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第一个火箭叫什么名字
中国第一个火箭叫长征一号火箭。
长征一号(CZ-1)是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千克。
长征一号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初期由中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以下简称第八研究院)负责总体设计,1967年11月改由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第一研究院)研制。长征一号的研制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中国第一个火箭
我国发射的第一个火箭是:长征一号火箭。
长征一号(CZ-1)是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千克。
长征一号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1969年11月,长征一号火箭首次试飞,由于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1970年4月24日,首次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太空。
研制历程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同年,国防部五院一分院(1964年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组建成立。当时的中国,火箭事业几乎为零。
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0年11月5日,我国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从此具备生产、制造导弹的能力。
1962年3月21日,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失败。
1963年4月2日,国防部五院科技委召开年会,由钱学森主持,讨论通过了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提出的“地地导弹技术发展途径”,确定了导弹技术发展的方向。
1964年6月29日,地地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从此具备自行设计导弹的能力。
1964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向周恩来总理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全面规划中国人造卫星问题”的建议书。1965年1月,时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向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提出“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受到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的高度重视。
1965年2月18日——3月7日,第七机械工业部党委和第一研究院党委召集会议,经反复讨论和研究,提出在1971年完成“八年四弹”(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的具体实施步骤。
1965年4月,国防科委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了《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方案报告》,提出在1970年到1971年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报告建议:卫星工程总体和卫星本体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载火箭由第七机械工业部负责,地面观测、跟踪、遥测等系统以第四机械工业部为主、中国科学院配合。
1965年5月4日,中央专委第12次会议讨论了《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方案报告》,并作出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决定,代号“651”。
1965年7月,中国科学院提出我国人造地球卫星规划方案。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工委的委托,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和工作安排会议”(代号为651会议)。
初步确定了卫星方案,并将运载火箭总体设计的任务分配给上海机电设计院(1965年迁北京后改称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
1966年1月,根据国防科工委要求,第七机械工业部确定发射第一颗卫星的运载火箭第一、二级在远程液体导弹基础上进行设计,有关改变飞行程序和弹道计算的工作由第一研究院承担。
1966年3月22日到3月29日,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第一个人造卫星地面系统会议(代号为651地面会议),讨论和确定651任务地面系统方案、分工以及具体落实。
1966年4月18日至28日,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召开了“人造卫星轨道选择会议”。会议提出了选择轨道倾角的五条原则,并确认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倾角应在60度和70度之间。
1966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CZ-1),整个工程代号为“651”工程。
1966年12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中程导弹首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从此具备自行研制导弹的能力。
1967年11月1日,国防科委决定将长征一号的研制任务由第八研究院转交给第一研究院。
1967年12月,上级决定抽调第一研究院一部副主任孙家栋等18名技术骨干支援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
1969年9月上旬,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完成了试车工作。
1970年2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合练火箭出厂,到酒泉发射场进行靶场合练。
1970年3月26日,长征一号火箭出厂。
1970年4月8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场技术阵地完成第一次总检查。
1970年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听取了长征一号测试检查情况、东方红卫星测试检查情况以及发射准备情况。16日周恩来总理同意摘掉过载开关,批准长征一号火箭转往发射阵地。
