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点选择偏差:投资者可能试图预测市场的高低点,这通常会导致买高卖低的情况。

admin 2 0

时点选择偏差是指投资者试图预测市场的高低点,从而进行交易。不幸的是,这通常会导致买高卖低的情况,对投资收益造成负面影响。

时点选择偏差的产生

时点选择偏差产生于投资者对市场走势的过度自信。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识别市场顶点和低点,从而在最有利的时间点进行交易。这种自信往往是基于事后诸葛亮的思维,而无法在实际交易中准确预测未来。

时点选择偏差的后果

时点选择偏差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投资者试图在市场高点卖出,但在发现市场仍在上涨后,又会犹豫不决。结果,他们可能会错过进一步的上涨机会。同样的,投资者试图在市场低点买入,但在发现市场仍在继续下跌后,又会犹豫不决。结果,他们可能会买到更低的价格,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

避免时点选择偏差的策略

避免时点选择偏差的最佳策略是采用长线投资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长期持有股票,而不是试图频繁交易。通过分散投资、定期投资和保持纪律,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增加长期收益的机会。

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是指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和行业。这可以降低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定期投资

定期投资是指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如每月或每季度)投资固定金额。这可以平滑投资组合的成本基础,减少市场时机的影响。

保持纪律

保持纪律是指根据既定的投资计划进行投资,而不受市场波动的情绪影响。这意味着即使市场下跌,也要坚持长期投资计划。

结论

时点选择偏差是投资者在交易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陷阱。试图预测市场高低点的冲动可能会导致买高卖低的情况,损害投资收益。通过采用长线投资思维方式,并采取分散投资、定期投资和保持纪律的策略,投资者可以避免时点选择偏差的负面影响,实现长期的投资成功。


为什么买股票总是亏钱?

炒股亏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对于大多数股民来说,这几乎是一种常态。

然而,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才能够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结论。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市场风险

股市投资本身就存在着市场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 股市的涨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对股市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市场风险是股民在炒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即使你的炒股策略再好,也无法完全排除市场风险带来的影响。

二、信息不对称

在股市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 但是,由于信息来源的不对称性,股民的投资决策往往会出现误判。 大型机构和内部人士在信息获取上往往更具有优势,而小股民则很难掌握到最新的信息。 比如一些公司内部信息被泄露给一些大股东或者机构投资者,但小股民却没有获得这些信息,结果导致小股民做出的决策和大股东或机构投资者不同,从而出现亏损。

三、交易成本

除了买卖股票本身的成本(如佣金、印花税等),还存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如滑点、市场波动等。 特别是在高频交易时,这些交易成本往往会被放大,影响投资回报率。 另外,很多投资者还会被过高的杠杆率所吸引,从而导致了更大的交易成本和更高的亏损风险。

四、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技能,但也是许多股民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 炒股时,股民常常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如贪婪、恐惧、焦虑等,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在实际操作中,当市场看涨时,投资者会倾向于追高买入,而在市场下跌时,会急于出售股票。 这种情绪驱动的交易行为往往会导致投资者在错误的时点进行交易,最终导致亏损。

五、短期主义

许多股民炒股的目的是短期获利,他们往往关注的是短期的涨跌,而忽视了公司的长期价值。 这种短期主义的投资方式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导致股民频繁进行交易,产生更多的交易成本,最终导致亏损。

六、缺乏炒股知识和技能

炒股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分析公司基本面、技术分析、风险管理等。 如果股民缺乏这些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被市场中的种种变化所影响,导致投资决策出现偏差,最终亏损。

七、跟风盲目跟从

股市中常常存在着跟风现象,当某只股票出现明显涨势时,股民往往会盲目跟从,导致买入价格高于合理价值,最终在价格下跌时亏损。 这种盲目跟从行为不仅会导致亏损,还会让投资者失去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总的来说,炒股亏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往往相互作用,导致了投资者亏损的结果。 要想避免亏损,股民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采取科学的投资策略,注重情绪管理,减少交易成本等。 同时,也需要摆脱短期主义的思维,树立长期投资的意识,关注公司的长期价值,降低市场风险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投资者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避免盲目跟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炒股票一般持有几只股票比较合适呢?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每股股票都代表着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 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上面是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解析,有很多人看了跟没看一样,反正都是不懂。 没事,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可以很容易理解股票。

