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3、香港李超人是谁
只重逐利的李嘉诚:携巨款回国投资,爱国人设崩塌后还能否赚钱?-
文 |明煜
编辑 |明煜论点
2013年前后,香港富商李嘉诚在内地大肆抛售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共回笼资金超 2500 亿元,给国内经济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动荡。
钱一进腰包他便转身投资 海外市场 ,斥资 4000 亿 买下了 “半个”英国 ,还曾两次被英国女王封赏爵位。
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不顾的李嘉诚,在国外的投资也并非一帆风顺,多个项目都出现亏损状况,许多人都为他感到不值,毕竟他曾经是 中国人心中的“超人” 。
曾几何时, 李嘉诚在国人心目中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不仅仅是惊叹于他的商业天赋和投资眼光,更是敬佩他的爱国情怀。
他注重教育,1981年他斥巨资创办汕头大学 ,直至2013年,他持续为其输入资金约 45 亿 港元,与国家携手共同建造了一所广东省重点大学。
他还多次出席汕头大学组织的活动,给莘莘学子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不光自己创办大学, 他还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捐款 1000 万美元 ,用于新建图书馆,给学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除了注重教育以外,他还多次出资建设公共设施 ,在香港有许多家敬老院、儿童医院和残疾人基金会等等,都能看到李嘉诚援助的身影。
他还赞助过许多提高国家地位的大型活动, 1989年,他就曾捐赠 1000 万,用于支持北京举办亚运会。
以前李嘉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 特别能挣钱,也舍得为国家和百姓花钱,是“爱国商人”的典范。
作为商人李嘉诚无疑是成功的,他有商场敏锐的觉察能力,对于商人的本质追逐利益也是发挥到了极致。
相信我们中国人对“ 公摊面积 ”这个词都很熟悉,它的定义就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摊部分的建筑面积。
简而言之就是:整栋楼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等等,只要是能计算在内的公共设施全都要平摊在业主身上。
因为有了“公摊面积”,我们买的房子房产证上写的是100平,实际面积才70平左右,更难接受的是你还要按100平来交物业费、供暖费等等。
这个 神一般的概念 就是 李嘉诚提出的 ,起源于香港,适用于我国各个地区,而其他国家却没有此项规定,他对此作出解释说: 这样可以拉低平均房价,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操控,李嘉诚的手段还不止于此。
上世纪60年代,李嘉诚的塑胶花产业兴盛,但他却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将投资眼光放得更长远,意识到 香港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口也越来越多,房地产行业日后必然火爆 。
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李嘉诚开始投入大量资金 囤地 ,正赶上当时房地产行业处于低谷,他用极低的价格购买了许多有发展前景的地皮。
此后几十年的发展前景也正如他所料,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香港的房价更是让普通老百姓觉得高不可攀,动辄几十万一平的住宅让人望而却步。
许多人觉得房价高是因为人多地少,市场上供不应求,所以才导致房价飞涨。事实上, 人多不可否认,但地皮不一定少。
房地产大鳄手中都握有许多尚未开发的地皮,他们用“ 饥饿营销 ”来抬高房价,获取更多的利润, 李嘉诚就是玩“饥饿营销”的高手 。
从上世纪 80年代 开始,李嘉诚将他在香港玩得炉火纯青的套路带到了内地,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着国内有潜力的城市,寻找最佳的出手时机。
截止到90年代末,李嘉诚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几十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囤地,总面积超过 1000 万平方米 。
在当时那个年代,李嘉诚在内地买地皮可谓是“ 白菜价 ”,而且他拿到后也不着急开发,只选择一些获利周期短的项目进行施工, 20年的时间里开发完成的地皮只占总面积的 1/3 。
