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娃哈哈上市了吗
娃哈哈没有上市。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2010年,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8位。
拓展资料:
1、1987年,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2、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3、2002年,娃哈哈继续秉承为广大中国少年儿童带去健康和欢乐的企业宗旨,选择了与孩子们生活、成长紧密相关的童装业作为跨行业发展的起点。引进欧美的设计人才,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设计,一流的面料,高起点进入童装业。并采取零加盟费的方式吸引全国客商加盟,在全国首批开立了800家童装专卖店,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童装品牌之一,初步显示了娃哈哈跨行业经营的信心和决心,为开创企业发展新支点,进一步向多元化企业进军奠定了基础。
4、进入新世纪后,娃哈哈已拥有了雄厚的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雄厚的资金保障下,通过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公司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 为开发外国人适合的饮料口味,娃哈哈参加了美国迈阿密食品饮料展、英国食品饮料展、南非食品饮料展等一系列国际大展,还组建欧美留学生感官评估团队,邀请国外超市买手做饮料口味评价。
娃哈哈股票现在的价格?
娃哈哈是没有股票代码的,娃哈哈属于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还没有上市
娃哈哈的股票代码
娃哈哈没有股票代码。 娃哈哈隶属于娃哈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暂未上市,因此娃哈哈没有股票代码。 娃哈哈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最大的饮料制造商,在世界上拥有良好的排名。 娃哈哈自成立以来发展良好。
例如,跻身民营企业500强。 因此,作为中国最大、最具潜力的餐饮企业,娃哈哈并不急于上市,因为娃哈哈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可以推动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拓展资料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娃哈哈)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 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公司主要生产乳饮料、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产品。 连续11年销售收入、利润、利税、收入均位居中国饮料行业第一,成为中国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餐饮企业。
2021年8月15日,娃哈哈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非酒精饮料赞助商。产品服务:
营养速递产品:娃哈哈营养速递是娃哈哈集团根据中国人独特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精心研发的全新牛奶水果冰沙饮品。纯果汁与香浓牛奶的完美结合,使营养表达不仅富含牛奶中的营养和钙质,而且富含果汁中的维生素。维生素A、D、E、B3、B6、B12、钾、钙、钠、镁等15种营养素一步到位,让您轻松承受压力,迎接挑战! 营养快递,时尚的包装,清新爽口的口感,丰富全面的营养,符合都市人的现代生活节奏。一经上市,就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营养早餐、课间休息、工作休闲、聚会旅游的理想选择。
娃哈哈纯净水 自1996年上市以来,纯净水凭借其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先进的二次反渗透技术和臭氧杀菌工艺,创造了卓越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荣获“中国名牌”荣誉。 非常可乐 1998年,经过十多年的磨练,娃哈哈具备了与世界各大品牌一较高下的条件。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发展,娃哈哈推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娃哈哈极可乐”,主动扛起了挑战饮料行业国际大品牌的民族工业大旗。 非凡可乐年销售额徘徊在2-30亿元之间,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地位不可动摇。 (非凡可乐相关信息见新书《深入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中国名企》)
华为和老干妈为什么不上市?还有哪些企业不上市?
在资本魔兽面前,有几人能经受住上市一夜暴富的诱惑?多年前传说的“不上市联盟”早已悄然瓦解,只有华为和老干妈在默默坚守自我。百难不倒的华为和洁身自好的老干妈成为一股清流,在资本市场外依然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和企业战略定力。
民间曾将哇哈哈、华为、顺丰和老干妈4家企业戏称为“不上市联盟”。昔日的“不上市联盟”,如今只剩老干妈和华为尚未松口。顺丰早已经借壳上市了,娃哈哈准备上市。也就是说,如今还坚持不上市的只剩下华为和老干妈了,“不上市联盟”在时间的杀猪刀和资本魔兽面前已经土崩瓦解。
1、华为不上市的原因在哪里?