你和你的朋友3人合伙开了一个餐厅,你出30万,另外两人各出10万。 这样,你的餐厅原始资金就是50万。 你们3人就是餐厅的股东。 如果我们规定,每股为1元,那么,这个餐厅的股份总共就是50万股,你有30万股,他们每人10万股。

你们餐厅到工商局去注册登记,工商局就会把你们的出资资金和各自占的股份比例登记在册。 你们如果赚了钱,利润也是按出资比例分配。

你们自己可以到外面的印名片的小店,印制三张美丽的证书,给你的那张上面印:XXX先生,在XXX餐厅投资30万元,公司股份每股1元,故共占有30万股,特此证明。 证书上面盖有你餐厅的公章。 同样,给另外两个人也各发一张类似的证书。 这三张纸,就是你们公司的股票。 它用来证明你们各自在公司享有的股份。 至于你们在公司中的权利和义务等,应该在公司章程中详细约定,你们三个股东也要签字,在工商局备案。

上面解释了什么是股票。 简单地说,股票就是证明你在企业里面占有股份的票证。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你的朋友之一不想继续当股东了,但是另一个人想进来合伙。 那么你的朋友可以把股份转让给另一个人,他们之间经过商量,可以以原价转让,也可以以高于或者低于原价转让。 就是说,新来的人,可以出10万给他,换取原来他所拥有的10万股,也可以出15万换这10万股。 或者出5万换这10万股。 如果这家餐厅很红火,他可能要花15万才能达成转让协议。 这就是股票(股份)的买卖。 这种买卖是私下进行的,买卖双方可能本来就是朋友,或者经人介绍认识的。

对比开餐厅的例子,所谓上市公司,就是把上述这个餐厅买卖股票的事情,放在一个交易市场去进行。 如果前面的例子相当于两个人私下买卖农产品的话,上市公司就好比在农贸市场交易农产品了。 全国用来帮助企业的股东买卖股票的交易市场总共有两个:一个在上海,叫沪市;一个在深圳,叫深市。 刚才例子中的餐厅,如果想放到沪市或者深市去买卖他们餐厅的股票,就要向国家的管理机构——证监会进行申请。 如果获得批准,就可以,这就叫上市。 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买卖的意思。 当然,一个区区50万的小餐厅是不会被批准的,公司要上市有很多条件,例如资金规模要大,公司经营要好等等。

2手上机数控股票可申购3张可转债吗

我个人建议持有三只以内,因为如果持有的股票太多的话,个人的经历也没有办法支持。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虽然很多人一再强调分散投资的重要性,但普通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普通投资人也不可能每天盯盘,甚至每天通过各种调查来研究相关股票。 我觉得在有限的经历下,我们只需要选择少数股票就可以了,这样就已经能够满足多数投资人了。

我个人的建议是三只以内。

目前A股市场的股票大约是3000~4000之间,各个行业的龙头股和蓝筹股也非常多。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很多人会在纷繁复杂的股票中迷失自己,他们也不知道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 我觉得投资人没有必要选择自己不懂的领域,只需要在自己的领域选择三只以内的股票就可以了。

少而精的股票可以提升自己的研究效率。

正如我在上面所提到的那样,我们每当研究一家公司股票的时候,都要对这家公司做充分的背景调查。 散户投资者的信息收集能力本身就比较弱,专业素质也没有办法和操盘手相提并论,所以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到没有意义的股票上。 如果你能进一步削减自己的持股数量,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相关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持股企业。

分散投资有些时候可能是一个误区。

有的人总会强调把资产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错,但如果用在散户投资人身上有些散户投资人,本身就不适合持有过多种类的资产。 在我个人看来,分散投资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在分散投资的情况下,散户未必能获得足够的投资回报,精简持股的情况也未必承担巨大风险,前提是你具有研究股票的能力。

