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股票:了解电动汽车革命的领军企业背后的投资机会

admin 15 0

电动汽车(EV)的崛起正在改变交通行业,而特斯拉是这场革命的领军企业。自成立以来,特斯拉一直是创新和技术的先驱,该公司在 EV 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

特斯拉的优势

特斯拉的成功归功于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包括:
  • 领先的技术:特斯拉拥有先进的电池技术、动力系统和自动驾驶能力,使其汽车在性能、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 强大的品牌:特斯拉已建立起令人向往的品牌,与豪华、性能和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
  • 垂直整合:特斯拉控制其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从电池制造到汽车组装,这使该公司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 超级充电网络:特斯拉拥有全球最大的超级充电网络,让驾驶员的长途旅行变得无忧无虑。

电动汽车革命的增长潜力

电动汽车行业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经历

腾讯持有特斯拉5%股权,特斯拉为什么要折价16%将股权卖给腾讯?

答案很简单,特斯拉现在非常看重中国市场,甚至在意程度超过了美国。 而特斯拉一定要在中国本地拉一个合作伙伴,中国 汽车 行业没有任何一家的技术能给特斯拉帮助,所以特斯拉更看重的是销售渠道的合作伙伴。

不过特斯拉愿意折价16%的金额,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说明了几点问题。

电动车领域是非常烧钱的,中国愿意补贴电动车,也是因为知道这个行业烧钱。 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就跟副本开荒一样,这种从0到1的过程,投入大,收益还不一定有回报。

我们看看国内的几家电动车生产厂家,蔚来到现在都是亏损严重,贾跃亭的FF直到现在还没开始量产,小鹏 汽车 也是一直在融资,没有开始真正量产。

特斯拉比他们也好不了多少,同样在烧钱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亏损,没有盈利。 现在又开始开拓中国市场,这就需要更多的钱,卖一点股份,收一点钱回来,也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有一些人说特斯拉是需要腾讯的安全技术,我觉得这个完全是无稽之谈,这种问题特斯拉一定会自己解决,软件部分一定不会让其他公司插手。

这个我分析有这三点原因:

1、拿得出钱

腾讯投资了特斯拉18亿美元,这笔钱也不是谁都拿得出来的。 在国内能一口气拿出这么多钱的企业,并且不影响资金周转的,扳着手指都数的出来。

在这些备选项中,腾讯算是实力最雄厚的公司之一。

2、腾讯投资风格

如果是类似吉利这样的车企投资特斯拉的话,一定会想办法介入到生产和管理中去,大家都知道国内车企投资都是为了技术。 在这一点上,特斯拉绝对是不会让步的,因为这是他未来发展的基础。

但是腾讯就不一样了,他投资的公司基本上都不会去插手管理,仅仅作为财务投资,和未来的战略布局。 腾讯不仅仅投资了特斯拉,还投资了蔚来。

3、特斯拉最需要的是销售渠道

放在以前,销售渠道主要是4S店,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腾讯除了是互联网企业,现在也算是一个超级媒体了。 腾讯的流量在未来可以直接引流给特斯拉的网上销售平台,直接网上订车,根本不需要4S店这么重的成本建设。

腾讯需要布局新能源 汽车 ,也需要未来的无人驾驶技术,这些都是网络和腾讯可能发展的潜在领域,腾讯自然不能落了后风。

特斯拉也喜欢这个中国合作伙伴,既可以带来流量,又不插手自己的管理,未来万一又差钱了,还可以继续找腾讯这个大金主拿一点。

为了加大忽悠。 进入中国。

类似庞氏骗局,马斯克大忽悠一个罢了,是美国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第一人马斯克,金融洗钱圈钱套路自燃自爆特斯拉。

精明的特朗普禁运芯片,叫通用回美国,而不在乎马斯克,因为马斯克没技术就是个营销包装软文水军蹭热度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马斯克starline项目最大投资方是美国空军,本身就是个超级侦察计划,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挂个为全球接网的名号。 不过马斯克是个营销天才,马斯克是被华尔街包装成了钢铁侠,实际上他只是经济学本科辅修了物理学,并无任何工程技术背景,他也没有任何工程技术发明,他最大的运气就是一创业就碰到了华尔街的天使投资人,帮助他收购了paypal(美国的支付宝)的前身Confinity公司,并最终被ebay收购,依靠发的这笔横财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并踢走创始人。 说穿了就是个搞互联网金融的。 无论是太空 探索 spaceX,还是特斯拉都是马斯克前台唱戏炒作,华尔街的犹太人背后运作赚钱。 2008年之前是个玩世不恭的花钱点大炮仗的暴发户,2008年之后就是被华尔街操纵炒作概念的白手套,当然,他和华尔街及美国政府都是互相利用而已,华尔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美国政府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国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他的spacex给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制造压力,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挟控制。 而马斯克自己借着巨额的资本实力完成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 对马斯克而言,spacex是核心,而特斯拉只是协助华尔街圈钱的工具。

不懂花了多少钱,请了满网络的无下限软文水军吹捧大忽悠马斯克

昨晚美股又创了 历史 新高,特斯拉的股价也跟着大涨了近10%,最新报价524.86美元一股,再创 历史 新高,这个位置距离去年6月初176.99美元的低点已经涨了196%。

再加上近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落地、国产特斯拉Modle3交付,并在中国获得高达90亿元的抵押贷款和22.5亿元的无抵押循环贷款额度。

一时间,特斯拉成了国内热搜榜的常客,特斯拉Model3交付、特斯拉Model Y项目启动、A股特斯拉概念股暴涨、宁德时代股价突破100元大关、马斯克跳尬舞庆祝……

在这样的火热背景下,3年前由腾讯旗下全资子公司黄河投资收购特斯拉的事情,再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更是有人计算腾讯已经在特斯拉身上大赚了上百亿。

2017年3月24日特斯拉发布公告,腾讯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收购特斯拉5%的股份,总共收购特斯拉816.75万股,最后折合为17亿美元。

