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收益率:将分红收益率与相似的公司进行比较,以确定它是否具有吸引力。

admin 5 0

什么是分红收益率?

分红收益率衡量一家公司向股东支付的股息金额与公司股价之间的关系。它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分红收益率 = 年股息 / 当前股价

评估分红收益率

分红收益率是否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

  • 可持续性:公司是否有能力持续支付股息?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 与同行比较:将公司的分红收益率与同行业或相似公司的收益率进行比较。较高的收益率可能表明相对较低的估值或公司的财政困难。
  • 个人投资目标:分红收益率更适合寻求稳定收入流和资本保值的投资者。对于寻求资本增长的投资者来说,它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指标。

如何使用分红收益率

你可以使用分红收益率作为评估潜在投资的一部分:

  • 确定高收益公司:寻找分红收益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公司。
  • 评估可持续性:审查公司的财务报表,以了解其支付股息的能力。
  • 多样化投资组合:考虑将分红收益率高的公司纳入投资组合,以获得收入多样化和抵御市场波动。

结论

分红收益率是评估投资的一个有用的指标,可以提供有关公司财务健康和收益概况的信息。通过将公司的收益率与其同行进行比较并考虑其可持续性,你可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行业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企业管理会计考题 在线等,,急急急

行业结构分析一、行业结构决定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行业的吸引力。 竞争战略必须从对决定行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中产生。 竞争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规律,最理想的是将这些规律进行变换使其对企业有利。 在任何行业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生产一种产品还是提供一项服务,竞争规律都寓于如下五种竞争力量之中:①新竞争者的进入;②替代品的威胁;③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④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⑤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这五种竞争力量的集合力决定了企业在一个行业里取得超过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 这五种竞争力量的强度因行业而异,并可随行业的发展而变化,其结果是各个行业从其内在的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并非都是一致的。 在那些五种力量都属有利的行业中,例如医药业、软饮料业和数据库出版业等等,很多竞争厂商都能赚取具有吸引力的收益,而在那些其中一种或多种力量的压力较为集中的行业,例如橡胶业、钢铁业等等,尽管管理人员竭尽其能却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赢得具有吸引力的收益。 行业盈利能力不是由产品的外观或该产品所包含的技术高低来决定,而是由行业结构所决定的。 这五种力量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其原因是它们影响了行业内的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要的投资,即影响了投资收益率的诸要素。 例如,买方力量影响着企业能够索取的价格,替代品威胁的作用也是如此;买方的力量也可能影响到成本和投资,因为有力量的买方需要成本高昂的服务;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决定了原材料和其它各种投入的成本;竞争强度影响了产品价格,也影响了在诸如厂房设施、产品开发、广告宣传和推销队伍等各方面展开竞争的成本;新的竞争厂商进入市场的威胁限制了价格,并造成了防御进入所需的投资。 五种力量中的每一种力量的长处都是行业结构或作为行业基础的经济特征和技术特征的一个函数。 行业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又随行业发展的进程而变化。 结构变化改变了竞争力量总体和相对的强度,从而能够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影响行业的盈利能力。 对于战略最为重要的行业趋势就是那些影响行业结构的趋势。 如果五种竞争力量及其结构的决定因素只取决于行业内在的特征,那么竞争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选对行业,在对五种力量的认识上比竞争厂商略胜一筹。 然而,当这些对任何企业都无疑是重要的任务,而在某些行业里又是竞争战略的本质所在时,企业通常并不是其行业结构的奴隶。 企业通过其战略可以影响五种力量,企业如果能改造其行业结构,它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或破坏行业吸引力。 很多成功的战略都以这种方式改变了竞争规律。 行业结构可能推动行业内竞争的所有因素。 在任何特定行业里,并非所有五种力量都同样重要,特别结构的重要因素会有所不同。 每个行业都是独此一家,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结构。 五种力量的框架使企业能在扑朔迷离之中冲破迷雾,准确地揭示在其所属行业里对竞争至关重要的那些因素,并确认那些最能提高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的策略创新。 五种力量的框架并不排除在行业里探索竞争的新方式时需要发挥创造性,与此相反,它将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引向对长期盈利能力来说最为重要的那些行业结构方面。 在此过程中,框架的目的就是增强发现令人满意的策略创新的可能性。 改变行业结构的战略可能是有利也有弊的事情。 因为一个企业能改善行业结构和盈利能力,也同样能轻而易举地摧毁它们。 例如,一种能削减行业进入障碍或增加竞争局势动荡不定的新产品设计或许会破坏行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即使推出新设计的企业能一时获取高额利润。 此外,旷日持久的削价可能会有损别具一格的效果,不经注册的商品可能会增强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触发价格竞争,并削弱拒新来者于门外的广告宣传的高壁垒作用。 由于主要铝制品生产厂家为分散风险、降低资本成本而建立的合资企业同样可能对其行业结构起着潜移默化的破坏作用。 