可以

上机数控全称: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股票代码,股票简称:上机数控。 是自然人控股的股票上市公司,杨建良持股101亿股,占总股本的3672%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杭虹持股万股,占总股本的1604%,第二大股东。 上机数控属于机床概念。 从市值上看,机床概念上市公司中恒立液压是唯一一家位于“千亿俱乐部”;上机数控、埃斯顿、海天精工等3家位于“百亿俱乐部”;ST沈机、日发精机、秦川机床、山东威达等12家位于50-100亿元之间;紫天科技、南兴股份、五洲新春、ST天马等10家位于10-50亿元之间;从盘面上看,所属的机床概念,整体上涨848%。 领涨股为浙海德曼()

一文读懂什么是行为金融学,如何利用行为金融学进行投资实践

每次买了某只股票之后,它就开始跌,卖了却又开始涨? 天天都在关注股票涨跌,但买来卖去最终赚了个寂寞? 本想冲进熊市抄底,结果亏得更惨? 明明把钱放在了几个篮子里,结果还是没有躲过风险? 学了一大堆投资知识,最后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你的投资中是否也存在这些问题?你是否想解决这些问题?是时候了解一门新兴学科——行为金融学了。 因为想要在投资中获利,不仅需要掌握金融学知识,更需要了解人性,知道人的行为会对投资产生怎样的影响。 《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是了解行为金融学的入门书,书中用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什么是行为金融学,人的心理是如何对投资行为产生影响的,以及如何利用行为金融学指导投资实战等。 作者陆蓉曾在美国著名高校系统学习过行为金融学,而且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她目前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她的行为金融学课在投资圈备受关注。 阅读本书,不但可以全面了解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对投资实践也会有帮助和启发。 芝加哥大学流传着一个笑话。 有人惊呼:“地上有100美元!”传统金融学家说:“这不可能,有的话早被捡走了。 ”行为金融学家则说:“怎么不可能?”他跑去一看,地上果然有100美元,于是开开心心地把它捡走了。 这就是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学的区别。 传统金融学研究的是市场“应该是”什么样,从均衡的角度来看,地上不应该有100美元,这是长期的趋势和规律,而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市场“实际是”什么样。 在看待任何领域的事物时,“应该是”的视角帮我们把握长远基准,“实际是”的视角帮我们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 金融学研究的是金融社会运行规律,心理学专门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金融学相交叉的学科,它分析人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趋势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角度解释投资者投资什么,为什么投资,如何投资的问题。 因此,行为金融学擅长投资实战,更贴近金融市场的真实情况和人的实际行为。 越来越多的顶尖基金公司开始采用行为金融交易策略,华尔街的投资者会一直紧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等高校,只要一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基本上都是一座难求。 甚至连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对它青睐有加,2002年、2013年、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颁给了行为金融学家,足见行为金融学在实务界和学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要深入系统的了解行为金融学,首先需要了解行为金融学的三大理论基础:有限理性假说、有限套利以及前景理论。 1.有限理性假说 传统金融学假设人都是“理性人”,其基本特征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和决策都是用最小的成本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然而,观察真实世界中人的决策方式和行为,我们会发现“理性人”的假设存在很多缺陷。 基于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他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人。 因为人的知识、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其价值取向和多元目标并非始终如一,经常是相互抵触的。 现实中,人们在做决策时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决策的选择不在于效用的绝对值,而在于是否满意,所有决策都是比较而言的。 说个现实中很常见的场景,老板给你发了1万元奖金,你满不满意,不在于1万元对你来说是多是少,而是取决于你的其他同事拿了多少奖金。 2.有限套利 传统金融学认为,套利可以消除一切价格偏差,哪怕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理性的,都能够完成套利,继而能够纠正价格偏差。 在传统金融学的理论框架下,只要有套利行为的存在,长期来看,价格就会收敛到合理水平,而不会出现价格偏差的问题。 事实上,实现成功套利,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零成本、无风险、正收益。 如果有一件事,不要钱、又没风险、还能赚到钱,人们愿意用多少钱去做这件事?理性人应该动用全世界的财富来做这件事,直到这个套利机会消除。 但是,在真实的市场中,套利是有成本的,无论在哪个市场上买卖,都需要交保证金;同时,套利是有风险的,因为价差不一定会很快收敛,在套利过程中,价差还可能会越来越大;此外,套利的收益并不能保证,因为套利者不一定能坚持到胜利的时刻。 因此,真实市场中的套利是有限制的,这也就是行为金融学所说的有限套利。 3.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认为由于每个人基于的参考点不同,所以面对风险时会有不同的态度。 