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狂潮:股票 X 和 Y 达成交易,深入探讨合并影响

admin 49 0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收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最近,X 公司和 Y 公司宣布达成收购协议,这是一个重大的行业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潜在影响的广泛讨论。本文将深入探讨 X 公司和 Y 公司合并后的影响,分析合并的利弊,并探讨对行业和更广泛经济的影响。

合并的动机

X 公司和 Y 公司合并的主要动机包括:

  • 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
  • 获得互补产品和服务
  • 提高运营效率
  • 创建规模经济

合并的潜在收益

合并可以为 X 公司和 Y 公司带来潜在的收益,包括:

  • 提高市场份额: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扩大其影响力和竞争力。
  • 互补产品和服务:合并后的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 运营效率:通过合并运营,X 公司和 Y 公司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 规模经济: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更大的资源和能力,可以有效地投资于研发、营销和扩张。

合并的潜在风险

合并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包括:

  • 文化冲突:合并两家不同文化的公司可能导致冲突和整合困难。
  • 整合挑战:合并后融合业务和流程可能是复杂且耗时的。
  • 创造就业机会:合并可能导致创造新就业机会,特别是如果合并后的公司需要扩张或整合运营。
  • 推动经济增长:通过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率,合并后的公司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 消费者收益:如果合并导致更低的成本或更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可能会受益。

结论

X 公司和 Y 公司合并是一项重大行业事件,其影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现。合并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但也有潜在的风险。通过仔细考虑合并的动机、潜在收益和风险,X 公司和 Y 公司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并带来的好处,同时减轻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合并对行业和更广泛经济的影响仍然不确定,但它肯定会带来一个新的竞争和创新的时代。


影响日元币值的因素有哪些?