任正非说,资本是最没有温度的动物,资本是最没有耐心的魔兽。因此,为了华为的长远发展,任正非坚决不上市。华为作为全球企业500强中为数不多的非上市企业,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谈及华为上市问题曾表示:“因为我们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守住上甘岭是很难的,还有好多牺牲。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元、几百亿元,逼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因此,资本市场的短期和不确定性,会让华为做一些短期的行为来刺激市场,进而影响企业经营行为,但长期的投资就难以实现。这是华为坚决不上市的主要原因。
2017年6月,任正非面对国内媒体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不片面追求企业规模,华为的发展不缺资金,因此不会进入资本市场,绝对不上市。“如果大量资本进入华为,就会多元化,就会摧毁华为20多年来还没有全理顺的管理。”任正非还说,华为上市会造富一大批公司员工,“这可能会让我们越来越怠惰,失去奋斗者的本质色彩”。
我们看到,不少企业上市以后,实控人、高管都成了亿万富豪,每年套现不亦乐乎,整天忙着资本运作,甚至不惜辞职来套现减持。为了套现更多的钱,一些上市公司热衷“市值管理”,以外延式并购把市值做大,然后让财富乘上市盈率的倍数。这样,这些公司高管还有心忙于实业吗?就是普通员工,也有不少在上市以后成了百万富翁。这样的上市公司,谁还有心思忙正事?正像任正非说的,失去了奋斗者的本质色彩。
另外,华为创造性地建立了员工持股机制,任正非仅占1.01%,而把其他的股份都分给了员工,因此华为就有数万名持股的员工,这是华为保持生生不息创造力的根本所在。如果华为想要上市,则这些股份则需要根据上市要求清理,可能造就大量华为核心员工的利益遭受损害。当然,华为有充足的现金流,也是不上市得底气。
2、老干妈能忍住上市暴富的诱惑吗?
作为知名调味品企业,老干妈一直奉行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三不”标签。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曾经提出“上市圈钱论”,认为“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此前“老干妈”曾多次拒绝地方政府的上市提议。老太太(创始人陶华碧)常说,隔行如隔山,我们只做辣椒行业的龙头企业。
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现如今又被传出要上市的消息,正如网友们所说的老干妈禁不起深交所抛向的橄榄枝吗?
前不久,深交所副总经理王红在实体经济座谈会上表示,深交所此次来黔,就是要为拟通过上市、发债等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服务。不过,8月8日,老干妈董秘刘涛回应称:“深交所就是来看看,老干妈不会上市,未来也没有上市的计划。”
陶华碧早在2014年即退出了对老干妈的持股,放权由儿子李秒行和李贵山打理。2014年3月,一篇媒体报道曾提及老干妈成立之初的股权结构,称股东结构极其简单,只有陶华碧与其两个儿子。其中,陶华碧仅占1%的比例,大儿子李贵山持有49%,小儿子李辉2012年5月才入股,持有50%。近年来随着陶华碧年事已高,老干妈的日常事务已逐步由两个儿子接手。而在最新的老干妈股东榜上,陶华碧所持股份也已完全退出,交给下一代。那么,陶华碧的儿子会不会将来让老干妈上市呢?这可说不准。
3、娃哈哈准备上市的背后是业绩下滑
最近,宗庆后被迫松口,对“永不上市”打起了哈哈。娃哈哈已清退员工持股,“再不上市就没机会了”。那么,“坚决不上市”的娃哈哈为什么要上市呢?其上市背后是五年营收降300亿,产品老化新品不振,企图以上市来提振公司业绩,以资本市场对娃哈哈进行重塑。
之前,宗庆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关于上市,公司现在不缺钱,如果未来要上需要大资金投入的项目,也可以考虑上市。对于娃哈哈上市,这已经不是宗庆后第一次松口了,早在去年娃哈哈三十周年庆典上,宗庆后就一改多年来“坚决不上市,娃哈哈不差钱”的老调,表态称,上市以后能加快企业发展,在适当时候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
此外,在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娃哈哈以每股2.6元的价格清退员工股份,这一消息被认为是公司将要上市的前奏。根据新公司法规定,拟上市公司向证监会申请上市的时候,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娃哈哈从1993年就开始实行全员持股,全部股东数量已经超过15000名。所以,如果娃哈哈想要上市,公司就必须要回购员工股份。
2010年,娃哈哈的营收首次突破500亿元,宗庆后还发出豪言,要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不过就在第二年,娃哈哈的业绩出现了首次下滑。虽然在2013年创造出了783亿元营收的佳绩,但是之后业绩就开始一路下滑,到了2017年营收跌到了464亿元,距离1000亿元的目标已经相去甚远。
业绩连续4年下滑,5年营收缩水超300亿元。传统的运营也遭遇了很大的挑战,有业内人士甚至抛出了娃哈哈即将消亡这样的观点。因此,娃哈哈准备上市的背后,是业绩下滑。
4、顺丰借壳上市的背后是快递行业竞争激烈
之前,谈到上市,王卫说,“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