主要厂家邀请了一批有潜在危险的新竞争厂商进入该行业,并帮助他们排除了进入障碍。 合资企业还会因一家工厂在关闭之前必须得到合资各方的同意而加强退出障碍。 企业在作出战略抉择时往往对行业结构的长期后果置之不顾。 他们只看到如果一举成功可以增强他们的竞争地位,却未能预见到竞争厂商的反应会造成无穷的后患。 如果主要竞争厂商都步其后尘,结果摧毁了行业结构,那么大家的日子就都不好过了。 此类行业的“破坏者”通常是那些想方设法要克服其主要竞争劣势的二级厂商,是那些问题重重,为摆脱其困境而孤注一掷的厂商,或是那些不计代价或对前途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笨蛋”厂商。 企业改造行业结构的能力给予行业中居领先地位的厂商添加了一个特殊的负担。 居领先地位的厂商由于其规模以及对于买方、供方和其它竞争厂商的影响,所采取的行动可能对行业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同时,居领先地位的厂商的高市场占有率保证任何改变整个行业结构的因素都将同样影响到他们自己。 因此,居领先地位的厂商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竞争地位,使其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持平衡;他们往往采取措施改善或保护行业结构而不是为自己谋求更大的竞争市场,由此而改善自己的竞争地位。 可口可乐和坎贝尔汤料等领先公司看来是遵循这条原则的企业。 二、行业竞争强度的决定因素这五种竞争势力——新参加竞争的厂商、替代产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行业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反映了这一事实,即某行业的竞争完全超出了已在行业内立足的竞争者的范围。 客户、供应方、替代产品和潜在的参加竞争者是某一行业内厂商的全部“竞争对手”,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它们的重要性可能或多或少有些不一样。 在这种更广泛的意义上,竞争也许可以被称作“扩展的抗衡”。 所有这五种竞争势力共同地确定了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获利能力,并且从战略制定的观点来看,最强大的某个或某些势力是起着支配作用的,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例如,某家公司即使在潜在的新参加竞争者不具有什么威胁作用的行业内拥有非常强有力的市场地位,但如果它面临某个占优势的、成本较低的替代产品,那么它将获得较低的收益。 即使不存在替代产品且能阻止新竞争者的进入,现有的竞争者之间的剧烈抗衡也会限制潜在的收益。 竞争强度的极端情况发生在经济学家所谓的具有完全竞争力的行业内,即参加竞争是自由的,行业现有的厂商对供应者及客户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并且由于大批的厂商和产品的情况大体相同,所以抗衡会是激烈的。 某个行业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许多重要特征,对每一种竞争势力的强度来说都是至关紧要的。 这些特征将依次加以讨论。 (一)进入的威胁新进入某个行业的竞争者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促进获得市场占有率的愿望,并且往往带来可观的财源。 这种情况可能造成价格暴跌或行业内部企业费用飞涨,由此减少了获利能力。 从其他市场进入了该行业从事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常常利用其财力造成某种剧变,如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对付米勒啤酒公司那样的做法。 因此,企图巩固其市场地位而进入了某个行业的现象可能被看作是某种参加竞争的意图,即使并未形成什么新的实体。 新厂商进入某个行业的威胁取决于目前的进入障碍,同时依赖于进入者所能预料的来自行业现有竞争对手的反应。 如果障碍是高的,或新厂商能预料到来自地位牢固的竞争对手的报复是严酷的,那么新厂商进入某行业所带来的威胁是低的。 1.进入障碍进入障碍有七个主要来源:(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某项产品的单位成本(或生产某项产品所花费的经营或职能方面的成本)随着每个时期的绝对产量的增长而下降。 规模经济通过迫使进入者采取大规模的进入方式并甘冒行业现有厂商会作出强烈反应的风险,或者采取小规模进入方式并面临成本劣势来阻止进入,这两种经营方式都是令人不快的。 某家企业的几乎每一个职能部门,其中包括制造、采购、研究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网点、销售能力利用和分配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规模经济。 例如,施乐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遗憾地发现,在计算机主机行业中的生产、研究、市场营销和服务部门的规模经济可能是新厂商进入该行业的主要障碍。 规模经营可能与某个完整的职能领域有关,在销售能力方面的情况就是如此,或者它们也许产生于特定的经营或活动,这些经营活动是某个职能领域的组成部分。 例如,在电视机制造中,彩色显像管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是大的,而在外壳细木工艺和整机组装工作中,其意义就不太重要了。 因此,鉴于其在单位成本与生产规模之间的特殊关系,分别研讨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很重要的。 (2)产品差异。 产品差异是指已立足的厂商拥有受到确认的厂牌和客户的忠实性,这些均产生于以往的广告宣传、客户服务、产品多样化等情况,或者仅由于首先进入该行业的种种活动所致。 产品差异迫使进入者耗费巨资去征服现有的客户忠实性,由此造成了某种进入障碍。 这种努力通常包含投产的损失,而且经历的时期也会延长。 闯出某种牌子的投资所冒的风险特别大,因为一旦进入失败,这种投资就没有什么残余价值。 在儿童保健用品、门市零售药品、化妆品、银行投资及公众会计方面,产品差异或许是最重要的进入障碍。 在酿酒业中,产品差异往往在生产、市场营销和分配方面与规模经济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很高的障碍。 (3)资本要求。 竞争所需要消耗的巨额投资会造成某种进入障碍,尤其是该资金需用于有风险的或未能补偿的、预支的广告宣传或研究与发展的场合。 不仅生产设施需要资金,而且像客户赊账、存货或弥补投产亏损之类事情也都需要资金。 例如,在复印机行业中,当施乐公司选定出租复印机而不是痛快地出售复印机时,则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所需要的流动资本,因而对进入复印机行业者造成了某种较大的资本障碍。 虽然今天一些大公司企业有财力足以加入几乎任何一个行业,但是,像计算机和采矿业这类领域对巨额资本的要求,限制了进入者可能的合伙经营。 