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特斯拉股票:从财务表现到技术创新

admin 13 0

财务表现

特斯拉的财务表现一直令人印象深刻。该公司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收入和利润不断增加。

年份 收入(十亿美元) 净利润(十亿美元)
2019 24.6 0.5
2020 31.5 4.7
2021 53.8 11.0

特斯拉的财务表现是由多项因素推动的,包括电动汽车


广州浪奇近6亿“洗衣液”突然消失;罗振宇思维造物要上创业板

1.【报道称中芯国际已被美国拉入“黑名单”】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已经对中国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施加了出口限制。 中芯国际回应称,“公司并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 (环球时报)

解读美国商务部还没有发文正式禁止,目前还处于对中芯国际的调查阶段。

2.【约3500家美国企业起诉美政府关税政策】 他们 要求偿还已支付税款、呼吁美国政府改变关税政策。 这些美国企业包括特斯拉、福特等车企,以及家得宝公司、沃尔格林公司等美国家喻户晓的企业。 (央视新闻)

3.【深深房A:重组方案还需进一步沟通与论证】 深深房A公告,由于 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深圳市国有企业改革,交易结构较为复杂 ,属于重大无先例事项,重组方案还需进一步沟通与论证。(Wind)

解读已经整整四年多了,有政策就按照政策办,长期拖着不是办法啊。

4.【罗振宇要上创业板了:思维造物去年净赚1.2亿,“得到”付费用户超500万】 得到App的运营主体思维造物正式递交创业板上市招股书, 公司拟公开发行1000万股股票,募集10.37亿元资金。 罗振宇合计持有46.61%表决权,为公司实控人。 2019年,其营收达6.28亿元,毛利率44.84%,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截至2019年底,得到App累计付费用户535.48万人, 付费用户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从2017年203.81元涨至231.93元。 (中国证券报)

5.【A股又炸雷!5.7亿“洗衣液”突然消失】 广州浪奇发布公告称,公司5.72亿元存货不翼而飞。 公司相关人员多次前往瑞丽仓、辉丰仓均 无法正常开展货物盘点及抽样检测工作。 鸿燊公司、辉丰公司均否认保管有公司存储的货物。 公司目前正在整理完善相关证据,之后将尽快采取包括诉讼、向公安机关报案在内的司法措施。 (中国基金报)

解读按照去年全年净利润测算,相当于其9年的净利润。

6.【倪光南院士:商务部可能会否决英伟达对ARM的并购】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谈及英伟达对ARM的并购时表示,“我相信我们商务部可能会否了这个并购, 如果并购成功了,肯定是对我们非常不利的”。 (观察者网)

7.【土豆价连跌数月至近三年低位,7毛钱能买一斤】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进入6月后,华北地区土豆价格震荡走低,9月上旬以来,价格甚至跌至三年来低位,价格跟大白菜价格相差无几。 9月25日,北京新发地市场大白菜平均价格为0.65元一斤,土豆平均价格为0.7元一斤。 (中新网)

1.【国企改革会议: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 会议表示,要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让国有企业真正起到抵御宏观风险的托底作用。 (中国政府网)

2.【统计局:中国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128.1亿元,同比增加19.1%】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统计局表示,1-8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尚未转正, 应收账款增速持续上升 ,同时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 (国家统计局)

3.【外汇局:研究未来五年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表示, 中国和主要的发达经济体维持了较高的息差,决定了近期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央行和外汇管理局正在深入研究未来五年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解读当西方大都实施零利率后,人民币当前的利息,对西方有着很大吸引力。 现在管理层开始担心的是,过多的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的问题。

4.【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副总经理黄民:初选3条优质铁路线资产开展REITs试点】 黄民表示,通过先行先试引领,积极在铁路领域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这 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放大铁路资产价值。 黄民介绍,试点阶段,初步选择了铁路线中优质资产先行开展REITs试点。 (中国证券网)

5.【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累计超100万例】 累计确诊病例达例。(财联社)

1.【监管部门要求试点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 融资“三条红线”今年9月起已在参与此前央行、住建部座谈会的12家房企试点实施,房企每月15日前需提交监管部门下发的监测表,共涉8项财务指标,其中涵盖了“三条红线”指标。(财联社)

解读“三道红线”主要涉及三个指标,包括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之前媒体报道正式实施日期是明年,现在监管层放宽并推后了两年半完成 ,地产企业债务压力缓和。

2.【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持续攀升,明年或将升至近25%】 第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继续攀升到17.5%,环比上涨约1%, 租金继续下降2.6%至357元每月每平米。 未来的15个月,北京将迎来近20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 高力国际预测,北京的空置率将在2021年触及最高点,达到接近25%的水平。 (36氪)

