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一致性:股票化支付将员工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一致起来,减少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

admin 2 0

简介

股票化支付是一种将部分员工报酬以公司股票形式发放的薪酬策略。这种方式旨在将员工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一致起来,从而改善公司治理和减少代理成本。

利益一致性

代理成本是指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股票化支付可以通过减少这些成本来改善利益一致性:
  • 激励员工:当员工持有公司股票时,他们会受到激励,努力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东价值,因为他们的财务状况与公司的业绩直接相关。
  • 减少短期主义:股票化支付鼓励员工采用长期思维方式,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成功挂钩。

公司治理的改善

除了改善利益一致性之外,股票化支付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公司治理:
  • 董事会多元化:股票化支付可以吸引更多具有财务素养和战略思维的员工进入董事会。
  • 决策参与:员工作为股东,可以参与公司的决策,这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和责任感。
  • 监督管理层:作为股东,员工更有可能监督管理层并追究其责任。

实施股票化支付

实施股票化支付计划时,需要考虑

什么是自由现金流假说

迈克尔·詹森(Michael C. Jensen)(1986)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称为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理论,即融资结构会通过约束自由现金流量,减少经理人员可用于危机处理的现金流量,降低经理人员的控制权,对企业代理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并影响企业的价值。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源于代理问题。 在公司并购活动中,自由现金流量酌减少可以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NPV) 为目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 詹森(Jensen,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股东,这将降低代理人的权力,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更新筹集将受到控制,由此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避免代理问题的产生。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理论背景(1)代理成本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以致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后果承担风险。 代理成本理论的目的是分析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问题。 代理成本理论的创始人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企业资本结构会影响管理者的工作努力程度和其他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现金收入和企业市场价值。 债务作为一种担保机制能够对管理者起到更强的激励作用,因为这种机制能够使经理们努力工作以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从而降低代理成本。 (2)财务危机理论和破产成本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随着债务的上升,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在增加。 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应当是在负债价值和债务上升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之间的平衡。 詹森认为,在企业的融资结构中适度地引入负债,可以利用债务的破产机制、严厉的债务条款以及市场监管来控制管理者利用自由现金流量从事投资不足或者投资过度的行为。 (3)控制权理论。 哈里斯和雷斯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别创建模型,说明管理者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从股东的最大利益出发的,必须对他们进行监督。 债务作为一种监督和惩戒工具,一方面使股东具有法律上的权利来要求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使企业必须支付固定的利息,降低管理者的“控租空间”。 詹森指出,债务的这种控制功能能对管理者和企业组织产生良好的作用,对于产生大量自由现金流量、具有低增长前景的企业或行业尤为重要。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现实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石油行业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败的转折,这是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最直接的背景。 美国石油行业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出现繁荣景象,利用积累的大量现金进行了广泛的投资活动,然而由于管理者的自私动机,直接导致了1975~1985年间投资项目的大量失败,股价也持续下跌。 詹森认为,在企业产生大量自由现金流量时,管理者会更倾向于浪费行为和不明智的使用自由现金流量,进而导致投资边际效率降低,因此应该利用负债来降低代理成本。 此后,国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理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结果也都证明了这一理论。 自由现金流假说的主要内容“自由现金流假说”是Jensen 1986年在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公司财务与收购》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并把“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以下简称FCF)”定义为“企业现金中超过用相关资本成本进行折现后NPV>0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之后的那部分现金流量”。 该FCF与会计意义上的自由现金流量(P2下简称fCF)不同,它难以进行度量。 虽然在实证中,经常用AFCF来代表Jensen的FCF,但只有当公司无NPV>0的投资项目时才会相等。 为此,必须配合其他指标(如投资机会、成长性)才能更好说明。 一般来说,Tobin’S Q是一个较好的衡量指标,它是指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当Q>1时,公司有好的投资机会,反之,则有差的投资机会。 