前景理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发现人的决策选择取决于预期与设想之间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 人在做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点,然后衡量每个结果是高于还是低于这个参考点。 对于高于参考点的收益型结果,人们往往表现出风险厌恶,偏好确定的小收益;而对于低于参考点的损失型结果,人们又表现出风险偏好,寄希望于好运气来避免损失。 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投资股票时,总是会卖出正在获利的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 因为,在面临获得时,人们往往小心翼翼,不愿意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们却会变成冒险家。 另一方面,人对于概率的反应也是非理性的,人们通常会对小概率反应过度,对大概率则估计不足。 例如:中彩票概率虽小,总有人买彩票做发财梦;出车祸概率虽小,多数人还是愿意买保险。 所谓认知偏差指人无法正确认识想了解的事物。 正是由于这些局限性的存在,人在做决策时并不是完全理性的。 下面介绍行为金融学研究中发现的,投资者常见的认知偏差和决策偏差。 1. 代表性偏差 代表性偏差说的是,人们在分析了解一个陌生事物时,会习惯性的根据过去传统或类似的情况,对事物加以分类,并倾向于根据事物的代表性特征做出决策判断。 在金融市场中,代表性偏差非常常见。 比如说,很多投资者看到一家公司连续3年利润翻番,然后立即对它的股票做出判断——买!这就是代表性偏差在起作用。 “连续3年利润翻番”是一家好公司的代表性特征,但并不意味着这家公司就是一家好公司,因为,其中还有很多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如:好业绩可能是有意调整出来的;这家公司的赢利机会消失,业绩不能持续等等。 2.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它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倾向于为首次到达的信息赋予最大的权重。 与之相反,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到达的信息被赋予了最大的权重。 我们来看看下面两句话:“我给你推荐一只股票,A股票收益不错,但,有风险!” “我再给你推荐一只股票,B股票有风险,但,收益不错。 ”你觉得哪只股票更好?多数人感觉B好一点。 但其实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只是信息的表达顺序不同。 通过这个例子你应该感受到了近因效应对人们决策行为的影响。 至于现实中人们会受到哪种效应的影响,主要看信息到达的速度和强度。 3. 过度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正常人一般都会过度自信。 人的过度自信与信息积累有关。 当一个人没有任何信息和知识的时候,他是没有自信的,随着信息收集得越来越多,他的能力相应提升,自信就会同步增强。 但是,信息积累没有上限,能力的提升却有上限。 最终,人的自信程度会超过自身的实际水平,这就是人会过度自信的原因。 过度自信在投资中造成的行为主要有:频繁交易和冒风险。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经常在不该买入的时候不断地买入;不该卖出的时候又不断地卖出。 很多投资者做了不少交易,但发现没赚什么钱,做得越多,亏得越多,这些都是过度自信导致的。 4. 参考点依赖 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喜欢找一个参考点,并将需要决策的事与这个参考点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逐步修正自己的决策。 参考点像“锚”一样,影响我们的决策。 举例来说:A打算买一床被子,商场正常售价是:超大码豪华双人被每床1000元,精品双人被每床600元,普通双人被每床400元。 活动期间,所有尺码都只卖300元。 受参考点影响,A最终买了超大码豪华双人被,因为它最划算,但实际上超大码的被子和他床的尺寸并不匹配。 回忆一下,你是不是做过很多和A一样的决策。 很多人买东西不是看绝对价格或者自己是否需要,而是看是否便宜。 5. 心理账户 在我们的头脑里,会分别为不同用途的资金建立不同的账户,并通过心理预算来使每个心理账户的成本与收益相匹配。 也就是说,决策者有多个心理账户,每个账户都在单独记账。 思考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做决策?第一种情况,你花1500元买了一张音乐会门票,在去的路上,发现票丢了。 你会再买一张票吗?第二种情况,你打算去现场买音乐会的门票,票价1500元,但在去的路上,你丢了1500元钱。 你会继续买票听音乐会吗?从传统金融学的角度看,这两种情况其实是一样的,人的真实账户里少了1500元。 但研究表明,多数人丢了票以后会选择回家,而在丢了钱以后会选择买票。 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了第一种情况,多数人会选择不再买票;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多数人会选择买票。 这就是心理账户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心理账户会导致人们缺乏长远眼光,不能从全局视角看问题,因厌恶损失而使投资过分保守。 最终导致总的投资组合对投资者来说并不是最优的,且投资者的风险分散来自于投资目标的分散,而不是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所要求的资产分散。 异象是指金融市场中资产的实际收益偏离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的现象。 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出现了违背传统金融学风险-收益对应论的异常现象。 下面介绍几个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异象。 1. 规模溢价:小盘股异象 小公司的股票收益更高是行为金融学研究中发现的第一个金融市场异象。 实证研究发现,规模不同的公司,其股票收益是不同的,而这其中小公司的收益更高,这就是规模溢价,之所产生这种异象是因为投资者错误地估计了小盘股的价值,进而不喜欢投资这类股票。 在美国,由于小盘股的流动性不够,所以只有一些封闭式基金愿意持有小盘股,大型机构不太愿意持有小盘股,这就造成了小盘股异象。 传统金融学认为,买股票最好是随机配置,也就是市场上所有股票都买一点,这样风险最分散、收益最优。 而小盘股异象告诉我们,只买小公司的股票,比在大、小公司股票之间随机购买收益高。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不太一样。 中国投资市场以散户为主,因此,中国投资者对大小盘股的偏好与美国投资者不同。 