2.【超500万人购买蚂蚁战配基金,上线两天已售罄两只】 (新浪)

3.【贾康:蚂蚁A+H股同步上市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明显冲击】 华夏新供给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 A股不缺资金,而是缺少优质公司。 就像十几年前承受工商银行上市,A股市场目前也能承受住蚂蚁上市。 (中证报)

4.【中信证券:9月下旬是市场情绪的低点,也是四季度行情的起点】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外围扰动因素的风险释放已比较充分;市场将进入业绩改善和增量资金驱动的模式。 建议 强化对顺周期和高弹性品种的配置 ,继续聚焦3条主线:受益于弱美元、商品/能源涨价和全球经济预期修复的 周期板块 ;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 可选消费品种 ;绝对估值低且已经相对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 金融板块 。 另外,可以开始配置调整已基本到位的科技 龙头 。 同时,布局可能受益于 “十四五”规划的主线 。 (中信证券)

5.【机构参与大宗交易的热情不减反增,一周狂买近60亿元】 从机构大额接盘的个股来看, 医药生物 的买入金额占比近半,此外 电子、化工、食品饮料 等行业也有多只个股被机构大举买入。 有些前期热门股则遭到抛售,股价表现低迷。 (上海证券报)

7.【吉利 汽车 本周上会冲“科创板整车第一股”,回A拟募资200亿】 (界面新闻)

8.【北向资金一个月净卖出酿酒板块超百亿元,医药白酒都被抛弃?】 过去一周,北向资金呈现大幅净卖出态势,累计净卖出247.09亿元。 共减持了47个行业,其中医药制造最多 ,净卖出金额达53.81亿元, 其次是酿酒行行业 ,净卖出44.53亿元。 一个月以来,酿酒行业被减持近百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9.【新股中心】 新股上市:山科智能、新洁能、伟时电子、芯海 科技 、爱美客、天臣医疗、上纬新材。

1.【机构:中国5G手机出货量大增,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上涨10%】 Counterpoint报告显示,第二季度,由于5G手机出货量增加,占全球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0%,刺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均售价增长了10%。 未来12个月中国的5G手机出货占整体市场出货的渗透率将达到83%。 (36氪)

解读近期5G相关方面的数据看,行业在加速发展。 运营商开通5G户数、5G基站建成数量和5G手机出货量都在快速增长。

2.【《夺冠》两日票房过亿:国庆档大战提前开启,背后这些上市公司火了】 灯塔专业版显示,《夺冠》背后的出品方、联合出品方共包括39家公司。 这些公司背后涉及的上市公司有 中国电影、上海电影、欢喜传媒(港股)、文投控股 等。 (中国证券报)

解读还有国庆档影片首日预售票房破亿的消息刺激市场,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双双贡献四成票房。 《我和我的家乡》投资方有 北京文化 ;《姜子牙》投资方有 光线传媒 。

3.【2020年1-8月 汽车 制造业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前8个月, 汽车 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3084.8亿元,同比增长1.5%,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8.3%。 (新浪)

4.【光伏玻璃报价再度上涨3至5元,环比涨幅超10%】 8月以来价格已上涨四成多 。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光伏玻璃扩产速度远不及组件, 供应紧张或持续到2021年 。 (上证报)

1.【益海嘉里:媒体报道“进口转基因原料却不标识”的情况不属实】 2020年8月,益海(昌吉)向哈萨克斯坦油脂压榨企业LLPEFKOKazakhstan订购一批初榨菜籽油, 采购合同明确要求为非转基因菜籽毛油。 但是中国检验机构检出了转基因成分。 因此我们遵循了海关规定,将该批油退给托运人,没有进口到国内。 (东方财富)

2.【京东方A:面板涨价的趋势有望持续至四季度】 中期来看,TV大尺寸化及 体育 赛事的刺激将持续拉动需求增长,预计明年整体将稳中有涨;长期来看,疫情导致竞争格局重构,随着行业整合的进行, 预计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供需结构持续改善。 (证券时报)

解读此前消息京东方收购熊猫两家公司股权,继续扩大大尺寸面板的竞争优势。 随着三星退出产能,全球 LCD产业有望形成京东方、TCL、惠科的寡头垄断格局 ,产品需求稳定增长。

3.【泸州老窖全系产品已暂停发货,以保证节后库存良性】 (中证报)

4.【携程全资收购上海国企获得“支付牌照”】 携程集团受让上海东方汇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申请正式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36氪)

1.【摩根大通:特朗普大选推文将引发市场动荡】 由于可能无法确定大选获胜者将在选举日当天或随后的几周内公布,因此市场动荡加剧, 直到1月20日就职典礼之前,投资者都将为不确定性定价。 (新浪)

