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保集团而言,过去的一年,可谓是风波不断,充满坎坷和挑战。
一方面,疫情对原有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集团深陷“武汉金凰案”、“邱县假保单案”等负面漩涡中,并且频繁被监管点名。
与此同时,中国人保也在这坎坷不平的一年中完成了管理层的“大换血”。罗熹和王廷科分别接任人保集团董事长和总裁,组成“罗王配”,动荡近两年的中国人保管理层调整基本完成。
3月24日,中国人保集团召开了2020年业绩发布会,新掌门人罗熹在致辞时表示,中国人保将通过“一个战略愿景”和“七项战略举措”,重回行业“C位”。
但从财报数据来看,去年的成绩并不容乐观。尽管总营收增长了5.07%,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10.4%,主营的财险业务市场占有率也同比下降1.4%。
此外,中国人保集团A股和港股的股价也都不断下跌,A股股价今年以来已下跌近10%,目前每股价格不到6元,较最高时的12.54元,股价已经腰斩。
而在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和高层大“换血”后,中国人保的“C位”回归之路会顺利吗?
01、频繁踩雷风波不断,主力减持股价腰斩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人保可以说是频频踩雷。2021年伊始,中国人保便陷入了“邱县假保单案”的风波中。
据《财新网》报道,今年1月,邯郸市邱县人保寿险的一名投保人在支取一款产品的本息时,被告知无法取钱,之后投保人拨打人保寿险的客服电话查询保单号,竟发现保单不存在。
随着事件的爆发,人保寿险的产品、销售渠道、战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被逐渐揭开,这起假保单案的规模也高达6000多万元。
而在2020年5月,涉案金额高达300亿的“武汉金凰案”事发,中国人保同样牵扯其中。之后,民生信托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履行对质押黄金的保险责任。
不过中国人保认为,武汉金凰以虚假黄金投保,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之内,根据合同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保险合同是无效或者可以撤销的,应予以解除,公司也不承担赔付的责任。
去年10月,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显示,陕西高院最终驳回了中国人保对于管辖权异议的上诉。此外,对于人保方面提出的长安信托对其没有诉权的问题,陕西高院则以“不属于管辖权异议审查范畴”为由不予涉及。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多位法律界人士表示,这只是对于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处理的仅仅是程序问题,并不是对武汉金凰假黄金案本身的裁定。也就是说,长安信托起诉人保方面的案件并未开始审理,其审判结果尚不得而知。
除保险板块外,去年人保资产还“踩雷”方正债券,旗下多只基金饱受牵连,甚至遭遇清盘。
除了踩雷之外,中国人保还遭到主力资金减持。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对18只个股实施了减持。其中,被减持最多的也是持股数量暂居首位的中国人保,四季度社保基金大举抛售近2.62亿股。
接连踩雷、主力减持,也对中国人保的股价产生了影响。去年中国人保港股股价一度跌至1.9港元,A股股价也在短暂上涨后又持续下跌。目前,中国人保A股和港股股价和最高点相比均已腰斩。
02、一年被罚上千万,监管机构点名通报
2020年,中国人保及其子公司还成为监管机构处罚名单上的“常客”,在今年1月初还被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通报点名批评。
据《中国保险家》杂志报道,2020年,人保财险被监管机构罚款3453.3万元,涉及约101个分支机构,不论是被罚款总额还是涉及的违规分支机构数量,均居全部财险公司首位。
2020年3月,人保寿险接到了银保监会的罚单。因存在欺骗投保人、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保险费率、提供及编制虚假报告资料等违规行为,人保寿险总公司、6家电销中心及15名相关责任人共计被罚款338万元,也成为银保监会成立以来给保险机构开出的最大罚单。
今年1月6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了新年的第一份通报,点名人保财险侵害消费者权益等三大“罪状”。
据通报内容,人保财险存在承保后未及时签发保险单、未严格执行经银保监会备案的保险费率、使用已废止的保险条款等问题。人保财险的上述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的文件中,人保财险以2518件的投诉量位居首位,同比增长28.93%;其理赔纠纷投诉量在财产保险公司中也是首位,有1648件,同比增长33.66%。
03、信用保证险亏损51亿,净利润下滑10%
3月23日,中国人保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去年全年,中国人保实现营业收入5836.96亿元,同比增长5.1%;利润总额316.44亿元,同比增长6.3%;分红比例首次突破30%,从22.9%提升至34.4%。
看上去这个成绩似乎还不错,但年报中披露的另一些数据,却也暴露出人保集团存在的一些隐忧。
2020年,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200.69亿元,同比下降10.4%;信用保证险亏损51亿元;人保财险和人保寿险的市占率也均有下滑。
年报显示,2020年人保财险市占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31.8%,但仍占据行业首位;人保寿险的市占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3%。
在信用保证险方面,人保财险2020年承保亏损51.04亿元,业务增量规模同比下降76.8%。人保财险新任总裁于泽在业绩会上回应称系融资性信保业务风险长尾性所致。
另外据wind数据,2018年以来,中国人保的保单继续率也呈现出下降趋势。2020年,其13个月保单继续率和25个月保单继续率双双跌破90%。
04、管理层完成大“换血”,新班子能否力挽困局?
近两年来,中国人保人事变动十分频繁。据《每日财报》统计,三年多的时间里人保集团及旗下子公司经银保监会核准的人事变动达30余人,几乎每个月都有人事变动。
2020年,随着前任董事长缪建民和前任总裁白涛的调任离开,中国人保也经历了核心管理层的一次大“换血”。
罗熹接替缪建民成为中国人保新掌门,担任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廷科接任中国人保党委副书记、总裁,组成了“罗王配”的新班子。
今年3月16日,中国人保宣布,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担任人保财险党委书记,拟任总裁,接替已达退休年龄的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谢一群。
至此,中国人保新的核心班子成员基本形成。巧的是,罗熹、王廷科、于泽3人都有在中国太平任职的经历。
但摆在新班子前的局势却不容乐观。缪建民制定的 “3411工程”短期内很难有明显效果,改革和转型留下的阵痛仍在;车险综合改革启幕,来自保费、风控等多方面的压力变大;寿险等业务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在3月24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新掌门人罗熹曾对“武汉金凰”“邱县假保单”等案件回应称:2020年人保发生了几起风险案件,假黄金案及最近的假保单案件,都反应了公司内部治理存在问题。人保不回避问题,2021年将强力推动公司内部治理体系完善。
罗熹还提出,将实施“卓越保险战略”,通过一个战略愿景和七项战略举措,让中国人保重回行业“C位”。
在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罗熹、王廷科等组成“新班子”是否能够带领中国人保走出困境,重回行业“C位”呢?答案只能交给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