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融创中国,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最近经历了其股价大幅暴跌。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健康状况的担忧,因为该行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股价暴跌的原因
融创中国股价暴跌的原因有多种,包括:
- 流动性危机:融创中国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无法偿还其债务。这导致了市场对其偿债能力的担忧,导致股价下跌。
- 监管收紧:中国政府收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以遏制投机和杠杆率。这给融创中国等开发商带来了压力,因为他们难以获得资金并
从商管到体育 万达退市路
上市仅一年半的万达体育,如今面临着退市的风波。
12月23日晚,万达体育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同意从纳斯达克退市,Wanda Sports Media (Hong Kong) Holding Co. Limited将收购万达体育所有A类股。
收购协议载明,收购方对万达体育每股A类普通股的出价为1.70美元,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的出价为2.55美元,支付方式为现金,其中不含利息。
同时,万达体育预计将于2021年1月29日从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这意味着,万达体育正式告别美国资本市场。
事实上,在王健林与万达的故事中,上市和退市一直贯穿其中。
从万达商管上市到退市,王健林仅仅用了637天,而万达体育走过这一遭,也只用了517天。 无论是基于资本市场低估而离开,还是源于处境艰难而逃离,万达商管和万达体育终究走向了同一个结局。
万达体育退市路
事实上,万达体育上市至今仅有一年半时间。
万达体育成立于2015年,这个平台曾经承载着王健林太多的期许。 早在2016年,王健林就曾给万达体育定下“小目标”:在2020年实现净利润至少要做到十位数,或者几个十位数,最终要在资本市场上市。
实际上,万达体育是一家依靠并购扩张的公司。 2015年1月21日,万达集团出资4500万欧元购得马竞20%股份并进入董事会,这次入股也拉开了万达布局体育产业的序幕。 2月10日,万达集团以10.5亿欧元成功并购总部位于瑞士的盈方100%股权,万达集团控股68.2%。
紧接着,万达集团又以6.5亿美元并购世界铁人公司100%股权,收购了法国拉加代尔公司运动部门和拥有摇滚马拉松IP的CGI公司。 这一系列的收并购动作之后,万达体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家体育公司,盈方体育传媒、世界铁人公司是最核心的资产包。
在2018年年会上,王健林再度提出万达体育开展资本运作的想法。 2019年年初,有市场消息显示,万达体育秘密地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文件。 同年6月7日,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网站披露了万达体育IPO招股说明书。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万达体育于2019年7月26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仅为每股8美元,低于最初披露的9美元-11美元的发行价区间。
而上市首日,万达体育的开盘价仅有6美元/股,跌破发行价,盘中最高价6.24美元,截至收盘报5.16美元,大跌35.5%。
如今,上市一年多时间,万达体育的股价更是“跌跌不休”,2020年以来,万达体育的股价最高仅报4.5美元/股,而最低报价达到1.36美元/股,较上市价下跌77.33%。 受最新退市消息,万达体育收盘价每股2.50美元,涨幅11.11%,但这与上市价格仍有较大差距。
有人说,万达体育走到退市的局面,是王健林选错了上市的节点。
据悉,万达体育赴美上市之时,中美贸易摩擦日趋激烈,受限于贸易博弈的压力,正在寻求赴美上市的公司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彼时,奥陆资本首席投资官蔡金强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就曾提到:“美国最近对中国赴美上市的公司进行了限制,所以美国的大型机构在认购中国公司的IPO上应该会很小心,以前买了的也卖不掉,没办法,至于新的,它何必淌这趟浑水?”