从2012年开始,商业嗅觉敏锐的李嘉诚,开始大量抛售在内地的产业,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他疯狂套现 2500 亿,此举无疑给国内的投资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波动。
不光套现手段令人不齿,有些钱挣得也着实“ 昧良心 ”,李嘉诚早年在成都大量囤地,却迟迟不肯开发,一处楼盘建设了16年, 在房价达到巅峰时才开始抛售 ,单单一块地皮就挣了 38 亿 ,他的这一举动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李嘉诚在国内实现大批资金套现后,转身就将钱投到了海外市场,豪掷 4000 亿 用于英国投资, 当时还有媒体调侃说:李嘉诚买下了“半个”英国。
虽然买下“半个”英国的说法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了他此次的投资力度之大。
李嘉诚在英国涉足的商业领域很多,包括 港口、地产、水利、电信、铁路等等暴利行业 ,其中超 40% 的电信市场份额更是让他成为了行业龙头。
他的这种行为也让国内许多富商纷纷效仿 ,其中不乏 潘石屹、柳传志 之流,给国内的经济市场带来了接连不断的“ 余震 ”。
对于此等行为,李嘉诚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哪怕面对国内外多重指责,他坦然回应说: “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 我只是一个商人 ,哪里有回报,我就去哪投资,哪里有风险,我就在哪清仓。 ”
此言一出,李嘉诚在国人心中地位崇高的形象瞬间崩塌。
对于李嘉诚自毁形象的迷之操作让人不能理解,有的人说他骨子里就是个商人,商人逐利所言非虚,也有人推测说与他 早年的经历 脱不开干系。
1928年7月 ,李嘉诚出身在 广东潮州 ,原本他的家庭称得上是书香门第,父亲 李云经 是当地受人尊重的教师,后来还升任至学校校长。
李云经的本心是让儿子好好念书,长大后成为一名学者,奈何赶上了 兵荒马乱 的年代,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后,许多地方都遭受了炮火的侵袭,他们的家乡也没能幸免。
1939年6月 ,为了躲避战乱,李嘉诚跟随家人前往 香港 ,投奔他久未蒙面的舅舅 庄静庵 ,为了学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李嘉诚在舅舅的钟表行里当起了学徒工。
尚未成年的李嘉诚年龄虽小,但心智却很成熟,天资也比较聪慧,许多东西在老师傅的指点下他一学就会,为人也勤勉,店里扫地、烧水的杂活他都会抢着做。
就这样过了几年,李嘉诚认为自己应该出门锻炼一下,便应聘了一家五金厂的销售职位,后来又转职到塑料花厂, 由于他出色的表现,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升任了总经理 。
年仅 20岁 就当上了一个工厂的总经理,李嘉诚也算得上是年少有为,但他的野心仍没有止步于此, 他想为自己挣钱,而不是给别人打工 。
在经营了两年塑料花厂后,他把这个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全部吃透了,果断辞职出去单干,他拿出了这几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积蓄,再加上舅舅的资助,创办了 长江塑胶厂 。
纵然是李嘉诚天资过人,但创业初期的路总是坎坷的,厂子刚开起来就出现了质量事故,面临着事关存亡的危机局面。
面对难关,在母亲的谆谆教导和表妹 庄月明 的鼓励下,李嘉诚有条不紊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之中 将濒临倒闭的工厂拉了回来 。
1955年 ,李嘉诚在杂志上了解到了意大利生产的一种 塑胶花 ,此产品在欧洲市场风靡一时,他从中嗅到了商机,便立即前往发源地学习工艺。
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李嘉诚的创业思路更加开阔, 他不拘泥于自己所做的行业,而是不断地搜寻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1958年 ,李嘉诚用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发现房地产业有利可图,便将大批资金用于囤地建楼,位于 港岛北角 的一座工业大厦拔地而起。
此后的几年里,他又在 新界、元朗 等地区加大投资,名下的产业也飞速扩展,一位刚刚 而立之年的年轻商人 逐渐在香港崭露头角。
1963年 ,李嘉诚的表妹 庄月明 从日本留学回国,两人的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举办婚礼结为夫妻, 他的舅舅庄静庵也成了自己的岳父,可谓是亲上加亲 。
1967年 ,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香港出现了经济低迷的颓势,房价、地价也随之跌落,许多商人纷纷抛售手中的产业, 李嘉诚却反其道而行之,筹备大量资金低价收地,这也为他后来的暴富埋下了伏笔。