中国快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行业利润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国家的政策鼓励下,资本开始追逐快递行业,大家都不想在资本市场的起跑线上落后于其他公司。所以,当圆通和申通率先抢跑的时候,不甘落后的顺丰开始变的雷厉风行。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面能够上市,代表着整个公司的盈利能力非常的不错,会所有所有上市公司都会被打上优质公司的标签。但是这样落后的观念,在今天似乎不太能够流行。
事实上在今天的资本市场上,无论是大是小的公司能够进入股市进行交易,对公司的现金流而言,是一次非常强大的补充,并且会吸引无数投资人的注意,不仅限于小的散户,还有那些能够真正让公司现金流得到改善的“庄家”。
以上是公司上市的好处,但是大家众所周知,资本都是逐利的,一个资本进入一个投资标的的内部,肯定是希望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迅速获取一波利益,以此达到超高的投资回报率。 这种极端的回血方式,在某一程度上是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所以,这也很好的能够解释华为、老干妈为什么不上市了,首先华为而言,内部有充足的现金流光,并且公司的战略是不断的投入研发经费,这些研发经费占了每年公司营收不小的比例, 在华为的发展概念中,它希望通过长远而又稳健的步伐,按照自己最初的理想走下去。如果有资本的介入,华为的整个在研发上面的投资就会受到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也会受到资本的压迫,对华为这样一家有理想的公司而言是不划算的。
对于老干妈为什么不上市,这也是跟它的决策人陶碧华有很大的关系吧, 放眼全中国再也找不到几家能够跟老干妈的现金流媲美的公司了,接纳资本的引入,无非也就是为了钱,既然自己有钱,那何必还去搅这一趟浑水呢?
就目前我国而言,有许多优质企业没有实现上市,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烟草公司,它在13年的营收就已经达到了1万亿元,毫无疑问拥有着超强的吸金能力。
让我们由老干妈不上市说起。
一句话,专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才是老干妈的“魅力”所在。
近日,深交所赴贵州调研,走访了老干妈、货车帮等企业,为贵州地方企业在发行上市、公司债和ABS(资产支持证券)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由于老干妈品牌的巨大成功,加之其创始人陶华碧著名的“三不”原则,深交所此行被解读为希望老干妈上市的“要约邀请”。但老干妈很快否认,表示并没有上市的准备。
“老干妈”是个传奇,这些年甚至随着中国人的步伐走向海外。曾经有段子说,也门撤侨时海军战士如何分辨排队上船是否中国公民?就问老干妈叫什么名字,如果能正确答出“陶华碧”三个字,那就是同胞,就可以上船了。对于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来说,烧菜放老干妈,吃的是来自祖国的味道。甚至连外国人也为之疯狂,把陶华碧奉为世界上最“火辣”的女人。
上世纪80年代末,陶华碧开设一家小店,经营凉粉冷面,然而作为辅助调味品的辣椒酱却意外广受欢迎。到1996年,陶华碧索性关闭了餐馆,专门生产辣椒酱,20多年如一日,成就了今天的“老干妈”品牌。
不上市联盟
2016年,老干妈销售额突破45亿元,3年间纳税20多亿。如此成功的企业,交易所邀请其上市也是合情合理的事。然而陶华碧曾多次表达她的“三不”原则,即“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她旗帜鲜明地坚持“上市骗钱论”:“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
民间曾将娃哈哈、华为、顺丰和老干妈等四家企业并称为“不上市联盟”。首先,他们经营得都非常成功,其品牌在各自领域都出类拔萃;其次它们都有个性鲜明的领导人;最后,其领导人都曾公开表示拒绝资本市场。
如今,顺丰已通过借壳曲线上市,娃哈哈开始清理员工股(国内监管要求上市前公司股东小于200人,清退员工股被解读为准备上市),华为因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短期不太可能上市,而股权结构清晰(只有母子三人持股)的老干妈各方面条件均具备,却明确拒绝上市。
陶华碧自己曾说:“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妇人,所以我的某些经商观点也很传统。”对于她来说,不但上市融资是骗人的,而且传统商业司空见惯的短期贷款乃至压账期的这样的行为也为她所不齿。“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这一强硬作风使得其公司财务账户中,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两个科目长期为零。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这是很少见的。而且对于传统营销她也及其排斥,火遍全球的老干妈品牌居然从未做广告宣传。
今天,或许就算最传统的人也无法全盘接受老干妈的商业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陶华碧就是在这样苛刻到近乎自虐的条件下,一步步把老干妈品牌做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不上市”联盟有4家,但如果继续增加限制条件,搞个“不上市不贷款不压账不打广告联盟”的话,恐怕只有老干妈一家独孤求败了。
话说回来,做企业做到这样得纯粹,不火简直没天理,上不上市的都不重要了。
上市到底是什么?
