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周期性:工程机械行业具有周期性,受经济增长和基建投资等因素影响较大。

admin 14 0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具有周期性的行业,受经济增长和基建投资等因素影响较大。

影响因素

以下因素会影响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 经济增长:当经济增长加速时,对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的投资也会增加,从而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 基建投资:政府的基建投资政策直接影响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如果政府加大基建投资,则会推动工程机械市场的增长。
  • 原材料价格:工程机械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钢铁、橡胶和铜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工程机械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行业的利润率。
  • 竞争格局: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国际和国内的企业都在争夺市场份额。行业内的竞争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定价。
  • 技术进步: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和成本。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周期阶段

工程机械行业的周期性通常表现为以下阶段:

  1. 上升周期:经济增长加速,基建投资增加,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旺

工程机械还有未来吗

预计今年后几个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有望企稳回升,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将逐步改善,全年全行业主要指标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以下是关于工程机械行业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全年有望“前低后高”:综合考虑上年基数、国内外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随着稳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提速、专项债使用的加快、政策性银行新增贷款投放的增加、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的提升以及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等,工程机械市场逐步企稳回升。 同时,部分产品出口势头良好。 向文波表示,在稳预期稳就业等政策导向的引导下,我国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等将稳步增长。 此外,各地区各领域的稳增长措施持续落地,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继续保持较强韧性等因素,预计2023年行业将继续呈现稳定运行态势。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走访发现,进入下半年以来,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普遍不再“悲观”。 一位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迈过‘浅V’调整的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这轮最坏的日子基本过去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偏乐观了。 ”部分产品销量稳中有升:最新数据显示,自6月份以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一改下滑态势,部分产品销量逐步稳中有升,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有所收窄。 据协会统计,挖掘机、平地机、履带式起重机7月份当月同比实现正增长,分别增长3.42%、16.4%、27.6%。 挖掘机的月销量数据尤其引人关注。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7月销售各类挖掘机台,同比增长3.42%。 其中,国内9250台,同比下降24.9%;出口8689台,同比增长72.8%。 2022年1至7月,共销售挖掘机台,同比下降33.2%。 其中,国内销量为台,同比下降51.3%;出口台,同比增长72.3%。 瞄准“三化”战略: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曾提出,工程机械企业正面临新变革,“要么翻身,要么翻船”。 在此次论坛上,向文波表示,这绝非危言耸听。 新的技术革命、新的能源革命,尤其是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对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国际化,更是三一重工及三一集团的核心战略之一。 “在三一,要想获得提拔,必须有海外经历。 三一正持续采取措施,把优质资源投向国际化。 ”向文波说。 苏子孟表示,近些年来,工程机械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不断深化,推动了行业企业以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慧管理为抓手的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额由2012年的191.6亿美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340.3亿美元。 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履带挖掘机出口由2012年的台,增长到2021年的台,增长633%。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198.9亿美元,同比增长32.3%。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智慧产业城中,在数字化应用和智能化设备的支持下,我们的中大挖机设备生产基本可以实现左边钢板进去、右边挖掘机出来。 现在每6分钟智能制造产线就能够生产下线一台挖机,整个生产效率呈指数级提升。 论坛当日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十四五”时期,工程机械行业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进一步深化,新型控制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自主化工业软件等应用将取得丰硕成果,新型高技术工程机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过,苏子孟提醒,一些领域工程机械市场存量尚待消化,对行业实现稳定运行将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 希望有关企业对各产品线市场需求进行理性分析,设定合理预期。 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按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组织生产。 同时,强化资金管理、渠道管理和风险管控。 夏志宏认为,当前,国家持续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国家重大战略项目,预计工程机械行业仍然有广阔的市场。 同时也要看到,工程机械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一些无序竞争的情况仍然存在,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更加凸显。 柳工董事长曾光安表示,从长周期看,工程机械行业很可能再次进入周期性调整,周期性波动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长期特征,行业周期将叠加行业转型。 未来,新技术将成为行业转型的显著特征,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将突飞猛进。 同时,龙头企业之间竞争将可能加剧,行业有进入低毛利阶段的风险。 一家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前景光明,但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还存在不少短板。

郭磊:如何观测制造业周期与基建周期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报告摘要

第二, 制造业投资周期怎么衡量?我们可以跳出“制造业投资”指标,借用其他四个指标来观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机械设备进口、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开支。 这四个指标所展现出来的制造业周期走向和传统的“制造业投资”指标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具备很好的相关性 (图2-图4) ,可以相互验证。

第三, 我们进一步用“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来衡量长周期资本开支波动,用PPI来衡量短周期库存波动,这两个指标所形成的双坐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理解制造业投资目前的位置 (图5) 。 从这个框架我们也可以意识到,似乎不存在什么“制造业投资起不来”的问题。

第四, 基建投资周期怎么衡量?我们同样也可以适度跳开“基建投资”等传统视角,用“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来观测。 怎么证明这样一个指标比基建投资增速更有效?我们可以用“挖掘机产量”、 “申万行业指数:工程机械”作为验证指标,“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与这两个指标呈现出了更好的走势相关性 (图7-图9) 。