与此同时,和万达体育差不多时机上市的中国企业来看,暴涨暴跌、破发等情况频频出现,如蔚来汽车上市不足一个月就跌破发行价;瑞幸咖啡在上市后的第四个交易日开始一路下跌;中芯国际宣布从纽交所退市……
但也有人说,当市场不好的时候,企业自身的安全性直接影响企业命运的关键,万达体育自身的盈利能力、资金情况才是决定其走势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万达体育录得营业收入10.30亿欧元,同比下降8.78%,同期,该公司的净利润亏损2.74亿欧元,同比下降606.99%。
2020年,在中美摩擦升温叠加海外疫情影响的背景下,体育比赛推迟甚至取消,赛事营销难以推进,万达体育受到的极大的影响。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今年7月,万达体育和先进出版公司正式完成世界铁人公司的交易,出售集团的铁人三项业务。
上述交易也是万达体育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达到了1535.10万欧元,总负债也从第二季度的16.06亿欧元减少到7.73亿欧元。
在卖掉铁人公司后,万达体育的资产仅剩下盈方体育传媒集团、永达天恒体育传媒以及万达体育中国公司。
其中,盈方体育拥有上百个体育赛事版权代理协议,但受疫情影响,上半年,盈方中国团队收到大面积裁员通知,据悉,盈方中国团队总人数也不过在50左右。 按照目前的沟通计划,他们当中可能只有个别员工被万达体育留下,整合到其他现有业务当中。
而万达体育中国公司主要负责国内的体育赛事,永达天恒体育传媒今年年中才正式收购,主要负责国内体育赛事、重大活动的转播。
或许,当“体育梦”受困于海外,王健林也开始探寻新的发展出路,今年以来,万达体育不断调转重心发力国内体育事业。
出售收购永达天恒体育传媒外,12月11日,万达体育宣布与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密切合作,发挥各自领域资源优势,联合打造“让体育融入生活”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王健林的傲娇与落寞
海外市场受阻、企业盈利艰难、无奈退市……面对万达体育的际遇,王健林稍显落寞,但曾经,他也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在资本市场面前,他表现出的是另一种态度。
据悉,万达系的另一上市平台在四年前也曾经历退市,但彼时更多是基于王健林的个人选择而主动离开。
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但市值表现远不如内地A股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彼时,问鼎中国首富的王健林难于容忍自己一手创造的商业帝国被资本市场低估,2016年9月20日,万达商业从港股退市,转而踏上回A的征程。
从港股私有化退市后,万达商业不断寻求机会回A上市,甚至曾签下对赌协议,承诺在2018年8月31日前回A,否则万达集团将以年利率12%向境外投资者和年利率10%向境内投资者回购全部股权,本息合计超过300亿元。
如今,两年回A的约定早已逾期,但万达商业A股上市依旧遥遥无期。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证监会最新发布的消息,截至12月17日,万达商业在A股IPO排在3位,审核状态为“已反馈”,但备注栏标明“中止审查”。
从不满估值毅然退市,到回A艰难,万达体育海外受困无奈退市……从万达商管到万达体育,王健林或许早已被市场磨平了棱角,但万达面临的困境远不止于此。
早在2017年前后,万达集团传出资金链紧张、杠杆压力大等问题,同年,王健林将旗下的文旅、酒店等核心资产出售予融创、富力,于是有了行业内传诵的那场“世纪大交易”。
随后,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万达还陆续转手了旗下多个项目,而万达体育退市,无疑也是“减压”的重要一步。
但与此同时,近两年,万达系的其他业务同样面临挑战。
地产业务方面,在近两年的调控趋严的情况下,万达地产依旧不断加速,因而被外界称之为“踩错节奏”。 据悉,2019年,万达地产的权益销售额仅为430.8亿元,而同期,行业龙头的全口径销售额已经突破千亿、两千亿、三千亿,甚至达到七千亿。
商业方面,万达采用了轻资产化运营模式,这种方式能够让万达广场快速复制,但这种全面的轻资产意味着万达无法新增自持项目,无法使用开发贷等方式来撬动银行贷款,不利于改善公司的资金状况。 更重要的是,不再自持商业项目后,万达亦无法享受资产增值带来的收益与红利。
至于影视业务,近两年,万达电影始终呈现亏损的趋势,今年受疫情影响,影院关闭、影片延期上架……这都为万达电影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在行业下行、疫情影响的当下,王健林也在全力补救,地产方面加紧拿地重回轨道,商业方面着力发展轻资产项目,电影业务亦启用了特许经营权,加速影院开业。
