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收盘:乐观情绪提振,主要股指普遍上涨

admin 2 0

在乐观情绪的提振下,全球主要股指在周五(9月16日)普遍上涨。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预期以及美联储即将宣布缩减购债规模的消息感到乐观。

美国股市

美国三大股指均收盘上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近200点,涨幅0.56%,报收于35237.04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74%,报收于4500.3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03%,报收于15206.84点。

苹果、亚马逊和特斯拉等科技巨头股价领涨。苹果上涨1.6%,亚马逊上涨1.2%,特斯拉上涨2.5%。

欧洲股市

欧洲主要股指也普遍上涨。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93%,报收于7198.59点。德国DAX指数上涨0.97%,报收于15753.74点。法国CAC 40指数上涨1.07%,报收于6692.17点。

汽车、能源和金融类股涨幅居前。

亚太股市

亚太股市表现喜忧参半。日本日经225指数上涨0.78%,报收于30304.47点。韩国KOSPI指数上涨1.93%,报收于3278.64点。中国沪深300指数下跌0.34%,报收于4881.84点。

科技和消费类股领涨,而房地产和金融类股则下跌。

乐观情绪

推动全球股市上涨的乐观情绪主要源于两方面:对经济复苏的预期以及美联储即将宣布缩减购债规模的消息。

投资者预计,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封锁措施的解除,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增长和消费者支出的增加。

市场参与者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下周的会议上宣布开始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这被视为美联储对经济复苏充满信心的信号。

风险

尽管全球股市情绪乐观,但仍有潜在风险需要注意。这些风险包括:

  •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
  • 通胀压力上升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 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过快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风险,并相应调整其投资策略。

结论

在乐观情绪的提振下,全球主要股指在周五普遍上涨。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和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消息感到乐观。投资者应注意潜在风险,并相应调整其投资策略。


券商有什么消息

券商的最新消息主要包括市场走势分析、行业动态以及相关政策影响。

一、市场走势分析

近期,券商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股市呈现稳健上升态势。 根据市场数据分析,投资者情绪较为乐观,主要股指呈现良好的技术面支撑。 此外,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确,国内外市场环境有利于股市的长期稳健上涨。

二、行业动态更新

金融行业正经历一系列结构性变革,券商行业亦不例外。 目前,券商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方面持续深化创新。 特别是在注册制改革推动下,券商的投行业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在重塑券商的业务模式和服务体验。

三、相关政策影响

近期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以及对券商行业的支持政策持续落地。 例如,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规范指导,对券商服务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等。 这些政策对券商的业务方向和市场策略产生直接影响,也是券商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四、其他重要消息

此外,券商还可能发布关于企业经营状况、业绩报告、并购重组等方面的消息。 这些消息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预期,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投资者可通过专业机构、媒体渠道等获取更多关于券商的最新消息,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天风证券徐彪:A股正处在第五轮周期的绝望阶段

摘要

1、根据业绩和估值的趋势,一轮完整的股市周期分为“绝望→希望→增长→乐观”四个阶段。 其中,希望和乐观阶段受估值驱动,股票市场涨幅较大;增长阶段的上涨主要受盈利驱动,但涨幅相对小;绝望阶段由于估值、业绩双杀,股票市场也基本处于下行期。

2、从A股历史看,并非每个周期都会经历完整的四个阶段。

3、目前A股刚经历完第四次周期的增长阶段,切换至第五轮周期的绝望阶段。

4、当前看,因为经济下行、估值大概率未到达底部、业绩增速在下半年也有可能进一步回落,A股能否结束绝望阶段而切换到下一个希望阶段仍需进一步等待更有力的催化剂来促成。

本文期望通过根据市场估值和盈利变动的组合对A股市场的运行周期进行划分和研究,并将其置于经济和金融周期背景下做更进一步的思考。

他山之石:股市周期框架解析

高盛高华证券曾在2009年对股票市场周期进行系统性分析拆解,根据其股市周期框架,业绩的增长和股价的表现会在整个股市周期内发生系统性的变化。 然而,尽管业绩的增长是决定股市长期表现的动力之源,但在短期内,大部分业绩增长发生时股价并没有被完全兑现,而是在投资者给予正确预期,以及乐观看待未来增长的阶段得以被兑现。 为证实该理论,高盛统计1973年以来欧洲、美国股票市场的指数涨跌、盈利增长和市盈率变化数据,并根据实际利润增长和市盈率变化(反应投资者的预期)对指数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将一个完整的股市周期划分为 绝望、希望、增长和乐观 四个阶段:

绝望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数从高峰走向低谷的时期,其变化主要由市盈率收缩所驱动,因为市场中的投资者会对日益恶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该环境下将导致的未来企业盈利下降作出相应的预期和反应。 从统计数据来看,绝望阶段的股票投资回报率为四个阶段最差,仅为-24.9%,同时企业盈利增长较差,其平均增速为-7.3%。 该阶段产出缺口往往会扩大,PPI-CPI剪刀差同比逐渐下降至为负,国债收益率倾向于上升或整体维持高位。