1970年4月24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批准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44秒,长征一号升空,21点45分23秒卫星入轨。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震动了世界。
中国第一个火箭叫什么
我国发射的第一个火箭是长征一号火箭。
长征一号(CZ-1)是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千克。
长征一号火箭共进行了两次发射,第一次是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第二次是在1971年3月3日,成功把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准确送入轨道。长征一号已经退役。
长征一号的一、二子级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惯性制导、三轴姿态稳定;三子级采用固体发动机、自旋稳定,无制导。
1971年,长征1号发射成功!纽约时报:中国能把核武器打到全球了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2021年12月10日8时1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太空,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0次发射,可以说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本期@以史为鉴 将跟大家简单聊一聊中国 历史 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研制成功的故事。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震惊世界,这个时候发射的人造卫星其实没多大用,各国看重的都是火箭发射暗含的军事威慑能力。
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 "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也要搞一点,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要造人造卫星。
但是在1964年以前,我国因为安全和现实的迫切需要,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导弹研发上面,优先确保国家安全。
直到在我国自行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成功发射后不久,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当面向周总理建议: 发射人造卫星和发射洲际导弹“相辅相成”。
1965年1月,钱学森向国防科委提出“ 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 ”的书面报告。
2月,聂荣臻副总理指示国防科委: 我国导弹必须有步骤地向远程、洲际和发射人造卫星发展。按照步骤,要先把中程导弹搞出来,作为运载工具。
1965年6月,中央专委十二次会议决定: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计划,由第七机械工业部(七机部)负责研制运载火箭。
于是负责火箭研制的七机部把火箭各重要节点安排下去,由第八设计院负责运载火箭的技术抓总、末级总体及总装工作;第一设计院负责一、二级研制和有关改变飞行程序和弹道计算的工作;
当时白手起家研制运载火箭,而且国家在1966年特殊节点可以说面临的困难非常多,为了鼓舞大家,科学家们一致选择把中国人的第一个运载火箭起名为长征,这既是选自毛主席的诗词《七律长征》,也是号召大家学习红军长征的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1966年5月,上级批准了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和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命名。因为整个人造卫星项目被称为“ 651工程 ”。
但是很快,整个651项目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也受到了影响,许多负责同志都放下工作搞革命去了。
1967年10月的一天,钱学森独自来到七机部一院一部十室(该部主要负责研制东风4号),他问大家:“ 如果把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交给你们,准备怎么做?你们讨论一下,给我个方案。 ”
几天后,钱学森再次来到一院听取汇报: “按两个型号分开独立设计,资料按独立型号管理……充分继承但不照搬东风四号的成熟技术和经验。”
很快,1967年11月1月,国防科委下发《关于长征一号研制任务移交的通知》,决定将长征一号研制任务由八院移交给一院。
于是七机部第一研究院不仅要负责研制东风四号弹道导弹,还要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22年后,1989年2月,已经改名叫做航空航天部的原七机部正式批复一院,同意一院的第二名称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可以说东风四号和长征一号几乎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同时研制的。
1969年7月,长征一号发动机地面试车受到影响无法完成,总理连续四次召开会议,解决长征一号火箭试车问题。
7月25日,在国务院会议厅里,总理要求把七机部参加“651工程”研制工作的29个单位和3456名工作人员全部登册上报,并要求按系统由各级军管会主任通知下达,所有人员要服从指挥、坚守岗位。在总理的强势介入之下,参加研制的科研人员才得以安心研究。
到了1969年11月16日,一院研制的东风四号导弹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如果东风四号成功,那么长征一号自然没有问题。
但是东风四号发射后,控制室却传来“ 目标丢失 ”,第一次发射失败了……
经过细致检查,故障原因是控制系统电路的可靠性差,导致一级发动机未能关机。
于是增加了多个保障模块后,在1970年1月30日,东风四号导弹迎来了第二次飞行试验,这一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也说明长征一号同样也能获得成功。
但是负责长征发动机研制的副主任设计师张贵田想看看, 发动机在高空中到底是怎么燃烧的?发动机还有没有瑕疵?
为了确定发动机的万无一失,张贵田和同事们来到广袤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二十几个人两两之间相隔十几米远一字排开,在沙漠里一步步,一点点地“沙海捞针”寻找坠落的发动机残骸。
在找到发动机残骸后,张贵田发现发动机内壁光洁无损,连一点高温高压烧蚀冲刷过的疤痕都没有,漂亮极了。而涡轮泵、玻璃钢大喷管残骸也证明了发动机非常可靠,张贵田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1970年3月26日,用最好的零件组装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被运往酒泉,由任新民带队。
为什么说是最好的零件组装的 ,因为当时星箭设备生产条件非常困难,好不容易生产出来,数量整好准备了两套。
有专家表示在发射前最好做一次试验,但是当时七机部军管会副主任杨国宇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如果先作飞行试验,若不挑一套性能最好的用,万一试验失败了,还敢接着就放卫星吗?但最好的先用了,即使成功了,剩下的设备质量就不是最好的了,用它来放卫星还放心吗?
