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电气股票的价值:揭示可持续性和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admin 3 0

电气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其股票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机会。随着全球向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基础设施的转型,对电气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正在飙升。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气股票的价值,揭示其背后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及投资者的潜在收益。

可持续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

气候变化对世界构成了紧迫威胁,能源行业是主要排放源。电气股票迎合了对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电气汽车、太阳能和风能等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

增长:蓬勃发展的行业

电气行业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大幅增长。国际能源署估计,到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超过50%。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电气化进程的加速,这一增长是由多重因素推动的。

  •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城市化对电力需求产生了巨大影响。
  • 技术进步:电气汽车、太阳能和风能等技术的进步正在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 政府政策:世界各国政府都出台了政策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

关键驱动因素:推动电气股票价值

以下关键驱动因素影响着电气股票的价值:

可再生能源的普及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正在迅速取代化石燃料。随着这些技术的成本继续下降,它们将成为电力生产的主要来源,提振电气股票的价值。

电气汽车的采用

电气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们比传统汽车更环保、更节能。这导致了对电气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激增,这反过来又提振了电气股票的价值。

电气化进程

电气化涉及将传统上由化石燃料供能的系统转换为电力供能。这包括电气汽车、热泵和工业流程。电气化进程为电气股票创造了巨大的增长机会。

政府政策和法规

政府政策和法规对电气行业有重大影响。鼓励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的政策为电气股票提供了积极的投资环境。

投资者收益:抓住电气革命

电气股票为投资者提供了以下潜在收益:

  • 高增长潜力:电气行业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大幅增长,为电气股票提供了巨大的升值潜力。
  • 可持续投资:投资电气股票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并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
  • 长期回报:电气革命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电气股票有可能提供稳定的长期回报。