即使可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本,但由于预期的进入方必须承担支付利息的风险,对进入的资金使用仍具有风险。 这些情况对现有的厂商是有利的。 (4)转手成本。 转手成本的存在会造成某种进入障碍,这是某个买主将一个供应厂商的产品转移到另一个供应厂商时所面临的一次性成本。 转手成本可能包括重新培训雇员的费用、新的辅助设备的费用、测试某项新来源或验证其是否合格及其所花时间的费用、由于依赖卖方的工程援助导致的技术协助所需要的费用、产品重新设计费用,或者甚至由于切断关系而造成的心理费用。 如果这类转手成本很高,那么新的进入者必须在费用或产品性能方面作出较大的改进,以便买主从某行业内部的厂商中转移出来。 例如,在医院里使用的静脉注射液及其成套器具方面,不同的竞争性注射液之间的注射病人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而且悬挂注射瓶的器具也不是可以互相通用的。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转换会遭到负责护理的护士们的竭力抵制,并需要在悬挂器具方面作出新的投资。 (5)进入分配渠道。 新进入者为其产品获得分配渠道的需要会造成某种进入障碍。 当情况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即已立足厂商的产品供应已伸展到那些合乎逻辑的分配渠道时,新厂商则必须通过价格间断、对联合广告实行津贴等方法来说服这些分配渠道接受其产品,这种做法会减少利润。 例如,某种新型食品的制造商必须通过推销契约、零售商的积极的销售努力,或其他一些手段来说服零售商在激烈竞争的超级市场货架上给其一席之地。 某产品的批发或零售渠道愈是受到限制,现有竞争者愈是堵住这些渠道,显然,进入该行业将更为艰难。 现有的竞争者与这些渠道的联系也许是基于长期的关系、高质量的服务,或者甚至与某个特定的制造商的渠道所建立的专门关系。 有时,对进入者的这一障碍是如此之高,以致于某个新厂商想越过它就必须开创出一条全新的分配渠道,梯密克斯公司在手表行业中就采用这种手法。 (6)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 无论潜在的进入者的规模如何以及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的程度,他们都无法到达类似于已立足厂商可能拥有的那种成本优势。 至关紧要的优势是如下这些因素:——专有的产品工艺:通过专利或保密手段来保持产品的专有的生产技能或设计特点。 ——取得原料的有利途径:也许早在原料需求比现行需求低的时候,已立足的厂商就按当时的价格封锁了最有利的原料来源,并把可预见到的需求也冻结起来了。 例如,多年前,由于弗拉希公司的采矿技术,使该公司的硫磺厂商在矿藏拥有者还没有意识到其矿藏的价值之前就已像得克萨斯海湾硫磺公司那样,控制了某些非常有利的大型盐坡面硫磺矿床。 然而,从事石油勘探的石油公司常常使硫磺矿床的发现者感到失望,他们并不轻率地对其作出高度的评价。 ——有利的位置:在市场势力还没有哄抬价格去获取其全部价值之前,已立足的厂商也许就已经垄断了那些有利的位置。 ——政府补贴:政府的特惠补贴会使已立足的厂商保持其在某些企业中的长久优势。 ——知识曲线或经验曲线:在某些业务中,当厂商在产品生产中获得的经验越积越多时,可观察到会出现一种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 成本的下降是因为工人们改进了他们的作业方法并且效率愈来愈高(即典型的知识曲线),布局有所改善,专用设备和工序有所发展,通过设备逐渐使操作更为完美,产品设计变化使制造更为容易,测量技术和作业控制有所改进,等等。 经验只不过是某些技术变化的一个概念性名称而已,它也许不仅仅适用于生产,而且还适用于分配、后勤和其他职能。 和规模经济的情况一样,成本随经验而下降的情况与整个厂商无关,而是产生于个别的经营活动或组成厂商的个别职能部门。 经验能够降低市场营销、分配和其他领域的成本,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或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成本。 对成本的每个组成部分必须加以审查,以便经验的效能得以发挥。 (7)政府政策。 进入障碍的最后一个主要来源是政府政策。 通过对申请发放许可证的控制及对获取原材料的限制(如在煤场或煤山上要建造滑雪场),政府能够限制或甚至阻止某个或某些行业的进入。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控制货车运输、铁路、酒类零售、水陆空货物转运之类的行业。 更为微妙的是,政府还能借助于大气和水源污染标准以及产品安全和功效法规等控制手段对进入加以限制。 例如,污染控制要求会增加进入所需的及技术难度所要求的资金,甚至还需扩大最理想设施的规模。 在像食品行业和其他与健康有关的产品行业中普遍流行的产品检验标准能够强行使投产准备期大大延长,这不仅提高进入的基本投资,而且也使已立足的厂商能充分注意到即将发生的进入,从而有时能全面了解新的竞争对手的产品,以此来制定报复性战略。 政府在这些领域内的政策必然会有直接的社会效益,但也会对事先认识不足的进入产生一些副作用。 2.预期的报复潜在的进入者对现有的竞争对手的反应所抱的期望也会影响进入的威胁作用。 如果预计现有的竞争对手会作出强有力的反应,以致进入者在行业内的逗留成为一件不愉快的事,那么进入完全有可能受到阻止。 标志着对进入有很大可能的报复并因此而阻止其进入的条件如下:——对进入者的强烈报复的某种历史记录;——拥有大量财力的已立足的厂商进行的回击,其中包括过剩现金和尚未使用过的借贷能力,能满足未来所有可能需求的充分过剩的生产能力,或者对分配渠道和客户的巨大影响力;——对行业承担大量任务的以及得以使用行业大部分不流动资产的一些已立足厂商;——缓慢的行业增长,会在不削弱已立足厂商的销售能力和财务活动的情况下限制该行业吸收某家新厂商的能力。 (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强度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采取的是人们所熟悉的尔虞我诈、惟利是图的形式——使用诸如价格竞争、广告战、产品介绍以及增加客户服务项目或提供保单措施等类战术。 抗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一个或更多竞争者感到有压力或看到有改善其地位的机会。 在绝大多数行业内,某家厂商采取的竞争性行动会对其竞争对手产生引人注目的影响,从而会触发报复或抵制该项行动的努力;那就是说,诸厂商之间是相互依赖的。 这种方式的行动和反应,也许会使发起行动的厂商以及整个行业的情况有所好转。 如果行动和抵制逐步升级,那么该行业内所有的厂商会蒙受损失,以致其处境比过去更糟。 从获利能力的观点来看,有些竞争形式,例如引人注目的价格竞争,是极不稳定的,并很有可能使整个行业每况愈下。 价格削减很快又很容易被对手仿效,一旦被仿效,就会降低所有厂商的收入,除非行业的价格需求弹性相当高。 另一方面,广告战会充分扩大需求或提高该行业内的产品差异水平,以利于所有的厂商。 在有些行业内,抗衡的特点可以用这样一些短语来形容,如“好战的”、“痛苦的”或“残酷的”,而在其他一些行业内,则被说成是“彬彬有礼的” 或“绅士风度的”。 剧烈的抗衡乃是大量相互作用的结构因素所导致的结果。 A.为数众多的竞争者或势均力敌的竞争者。 当厂商为数众多时,各厂商自行其是的可能性是大的,有些厂商习以为常地认为它们能随意地采取行动而不被人察觉。 