所以规模溢价的策略在中国有可能效果不好。 2. 股权溢价之谜 股权溢价之谜最早起源于芝加哥大学教授罗杰·伊博森的研究。 根据其对1925年到2016年,投资1美元在不同资产上的收益情况的研究发现,股权类资产的收益率远高于其他资产,这种现象无法用传统金融学理论进行解释,因此被称为股权溢价之谜。 由此可见,股票资产是一种特别适合配置的资产。 理论上,无论风险厌恶程度如何,家庭或个人投资者都应该配置一些股权资产,因为这样做才符合投资的逻辑。 但实际上,美国只有不到50%的家庭拥有股票,而其他国家家庭股票拥有率更低。 这是因为投资股票的一次性成本高,这些成本包括财富成本、时间成本、学习成本等。 3.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资产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平均值的不一致。 与之相反的,反应不足是指,资产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地、及时地反应。 过度反应会导致资产价格在坏消息下下跌过度,而在好消息下上升过度。 而反应不足时,市场对利好和利空消息出现时的股价没有及时反应。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主要是投资者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导致的。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对私人信息反应过度,而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 自我归因的投资者把投资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高能力,而将投资的失败时归因于外在因素影响。 行为金融学理论下投资策略盈利的核心在于:利用人们的错误。 其基本的交易策略就是寻找上面所说的金融市场的异象,做出与犯错的投资者方向相反的投资操作。 下面介绍几个行为金融理论下的投资实践指导及策略。 1. 基于米勒假说的投资指导建议 米勒假说认为,当市场最终达到平衡的时候,股票价格一定是被高估的,它反映的是乐观者的情绪,由乐观者获得所有股票,而不是像理性理论预期的那样,股票会准确反映投资者的平均预期。 因此,米勒假说对投资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估价有泡沫是常态,我们不能仅凭基本面分析市场,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对于投资实践至关重要。 此外,越是交易放量,即股票交易量变大,越要警惕泡沫的存在。 同时,投资者还需要注意那些特别难卖空或缺乏流动性的市场和证券。 资产泡沫对整个金融市场非常不利,投资者要充分意识到长期持有的风险,不可盲目照搬价值投资理念。 那么投资者如何判断市场泡沫,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呢?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记住: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 2. 针对过度反应的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业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3. 针对羊群行为的相反策略 所谓羊群行为就是投资者的从众行为,看别人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由于羊群行为的存在,证券价格的过度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以致出现“涨过头”或者“跌过头”。 投资者可以利用可预期的股市价格反转,采取相反投资策略来进行套利交易。 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走势,我们会发现在重要的顶部或底部区域,在消息面上总是伴随着一些重要的股市政策的出台。 不同的投资者对政策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模式,投资基金可以制定相应的行为投资策略——相反投资策略,进行积极的波段操作。 4. 如何寻找到有效的交易策略 了解目前已有的交易策略固然重要,想要从投资中获利,更重要的是学会自己寻找有效的交易策略。 对投资界而言,这些金融市场的异象是形成行为交易策略的基础,这些交易策略具有隐秘性,使用行为金融交易策略的机构不会公开自己的盈利因子。 那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稳健的异象呢?作者提供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阅读优秀学术期刊发现收益异象;另一种是参加每年的金融学术年会,这些最新的学术研究会议中都有关于行为金融交易策略的专题。 另外作者还在书中介绍了97个异象因子,这些因子都是经过了行为金融学学术界的研究检验,可以为你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都是基于发现的异象来进行相应的交易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种异象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它,它的效用会衰减。 同时,投资者们也需要意识到,没有任何一种交易策略会持续有效,它们都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有效。 所以,投资者需要不断的寻找获利的新方法。 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金融市场实际是怎么运行的、为什么存在有利可图的交易策略、怎么避免投资错误、如何能够获取收益等。 可以说,作一名合格的投资者,应该懂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不仅提供了另外一套完整的金融学思维方式,还在用更有效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金融市场的判断与决策。 《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这本书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主要包括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和应用两大部分。 书中讲到的行为金融学理论不仅适用于金融市场投资,甚至对于你为人处世、看待社会和生活的方式都有帮助。 无论你是谁,对金融市场的了解程度如何,希望你在读过这本书后,能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市场,更了解生活。 ​