结论

电气股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参与可持续能源和电气化革命的机会。可持续性、增长和关键驱动因素的结合使电气股票成为任何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宝贵补充。通过投资电气股票,投资者可以抓住这一激动人心的产业的增长潜力,同时为一个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名词解释题 4.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StockOption),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以股票期权方式来激励公司经理人员实现预定经营目标的一套制度。 一般是指经理股票期权(EmployeeStockOwner,ESO),即企业在与经理人签订合同时,授予经理人未来以签订合同时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经理人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但在合同期内,期权不可转让,也不能得到股息。 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的个人利益就同公司股价表现紧密地联系起来。 股票期权 - 简介股票的期权交易是20世纪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股票交易方式, 在美国的普遍使用是在90年代初期。 所谓股票期权计划,就是公司给予其经营者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某个既定的价格购买一定公司股票的权利。 公司给予其经营者的既不是现金报酬,也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一种权利,经营者可以以某种优惠条件购买公司股票。 股票期权是应用最广泛的前瞻性的激励机制,只有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上升的时候,享有股票期权的人方能得益,股票期权使雇员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表现直接影响到股票的价值,从而与自己的利益直接挂钩。 这也是一种风险与机会并存的激励机制,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这种方式最具激励作用,因为公司上市的那一天就是员工得到报偿的时候。 比如一家新公司创建的时候,某员工得到股票期权1000股,当时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如果公司经营好,在一两年内成功上市,假定原始股每股10美元,那位员工就得到1万美元的报偿。 股票期权 - 基本定义股票期权(英文:Stock Options 法文:lOption sur Valeurs)股票期权是指买方在交付了期权费后即取得在合约规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协议价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股票的权利。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在一定期限内以一种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权利。 股票期权是一种不同于职工股的崭新激励机制,它能有效地把企业高级人才与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股票期权的行使会增加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是由持有者向公司购买未发行在外的流通股,即是直接从公司购买而非从二级市场购买。 股票期权 - 特征1、同普通的期权一样,股票期权也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经营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购不购买公司的股票;2、这种权利是公司无偿赠送给它的经营者的,也就是说,经营者在受聘期内按协议获得这一权利,而一种权利本身也就意味着一种“内在价值”,期权的内在价值表现为它的“期权价”;3、虽然股票期权和权利是公司无偿赠送的,但是与这种权利联系的公司股票却不是如此,即股票是要经营者用钱去购买的。 股票期权 - 来源授予股票期权的来源有三个:(1)公司的留存股票。 美国高科技公司在成立时都留有相当数量的股票,这部分股票即形成留存股票(Treasury Stock),成为日后授予员工期权的主要来源。 (2)增发新股。 如果公司发展很快。 原有的留存股票不足以满足需要,经证监会同意,部分公司可以增发新股,以解决留存股票不足的问题。 例如,Cisco公司是美国一家著名的高科技公司,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平均每个季度就要收购一家科技企业,原有的留存股票不能满足员工增长的需要,公司连续几次增发新股,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3)从市场回购部分股票。 公司出资到证券市场上购回部分本公司的股票放入留存帐户,用于员工的期权激励。 股票期权 - 市场作用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1)可以广泛地动员,积聚和集中社会的闲散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扩大生产建设规模,推动经济的发展,并收到“利用内资不借内债”的效果。 (2)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3)可以为改革完善中国的企业组织形式探索一条新路子,有利于不断完善中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发挥股份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4)可以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使政府和企业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用其权,各得其利。 (5)可以扩大中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增强对外的吸纳能力,有利于更多地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收到“用外资而不借外债”的效果。 对股份制企业的作用 (1)有利于股份制企业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 (2)有利于股份制企业筹集资金,满足生产建设的资金需要,而且由于股票投资的无期性,股份制企业对所筹资金不需还本,因此可长期使用,有利于广泛制企业的经营和扩大再生产。 对股票投资者的作用(1)可以为投资者开拓投资渠道,扩大投资的选择范围,适应了投资者多样性的投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一般来说能为投资者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2)可以增强投资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投资者股本的转让出售交易活动,使投资者随时可以将股票出售变现,收回投资资金。 股票市场的形成,完善和发展为股票投资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股票市场的不利影响股票市场的活动对股份制企业,股票投资者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亦有不利影响的一面。 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是颇为复杂的,多种因素的综合利用和个别因素的特动作用都会影响到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 股票价格既受政治,经济,市场因素的影响,亦受技术和投资者行为因素的影响,因此,股票价格经常处在频繁的变动之中。 股票价格频繁的变动扩大了股票市场的投机性活动,使股票市场的风险性增大。 股票市场的风险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性既能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亦可能给股份制企业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股票期权 - 期权的数量在美国公司中,由公司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决定公司员工的报酬及福利,同时也决定授予期权的数量。 影响期权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职位。 从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到部门主席、普通员工,职位越高,期权越多;但美国国内税法规定,个人持有的激励性股票期权最多10万股,如惠普公司董事局主席持有10万股,首席执行官7.5万股,普通工程师1万股左右,工人2000股左右。 非法定股票期权则无数量限制。 2.业绩表现及工作的重要性。 薪酬委员会根据年度各员工的业绩和表现,结合各岗位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的业绩评价,决定授予的期权数量。 3.在公司工作年限。 一般而言,在岗位和业绩表现同等时,在公司工作时间越长,所得到的期权数量会越多。 4.公司留存的期权数量。 不同公司由于资本结构、成立时间不一样,所留存的期权数量也不同。 一般来说,新上市的高科技公司留存的股票期权比较多,因而授予的数量也较多;反之,上市时间长的老公司则较少。 例如,亚马逊公司98财政年度授予的期权数1600多万股,占同期总股本的10%左右,而通用电气公司同期授予的期权仅有498万股,占总股本的0.2%。 5.公司其它的福利待遇。 在美国,大型公司工资、奖金及退休计划等福利待遇较好,工作稳定性较高,而股票期权数量较少;小型新创办企业,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较差,发展前景不太明朗,而股票期权的数量较大。 股票期权 - 总数的决定典型的作法是,通常是股东权益的一定比例。 这种方式背后的原则是,在激励支付之前必须保证股东的回报。 股票期权 - 行使方式在美国公司,行使期权购股的方式比较灵活,一般有以下四种:1)现金或支票;2)欠款单(即员工向公司短期借款用于购股);3)透支(即员工向银行或证券公司协议透支购股);4)用公司愿意接受的股票进行换股。 股票期权 - 目的采用这股票期权的目的其实有两个:激励经理人员和留住人才。 