什么是美国雷曼兄弟公司
雷曼兄弟公司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其由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资本市场,这一网络由设于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于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统筹管理。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创立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创造新颖产品、探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的良好声誉。这一声誉来源于公司杰出的员工及其热诚的客户服务。公司目前的雇员人数为21,900人(2008年),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雷曼兄弟公司不断扩展国际业务,2002年公司收入的37%产生于美国之外。雷曼兄弟环球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市,地区性总部则位于伦敦及东京,在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雷曼兄弟被美国《财富》杂志选为《财富》500强公司之一。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支持其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雷曼兄弟公司的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但是2008年中受到次级房贷风暴连锁效应波及显现,由于财务强度薄弱遭到重大打击亏损,股价无量下跌到剩US$(2008年9月17日低见US$0.10),陆续裁员六千人以上,四处寻找各国金主进驻。2008年9月15日,在美国财政部、美国银行以及英国巴克莱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后,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负债达6130亿美元,很可能结束158年的营运。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近况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在2008年6月16日发布财报称,第二季度(至5月31日)公司亏损28.7亿美元,是公司1994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雷曼净收入为负6.6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55.1亿美元;亏损28.7亿美元,合每股5.14美元,去年同期则盈利12.6亿美元。雷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尔德(Richard Fuld)承认,亏损是自己的责任,并称已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不会继续出现如此糟糕的业绩。上周雷曼通过发行新股募得60亿美元资金,并且撤换了公司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营运官。雷曼股价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60%,由于预计未来业绩将有所好转,6月16日雷曼股价有所反弹。而根据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在9月10日提前发布的第三季财报,巨额亏损大超市场预期。报告显示,雷曼兄弟第三季度巨亏39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成立158年历史以来最大季度亏损。财报公布之后,雷曼股价应声下挫近7%。雷曼兄弟公司股价从年初超过60美元,到如今7.79美元,短短九个月狂泻近90%,市值仅剩约60亿美元。在从外部投资者获取资金的努力失败后,雷曼兄弟昨天决定出售旗下资产管理部门的多数股权,并分拆价值300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以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生存下来。