例如有同行业的A、B两家公司,它们的AFCF都为100万美元。 如果只有这些条件,则很难区分这些现金流是留给好项目的现金流,还是留给坏项目的现金流。 但引人Tobin’S Q时,例如A公司的Q>1,B公司的Q<l,则B公司的FCF才是Jensen所指的FCF。 Jensen当时提出这一概念时,主要是为了说明当公司拥有大量现金流时出现的管理层与股东的冲突及其所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 在Jensen看来,要使公司有效率并使股东价值最大化,必须把FCF支付给股东,但管理层为了个人私利,总是希望公司的FCF尽可能地多,宁愿将其投资于低收益的项目也不肯把它们交还给股东。 因为,向股东发放现金会减少管理层手中控有大量FCF的公司成为目标公司,高时,当公司需要筹集新资金时,必然要受到资本市场的监管,从而威胁到管理层扩张战略的自由实施,损害了其利益。 可见,自由现金流问题实质上也就是关于公司资源(FCF)控制权的争夺。 针对这些代理成本问题,Jensen认为,在当时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不能有效运作的情况下,必须依靠外部资本市场如负债和收购来解决。 负债的作用在于它的“控制假说”(Control Hypothesis)效应,即负债在监督管理层主要检验及提高组织效率方面的好处。 通过举债来置换普通股,管理层支付未来现金流量的承诺将受到更严格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简单的股利增加可以做到的。 当管理层不能履行按期还本付息的承诺时,债权人有权迫使企业破产。 因此,举债可以通过减少管理层手中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的方式来降低FCF的代理成本。 但Jensen同时也注意到,“控制假说”并不意味着发行债券总有正的控制效应,负债的控制功能对于那些有大量现金流但成长性低的公司更重要,尤其是处于衰退期的公司。 至于第二种解决办法——收购,Jensen注意到,许多公司在收购前都有超乎寻常的业绩表现,良好的业绩为公司带来了充裕的FCF,收购也就成为其股权相对集中,比较容易控制管理管理层支付现金而不愿把它返还给股东的一种支付方式。 在Jensen看来,收购有两方面情形:一方面,拥有大量FCF及未使用完借款能力的公司倾向于进行低效率或破坏价值的收购活动,如分散化收购,这类公司存在FCF的代理成本问题;另一方面,拥有大量FCF的公司成为目标公司,高FCF所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会降低公司价值,相对较低的价格与手中丰富的现金流使其成为很有吸引力的收购目标。 当公司被收购成功时,可以抑制FCF的滥用;收购不成,公司也会被迫发放手中的资源,股东的价值得到了同样的补偿。 因此,Jensen总结说“收购既是股东与管理层利益冲突的证据,也是该冲突的一种解决办法。 自由现金流假说的实证检验1.关于自由现金流是否存在代理成本的检验Griffin(1988)是这一领域最早进行实证检验的学者之一。 Griffin构建了三个自由现金流量模型(“新古典模型”、“纯粹的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和“嫁接的自由现金流量模型”),他以1979—1985年25家大石油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石油行业存在的由自由现金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 继Griffin(1988)之后,Lang和Litzenberger(1989)、Denis等(1995)检验了股利公告、股利支付与自由现金流的相关性问题。 StevenB.perfect(1995)的实证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是否存在代理成本其实是要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的,FCF假说的有效与否取决于Tobin’sq值,对于长期Tobin’sq值,没能找到支持FCF假说的有力证据,而对于短期的T0-bin’sq值,找到了支持FCF假说的证据。 2.对负债的“控制假说”效应的实证检验Mann和Sieherman(1991)以1983—1985年241家发行股票的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了股票发行前后发行公司股票累积超常收益率的表现情况,他们发现发行公告前后两天内,发行公司股票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为-2.64%,这一结果说明投资者对股票发行呈现出消极的反映;与此同时,他们对相同期间内122家发行债券的公司进行分析后发现:债券发行公告前后两天内,发行债券公司股票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为-0.25%。 股票发行导致公司股票价格更大幅度的下跌这一事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负债的“控制假说”效应。 Gul(199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负债公司的管理者比低负债公司的管理者更愿意选择LIFO(后进先出法),因为高负债公司的管理者受到外部债券人的约束,更愿意选择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存货政策LIFO。 Gul和Tsui(1998)发现FCF和审计费用正相关,并且高负债公司这种正相关关系比低负债的弱。 因为高负债公司由于受到外部债券人的约束,促使管理者尽量减少非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活动,从而减少了审计风险,审计费用随之降低。 Jaggi和Gul(1999)为此提出了两大假说:低成长性公司的负债与FCF正相关;负债与FCF的正相关关系在大公司中更显著。 其理由是:高FCF公司应使用较多的负债来降低代理成本,尤其是在公司的投资机会集(Investment Opportunity Set,简称IOs)较差时;另外小公司由于借款能力受限,不容易发行债券,并且其股权相对集中,比较容易控制管理层的行为,而大公司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控制机制来限制管理层的行为。 他们发现:低IOS公司的FCF与负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3.FCF对收购行为及收购收益的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Lehn和Poulsen(1989)主要从公司“非股份化”(公众公司全部股份完全由在职管理人员替换,管理人员获得绝对控制权后实现了由私人控制向非公众公司的转换)角度出发来检验收购与自由现金流之间的关系。 他们收集了1980—1987年263次成功的“非股份化”交易组成样本,同时还建立了一个与样本公司权益规模非常匹配的没有进行“非股份化”公司组成控制组。 实证结果支持了Jensen关于“非股份化”交易的目标公司的特征:(1)大量的未分配现金流和相对较低的销售增长率相联系;(2)衡量代理问题严重程度的一个替代指标是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即管理者的持股比例越低,代理成本越高。 Lang、Stulz和Walking(1991)从购方和被购方的收购收益进行的检验同样支持了Jensen的假设;Hanson(1992)则从公司增长机会与其资源的不匹配来定义自由现金流。 Hanson把不匹配的情形分为两种:一种拥有庞大的现金流量(HFCF)但很少的投资机会;另一种是具有良好的投资机会但缺乏现金流量(LFCF)。 Hanson将1973年3月到1987年12月之间发生的243起收购事件分别归入上述两类,实证检验验证了自由现金流假说中“只要公司管理者是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则无论目标公司规模大小,公司都能想方设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包括动用自由现金流量);相反,只有当公司管理者一门心思要花掉手头上的自由现金流量时,他才会根据公司的规模量体裁衣,两者之间才会联系起来”的说法。 