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Gerhard Stoltenberg)、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Pierre Beregovoy)、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Nigel Lawson?雪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 据说在广场会议上,当时的日本财长竹下登表示日本愿意协助美国采取入市干预的手段压低美元汇价,甚至说“贬值20%OK”。 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首的美国政府当局和以弗日德•伯格斯藤(Fred Bergsten,当时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为代表的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表示当时的美元汇率水平仍然偏高,还有下跌空间。 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 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倍。 为了抵消日元升值对本国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日本政府从1987年2月到1989年5月一直实行2.5%的超低利率。 在超低利率刺激下,日本国内泡沫空前膨胀。 日经平均股价在4年中上涨了2倍.1989年末最后一天,日本市场交易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最高股价,得意忘形的人们认为“明年股价可望达到5万日元”。 然而以这一天为转折点,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股价就落入了地狱。 再来看看日本的房地产热———自1985年起,日本六大城市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 土地价格的急剧上升造成土地担保价值上升,土地所有者能借此从金融机构借到更多的钱,并以此位本金再去购买别的土地。 然而,到了1997年时,住宅用地价格比最高价时已下降了52%,商业用地更是下降了74%。 泡沫的崩溃造成土地交易几乎无法成交,而金融机构则被坏账紧紧包裹无法动弹。 日元升值使海外企业和土地等资产价格以及金融资产相对比较便宜,于是日本企业和投资家意气风发地大量接收已开始出现泡沫破灭征兆的美国国内资产。 美国则借由美元贬值等因素成功转移了泡沫破裂成本和外债负担,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 90年代日元再演币值上升风云,1995年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80日元,此番升值对制造业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的余地几乎全部消失,日元升值已经达到了日本经济无法承受的水平。 随后,在美国的干预下日元开始贬值并引发了“抛售日本”狂潮,日本经济的增长潜力笼罩在阴影中。 泡沫破裂后,由于日元贬值造成日本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再加上日本金融体系中固有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使银行体系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一些大银行纷纷破产或重组。 自此,日本从“十年衰退”状态进入“退休日本”状态。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鲁奇(La-Rouche)等人对《广场协议》大加挞伐,认为它是包含布热津斯基原则 的金融泡沫转嫁协议,在日本制造了庞大的“超级日元”泡沫,引诱日本充当了境外美元资产的大买主,为美国巨额财政赤字提供了融资,为濒临绝境的美国房地产投机商“解套”,为美国的通货与宏观经济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本国最终却在不可避免的泡沫破灭之后陷入十年萧条漫漫长夜,至今仍未完全复苏。 凯塞•沃尔夫等人干脆直指美英联合通过《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等工具蓄意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威尼斯泡沫骗局”,诱骗日本入彀。 确实,20世纪90年代日本“失去的十年”与《广场协议》摆脱不了干系,正由于日元过快地大幅度升值,同时迫于美国压力快速、全面推行了金融自由化,刺激了日本在海外大规模投资,日本在很短时间内就上升为全世界名列前茅的资本输出国,“收购美国”之说一时甚嚣尘上,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说不》一书也应运而生。 对此火上浇油的是1987年2月的《卢浮宫协议》,日本迫于美国压力实施了1987年2月至1989年5月的超低利率,以至于日本经济界人士中间弥漫着永久低利率的神话,有人甚至声称日本的低利率应该是世界“低利率接力的最后一棒”, 而正是这种低利率一方面极大地刺激了日本资产市场的膨胀,1989年东京黄金地段帝国大厦的地价就超过了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的价值,一个东京市的地价竟然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另一方面激励了企业、个人、机构奉行激进的高负债策略,借入资金用于国内外资产市场的投资。 当资产市场泡沫膨胀到顶峰而日本银行也不得不修正超低利率时,资产价格泡沫轰然破灭,众多日本企业、机构和个人转瞬之间沦为“亿万负翁”,致使日本的经济复苏之路在巨额不良资产的拖累下格外坎坷。 从日元升值的经验和教训看中国人民币日元每次升值均不同程度地给日本经济带来一些短期利益�通过国内外商品价格相对变化促进民族工业尽快自立自强,迫使其提高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在进口原材料和石油等方面节省大量的外汇;使那些受低汇率保护的、效率低下的出口企业或利益集团受到冲击,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及经济结构的调整;汇率上升又使日本有产阶级的财富大幅增值 ;促进资本输出和日元的国际化进程;给日元对外借贷带来增值效益;减轻还贷负担。 日元的升值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年2月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306日元�固定汇率�;第二阶段为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250日元�浮动汇率�;第三个阶段为1985年“广场协议”迄今,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90-140日元。 战后,日本的产业发展、经济振兴以及国际贸易立国是在长达20余年的锁定日元低汇率的背景下实现的。 1949年,为控制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改革当时存在的多重汇率,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帮助下制定了“道奇计划”和“经济安定九原则”,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锁定为1:360。 