雷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尔德(Richard Fuld)承认说,公司正处于其158年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之一”,但会挺过当前的困境。而分析认为,不排除雷曼兄弟需要政府援手以免破产。雷曼兄弟数字声音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之路” 雷曼兄弟曾四次面临倒闭1929年股市崩盘1973年该公司投注利率损失670万美元1984年内部意见分歧导致被运通并购1994年新独立的雷曼面临资金短缺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位于时代广场的总部2008年大事回顾3月雷曼兄弟股价大落大起——将裁员5300人4月雷曼兄弟旗下三基金步入清算5月垂涎0.6市净率——巴克莱议购6月二季度亏损28亿——雷曼撤换总裁7月股价八年来首次跌破20美元7月传高盛操纵股价致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垮台8月雷曼兄弟将出售400亿美元资产9月高层频频洗牌——资产出售事宜仍未解决9月三季度巨亏39亿美元——股价一日暴跌459月雷曼宣布破产——总债务6130亿美元破产雷曼兄弟公司于2008年9月15日正式申请依美国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之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昔日在全球金融界叱咤风云的巨人雷曼兄弟倒闭,6130亿美元(约2兆1198亿令吉)的债务创下美国史上最大金额的破产案。香港方面2008年9月16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04及第205条向雷曼兄弟在香港营运的四家公司,包括雷曼兄弟亚洲投资、雷曼兄弟证券亚洲、雷曼兄弟期货亚洲及雷曼兄弟资产管理亚洲,发出限制通知,以保存有关公司及客户的资产,并保障该批客户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香港交易所亦已暂停雷曼兄弟在证券及股票期权市场的交易。而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亦宣布美国雷曼兄弟证券亚洲有限公司为失责人士。2008年9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委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彭博伦(Paul Brough)、杜艾迪(Edward Middleton)及侯柏特(Patrick Cowley)为雷曼兄弟香港分公司的临时清盘人。 雷曼兄弟缘何破产雷曼兄弟总部附近聚集了媒体报道(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的破产保护将是华尔街历史上最严重的破产案例之一,那么它又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境地呢?据分析,不顾风险追求高额利润是“雷曼兄弟”落败的主要原因,其中投资次级抵押住房贷款产品损失最为严重,它是2006年次贷证券产品的最大认购方,占有11%的市场份额。更糟的是,“雷曼兄弟”似乎对次贷业务蕴藏的风险毫无知觉。2007年,华尔街不少机构因为投资次贷产品不当而蒙受损失,“雷曼兄弟”仍然盈利41亿美元。不过,这一次,“雷曼兄弟”却难以走出危机。2008年9月10日公布的财务报道显示,第三季度巨亏39亿美元,创下公司成立158年历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公司股价也从2007年初的86.18美元,跌到如今的3.65美元,狂泻95%。 雷曼投资的部分中国企业时间涉及公司投资金额项目名称2006年11月IBM与雷曼兄弟初始注资1.8亿IBM与雷曼兄弟宣布双方联合启动一项初始注资金额为1.8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基金”,双方分别为该基金注入9000万美元初始资金。2007年6月IBM、雷曼兄弟、金蝶国际1.32亿港元07年6月,雷曼兄弟携手IBM公司投资约1.32亿港元购入金蝶国际约7.7%股份。2007年11月雷曼兄弟私人股权合伙公司千万美元级别雷曼兄弟私人股权合伙公司主导,数家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向“去哪儿旅游搜索”网站注资,投入资金为千万美元级别。2007年12月雷曼兄弟、天津融创集团2亿美元雷曼兄弟向天津融创集团注2亿美元,拟取得后者35%股份。