由此,腾讯也就成了当时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

不过有趣的是,当时,也就是2017年3月23日特斯拉的收盘价是255.39美元一股,816.75万股应该作价20.86亿美元,但腾讯仅出资了17亿美元,这个折价差不多接近20%。 较3月17日定向增发和公开市场收购时市场价261.20美元,折价比达16.67%。

不管怎样,这样一笔折价交易,不仅让腾讯一下就赚了近3亿美元,到2017年6月底特斯拉的股价已经涨到了390美元,较3个月前又涨了55%。

从哪之后特斯拉股价又一路跌到了2019年6月初的176.99美元,接着就是目前这波快翻了两倍的大涨。 如果以最新524.86美元一股计算,腾讯持有的800多万股特斯拉股票已经价值近43亿美元,较当初17亿美元的成本赚了26亿美元,也就是差不多179亿元人民币。

显然,在腾讯投资特斯拉这笔交易中,腾讯从一开始就吃到了足够的甜头,问题在于为什么当初特斯拉要折价卖给腾讯足足5%的股权,还让其成为第五大股东?这也是近期大家讨论的焦点。

查了一下当时的相关报道,腾讯方面也是有回应的:

腾讯公司回应称,特斯拉CEO马斯克先生是创业者的典范,特斯拉也是电动 汽车 、无人驾驶、共享车辆、可持续能源生产等新技术的全球先驱。 腾讯也一直在推动生态共赢,希望通过鼓励内部创新和以资本支持新兴 科技 产业的方式,为世界更美好的将来添一分力。

同时,腾讯方面还表示,目前(2017年3月),特斯拉可能正致力于Model 3轿车、太阳能屋顶、建设超级电池工厂1号等目标的实现。 从过往来看,腾讯和被投资公司除了单纯的股权关系外,也会演化出一些商业层面的合作。 腾讯与特斯拉眼下并无具体的合作计划,未来可能视双方发展情况做适当考虑。

以上是当时腾讯官方的回应,可以看出,腾讯当时的考虑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笔单纯的股权投资行为,而且还考虑与特斯拉有一些“商业层面的合作”。

这种合作具体是什么,腾讯方面也没有具体说,但至少,既然是商业合作那结果一定是共赢的。

当时也有媒体报道说,腾讯这是蓄谋已久的,腾讯早在多年前就考虑过进军新能源 汽车 ,最初腾讯和富士康、和谐 汽车 一起合作过。

2015年6月18日,和谐 汽车 发布公告,和谐 汽车 、腾讯、富士康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和谐富腾“互联网智能电动 汽车 ”投资合伙企业,和谐持股40%、富士康30%、腾讯30%。

就在“和谐富腾”成立的前一天,腾讯已经与顺为投资、京东、易车、高瓴资本联手投资了国内新能源 汽车 公司蔚来 汽车 。

一路过来,腾讯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显然没有停止过,而腾讯和特斯拉的合作很有可能是在为特斯拉以国产身份入华铺路。

因为,在当时,特斯拉属于进口车,在缴纳了税费之后,原本中高级车型就变成了豪华车。 而国内同样价格定位的新能源 汽车 ,不但没有昂贵的税费,还有国家的补贴。 Model3定价3.5万美元,不过25万人民币,比亚迪的秦EV300入门款也是这个价钱。

反之,如果特斯拉能够借助腾讯、富士康的国内资源,让特斯拉在国内生产,变成国产新能源 汽车 ,那特斯拉在国内的就会更具竞争力。

当然,现在来看,马斯克不仅在上海建成了他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还获得上百亿的贷款。 而他的特斯拉 汽车 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国产化,少了税费成本后即使售价即使降到30万以下,特斯拉还是比很多国产新能源 汽车 更具竞争力。

截至到目前来看,这场合作不是很好的结局吗?腾讯获得近200亿的投资收益,特斯拉名正言顺的全面进入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

但有一个问题是,在2017年底特斯拉披露的股东名单里面,腾讯又已经不在特斯拉的股东名单里了,至少是前15里面没有了。

从2017年12月31日之后特斯拉的股东名单就没有披露了,腾讯现在还有没有持有特斯拉股票,在2017年3月到12月这段时间里,腾讯是卖出了还是减持了也不得而知。

谢谢您的问题。 腾讯和特斯拉合作是各取所需。

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这属于腾讯和特斯拉的的对等交换!1、腾讯所持特斯拉股权为被动股权腾讯所持的5%股权虽然让其成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但是腾讯这部分股权为被动股权,这种股权对特斯拉不具备掌控权,具体的运营事物腾讯无法进行干预,特斯拉自己该干嘛就干嘛。 一句话,腾讯的投资被限定死了,只是简单的纯财务投资。 既然特斯拉对腾讯掌控的股权权限进行了限定,那腾讯自然也会提出对应的条件,这个条件现在来看就是直接16%的折价。 对双方来说,这就是一场利益对等的交易。 2、为何腾讯愿意和特斯拉进行利益交换先说腾讯为何愿意投资特斯拉,哪怕是单纯的财务投资。 这个我想也很简单,腾讯对外投资向来不讲究全面掌控,这些年来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相当部分的投资均属于这种情形,我给钱你们自己运营就好。 而面对外海一些大型企业,类似这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你想要有掌控权人家也不会给你,与其被拒绝谈崩还不如就进行财务投资,以赚钱为目的就好。 况且,特斯拉在腾讯投资之时,已经在和上海这边进行谈判进行建设工厂之事,这种明显利好的事情我想腾讯心里也是清楚的。 一旦特斯拉能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必然获井喷式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这对绝对是一桩好买卖!你看,特斯拉中国工厂开售之后,这股价暴涨,腾讯这一波算是直接的收益者。 3、特斯拉为何愿意接受腾讯投资特斯拉本身并不是特别缺各种战略投资者,那么为何会接受中国的腾讯来投资自己呢?这里面其实也有两种因素作怪吧!首先国内能有资本投资特斯拉的公司其实不多,中国国企投资是不可能的,而私企当中真正有实力的也就是BAT以及一些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公司或者民营企业。 而BAT当中网络本身再做AI和自动驾驶,并且已经是未来的核心业务目标,可以说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至于阿里的投资方式历来要求有控制权,因此不可能得到接受。 最后也就腾讯是最适合的投资者,有钱又能接受纯财务投资。 此外,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特斯拉未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显然能用上它的资源,双方完全可以进行深一步的合作,从而实现最终的利益共赢。 Lscssh 科技 官观点:综上所述,腾讯愿意接受5%的被动股权和特斯拉主动折价16%这完全就是双方的一场利益交换,而从这场买卖中大家都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而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特斯拉在中国国内的发展,未来或许双方还会有更大买卖!