因此,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许多公司采用了所谓的“掉期期权”(Swapping Options)的制度。 当股票市价从50美元一股下跌到25美元一股时,公司就收回所发行的旧期权而代之以新的期权,新期权的授予价为25美元一股。 在这种“掉期期权”工具安排下,当股票市价下跌时,其他股东遭受损失,而经理人员却能获利。 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许多公司对经理股票期权附加限制条件。 一般的做法是规定在期权授予后一年之内,经理人员不得行使该期权,第二年到第四年(期权持续期通常为10年),可以部分行使。 这样,当经理人员在上述限制期间内离开公司,则他会丧失剩余的期权,这就是所谓的“金手铐”(Golden Handcuffs)。 由此可见,只要市场价格高于期权价格,则行使购股就有收益,而且不会对员工造成经济压力。 股票期权 - 操作方式股票的期权交易股票期权的操作方式是:交易的买方与卖方经商议之后,以支付一笔约定的保证金为代价,取得在一定期限内按协议价格(公平市场价值,即签约当天的股票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超过期限,买卖双方的合同义务自动解除。 实施股票期权的做法是:(一)成立薪酬管理委员会或股票期权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处于董事会直接管理之下,有权决定公司股票期权的授与人、授予额度、授予时间表,处理突发事件,解释股票期权计划等。 然后根据公司扩股计划,在公司历次增资扩股时留出一部分普通股作为股票期权的可用股份。 (二)确定股票期权的价格、实施方式和有效期。 1、股票期权的认购价可以以股票期权合同签订日前一段时间的股票平均市价为准。 2、股票期权的实施有匀速法和加速法两种方法,匀速法即在股票期权的有效期内,每年执行等额期权的办法;加速法是指随着年数的增长,可执行期权的比例也逐年增加的方法。 与匀速法相比,加速法更能使企业的长期利益得到保护。 3、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为合同签订后5-10年或管理者离职前。 由于管理者和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管理者行使股票期权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而且,公司对这类买卖应予以披露。 (三)应注意当遇到公司资本化发行、配股或分割股份时,股票期权应同比例增加。 当管理者违反法律时,公司有权收回股票期权的未执行部分。 当股价低于行权价时,一般不允许对股票期权重新定价。 一般来说,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企业应为上市公司。 这样可以使行使期权后股票出售和交易比较方便,且价格对交易有关各方都比较公道。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股东利益的市场体现,它是一个对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都比较敏感的指标,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数据也容易取得。 股票期权 - 作用及局限泡沫”所伴的增长往往是虚假繁荣股票期权计划的作用在不同的企业中根据改制前的所有制性质、关键管理人员的持股数量和企业所在行业的性质而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看来,它对高科技企业比较适合。 ESO在美国被广泛地使用,成了美国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美国《商业周刊》说,ESO曾像魔法一般地刺激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 但相继曝光的美国大公司会计丑闻,暴露出ESO被滥用的弊端。 在现实中,很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把推高股价作为工作的惟一目标。 但单靠扩大销量,削减成本以赢得利润,股价的上升就会很慢。 在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当公司的长远发展出现问题时,深知内情的公司管理层会被利益所驱动,不惜通过做假账来制造公司繁荣的假象,推动公司股价上涨。 风险投资、IT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了美国经济近十年的繁荣,美国股市也出现了长达18年的牛市。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科技泡沫的破灭,一些大公司陷入窘境,仅依靠正常经营的利润无法满足投资者对公司过高的盈利预期。 面对来自股市的巨大压力,使得这些公司不惜铤而走险做假账,以虚增利润来维持股价上涨。 在国内互联网公司高级经理的年收入中,来源于行使ESO(经理股票期权)的收入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在中关村,股票期权每月都要造就60个新的百万富翁。 股票期权 - 在中国国有股减持中的作用股票的期权交易中国企业制度的缺陷和弊端,一在产权,二在激励。 二者密切相关。 就激励机制而论,中国的问题不仅是激励严重不足,而且是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扭曲;且激励不足也与激励机制扭曲高度相关。 主要表现是轻重不分,本末倒置,激励与贡献和绩效不相关,特别是重一般职工激励,而轻经营者激励;重短期激励,而轻长期激励。 这主要是由于在理论认识和政策指导上,仍然把职工当作国家和企业的主人,而把经营者看作是政府官员;不是依靠制度的力量,而是依靠政治觉悟和道德说教。 中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职工持股仅仅是公司股权结构中有别于其他股份形式的普通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工持股制度,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必须有股票来源,这是这一制度得以建立和实施的根本条件和前提。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实行股票期权的股票来源有两个:一是公司相机发行新股票;二是通过留存股票帐户回购股票。 在减持方式的创新中,如果能够把国有股减持与企业激励机制的改革结合起来,既可以解除一系列思想顾虑,又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困难,是比单纯为社会保障筹集资金更为有效的选择。 其具体操作是:(一)制定一部国有股减持的法律,把国有股减持及其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的关系用法律规定下来。 因为国有股减持涉及到根本性的制度变迁。 (二)根据减持法制定出一套经理股票期权和职工持股计划的有关法律制度及其实施细则,把减持的国有股作为股权激励机制的资金来源,一部分用于建立对经理人员的股票期权制度,另一部分用于建立职工持股计划。 (三)依法操作,按照制定的法律和实施细则,严格操作。 这样做可以收到多方面的效果。 一是把国有股变成经理股票期权,使管理者、经营者真正与企业共荣辱、同兴亡,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是解决了国有股减持中的资金来源问题和购买主体问题,使国有股减持可以以较快的步伐推进。 三是把减持的国有股变成经理的股份,同时辅之以员工持股等多种形式,从而形成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企业所有权结构的优化。 四是把减持的国有股变成相对规范的经理股票期权,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行权和流通,既可改变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又不会对当前股市形成冲击,有利于股市的稳定发展。 五是建立起相对规范的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经营者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其行为就会长期化,有利于弱化内部人控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六是有利于改善政府机构的决策方式。 围绕着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问题,财政部会计司与证监会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和国际化。 最后,财政部改变策略,坚持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证监会发布通知,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 争论暂告一个段落。 最近围绕着国有股减持问题,双方之间再次交锋,证监会不仅中止了财政部的减持方案,而且广泛征集新的减持方案。 如果按照上述办法实施,也许可以限制政府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股票期权 - 股票期权计划设计模块收益由于股东和经理人在利益上的不一致、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股东对经理人的监督困难,因此产生了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柏明顿的股票期权计划模块,正是基于激励与约束相对称的原则,联系个人和公司的长远利益、个人收益与公司价值的同步增长,并考虑未来新加入的优秀员工的激励,和柏明顿独创的三三制薪酬一起构成短、中、长期相结合的薪酬激励体系。 柏明顿的股票期权计划模块主要收益如下:1、股票期权计划能解决股份制公司管理层只关注短期利益、决策短期化,忽视企业长远发展的弊病,同时将企业管理层和股东利益捆绑在一起,降低了委托代理成本;2、股票期权丰富了企业薪酬激励手段,和工资、奖金、福利一起构成完整短、中、长三者相结合的薪酬体系,也解决了企业高管大量货币收入带来的一次性税收负担;3、股票期权计划能帮助企业吸引、挽留核心或关键技术及管理人才;基本思路在了解企业真正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制定出适合企业现状的股票期权计划,并开发出满足股票期权计划的绩效考核方案,完善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 主要成果◆《股票期权计划操作手册》◆《高管绩效考核方案》◆《方案涉及的工商、税务问题》◆《方案涉及的主要法律文件》主要理论及工具◆Black-Scholes模型◆二项期权定价模型 ◆联合确定基数法◆管理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现代西方的收入分配理论