2.【特朗普和拜登的大选首场辩论或加剧美股波动】 美国股市本周可能面临更大的波动,因美国大选将迎来首场辩论。 美国2020年大选首场总统辩论将在北京时间9月30日早9点至10点半举行。 (新浪)

如何看待华为2023年分红770亿元,至少惠及14万员工?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

华为2023年宣布分红770亿元,这笔巨款将惠及14万员工,引发了公众对这一举措的热议。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有些人不禁要问,这些言论背后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首先,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为何有些人会将特斯拉的高工资福利与华为的分红政策相提并论。 在某些舆论场上,特斯拉经常被视为薪酬慷慨、注重员工福利的典范,而当华为宣布高额分红时,却有人将其解读为“割韭菜”。 这种对比似乎揭示了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赞赏特斯拉的员工待遇,另一方面,对于华为的分红政策却表现出质疑和抵触。

strong>关键问题在于,分红与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华为的分红是公司利润的一部分,是对员工辛勤工作和贡献的回馈,而特斯拉的薪酬体系则更侧重于长期稳定和股票激励。 两者并不具备可直接比较的公平性,因此,将两者混为一谈并不恰当。

华为的分红计划,如果落实到位,无疑是对员工忠诚度和努力的肯定。 14万员工从中受益,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对人才的尊重,也是企业稳健运营和盈利能力的体现。 然而,对于外界的质疑,华为需要透明度和沟通,确保员工和股东的利益得到公正对待。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华为的购买决策,不应仅仅基于分红与否。 华为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才是决定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 如果华为能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持续优化员工福利,那么这无疑将提升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信心。

总结来说,华为的770亿元分红事件,实际上是企业盈利分享与员工激励的体现,而非简单地被解读为“割韭菜”。 对于员工和公司来说,这是一次双赢的举措,而消费者则需要理性看待,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作为购买决策的主要依据。

比亚迪电子拟 158 亿元收购捷普电路旗下子公司所有股权,如何从商业角度解读这次收购?

比亚迪应警醒丰田的教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适当控制核心技术即可,不必全面掌控供应链。

个人来说,不希望比亚迪走丰田的老路。 跟供应商深度绑定,或者直接自己做供应商,这样做的优势是成本控制能力极强,能造出性价比极高的产品,在行业没有技术变革的时候,能够确保技术和利润都走在行业前列,但是一旦出现了技术变革,那调头将会极度困难,毕竟百万曹工衣食所系,内部阻力极大,造车思维也会因此固化。

从这次汽车电气化变革就能看出,虽然传统巨头变革都很不容易,但是明显德系车企变革是远比日系车企快的,虽然他们都落后于行业的TOP2--比亚迪和特斯拉。

丰田在汽车界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但是在电气化的时代明显是,至少暂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说到玩混动,丰田是最早的那一批,但是它的思维却无法超脱内燃机这个范畴,它的解决方案核心就是将内燃机热效率最低的那部分工况用电机介入,提升了动力,降低了油耗,但是这种提升不是颠覆性的,因为它的核心还是内燃机,电机存在只是为了弥补内燃机在比较差工况情况下的动力和经济性问题。

但即便如此,丰田也因为这套系统很长一段时间站在混动的顶端的,无论是经济性还是可靠性都无人能出其右。 但是类似于DMI这种超级混动系统的出现,直接让丰田混动失去大部分优势,无论经济性还是动力或者成本控制,都被吊打。 这就是内部阻力+思维固化造成的。

再者,日系车可靠性和经济性深入人心,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金字招牌,这也造成了日系车对于新技术和配置极度保守,毕竟老系统可靠性是经过了大几十年的市场考验的,而车内配置尤其在中低端车能减就减,毕竟都没有,更谈不上故障了。 一项新技术,从研发到列装,时间周期非常长。 比如,丰田这套ths混动系统,研发好像是始于70年代,但是大规模装车是在什么时候,大家可以想想。

诚然丰田现在除了中国市场,其他地方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还是很滋润的,无论销量还是利润都创新高,但是中国这批卷王在中国市场卷完了,其他市场就不会去了吗。 你在中国市场打不过,其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这种地方,你就确保你的市场不会被蚕食?我个人对丰田未来不怎么看好,虽不至于倒闭,但是要继续维持燃油车时代的江湖地位怕是非常难了。

所以,一旦车企捆绑的利益过多,无论是造车思维还是内部的阻力对车企本身是有巨大掣肘的,不希望比亚迪走丰田这条老路,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理想的情况是,坚持技术为先,通过技术来实现降本和提升体验,供应商这碗饭还是交给专注度更高的企业去做,只要能保证不被卡脖子就行。

标签: 从财务表现到技术创新 深入解读特斯拉股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