你觉得投资路上最大的敌人是什么?

要搞明白投资路上最大的敌人,就得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投资。

绝大多数人都在 为财富增值而投资 ,那么阻碍财富增值的最大敌人,有两个。

第一个,风险。

所谓的风险,就是让你财富出现损失的东西。

风险这个东西,可以说是一个概念,因为往细了去说,太多太多了。

买的股票不涨了,因为资金撤离的风险,买的房子不涨了,因为买房的需求少了。

风险各式各样,是投资最大的敌人之一。

风险的的存在,让投资可能是一个负数,风险甚至会蚕食你好不容易积累的本金。

第二个,通胀。

我不投资,是不是就不会有风险。

原则上是这样,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因为通胀的存在,让你即便不投资,现金也会不断的缩水,财富越来越少。

对抗通胀的方式之一,就是把现金换成资产,因为通胀本身就是资产涨价导致的购买力不足。

但市场又比较残酷,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会涨价,有一些还会降价,这导致投资本身并不是单纯的把钱换成资产那么简单。

通胀是投资最大的敌人,它像是一条无形的起跑线,无时无刻提醒投资者,如果跑不赢它,那就是一种变相的财富缩水。

通胀本身,又不能成为一个投资的目标,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因为你投资或者不投资而变化。

投资本身,并不只有财富增长这一个目的,财富既然取之于民,最终还是要用之于民。

所以投资的路上,还会有一个重要的敌人,那就是 时间 。

我们的生命都是和时间挂钩的,说白了,投资路上如果没有 健康 ,那么投资就直接戛然而止。

投资本身,是伴随着时间前行的,没有时间也就不会有投资成果。

时间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会产生收益,还会积聚风险。

时间会带来风险。

假设每年的投资风险都是3%,那么10年,20年,30年,遭遇风险的概率就会大增。

如果投资不进行分散,可能在风险来临时,功亏一篑。

时间会带来收益。

假设每年的投资回报是10%,那么7年翻一倍,15年4倍,30年就是8倍了。

时间用好了是金,堆砌财富,用不好了是一把火,燃烧殆尽。

所以,时间既是投资的朋友,也是投资路上最大的敌人。

如果非要说投资还有没有什么敌人,还有一个,那就是 人性。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 投资都是反人性的。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但很少有人读懂这句话。