特斯拉折价16%将5%的股权卖给腾讯,实际上已经是近三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看来,腾讯赚大了,特斯拉的股票不断上涨,近期更是新高不断,股价最高涨至498.8美元,股价的大幅上涨以及当时折价16%,加在一起,腾讯可是赚了个盆满钵满,虽然说暂时只是账面上的浮盈,但对于一笔投资来说,现在看来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腾讯购买5%的特斯拉股权,这一点也不奇怪,腾讯除了是一个 科技 集团,还是一家巨大的投资公司,在各个行业都有布局,而特斯拉又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动 汽车 公司,新能源 汽车 行业前景明朗,能投资龙头公司,对腾讯来说,本身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特斯拉为什么要将股仅卖给腾讯,这应该说与特斯拉的全球战略有关,特斯拉应该是多年前就定下了全球化的战略,而中国是全球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包括去年到中国上海临港创办超级工场,都是计划之中。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对于特斯拉来说,不管是产能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极为重要,将成为特斯拉既美国之外的最重要“战场”,到中国发展,引入中国的战略投资者自然就非常重要,而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不是阿里巴巴,就是腾讯。 而阿里巴巴倾向于技术型,腾讯倾向于社交,对于特斯拉来说,更重要的打开市场,引入腾讯符合特斯拉的需求。

腾讯现在持有特斯拉5%的股权,那么特斯拉为何会要折价16%将股权卖给腾讯。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A股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使得各项的股权都很大程度上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腾讯和特斯拉的前因后果,在17年3月份的时候,腾讯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收购特斯拉5%的股份,总价为816.75万股,最后折合为17亿美元。

那么为什么腾讯要收购特斯拉,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腾讯和特斯拉各取所需。

对于特斯拉来说,在国内其实并不缺乏投资者,但是很少有投资者有腾讯这样的影响力的,而且腾讯不仅仅在用户社交和用户数量方面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还有腾讯在互联网安全技术这一方面也是做的非常不错。

而特斯拉这款电动的 汽车 来说,在安全方面是需要受到重视的,这方面确实能够和腾讯互补。

而腾讯方面的考虑是,作为目前最有前景的电动车企业来说,那么怎么可能放过前期投资的机会,肯定会押宝在特斯拉上,不论是其成熟的技术,还是其成熟的生产体系来说,都要比其他的国产电动车要好很多。

腾讯投资特斯拉5%的股份是一种战略投资,事实上腾讯在蔚来等国内电动车企业里也都有投资。 从蔚来 汽车 的股权结构上来看,创始人李斌持股14.45%,腾讯持股13.37%。

2017年3月,腾讯投入17.77亿美元,购买了特斯拉8,167,544股,持有特斯拉股权比例为5%,成为特斯拉第五大股东。

当时马斯克在美处于相对困境,这笔投资颇受争议。 随着近日特斯拉市值暴涨,腾讯的这笔投资已净赚20亿美元。 电动 汽车 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是人工智能AI未来应用最重要的场景,网络和阿里巴巴也都进行了投资布局。 腾讯选择特斯拉,也是在投资国内电动车企外,多一项保障。

大额股份买卖都会在市场价格基础上打折扣,特斯拉折价卖股给腾讯只是正常操作。 A股上市公司增发也都会有15%的折扣价格。

特斯拉还没能盈利,新老投资望而却步,一直都在投钱周转,腾讯17年也是主动投的特斯拉,量大从优,特斯拉股东商量后给了特价!毕竟当时的情况再没有第二个公司能一次投这么多。 腾讯如果去投FF91估计乐视贾跃亭会给马化腾磕几个响头,因为FF91更需要用钱,以至于没钱量产都快破产了。

特斯拉为什么折价16%将股权卖给腾讯?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比较明显了,联系这两年特斯拉的一些商业运作和业务布局,只要是稍微有一点商业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为什么特斯拉会贱卖股份给腾讯。 腾讯不差钱,特斯拉需要腾讯,两家企业的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马明哲、马云、马化腾、马斯克(把马斯克看成姓马的话),这么一想马家人都是人精。

前不久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完成了首批量产 Model 3 交付,特斯拉一直没能解决的量产问题,现在终于得到了解决,马斯克在交付仪式上还跳起了舞蹈,也感谢了中国政府和中国消费者,他也再一次见识了中国基建实力。

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的建成,让特斯拉的量产能力又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大家也都知道量产是特斯拉这些年最大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慢慢要被彻底解决了,特斯拉的市值逼近千亿美金,特斯拉董事会给马斯克给出了3.46亿美金的股票期权。

不过在之前因为一直没办法大规模量产,成本巨大没办法回笼资金,导致了特斯拉还是一度陷入了资金困境。在17年的时候特斯拉曾经花了17.5亿美金在美国内华达州完成了“超级电池工厂的建设”,钱从哪里来?

那年年初特斯拉先进行了10亿美金的融资,接着又接受了腾讯17.8亿美金的股权并购,腾讯获得了特斯拉5%的股权,顺利成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现在腾讯这比投资已经赚了足足20亿美金,就算只是一笔财务投资,这也是非常成功的。 这笔钱也是让特斯拉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内华达超级电池工厂的主要原因,不然特斯拉的业务扩展肯定受到影响。

几乎所有跨国企业都把中国市场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块市场拥有超过10亿的消费人口,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对于特斯拉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中国家庭的 汽车 保有量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差很多,尤其是跟美国比起来差距非常大,现在我国整体发展不断在提升,这块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既然看中了中国市场,除了建设工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商业背书。 腾讯是中国互联网疆域最大的超级商业帝国,手握QQ、微信两大超级入口,腾讯视频、腾讯新闻是非常有分量的超级媒体平台,腾讯在中国市场影响力巨大,这一点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跟腾讯相比。 同时腾讯系企业还有京东、快手、B站、滴滴、美团、58同城、拼多多等众多企业,这些企业都有机会成为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背书平台,或者说合作平台。

为什么不是阿里巴巴呢?很多人可能会说,阿里巴巴也同样是互联网巨头,尽管没有微信这样的超级航母和腾讯系可怕的商业版图,可是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影响力也不差,阿里巴巴的市值还比腾讯高,那为什么这个企业不是阿里巴巴而是腾讯呢?