4.自由现金流假说对公司支付政策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Lang和Litzenberger(1989)从股利政策角度的验证了确实存在着“过度投资假说”:即过度投资公司股利政策的变更改变的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投资于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规模的预期,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股利的增加可以降低未来过度投资水平,从而提高公司价值,股利降低会有相反的结果。 5.FCF在其他方面的实证研究Nohel(1998)的研究发现,股份重购者不会纯粹的去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而是部分的降低公司资产,并且FCF假说很好地解释了积极的投资者对股份重购的反应。 Oplereta1.(1999)在研究了1971—1994年美国公开上市的企业现金持有的决定因素后发现:管理者会通过持有现金来追求自身的目标,他们为此建立了解释上述现象的管理者操控性代理成本模型:(1)管理者也许仅仅只是因为风险厌恶而持有额外的现金,例如,许多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持有更多的现金主要是基于预防性的动机;(2)管理者持有更多现金的目的在于他们能够方便地投资于资本市场不愿意为其融资的项目,即更多的自由现金流能够满足管理者追求自身的个人目标;(3)管理者积聚更多的现金也许是因为不想将现金支付给股东而是打算保留在企业。 JanetF.Phillips(2003)在研究非赢利性医院的价值评估时认为,用FCF对非赢利医院进行评估的价值要低于获得价格(acquisition price),而获得价格才是对非赢利医院价值足够补偿。 Richard Chung(2005)的研究发现:低成长高FCF的企业会利用收入增加获得的任意利政策(discretionaryac.cmals,简称DAC)来弥补由于投资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带来的低盈利状况。 他们分析了1984—1996年家公司的年报后指出:机构投资者和高效审计能够有效限制这种FCF—DCA现象。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现实应用长期以来,由于资本市场欠发达,资本金注入不足等体制性原因和“拨改贷”、企业之间缺乏平等的竞争环境等政策性原因,造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 按照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应对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控制租有所控制,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然而,实际上却是“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为了充分发挥负债的治理效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1.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及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 债权作为产权的一种形式,也应做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存在密切的关系,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充分发挥负债作用的前提和条件。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保证负债的重组功能的实施,即在企业经营破产时,不仅剩余索取权由股东向债权人转移,经营管理权也向债权人转移。 这样,债务融资像股权融资一样,既包含着企业剩余索取权的配置,也包含着剩余控制权的配置。 3.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加强银行对企业的相机控制。 目前,由于国有银行对企业或公司债务约束弱化,进而也就弱化了债务对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 软性约束的债务是可以不偿还的债务,经理人员不用考虑未来现金流入的一部分必须用于偿还债务,也不用考虑过多的债务会导致支付风险,进而导致公司破产。 因此,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中关于债务对经理人员过度投资进行约束的作用往往无法得到实现。 加强银行对企业的相机控制,要满足以下条件:①银行必须具备监控动力;②银行必须具备监控能力,比如信息来源充分、银行具备监控技能;③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通过改革实现资本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建立相互制约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银行经理人员的行为,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企业。 4.加快发展企业债券融资。 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上市公司,负债都没有起到像发达国家那样所具有的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企业过度依赖国有银行贷款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要克服这一缺陷,除了改革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强银行的预算约束外,就是加快发展企业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不仅可以实现融资结构的多元化以降低融资成本,而且有利于破产机制及退出机制的建立。 目前,要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需要政府减少干预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完善债券品种结构及债券市场结构,同时还要加强培育市场中介机构。 5.完善和健全破产制度。 破产制度是一种偿债保障机制,它不仅可以促使企业自动履债,而且在出现偿债危机时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现行的破产法主要有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已很难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国有企业的破产操作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由于缺乏市场力量及债权人的监督,破产往往成为债务人逃脱债务的手段,根本达不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目标。 因此,为了加强负债的治理效应也应做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许年行.“自由现金流假说”评析.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8期吴斌 倪林明.自由现金流假说相关研究回顾:一个综述报告.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3期