投资要反着做的原因是,投资本身就是一件小部分人赢钱的游资。

大众都能赚到的钱,可能是利息,而利息一定跑不赢通胀。

大部分投资,尤其是交易型的投资,结果都是少部分人赚,大部分人亏。

原因也很简单,市场情绪反着做,更容易赚到钱。

大家一窝蜂买入的时候,选择卖出的把资产高位变现,把钱攥进了口袋里,大家一窝蜂卖出的时候,选择买入的把资产顺利低价拿下。

人性都是厌恶损失的,这才让资金在高位出逃,因为它会逃,你却不会。

人性又是感应的,在大起大落面前,会大喜大悲,贪婪和恐惧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人性中的幸存者偏差、锚定效应、框定偏差等等,都会影响你的投资。

我告诉你一个人做投资,屡败屡战,你会觉得他勇气可嘉,我告诉你,他屡战屡败,你会觉得他很傻,怎么还在投资。

其实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样的。

人性上的很多“漏洞”,成了投资中最大的敌人,因为那部分找到漏洞的人,会把坑挖大,让你跳入坑内,然后收割你的财富。

人性这个东西,在投资圈内,只能用原则去约束。

最后聊聊,投资成功的三条“小秘籍”。

1、努力寻找低风险高回报。

投资不是风险和收益对等的游资。

五五开的那叫做抛硬币,千万别觉得投资是靠运气,做大概率的投资。

2、宁可错过,也不盲目。

投资的机会天天有,真的懂投资的,每天赚几十倍的机会都在市场中发生,比如某商品的合约,杠杆几百倍。

重点是,你看不懂这些投资机会,对你来说,这些投资风险远大于收益。

所以,宁可错过,也别盲目。

3、别太把投资当回事。

投资本身,需要一颗平常心。

都说闲钱拿来投资,既然是闲钱,就别太当回事了。

当情绪因为投资出现波动,投资的风险就会指数级上升,亏钱的概率远大于赚钱。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

投资圈,最大的敌人,还有自己。

认清自己,明白自己的能力,做符合自己能力认知范围内的投资,才是最正确的。

通胀是投资路上最大的敌人。

通胀会让你的投资产生价值损失。

比如你一年投资的回报是5%,通胀是5%,那么投资的结果并没有增长财富。

通胀的恐怖之处在于,不管你是不是做投资,它始终存在。

你不投资也有通胀,投资也有通胀,它的存在让你的财富随着时间不断的缩水。

很多人做投资,目标就是跑赢通胀,虽说这不能称为是一个合理的目标,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跑不赢通胀的投资,真的意义不大,还不如消费。

没办法,显示就是那么的残酷。

通胀的背后,其实是不断印发的钱,如果停止印钱,降低通胀,那么这时候做投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

哪怕只有1%的年化收益,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所得,比起现在投资收益和通胀率倒挂,真的是要好太多了。

只不过低通胀只发生在生产力停滞的年代,其实和经济发展又是一对矛盾,真是让人纠结。

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却又不希望那一天的到来。

哎,投资真是一件难事。

个人认为,影响投资的因素可分为两类: 外因和内因 。 外因在于市场的不可预测性,而内因在于我们自己。

下面就分这两种情况具体说说吧。

一、市场因素——不可预测

市场先生是难以预测的,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要大涨,什么时候要大跌, 你猜对的概率和抛硬币没有太大的差异。

有时候还不忘记给你一顿毒打,比如说受到2020年爆发的疫情冲击,市场先生就杀了投资者一个措手不及,连当时已经89岁高龄的股神巴菲特也很无奈:

不仅是我们普通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比如基金经理)同样(大概率)不能预知市场。

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也发生了大幅回撤;还有一些是好不容易刚当上基金经理,刚开了瓶茅台庆祝,立马就被市场毒打一顿的新基金经理,他们应该有更深的体会。

因此,我们需要 对市场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千万不要认为投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不过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去精准预测市场,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二、我们自己——最大的敌人

