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历史上有几位傻子皇帝?
历史上的几个傻子在中国当过皇帝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描述了一个傻皇帝没有穿衣服,就上街游览。这只不过是个童话,在中国历史上实实在在的就有这么几位傻皇帝曾经领导过中国或地区。 第一位的是周幽王姬宫湦【?--前771】在位【前781---前771】姬宫湦为了博美人一笑玩起了烽火戏诸侯的游戏,提早上演了狼来了的故事家喻户晓。将申皇后和太子废掉立美人褒姒和她的儿子为皇后太子。申皇后的老子他老丈人不干了,联合其他人来攻打周幽王,他再点烽火也没人来救他丢了性命。 第二位的是秦二世胡亥【前184---前207】在位【前209--前207】胡亥在位时,听信赵高将丞相李斯腰斩,满家灭门。李斯死后赵高为了试探自己在群臣中的威信,牵一只鹿对胡亥说是一匹千里马,胡亥虽傻眼不瞎说:“这不是鹿吗?”赵高说:“这是马,不信你问各位大臣,是鹿还是马。”各大臣有及少数说马外,大部分都说是鹿。胡亥以为自己眼花有病了,从此再不上朝躲在后宫养病去了。 第三位的是蜀帝刘禅了【207--264】在位【223--271】263年魏国军攻打蜀国,刘禅反绑双手出城投降。被送到洛阳后一次宴席中,司马昭问刘禅想念不想念蜀国,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有旧臣偷偷对教他应该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果然一会儿司马昭又问,刘禅欲哭无泪原话回答,司马昭问这怎么不像你说的话,刘禅回答是他们让我这么说的。 第四名的是晋惠帝司马衷【259--306】,在位时【290--306】。有一年天下大旱,老百姓饿死无数,有大臣奏请皇帝赈灾。晋惠帝司马衷却说:“没有粮食吃,他们怎么不吃肉粥呢”有一次司马衷在花园里听到蛤蟆叫,问身边的人:“这蛤蟆叫是为朝廷叫,还是为私人叫?”有大臣回答:“在朝廷地里就是为朝廷叫,在私人地里就是为私人叫。” 第五位是唐穆宗李恒【792--824】在位【820---824】他是服用丹药而毒死自己的皇帝,在位仅四年,死时才32岁。你看看他傻不傻,放着皇帝不相当要去喝毒药。傻子也有傻胆有史料考证是他指挥杀死了他父亲唐宪宗。 数到唐朝已经五位了,五代十国、元、明、清还有的是傻皇帝。想想中国有这么多个傻子领导过中国或地区,就知道我们的祖先怎么熬过了的。
为什么说唐宣宗是中国历史上最精明的傻子
历史既然称唐宣宗为“小太宗”,那这个人肯定还是很厉害的。唐宣宗虽然外表看似糊涂,其实心如明镜,一切事情都瞒不过他。那有人就会问,既然是聪明人为什么要装成个傻子呢?这话还得从他的身世说起。
为什么说唐宣宗是中国历史上最精明的傻子1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庶出的儿子,他的母亲郑氏没什么身份地位,只是一名身份卑微的普通宫女,被唐宪宗的偶然临幸后才有了李忱。在宫廷里,有母以子贵之说,但也有子凭母贵的说法。母亲的身份地位直接影响着她的孩子以后的未来,母族的支持是那些皇子在宫廷斗争中能否取得胜利的保障。
李忱没有这些,他的母亲身份卑微,他也无所依靠,再加上是庶子的关系,李忱注定当不了皇帝。虽然他后来被封为光王,但却是在无人注目的角落里孤独寂寞地长大,长久地被人冷落,养成了他郁郁寡欢、呆滞木讷的性格,即使是与其他亲王群居时也往往终日不发一言,显得与人格格不入。
在宫中,最不缺少踩低就高的小人,再加上李忱没什么地位,常常被讥笑呆笨。随着李忱渐渐地托大,人们发现他痴呆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就猜测说这可能和他的一次惊吓有关。
原来,在所有人都在嘲笑和讥笑李忱是个傻子的时候,唯有他的哥哥唐穆宗知道李忱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李忱是一个真正的大智若愚之人。唐穆宗继位后,一次,李忱入宫谒见太后,没想到当时正好有人来行刺。虽然刺客行刺未果,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从此后光王李忱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
于是,人们认为这个本来就呆头呆脑的家伙这回肯定是被吓傻了。此后,无论大小场合,李忱都成了那些人取笑和捉弄的对象。
其实李忱一点也不傻,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他知道自己注定不能做皇帝,那么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首要条件,糊涂一点也没什么不好。难得糊涂嘛!
中国的傻子
古代的十个著名傻子故事如下:
1、买椟还珠
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有个楚国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为珍珠作了个匣子,用香料把匣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2、杞人忧天
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3、南辕北辙
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战国策·魏策四》
译文: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4、画蛇添足
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此酒。
——《战国策·齐策二》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5、郑人买履
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呢?”
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6、揠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十分疲惫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
7、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正在耕田。田边有棵大树桩,一只兔子飞奔过来,不小心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这个农民从此便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而他的这种行为却被当作笑话在宋国传开了。
中国古代著名的十大傻子
古代的十个著名傻子
1、买椟还珠
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有个楚国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为珍珠作了个匣子,用香料把匣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匣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2、杞人忧天
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3、南辕北辙
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战国策·魏策四》
译文: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4、画蛇添足
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此酒。
——《战国策·齐策二》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5、郑人买履
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呢?”
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6、揠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十分疲惫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
7、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正在耕田。田边有棵大树桩,一只兔子飞奔过来,不小心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这个农民从此便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而他的这种行为却被当作笑话在宋国传开了。
8、邯郸学步
原文: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9、刻舟求剑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0、掩耳盗铃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背不动。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人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中国古代著名的十大傻子是谁?
张良、诸葛亮、司马懿、吴用、李善长、刘伯温、姜子牙、管仲、孙武、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