如何论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目前,“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虽然已经被理论界公认为是一条普遍真理,但是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它,理论界就存在相当大的争议。 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劳动只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 这种传统的观点看起来很有道理,而且显而易见。 然而,它却蕴含着一个重大的谬误,因为这样一来,“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完全等同于“劳动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这句话变成了一个极为简单的“逻辑闭循环”的文字游戏,毫无理论意义。 建立在这种传统观点基础之上的价值理论就不是真正的劳动价值论,而是一种冒牌的劳动价值论,或者说是一种非劳动价值论。 笔者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它不仅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然而要正确地理解这一重要结论,就必须首先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并得出如下八个重要结论。 一、所有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 要理解这个结论,必须对自然界形成的两种财富的使用价值来源进行解释。 一是,不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为零。 笔者在拙文“使用价值的辩证分析”中提出,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分解为功能价值和耗散价值两个分量,它们分别用于描述事物内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于使用价值的影响程度。 使用价值反映了事物内部所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作用总和,体现了事物对于主体本质力量的绝对影响量,其大小是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的代数和。 当事物的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相等时,其使用价值为零。 就是说,当某一事物对于人的功能价值完全等于人在获取、利用和消费这一事物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即耗散价值)时,其使用价值为零。 自然界中不稀缺的自然资源(如水分、空气、阳光等),由于可以充分得到供应,人们总会去充分地利用它,即不断地增大对它的的利用规模,其结果是:这些不稀缺的自然资源的耗散价值在“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不断提高直至趋近于其功能价值,即其使用价值不断下降并趋近于零。 使用价值为零的事物并不等于人们不需要它,而是因为它相对来说并不稀缺,能够充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根据“边际效用规律”,事物的功能价值随着主体对它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当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增长到足够程度时,其功能价值趋近于耗散价值,该事物的使用价值就趋于零,这就是“边际使用价值零值定理”。 二是,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类劳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可利用自然资源的类型、区域、方式、内容和规模不断扩展和深化,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大,这在根本上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如果没有学会对火的利用,煤和柴都不可能具有使用价值,许多食物都不会具有任何使用价值,人也就不会成为杂食性动物;人类如果没有掌握炼铁和炼钢的技术,所有铁矿石都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因此,自然界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的形成和增长最终都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使用价值的增加总量就是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总量。 现代社会房地产价值之所以不断升高,也是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展,许多本来不稀缺的自然资源逐渐转化为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而造成的,也是人类劳动的间接产物。 二、广义的劳动能够创造所有财富 传统的观点把人类劳动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这样一来,许多特殊的劳动产品因找不到劳动的“来头”,无法体现其报酬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也无法体现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原则。 例如,那些出卖自身的人体组织、体液和器官的人得到相应的报酬绝不是剥削行为,而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行为;那些通过形成、维持、改变和展现自己特殊身材、相貌、生理特征等手段来维持生计的人应该属于劳动者的行列;那些牺牲健康、享受孤独、承载精神压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人得到特殊津贴也应该属于劳动报酬的范畴;以人口为基本产品的生育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创造价值的劳动行为,绝不是一种消费行为,它们既不能完全算作是脑力劳动,也不能完全归结为体力劳动。 由此可见,除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外,必然还存在第三类基本形式的劳动——生理力劳动,它包括三种具体形式: 1、恢复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恢复(含不可逆恢复)和补偿原有的生理性组织、器官和体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劳动,这类劳动者包括那些在有害或危险环境下的工作者、人体器官和血液的捐献者,在极端情况下还包括生命的奉献者。 2、加强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改善和加强原有生理性组织、器官和体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劳动,这类劳动者包括体育运动员、歌唱家、书法家、时装模特等。 3、生育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生产新生儿的生理力劳动,这类劳动者主要是指孕妇。 只有把生理力劳动纳入人类劳动的基本形式之列,才能真正囊括人类劳动的所有形式,才能为所有的劳动成果找到其人类劳动的源头,才能为所有的劳动行为寻找其报酬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 三、广义的财富全都来源于劳动 根据载体类型的不同,广义的财富主要有如下存在形式: 1、生活资料。 这是生产系统产品的主流形式,生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出劳动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并投入下一个消费过程,以形成劳动者必要的劳动能力,为下一个生产过程做准备。 2、生产资料。 这是生产系统产品的外延的扩展形式,人们为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以发展自己的消费能力与劳动能力,就需要生产出更多、更复杂的生产资料,以不断维持、发展和完善原有的生产系统,以确保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不断扩展。 3、科学技术。 这是生产系统产品的内涵的扩展形式,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生产率,就必须不断探索、积累科学技术,学会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或者学会如何改造和改善现有的生产条件,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更新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这些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的“软件”财富,并带动人类社会的“硬件”财富不断增值。 4、个体劳动信息和个体消费信息。 这是人类个体素质不断发展的集中体现,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就必须不断积累消费信息使生活资料转化为更多的劳动潜能,通过积累劳动信息使劳动潜能转化为更多的劳动价值。 5、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这是生产系统产品的补充扩展形式,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是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形式。 实际上,生产环境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环境是生活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环境是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综合体现,它既制约着生产环境,又制约着生活环境。 资源环境主要是制约着生产环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的变化,在本质上就是使用价值的变化,因此改善或发展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使用价值生产方式。 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显然,以牺牲生态环境或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等量使用价值的生产系统,其使用价值的增量为零,因此其生产效益亦为零。 由于环境的使用价值通常是长效的、隐性的和非线性的,不容易被人们充分认识,有些生产系统所导致的环境破坏,产生了巨大的、长效的、隐性的和非线性的负值使用价值,足够抵销它所产生的正值使用价值,那么该生产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破坏性系统。 6、可利用自然资源类型和规模的扩展。 这是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补充扩展形式,这类劳动成果很容易看作是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而不容易看作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显然,如果没有炼铁炼钢技术的发展,所有铁矿石都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如果没有学会对火的利用,许多食物都不具有任何使用价值。 因此任何自然资源使用价值的形成和扩展,都起源于人类对发掘和利用这类资源的科学技术的形成,都是人类劳动的重要成果,即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切自然资源能够拥有其使用价值的真正根源。 