上世纪70年代末,李嘉诚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收购了老牌英资商行“ 和记黄埔 ”,成为了第一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一时间名声大噪,外界还赋予他“ 李超人 ”的绰号,旗下产业也随之水涨船高。
此后的20年里, 李嘉诚开启了一边赚钱一边买买买的经营模式 ,只要是他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都会尝试着去涉足,凭借着多年的经商经验和雄厚的财力,他的投资大多都会赚的盆满钵满。
1999年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税后盈利达到了惊人的 1850 亿 港元,他的身价也随之暴涨,根据 福布斯 的综合评价排名,李嘉诚在千禧年之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华人首富 。
不同于现如今的首富轮流做,李嘉诚在华人首富的位置上一坐就是 15年 ,在此期间,他成为了无数创业者和成功商人仰慕的对象,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李嘉诚认为自己的成功取决于自己对未来市场的把握,还有就是每时每刻不敢放松的危机意识,想要成功就要学会未雨绸缪。
2012年前后,他嗅到内地市场存在投资风险,便开始大量抛售在各大城市的产业和地皮,哪怕是一些常年带来巨额利润的产业也被忍痛割舍掉,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套现2500亿。
作为一名逐利的商人, 他将家族的资金投入到了自己比较看好的英国市场 ,陆陆续续收购了英国许多产业,港口、地产、水利、电信、铁路等都有涉足。
人算不如天算, 哪怕精明如李嘉诚,近几年在英国的投资也并不顺心 ,先是英国高举脱欧旗帜,对自身经济有一定影响。再是疫情席卷全球,英国自身的防疫工作也有所欠缺,许多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李嘉诚的产业自然也是遭受波及。
也许是体会过了国外投资的坎坷,相比之下,李嘉诚觉得还是 国内市场比较稳定 ,最近两年又开始出现了吃 回头草 的迹象。
2019年年底,李嘉诚斥资 7.16亿 在香港买地,随后又用 40亿 的高价拍下 成都晶融汇 ,同时收购的还有 上海三林印象城 。
李嘉诚是华人首富,为何却对表妹念念不忘?
他是创业史上的神话,在中国19年间狂揽四千亿资产,却对自己的表妹念念不忘,被称为“李超人”,成为福布斯榜上华人第一首富。而后他慢慢将资产大部分投资到国外,两个儿子也成为了加拿大人,一生最爱的还是自己的表妹,妻子死后也不再娶,孤独到老。
4000亿神话“李超人”
现在谈到中国的富豪,我们都会想到马云、马化腾、刘强东这些科技新贵,但和大名鼎鼎的“李超人”比起来,他们都只能算得上是后起之秀了。1928年李嘉诚出生在浙江潮州,家里的家庭情况还算不错。他小时候也去读过书,但随着抗日战争爆发,1940年李嘉诚随着家里人逃难到了香港。
本来投奔的是舅舅庄静庵,舅舅当时是出名的钟表商。到香港后,李嘉诚的父亲日夜操劳,不久就患上了绝症去世,年少的李嘉诚开始当学徒养家。1950年,李嘉诚累积了不少工作经验,开始创业,成立了“长江工程公司”,经营当时十分流行的塑料制品。但这时的生意并不好做,李嘉诚也只是勉强维持。
直到五年后,他抓住了一个新的商机,他发现欧美市场上“塑料花”很流行,就转重心开始生产这个。正是这次小改动,让他声名鹊起,成为香港的“塑料花之王”。这只是他发家的根基,1972年长江实业发展多年,终于在香港上市。我们都知道,靠自己一个人发展是很慢的,一旦上市,就是迎来了发展的高速期。
长江实业上市后,李嘉诚并没有扩大生产,而是开始疯狂地占地拿地,当时的地产行业其实形势并不好,李嘉诚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还是不计代价收地。但是李嘉诚还是笑到了最后,1977年,长江实业成为了香港最大的“地主”。只有地是不够的,李嘉诚还在炒股,当时的炒股还不够规范,李嘉诚的炒股方法最简单,就是低买高卖,找人接手。
他结识了很多的企业老总,在他们之间斡旋,买了一家的股票脱手卖给另一家。就这样,1999年李嘉诚就被福布斯富豪榜评为华人首富,接着蝉联这个荣誉15年,据统计他的财富有4000亿。但由于这个钱是包含公司的上市股价的,到底有多少实在的钱,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李嘉诚的成功,也说明了上天总会厚待肯努力的人。
大量投资转移,儿子入籍加拿大
如果只是财富量巨大,我们只是羡慕嫉妒他,但他接下来的一些所作所为则让人不齿。成为华人首富后,李嘉诚并未减弱拓展的步伐,他开始涉足投资多项产业,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的海外投资。本来这也属于正常情况,投资就是要多元化才是对的,海外投资仅是投资的手段罢了。