甚至在厂商相对较少的场合下,如果它们在规模和可观的财源方面保持相对平衡,不稳定性就会产生,因为它们很容易互相较量,并拥有足够的财力以进行持续而又激烈的报复。 另一方面,当该行业高度集中或由一家或几家厂商控制时,那么就不存在什么使人误解的相对实力,并且行业领导者通过采取类似订价领先制度的手段来强行纪律措施以及在行业内起一协调性角色的作用。 在许多行业中,无论是国外向该行业出口的或是通过国外投资直接参加的国外竞争者在行业竞争中充当一重要的角色。 虽然国外竞争者与国内竞争者相比尚有些不同之处,这些以后将会指出,但从结构分析的目的出发,国外竞争者应该完全按国内竞争者那样加以同样对待。 B.高固定成本或高储存成本。 高固定成本对所有要充实生产能力的厂商来说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当出现生产能力过剩时往往会导致价格削减的迅速升级。 例如,像纸张和铝之类的许多基本材料会遭受这一问题的损害。 成本的重要特性是与增值价值有关的固定成本,而不是作为总成本的一个比例关系的固定成本。 尽管事实上固定成本的绝对比例是低的,但在外部输入物资(低增值价值)中进货成本占很高比例的厂商会感到有巨大的压力来充实其生产能力,以便收支相抵。 某种与高固定成本有关的情况是,产品一旦生产出来,要加以储存是十分困难的,或者要花费很大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销售,诸厂商还将容易受到削减价格的引诱。 在某些行业中,如捕虾业、危险化学品制造业和有些服务性行业中,这种压力会使利润保持很低的水平。 C.产品差异或转手成本的缺乏。 在产品或服务被理解为某种商品或准商品的场合下,买主的选择主要基于价格和服务,由此导致激烈的价格和服务竞争的压力。 如已讨论过的那样,这类形式的竞争特别反复无常。 另一方面,产品差异形成一些针对冲突的隔离层,因为诸买主对一些特定的卖主有偏爱和忠实性。 早已叙述过的转手成本有着同样的作用。 D.大量扩大的生产能力。 在规模经济支配下必须大量增加生产能力的场合,生产能力的增加经常会破坏行业的供求平衡,尤其是在把追加的生产能力串在一起的场合下要冒一定的风险。 行业会面临再次发生生产能力过剩和价格削减的时期,就像那些制造氯、乙稀基氯化物和氨肥行业所面临的苦恼那样。 E.形形色色的竞争者。 在战略、起源、个性以及与其母公司的关系上各不相同的竞争者会有各种不同的目标,对如何竞争有着不同的战略,并有可能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互相残杀。 他们也许要度过一段艰难的时期才能精确地理解彼此的意图,并对该行业的一系列“竞赛规则”取得一致意见。 战略上的抉择对某个竞争者来说是正确的,而对另一个竞争者来说则有可能是错误的。 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及目标常常变化,国外竞争者往往给行业增添了大量的多样性。 独自经营的小型制造厂商或服务公司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因为他们满足于一般低于正常投资报酬率的收益以维持其私人所有制的独立性,然而对于一个公认的大型竞争者来说,这种低收益是无法接受的,并且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这样一种行业内,这类小型厂商的姿态也许会限制大型公司的获利能力。 同样,那些把市场看作是(在倾销的情况下)剩余生产能力的某种出路的厂商将会采取与那些把市场看作是一种主要出路的厂商截然相反的政策。 最后,参与竞争的营业单位与其上级公司的关系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也是某个行业的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来源。 例如,如果某个营业单位是其公司组织的垂直化连锁企业中的某个组成部分,那么它完全有可能采取不同的目标,甚至是相抵触的目标,而不像在同行业中参加竞争的某家独立自主的小厂商。 或者,如果某个营业单位在其母公司的业务范围中处于“金牛”位置,那么它将有区别地采取行动,而不像在该母公司中由于缺乏其他机会、为了长期增长正处于发展中的那种单位。 F.高度战略性赌注。 如果大量厂商在某个行业内为了取得成功而下了很高的赌注,那么该行业内的抗衡会变得更加反复无常。 例如,某家从事多种经营的厂商会十分强调其在某个特定的行业中所取得的成功,以便促进其公司全面战略的形成。 或者,某家国外厂商,如博希、索尼或菲利普等公司,会感觉到有一种要在美国市场上确立牢固地位的强烈需要,以便树立全球性威望或技术上的信誉。 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厂商的目标也许不仅形式不同,而且是更加不稳定的,因为这些目标具有扩张性并包含有牺牲获利能力的潜在愿望。 G.较高的退出障碍。 退出障碍系指经济上、战略上和情绪上的使公司在诸企业中保持竞争状态的因素,即使它们获得的投资报酬是低的或甚至是负的。 退出障碍的主要来源如下:——专门资产:高度专门用于特定的企业或地点的资产,具有较低的清算价值或较高的转让费用或兑换成本。 ——退出的固定成本:这类成本中包括劳工协议、安置费用、零部件的维修能力,等等。 ——战略上的相互关系:营业单位和公司内其他单位之间在商誉、营销能力、进入金融市场的途径、分摊的设施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使厂商把高度战略性的重点放在所从事的业务上。 ——情绪上的障碍:由于对特定企业的自居作用、对雇员的忠实心理、对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的担心、自豪感及其他原因,使管理部门不愿意作出从经济上来说是正确的退出决定。 ——政府和社会的限制:这类限制包含着政府因担心失业问题和局部性经济影响而拒绝接受退出或劝阻退出;这类限制在美国国外尤其普遍。 当退出障碍高时,过剩的生产能力并未脱离该行业,而且那些在竞争较量中失败的公司也没有认输。 相反,它们将坚韧不拔地维持下去,而且由于它们的弱点,不得不求助于极端的战术。 结果,整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只能继续保持较低的水平。 虽然从概念上来说退出障碍与进入障碍是有区别的,但它们的共同水平却是行业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退出障碍与进入障碍往往是彼此相关的。 例如,生产中的相当可观的规模经济通常是与专门资产相联系的,就如专有技术的存在情况一样。 以简化的情况为例,在该情况下退出障碍和进入障碍既能高又能低。 从行业利润的观点出发,最佳情况是进入障碍高而退出障碍低。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将被阻止,而失败的竞争对手将退出该行业。 当进入障碍和退出障碍都处于高水平时,潜在的利润是高的,但通常伴随着更大的风险。 虽然进入被阻止,但失败的厂商仍将留在行业内继续奋斗。 进入障碍和退出障碍两者都低的情况是不足以令人振奋的,但最糟糕的情况则是进入障碍是低的而退出障碍却是高的。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将会被经济状况的好转或其他暂时的意外收获所吸引而容易告成。 然而,当种种结果日趋恶化时,生产能力也不至于会退出该行业,由此而造成生产能力积压在该行业内,以致获利能力长期不振。 例如,某个行业有可能处于这样一种倒霉的情况,如果供应方或贷方将欣然同意地去资助进入行动,但是一旦进入成功,该厂商将面临巨额的固定筹资费用。 最关键的还是五种力量关系