正是这一固定汇率的实施,使日本产业获得了重返国际市场的机会。 日本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也因此从1946-1950年的12.3%迅速提高为1956-1960年的23.4%。 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的出口产业增速加快,出口贸易急剧增长。 60年代前期日本出口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7.9%,后期为15.1%,几乎为同期世界贸易增长速度的两倍。 日元低币值的固定汇率一直实行到1973年2月。 这期间,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在1951-1955年、1956-1960年、1961-1965年和1966-1970年四个区间内,日本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2%、8.7%、9.7%和12.2%。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日元在1971年2月第一次升值时的产业基础。 由于受惠于长达20余年的1:360的日元固定汇率,日本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 1961-1965年和1966-1970年,日本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9%和15.1%。 1971年时,日本普通钢、热轧薄板和冷轧钢板的成本仅分别相当于美国同期成本的56%、70%和68%。 1970年,日本的汽车产量与1960年相比增长了10倍以上,并成长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日本的钢铁与汽车两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标志着日本工业化阶段发展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在这种产业背景下,日本才于1971年12月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从1:360调整为1:306。 从7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进一步加快了其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及高开放度的进程,也因此在汽车等产业领域成为美国的强大竞争对手。 1975年,日本跃居世界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国。 1981年,日本尽管实行对欧美市场的“自主限制”,其汽车出口仍达605万辆,而同年排第二位的联邦德国仅出口215万辆,一向号称汽车大国的美国当年仅出口了69万辆。 正是这样一个严重不均衡的市场格局引发了此后长达数年的日美汽车贸易摩擦。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政府对美国采取了只说不做的对外贸易政策,给本国产业发展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1980年5月,日美双方达成鼓励日本汽车企业到美国投资设厂的协议。 但这个软弱的协议对日本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力。 1981年以后,尽管日美间几乎每年都就日本“自主限制”的问题进行谈判,但日美汽车贸易的严重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美国对日的贸易赤字仍不断扩大,两国的贸易矛盾终于激化,“广场协议”由此产生。 此后,日元升值进入第三阶段。 与之相比较,以汽车为例,分析中国目前的产业基础及国际竞争力。 虽然2002年中国汽车产业的产量和销量都实现了36%的年增长速度,但总规模也仅为310万辆,同年美国在不景气状态下的汽车销量仍达1100万辆。 目前全世界的汽车产量约为5400万辆,中国的汽车产量所占比重不过5.74%,其汽车出口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更是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的产业基础与日本相比远不及日元第一次升值时的水平,更无法与“广场协议”时的水平相比。 以上事实还可以说明,日本经济正是在低汇率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 如果迫于压力,人民币必须升值的话,可能带来的后果如下:温和升值。 一国货币只要存在升值预期,外资或者热钱就会大量涌入,压迫该货币继续升值。 以日本为例,1985年的“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大幅升值。 这之后的10年间,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升5.2%。 也就是说,如果国际资本在日本买入某一资产,如股票、房地产、债券、日元等,即使这一资产没有盈利,它也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获得每年5.2%的增值率。 在日元升值的早期,只有少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买入日本的股票。 此后日元升值,股票上涨,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 这种状况带来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进一步刺激了日元的升值,二是导致日本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再加上当时日本国内实行的是非常宽松的低利率货币政策,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刺激了日本房地产、股票价格继续大幅上升,日本的泡沫经济也因此生成。 日本经济从1986年开始出现泡沫现象,到1989年底达到顶峰:日经平均股价上涨到.87日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东京市中心地价提高了2.7倍。 1990年起,日本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公司倒闭破产现象时有发生,泡沫开始破灭。 这一悲剧后来被公认为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至今尚未复苏的罪魁祸首之一。 剧烈升值。 中国的外贸规模约为7000亿美元,直接或间接与贸易相关的就业人口超过1个亿,汇率剧烈升值,将使中国的出口形势急剧恶化。 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外国进口产品价格低廉,冲击国内市场,这不仅会造成中国失业人数的增加,也会给中国最终摆脱通货紧缩带来困难。 如果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只会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世界及国内经济环境中,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人民币突然升值,显然没有好处。