但渐渐地,大家发现了投资比率的不对劲,一般的海外投资都是作为补充手段或者海外布局,中心或者重点还是在中国。但长江实业的海外投资比例特别的大,已经开始超过三分之一了。最近几年里长江在英国的投资已经超过了五成,国内只剩下大概一成的资产了,看来李嘉诚也是在透过投资转移资产。
很多中国富豪都是利用的这个方式来管理财富,先设置一个能够避税的海外投资信托基金,让基金会掌控着上市公司,再用上市公司控制实业公司,这样他们的资产就没有办法全部查清。李嘉诚也是这样的,他的信托基金受益人是自己的儿子李泽钜。而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是加拿大国籍,通过这样,他就能转移资产毫不费力。
照这个趋势下去,估计有一天他会和张松桥、刘銮雄等人一样清空在国内的资产。曹德旺说过,企业家移民到海外,是最大的资产流失。发展到全球化的历史新阶段,海外投资也很正常,广大企业家都在外投资,但是转移资产的行为还是不可提倡的。
痴情的“可怜人”
除了这些投资上的事情,李嘉诚其实还是一个痴情的“可怜人”。他每年的一月一日都会去给自己的亡妻上坟,三十年来从未中断过一次。92岁的他,一直忘不掉自己的亡妻,和香港一大帮私生活混乱的富豪对比,李嘉诚是难得的好男人了。他的妻子庄月明是自己的表妹,早年逃难到香港投奔舅舅,结识了舅家的表妹庄月明。庄月明受过良好的教育,还有过海外留学经历,这在当年是很少见的。
庄月明并没有看不起穷困的表哥,而是处处帮助他,帮他改善口音,教他粤语和英语,最后两个人慢慢相爱了。1963年,李嘉诚35岁时,事业小有所成,和庄月明的感情感动了双方家长,也在这一年结婚了。他们婚后,李嘉诚买下了深水湾的豪宅,这在当时是非常大的一笔钱。
婚后庄月明并没有做家庭主妇,而是和李嘉诚一起拼事业,她成为长江实业的重要决策者之一,帮助他一起建立了长江实业的帝国。同时,庄月明也为李嘉诚生下了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这本来该是一个夫唱妇随,团结和睦的美好家庭故事。他们两个人恩爱不移、事业步步高升,本来等到孩子长大,他们就可以一起退休安度晚年。但这个愿望最后没能实现,李嘉诚只能独自孤老。
1990年1月1日,在香港家中独居的庄月明“心脏病发,经抢救无效”去世,当年只有58岁。而一天前的夜里,她和李嘉诚还出席了年会。为了纪念庄月明,李嘉诚给香港中文大学捐献了一座楼,以庄月明的名字命名,还在北京故宫旁边买了个牌位供奉她,只因为她喜欢故宫。
每年的一月一日李嘉诚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去祭拜她,三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庄月明去世后,李嘉诚虽然不至于再也不近女色,但是再也没有人走到他的心里,对自己的表妹念念不忘,一直没有结婚。时隔多年,92岁的李嘉诚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一切功过也只待后来人评价。
香港李超人是谁
李嘉诚。香港首富李嘉诚,大家喜欢称他“李超人”。从塑胶厂起家到地产、科技、能源、金融的多元化布局,可以说能赚钱的地方我们就能看到李嘉诚的身影。
李嘉诚曾说自己就是个投资者,他教育后辈要学会投资,告诉投资者“年存1.4w变富翁”的道理。李嘉诚的传奇有很多,他的投资思路也与常人不同。
人物介绍:
李嘉诚爵士,大紫荆勋贤,KBE,JP(英语:Sir Ka-shing Li,出生:1928年7月29日),香港商人,广东潮安人,香港成长,俗称“李超人”,居住并活动在香港。
曾为亚洲首富及连续多年均蝉联香港首富宝座。他创立的长江集团(长江实业)已成为香港最大企业之一。李嘉诚于2018年3月16日,90岁前宣布于2018年5月10日退休。集团董事局主席由其长子李泽钜接任。
李嘉诚汪定芬是什么梗
李嘉诚,汪定芬两人夫妻关系。
李嘉诚,汉族,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广东潮汕地区 ,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 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1999年始连续15年华人首富 。2020年《福布斯》发布香港富豪榜显示,李嘉诚位居第二,身价294亿美元。
2019年8月,李嘉诚家族旗下长江实业斥资46亿元英镑(约395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英国最大酒吧集团和酿酒厂Greene King(格林王),并达成交易,据李嘉诚朋友魏高介绍,格林王在英国拥有6.5平方千米的酒吧、餐厅等固定资产,均位于黄金地段,80%以上的资产拥有永久产权或长期租赁权。
2020年7月,李嘉诚创立的长江实业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以10亿英镑(合计约人民币88.32亿元)投资的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大型地产项目东伦敦康沃斯码头获得英国政府批准动工兴建。2021年2月25日,李嘉诚以354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第1位。