第五, 无论是制造业贷款需求还是基础设施贷款需求都是内生周期,另一重要的外生变量是政策周期。 我们用“货币政策感受指数”来代表。 2016年Q3后制造业贷款需求进入上升期,但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却已触顶,并于2017年Q2-2018年Q2回落至经验低位,反映了同期金融去杠杆和实体去杠杆的影响;去杠杆背景下基建贷款需求回落更为明显。 2020年以来的周期中,制造业贷款需求、基建贷款需求在相对高位,但货币政策感受指数自2020年Q3开始下行,今年上半年更为明显,本轮下行对应的是疫后货币供给正常化和金融政策收敛。

第六, 那么,又如何理解政策周期的逻辑呢?为何它与制造业周期、基建周期所对应的内生融资需求并不总是吻合的?我们可以从实体部门杠杆率观察。 从经验规律看,实体部门杠杆率同比在过去几年中大致吻合于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简单来说,政策稳杠杆目标影响货币政策,杠杆率提升快了,下一阶段就大概率要压,这一过程所带来的金融周期与实体需求周期(制造业、基建)在有些时段匹配,但有些阶段也会存在错位。

正文

既有的研究一般习惯于用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下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去观测制造业周期,但实际上这个指标在过去15年中基本上单边震荡下行,没有任何周期性,和宏观逻辑及微观认知不符。

过去的15年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震荡下行:2006-2011年年度增速在25%-35%左右;2012-2014年年度增速分别为22%、18%、14%;2015年至今年度增速回落到个位数。 2020年疫情冲击下制造业投资增速只有-2%,2021年因为低基数同比增速较高, 但前7个月两年增速只有3.1%。

这一数据趋势似乎有一定合理性:随着要素回报率的逐渐收敛,经济增长率整体逐渐下行,新增投资增速也会随之下台阶。 但有几点似乎又令人不解:一则指标几乎不呈现周期性,制造业投资的单边下行与原材料和工业品周期性呈现出的价格弹性不太匹配;二则制造业是经济的主要部分,2015年来制造业GDP一直占名义GDP的25- 30%。 制造业投资一直低迷的背景下,很难解释企业盈利、税收等领域的数据,以及微观经济的变迁。

制造业投资周期怎么衡量?我们可以跳出“制造业投资”指标,借用其他四个指标来观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机械设备进口、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开支。 这四个指标所展现出来的制造业周期走向和传统的“制造业投资”指标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具备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相互验证。

1) 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 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是中国人民银行季度调查指标中的一个分项。 数据从2008年至今,大致包括三个周期:2008年Q4-2010年Q3,制造业贷款需求扩张;2010年Q3-2016年Q3,制造业贷款需求收缩;2016年Q3至今,制造业贷款需求扩张。

2) 长江商学院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 从大周期看,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在2013年初-2015年底震荡下行;2015年底-2017年底震荡上行;2017年底-2020年初震荡下行;2020年初-2021年初震荡上行。 除上述大的周期分布外,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在对小周期和周期内波动的刻画上比较敏锐。

3) 机械设备进口。 制造业投资无非是设备、厂房、人工、技术等环节的投入,设备进口需求可以作为一个观测指标。 我们可以以SITC分类下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进口增速来观测进口设备需求的周期。 2009年以来的周期中,先后经历2009年初-2012年初、2012年初-2016年初、2016年初-2020年初是三轮周期。 日本对中国机械出口增速可以当作中国机械设备需求的另外一个参考指标。

4) 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开支与固定资产投资。 我们可以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在建工程、资本开支来观察制造业投资周期。 制造业资本开支经历了2016年Q1-2018年Q3回升、2018年Q3至2020年Q1回落,2020年Q1之后再回升的周期。 制造业投资稍有不同,2017年Q4-2018年Q3同样经历回升阶段,但之后没有明显回落,大致处于走平状态,2020年Q1之后开始回升。

在中期报告《为正常化定价》中,我们对这四个指标有过详细阐述。

我们进一步用“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来衡量长周期资本开支波动,用PPI来衡量短周期库存波动,这两个指标所形成的双坐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理解制造业投资目前的位置。 从这个框架我们也可以意识到,似乎不存在什么“制造业投资起不来”的问题。

我们以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来观察,可以看到两个周期,一轮是2008-2016年;一轮是2016至今。 这个就是实际上就是朱格拉周期(资本开支长周期)的特征。

我们以PPI为观察指标,它实际上代表制造业库存周期的波动。 以2016年以来这轮长周期上升周期为例,它经历了2016-2019、2020至今一轮半的库存周期。

在这两个周期下制造业都处于上升周期,本轮拐点均未出现。

从这一框架去看,未来几个季度制造业投资会存在一个下拉因素是库存的回落,它一般滞后于PPI顶半个身位,目前尚未开始;但长周期应该没有触及最终顶部。 逻辑上来说,本轮长周期最后一轮驱动力量应会来自于进一步走出疫情之后,需求量级的重估和投资的修复。

