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质量 = 营业利润 / 销售收入

admin 39 0

收益质量是一个财务指标,用来衡量企业从其销售中产生的利润的质量。它本质上是一个利润率度量,显示企业每产生一美元的销售额,能赚取多少美元的利润。

收益质量公式如下:

收益质量 =营业利润 / 销售收入

其中:

  • 营业利润是企业在扣除运营成本(如商品销售成本、工资和折旧)后获得的利润。
  • 销售收入是企业从其主要业务中获得的收入。

如何计算收益质量

要计算收益质量,需要以下步骤:

  1. 确定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通常在公司的损益表中列示。
  2. 确定企业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也在损益表中列示。
  3. 将营业利润除以销售收入,即可得出收益质量。

收益质量的用途

收益质量可用于多种目的,包括:

  • 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收益质量衡量企业从其销售中产生利润的能力。较高的收益质量表明企业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 比较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收益质量可用于将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具有较高收益质量的企业往往比收益质量较低的企业更能盈利。
  • 识别利润来源:收益质量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其利润的来源。例如,收益质量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成本降低或销售额增加。
  • 预测未来的盈利能力:收益质量可能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收益质量稳定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未来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影响收益质量的因素

多种因素会影响收益质量,包括:

  • 成本控制:有效控制成本是提高收益质量的关键。这包括管理供应链、优化运营和降低劳动力成本。
  • 销售策略:有效的销售策略可以增加销售收入和提高收益质量。这包括针对正确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
  • 经营杠杆:经营杠杆指的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比率。较高的经营杠杆可能会导致收益质量波动,因为固定成本的变化会不成比例地影响利润。
  • 产品组合: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可以帮助减少收益质量的波动性。这可确保企业在一种产品销售不佳时,仍能从其他产品中获得收入。

结论

收益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用来衡量企业从其销售中产生的利润的质量。它可用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较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识别利润来源以及预测未来的盈利能力。通过了解收益质量的影响因素,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来提高其盈利能力和财务业绩。


收入成本利润三者关系公式

利润=收入-成本 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是最基本的利润计算公式。 其中,收入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益等,成本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拓展资料:

利润表主要说明在一段时期内公司的盈利情况,以及具体的盈利构成及其来源。 该表传递给我们的核心信息是企业在一段时期的经营成果。

是否盈利,代表企业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创造能力,是我们判断一家企业经营结果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净利润的正负值来判断。

盈利水平,对于投资人而言,每一项投资都伴随机会成本,即将同样的资本投入到其他项目上所获得的回报率,所以在投资项目上所获得的回报率大于机会成本时,该笔投资才会实际发生,可以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来判断。

盈利质量,结合上面例表1,我们可以看出,净利润,即里边包含了营业外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与支出。 判断企业的盈利质量,可以围绕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展开,在利润表中可以通过核心利润、费用占比进行初步判断。

衡量企业盈利质量如何,主要是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经营的怎么样。 核心利润是企业自身开展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经营成果,体现了企业经营性资产的增值能力以及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成果的获现能力。

所以,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大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要是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经营活动,提升市场份额、增加营收规模、提高盈利水平。

利润公式

利润公式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补充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扩展净利润率是指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占销货净额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 这种百分比能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经营效率。 在会计学上,利润可分为毛利润(销货额与已销货物成本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毛利润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差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与所得税之间的差额)。 利润在各个时期、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企业之间都有所不同。 在利润较高的企业中,职工可以得到较高的工资和奖金。 从利润水平的高低情况,可以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利润增长,就业人数和收入一般也会增加,而利润下降,就业人数和收入也会随之减少。 利润鼓励人们将储蓄投入有利可图的企业或行业。 同时,利润还为经济增长提供最大的资金来源。 虽然利润的绝对值可能每年达到新的水平,但利润率却不一定随之而不断提高。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 我国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25%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25%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 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举例说明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本年出售家电2万台,平均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则这家电器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一般这种行业交的是增值税)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当所得税率为25%时,其净利润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4000-2*1500-100-400-120)×(1-25%)=380×(1-25%)=285(万元)当所得税率为15%时,其净利润为380×(1-15%)=323(万元)很明显,所得税率低时,企业的盈利就大。 对于同一家公司,其税后利润在享受15%的所得税率时就比25%的所得税率要高26.84%。 只关注净利润的绝对额增减变动不足以反映公司盈利状况的变化,还需要结合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 例如,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快于净利润增长率,则公司的净利润率会出现下降,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在下降,相反,如果净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则净利润率会提升,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在增强。 所以,净利润率比净利润更能说明问题。 但是,如果净利润中存在大量非经常性损益、非主营收入,以及所得税变动,这样的净利润率质量会下降,不能完全反映公司业务的盈利状况,这时营业利润率或EBITDA利润率就是更好的指标。

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分别是?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利润的质量特征:

(1)一定的赢利能力。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最终财务成果。

(2)利润结构基本合理。 利润是按配比性原则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收入与费用相减的结果。

(3)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4)影响利润的因素较复杂,利润的计算含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成份,其结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具有可操纵性。

标签: 销售收入 = 收益质量 营业利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