当时两种意见争论很激烈,最好还是杨国宇亲自拍板,不做试验,用最好的零件直接发射。
后来确认,杨国宇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在1971年的长征一号的第二次发射,虽然也成功了,但是没有做到第一次发射得那么完美。
1970年3月,“651”工程即将进入到酒泉基地的试验阶段。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搭乘一趟保密程度极高的军运专列,抵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这趟专列经过的铁路沿线有战士站岗,列车上有一个班的战士负责警卫,为了避免电子信号泄密,甚至连列车开行的命令都是派专人送达。沿线每一段铁路局的首席军代表(押运)随车到停靠站,与下一段铁路局的军代表交接。临时停靠客站时,车站都会采取戒严措施,旅客及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当时虽然是专列,但是火车速度很慢,经过几天几夜,专列才到达酒泉基地。
1970年4月14日,国防科委副主任、酒泉基地司令员李福泽带领一线技术人员代表到北京向周总理领导的中央专委汇报。
为了预防最坏的情况发生,外事部门还作了预案,准备针对不同情况心中有数。
4月17日凌晨4时,技术人员又乘总理派的专机由北京返回基地,钱学森也同机抵达基地。
在发射前,上级又专门安排了一段时间让大家做事故预想,为的是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发现和解决在发射前,以确保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升空,21点45分卫星入轨。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震动世界。
发射当天,为了确保卫星监测,全国几乎60%的通信线路被调用。总参谋部组织有关省市自治区出动了60多万民兵沿通信线路执勤,要求每一根电线杆下面都要有人警戒,以保障卫星发射场区到各观测站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4月25日,在任务成功地庆祝大会上,一院211厂长征一号第三级火箭总装组组长兼发射场外场组组长张祚良激动地说:“ 我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进了宇宙空间! ”
1970年4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说:
中国人一定已经研制了强有力的火箭,这支火箭大概能够用作洲际弹道导弹。由于北京已经有了原子弹和氢弹,必须认为它的第一个卫星是个公告,宣布它有能力把核武器发射到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
更何况,航天工程对于工业以及工艺制造起到的带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长征一号大量使用了新技术,除了铝镁合金,还使用了钛合金,玻璃钢,高强度钢,动用了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部等所属厂家的优秀骨干,在短短两三年内提供了多种规格的新材料。
而且长征一号上还广泛采用了新的加工工艺,比如爆炸成型,钨极脉冲氩弧焊,单面氩弧焊,真空电子束焊,等离子切割,等离子高温喷涂,硅胶灌封等等推动了我国加工制造行业的进步。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一号研制时,我国大部分电子设备都没有晶体管化,但是设计师们认识到晶体管在航天事业中的巨大前景,果断地把全部电路全部使用晶体管器件。
承担晶体管器件设计、生产的第四机械部齐心协力,排除干扰,最终提供和优秀的电子设备,这也为我国后续发展晶体管器件打下来了很好的基础。
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首飞以来,51年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执行了我国92.1%的航天发射任务,先后将700余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达到96.25%。
在长征火箭的400次发射生涯里,前三个“100次”分别用时37年、7年半和4年多,而最新的“100”次从2019年3月10日至今,仅用2年零9个月。
在最近的100次发射中,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国之重器”均由长征火箭送入太空。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东风四号导弹核武器 历史
长征一号,不仅仅是第一——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
“651”工程风云录——2020年04月24日《北京青年报》
“长征一号”托举中华民族“航天梦”——《军工文化》 2016年第5期32-34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研制历程 ——《国防 科技 工业》 2020年第5期45-54
从筚路蓝缕 到星辰大海——《军工文化》 2020年第4期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