希望阶段: 这一阶段持续时间通常较短(平均10个月),在希望阶段,投资者通常预期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增长即将降至谷底,增长阶段很快就要到来。 因此,该阶段内,市盈率成倍数扩张进而使指数从低谷反弹。 希望阶段股票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最高,达51.2%,但企业的实际盈利增长不佳,仅为0.7%。 该阶段实际经济指标通常为最差水平,但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有所改善,带动产出缺口走出底部,PPI-CPI逐渐由负转正,国债收益率下降。

增长阶段: 增长阶段持续时间通常较长(平均为33个月),在这一阶段,股票资产产生的收益回报主要由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所驱动,而这一阶段结束的标志,往往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好于企业实际的业绩增长,在数据上体现为市盈率扩张的速度快于盈利增长的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该阶段内股票投资回报率仅为10.9%,在四个阶段内相对较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达22.5%,为四个阶段内增速最高。 从经济指标上看,产出缺口急剧上升,PPI-CPI持续攀升至高位,国债收益率继续下降。

乐观阶段: 该阶段是股市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在乐观阶段中,投资者会过度乐观地看待未来业绩增长所带来的回报,因此,阶段内股价增长更多被市盈率所驱动而实际业绩增长比较低。 数据同样验证了这一规律——在乐观阶段,股票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达27.1%,为四个阶段中第二;盈利增长则较为疲软,阶段内的平均盈利增速仅为2.3%。 同时,PPI-CPI也逐步下行,国债收益率走势平稳。

对标A股:我国股市周期

轮动基本符合理论框架

根据这一框架,我们 从万得全A指数出发,分别计算其指数年化涨跌幅、市盈率年化涨跌幅、以及业绩(以EPS计量,即(指数总市值/总股本)/市盈率)年化增速 ,作为A股投资回报率、市盈率和盈利变化的计量指标,以2001年6月A股从高点回落时为第一轮周期的起点,将这之后A股市场的数据进行梳理分析。

1、不同:A股股市周期可能存在阶段的跳跃

从我们的统计结果来看,2001年6月至今,A股市场已经历四轮股市周期,分别为: 2001至2007年的第一轮周期,2007至2011年的第二轮周期,2011至2015年的第三轮周期,2015至2018年的第四轮周期 ,目前,市场或已迈过第四轮周期并过渡至第五轮周期第一阶段。

进一步根据指数、估值和业绩的走势来划分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从划分结果看, 并非每一轮周期都完整经历了“绝望→希望→增长→乐观”这四个阶段的轮动,中途可能存在阶段的跳跃 ,比如,在2007到2011年的第二轮周期中,A股极有可能跳过了乐观阶段而直接过渡到第三轮周期的绝望阶段,而近半年来股市的走势也存在类似情况,第四轮周期也极有可能跳过乐观阶段而直接进入新一轮周期之中,这与海外市场具有明显不同。

2、相同:阶段特征与海外市场或有出入,但基本符合理论框架

而从各阶段的表现看,A股的股价、业绩和估值的表现基本符合股市周期的理论框架。 下图是我们基于前四轮周期计算的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平均年化投资回报率以及投资回报在市盈率增长和业绩增长之间的分配情况(市盈率和业绩各自的年化增速)。 可以看到:

1、在A股市场中,最高股市投资回报率发生在乐观阶段,其次为希望阶段、增长阶段,最后是绝望阶段。 其中,年化投资回报率在乐观阶段高达173.2%,远高于希望阶段的25.9%。 这与高盛统计的欧洲市场的数据结论,即“希望>乐观>增长>成长”有一定出入。 从持续时间来看,A股市场绝望、希望、增长和乐观阶段分别是11个月、8个月、20个月和22个月,与高盛统计的“增长>绝望>乐观>希望”也有所出入。

2、盈利和市场预期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结论: 1)与高盛的统计结果不同, A股市场在绝望阶段其企业盈利并非完全负增长 ,根据我们统计的四轮股市周期的均值来看,绝望阶段平均年化业绩增速为2.6%, A股企业盈利基本为低位数增长; 2)盈利的快速增长基本发生在增长阶段,部分增长处于乐观阶段 ,从数据可以看到,增长阶段的平均年化业绩增速达到28.8%,为四个阶段之最,乐观阶段次之; 3)市场会在希望阶段提前支付对增长阶段盈利大幅增长的预期 ,希望阶段平均年化市盈率增速为53.2%,远高于增长阶段的-20.5%,而业绩变动方向相反,同时这一点从几轮股市周期中增长阶段投资回报率基本为负增长或微增长态势(-2.4%)反而在前面的希望阶段股市投资回报率取得较高正增长(25.9%)也可以看出。 而A股市场盈利与市场预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恰好反应出与海外市场不一样的特征,A股投资者散户较多,易受羊群效应的影响,往往会对某些信息造成过度反应。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每一轮周期以及周期中三大核心变量的变化情况:

3、历次股市周期回顾

1、第一轮周期:2001-2007年

2001年6月至2007年10月是我们所确定的第一轮股市周期。

由于2006至2007年牛市行情下,指数大幅上涨,因此周期中指数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而在2006年以前,整个股市的走势则相对较平缓。

这一轮股市周期开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经历的一轮经济困难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基本处于经济增长回落、通缩风险高企、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的状态,股票市场表现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而随着2002年之后国内需求的升温,GDP增速快速回升,企业盈利转为乐观,A股市场也在这一阶段迎来了2007年的一轮牛市。

数据上看,这一轮周期中各阶段万得全A指数的涨跌幅分别为-35.12%、-12.10%、-33.21%和477.30%,乐观阶段录得明显上涨;四个阶段估值调整幅度分别为绝望阶段下跌43.07%、希望阶段上涨42.77%、增长阶段下跌69.98%、乐观阶段上涨154.03%,业绩在四个阶段调整幅度分别为2.93%、-40.30%、124.96%和39.95%。

本轮周期共持续77个月,其中,增长和乐观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分别为27个月和31个月,其余两个阶段则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此轮周期中,乐观阶段投资回报率的大幅上涨为整个周期内指数的上行贡献了主要力量,并且在这一阶段,市盈率和业绩均录得大幅上涨。 需注意的是,希望阶段和增长阶段的指数投资回报率在这一轮周期中均为负增长,拆解来看,分别为业绩和市盈率在各自阶段内大幅下降所形成的拖累。

2、第二轮周期:2007-2012年

第二轮股市周期始于2007年11月,至2012年1月截止,共经历绝望、希望、增长三个阶段。

此轮周期的初期,受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较为悲观,反应到股市上可以看到,07年11月到08年10月这一段时间,尽管企业盈利并未大幅下降,但整个股指仍一路下探到底部,即为绝望阶段。 这一阶段中,万得全A收益率为-62.74%,其中估值下调69.6%,业绩上涨17.41%。

2008年底,“四万亿”投资计划出台托底经济,使投资者对国内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信心逐渐恢复,股票市场也迎来一轮上升期,可以看到,在经济修复的前期,即周期中的希望阶段,即使企业盈利增速为负,但出于对后续经济逐步企稳的预期,股市投资回报率仍以较高增速增长。 这一阶段,万得全A指数上涨62.42%,这一阶段估值上涨104.01%,业绩下跌30.56%。

随着经济的复苏,A股市场很快进入到增长阶段,由于此轮复苏是扩张政策带动的经济增长,一方面货币超发带来了流动性过剩,国内通胀压力较大,企业盈利在这一阶段内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市场对此轮经济复苏显得信心不足,股市估值呈明显下行趋势,因而指数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 该阶段内,万得全A收益率为0.22%,其中估值下调53.91%,对股市整体表现形成一定拖累,业绩上涨83.47%。

整个第二轮周期共持续48个月,其中增长阶段被分配较多时间,共26个月,其余两个阶段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需注意的是,本轮周期的绝望阶段,上市公司的业绩实现了较高的正增长,而我们知道,08年的这一轮经济衰退主要由海外金融危机传导至国内所致,国内经济在对经济危机的反应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此之前,国内通胀压力高企,并一直延续至该时间段内。 因此,该阶段内企业盈利的上行主要来自于通胀所带来的物价的上涨,而非企业基本面的改善。

3、第三轮周期:2012-2015年

2012年,海外环境恶化叠加国内工业企业库存进入萧条期,我国经济开始降速换挡,GDP增速从2011年的9.3%下降到7.8%。 在此环境下,A股市场也迅速从前一轮周期的增长阶段直接进入绝望阶段,该阶段内,万得全A指数下跌15.62%,估值和业绩分别下跌12.82%和6.68%。

2012年下半年,通过投入“铁公基”项目、降准等扩张性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环境和股票市场均迎来新一轮曙光,股市周期也进入到希望阶段,但从数据上看,本次希望阶段仅持续3个月时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便迅速切入到增长阶段。 在希望阶段,万得全A指数涨6.42%,估值为其增长作出主要贡献,期间上涨5.84%,业绩则下跌0.35%。 到增长阶段,指数收益率为0.64%,其中市盈率下跌15.39%,业绩上涨9.46%。

进入到本轮周期的乐观阶段(即2014年)之后,国内经济实际下行压力较大,但同时由于货币环境较宽松,大量资金无法从实体经济中获得满意的回报,开始在金融市场轮动。 这一阶段,企业盈利增速相对放缓,而股票指数则在杠杆加持下一路涨至历史最高位。 该阶段万得全A指数收益率高达175.18%,其中估值上涨138.95%,业绩上涨15.16%。