2008年5月雷曼兄弟与中铁二局1.5亿元人民币雷曼兄弟与中铁二局联手,拟在成都设立合资公司,雷曼兄弟出资约1.5亿元人民币,占该合资公司49%的股份。2008年5月雷曼兄弟与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万美元雷曼兄弟向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资2000万美元,后者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用于空调和制冷业的铜管。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158年的光辉历程 参考文献 1.0 1.1 1.2 搜狐新闻:雷曼破产带来国际际金融动荡证监会对美国雷曼兄弟各香港公司发出限制通知美国雷曼兄弟证券亚洲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新闻稿,2008年9月16日香港结算宣布美国雷曼兄弟证券亚洲有限公司为失责人士Website: about KPMG(KPMG News) - Provisional Liquidators appointed over Lehmans units毕马威任雷曼临时清盘人]苹果动新闻,2008年9月17日新闻分析:雷曼兄弟缘何破产雷曼兄弟申请破产
地产大佬在艰难9月
撰文 / AI 财经 社 李逗 编辑 / 游勇 董雨晴 许家印人生中的很多个幸事,都离不开饭局。 2018年的秋天,许家印在恒大深圳总部攒了一个饭局,邀请了万科的郁亮、碧桂园的杨国强和融创的孙宏斌共进晚餐。 几个“首富”轻车简行,没有了往日的高调和喧嚣。 大家都心事重重。 郁亮说,万科不再是房地产公司,把万科定义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杨国强说,后悔当老大,不再争销量第一。 许老板此时是最适合做东道主的人选。 他手里握着超3000亿现金,拥有随时可以实现的配资、杠杆,资本调度能力庞大。 而他的事业版图不断展现出更多可能,没有人能断言他的能力边界。 但其他老板们就不好说了。 那个秋天,一股秋意开始横扫整个地产行业。 刚刚经历过一轮舆论风暴的杨国强,开始主动降速,土地投资力度减了一半。 郁亮不再重点关心房地产,而是张口闭口谈起了新兴业务;往常以大胆著称的孙宏斌,罕见地把安全二字挂在口边,尽管绿灯亮起时还是会忍不住踩上一脚。 这次聚会的前一年(2017),许家印刚刚超越“二马”登顶中国首富。 也是那一年,恒大以3700亿销售额超越万科,成为宇宙第一房企,激动不已的许家印,企业开会时特地奏响音乐,庆祝了这个 历史 时刻。 谁又能想到,3年后的今天,用许家印的话说,“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全体恒大员工都经受着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 寒风乍起的2021年,并不是只有许家印一人输在这个棋局。 难,已经成为地产大佬们的常态。 进入三季度的9月份里,大佬们已经开始急寻“救护机”,有着区域地位的地产大佬们,寄希望于躲在“大而不倒”的保护伞下,但对于多数大佬来说,他们正在暴雷的边缘徘徊挣扎。 许家印的私人飞机起飞了,这次据说是许老板亲自北上求援。 左右逢缘的许老板不仅钱多,朋友也多。 他能从河南太康走出来,除了 历史 机遇,遇到了房地产市场大爆发,也与他本人广结善缘、长袖善舞有关。 2017年,恒大打算在A股借壳上市,融资额1300亿元,背后站着数十家顶级投资人和投资机构,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能量。 刚刚进入9月的第一天,恒大又上了热搜,当天它举办了一场“保交楼军令状签署大会”,许家印出席了这场会议。 他不仅公开表态,还签署了官方文件,召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签约仪式。 半天时间里,这个话题在微博实现了半亿阅读。 更细心一些的人还会发现,接下来9月的每个节假日里,许家印都不忘给公众打一针强心剂。 9月10日(教师节),许家印承诺:“我可以一无所有,但恒大财富的投资不能一无所有!”9月22日深夜11点,恒大集团召开“复工复产保交楼”专题会。 许家印对参会的4000多名各级领导强调,全力以赴抓好复工复产的重要性。 这是一种战术性的考量。 “这是许家印的高明之处,越是这种时候越高调。 ” 一位券商人士分析道。 频繁的曝光量,让许家印的名字如雷贯耳,但在最关键的恒大债务的推进上,还在等待许家印解答。 许家印的危机还没化解前,来自中原大地的地产大佬胡葆森,也罕见地发出了求助信号。 相比王石、潘石屹等地产大佬,胡葆森的名气并不算大。 他面容和善而坚毅,有着豫商的中庸底色,更是被冯仑视为忠厚长者。 在地产圈中,他与冯仑、王石共称为“中国房地产三君子”。 