内部审计的发展启示

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三个转折点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已经历了古代内部审计、近代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审计三个发展阶段。 现代内部审计始于美国。 1941年被认为是现代内部审计的开始。 1940年之前在美国,内部审计只是外部会计公司的一个助手。 1941年,完成了他在纽约大学的博士学位的论文,该论文阐述了包括内部审计性质和范围在内的内部审计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Brink指出内部审计应该作为公司管理层的服务者,而不是作为外部审计(外部会计公司审计)的助手。 Brink凭借这篇论文成为美国“内部审计”这个学科的“开山鼻祖”。 同年,北美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主任JohnBThurston写了一本名为《内部审计的原理和技术》的内部审计专著。 Brink还于194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本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内部审计”方面的书《内部审计原理和实务》。 此书一直不断更新,并于2001年发行第五版。 以上事件标志着内部审计的系统理论已开始形成,是内部审计的第一个转折点。 1978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雏形。 所以1978年是美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二个转折点。 《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首页就是全面综合地对“内部审计”的概念进行了严谨的定义,在当时的经济和审计领域这个定义已经是相当完美。 此准则颁布后被世界各国的审计领域普遍认可,并被翻译成9种语言。 1999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及其属下的研究基金在反复进行讨论、研究、向各方征求意见后,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框架》。 正如财务会计准则框架一样,《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核心,所以1999年6月是美国内部审计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三个“历史性转折点”。 相关文件陆续颁布。 内部审计实务框架当前各国内部审计遵循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由三个层次组成:(一)第一个层次是强制性的,其核心内容有《内部审计定义》、《道德准则》、《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1.《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经营。 它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 ”2.《道德准则》制定道德准则的目的是在内部审计职业内促进道德文化。 道德准则对于内部审计职业来说是必要和适当的,这是由于内部审计是建立在一种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种基础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提供了客观保证。 道德准则在内部审计定义上加以扩展。 3.《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由《属性准则》、《绩效准则》、《执行准则》组成。 《属性准则》论述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特性。 《绩效准则》则论述内部审计活动的本质,并提供衡量内部审计绩效的质量标准。 《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适用于全部内部审计活动。 《执行准则》将《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运用于特定业务(如遵循性审计、舞弊调查、对控制的自我评估项目)。 《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只有一套,而《执行准则》可能有多套,每套对应内部审计活动的一种主要类型。 (二)第二个层次是《实务建议》(即以前的指南),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也经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批准并强烈推荐使用。 它能够帮助解释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或将准则运用于特定的内部审计环境。 虽然有一些实务建议可能适用于所有内部审计师,但其他的主要用于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审计领域,或者特定的地域。 (三)第三个层次是《发展和实务指南》,包括了各类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开发或者批准的材料,不具有强制性。 其中包括研究报告、书籍、讨论会以及其他还没有资格成为强制性准则的与内部审计实务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是审计实务框架中内容最多、最广泛的部分。 《发展和实务指南》用以帮助实施《道德准则》、《实务准则》和《实务建议》,提供了最佳实务提示和技巧。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以上简单介绍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从中可以看到其理念的发展,并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从独立性到客观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旧定义体现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1990修订本)中:“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有关检查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通过新旧定义的比较可以注意到,在新的定义中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更强调了客观性。 