本轮周期共持续43个月,其中希望阶段持续时间较短,其余三个阶段持续时长基本相同。 与第一轮周期类似,乐观阶段在整个周期中涨幅最大,其余时间段内指数的走势则比较平稳。 与另外三轮周期不同点在于,由于物价久高不下,本轮周期中政府采取了“一手稳物价,一手振经济”的结构性经济政策,因此即使在严控措施下物价仍然坚挺,但由于没有进一步上涨空间,企业业绩的走势也相对更平缓,即使处于增长阶段,其业绩的年化增速也仅为8.11。

4、第四轮周期:2015-2018年

第四轮周期开始于2015年6月,于2018年上半年截止。

2015年6月在股市强力去杠杆的政策作用下出现了股灾,A股经历了199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断崖式下跌并开始了长达半年的深度调整,市场估值水平快速下行,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持续通缩,工业企业盈利增速下行扩散到万得全A指数,盈利开始呈下行趋势。 这一过程持续至2016年2月,就是所谓的绝望阶段。 在该阶段,万得全A收益率为-38.05%,估值和业绩分别下降33.85%和4.02%。

2015年年底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市场带来了希望,当然监管层在股灾后强力维稳也是市场信心恢复的重要原因。 从2016年3月到2016年11月,市场进入希望阶段。 在这一阶段,万得全A上涨12.11%,其中估值上涨13.60%,业绩下降6.59%。

2016年11月之后,股市进入到我们定义的增长阶段,企业盈利也迎来好转。 这一阶段内,万得全A上涨6.81%,其中估值在这一阶段下跌18.97%,业绩上涨19.77%。

第四轮周期共持续32个月,其中增长阶段持续14个月,绝望和希望阶段分别持续9个月。 本轮周期的绝望阶段,由于估值和企业盈利“双杀”,股市年化投资回报率取得较大幅度负增长;而到了希望阶段,随着投资者预期的好转,市盈率转向正向增长,股市投资回报率转负为正。 从目前增长阶段的情况来看,企业盈利已度过绝望阶段和希望阶段持续下行,重回增长轨道,但受制于估值中枢的下调,阶段内指数走势仍比较平稳。

股市周期各阶段宏观

经济指标如何变动?

高盛高华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将股票市场周期的四个阶段与宏观经济周期进行了系统性比对,其以 产出缺口、失业率、ISM、PMI、债券收益率、股票市场波动率和股市风险溢价 等指标衡量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同时对比相同时间段内股市周期变动情况,用以更加明确股市周期在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中,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情况。

我们参考这一框架,选取 国内产出缺口、CPI-PPI、债券收益率、投资者预期回报率等指标 来衡量国内宏观经济,并与前面我们总结的四轮股市周期的情况进行比对。

1、产出缺口与股市周期

产出缺口( 产出缺口=实际GDP-潜在GDP )测度的是真实的经济变量围绕潜在水平的变动情况。 由于潜在GDP往往提前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因此理论上讲,当人们预期到经济好转时,产出缺口下降,反之则上升。

对应到股市周期的各阶段: 1)绝望阶段前期,市场对经济的预期普遍悲观,产出缺口往往会扩大;而后期向希望阶段过渡过程中,市场的悲观情绪不断被缓和但实际经济情况尚未明显好转,产出缺口由此收窄。 2)希望阶段的实际经济指标通常为最差水平,但人们始终存在对未来经济改善的预期,产出缺口将继续下降。 但到该阶段即将结束时,宏观经济逐步向好,届时产出缺口将逐渐走出谷底。 3)增长阶段实际经济的增长超过潜在水平,产出缺口将急剧上升。 4)乐观阶段是实际经济水平达到峰值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中,无论是实际GDP增长还是潜在GDP预期都相对强劲,因此产出缺口的变动并无明显规律。

为验证此结论,我们用HP滤波法测算国内潜在GDP水平,并基于此计算产出缺口。 从实际测算的结果来看,第一轮周期和第三轮周期的增长阶段(2003年2月至2005年7月、2009年9月至2014年4月)这两个阶段中,产出缺口呈下降或区间震荡态势,与我们的预期结论不符,而在其余各阶段,其走势基本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 而2003Q1至2005Q2期间,我国实际GDP增速在10-11%左右高位震荡,而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启增速换挡模式,因此这两个时间段内,产出缺口的数据结论可能会受到影响。

2、PPI、CPI与股市周期

由于PPI和CPI控制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因此, 两者之差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的盈利情况 。 经验数据也表明,PPI-CPI剪刀差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们在第二部分对股市周期各阶段三大变量的演变特征的描述中已经提到,在不同的阶段,上市企业盈利往往面临不同趋势。 对应到这一部分,我们认为PPI-CPI剪刀差走势基本与上市企业盈利一致,具体而言为:绝望阶段,由于企业盈利增长较差,PPI-CPI同比逐渐下行直至为负;希望阶段,企业盈利尚未好转,但由于正在向增长阶段过度,因此该剪刀差逐渐上行直至由负转正;增长阶段,PPI-CPI剪刀差将持续攀升至高位;乐观阶段,由于盈利增速转为疲软,PPI-CPI剪刀差将逐步下行。