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是一个指标,用于衡量项目投资实际可能达到的收益。 它定义为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这个指标在项目投资决策中至关重要,因为它用于判断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具有财务可行性。 只有当IRR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折现率的投资项目才被认为是具有财务可行性的。 IRR能够帮助投资者评估和比较不同投资机会的吸引力。 通过计算IRR,投资者可以了解潜在投资是否能够产生高于资金成本的回报。 如果一个项目的IRR高于其资金成本或行业平均回报率,那么这个项目通常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 在决策过程中,投资者通常会将IRR与其他投资指标,如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内部回报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回收期(Payback Period)和平均收益(Average Return)等进行比较。 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投资者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回报。 然而,IRR并非没有局限性。 它可能在多个IRR值的情况下给出不同的结论,特别是在项目现金流出现转折点的情况下。 此外,IRR假设现金流在投资期内以IRR的折现率进行折现,这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投资者还需要考虑项目的其他因素,如市场条件、经济环境、行业趋势和风险因素等。 总而言之,内部收益率是一个关键的财务指标,用于评估和决策投资项目。 通过理解IRR的定义、应用和局限性,投资者可以更明智地进行投资决策,确保资金投向具有财务可行性和潜在高收益的项目。

中国企业上市公司市盈率的一般都是多少

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简称PE或P/E Ratio)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 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 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 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 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 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计算方法】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的计算方法,是该企业在过去12个月的净收入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 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 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 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 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 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 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市场表现】决定股价的因素股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即变相取决于投资者对以下各项的期望:(1)企业的最近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2)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3)该行业的前景其余影响股价的因素还包括市场气氛、新兴行业热潮等。 市盈率把股价和利润连系起来,反映了企业的近期表现。 如果股价上升,但利润没有变化,甚至下降,则市盈率将会上升。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0-13:即价值被低估★14-20:即正常水平★21-28:即价值被高估★28+: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股息收益率上市公司通常会把部份盈利派发给股东作为股息。 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现价,是为现行股息收益率。 如果股价为50元,去年股息为每股5元,则股息收益率为10%,此数字一般来说属于偏高,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价值被低估。 一般来说,市盈率极高(如大于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为零。 因为当市盈率大于100倍,表示投资者要超过100年的时间才能回本,股票价值被高估,没有股息派发。 平均市盈率美国股票的市盈率平均为14倍,表示回本期为14年。 14倍PE折合平均年回报率为7%(1/14)。 如果某股票有较高市盈率,代表:(1)市场预测未来的盈利增长速度快。 (2)该企业一向录得可观盈利,但在前一个年度出现一次过的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 (3)出现泡沫,该股被追捧。 (4)该企业有特殊的优势,保证能在低风险情况下持久录得盈利。 (5)市场上可选择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价将上升。 这令跨时间的市盈率比较变得意义不大。 计算方法利用不同的数据计出的市盈率,有不同的意义。 现行市盈率利用过去四个季度的每股盈利计算,而预测市盈率可以用过去四个季度的盈利计算,也可以根据上两个季度的实际盈利以及未来两个季度的预测盈利的总和计算。 相关概念 市盈率的计算只包括普通股,不包含优先股。 从市盈率可引申出市盈增长率,此指标加入了盈利增长率的因素,多数用于高增长行业和新企业上。 【风险判断】集体恐高根据申银万国的统计数据,过去12个月的市场,沪深300指数花了前十个月上涨了52.7%,市盈率(PE)从14倍涨到25倍,后两个月则涨了38%,PE从25倍涨到了35倍。 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月16日,深交所平均市盈率(PE)43.82倍,上交所平均市盈率41.28倍——是世界证券交易市场平均市盈率的2.6倍。 于是专家教导股民:A股泡沫,落袋为安。 那么,市盈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呢?市盈率是上市公司股价与每股收益(年)的比值。 即: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年)。 明显地,这是一个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与价值的比例指标。 可以简单地认为,市盈率高的股票,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就越高。 也就是说市盈率越低,其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 很单纯,市盈率太高了,甚至高出了H股,这在历史上是无法想像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向H股看齐?