大家要知道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投资策略的不同,阿里巴巴几乎是一家不接受单纯财务投资的企业,也就是说阿里巴巴投资一定要寻求控股,甚至是全资收购。 大家想想这几年,从天天动听、优酷、UC、饿了么等众多企业都可以看出,最终阿里的投资都是要收购的,单纯的财务投资阿里巴巴是不会做的。 特斯拉的体量阿里巴巴想要收购甚至控股都几乎是不可能的,阿里巴巴又不做单纯的财务投资,总不能采用合并的方式吧,因此特斯拉不需要阿里,阿里也弄不下特斯拉。

腾讯则是刚好相反,腾讯一直秉持的投资理念是,给资源、给用户、给流量,但是轻易不干涉企业管理团队的商业决策。 京东、美团、58同城、拼多多、快手等优秀的企业,在被腾讯投资以后,都获得了非常良性的独立发展,这是比较 健康 的发展策略。

回过头来看腾讯投资特斯拉,特斯拉给了腾讯16%折扣,大致相当于3.4亿美金,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巨款,不过这个折扣换来的是马斯克对特斯拉的控制权,这比投资中,腾讯不会获得特斯拉任何管理和决策权,也不会向特斯拉派驻董事,仅仅是财务投资。

综合以上因素,特斯拉最终选择接受腾讯的股权收购,并且给到了腾讯16%的折扣。 特斯拉需要中国市场,马斯克又不希望冒失去对特斯拉控制权的风险,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特斯拉自产电池的秘密:布局5年,用成本碾压同行!产线正在搭建

车东西

文?|Bear

导语:借着电动汽车的行业大潮,动力电池产业迅速崛起,全球已形成中、日、韩三国企业争霸,松下、LG、宁德时代等巨头分庭抗礼的行业格局。

表面的平静背后,新一轮巨变正在酝酿之中——固态电池即将掀起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动力电池白名单去除后日韩企业重回中国市场、全球车企与零部件巨头们也纷纷涉足电池产业,一场大变局即将上演。

为此,车东西特推出《动力电池大变局》系列报道,详解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风云变幻,本文为系列报道之一。

特斯拉自产的动力电池终于来了,马斯克的野心从电动汽车产业涌向了动力电池产业,新的血雨腥风将拉开序幕。

今日,据外媒electrek报道,特斯拉的“Roadrunner”动力电池自产计划正式启动,位于美国弗里蒙特大沙漠内的工厂,一条属于特斯拉自己的动力电池生产线正在成型。

整件事件最值得关注的焦点在于,达成规模化生产之后的特斯拉动力电池每度电仅需100美元(约合人民币701元,指每kWh容量电池价格),而根据投资机构瑞银公布的数据,松下当前动力电池每度电的成本约为111美元(约合人民币772元),而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成本则为每度电150美元(约合人民币1042元)。

特斯拉进入动力电池产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掉动力电池产业的价格“底裤”。

▲外媒报道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工厂建造电池生产线

但除此之外,马斯克的这场动力电池“闪电战”还将在汽车产业与动力电池产业同时掀起浪潮。 更多拥有资本与技术的车企在特斯拉的号召下,将会涌入动力电池市场,冲击当前的动力电池产业格局。

在这样关键的节点上,我们有必要找到特斯拉如何突破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壁垒,一步一步解决电池研发,并最终具备电芯生产能力的秘密。

车东西通过对特斯拉五年以来的投资布局、技术研发情况与产业链布局进行梳理,找到了其中的答案。

一、耗时五年?三元锂电之父助力特斯拉自产电

2020年2月12日,外媒electrek曝料称,特斯拉正在美国弗里蒙特工厂搭建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 一时间,特斯拉自产动力电池的消息公之于众,引发了业界震动。

但若非此次媒体曝光,恐怕没有人能想到特斯拉自产动力电池的速度如此之快。

原因在于,与其他大张旗鼓进军动力电池产业的车企不同,特斯拉在这一领域的布局简直可以用低调来形容。

自2015年以来,特斯拉与动力电池相关的投资仅有三笔,分别是对达尔豪斯大学杰夫·戴恩研究小组(JeffDahnResearchGroup)的5年赞助计划、收购电池技术公司Maxwell以及收购电池制造设备公司Hibar。

三笔投资中,特斯拉仅披露了收购Maxwell的金额——2.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27亿元),另外两笔投资的金额与具体细节均未公布。

但正是这三笔投资,凑齐了特斯拉自产电池所需的关键技术——动力电池的电极、电解液、隔膜、电池壳体以及电池的制造工艺。

特斯拉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始于2015年。

以领先于业界的三电技术立身的特斯拉不甘于在动力电池领域受制于松下,更何况彼时松下动力电池的产能爬坡速度远不如特斯拉汽车生产线的产能爬坡速度。

马斯克有预见性地意识到,松下可能会成为特斯拉迈向年产百万辆电动汽车的最大阻碍(随后事实如其所料,2018年松下的动力电池产能限制了特斯拉Model3的量产速度)。

于是,马斯克动起了自产动力电池的念头。

2015年,马斯克找上了专注于锂电技术产业化的杰夫·戴恩团队,希望为其提供“数额可观的5年的研究经费”(thesubstantial5-yearfundingpackage),让其为特斯拉研发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离子电池。

▲杰夫·戴恩研究小组

杰夫·戴恩团队是加拿大顶级大学达尔豪西大学内一支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的团队,自2008年开始研究锂电池产业化项目。 其官方网站显示,该团队目前拥有30人左右的规模,共计发表论文600余篇,在重量级期刊JES与JPS上均有论文发布。