但如今,冯仑、王石已经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71岁的胡葆森始终还奋斗在一线。 但在2021年9月中旬,胡葆森开始坐不住了。 一份建业地产向河南省政府发出的《救援报告》暴露了他的窘境。 报告重点是压力陈述,在水灾和疫情双重影响下,建业的各项经济损失逾50亿元,恳请政府尽快偿还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拖欠建业的各类款项逾50亿元。 这则救援报告发出后,建业高管们也反复强调,这是河南当地的“万人助万企”活动背景下产生的。 “目前建业集团多数业态基本恢复到了灾前的生产经营状况。 ”但你细品,再细品,事情也没那么简单。 胡葆森与许家印都是河南老乡,但两人的机遇却完全不同。 1992年,许家印离开家乡选择到深圳发展,2008年,当恒大上市受阻时,许家印连续3个月,每周都到香港富豪郑裕彤家里打牌,绞尽脑汁地打入了香港富豪圈,获得了郑裕彤的家族资金支持。 渡过资金危机的许家印,在此后轰轰烈烈地开启全国化扩张。 而胡葆森却带着在香港磨砺10年的地产经验,返回了家乡河南。 打从创业一开始,胡葆森就坚定了“深耕河南”的决心。 与许家印的全国化扩张不同,胡葆森反其道而行之——只坚守河南。 胡葆森要向下走,往小里做,一直做到河南的小城镇。 “河南省有1亿人口,只要我能占到10%以上的市场份额,就有干不完的活,赚不完的钱。 ”胡葆森说道,他自嘲为一个“朴素的狭隘的河南主义者”。 事实证明,往大做有大了的弊端,往小做也有小的好处。 刚刚过去的2020年,建业成为河南省第二大纳税大户,在河南雄霸一方。 深耕河南20载,胡葆森成为当之无愧的河南房地产大佬。 但在地产行业的真正寒冬来临之际,胡葆森需要为建业做好过冬准备。 整个9月,许家印和恒大频频上热搜。 但实际上,不只是恒大,地产商的日子都不好过。 中秋节当天,新力地产老板张园林突然从一个境外投资者群里退出。 群内的新力工作人员急忙回应,老板操作失误退了群,但灵敏的投资者们很快意识到风向不对,认为张老板准备躺平、逃债,怀疑新力能否兑付10月份到期的2.5亿美元债。 很快,最坏的结果出现了。 一天时间内,新力的股价从4元跌到5毛,市值创 历史 纪录地蒸发了87%。 纵观港股房地产市场,新力创下了第二次一天跌出超八成股票的纪录。 上一个单日跌破8成的房企,还是2019年时的佳源国际。 张园林的身价也瞬间蒸发近百亿港元。 一年前,张园林和妻子还以110亿元的身家,跻身全球地产富豪榜。 两年前,一切都不是这番光景。 新力控股成为登陆港交所的最年轻内地房企,年仅43岁的张园林成为最年轻的上市房企创始人。 他特地换了个新发型,镜头里的他,咧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笑着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 与其他地产大佬相比,张园林的发家之路相对“神速”。 他2010年创业,短短几年就在南昌积累大量土地,年销售额从零到千亿只用了十年。 但与许家印、王健林、王石这些热衷抛头露面的大佬不同,张园林异常低调,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也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闷声发财。 曾有业内人形容:“张老板的低调像其属相龙一样,隐介藏形。 ”但在这位老板刻意低调的同时,新力却在房地产行业逐步进入上升期。 不过,形势转瞬即逝。 这也难怪。 张园林走的是黑马房企们的经典扩张路线:加杠杆、全国化、高周转,这一套路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股价暴跌前,张园林的日子已经不太舒心了。 今年7月,一封网传的“新力地产老板求救信”在网上发酵, 这封信声称,张园林陷入了一个由5人合伙的金融诈骗圈套,被诈骗团伙诱导借钱,掏空财产。 尽管辟谣了,但不到两个月,A股还沉浸在中秋假期的欢快氛围中,在港股上市的新力地产却被资本爆锤,让刚刚获得喘息之机的张园林,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 张园林想着断臂求生,甩卖资产,等待白衣骑士,无论如何也能活下去,这已经是他最坏的打算了。 但他低估了当下房企收并购市场的形势。 张园林很缺钱,缺救命钱。 早在9月初,市场上有关龙湖收购新力物业的消息,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但辗转近一个月,新力物业的买家,迟迟没有现身。 甚至连融创的孙大胆都不敢轻易出手:“甭管你开什么价,是没法收并购的,并购进来500亿债消化不了,并购1000亿债更要死人了。 ” 这也怪不得孙宏斌。 无论从行业形势,还是地产监管力度而言,2021都比以往严峻太多。 2017,曾经陷入债务危机的王健林,还能找到一帮驰援天团帮他渡劫。 