从已有的四个周期的数据看,由于第二轮周期和第三轮周期,国内通胀压力高企,PPI-CPI走势与预期结论出现偏差,其余情况下,这一剪刀差的走势基本与我们的预期一致。

3、利率与股市周期

利率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而它的变动也往往牵动着股票市场价格和估值的变动:通常而言, 利率的上升意味着信贷的收缩,股票市场将受影响下跌,利率下降时则股票市场上行 。 因此此处,我们进一步加入利率因素,分析股市周期的各个阶段利率的变化情况。

我们以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来衡量利率水平,对应到股市周期的各个阶段,我们预计利率的表现具体如下:绝望阶段,经济整体衰退的同时人们对经济状况整体偏悲观,预计国债收益率将上升或整体维持高位运行;希望阶段,财政及货币政策将趋于宽松以拉动经济增长,市场对宏观经济预期出现转向,国债收益率水平将下降;增长阶段,预计国债收益率将继续下降;乐观阶段下,经济形势本身较好,叠加市场本身的乐观情绪,预计收益率走势相对平稳。

从梳理的数据来看,基本与我们的假设相符,部分阶段存在与假设相背离情况,比如第二轮周期的希望阶段,实际利率出现上升,而实际上,由于在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持续处于一轮高通胀周期,因此在2008年下半年,尽管政策面开始放宽以提振经济,但国内通胀率仍保持快速下降趋势直至2009年,由此也推高了国内实际利率。

4、投资者预期回报率与股市周期

我们认为,不同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会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补偿要求:当市场对未来经济和市场前景的预期比较低,投资者会对未来风险提高风险补偿要求,其预期收益率会相应提高;相反,在经济景气度较高时期,投资者风险补偿要求会降低,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会降低。

我们参照高盛对RRR这一指标的定义(实际所需回报率(Real Required Return)=股票风险溢价+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过去5年平均通胀率)),以“股票市场日均收益率-过去5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代表通货膨胀预期)”来衡量投资者预期收益率。 逻辑上来讲,由于绝望阶段和增长阶段投资者风险补偿要求提升,投资者预期收益率这一指标中枢会有所抬升,而在希望和乐观阶段,由于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降低,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也会相应降低。

从数据结论来看,后两轮股市周期RRR走势与预期结论基本接近,而前两轮则出现一定的背离,具体表现为这两轮周期的增长阶段,投资者预期回报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而从前文我们整合的数据可以发现,这两个阶段中反应投资者预期的PE下行幅度明显大于其余两轮周期的增长阶段,也对期间内指数的上涨形成明显拖累。 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增长阶段,尽管企业业绩的表现的确比较瞩目,但市场上投资者信心仍显得不足。

股市周期框架中,

后续A股将如何演变?

回归到当前,上半年来,在去杠杆的影响下,A股市场再度出现持续下跌,对整个市场的情绪也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今年1月至今,万得全A指数和估值中枢再度下移,成分股公司业绩也出现结束了此前持续提升趋势,开始出现下行。 基于此我们认为,当前的A股市场可能已经进入第五轮周期的绝望阶段。

而这一阶段是否会持续更长时间,我们认为还需要后续的进一步等待和观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经济环境上看,当前经济整体下行,但政策的边际宽松或将带来投资者预期的修复。 近两个月经济数据谈不上乐观,同时PPI与CPI的差也处于高位,实际利率水平不低,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大趋势已不言而喻。 但近期的政策信号显示,多项政策“去杠杆”正在实质性转向“稳杠杆”,政策面正在出现逐步转向,经济或有好转的空间。 但总体来看,当前政策面的放宽,其目的在于缓解经济断崖式下跌的风险,并不足以使经济出现转向,因此从宏观经济和政策的角度而言,后续市场投资者预期能否修复,其关键还在于政策是否能延续边际宽松的趋势,从而带来经济的企稳。

第二,估值层面看,尽管当前估值已经到历史低位,但不意味着立刻就能均值回归。 截至目前,上证综指、沪深300和创业板指的PE(TTM)分别为12.3、11.4和35.6倍,处于2009年至今的 32%、32%和7%分位,距离历史最低值的幅度38%、42%和24%,各指数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 但由于:1)受制度、海外资金、监管等各方面的引导,近两年A股估值逻辑已在重构,对比海外成熟资本市场估值情况,A股整体估值仍有进一步下移空间;2)结合估值和盈利看,当前除了大金融和周期、医药行业外,其余处于估值低位的行业盈利水平也比较低,而由于下半年经济的大概率下行,盈利增速也将进一步回落,恐难以支撑估值从底部回升。

第三,业绩层面看,经济周期下行趋势下,业绩增速极有可能进一步回落。 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尽管5月以来政策面的放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断崖式下行的风险,但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经济回落的趋势。 因此,在经济整体下行的影响下,企业盈利也将大概率下行。 从我们的统计结果看,其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往往与PPI-CPI走势同步,而进入到下半年,预计伴随着PPI-CPI的回落,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也将进一步回落。

因此,综合来看,尽管我们建议不过度悲观,但毕竟当前的基本面已呈现大概率向下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何时能走出底部区间、顺利过渡到希望阶段,还需进一步等待更有力的市场催化剂来促成!