但因为内地和香港对上市公司的认识并非一致,所以出现同一家公司在不同的市场上遭遇不同待遇。 可能香港投资者更加看好金融银行股,而内地投资者对宝钢等资源国企的实力更加了解。 A股与H股的市盈率可能不那么具有可比性。 市盈率之辨单纯用以“市盈率”来衡量不同证券市场的优劣和贵贱具有一些片面性。 由于投资股票是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已有的市盈率只能说明上市公司过去的业绩,并不能代表公司未来的发展。 从近几年来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这是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要反映在上市公司上面。 因此,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增长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上市公司市盈率比欧美发达国家高一些,应该也是正常的。 同时,市盈率作为衡量上市公司价格和价值关系的一个指标,其高低标准并非绝对的。 事实上,市盈率高低的标准和本国货币的存款利率水平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目前美元的年利率保持在4.75%左右,所以,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保持在1/(4.75%)=21倍的市盈率左右,这是正常的。 因为,如果市盈率过高,投资不如存款,大家就会放弃投资而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反之,如果市盈率过低,大家就会把存款取出来进行投资以取得比存款利息高的投资收益。 而目前我国人民币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79%,如果把利息税也考虑进去,实际的存款利率大约为2.23%,相应与2%的利率水平的市盈率是1/(2.23%)=44.8(倍)。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股市45倍的市盈率基本算得上合理。 高有高的理由目前美国道指平均市盈率为21倍,标准普尔500平均市盈率24倍,美国GDP年增长只有2%~3%,而且它的经济增长还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 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增长却是可以预期的。 这一点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窥见一斑。 从截止2月27日已经公布年报的158家公司情况看,平均每股收益0.31元,每股收益0.5元以上的37家。 再从680家有业绩预告的公司看,其中254家公司预告06年业绩增长50%以上;40家公司预告业绩略增,159家公司预告扭亏。 中小板116家上市公司2006年报全部出齐,平均净利润增长25.16%。 06年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增长已成定局,能源、石化、地产以及机械是高收益的主要行业。 大部分机构对上市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增长预期表示乐观。 单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的比较来看,1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尽管增速仍然倒挂,但差异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企业成本压力减轻,盈利提升情况预期乐观。 再从股改之后制度变革带来的外延式增长机会看,股改之后,由于股东利益一致以及股权激励等制度变革带来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和经营效率提高,以及大股东未来的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带来的业绩增厚效应将使得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加速上升趋势。 如果考虑到所得税并轨带来额外的收益,未来两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预期相当乐观。 还须谨慎就目前市场的市盈率水平来看,已经充分反映了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沪深年PE水平在45倍左右。 合理归合理,但还有多少上升空间,却难以估测。 总体而言,目前A股的整体定价水平已经不低,在充分反映未来业绩增长预期的同时,也较A股相对于H股的全面溢价,这种现象与2006年初的状态已经截然不同。 尽管未来两年的业绩增长趋势仍未改变,但目前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业绩增长预期。 在股票供给有限的背景下,狂热的资金追求有限的优质股票,结果必然是价格的虚高。 从宏观形势看,信贷居高、投资反弹将使得紧缩的经济政策没有悬念——这在最近的加息措施中已经得到验证。 从3月份的情况看,短时间内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尚难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央行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显示,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活期存款明显增多,股市的火爆吸引了大量储蓄资金持续流向股市,短期内市场资金的供给依然十分充沛,但考虑到每年两会期间行情的动荡惯例,以及4、5月份将是非流通股解禁的高峰期,市场的宽幅震荡难免。 与泡沫共舞《非理性繁荣》一书的作者,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教授因成功预测了2000年网络股泡沫的崩溃而名噪天下。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1996年12月,当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渐入佳境的时候,希勒教授向美联储提交了一篇学术报告,认为市场价值被明显高估。 然而,这一声“狼来了”竟然喊了三年有余。 在此期间,道琼斯指数从1996年收盘的6560.91点上涨到2000年1月14日的最高点.50点,涨幅为81.5%。 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从1291.38点飙升到2000年3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点——5132.52点,涨幅高达297.44%,也就是说,市场整整涨了3倍。 如果某个投资者在1996年末认为市场估值水平过高而退出市场,那么他无疑将错过牛市中获利最为丰厚的一段。 国泰君安证券兼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认为,A股市场泡沫肯定是有的,泡沫能持续多久才是关键所在。 A股泡沫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 理由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过程。 他表示,几乎所有行业都有泡沫,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我国经济增速没有放缓迹象,短线泡沫就不会破灭。 他建议投资者与泡沫共舞,最容易产生泡沫的地方,还是可以参与的。 【参考价值】同业的市盈率有参考比照的价值;以类股或大盘来说,历史平均市盈率有参照的价值。 市盈率对个股、类股及大盘都是很重要参考指标。 