他是李嘉诚的亲兄弟,李嘉诚身家过千亿,为何却从来不扶兄弟一把?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十分讲究人情味的一个国家。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是最为紧密相连的,一个家庭之中通常兄弟姐妹都会相互提携,共同帮助。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羡慕那些家里有大富豪的人,一旦那个家庭里面出现了大富豪的话,好像家里面其他的人都可以沾一沾财气,跟着也能发一笔小财。
事实上,也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曾经的中国首富王健林在还没成为中国首富之前,就非常大气地将价值十几亿的股票分给了他的几个弟弟,王健林的几个弟弟凭借着这一些股份轻轻松松地就成为了亿万富豪。
王健林的几个弟弟确确实实地沾到了哥哥的财气,凭借着王健林给他们的股份他们每年都可以坐收几百万的股票分红。
很多人都以为王健林的弟弟们拿到分红之后,就会选择去享受,不再累死累活的给别人打工了。但王健林的几个弟弟们并没有拿到钱后就去享受奢侈的生活,而是继续在老家从事着自己原来的岗位。
当然,也不是每个大富翁都乐意将自己的财产与家人分享,反而还十分担心自己的家人会对自己的财产不怀好意。
有的大富翁是打心眼里不愿将自己的财富与家人分享,有的则是因为对自己家人的要求很高以及不愿让家人失去自我谋生的能力。
所以才不愿将自己的财富分享给家人甚至也不主动出手帮助。李嘉诚显然属于后者。
提起李嘉诚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这个名字,赫赫有名的亚洲首富,资产过千亿。但是,李嘉昭这个名字你是不是了解呢?
其实,李嘉昭就是李嘉诚的亲弟弟。有人想既然哥哥是亚洲首富,那么亲弟弟应该差不到那里去吧,可是事实上李嘉昭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李嘉昭作为李嘉诚的亲兄弟,为什么李嘉诚从来不出手帮助他呢?
要知道李嘉诚的亲妹妹虽然也比不上李嘉诚,但好歹还有亿万身家,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更是商界巨子。为何偏偏是李嘉诚的亲兄弟"碌碌无为"。
一、亚洲首富李嘉诚
李嘉诚自小就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之中,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李嘉诚的父亲便因为生病逝世了。小小年纪的李嘉诚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
李嘉诚从学校出来后在舅舅的介绍下进入到了一家公司当学徒,后来为了谋取更大的发展,就跳槽到了一家五金厂搞起了推销工作。由于李嘉诚聪明机灵会说话,很快就取得了很不错的业绩。
之后,李嘉诚拿着自己的一点积蓄开起了自己的工厂,经过尽心经营,李嘉诚的工厂取得了很不错的效益,他的工厂逐渐声名鹊起,后来,李嘉诚本人更是成为了名震一时的"塑胶花大王"。
野心勃勃的李嘉诚在塑胶领域取得成功之后,又将目标瞄准了当时新兴的房地产产业,李嘉诚的目光果然十分准确到位,李嘉诚的事业迎来了更加辉煌的时刻。
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李嘉诚高明的经营和投资,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使他一举成为亚洲首富。
李嘉诚发家致富以后,不仅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没有放低对家人们的要求。
李嘉诚并没有为他的家人和亲人们铺就好成功的道路,让他们能够不劳而获、轻而易举地获得巨大的财富。而是,鼓励他的家人和亲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二、自食其力的妹妹
李嘉诚的妹妹李素华也并没有沾到多少哥哥的光。那么李素华为什么还能够成为亿万富翁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李素华受哥哥李嘉诚的影响很深。在李素华的记忆之中,从小哥哥就为了家庭的生活而奔波忙碌,甚至曾经还因为肺病而差点有生命危险。
可是李嘉诚硬是苦苦地熬过那段日子。李素华被哥哥的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地影响到。
二是,李素华肯吃苦耐劳。在塑胶厂工作的时候,李素华每天坚持十几个小时在流水线上工作。即便后来开了自己的工厂,也还是每天坚持十多个小时的上班时间。
三是,李素华自身的才干和能力。李素华通过自己在工厂之中的学习,以及哥哥的指点,慢慢的积累起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最后靠着自己的本事开起了自己的工厂。