在传统观念中,“独立”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被认为是保证内部审计效果的一个重要要求。 然而,从本质上说,客观是一个更为根本和广泛的概念。 [2]在新定义的草拟过程中,指导任务小组最初并未使用“独立”这一概念,也没打算界定它。 他们认为含义更广的“客观”是内部审计职业的显著特点。 而“独立”的要求,则对内部审计人员造成了不必要的约束,它限制了由谁来提供服务以及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而且,把“独立”凌驾于其他概念之上,会使内部审计部门在提供服务时相对于外部服务提供者处于竞争的劣势,因为后者往往处于“更独立”的位置上。 内部审计部门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就是因为他们对改进经营与控制的分析与建议是客观的。 独立是为了保证客观,是一种手段,而客观才是最终的目标。 试想如果审计活动是独立的,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反映事物的客观面貌,那这种活动就没有效率和效果,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十分有害。 反过来,只要保证了客观,就不必要死守独立不放。 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其形式上的独立性肯定不如外部审计,如果就此认为内部审计不如外部审计,那是十分荒谬的。 长期以来,人们经常混淆了目标和手段的区别。 虽然目标和手段应该是统一的,但是将手段作为目标则必然导致目标的异化,导致手段最终失去意义。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原来倡导的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由于一味以规则(即手段)为重,最终导致不少公司钻规则的空子,发生了安然和世通等等假账丑闻。 这种模式至少造成了以下问题:(1)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大量的细节掩盖了准则的用意;(2)过多的例外和界限测试,为财务设计者获得所需要的结果提供了方便;(3)大量的详细指南,其中包含了大量互相矛盾的处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认为需要摒弃美国以规则为导向的模式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倡的以纯原则为导向的模式,而采取以目标为导向的模式。 此举鲜明地说明了目标是第一性的,而规则,甚至于原则,都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手段。 方向错了,则手段再完善也只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于更快速地偏离目标;方向对了,则所有的手段都可以因此而发展起来。 比如,从历史上看,独立审计目标的演变,即从查错防弊到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直到现在的两者皆重,其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或者说也随之发展。 制度基础审计和审计抽样的运用,都是在验证财务报表公允性阶段才发展起来的。 没有这个目标,这些方法、程序的确立是很难想像的。 因此,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这些研究成果、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都为理解内部审计的本质,进而制定中国自己的内部审计准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说独立性的概念毫无用处了,作为一种手段它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 “独立”是个变量,对它的解释以及其重要程度依赖于一系列因素,如企业的行业类型、地区及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服务的本质等。 遵守独立性有助于达到客观性。 在美国会计学会当前的研究中,“独立”被表述为“无阻碍地决定工作范围和无阻碍地完成工作的能力”,指导任务小组最后采用了这一理解,保留了“独立”,认为“内部审计活动应该在决定内部审计范围、开展工作以及汇报成果时不受干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独立是对审计活动而言,客观是对内部审计师个人而言。 显然审计活动是以内部审计师为基础的。 为了保持客观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师:(1)不应该参加任何有可能损害或者假定会损害他们无偏见的评估的活动或关系。 包括可能与组织的利益有冲突的活动或关系。 (2)不应该接受任何可能损害或假定会损害他们职业判断的东西。 (3)应该披露所有知道的重要事实,只要如果不披露将会歪曲对所审查的活动的报告。 (二)将视野扩展到组织外部内部审计,按常人理解,仿佛必须由组织内部的人员和机构进行。 然而这是一种误解。 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新定义中,“内部”一词被抛弃了。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审计业务,是一种范围性概念,不同于“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审计业务”的主体性概念。 虽然有一些人认为“内部”这个概念是内部审计职业最重要的特质,然而在理论上保留这一概念是有缺陷的。 这一措辞试图使内部审计职业垄断所有相关的服务,执行所有职能,试图阻止外部人参与内部审计服务的竞争。 而且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展,在企业内部拥有所有需要的技术变得不经济,这也造成了许多企业从外部购买服务,即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 “内部”这一概念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内部审计服务仍应由企业内部进行管理,而不应完全放权给外部。 内部审计业务部分或全部拓展到外部,其明显的优势体现在:1.获得规模经济。 外部审计组织不仅在组织规模上,而且在业务规模上都是经济的。 