任何股票若市盈率大大超出同类股票或是大盘,都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而这往往离不开该公司未来盈利料将快速增长这一重点。 一家公司享有非常高的市盈率,说明投资人普遍相信该公司未来每股盈余将快速成长,以至数年后市盈率可降至合理水平。 一旦盈利增长不如理想,支撑高市盈率的力量无以为继,股价往往会大幅回落。 市盈率是很具参考价值的股市指标,容易理解且数据容易获得,但也有不少缺点。 比如,作为分母的每股盈余,是按当下通行的会计准则算出,但公司往往可视乎需要斟酌调整,因此理论上两家现金流量一样的公司,所公布的每股盈余可能有显著差异。 另一方面,投资者亦往往不认为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盈利数字忠实反映公司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获利能力。 因此,分析师往往自行对公司正式公式的净利加以调整,比如以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利润(EBITDA)取代净利来计算每股盈余。 另外,作为市盈率的分子,公司的市值亦无法反映公司的负债(杠杆)程度。 比如两家市值同为10亿美元、净利同为1亿美元的公司,市盈率均为10。 但如果A公司有10亿美元的债务,而B公司没有债务,那么,市盈率就不能反映此一差异。 因此,有分析师以“企业价值(EV)”--市值加上债务减去现金--取代市值来计算市盈率。 理论上,企业价值/EBITDA比率可免除纯粹市盈率的一些缺点。 【指标缺陷】市盈率指标用来衡量股市平均价格是否合理具有一些内在的不足:★(1)计算方法本身的缺陷。 成份股指数样本股的选择具有随意性。 各国各市场计算的平均市盈率与其选取的样本股有关,样本调整一下,平均市盈率也跟着变动。 即使是综合指数,也存在亏损股与微利股对市盈率的影响不连续的问题。 举个例子,2001年12月31日上证A股的市盈率是37.59倍,如果中石化 2000年度不是盈利161.54亿元,而是0.01元,上证A股的市盈率将升为48.53倍。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中石化亏损,它将在计算市盈率时被剔除出去,上证A股的市盈率反而降为43.31倍,真所谓“越是亏损市盈率越低”。 ★(2)市盈率指标很不稳定。 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会大起大落,这样算出的平均市盈率也大起大落,以此来调控股市,必然会带来股市的动荡。 1932年美国股市最低迷的时候,市盈率却高达100多倍,如果据此来挤股市泡沫,那是非常荒唐和危险的,事实上当年是美国历史上百年难遇的最佳入市时机。 ★(3)每股收益只是股票投资价值的一个影响因素。 投资者选择股票,不一定要看市盈率,你很难根据市盈率进行套利,也很难根据市盈率说某某股票有投资价值或没有投资价值。 令人费解的是,市盈率对个股价值的解释力如此之差,却被用作衡量股票市场是否有投资价值的最主要的依据。 实际上股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用市盈率一个指标来评判股票价格过高或过低是很不科学的。 【正确对待】在股票市场中,当人们完全套用市盈率指标去衡量股票价格的时候,会发现市场变得无法理喻: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悬殊,并没有向银行利率看齐;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市场表现越好。 是市盈率没有实际应用意义吗?其实不然,这只是投资者没能正确把握对市盈率的理解和应用而已。 ★1.市盈率指标对市场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2.衡量市盈率指标要考虑股票市场的特性★3.以动态眼光看待市盈率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增长潜力的认同,不仅在中国股市如此,在欧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场上同样如此。 从这个角度去看,投资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科技板块的股票市盈率接近或超过100倍,而摩托车制造、钢铁行业的股票市盈率只有20倍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股票的市盈率越高就越好,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庄家肆意拉抬股价,造成市盈率奇高,市场风险巨大的现象时有发生,投资者应该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 【注意问题】市盈率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指标,考虑到可比性,对同一指数不同阶段的市盈率进行比较较有意义,而对不同市场的市盈率进行横向比较时应特别小心。 ★(1)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与综合指数的市盈率比,成份指数的市盈率与成份指数的市盈率比。 综合指数的样本股包括了市场上的所有股票(沪深市场上PT股除外),市盈率一般比较高,而成份指数的样本股是精挑细选的,通常平均股本较大、平均业绩较好,所以其市盈率比较低一些。 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外股票时常的市盈率大多是成份指数的市盈率,如果将它们与我们综合指数的市盈率相比较,则犯了概念性错误。 ★(2)市盈率应与基准利率挂钩。 基准利率是人们投资收益率的参照系数,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资金成本的高低。 一般来说,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的倒数与股市平均市盈率存在正向关系。 如果基本利率低,合理的市盈率可以高一点,如果基准利率很高,合理的市盈率就应该低一些。 目前我国央行再贴现率为2.97%,一年期储蓄存款收益率为1.80%,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 1.75%,美联储再贴出率为1.25%,中美基准利率差别不大,但纵向看,中国目前的基准利率是很低的。 另据权威部门研究显示,根据我国目前物价水平及国家未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货币政策取向,中国存在再次调低利率的可能。 ★(3) 市盈率应与股本挂钩。 平均市盈率与总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有关,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越小,平均市盈率就会越高(思腾思特管理咨询中国公司,2001),反之,就会越低,中西莫不如此。 据统计,2001年10月16日中国沪深市场770只样本股(剔除了PT股、ST股、亏损股和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低于0.05元股票)算术平均市盈率为29.43倍,其中,总股本最小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为42.74倍,而总股本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只有19.82 倍,前者是后者的2.16倍。 在美国,小盘股的平均市盈率也高于大盘股平均市盈率的好几倍,NASDAQ市场市盈率高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市盈率,部分地与股本因素有关。 因此,看一个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还应考虑到这个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如果是以小股本公司为主的市场,它的合理市盈率就应高一些。 