话说回来了,如今人人都在说的上市,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许多企业都希望上市,而这几家极其成功的企业却选择不上市?
“上市”是IPO,即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的通俗说法。从本质上来说,所谓上市即公司将一部分股权公开出售给公众持有,并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这牵涉到一系列公司财务、股权架构及证券市场相关的制度与规则。非上市公司变成上市公司,其经营状态发生了变化。为完成这种变化,公司付出了一些代价,也获得了一些好处。
先说代价,公司上市成功意味着把自己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自此,公司从决策流程到经营结果的全过程都要符合法律法规,要经得起质疑,见的了阳光。上市公司要定期向 社会 披露经过专业机构审计的财务报告,报告不但要详细披露此前会计期间的各项经营状况,其管理层就当下经营及未来战略的看法,以及与关联公司的业务往来等很多投资者关心的细节问题。而且,由于涉及公众利益,证券监管体系要求上市公司对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换句话说,如果虚假陈述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要承担刑事罪责。
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无需公开披露财报、高管信息和关联交易。公司财务制度是否规范,公开言论是否可信,大多依靠其高管的自律,没有刚性约束。日前马斯克通过推文公开称“正考虑将特斯拉私有化,钱已到位。”,其股价应声大涨。美国证交会紧跟着就问询:你是认真的吗?钱到位了?有什么文件证明吗?还是说你是在误导投资者,操纵股价?马斯克赶紧承认私有化的说法有欠考虑,而特斯拉的股价随之蒸发百亿美元。
说完代价,再看好处,公司上市后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融资渠道的多样化。由于证券市场高度规范化体系化的公开披露,上市公司比以往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公司上市后更增加了多种直接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配股、定向和非定向增发)、优先股、公司债、可转债,甚至以应收账款为标的进行ABS(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经营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来说,上市所带来的融资渠道多样化是企业扩大规模的重要助力。
从公司的视角看,上市代表着公司承诺接受公开的标准化的约束,因为接受这种严苛的约束,公司将受到广大公众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认可,进而获得未上市公司所不具备的多种融资渠道。
上市的高溢价从何而来?
对于公司来说,上市是履行更多“义务”,进而享受更多“权利”。而对于公司股东尤其是创始人来说,上市则是其个人财富实现大幅度增长的里程碑。一般来说,公开上市的发行价格一般能够获得极高的溢价。也正因此,很多经营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把上市作为其短期目标。一方面这能够实现个人财富的迅速增值,另一方面也能够解决企业短期的生存问题。
很多人不理解上市的高溢价,其实从金融角度来看,高溢价包含了 未来收益变现 以及 流动性溢价 两个内容。上市以后,公司的股价在公开市场交易,相当于投资者用手中的钱给公司投票,如果公司经营预期良好,买者众多、持有者惜售,那么公司的股价和市值就上涨。公开交易形成的价格即是对公司未来收益变现。
苹果近几年的盈利在500亿美元左右,但市场广泛看好其未来经营,其市值超过万亿美元。每年盈利500亿的苹果今天“值”万亿,这就是把未来预期的收益换算成今天实时交易的股价。同理,一个公司上市前,根据监管要求要披露此前若干年的经营和盈利情况,向投资者全面透彻地展示和推介自己,并接受投资者公开的估值。
估值的方法有很多,这正是金融学所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股票市场最常用也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市盈率——PE Ratio,即价格与盈利的比率,往往以倍数计算。因此市盈率就是股价与每股净盈利的比率,或者总市值与财报上税后净利润的比值。还以苹果为例,万亿市值比上每年500多亿的盈利,就是不到20倍的市盈率。如果作通俗的理解,就是现在以1万的价格购买每年盈利500的一项资产,按当前的数字计算,约20年后收回全部投资,换句话说,该项资产的市盈率为20倍。
除了未来收益变现,上市公开交易还带来了流动性溢价。这也很好理解,相对来说人们更愿意持有在公开市场交易和价格透明的资产。设想你持有未上市公司的股份,如果你想出售,那么你需要向每一个潜在买家介绍公司的情况,而意向买家却未必相信你的描述。像这种不能以预期价格迅速变现的资产被视作“流动性差”,买来容易,再出手就难了。像工厂、商业店铺、机械设备和 汽车 房屋等,这些不动产或动产基本都难以按其实际价值立刻出售。