高额的服务成本费用可在大量的客户那里得到补偿或分摊,因此能够实现等效服务下的成本最低,或成本相同下的更高效服务。 大部分审计业务是要由人来完成的,但有些部分要用到计算辅助技术和管理分析技术,这些技术中的软硬件成本不是一般单位愿意承担或能够承担的,但一流的会计公司却能够也愿意承担,因为这些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大量的客户中去。 2.降低总成本。 组织如果建立一个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支付员工的薪金、培训费和管理费用,内部审计外部化则能节省这些费用,而且企业可只在需要时聘用,以保持支出控制的灵活性。 即将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所需的固定成本转换为变动成本,将不可控成本变为管理部门的可控成本。 同时,如果由外部审计人员承担内审工作,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可与外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意味着外审人员能更多地依赖内审工作,企业也可因少支付审计费用而获益。 3.保持适当的组织规模。 几乎每个企业都能从内部审计职能中受益,但对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设置一个只有一两个人的内审部门很难招募到顶尖人才,也无法建立足够的专家意见数据库。 会计师事务所则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供菜单化的专业服务,以在不同的时间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4.使管理层关注核心竞争力。 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审计往往是低效的,还可能会分散管理层的精力。 如果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企业就可腾出管理时间和管理资源,使管理层能够关注于核心竞争力领域,集中精力追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而不是将大量精力耗费在低回报的日常管理中。 5.组织在外购内部审计服务时,占有主动权。 组织在决定采取内部审计服务外购时,可按照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进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占有主动权。 在接受服务的过程当中,通过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对内审工作进行监督,可评估外部审计人员的服务质量,确定合约的完成情况。 如果对其服务不满意,由于市场上还有其他可提供内审服务的外部人员,企业可以与聘用者签订长期价格协议或考虑重新引入内审机构。 6.外部审计组织具有先进的审计技术,丰富的审计经验,而且部分一流的会计公司还拥有独特的质量控制与保障制度。 因此,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以及外界对内部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外部化将是一种潮流。 应该顺应潮流,打破成规,以提升组织的价值、帮助组织达到目标。 (三)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是增加组织价值传统内部审计理论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管理、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等职能。 这种认识也反映在旧的内部审计定义中。 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 ”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理论上的“独立评价功能”论。 “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提出,使得这一职业充满前所未有的活力。 在传统概念下,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代理成本而设计的,人们不关心它对企业经营的贡献,而且这种贡献往往是无形的。 而在如今的高度竞争且成本“过敏”的市场上,各大公司纷纷将其业务流程分为增值过程和非增值过程,然后尽可能地压缩非增值过程,期望公司内每一个人都为其创造价值。 归根到底,一个组织只有具有价值才有存在的必要,也才能够存在下去,否则在社会上必无立足之地。 因此任何活动,只有为企业创造或者增加价值,才能为组织所重视,才能存在下去。 内部审计如果还固守过去的阵地,只能被淘汰出局。 新的角色定位要求内部审计积极参与价值创造活动,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继续存在争得一席之地。 内部审计如果不以增加组织价值为目的,则为组织所不容。 内部审计在参与价值创造的同时,要向世人昭示其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贡献,让公司的管理部门、董事会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了解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才能保持和提高职业地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应把成本降低的幅度或效率增长的幅度等作为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绩效的标准,这样做会削弱其工作的客观性。 因为内部审计工作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往往是间接的。 同时,内部审计关注的活动也因此提升至组织整体的层次,而不再是过去针对个人或某一部门的活动。 其目标的核心定位于帮助一个企业达到战略目标,即增加价值,还将内部审计与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和关键成功因素联结在一起。 关注层次的提升,使得内部审计从一个局部职能的“功能性思维”转向从整体价值链来考虑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从全局、长期着眼,促成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有效合作。 