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大不大,有破产的可能吗?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 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 事实上,早在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 然而,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 但接踵而来的是: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前者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在选择接管AIG以稳定市场的同时却对其他金融机构“爱莫能助”。 如果说上述种种现象只是矛盾的集中爆发,那么问题的根源则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 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 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相当。 “两房”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 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 “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 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 但投机只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 以雷曼兄弟为例,它的研究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风险的含义,然而自身却最终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1/3的股票,并且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而较少地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 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 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 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 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不幸的是,我国也同样也存在若干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病因”,这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 首先,虽然我国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鉴于我国特殊国情,我们也许无法解决政府对大型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问题,但一定要继续加强国有金融机构运作的透明化程度,切实防止金融机构的过激行为,如过度放宽信贷标准和涉水国际投机活动等。 第二,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它能够发挥活跃交易、转移风险的功能,也能凭借杠杆效应掀起金融波澜。 因此,金融衍生品一定要在监管能力的范围之内适时推出,切莫使其沦为投机客兴风作浪的工具。 第三,货币政策要兼顾资产价格波动。 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央行往往为了稳定预期而表示坚决执行某项政策,如反通胀等,但是货币政策的“偏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股市和房市价格的剧烈波动。 上世纪末的日本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当下的美国金融危机,都是资产价格泡沫急剧破裂惹的祸。 因此,货币政策应兼顾资产价格波动,政府更要多管齐下消除不稳定产生的制度根源。 [编辑本段]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众所周知,最近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从这一次危机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我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受到了什么影响?对我们而言,中国企业到底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10月14日,一大把网站特别策划《观天下》活动第一期——“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以上问题与业内专家进行了探讨。 首先,对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侯玉成表示,美国本次金融动荡最终转化成危机,是由价格泡沫所引起,价格泡沫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 美国将问题转移到金融衍生品是在混淆概念,其根本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过渡膨胀,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近年,美国的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导致经济发展较快,但其经济发展在一定阶段是以价格不断上涨来支撑它整体总的经济发展局面。 正是因为这一点细微差别,导致一旦某个领域出现问题,就会使整个价格体系崩盘。 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施慧洪博士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国的金融机制,即信用衍生产品,普通的债券本金和利益都是可以预期的,衍生化后,本金变化了,利率也变化了。 如利率可以与汇率挂钩,利率可以跟很多因素挂钩,这样就使风险更加扩大化。 尤其是期货,利率一高,亏损的数字就成了天文数字,这使整个经济分为两极,一方是巨大的盈利,一方是巨大的亏损,经济体系就无法平衡。 面对这种局面,目前各国政府都在尽力挽回金融危机局面,但究竟有多大效果?侯玉成表示,包括现在欧洲、美国所有的注资,包括成立各类基金的目的主要是让市场稳定,整体在根上并没有做实质性的动作,目的就是各国央行联合起来,给市场信心,先让金融系统稳定,让实体经济正常运营。 谈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目前的影响,侯玉成认为,其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 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经理连杰表示,在中国目前自主动力并不充分的环境下,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在产业升级和行业结合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出更强有力的企业。 另一个层面,刚性的内需支持的行业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现在内需增长并不快,但是这种增长基本是刚性的,不会突然变成负增长,比如农业、快速消费品,这些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侯玉成认为,在目前经济局面下,可以在稳定或者尽可能减少出口影响基础上加强对内需的关注,从近期召开的党代会可以发现,内需的启动,或者内需的制造,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大的经济政策方向。 而对于农业甚至与农相关的整体领域,可能是我国未来加强内需发展的一个点。 下一步我国很可能在科学、技术行业给予适当扶持和推动,一方面发展科学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试图从这个领域制造出新的消费热点。 对于什么样的行业在这次危机中能够很好的发展,企业如何在这次危机中全身而退?各位专家对中小企业提出建议:侯玉成:中小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变和提高。 今年乃至未来,靠过去单纯的密集性、低成本生产模式会逐步遇到发展瓶颈,这需要未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两个方面必须要准备,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业技术需要进行提高和准备。 第二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一些经济和金融领域熟悉的人才,做一个必要的配备。 连杰:谈到中小企业发展有一点要提出,就是中国金融环境。 在中国金融环境整体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下,金融行业是有机会的,金融行业将来也会产生很多种小企业,有可能也会生活的很好。 投资公司选企业,在实务中考虑几个因素,第一是行业空间,即使排名第一,但行业中只有一百万的生长空间,是不考虑的;第二是行业壁垒,这是限制竞争的因素,设计壁垒让后者无法追赶,甚至不能轻易进入这个领域竞争,这就很有价值了。 