风险提示: 研究框架本身的局限性,宏观政策发生改变,海外不确定因素等。

专家论市>>>

李志林:A股的政策必须有一个根本性扭转

国泰君安李少君:高股息策略进入配置买入区间

应健中:筑底中要注意两大题材 积小赚为大赚

美国最近的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分别带来了哪些领域的伤害?什么伤害?

[回复]·什么是次贷危机?全称“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一批投资次级抵押贷款的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 相关资料·什么是次级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 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风险较大更大,所以收取的利率更高。 为了资金尽早回笼,发放这些贷款的机构将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类似地,次贷的债券利率当然也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才能得到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 背景: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当美国楼市就开始掉头,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抵押获得融资。 那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也弥补不了贷款的损失。 而以次贷为支撑的债券也就跟着贬值,从而导致之前买了这些债券的机构亏损次贷债券的高利率是建立在美国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之下的。 因为虽然这些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容易理解吧,因为那些人信用状况本来就差,收入证明也没有,其他负债也重,还不起房贷也是容易发生的事情),但当预期美国房价不断上涨,楼市大热的时候,放贷的机构即使收不回贷款,它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来弥补损失。 实际上2006年开始的时候,美国楼市就开始掉头,房价开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那即便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也弥补不了贷款的损失。 而以次贷为支撑的债券也就跟着贬值,从而导致之前买了这些债券的机构亏损。 许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就亏了很多。 美国的地产市场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允许二次抵押,房屋贷款人在楼市的上涨中,可以把房屋拿去二次抵押,从而用房屋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进行消费。 谢国忠认为,“所以当楼市持续下跌的时候影响的就不只是资产价格,消费、信用成本等都会恶化。 ”亚太股市集体跳水 次按危机正演变成金融风暴17日亚太地区承接纽约股市上周五的跌势,大幅下挫。 香港政府经济顾问郭国全昨天更是警告称,美国次级房贷问题已经演变成了“金融风暴”。 由于投资者担心通胀水平上升将限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再次降息的空间,17日亚太地区承接纽约股市上周五的跌势,大幅下挫。 香港政府经济顾问郭国全昨天更是警告称,美国次级房贷问题已经演变成了“金融风暴”。 美国劳工部1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受能源和粮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美国消费价格11月份环比上升0.8%,同比上升4.3%,为2005年9月以来最大涨幅,显示通胀风险正在加大。 欧元区11月份CPI也上涨3.1%,创下了自1997年1月该数据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当地时间16日更是明确指出,通胀减缓的时代已经告终,美国已经显示出了“滞胀”的初期迹象。 所谓滞胀是指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通胀上升。 格林斯潘指出,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再加上美国及其他地方生产力增长率下降,都是通货膨胀率走低的时代可能结束的征兆。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几率已达到近50%,我认为这一估计是准确的。 ”在谈到美国的房市问题时,格林斯潘认为,当房屋库存过剩的现象消失时,房价下降趋势就会趋于稳定,“对抗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最佳方法是依靠政府注资”。 他表示,虽然政府注资将会导致短期的财政问题,但对市场运转方式的伤害较小。 此外,格林斯潘还特别提到一点,美联储过去数月以来的降息举动使得通胀几率升高。 分析人士认为,以上种种,将使美联储通过降息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努力面临挑战,欧美央行在货币决策上开始左右为难。 外界预计,美联储将通过注资的方法,而不是调整利率来缓解信贷市场的紧张局面。 受此影响,上周五,美国三大股指在前一日小幅回暖后,又在金融股的领跌之下大幅下挫,跌幅均超1%,至此主要股指也遭受了五周以来最大的单周跌幅。 受此影响,昨日亚太股市又上演了一幕普跌惨剧。 除了中国内地股市震荡走低以外,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也在地产股的带领下以普跌之势单边杀跌,最终收市大跌967点,跌幅达3.51%,大幅失守点整数关口。 同时,国企指数收市大跌566.07点,跌幅达3.55%,为最近4个月以来首度跌穿半年线,这也是该指数最近9个月以来首度收在半年线之下,同时亦创出本轮调整行情的新低。 承接上周四、五跌势,昨日台北股市在电子企业的带头之下,再度下挫,报7830点,收盘跌幅达3.54%,跌势再度领先亚洲股市,3个交易日下跌达660点。 同样,追随美股颓势,昨日,在银行股的领跌下,日经指数连续第4天下跌,全天以点收盘,下跌1.7%。 