李素华虽然是亚洲首富的妹妹,但其实并没有沾到多少哥哥的光,她今天能够成为一个亿万富豪极大程度上靠的都是她的自食其力。除了对自己的亲弟妹要求严格之外,李嘉诚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视同仁。
三、亲儿子也不可以例外
李泽钜、李泽楷作为李嘉诚的亲儿子,小时候过的并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是和其他普通市民的孩子差不多。
每次他们两兄弟出门上学,从来都只能出去外面做公共交通工具。两兄弟也曾经有过疑惑,李嘉诚非常耐心的说道:坐在大巴、电车上,你们可以看到最真实的社会是什么样的,这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接触真实的社会。
并且,李嘉诚也从来很少给他们两兄弟零花钱,反而鼓励他们两兄弟自己挣钱花。因此,两兄弟经常在休息的时候到外面兼职干活挣一些零花钱。
当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跟李嘉诚提出想要进他的集团工作时,李嘉诚却表示:我的集团并不需要你们,就算你们是我唯一的两个儿子也不能,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先去做出一番成就,让我看到你们有资格有实力到我的公司里来。
后来,李家的兄弟两人选择离开香港去到加拿大打拼,经过一番艰苦奋斗之后,两兄弟都做出了一番了不起的成就。
而在这一个过程中,无论两兄弟遇到多大的艰难显著,李嘉诚都不轻易出手相助,简直就像一个冷酷的路人一样。
从李嘉诚对待自己的亲妹妹和两个亲儿子的态度来看,李嘉诚也难怪不轻易出手相助自己的亲兄弟李嘉昭了。
在李嘉诚看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到的才是有价值的,如果一味靠别人的施舍和帮助,这样的财富注定是不长久的。
可能正是因为李嘉诚的这一理念,他才没有出手帮助自己的亲弟弟李嘉昭,加上李嘉昭可能本人也并没有像他的哥哥和妹妹一样满怀壮志,野心勃勃想要在生意场上做出一番大事业,因此才显得默默无闻、碌碌无为吧!
李嘉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可能在我们看来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仔细想想却非常地有道理。这一点从李嘉诚的妹妹和两个儿子身上都印证了这一点。
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取到的永远都是最令人踏实地,不劳而获总是让人感觉到空虚,最怕黄粱一梦!
李嘉诚家族的第三代接班人李思德,她有什么实力?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她,生活却是低调的。
对于华人首富李嘉诚大家都很熟悉,而且一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情不禁地竖起大拇指,而且连续15年被福布斯评为华人首富,也被公认为财富传奇人物,人们也称他为“李超人”。
我都有时会幻想如果自己是他的后代会有多好呀,痴人说梦啦。不过李思德就是那个幸运儿,她是李嘉诚的长孙,也是很受李嘉诚器重的孙辈。
李思德生于1996年1月,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和太太王俪桥的长女,李泽钜与太太王俪桥于1993年喜结连理,婚后两人育有三女一子。
李嘉诚一共有两个儿子,次子李泽楷,虽然没有正式成婚,但却和梁洛施育有三个儿子,这样算起来,李嘉诚就一共有三个孙女和四个孙子。
看到这你肯定会有好奇,李思德实力如何呢?
李思德的性格温婉,在生活方面也很低调,她也是李嘉诚的孙辈中,第一个进入到家族产业中的人,这也可见她还是有一些实力的,爷爷才会如此的器重她。
李思德此前她就读于香港私立国际学校,汉基国际学校。201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的国王学院的潘迪生法学院。
李思德于2018年5月被委任了慈山寺的董事,同年12月,就担任了家族私营的地产公司“兆丰地产”董事职务,并参与了家族的本地房地产生意。
“接班”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
李嘉诚受先辈影响,信奉佛教,因此作为李氏家庭的第三代成员,李思德可以进入慈山寺董事会,就有了世代相承的意味。
对于李思德进入兆丰地产,让其参与其中的经营,我觉得这更多的是爷爷和爸爸想让她在基层历练一下而已,可能还谈不上第三代接班人,只能说是有机会。
因为从年岁上来说,李思德是长孙,其两个妹妹年纪也不太,也都是00后,弟弟李长禧就更不用说了还在求学阶段。
李氏家族的第三代接班人,从目前来看,规划及安排还尚早了些,毕竟还有几个孩子都没有成年,我认为只能说目前是对长女的培养。
毕竟李氏家庭的产业很大,也涉及了多个领域,以后也可能会让不同的孙辈负责不同的领域,所以对他们的培养可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