有外媒评价,该团队是目前锂电池领域研究实力最强的团队之一。

杰夫·戴恩本人更是通过精确限定镍钴锰材料中镍的含量,使三元复合正极材料成功实现规模商业化,成为了业界公认的三元材料技术真正的开创者和发明者。

▲杰夫·戴恩

一边是急于自研自产动力电池的特斯拉,一边是希望并且擅长将技术产业化的杰夫·戴恩团队,双方一拍即合。

同年6月16日,杰夫·戴恩团队所在的达尔豪西大学与特斯拉共同宣布,杰夫·戴恩研究小组的合作伙伴将在2016年6月,从3MCanada转移到特斯拉,并与特斯拉达成独家合作协议。

达成合作协议之后,杰夫·戴恩老爷子一屁股坐进了特斯拉的前备箱,比出两个大拇指,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杰夫·戴恩

在此之后,杰夫·戴恩团队持续在新型锂离子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故障机理诊断、电解质添加剂、钠离子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基础研究以及电池研究理论/建模方面持续取得突破。

去年年底,来自杰夫·戴恩团队的论文显示,其新研发的动力电池循环周期可达到5000次左右,对应电动汽车行驶寿命超过100万英里(约为160万公里),这项专利目前已经为特斯拉所有。

而近期外媒electrek又曝出消息,称杰夫·戴恩团队的研究成果将使特斯拉的动力电池成本达到100美元/kWh(约合701元/kWh)。 对比投资机构瑞银给出的数据,松下动力电池的成本约为111美元/kWh(约合771元/kWh)、宁德时代约为150美元/kWh(约合1042元/kWh),特斯拉目前的电池成本在业界属于最低水平。

据了解,杰夫·戴恩团队还在帮助特斯拉完成能量密度500Wh/kg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的研发,目前已初具成果。

可以说,2016年以来,杰夫·戴恩团队为特斯拉自产电池项目贡献了众多底层的技术专利与经验积累,完善了特斯拉从电极、电解质到电池壳体环节的大部分技术链条。 五年时间,杰夫·戴恩团队也确实完成了签约时对特斯拉许下的诺言——帮助特斯拉提升动力电池循环次数、降低动力电池成本、研发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这笔投资对于特斯拉而言,物超所值。

二、收购Maxwell?干电极技术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

2016年之后,马斯克转身扎进了特斯拉Model3的产能地狱,再无闲暇顾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布局,以至于2017年、2018年2年时间里,特斯拉在动力电池产业并没有大的动作。

但时间来到2019年,一件事情为马斯克敲响了警钟。

2019年2月,特斯拉2018年财报发布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指出,超级工厂电芯产能的不足是限制特斯拉Mode3产能的最大桎梏。

2019年4月,马斯克再度发推表示,“超级工厂的电芯产能只有24GWh,从7月份开始一直限制Model3的产能,在产能到达35GWh之前,特斯拉不会再投钱进去。”

来自松下的产能限制,使得马斯克再度意识到了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他开始加速特斯拉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

2019年5月,特斯拉以2.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27亿元)的价格收购电池技术公司Maxwell,溢价幅度达到55%。

之所以如此迫切地拿下这家公司,是因为特斯拉看中了Maxwell的干电极技术与超级电容技术。

▲Maxwell干电极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极制备工艺属于湿电极工艺,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材料加入溶剂中,对电极片材料进行涂覆。

这种制造工艺的优势在于生产工艺验证时间长,电极质量稳定,但溶剂的特性决定了这种电极涂覆的方式生产的电极较薄,能量密度受限。

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溶剂进行蒸发,这一部分生产工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而无溶剂的干电极生产工艺则是将活跃的正负极材料混入黏性物质中,使得正负极材料自身“原纤维化”,形成自支撑膜,牢牢地粘着在电极片上(原理类似于脚底牢牢粘上的口香糖)。

这种生产工艺可以制备更厚的电极,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大幅提升。 目前,使用该工艺制成的三元锂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大于300Wh/kg,电芯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实现500Wh/kg,同时获得更大的放电倍率。

与此同时,干电极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在电池使用之后,持续为其补充锂金属,弥补电池的容量衰减;而采用湿电极法制备的电极,补充锂金属和混有锂金属的碳不能很好地彼此融合,通常会伴有烟雾、火苗和噪音等强烈反应。

此外,干电极的制作流程不需要进行溶剂干燥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也降低了环境污染。

另一项超级电容技术,则可以用作能量回收过程中的快速储能装置,其能耗远小于将回收的动能重新储备到电池中。

而在急加速过程中,超级电容器能够实现大功率放电,避免动力电池直接大功率放电产生锂晶枝,对电池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超级电容技术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工作温度范围大,大部分电池的工作温度需要维持在20℃-40℃之间,对外界环境温度要求较为苛刻。 而超级电容的工作温度在-40℃-80℃之间,可用于冬天车辆起步与动力电池的加热。

干电极技术为特斯拉自产电池提高了能量密度,而超级电容技术能够在特定场景下为电池提供辅助作用,二者结合或许是特斯拉将来会采用的“混动”方案。

三、收购电池生产设备商Hibar?为自产电池铺路

投资杰夫·戴恩团队,收购Maxwell都是为了掌握最新的电池技术,掌握技术之后的关键就是将其量产。

2019年10月,有媒体发现,加拿大精密设备公司Hibar突然出现在特斯拉旗下,成为了特斯拉的控股子公司。

Hibar以生产高精度定量注液泵、注液生产系统、自动化电池制造和工艺设备闻名,产品线覆盖了完整的电芯生产流程。

▲Hibar产品一览

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Hibar已经成为了电池行业里一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生产线的首选供应商。

投资杰夫·戴恩团队让特斯拉拥有了自研动力电池的技术人才,收购Maxwell使得特斯拉掌握了动力电池领域最前沿的技术,而收购Hibar是特斯拉自产动力电池项目的最后一环,至此,特斯拉形成了从技术研发、样品验证到大规模量产的全面布局。

