非常清晰,不会被眼前的市场乱象所干扰,“变革创新”,“挑战极限”,将会是吉利汽车2023年发展的关键词。

全面向新再提速

2022年,无疑对所有车企而言,都是非常不寻常的一年。 全球的瞬息万变,都不可避免地传导到车市里,变成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挑战。 而另一边,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22年新能源市占率一路飙升至25.6%。

在这样一个堪称“超级机遇”的新能源大时代,作为中国车企里的头部力量,吉利汽车在前几年稳步搭建强劲体系能力的基础上,2022年正式进入破局和发力之年。

不惧缺芯、疫情、原料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2022年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火力全开,全年累计销量达辆,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多次突破30%。 成为国内新能源增速最快的车企。

不仅如此,吉利2022年纯电车型销量辆,同比增长约328%。 其中,极氪2022年交付71,941辆,几何全年累计销量达到辆,同比劲增170%,两者形成差异化合力,全面发力纯电市场。

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吉利汽车已构建纯电、混动、换电及甲醇等多技术路径并行发展的电动化体系力,实现了销量、渗透率的双增长。

今年2月23日,吉利再次打出新能源高端化的一张王牌,吉利银河正式发布。 银河的新,是从头到脚的,包含全新的造型设计,全新的产品技术,全新的渠道,全新的服务。

借用吉利内部人士的话说:“通过吉利银河这样一个高价值的新能源系列,让我们的新能源产品进一步标签化,从形象、产品、渠道服务都能给大家耳目一新的形象,从而强化吉利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产品系列标签。

银河的到来,是带领吉利全面新能源化的一个标志,也意味着吉利正式进入全面向“新”的加速发展期。

以价值战代替价格战

进入2023年以后,尽管疫情所带来的影响逐渐退散,但开年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部分车企率先举起了降价“屠刀”。 之后,这股由新能源市场引发的价格战迅速波及到燃油车市场,混乱,无序,如惊涛骇浪般,打破了后疫情时代想象中的岁月静好。

“我们不随便跟风简单的价格战,要打价值战,要打售后服务战,要打质量战,要打技术战,要打企业的道德战。 吉利一定会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产品让客户要有优势、有价值感。 ”

在财报会议专访中,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对近期在行业内蔓延的价格战给与了明确回应。

其实,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是吉利几年前就提出的战略。 早在2021年7月,吉利星越L上市,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星”应运而生,正式擎起“为中国汽车价值而战”的大旗,成功杀入合资车市场腹地。 在之后的两年,中国星以高销量、高价值、高溢价,书写着吉利汽车以及中国品牌价值向上的故事。

2022年,吉利“中国星”高端系列实现总体销量252,787辆,占吉利(含几何)品牌比重近23%,最高月销达到3万辆,单车平均售价达15万元,在肉搏合资的竞争中,成功捍卫了自主品牌的尊严。

能够具备不打价格战的底气,除了依托吉利4.0时代的技术优势外,有竞争力的产品成本也是关键因素。

对此,淦家阅表示:“通过架构化造车,能够达到最大的资源协同,更大地降低成本,更快地提升研发效率。 在成本控制力的优势上我们是比较显著的。 ”

另外,背靠民营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也给整个汽车产业链带来了红利,“吉利作为在东部的整车厂,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供应链都是在江浙区域,我们可以通过供应链整合,获得一部分的产品竞争力。”

由此可见,吉利的品牌向上从来不是单纯的提高定价,而是通过成本管控给客户更优价格和更高价值感。 正是由于以吉利为“领头羊”的中国品牌这几年在价值感上实现反超,才引发了合资阵营目前的溃败局面。

正如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所说:“中国从一个增量市场变为了一个存量市场,存量市场就是一种火拼。 不断把价格降低,势必整个车的质量、体验感会大幅度下降,消费者最终会抛弃。 要认清形势,做好自己的基本功。 ”

规模化优势逐渐显现

其实,成本控制一直是汽车行业永恒的话题。

在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路上,所有的车企都需要直面盈利大考。 而2022年,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家专注新能源的车企,以快速提升的规模打开了盈利向上的空间。 事实证明,规模化带来盈利这条路,可以走通。

桂生悦认为,特斯拉和比亚迪去年的巨大盈利,其实回归到了汽车本身发展的最终规律,汽车业是需要规模的,只有规模才能产生利润。

他还表示:“任何未来的汽车公司,如果没有办法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规模,前景肯定是堪忧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吉利作为大家概念中具有传统制造概念的公司,我们在全面向新的过程中,慢慢会在规模上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

2022年吉利财报也已经说明了问题,吉利2022年在营收、利润、现金水平等多项指标上,都呈现出稳健增长势头。

这不能不归功于吉利通过多年构建起来的“架构造车”的体系能力。 其实通过过去十几年的腾挪,吉利汽车已经布下了一盘大棋,按照桂生悦的说法,“吉利过去这些年的布局,综合的一个战略就是最终大家在共用平台的基础上,达到真正规模化的效益,以达到真正的成本优势。 ”

凭借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吉利已经迎来了技术输出的新阶段,具备了向多个合作伙伴提供研发技术输出,以及委托技术开发服务的能力。

2022年,吉利首次反向对国际巨头输出,将技术输出到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通过入股雷诺韩国汽车,联手研发、制造和供应先进的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技术。

技术出海和产品出海,现在都成为吉利汽车新的营收增长点。 吉利海外产品矩阵不断丰富,2022年全年,吉利出口销量达到198,242 辆,同比劲增 72.4%,高于行业 56.7%的增长率。

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介绍,目前吉利品牌的海外市场,主要是在一些欠发达的国家市场;领克已经成功的进入到了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去年出口量实现辆;今年四季度,极氪品牌也将会进入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到2024年,极氪还将会进入美国市场。

通过品牌、产品、供应链、工厂的全方位国际化布局,吉利在全球市场的版图已经悄然成型。 吉利坚信,规模化将在未来显现出巨大的优势。

2023年,吉利汽车为自己定下了全年销量165万辆的目标,其中,新能源销量较2022年将翻番。 在2023年这样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市场环境下,这是一个非常进击的目标。

先厚积,方能薄发。 这是吉利一直以来坚持长期主义所积蓄出的力量,也是中国汽车品牌蛰伏40年,一朝崛起背后的动能。

吉利股价为什么涨

吉利股价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公司业绩表现良好

吉利公司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近年来在汽车销售领域表现突出。 公司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销售业绩增长显著,盈利能力的提升为股价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 吉利公司紧跟市场趋势,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车型,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了销售增长和股价的上涨。

三、行业前景及公司战略布局

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政府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吉利公司积极把握行业机遇,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进行了战略布局,这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而带动了股价的上涨。

四、投资者信心增强

吉利公司的稳健发展和良好的财务状况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随着公司股票价值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愿意投资于吉利公司,进一步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综上所述,吉利股价的上涨是由于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市场需求的增长、行业前景及公司战略布局以及投资者信心的增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都为吉利股价的上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标签: 吉利汽车股票研究报告 创新力和长期增长前景 评估其竞争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