7、人文生产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 人文环境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财富,人文环境的改善在根本上来源于人的智能素质、情感素质和意志素质的提高,这些都是通过人的脑力劳动来完成的,人文生产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社会财富的消费配置和生产配置的合理性,降低社会内耗,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社会的秩序性、稳定性及和谐性,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 四、广义的生产系统能够完成所有财富的生产内容。 由广义劳动力要素与广义生产资料要素所组成的价值增值系统称为广义生产系统。 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广义的生产系统分为三种典型形式: 1、第一类生产系统。 一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系统称为第一类生产系统,它由一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基本作用力,以一般物质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为基本作用对象所构成的生产系统。 2、第二类生产系统。 人体的内部信息的生产系统称为第二类生产系统,它以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为主要作用力,以人类自身机体为主要作用对象所构成的特殊生产系统,它所生产出来的是机体内部的信息(包括生理信息、行为信息和思维信息),并全部凝聚于人类自身机体内部:其中,一部分信息用于提高人的消费熟练度和消费复杂度,称为消费信息;另一部分信息用于提高人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复杂度,称为劳动信息。 3、第三类生产系统。 内部生理性组织的生产系统称为第三类生产系统,它是以人的生理力劳动能力为主要作用力,以人类自身机体为主要作用对象所构成的特殊生产系统,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体的组织、器官、体液及新生儿等。 例如,妇女所进行的人口生产过程以及那些出卖血液、人体器官的人所进行的生理力劳动等。 这三类生产系统各有其特点:第一类生产系统既可直接生产出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需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也可生产出构筑新生产系统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从而间接地生产出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第二类生产系统所生产出的信息产品,将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潜能,加入以后的劳动价值创造过程,其中,消费信息用于提高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转化效益,劳动信息用于提高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效益;第三类生产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人口,构成一个新生的劳动力,它所生产出来的生理性组织成为接受者的劳动潜能的一部分。 第一类生产系统称为外部生产系统;第二类和第三类生产系统均以人类自身机体为核心,因而称为内部生产系统。 这三类生产系统往往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人们在投入一般生产系统的生产时,往往伴随着自身劳动信息和消费信息的积累,还会伴随着机体的生理性组织的生长和强壮。 五、广义的社会产业部门能够涵盖所有财富的自然来源 长期以来,“只有生产领域创造使用价值,流通领域不创造任何使用价值”被确认为一条不变的真理,流通领域的生产劳动仅仅被看作是商品实现其价值的必要条件。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流通领域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其产值比例和从业人员比例也越来越高,流通领域所派生和分化出来的行业与岗位也越来越多,这一“真理”受到的置疑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流通领域是人类创造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而且这一领域的产值比例将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其结果将是:传统意义的生产领域将会全部消失,其社会产值和从业人员将会几乎全部转入广义的流通领域或者广义的社会产业部门。 理论界之所以认定“只有产业部门能够创造使用价值”,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事物的价值量只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品质特性,即只有改变事物的品质特性才能改变事物的价值量。 这就是说,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客体)事物的品质特性,这就是谬误产生的主要认识根源。 其次,在农业社会和初级工业社会,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值量主要取决于其品质特性,社会生产的主要内容和社会价值的主要来源在于改变产品的品质特性,流通领域对于产品价值的改变量很微弱,在社会生产中的产值比例、从业人员比例和重要性都相对轻微,这就是人们忽略和否定流通领域的价值创造作用的社会价值根源。 事实上,事物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品质特性,而且还与使用该事物的主体的品质特性有关,并且还与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有关。 也就是说,事物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事物的品质特性(即客体特性)、环境的品质特性(即介体特性)和主体的品质特性(即主体特性)三方面因素。 就像物理学的万有引力一样,其大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质量,还取决于对方的质量以及双方之间的距离。 介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所有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事物均可称之为介体,包括时间、空间、风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变量。 社会的各种行业部门分别以各自的方式改变着社会事物使用价值的变量,其中,农业和制造业主要是改变物质的品质特性;交通运输业主要是改变人或货物的空间特性;商业主要是改变商品的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归属特性;银行业主要是改变货币的时间特性;股票、证券和期货等交易主要是改变货币或商品的时间特性和随机特性;保险业主要是改变事物的随机特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是维护和改善事物的自然环境特性;社会的各种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文化组织等主要是维护和改变事物的社会环境特性;社会管理尤其是经济管理主要是改变价值资源在不同时间、空间、环境条件、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主体之间的配置情况;生活服务性行业主要是综合性地、零散性地、随机性、个别性地改变事物的品质特性、空间特性、时间特性、环境特性、随机特性、主体特性等,以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 等等,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改变事物的使用价值,均参与了使用价值的社会生产过程。 因此,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就不只发生在产业部门,同样还会发生在非产业部门,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低,直至完全消失。 在未来社会里,传统意义的产业部门的主要工作将通过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途径,逐渐由高智能化机器和机器人来直接完成,人们主要从事信息创造、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更迅速地改变事物的品质特性、空间特性、时间特性、环境特性、随机特性、主体特性等,就需要对各种变量因素进行科学的和系统的观察、分析、归纳、判断与处理,这就形成了一种更为复杂而精细的社会产业,即信息产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简单地改变事物的品质特性、空间特性、时间特性、环境特性、随机特性、主体特性等具体性工作,都可以由高智能的机器或机器人来完成,人类的主要工作将是进行信息创造与信息处理,就是简单的、重复的、事务性的信息处理工作也可以由高智能的电脑来完成。 随着情感机器人的产生,一些简单的社会服务性和社会管理性工作也可以由机器人来替代完成,届时,人们的主要工作将不断朝着更复杂、更抽象的信息创造和信息处理方面拓展,传统意义的产业完全消失。 六、广义的社会生产领域能够涵盖所有财富的社会来源。 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经济领域能够创造财富,而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只是进行价值的消费,只能为经济领域的价值创造过程构筑必要的社会环境。 事实上,经济领域只是直接创造财富的社会生产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是间接创造财富的社会生产领域,属于广义的社会生产领域,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来创造财富。 经济领域的主要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资料要素、劳动力要素和科学技术要素等)的直接配置情况,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 经济领域所增值的财富通常也是按照参与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价值量比例来进行分配的,它实际上只是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一次分配。 政治领域的主要作用:以权力对比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以缓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内耗,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 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主要包括:劳动力的配置规则,如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自然资源的配置规则,如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资源、水法、国土资源法等;知识产品的配置规则,如知识产权保护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危险及有害产品的限制规则,如药品管理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人员健康安全性规则,如食品卫生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生产过程的限制规则,如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协调利益和解决矛盾的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还有各种条例、法规和规章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为创立、实施、监督和评价各种经济规则的组织机构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兵役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组织法等。 