四、自产电池寿命将达100万英里?最大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

虽然特斯拉已经拥有了电池的研发、验证与量产的能力,但实际产品将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目前其电池生产线还未投入实际使用,想从产品出发进行分析不太现实。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特斯拉目前拥有的技术实力,来推断其自产电池的技术指标。

1、电极

从电极角度来看,特斯拉自产的电池有很大可能性会采用已收购的Maxwell的干电极技术,该技术目前在三元锂电池领域能够实现的单体电芯能量密度为300Wh/kg,最大能够达到500Wh/kg。

现阶段,业界仅有松下的NCA811三元锂电池以及宁德时代的NCM811三元锂电池可在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

与此同时,上文提到,干电极技术能够实现将锂金属补充到负极内,以弥补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负极、电解液中的消耗。

而此前,Maxwell有一项待审专利正是将锂离子补充至电池负极,这项专利技术将能够有效缓解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容量衰减问题。 而随着特斯拉完成对Maxwell的收购,这项专利技术也自然转移到了特斯拉的名下。

▲Maxwell待审专利

在成本方面,由于省去了干燥步骤,整个电芯生产环节成本大约可下降10%-20%。

2、电解质

在电解质方面,受特斯拉资助的杰夫·戴恩团队近期在知名期刊JES上发表了两篇论文,讲述了他们在电解质方面取得的进展。

其中一篇名为《二恶唑酮与亚硫酸亚硝酸盐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论文中提到,杰夫·戴恩团队对近期开发的新型电解质添加剂MDO以及另外两种添加剂PDO和BS进行了高温高电压与长期循环性能的测试,载体为NCM523三元锂电池。

为进行该项测试,团队将三种添加剂分别进行了单独与混合添加,不同的实验组合置于不同的温度、电压下进行测试,得出了不同的循环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MDO、PDO电解质添加剂的电池均在石墨负极表面形成了SEI层(对负极起到保护作用),而添加了BS电解质添加剂的电池则没有形成SEI层。

通过长时间电池循环性能测试,2%PDO+1%硫酸乙烯、2%PDO+1%二氟磷酸锂的电解液添加剂组合在所有实验电解质添加剂的表现中最优,在经过800次放电循环后,电解质中留存的添加剂浓度依然大于90%。

▲实验结果,(b)(c)中最高的两条分布点分别为2%PDO+1%硫酸乙烯、2%PDO+1%二氟磷酸锂的电解液组合

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杰夫·戴恩团队在去年6月又发布了一篇名为《出色的锂离子电池化学性能的广泛测试结果,可作为新电池技术的基准》的论文。

这项实验同样是对NCM523三元锂电池进行了不同的电解质添加剂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分别向电解质中添加2%碳酸亚乙烯酯+1%硫酸乙烯、2%氟代碳酸乙烯酯+1%二氟磷酸锂、1%二氟磷酸锂这三种电解质添加剂组合,能使电池循环寿命有效增长。

▲实验结果,紫色、绿色与红色线条为测试结果,另外两条为对照组

其中,添加了三种电解质添加剂组合的电池普遍在300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还能保持85%以上的电池容量,有一组甚至在经历了500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仍然保持了90%以上的电池容量。

而另外两组对照组的电池则在1000次左右的充放电循环之后,电池容量分别衰减到了50%左右的水准。

如果以5000次充放电循环次数作为电池的平均循环寿命,以特斯拉Model3EPA续航里程322英里作为单轮充放电的续航里程,那么在该电池组的有效生命期内,一辆特斯拉Model3的行驶里程将会超过160万英里(约合257万公里)。

不过据特斯拉公布的专利显示,目前他们保守估计该电池的使用寿命在100万英里(约合160万公里),一般纯电动汽车所装配的三元锂电池理论使用寿命仅有40万公里-50万公里,特斯拉新电池的使用寿命大约是目前三元锂电池的3-4倍。

值得注意的是,杰夫·戴恩团队为特斯拉进行的研究是以NCM三元锂电池为基础的。 因此从电解质添加剂与其适配电极的角度出发,特斯拉未来自产的电池极有可能是NCM三元锂电池而非NCA三元锂电池,该电池的最大循环次数可能逼近5000次,对应车辆的行驶里程可能会达到100万英里(约合160万公里)。

3、超级电容器

除了动力电池本身,收购Maxwell还为特斯拉带来了超级电容技术。

马斯克曾在媒体采访中透露,在大学期间,他就对超级电容技术充满兴趣,一度想进行研究。 现在,这个超级电容的粉丝终于能够如愿以偿。

超级电容本质上是不同于动力电池的另一套储能方案,对比动力电池,其不足之处在于储能性能有限。

但其长处也非常明显,超级电容的充放电功率很大,并且能量损耗小,既能够高效率进行动能回收,在车辆急加速时也能够瞬间释放大功率电流,减轻动力电池工作压力。

与此同时,超级电容的工作温度区间为-40℃-80℃,能够适应一般电池难以适应的极端环境。

可以说,超级电容具备与动力电池互补的潜质。 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动力电池提供主要电力,当车辆需要急加速、进行动能回收、在寒冷地带起步时,超级电容为车辆提供电力。

当自产电池项目落地后,特斯拉有可能会为车辆同步配备超级电容器,形成全新的动力电池+超级电容“混动系统”。

综合上述三方面来看,特斯拉自产的动力电池极有可能是NCM三元锂电池,第一代电芯产品的能量密度可能会在300Wh/kg左右,后续会逐步攀升至500Wh/kg。

其电解质添加剂可能会选用2%碳酸亚乙烯酯+1%硫酸乙烯、2%氟代碳酸乙烯酯+1%二氟磷酸锂、1%二氟磷酸锂这三种电解质添加剂组合中的一种,得益于优异的电解质性能,其电池的循环寿命将能够达到100万英里(约合160万公里),超过目前所有的动力电池循环性能。