持有和交易实物资产,其流动性都很差,如果这些资产以证券的形式存在,情况就不同了。比如,工厂和机械设备组成公司,商业店铺和 汽车 房屋等就成为了公司的法人财产。如果公司的股份公开上市交易,那么买卖股票就相当于对实物资产进行交易。所有权的本质没变,但其流动性却极大提升。这种有一个规模巨大的公开市场随时可以按市价变现的属性,给资产带来的就是流动性溢价。
上市是手段不是目的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我们听到越来越多上市暴富的资本神话,仿佛上市成了企业的终极目标。不管对于企业家还是公众来说,这都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企业经营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实现长远的价值增长。上市对于公司来说既是一次借助外力的扩张,也是在外界监督下规范化和 社会 化的过程。上市企业含有公众持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要考虑广大公众股东的利益乃至 社会 责任。这种现代化与规范化是初创的家族企业所不能比拟的。
正是由于强大的监督,美国市场抓出了上市公司与审计师事务所合谋侵害股东利益的安然事件,而中国市场上也有因专业人士的一篇质疑文章而揭露财务造假的蓝田案。上市并不意味着就从此轻松愉快,反而是公司发展进入更复杂更高级阶段的里程碑。
今天公众对于上市的种种理解,源于市场的急功近利,投资者希望抓住黑马和独角兽,盲目给出高估值;而企业家希望上市套现暴富,失却了经营的初心。归根结底,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到三十年。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开 历史 倒车,因噎废食不可取。
老干妈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有人认为老干妈不上市,经营很成功,因此上市不好。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毕竟过于简单。如果此论成立,那么按照陶华碧的说法,她不单单是不上市,而且不贷款,不压账期。那么所有银行贷款都不好,所有上下游的短期资金周转也都不好。但凡现代企业有几个能做到100%自给自足完全不需要融资的?现代商业体系,无论百货超市购物中心,有哪个敢说自己每笔交易都钱货两清,从不压账期的?
简单的推演就能看出上述结论的荒谬。老干妈“纯粹自循环”的模式之所以可行,一方面在于其产品单一,上下游清晰可控;另一方面在于其品牌经营的专注和成功。按照现代商业逻辑,在一个品类获得优势地位,应该扩大经营规模,拓展产品线,争取更大的利益。这就好比一位刀客苦心修炼20年,刀法独步天下,此时来了一群专精各类武术器械的人,纷纷向这位刀客介绍十八般兵器。多掌握一种技能就多一分强大。
换一般人,估计贪多务得,反而在多样化的工具和多元化的业务中迷失了。而老干妈还是心无旁骛,只专刀法。对自己能力的界限有清醒的认识,专注经营自己最擅长和最强大的领域,这才是老干妈值得每一个品牌经营者学习的地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像老干妈和华为这样的企业,能够明白上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否需要上市,是否愿意上市,何时上市都有自己清醒的判断。
至于陶华碧说上市都是骗人,那就想多了。刚上大学的学生有了雄心壮志,很喜欢拿比尔·盖茨说事。“你看比尔·盖茨大学都没毕业,照样成为亿万富翁,所以读大学没用。”这说白了就是用诡辩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的确有些个天才,不经九年义务教育,不上大学照样能够成才。但对于99.99%的人来说,这种人就是传说,这种模式完全不可复制。
老干妈所有的交易都结现款,连隔夜的账期都没有。她愿意这样做而且做到了,单这一点,现代商业环境中就几乎没人能做到。专注于唇舌论辩没有意义,比尔·盖茨值得学习的是他的创新和进取,而不是大学没毕业;老干妈值得学习的是她的专注与纯粹,而不是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
娃哈哈上市了么?股票代码是什么?
娃哈哈并没有股票代码。
娃哈哈是属于娃哈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暂时并没有上市,所以娃哈哈并没有股票代码。娃哈哈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最大的一个饮料制造商,同时在世界上也有着不错的排名。娃哈哈成立以来一直发展都很好,比如说在500强民营企业之中名列前茅。所以娃哈哈作为我国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餐饮企业,并不急着上市,因为娃哈哈本身的品牌影响力,就可以促进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