那时,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王健林就搞定了孙宏斌和富力的李思廉,卖掉了200亿元的资产,尽管摔了个酒杯,闹得不是很愉快,但终究是从泥潭中抽出身来。 然而时移势易,2018年泰禾暴雷了,2019年福晟和华夏幸福没能挺过去,2021年恒大和蓝光走到了悬崖边上。 退出微信群的张园林,之后再也没有在朋友圈发声。 不止是他,去年还热热闹闹的房企收并购市场,今年变得异常安静。 此前热衷在收并购市场“买买买”的世茂许世坛,到了今年也提出要以“卖家”的身份,出售非核心资产。 另一家巨头万科也开始变得极为挑剔,考察了蓝光、恒大等一众房企后,又都拒绝了。 人人都在等待白衣骑士,但白衣骑士也得面对现实。 三道红线的金融监管下,大佬们都忙着优化自家的负债数据,手中的余粮早就不多了。 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内,人们很难再见到地产收并购市场的“大玩家”。 甚至曾经的“并购王”孙宏斌,那句“除了我们以外,谁都有可能暴雷”都要食言了,9月24日,网上传出一封融创绍兴分部向当地政府发出的求助信,引发融创美元债下跌。 信件内容的首条,赫然列着几个大字——是绍兴目前投资额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大家都火烧眉毛的时候,并购这条路基本无望。 地产大佬们环顾四周,发现靠人不如靠己。 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富力双雄”李思廉及张力为公司献上了一份厚礼,自掏腰包80亿元给公司还债。 也是同一天,碧桂园服务以不超过100亿元的价格,把李思廉及张力口袋里的富力物业,收入囊中。 熟悉富力双雄一贯玩法的人都知道,这并不寻常。 李思廉和许家印一样,都喜爱玩德州扑克。 这是一种冒险者的 游戏 ,不仅投资圈爱玩,地产圈也很热衷。 但据说许老板牌品不好,牌友们对他的印象一直不佳。 赌桌之外,李思廉把这种冒险精神,或多或少用在了商场的赌局中。 在香港长大的李思廉,切身感受到了香港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过程,目睹了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房地产帝国的商业传奇。 这些香港地产前辈们的经验,成为李思廉日后的经营思路,让富力有了一个快速成长起来的路径。 鼎盛之时的富力地产,曾经站在过房企们的山顶。 富力曾经是华南五虎之首,就连恒大、碧桂园当年都要喊它一声大哥,但现在,富力已然被甩到了身后。 富力最近的一次高光时刻在2018年,与万达达成世纪大交易,花了200亿买了万达的77个酒店。 很多人还记得双方在发布会前,砍价摔酒杯的事情。 事后看来,王健林摔杯子是有道理的,不仅酒店的价值远超过交易价格,关键是发布会的海报都打出去了,再来砍价,换谁都会不爽。 张力后来对这笔交易很满意:“这笔收购非常好,已经赚了百亿”。 靠着万达的77个酒店资产,富力成为了拥有全球最大豪华酒店的业主,而富力的资产规模也跻身行业前十。 但幸福来得快,去得也快。 时间到了2021年,行业风向对富力不甚友好,李思廉及张力的故事开始有了新的方向。 3年前的那笔震惊业内的“世纪交易”,并没有给富力带来转机,反倒更多造成了资金上的拖累。 今年的年中业绩会上,富力也开始盘算着转让资产的事宜。 当然,与恒大的负债相比,富力的债务只是小巫见大巫,李思廉尚有腾挪空间。 除了物业这张牌,大湾区旧改项目储备,让李思廉有着足够的翻身底气。 回看这些富豪的际遇和选择,其中暗合了某种相似性。 他们都明白一个不言自明的规则——高投入,赌一把;喘口气、再投入,再赌一把。 乃至更多地产同行,大都是这样过来的。 挺过某个时期后,他们的人生又幸运地变成了金色。 然而,无数个 历史 故事,商业帝国在巨大势能聚集资源的同时,又往往会以超越想象的速度溃不成军。 楼起楼塌的故事,在今年的房地产行业上演的格外多。 房地产“夜壶论”的信仰,正在这轮猛烈的调控节奏中逐步瓦解。 当然,还会有许多大佬怀念房价魔幻上涨的旧时光,但行业底层逻辑、未来的地产格局都在2021年中悄然改变。 那些靠赌的房企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仅仅是一年前,这些地产大佬中的许多人,还被视为房地产企业中的领军人物。 而一年后,他们的梦想、PPT、商业构想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行业终归还是要回到正轨上,房企告别高周转、高杠杆的“年少轻狂”,将房住不炒作为长期发展目标,在规模与安全上找好自己的平衡。 届时,房地产行业也将迎来更好的“中年时期”。 房企们的求救与自救行动还在进行中,相信在这场危机之后,他们将更加认可安全的重要性,将重心回归到产品和服务上。 宴会早已曲终人散,矗立在南山区的恒大超级总部,依然如初见那般的新奇和美丽。 夜空中,整座大楼如往常一样的灯火辉煌,这里的欢声笑语或许还有回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