不仅如此,超级电容技术也可能会被特斯拉投入应用,作为动力电池的辅助能源。

五、从供应商变迁史?看特斯拉自产电池的六大意义

特斯拉首条动力电池生产线的搭建,意味着这家车企在动力电池的供应链上走出了新的一步。

自特斯拉推出首款车型Roadster以来,这条战船就与全球锂电巨头松下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据了解,特斯拉首批100辆Roadster全部采用了松下的圆柱形电池。

后续推出的第一款面向大众的量产车型ModelS,更是让特斯拉与松下开启了长达7年的独家供应关系。

在此期间,双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沙漠中,建起了一座产能达到35GWh的动力电池工厂,也是如今世界上产能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

▲特斯拉Gigafactory1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这座工厂最终将能够实现50GWh的年产能,撑起特斯拉年产百万辆电动车的远大愿景。

但事与愿违,一边是产能疯狂爬坡,电池需求迅速上涨的特斯拉;另一边是即使出现亏损,也仍在扩大生产线,招收更多员工的松下。

双方没有达成供需同步攀升的微妙平衡,特斯拉的电池需求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在2018年财报发布的电话会议上,双方矛盾爆发。

马斯克指责松下的动力电池产能迟迟跟不上,限制了特斯拉Model3的产能爬坡,如果松下不能按照约定将合资工厂的电池产能提升至35GWh,特斯拉就将停止对合资工厂的投资。

2019年第三季度,双方的合资工厂动力电池产能虽然达到了35GWh,但松下也冻结了进一步提升合资工厂产能至50GWh的计划。

自2013年展开合作以来,特斯拉与松下之间的关系第一次接近“冰点”。

此次事件之后,虽然特斯拉与松下仍然维持着动力电池的供应关系,但特斯拉也开始寻找新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借着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这一机会,LG与宁德时代被特斯拉纳入其供应商名单。

2020年1月30日,特斯拉正式宣布与LG化学、宁德时代达成动力电池供货协议。

此外,路透社还报道,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就“无钴”电池进行进一步商谈,特斯拉未来很可能会使用宁德时代生产的“无钴”电池。

▲路透社报道,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商议无钴电池合作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供应链条已经从松下独家供应,转变为LG化学、宁德时代、松下三家同步供应。 在特斯拉自产的动力电池完成供应后,这条供应链也将被纳入特斯拉的动力电池名单。

特斯拉已经正式从松下独家供应动力电池的“单极时代”,走向多供应商供应动力电池的“多元时代”。 最终可能形成以自产电池为主,采购电池为辅的动力电池供应链条。

对于特斯拉而言,这一时代的到来有着三大意义:

1、动力电池降本增效,坐拥多家动力电池供应商的特斯拉,对供应商将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势必会在动力电池采购价格上加大压价力度。

同时,自产的动力电池生产线投产后,特斯拉的动力电池成本将会低至100美元(约合人民币701元),比松下的动力电池成本还要低10%,特斯拉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旗下车型或将进一步降价,更大规模的扩张销量。 如果使用干电极技术进行动力电池生产,特斯拉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也会有小幅提升。

2、助推产能增长,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共拥有两座整车生产工厂,一座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目前处于满负荷运转;另一座位于上海临港,目前产能15万辆/年,目标产能为50万辆/年,还有较大幅度的产能爬坡空间;还有一座规划中的工厂位于德国柏林,目前正在建设当中。

就目前情况来看,特斯拉与松下的合资电池厂供给美国本土工厂已然供不应求,中国工厂与未来的德国工厂势必需要新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来提供动力电池。 供应商足量的动力电池供应才能够推动特斯拉产能增长,最终在2022年实现年产100万辆特斯拉的目标。

3、满足百万辆Robotaxi的需求,马斯克曾经夸下海口,表示2020年将会有100万辆特斯拉汽车上路成为Robotaxi,暂且不论自动驾驶技术是否可行,以目前的电池技术来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目前动力电池的循环次数大多在1000次左右,对应使用寿命大约为20万英里(约合32万公里),这一续航寿命对于普通家用完全足够,但对于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Robotaxi而言,却显得捉襟见肘。

特斯拉自产动力电池,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上文我们已经提到,特斯拉最新的专利显示,他们完成了100万英里(约合160万公里)续航寿命的电池研发,拥有超长续航寿命的动力电池将能够满足特斯拉Robotaxi运行的要求。

对于整个动力电池行业而言,特斯拉自产动力电池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1、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领军企业,进军动力电池产业这一行为,将会带来模仿效应,未来更多大型车企在转型电动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考虑自产动力电池以满足自身需求。 对于车企而言,电动时代的核心——三电技术,必须要握在手心。

2、车企进军动力电池,意味着动力电池供应商们原本的客户流失,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在与车企的博弈中,动力电池供应商将想方设法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提高动力电池性能。

3、新能源供应链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在车企自产动力电池的过程中,原本隔着动力电池供应商的材料供应商们,将能够直接与车企产生联系。 产业链条减少,意味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结语:掌握电池后的特斯拉将更加强大

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的第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正在搭建,投产指日可待,马斯克酝酿了5年的自产动力电池计划终于进入了产出结果的阶段。

掌握动力电池后的特斯拉,从各个角度来看,都将变得更加强大。

在供应链端,追求降本的特斯拉,一旦实现了自产动力电池的目标,对其他供应商的动力电池采购需求势必会相应减少。 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们将会展开价格战,而在这场价格战中,特斯拉将享有绝对的主导权。

在电动汽车产品端,特斯拉自产的动力电池很有可能比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动力电池性能优异,将会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少的容量衰减,从而大幅提升特斯拉车型的保值率。

不过对于特斯拉而言,实现量产仅仅只是自产动力电池这一伟大愿景的第一步,后续动力电池的产能建设,对其而言才是真正的挑战。

在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的建设成本约为4-6亿元1GWh,而在美国,这一成本只会更高。 特斯拉如果想要真正建成成规模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后续至少需要在动力电池项目上投资数百亿元。 对于特斯拉这样刚刚盈利,现金流无比宝贵的公司而言,这笔投资将会造成庞大的压力。 自产动力电池,对于特斯拉而言,仍然任重而道远。

特斯拉大涨是借了中国电动车的东风?