总之,所有政治事物的根本目的在于决定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 显然,生产要素的不同配置规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各种矛盾的现实状态和发展方向,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低层次物质利益和高层次精神利益等方面的关系,它能够间接地改变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因而是一种广义的社会生产领域。 政治领域对于财富的间接作用所产生的增值量,通常是按照各种政治主体对于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规则的影响权数(即权力大小)来进行分配的,它实际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 文化领域的主要作用:以理论依据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规则在理论上的系统性、观念上的认同性、意念上的连续性、情感上的可原性、数理逻辑上的相容性、自然法则上的和谐性和语义逻辑上的一致性,以规划社会目标、统一社会意志、集中社会智慧,团结社会力量,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 文化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调整和控制所有规则之规则,它包括各种规则的书面或口头表达规则——语言;各种规则的媒体符号(如绘画、诗歌、音乐、舞蹈、戏剧、小说等)表达规则——艺术;各种社会行为规则的约束规则——社会科学;各种自然行为规则的约束规则——自然科学;社会利益关系调整规则的约束法则——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等。 同样,所有规则之规则的改变将会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在更深的层次上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各种矛盾的现实状态和发展方向,也会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低层次物质利益和高层次精神利益等方面的关系,它能够更深远地间接地改变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因而也是一种广义的社会生产领域。 文化领域对于财富的间接作用所产生的增值量,通常是按照各种理论依据所要求的内容来进行分配的(如宗教信仰普遍提倡的富人和强者对于穷人和弱者所实施的救助,以及对于他人错误所实施的宽容等),它实际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 七、劳动创造价值的内在机理 劳动是如何创造财富的,其内在机理是什么?为什么机器人的劳动不能创造财富。 要深入探索价值的真正源泉,就必须彻底了解“价值”的本质内涵和“信息”的本质特性。 1、从物理学角度认识价值的本质内涵。 人类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人类的价值现象是自然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总可以辩证地还原(而不是机械地还原)为某种物理现象。 笔者在拙文“价值与负熵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中指出,价值的物理学本质就是“广义有序化能量”,其基本度量单位就是能量单位:焦耳,它由有序化实能和有序化虚能两部分组成,其中有序化虚能从客观效应起着替代、补偿、加强、催化、扩展有序化实量的作用,因而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有序化实能。 2、从功能特性上认识信息的本质特性。 笔者在拙文“对耗散结构论进行重大改造”中指出,信息的基本特征是消除不确定性或提高有序性,然而,系统的有序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结构有序性,二是功能有序性。 任何耗散结构的有序性应该是指其功能上的有序性,而不是指其结构上的有序性,人类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客观目的不是为了抽象意义地消除其结构上的不确定性,而在于实实在在地增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即增强其功能上的有序性,信息的本质应该从它的功能特性去理解和定义,而不能从它的结构特性去理解和定义。 由于耗散结构的功能有序性实际上就是价值性,因此信息的本质特性就是改变耗散结构的价值率,即“一切能够改变事物价值率的内外因素称为信息”。 根据信息的定义,自然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信息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信息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生物进化,虽然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和微弱,但它形成了价值的原始基础,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生物之所以不断进化,关键在于生物信息的不断积累;人类社会之所以高速发展,关键在于信息和知识的高速积累。 对于人类来说,其机体的进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劳动来带动的,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促进了手与脚的分工,使人学会了使用工具;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形成和加速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 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此时,“信息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就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 八、劳动创造价值的具体过程 长期以来,劳动价值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神秘、高度抽象的概念,除了政治经济学,几乎没有其他学科真正提及它,劳动价值论没有被其他学科所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实际上成为了一门“孤花自赏”的科学。 事物之间必须具有某种“通约性”才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马克思根据劳动的“时间通约性”(即任何劳动都需要耗费时间)来确定劳动价值的度量方式和度量单位,提出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价值,并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前提条件作了严格的规定:“社会一般劳动条件、一般劳动强度和一般劳动熟练度”,并指出:劳动价值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由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具体概念,是由人的具体劳动创造的,其结果就把劳动价值概念神秘化、模糊化了。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初期,劳动的时间通约性在体力劳动和大机器生产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劳动者个体,单位时间内所创造或所付出的劳动价值量相差不大,且对“社会一般劳动条件、一般劳动强度和一般劳动熟练度”的认定也较为容易,对于不同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和劳动熟练度之间的比较也较为直观。 但是,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劳动的时间通约性在脑力劳动和信息生产过程中体现得越来越模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劳动者个体,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或所付出的劳动价值量差异越来越显著,可能存在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差异,且对“社会一般劳动条件、一般劳动强度和一般劳动熟练度”的认定也相当困难易,对于不同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和劳动熟练度之间的比较和计算也几乎不可能。 然而,劳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通约性,那就是“投入通约性”,即任何劳动者在劳动前后或以及劳动过程中都需要消费一定数量和一定形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用以补偿劳动者在体力、脑力和生理力上的耗费,而且劳动条件越差、劳动强度越高、劳动复杂度越高,所需要补偿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就越多,具体体现为:劳动者的劳动量(或劳动价值量)付出越多,他所消费的食物的营养价值就越高,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质量档次就越高,所需要耗费的培养教育费用就越高。 可以证明,采用“社会必要的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 来度量劳动价值,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更高的准确性(详见拙文“劳动价值的辩证分析”)。 事实上,人的机体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价值投入产出系统,投入使用价值(以生活资料的形式),产出劳动价值(以劳动产品的形式),具体过程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在“消费过程中”转化为人的劳动潜能;二是劳动潜能在“劳动过程”中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价值;三是劳动价值又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产生相干作用和协调作用(注意,劳动过程通常与生产过程同时进行),并与之一起等量转移到产品之中,同时产生一定的价值增值,也凝聚于产品之中。 理论证明,劳动价值与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劳动熟练度等变量之间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详见拙著《统一价值论》)。 由于劳动价值将与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一起产生相干作用而形成价值增值,因而显著地区别于一般的使用价值,是一种能够产生使用价值增值的使用价值。 如此一来,劳动价值就与使用价值一样,属于同一概念范畴中的事物,它们同属于价值的基本形态,其中使用价值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作用程度,而劳动价值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程度。