这也在实质上扩展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并要求在内部审计人员的招募、培训、团队构建活动中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四)将风险管理放到重要位置在审计领域,“风险”一词仿佛较多地与独立审计相联系。 传统的内部审计也着重于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机制。 然而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的风险也普遍增大,例如内部的有财务和经营信息不足、政策计划和标准贯彻失败、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和无效使用等等,外部的有消费者偏好变化、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等。 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内部审计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及控制、治理过程的效果。 顺应这种要求,新的定义中也加进了风险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总体管理控制机制一般更倾向于把管理控制系统与组织的长远目标,以及不能达到这些目标的风险联系起来。 为了帮助企业达到目标,必须重视风险管理。 新定义表明控制不再是抽象的、暗含的,而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组织进行风险管理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程序,而且对于每一种情形都有多种“正确的”的方法。 风险控制体制使内审人员必须随着全球市场和竞争性质的变化、新的资产形式的产生,以及信息获取工具的变革而不断改进控制手段。 “一种控制手段适用于各种控制”的说法和通用的控制模式已不再存在。 风险控制系统也决定了鉴证与咨询服务能为组织创造价值。 在此方面不乏成功的实例。 如某外贸集团公司下属10多家子公司,集团内部审计师对这些子公司2002年下半年业务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核,发现在1000万元以上大金额进口商品合同中仅豆粕一个商品就占16%,涉及金额5亿元。 按照国际惯例,购买豆粕须提前半年签订期货合同。 各子公司不约而同地进口豆粕,对整个集团来说占压在某个商品上的资金过多,势必会增大经营风险。 内部审计师立即向集团管理层提出建议,豆粕进口须做套期保值以避免价格下降造成的经营风险。 果然2002年南美洲豆粕大丰收,豆粕国际市场价格一路狂跌。 内部审计师的建议使集团避免了近2亿元的损失。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而内部审计在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日益受到管理当局的重视。 但是中国的内部审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均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 如何抓住机遇,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发展内部审计职业,是每一个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股权现状包括哪些方面?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及分析 截至27年底,总计众多52家上市公司公布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 其中,26年共有42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规范的股权激励计划,27年有1家上市公司创造了了股权激励计划。 笔者通过对样本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及其26、27年的年报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尽管各公司具体的激励计划在激励模式空间、激励数量、激励幅度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呈现以下特征:(一)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公司的行业及地区差异显著 从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来看,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最多的是制造业,有34家,占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总数的65.38%;其次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有5家,占总数的9.63%。 具体来看,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集中在制造业,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在上市公司中本身比重比较大的缘故(如表1),并且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等经济腾达省份。 (二)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公司的规模及性质差异显著 从52个样本公司来看,规模最小的为双鹭药业.828亿元,最大的为宝钢股份175.12亿元,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规模都集中在1-1亿元之间,有35家,占样本总数的67,31%,而1亿元以下的比例为75.1%,占了全部样本数的绝大多数。 这也许与我国现存的对股权激励机制的约束有关,因此尝试实施这一激励机制的大部分仍是经营灵活的小规模企业。 另外,5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32家民营企业,占总数的比例高达61.54%。 股权激励民企唱主角的主要原因是该类企业运行机制迅速比较灵活,决策效率较高,引入股权激励能够大大提高管理层的积极性。 投资还是要到一些正规的平台,像腾讯众创空间。

标签: 股票化支付将员工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一致起来 减少代理成本 利益一致性 改善公司治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