基建投资周期怎么衡量?我们同样也可以适度跳开“基建投资”等传统视角,用“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来观测。 怎么证明这样一个指标比基建投资增速更有效?我们可以用“挖掘机产量”、 “申万行业指数:工程机械”作为验证指标,“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与这两个指标呈现出了更好的走势相关性。 由此可见基建投资周期同样有它的弹性,只是如何观测的问题。

我们同样可以用人民银行季度调查指标中的“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来衡量基建周期。

这一指标2015年Q3有数据以来经历了一轮震荡上行,2017年Q1触顶;然后开始下行,2018年Q4触底;后震荡上行至2020年Q2,2020年Q3至今区间徘徊。

怎么证明这样一个指标比基建投资增速更有效?

我们选另外两个变量作为验证指标:一个是“挖掘机产量”,它属于基建对现实产业链的映射;一个是“申万行业指数:工程机械”,它属于基建对资产价格的映射。

“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与这两个指标呈现出了更好的走势相关性。

无论是制造业贷款需求还是基础设施贷款需求都是内生周期,另一重要的外生变量是政策周期。 我们用“货币政策感受指数”来代表。 2016年Q3后制造业贷款需求进入上升期,但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却已触顶,并于2017年Q2-2018年Q2回落至经验低位,反映了同期金融去杠杆和实体去杠杆的影响;去杠杆背景下基建贷款需求回落更为明显。 2020年以来的周期中,制造业贷款需求、基建贷款需求在相对高位,但货币政策感受指数自2020年Q3开始下行,今年上半年更为明显,本轮下行对应的是疫后货币供给正常化和金融政策收敛。

从同样来自央行季度问卷调查的货币政策感受指数来看,它于2014年Q1触底回升,2015年底触顶,2017年Q2回落在低位,2017年Q2-2018年Q2低位徘徊,徘徊期所对应的就是金融去杠杆和实体去杠杆的时段。

2018年Q3开始货币政策感受指数改善,2019年一季度进一步上升,2019年全年高位徘徊。

2020年货币政策感受指数进一步升一个台阶,反映疫情之后货币政策以更积极姿态稳增长,2020年Q2这一指数达到峰值,此后经历了2020年Q3、2020年Q4、2021年上半年三轮下行。 这轮下行对应的是疫后货币供给回归正常化叠加金融政策偏紧。 尤其是2021年上半年,对地产、隐性债务等领域融资政策明显收紧。 但同时,我们看到这一时段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还是偏强的。

那么,又如何理解政策周期的逻辑呢?为何它与制造业周期、基建周期所对应的内生融资需求并不总是吻合的?我们可以从实体部门杠杆率观察。 从经验规律看,实体部门杠杆率同比在过去几年中大致吻合于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简单来说,政策稳杠杆目标影响货币政策,杠杆率提升快了,下一阶段就大概率要压,这一过程所带来的金融周期与实体需求周期(制造业、基建)在有些时段匹配,但有些阶段也会存在错位。

我们用实体杠杆率同比来代表杠杆周期的变化。 可以看到2012-2016年整体属于杠杆率同比的上升周期,它对应2016-2018年货币政策感受指标偏紧;2018年Q3-2020年Q3杠杆率同比再度上升,它对应2020年Q3起来贷款感受指数的回落。

核心假设风险: 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根据2021年4月28日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组委会发布的“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销售额同比微幅下滑2.87%,其中中国企业表现亮眼,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首次进入全球三甲,共11家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入榜全球TOP50,销售总额为507.33亿美元,同比增长40.03%,销售额占TOP50总额比重上升至26.48%。

2020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9%

根据OffHighway Research的报告,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工程机械设备销量下降至89.1万台,同比下降19%。 如果将中国从全球数据中剔除,世界其他地区的设备销量将下降27%,新冠疫情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2020年全球成交量降至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全球50强销售总额小幅下降2.87%

2021年4月28日,由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组委会和《中国工程机械》杂志主办的“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会公布了“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销售额同比微幅下滑2.87%,为1915.82亿美元。

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有效而强力的控制和中国经济快速恢复,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的亮眼表现。 在2021年度前10榜单中,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入全球三甲——这是中国品牌首度挺进前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分别位居全球第四、第五位,而其他国家企业保持原位或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中国企业在50强中的销售占比全球第一

2019-2021年度中国产企业销售总额占比逐年提升。 2021年度,共11家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入榜全球TOP50,销售总额为507.33亿美元,同比增长40.03%,销售额占全球TOP50总额的比重上升至26.48%。

注:当年度数据是统计前一年实际销售情况,下不赘述。

对比全球主要国家,2021年度,中国取代美国,以26.48%销售占比由全球第三升至全球第一;美国企业销售额为420.21亿美元,占比21.93%,位居第二;日本企业销售额为398.98亿美元,占比为20.83%,排名第三。

标签: 行业周期性 工程机械行业具有周期性 受经济增长和基建投资等因素影响较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