韩国股市则受到出口股的影响,首尔 [url=综合指数([url=行情 [url=股吧)以1839点收盘,跌幅达2.9%,创11月2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同时,澳大利亚股市也急跌3.5%,报6263.5点,创8月10日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 承接上周跌势,欧洲各大股指今日开盘仍跌声一片。 德国法兰克福DAX股市指数以及瑞士市场指数SwissMarket早盘在分别低开64点和58点后,继续震荡下行,截至发稿,德国法兰克福DAX股市指数以及瑞士市场指数SwissMarke下跌幅度已分别达到1.35%和1.34%。 面对这样的急跌,香港政府经济顾问郭国全昨天表示,“次按危机已经成为了金融风暴”,欧美国家十分担忧次级房贷问题的影响,而且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 他指出,次按问题对全球的影响会否蔓延到其他经济环节还需要观察,“但亚洲国家和地区不应小看这个问题”。 郭国全认为,全球经济在最近5年内增长速度之快,过去30余年前所未见,但是当前通胀趋势已促使部分经济体系作出调整。 “今年和明年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上一个帖子:工行坐全球金融头把交椅下一个帖子:巴菲特:选择股票要学会三个诀窍品质 回复于2008-5-19 16:10:21五大央行911后最大规模联手注资 全球股市大跌在五大央行联手注资的消息公布后,美国股市一度大涨200多点。 不过,由于外界对这一举措的实际效果仍不确定,且考虑到当局出“重拳”背后所折射出的信贷市场日趋恶化的状况,投资人的乐观情绪很快消退,美股当天收盘仅守住了少量升幅。 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五大央行12日宣布,将联手向金融市场注资高达640亿美元,以缓解全球范围内的信贷吃紧状况。 然而,这一“9·11”事件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央行联合行动却未能将股市从对美国降息的失望中解脱出来,恰恰相反,昨天的亚太股市和欧洲股市全线大跌,日股出现4个月来最大跌幅,欧洲三大股指昨日午盘也都下跌1%以上,跌势之惨重远超过了美联储宣布降息次日。 根据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士央行发布的联合声明,美联储将以“临时货币互换协议”的形式,向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提供240亿美元资金;同时美联储将安排4次面向国内银行的拍卖,预计将总共向美国银行系统注资400亿美元。 美联储称,国际银行界的联合行动主要是为了缓解短期拆借市场不断上涨的压力。 就在前一天,美联储刚刚宣布了9月份以来的第三次降息,而此前加拿大和英国等央行也都实施了降息。 在五大央行宣布上述消息后,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央行也表示了支持。 雷曼兄弟的策略师古德温称,各大央行的最新举措颇有“震慑作用”,“联手行动表示各家央行一道加入对抗次贷危机的努力”。 业界认为,通过联手减轻金融市场压力,各家央行向投资者发出了清晰信号,即它们已意识到了信贷市场问题的严重性,并准备采取行动。 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对上述措施的实际效果表示了怀疑。 “说到底我们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流动性吃紧,”瑞士银行首席经济研究员哈撒韦说:“这只是另一次疗程,当局还需要继续努力。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经济师伯纳则表示:“各国央行出手处理市场流动性问题固然是好事一桩,但无法改变我对经济走向的看法。 ”伯纳此前发布报告预测,美国经济明年将出现温和衰退,并可能在第一和第二季度出现经济环比负增长。 “我只能说这样的举措是明智的,但仍不足以阻止经济在近期放缓增长。 ”高频经济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谢泼德森说,他认为,美联储应该在降息的当天就宣布这一决定,或者至少做些暗示,这样股市就不会经历11日的暴跌了。 在五大央行联手注资的消息公布后,美国股市一度大涨200多点。 不过,由于外界对这一举措的实际效果仍不确定,且考虑到当局出“重拳”背后所折射出的信贷市场日趋恶化的状况,投资人的乐观情绪很快消退,美股当天收盘仅守住了少量升幅。 而在昨日亚太及欧洲市场,各大股市更是深幅下挫,跌幅近期罕见。 日本股市昨日收跌395.74点,跌幅2.5%,报.52点,为8月17日以来最大跌幅。 中国香港股市连续第2天下跌,恒生指数跌776.61点,跌幅2.72%。 MSCI亚太指数昨日大跌2%,甚至超过了前一天1.3%的跌幅。 欧洲道琼斯斯托克600指数昨日中盘大跌1.6%,其中,巴黎股市重挫2.2%,伦敦股市下跌2.1%,法兰克福股市也大跌1.4%。 而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的最新走势也预示美股13日开盘将下跌。 昨天,欧元区3个月银行间拆借利率一度达到4.95%的7年来最高水平,表明五大行的联合行动并未达到预期的缓解流动性吃紧的效果。 对中国的影响总体上看,次贷对于中国的影响甚少,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几乎是对外隔绝的。 中国五大银行投资美国次贷的数目甚少,目前估计他们总共的损失大概才 50亿人民币,所以理论上对中国的影响甚微。 但外部环境导致美元的币值,流动性波动极大,对国内的影响也不容低估相关新闻:2008:人民币外升 内贬让利率与汇率共舞2007年,小至猪肉、汽油、请小时工,大至房子、股票,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人民币购买的东西都在不知不觉或大张旗鼓地涨价。 有人惊呼,票子毛了!然而,一个时隔两年多准备再度前往美国的中国人却惊喜地发现,同样多的人民币换回的美元足足增值了10%。 人民币更值钱了!他说。 人民币到底是毛了,还是更值钱了?专家的解释是:人民币在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风险正在积聚一只南美洲热带雨林的蝴蝶抖动了一下翅膀,导致两周后太平洋上的一场飓风。 这个故事的中国物价版本是:一种叫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猪瘟,最终刮起了一场席卷中华大地的物价上涨之风。 时至今日,对当前物价走势究竟是结构性通胀还是全面通胀前奏的争论依然没有结论。 