如果不考虑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本构成,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即使原有上市公司价格水平不变,只要上一个中石化,若再上中石油、中移动、中海油,就会把平均市盈率降下十几倍,就会把市盈率降到所谓的“合理区域”。 事实上,2001年12月 31日上证A股指数市盈率降为37.59倍,如果中石化尚未上市,这一数字将戏剧性地升为43.31倍。 ★(4)市盈率应与股本结构挂钩。 市盈率跟股本结构也有关系。 如果股份是全流通的,市盈率就会低一些,如果股份不是全流通的,那么流通股的市盈率就会高一些。 原因在于,如果上市公司的总价值不变,股份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资产的流动性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流动性溢价),从一般意义上说,流通股的每股价格自然要高于非流通股的价格,非流通股的价格越低,流通股的价格就越高,其结果就必然是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高于非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 流通股在中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价格差异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 目前的中国市场,非流通股占到总股本的三分之二,在它们没有流通的情况下,流通股的市盈率较高,也是正常的。 ★(5)市盈率应与成长性挂钩。 同样是20倍市盈率,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7%的市场就要远比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3%的市场有投资价值。 根据经典的股票内在价值评估模型,如式(1)所示。 其中V为股票内在价值,D。 为在未来无限时期支付的每股股利,k为到期收益率,g为股利每期固定的增长率。 从式(1)可以看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成长性对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对市场价格和平均市盈率影响巨大。 V= D。 (l+g)K – g (1)举个简化的例子,假设上市公司净利润与经济同步增长,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7%,,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那么中国股票的平均内在价值就是美国的2.42倍,中国股市的合理市盈率也是美国的2.42倍。 从成长性这个角度看,NASDAQ指数的市盈率比较高,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比较高,都是有道理的。 ★(6)市盈率与一些制度性因素有关,居民投资方式的可选择性、投资理念、一国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外汇管制等制度性因素,都与平均市盈率水平有关。 ★(7)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还应考虑发行价因素。 1997年以前,参照当时中国的利率水平,管理层对股票初次发行定价控制得比较严,一般初次发行市盈率不得超过15倍,为了照顾边远地区,像西藏金珠这样的股票才发到20倍左右的市盈率。 后来为了推进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对发行定价的控制渐渐放松了,闽东电力2000年发行时达到了88倍的市盈率,一般股票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也维持在四五十倍的水平。 发行市盈率四五十倍都可以,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四五十倍怎能说不正常?从理论上说,发行市盈率越高,筹集的资金越多,上市公司潜在的发展、盈利能力就越强,上市公司帐面资产的含金量也就越高,而这一点从静态的市盈率指标中是看不出来的。 既然静态市盈率指标中没有充分反映近年来发行市盈率较高的影响,那么目前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比以前年份稍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市盈率的应用】市场上几乎没有人不注意股票的市盈率,这种衡量指标很简单、直观,如果用好市盈率指标,对投资者提高收益帮助很大。 股票市盈率高低,大致能反映市场热闹程度。 早期美国市场,市盈率不高,市场低迷的时候不到10倍,高涨的时候也就20倍左右,香港市盈率大致也是如此。 我国股市市盈率低迷的时候,15倍左右,高涨的时候超过40倍(比如2001年)。 市盈率过高之后,总是要下来的,持续时间我们无法判断,也就说高市盈率能维持多久,很难判断,但不会长久维持,这是肯定的。 一般成长性行业的企业,市盈率比较高一点,比如目前的消费、旅游以及银行地产等行业,其市盈率比国外同类企业要超出很多,这是因为投资者对这些企业未来预期很乐观,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购买企业股票,而那些成长性不高或者缺乏成长性的企业,投资者愿意付出的市盈率却不是很高,比如钢铁行业,投资者预计未来企业业绩提升空间不大,所以,普遍给与10倍左右市盈率。 美国90年代科技股市盈率很高,并不能完全用泡沫来概括,当初一大批科技股,确确实实有着高速成长的业绩做为支撑,比如微软、英特尔、戴尔,他们1998年以前市盈率和业绩成长性还是很相符的,只是后来网络股大量加盟,市场预期变得过分乐观,市盈率严重超出业绩增长幅度,甚至没有业绩的股票也被大幅度炒高,导致泡沫形成和破裂。 科技股并不代表着一定的高市盈率,必须有企业业绩增长,没有业绩增长做为保证,过高市盈率很容易形成泡沫,同样,缓慢增长行业里如果有高成长企业,也可以给予较高的市盈率。 处于行业拐点,业绩出现转折的企业,市盈率可能过高,随着业绩成倍增长,市盈率很快滑落下来,简单用数字高低来看待个别企业市盈率,是很不全面的,比如前年中信证券市盈率100多倍,但股价却大幅度飙升,而市盈率却不断下降。 包括一些微利企业,业绩出现转折,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在用市盈率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企业所在行业具体情况。 不能用本国企业市盈率简单和国外对比。 因为每个国家不同行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比如航空业,我国应该算是朝阳行业,而国外只能算是平衡发展,或者出现萎缩阶段。 房地产行业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在工业化程度很高国家,算是稳定发展,因此导致市盈率有很大差别。 再比如银行业,我们是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而西方国家,经过百年竞争淘汰,成长速度下降很多,所以市盈率也会有很大不同。 一个行业发展空间应该和一个国家所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政策,消费偏好,有着密切关系。 不同成长空间,导致人们预期不同,会有不同的定价标准。 简单对照西方成熟市场定价标准很容易出错。 在考虑市盈率的时候,不应该忘记三样东西:一是和企业业绩提升速度相比如何。 二是企业业绩提升的持续性如何。 三是业绩预期的确定性如何。 参考资料:

标签: 将分红收益率与相似的公司进行比较 分红收益率 以确定它是否具有吸引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