有时候,我们面临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在知识/认知方面的不足,情绪/心理的偏差,在投资的过程中会无限放大。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投资股票通常会犯的典型错误,你占了几条?》,里面就提到了我们很容易犯的错误,例如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回本就卖等等,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

这里不再重复,讲点新内容。

1. 迷之自信——过犹不及

3月初,证券业协会和基金业协会发布了一份关于公募基金投资者现状的调查结果,其中一个结论很有意思:

超过93%的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于或处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与2018年度的结果几乎一致!可怕~)。 只有 不到7% 的投资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这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的真实水平,这种过度的自信会让他们在投资过程中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做的决策都是对的,更倾向于频繁交易。一边在想着如何收割别人,万万没想到可能韭菜竟是我自己!

2. 无法认清是市场给你的(β),还是自己靠能力获取的(α)

基金经理一般会对自己的组合收益做 归因分析 ——也就是把基金的收益分解开来,看下有多少是来自于市场/基准,多少来自于管理能力(选股、择时、配置),这有利于认清他们自己的能力。

而我们个人投资者一般都没有这种想法。

很多人在某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就沾沾自喜,以为是自己的投资能力出众的结果。 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分不清楚,账户里的收益,是市场给你的,还是自己靠能力获取的。

错把运气当能力,容易发生误判。

3. 难以区分馅饼还是陷阱

我们在投资中会碰上一些看起来很美好的馅饼,刚想咬上一口,肉没吃到,反而掉进了陷阱。

比较常见的有两类:

一个是 价值陷阱 (Value Trap),指的是由于股票大幅下跌之后,看起来非常的诱人( P/E或者P/B或者P/CF很低 ),但实际上如果公司的 前景已经恶化 ,这时候的股票价格可能还是很高的(贵了!),买它可能会被套。

另一个是 成长陷阱 (Growth Trap),当我们投资成长股的时候,预期公司未来的盈利(或者现金流)增长可以超越平均水平,股价跟着上涨。 而 当公司的增长不及预期时 ,股价表现将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或者即使公司的增长达到了预期,但是 股价已经难以继续上涨 (因为已在高位或者说已经很贵了)。 这就是成长陷阱,成长股股价难以继续“成长”。

比如前面讲的“医美”概念某美客,行业前景很不错,增长也可以,不过太贵了,真下不了手。

只能说,做好投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 投资者自身的成长 :在投资过程中克服自己容易犯的错误/偏差,不过度自信,脚踏实地学好投资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投资“工具箱”——例如股票、基金、可转债、REITs该如何投资?资产该如何配置?还有技术分析如何辅助价值分析做投资?等等,艺多不压身。

我是理财规划师小艾,持续分享理财干货,帮助大家建立理财思维,从小白入门到高级进阶,让每个人都拥有更清晰的人生规划,以及获得高品质财富生活的能力。

投资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原因很简单,因为投资是自己做的,自己决定的,没人有义务对于你做的投资负责。

别投资失败了怪这怪那了,除非是违法的,否则都是你自己的责任。

战胜自己不是口号,而是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驾驭投资的能力。

我觉得投资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态。

从接触投资到现在也有四五年的时间里,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没有稳心态,请不要投资,尤其是对于投资市场不了解,只想赚钱的人,看到过太多因追求赚钱,而投资失败而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案例。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每次看到股票上涨,就有很多人开始买股票,看到基金大赚就开始投资基金,但最后被套在里面的也不是少数。

所以,从这也更能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投资心态的重要性。 对每个人来说,赚钱都是很重要的,但一定要先做自己的财产做好分配,该留在手里的就一定要留在手里,不要因为看到股票上涨,就全拿去投资,这样做的后果,可能就是急需用钱的时候却拿不出,亏的是自己。

因此,我们要在投资的路上长远走下去,不仅要一点点学习投资理财知识,也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于金钱合理分配,不要总是追高杀低,如果自己的投资经验并不好的话,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投,将投资风险最小化。

自己

标签: 这通常会导致买高卖低的情况 投资者可能试图预测市场的高低点 时点选择偏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