然而,防止明年物价水平走向全面通胀,已经成为从中央政府到学者乃至平民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 明年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判断。 他从货币着眼分析:从货币供给来说,流动性太多,这意味着更多的钱追逐同样的商品;从货币需求来说,股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效应使得居民不愿持有银行存款,居民储蓄从银行搬家投入资本市场后促使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导致资产价格和一般物价全面上涨。 即使从经典的成本分析角度入手,明年乃至未来的物价上涨压力也让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的国家信息中心宏观分析师祝宝良担忧。 明年乃至未来,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压力还是很大的。 他判断,明年国际面临的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可能还在10%以上;国内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的价格还会上涨;加上资源价格改革和翘尾因素,明年CPI可能还在接近4.5%的水平上。 不光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人民币被动升值的压力也在加重。 2007年春天爆发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将日益一体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拖入一个巨大不确定性中。 为了尽快摆脱次债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开始进入减息周期,目前已经连续降息3次达100个基点,坠入弱势境地的美元加大了其他货币升值压力,并影响到英国、加拿大、欧元区乃至中国的货币政策。 美元的持续贬值,加大了人民币被动升值压力,欧元区最近加入到了施压人民币汇率的阵营便是明证。 这无疑给国内出口型经济带来挑战。 问题出自何方面对挑战,我们不禁要问,人民币到底哪儿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局面?究其根源,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需要人民币实际汇率向均衡水平调整。 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指出,理论上说,在其他因素给定条件下,如果一国存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而又不愿让货币升值,就会因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进而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并最终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但在实践中,国际收支顺差国可通过对冲政策吸干过剩的流动性,或通过资本管制将投机资本挡在国门之外,从而在一定时期内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 但是,对冲不可持续,资本管制的漏洞无所不在。 一般来说,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双顺差加汇率稳定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出现。 因此,在国内出现了两幅并行不悖的景象:国内商品、服务、要素、资产等价格水平上升,即人民币对内贬值;二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小幅渐进上升,即对外升值。 专家指出,两者在经济福利意义上的差别,在于资源配置效应和分配效应。 维持名义汇率稳定、通过国内价格水平上升来调整,会使资源配置进一步扭曲,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也极为缓慢,通胀和资产价格有超调的风险。 让汇率为利率腾挪空间面对逐渐加码的通胀和升值压力,如何灵活地采取调控政策应对,是决定明年宏观经济能否走好的关键。 一方面,美元持续贬值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不容忽视。 不少专家预计,明年人民币全年升值幅度有望达到10%。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价格上涨幅度,抑制通货膨胀。 无论是进口粮食还是能源,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无疑会降低进口价格;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加速升值的预期,不可避免地带来热钱进入,增加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加剧市场上更多货币追逐商品的局面。 而且,由于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出于就业等考虑,汇率调整幅度不能太大。 专家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不能丢。 因此,明年汇率政策的着重点,不在于加大多少升值幅度,而在于汇率弹性的增加。 通过扩大汇率浮动区间等措施,增加汇率灵活性,尽量将小幅渐进升值的弊端消解,更大程度地发挥汇率在优化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而且,更灵活的汇率机制也能为利率政策腾挪空间。 美联储降息后,出于中美利差和抑制热钱流入因素的考虑,央行暂停了加息步伐。 但实际利率目前依然为负,通胀预期居高不下,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在此情形下,加大汇率机制改革力度,让汇率向均衡水平靠拢,并对资本流出实行全面可兑换等,央行的利率调整空间还始终存在,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态势必将得到扭转。

标签: 全球股市收盘 乐观情绪提振 主要股指普遍上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