什么是EVA?

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又称经济增加值,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于1982年提出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 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 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 目前,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大都使用EVA指标评价企业业绩。 从算术角度说,EVA 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 EVA 是对真正 经济利润的评价,或者说,是表示净营运利润与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 (1) EVA是股东衡量利润的方法 资本费用是EVA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条件下,大多数公司都在盈利。 但是,许多公司实际上是在损害股东财富,因为所得利润是小于全部资本成本的。 EVA纠正了这个错误,并明确指出,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就像付工资一样。 考虑到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EVA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每个报表时期创造或损害了的财富价值量。 换句话说,EVA 是股东定义的利润。 假设股东希望得到10%的投资回报率,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们所分享的税后营运利润超出10%的资本金的时候,他们才是在 赚钱。 在此之前的任何事情,都只是为达到企业风险投资的可接受报酬的最低量而努力。 (2) EVA使决策与股东财富一致 思腾思特公司提出了EVA 衡量指标,帮助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运用两条基本财务原则。 第一条原则,任何公司的财务指标必须是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财富。 第二条原则,一个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润是超出还是低于资本成本的预期程度。 从定义上来说,EVA的可持续性增长将会带来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值。 这条途径在实践中几乎对所有组织都十分有效,从刚起步的公司到大型企业都是如此。 EVA 的当前的绝对水平并不真正起决定性作用,重要的是EVA的增长,正是EVA的连续增长为股东财富带来连续增长。 EVA体系的4M’s 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 Four M’s 的概念可以最好地阐释EVA体系,即评价指标(Measurement)、管理体系(Management)、激励制度(Motivation)以及理念体系(Mindset)。 (1) 评价指标(Measurement) EVA是衡量业绩最准确的尺度,对无论处于何种时间段的公司业绩,都可以作出最准确恰当的评价。 在计算EVA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传统收入概念进行一系列调整,从而消除会计运作产生的异常状况,并使其尽量与经济真实状况相吻合。 举例说,GAAP 要求公司把研发费用计入当年的成本,即使这些研发费用是对未来产品或业务的投资。 为了反映研发的长期经济效益,我们把在利润表上做为当期一次性成本的研发费用从中剔除。 在资产负债表上,我们作出相应的调整,把研发费用资本化,并在适当的时期内分期摊消。 而资本化后的研发费用还要支付相应的资本费用。 思腾斯特公司已经确认了达一百六十多种对GAAP所得收入及收支平衡表可能做的调整措施。 这些措施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存货成本,货币贬值,坏账储备金,重组收费,以及商誉的摊消等等。 尽管如此,在保证精确性的前提下,也要顾及简单易行,所以我们通常建议客户公司采取5-15 条调整措施。 针对每个客户公司的具体情况,我们会确认那些真正确实能够改善公司业绩的调整措施。 基本的评判标准包括: 调整能产生重大变化,有确切的可得数据,这些变化可为非财务主管理解。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变化能够对公司决策起到良好的影响作用,并且节省开支。 (2) 管理体系(Management) EVA是衡量企业所有决策的单一指标。 公司可以把EVA作为全面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这套体系涵盖了所有指导营运、制定战略的政策方针、方法过程,以及衡量指标。 在EVA体系下,管理决策的所有方面全都囊括在内,包括战略企划、资本分配,并购或撤资的估价,制定年度计划,甚至包括每天的运作计划。 总之,增加EVA是超越其他一切的公司最重要的目标。 从更重要的意义来说,成为一家EVA公司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将扬弃所有其他的财务衡量指标,否则这些指标会误导管理人员作出错误的决定。 举例说,如果公司的既定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净资产的回报率,那么一些高利润的部门不会太积极地进行投资,即使是对一些有吸引力的项目也不愿意,因为他们害怕会损害回报率。 相反,业绩并不突出的部门会十分积极地对几乎任何事情投资,即使这些投资得到的回报低于公司的资本成本的。 所有这些行为都会损害股东利益。 与之大相径庭的是,统一着重于改善EVA将会确保所有的管理人员为股东的利益作出正确决策。 EVA公司的管理人员清楚明白增加价值只有三条基本途径:一是可以通过更有效地经营现有的业务和资本,提高经营收入;二是投资所期回报率超出公司资本成本的项目;三是可以通过出售对别人更有价值的资产或通过提高资本运用效率,比如加快流动资金的运转,加速资本回流,而达到把资本沉淀从现存营运中解放出来的目的。 (3) 激励制度(Motivation) 如今许多针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报偿计划过多强调报偿,而对激励不够重视。 无论奖金量是高还是低,都是通过每年讨价还价的预算计划确定的。 在这种体制下,管理人员最强的动机是制定一个易于完成的预算任务,并且因为奖金是有上限的,他们不会超出预算太多,否则会使来年的期望值太高,甚至使其信誉受损。 EVA使经理人为企业所有者着想,使他们从股东角度长远地看待问题,并得到象企业所有者一样的报偿。 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现金奖励计划和内部杠杆收购计划。 现金奖励计划能够让员工象企业主一样得到报酬,而内部杠杆收购计划则可以使员工对企业的所有者关系真实化。 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人们按照所得报酬干相应的事情。 以EVA增加做为激励报偿的基础,正是EVA体系蓬勃生命力的源泉。 因为使得EVA的增加最大化,就是使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EVA奖励制度之下,管理人员为自身谋取更多利益的唯一途径就是为股东创造更大的财富。 这种奖励没有上限,管理人员创造EVA越多,就可得到越多的奖励。 事实上,EVA制度下,管理人员得到的奖励越多,股东所得的财富也越多。 EVA 奖金额度是自动通过公式每年重新计算的。 举例说,如果EVA值提高,那么下一年度的奖金将建立在当前更高的EVA水平增长的基础之上。 不仅如此,我们还推荐蓄存一定量的额外奖金,并分几年偿付。 蓄存奖金可以在EVA下降的时候产生一种负奖金,并且确保只有在EVA可持续增长之时才发放奖金。 因为奖金没有上限,并且脱离了年度预算,EVA管理人员更有动力进行全面经营(home runs),不再单打独斗(singles),并且会在进行投资时考虑到长远利益(long-run payoffs)。 采取EVA激励机制,最终推动公司的年度预算的是积极拓展的战略方针,而不是被保守预算限制的战略方针。 (4) 理念体系(Mindset) 如果EVA制度全面贯彻实施,EVA财务管理制度和激励报偿制度将使公司的企业文化发生深远变化。 在EVA制度下,所有财务营运功能都从同一基础出发,为公司各部门员工提供了一条相互交流的渠道。 EVA为各分支部门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决策部门和营运部门建立了联系通道,并且根除了部门之间互有成见,互不信任的情况,这种互不信任特别会存在于运营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 在此仅举一例。 Harnischfeger 公司的 CFO 弗朗西斯。 科比(Francis Corby)说,自从公司采用EVA之后,管理层并没有拒绝一个可行的资本投资要求。 生产管理人员明白,如果新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于资本,他们的奖金将受到影响,所以他们不会为了使项目通过而故意夸大项目的预期回报。 实际上,EVA是由一套公司法人治理制度。 这套制度自动引导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鼓励他们为股东的最大利益工作。 EVA制度还帮助决策权的有效下放和分散,因为它使得每个管理人员有责任创造价值,并且对他们这样的做法给以奖励或惩罚。 把EVA写入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成为汇报,计划和决策的共同关注焦点。 这就要求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因为EVA是全部生产要素的衡量指标,人们必须认识到EVA能够,也必须处于高出其他财务和营运指标的地位。 如果EVA只是做为许多其他业绩衡量指标的附加手段实施,那么混乱的,本可解决的复杂情况仍将继续存在。 其次,决策过程必须采用EVA指标。 在这方面,我们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们可以协助客户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将EVA应用于广泛的决策活动中,在诸多重要程序中,比如制定预算和战略方针时,使用这些方法。 我们还可以为员工培训设计许多典型范例进行讲解。 EVA如何帮助公司创造财富 经济增加值方法体系能显著减少经营和财务风险,使投资者更好地衡量收益的数量和持续性。 在所有财务评估标准中,它最能体现股东权益的增值。 ---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 经济增加值不仅致力于股东权益增值的管理问题,也有助于投资者和管理者衡量、观察以及理解影响公司业务的积极或消极的内在价值因素。 --- 所罗门联邦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所寻求的是,以经济增加值作为衡量资本合理运用之核心的管理方式,在经济增加值基础上获得超出资本成本的回报为关键的运营机制。 --- 欧本海默 EVA(经济增加值)能帮助公司管理者创造更多财富--为股东,为顾客,为雇员,也为他们自己。 我们通过指导建立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财务管理体系及员工激励机制来做到这一点。 我们的经济增加值计划现已广泛应用于全球300多家企业,不断地在公司的经营业绩、发展动力、市场表现诸方面获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功。 (1) 经济增加值改变行为方式 仅仅靠引进像经济增加值这样的新业绩评估标准就能提高公司发展水平吗?显然不能。 许多人以为经济增加值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估标准,而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管理者和员工真正地改变了自身行为才会有业绩的改善。 他们要以所有者的角度思考行事,以及接受报酬。 他们必须有权衡决策的自由,但也必须有负责任的态度。 他们要谨慎利用资本,但有好的投资机会时就必须果断。 他们既要随时保持忧患意识,又要有长远眼光。 总而言之,管理者和员工需要一个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这种机制中人人自求上进,自我约束,自行改善:这种机制能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权力分散的时代要求;它源于自身需要而非迫于外界的强力干涉。 所有这些都是采用经济增加值机制而带来的深刻变化。 (2) 经济增加值考虑资本成本,消除会计扭曲 首先,经济增加值提供更好的业绩评估标准。 经济增加值使管理者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因为经济增加值要求考虑包括股本和债务在内所有资本的成本。 这一资本费用的概念令管理者更为勤勉,明智地利用资本以迎接挑战,创造竞争力。 但考虑资本费用仅是第一步。 经济增加值还纠正了误导管理人员的会计曲解。 在现行会计方法下,管理者在创新发展及建立品牌方面的努力将降低利润,这使他们盲目扩大生产,促进销售以提高帐面利润,而公司体制的升级更新就无从谈起了。 管理者提高财务杠杆以粉饰帐面的投资收益。 思腾思特公司列举了160多种不能真正反映公司发展状况的会计处理方法,但我们只对影响公司成员行为的会计问题进行纠正,而不触及关于利润结算的纯会计理论。 我们根据客户需要制定明确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方法,通常只对5到15个具体科目进行调整。 以这一订制的经济增加值衡量标准,管理人员就不会再做虚增帐面利润的傻事了,他们能更自如地进行进取性投资以获得长期回报。 只有你真正理解了经济增加值是以优化行为为目标的,你才能掌握经济增加值的精髓。 (3) 经济增加值全面衡量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加值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衡量标准,就在于它采用了核算资本费用和消除会计扭曲的方法。 经济增加值扣减为提高收益而必需的要素支出,真正评估公司发展状况,从而准确地全面衡量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加值成了所有公司的最佳平衡计分牌,也是管理者权衡利弊作出正确选择的指向标。 (4) 经济增加值帮助你更好地权衡利弊 人们经常面临选择:以较低价格大批量购买原材料是不是划算呢?这在降低单位成本的同时却减少了存货周转率;或者小批量生产并加快机器运转频率?这将减少存货但会提高单位生产成本。 其它一些选择则关系到宏观的管理问题。 提高市值或利润率会有良好回报吗?兼并价格该是多少才合适呢?像这样的问题很难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这会涉及到诸如利润上升而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问题。 经济增加值帮助你决策时全面权衡利弊,将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结合起来,其结果是提高经济增加值。 (5) 避免为获得年度报酬而忽视长期发展 年度奖励计划通常会对长期的激励计划造成损害,因为它大多只基于年度绩效的评估,而对来年的报酬没有影响。 为消除这种短视行为,扩展决策者的视野,我们把奖金存储器或奖金库作为奖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正常范围内的奖金随经济增加值的增长每年向员工支付,但超常的奖金则存储起来以后支付,当经济增加值下降的时候就会被取消。 当管理者意识到如果经济增加值下降存储的奖金就会被取消时,他们就不会再盲目追求短期收益而忽视潜在问题了。 奖金存储器还有利于留住人才。 即使是在经济周期里它也能提供稳定收入,同时,如果公司里的人才想离去的话,就必须放弃存储的奖金,从而给他们戴上了一副金手铐。 (6) 确立有效配置资源的原则 我们的经济增加值激励计划之所以如此重要,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深入了解到资源配置有效性遭到破坏的关键。 目前大多数公司采用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法来审核项目方案,理论上这颇为不错,但在实践中往往行不通。 因为达到现金流量目标对管理者并没什么实际好处,他们也就不会真正去确保项目的预期现金流得以实现。 公司高层了解到这一点,就会派出强硬的监管人员以获得项目经理对现金流预期的有力说明。 监管人员不停地盘问,而项目经理则没好气地反驳。 其结果是整个项目预算过程充满了相互欺骗。 (7) 让资本得到有效利用 我们的经济增加值奖励计划完全改变了决策环境,资本成本概念的引入使管理者能更理智地使用资本。 管理者乐于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因为资本利用是有成本的。 管理者认识到,如果他们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增加值增长目标,吃亏的是自己。 他们不会对增长目标讨价还价,同时由于资本成本的问题,管理者将更为精明审慎地利用资本,因为资本费用直接和他们的收入挂钩-而这对每次决策都会发生影响。 EVA的缺陷及改进建议 1。 EVA指标的历史局限性 EVA指标属于短期财务指标,虽然采用EVA能有效地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但管理者在企业都有一定的任期,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可能只关心任期内各年的EVA,然而股东财富最大化依赖于未来各期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 若仅仅以实现的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定指标,企业管理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会对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以及进行必要的研发项目投资缺乏积极性,而这些举措正是保证企业未来经济增加值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市场份额、单位产品成本、研发项目投资是企业的价值驱动因素,是衡量企业业绩的“超前”指标。 因此,在评价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及确定他们的报酬时,不但要考虑当前的EVA指标,还要考虑这些超前指标,这样才能激励管理者将自己的决策行为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 同样,当利用EVA进行证券分析时,也要充分考虑影响该企业未来EVA增长势头的这些超前指标,从而尽可能准确地评估出股票的投资价值。 2。 EVA指标信息含量的局限性 在采用EVA进行业绩评价时,EVA系统对非财务信息重视不够,不能提供像产品、员工、客户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 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平衡计分卡(BSC)。 考虑到EVA与BSC各自的优缺点,可以将EVA 指标与平衡计分卡相融合创立一种新型的“EVA 综合计分卡”。 通过对EVA指标的分解和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对EVA影响较大的指标,从而将其他关键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与EVA这一企业价值的衡量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贯穿企业各个方面及层次的因果链,从而构成一种新型的“平衡计分卡”。 EVA被置于综合计分卡的顶端,处于平衡计分中因果链的最终环节,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优势都是为实现EVA增长的总目标服务。 EVA的增长是企业首要目标,也是成功的标准。 在这一目标下,企业及各部门的商业计划不再特立独行,而是必须融入到提升EVA的进程中。 在这里,EVA就像计分卡上的指南针,其他所有战略和指标都围绕其运行。 3.EVA指标形成原因的局限性 EVA指标属下一种经营评价法,纯粹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仅仅关注企业当期的经营情况,没有反映出市场对公司整个未来经营收益预测的修正。 在短期内公司市值,会受到很多经营业绩以外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状况和许多其他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考虑EVA 指标,有时候会失之偏颇。 如果将股票价格评价与EV 指标结合起来,就会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公司经营业绩以及其发展前景。 首先,采用EVA指标后,对经营业绩的评价更能反映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也就是股价更加能够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 其次,两者结合,能够有效地将经营评价法和市场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反映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 EVA如何帮助公司治理 (1) 什么是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指的是明确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设定经营者和所有者(即股东)之间的关系,规范董事会的构成、功能、职责和工作程序,并加强股东及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考核和奖励机制。 简单地说,公司治理机制就是公司的宪法。 从本质讲,公司治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包括国家和个人)是否愿意把自己的钱交给管理者手中去。 它是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2) 如何运用EVA加强企业治理机制 EVA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本质阐述的是企业经营产生的经济利润。 相对与人们重视的企业会计利润而言,EVA--经济增加值理念认为企业所占用股东资本也是有成本的,所以在衡量企业业绩时,必须考虑到股东资本的成本。 EVA实质是股东考核企业经营水平,进行投资决策时的最好工具,同时也是企业经营者加强公司战略、财务管理、衡量员工业绩、设定奖罚机制的最佳武器。 如果说公司治理是企业的宪法。 那么EVA就是股东执行宪法的警察,是企业经营者衡量自身及员工工作的尺度,是实现全面战略、财务管理的操作手册。 公司治理的关键是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是把企业的内部人变成股东的自己人。 这需要股东和管理者有一样的语言、一样的标准在衡量管理者的业绩和制定他们的激励机制。 EVA正是最好的手段。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即为股东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也就是说,企业应当应用其筹集的资金创造高于资金成本的附加价值。 这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设定了目标并提供了衡量尺度。 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可以将EVA增加做为核心的计划工具。 第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可以运用EVA做为战略及财务管理的上佳工具。 由于EVA综合反映公司的经营活动,管理者可以通过对EVA驱动杠杆的分析和调节,有效地制定经营战略和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案。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回报率;或通过调整资本架构,降低资本成本。 第三、企业股东和管理层可以运用EVA制定经营者和员工的激励报酬体系。 由于EVA相较会计核算方法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的经济绩效。 通过EVA管理系统可以设计一套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把企业经营者员工的利益和股东利益完全广泛统一起来,也只有这样,才可能把企业内部人变成股东自己人。 最后,企业股东和管理者可以通过EVA基础知识培训加强员工沟通和管理、改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者进而还可以用EVA做为与投资者交流的最好语言。

标签: 揭示可持续性和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解开电气股票的价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