特斯拉嘲讽做空者的“做空短裤”被一抢而空,也为电动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泡沫提供了佐证

撰文?/马晓蕾

编辑?/黄大路

设计?/赵昊然

今年二季度起,特斯拉的股价开了挂一样地疯狂上涨,成为疫情期间哀鸿遍野中的一股清流。 如今每股价格已经基本维持在1500美元以上,市值达到近300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所有欧美汽车制造商的市值总和。 以至于特斯拉股价的每一次上下波动,分分钟就让你得到或失去一辆宝马。

本周一的交易中,特斯拉的股价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涨跌,可怜了Robinhood交易平台上的四万多散户,又有多少被狠狠地割了一茬韭菜。 著名做空者卡森·布洛克(CarsonBlock)不禁发出感叹,感谢上帝,他没有做空特斯拉的股票。 众所周知,特斯拉是遭遇做空最多的一支股票,2020年至今,特斯拉做空者在该股上损失了约180亿美元。

此等反常且虚飘的背后,一些股票分析师们都坐不住了,看跌也好、看涨也罢,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有人说是特斯拉的大涨带动了其他电动车企业,而福布斯的一则报道认为是特斯拉在借中国电动汽车股价飙升的东风。

并不是每个分析师都认为这股热潮是真实的。 花旗研究公司分析师伊泰·迈克尔利(ItayMichaeli)将特斯拉股票的价格定为450美元,但将其维持在“卖出”评级。

他说:“如今市场上支持特斯拉股最流行的说法就是,特斯拉在汽车行业之外有着看似‘无限的需求,让传统与新兴的竞争对手几乎没有了机会。 它的完全自动驾驶技术是行业领先的,特斯拉应该与大型科技公司的估值相当。 可在我看来,并没有证据来支持这个说法。 ”

“与当前的势头对抗是很难的,毕竟势不可当,大势所趋。 但要在这里构建一个有意义的基本风险/回报框架(尤其把COVID-19的风险考虑进来)就更难了,即使是对特斯拉这家公司持有建设性态度。 ”伊泰·迈克尔利说。

在所有实现股价飞跃的电动车制造商中,特斯拉甚至不是表现最好的。 今天开盘前,特斯拉股价较3月份低点上涨了433%。 中国的蔚来同期涨幅高达580%,而且入股成本更低。

另一个超越特斯拉的是由巴菲特持股的比亚迪,自3月份以来,比亚迪的市值已经大涨446%。 为国产特斯拉Model3和ModelY提供底盘和功能部件的中国电动车科技公司宁波拓普,比3月份的数据增长了244%。 宁德时代(CATL),过去十年里从无名小卒变成了世界电动车未来的领军人物之一,自3月以来也上涨了203%。

不过,在中国也并非一帆风顺,即使在这个去年至少有500家电动车制造商的国家。 其电动车初创企业中只有约10%筹到了资金,而今年已经有拜腾、博郡和赛麟被逼上了绝路。 随着特斯拉逼近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有多家风投公司指出,一个类似的电动汽车泡沫正在中国上演。

本周一,特斯拉股价飙升16%,随后突然下跌,收盘时下跌3%,在此过程中蒸发了550亿美元的市值。 而在这个过程中,每小时就有一万名散户在不断加股。 对此有分析师表示,对于一些5-10年的长期投资者,应该适当减持一些仓位,短期内,特斯拉的股票还应警惕以下七大风险。

风险一:高估值背后是投机,而不是投资

特斯拉的市值是未来12个月预期营收的7.8倍,而通用和福特的这一比例约为0.2倍或更低。 当然,有人会说Alphabet和Facebook的市值也是与特斯拉类似情况。 但特斯拉的资本密集度更高,这并没有什么可比性,人们只是在扎堆加股。

风险二:特斯拉或将融资

加贝利基金的分析师肖恩·金(ShawnKim)说,如果特斯拉不进一步融资,那就是愚蠢且疯狂。 “我认为他们应该利用市场优势,筹集资金来强化资产负债表。 ”根据融资的规模和定价,可能会对股价造成重创。

风险三:电动车行业泡沫化严重

在过去几周,除特斯拉外,其他电动汽车公司的股价也在跟着疯涨,比如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以及电动汽车商用货车公司Workhorse。 电动重型卡公司Hyliion和电动汽车制造商Fisker也通过反向并购上市争相入局。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火热的市场中。 ”肖恩·金说,他认为这几家公司只是投机性的赌注。 “这个行业有一点过于亢奋。 ”行业泡沫似乎司空见惯,如果这一次泡沫破裂,特斯拉的股价也会遭受打击。

风险四:特斯拉面临“执行力”风险

所谓的执行风险指的就是面向公众吹出去的愿景,真正执行起来没有那么理想。 对于任何一个像马斯克这样的行业颠覆者来说,处于早期、高增长阶段最容易出现“执行”风险问题,比如质量监管,或者供应商的问题。 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马斯克暗示特斯拉已经离L5完全自动驾驶很近了,给了人们高的期望值。 肖恩·金提醒道:“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领域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也许马斯克还没有那么接近,因为这是一个如此困难的问题。 ”

风险五:纳入标普500可能已被定价

特斯拉是否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的讨论太多,可能它已经按照当前的价格被定价。 通常情况下,当股票经过大量投机后被加入指数时,它被抛售的可能性和上涨的可能性一样大。

风险之六:市场乐观情绪已经到头了

最近,分析师追踪的十几个情绪指标中,有的已经彻底看跌,这意味着市场的乐观情绪已经到头了,其余的都是保持中立。 VickersInsiderWeekly跟踪的买入/卖出比例显示,业内人士已经由中立转为略微看跌。

风险七:马斯克的狂妄自大

和最初特斯拉的做空者的姿态一样,现在马斯克在Twitter上对于那些长期以来公开抨击他和他的公司的做空者们进行调侃。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妥。 不过特斯拉推出的嘲讽做空者的“做空短裤”居然被一抢而空,这一系列行为恰恰佐证了特斯拉和电动车正处于泡沫阶段。

标签: 特斯拉股票 了解电动汽车革命的领军企业背后的投资机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