对于中小企业转型的问题,施慧洪认为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第二方面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中小企业发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应政策,否则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竞争起来非常被动。 而侯玉成认为,中小企业一定要从自身发展着手,不能把发展希望完全寄托在国家身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企业优胜劣汰是正常现象。 最后,三位专家谈到我国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何时突围时,表示:目前局面下,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包括非洲市场、欧洲市场,甚至亚洲市场,通过危机的锻炼,来提高与国际企业的竞争能力,及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等,不断提升自我实力,前进的步伐不能停止,机会终究会到来。 [编辑本段]全球应对金融危机近日,欧盟出台一项总额达2000亿欧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内含扩大公共开支、减税和降息等提振实体经济的三大举措。 这只是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应对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出台诸多刺激经济政策中的一项。 11月份,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应对目标也从之前主要针对金融市场转向拯救实体经济,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救援。 “紧锣密鼓”各国力保实体经济 11月份公布的数据表明,继日本承认其经济经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陷入衰退后,欧元区已进入其诞生以来的首个衰退期,而美国多项经济指标的恶化程度创30年之最,也正在衰退的边缘,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慢已成事实。 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亚太地区,最近一个月里,为应对金融危机,全球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相继出台。 这些救市措施是继拯救虚拟经济后,各国针对实体经济采取的又一轮的救助措施。 10月30日,日本政府公布一揽子总额26.9万亿日元(约合273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防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进一步负面冲击;11月2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投入8000亿美元,用于解冻消费信贷市场、住房抵押信贷以及小企业信贷市场…… “从11月份全球的救助措施看,当前各国对危机的救治已从注入流动性、改善金融机构偿付能力等阶段,进入到刺激经济的第三个阶段。 ”中金公司金融专家黄海洲认为,第三阶段的救治措施,都是从鼓励投资消费、拉动就业等刺激经济的层面出发,以防止实体经济崩盘。 “在危机爆发之初各国针对金融市场采取的救助措施只能‘救急’和‘治标’,但不能‘治本’。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孙杰说,“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难以估计,各国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出台更具体的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说是应时之举。 ” 应对危机中国调控雷厉风行 国际金融危机在向全球实体经济不断蔓延的过程中,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所受影响也日益加深。 统计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今年GDP增速也从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9%。 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近日坦承,11月份国内一些经济指标更出现了加速下滑的态势。 “为抑制经济增长过速下滑的态势,我们必须采取力度比较大、效果比较显著的措施。 ”张平说。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1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雷厉风行、密集出台了大手笔的调控“重拳”,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的旋风行动,向外界发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力保增长的强烈信号。 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轻纺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一周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度降息,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各界人士表示,如此大手笔、高效率的举措,既是对中国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挑战所作出的回应,也是加强国际合作、确保世界经济增长的具体行动。 国际社会也给予了积极评价。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认为,中国约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促进计划“非同凡响”,不仅对中国经济,对东亚经济和世界经济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消息。 加强合作全球共度时艰 各国领导者意识到,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共同应对。 在各大经济体相继出台措施刺激经济、稳定市场的同时,全球加强了合作,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已逐渐成为各国共识,一系列为应对危机,寻求对话和合作的会议相继召开: 11月8日,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2008年年会在巴西圣保罗开幕;11月15日,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华盛顿召开;11月22日至2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 20国集团金融峰会在宣言中再次强调了“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的重要性。 会议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与会各方就下一步应对金融危机行动达成了协议,20国集团领导人承诺将共同行动,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全球宏观经济挑战。 APEC会议针对金融危机专门发表一份联合声明,承诺密切合作,进一步采取全面、协调的行动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的经济及金融行动,力求在18个月内战胜金融危机。 “这些会议均强调,全球要加强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家张明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危机对经济的打击是全球性的,而救治危机也需要全球的手段。

美国1929到1933的经济危机跟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什么不一样啊?具体表现有哪些?有什么影响?解决措施有哪些?

不同点1:29年时美国还不是超级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不像现在这么大。 不同点2:29年时美国直接从中国拿东西,现在是通过债券实现。 不同点3:29年时美国经济是相对独立的,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已经完全联系在一起。 纠正一点:2008年开始的危机,从《资本论》中的概念看,从纯学士的观点评论,是货真价实的经济危机。 至于解决措施。 33年时全世界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引起的资源短缺打了一仗,就是传说中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80年后的今天,你有何感想?

标签: 达成交易 X 收购狂潮 深入探讨合并影响 股票 Y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