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什么意思?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四句诗的意思应该是:曾经担忧多情会对修行不利,想躲避尘世专修又不忍和佳人离别。世间哪有两全其美的法门呢?既不辜负佛陀的厚恩又不能负心与心上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什么意思
1、之前一直担忧多情会有损个人的修行,一心想要躲避尘世去修行又唯恐与倾心的佳人离别,世界上哪里能够得到什么两全其美的法门,即可以不辜负佛陀的厚恩,又能够不负自己的心上人。
2、充分的表达了作者当时处在一个难以抉择的的矛盾心情中,因为如果自己动了情,那么就辜负了如来(佛法);如果自己不动情,就辜负了“倾心的她”(爱情)。
3、这首诗出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扩展资料:
1、出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意思: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2、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诗人,可他也是个情种。他十五岁才从民间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可以婚嫁的习俗教育。
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负如来不负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全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出自仓央嘉措,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求‘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全文翻译!
意思是:曾经担忧多情会对修行不利,想躲避尘世专修又不忍和佳人离别。世间哪有两全其美的法门呢?即不辜负佛陀的厚恩又不能负心与心上人。
网上多传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扩展资料:
仓央嘉措(藏文:??????????????????;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仓央嘉措的诗歌综述: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
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爱之深。汉文译本公开发表和出版者至少有十种,或用整齐的五言或七言,或用生动活泼的自由诗,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欢迎;英文译本于1980年出版,于道泉教授于藏文原诗下注以汉意,又译为汉文和英文。
汉译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忠实准确并保持原诗风姿,再加上赵元任博士的国际音标注音,树立了科学地记录整理和翻译藏族文学作品的典范。仓央嘉措在藏族诗歌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开创了新的诗风,永远值得纪念和尊敬。
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
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等文字译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不负如来不负卿
百度百科—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的诗是什么意思?: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诗人,可他也是个情种。他十五岁才从民间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可以婚嫁的习俗教育。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
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扩展资料:
仓央嘉措一生最大的不幸,并不是他被选为灵童的宿命。
圣洁之地门隅向来安定祥宁,在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这里迎来了一个小男孩的降生,他就是仓央嘉措------一个被认定为转世灵童的孩子。他的童年本应该在布达拉宫度过,但是因为五世达赖罗桑嘉已经圆寂,而他的弟子贪权夺力,把这个重大消息封锁起来,所以世人并不知道这件事。
而仓央嘉措就这样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门隅纳拉山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公元1696年,准噶尔发生叛乱,康熙皇帝三次亲征,这才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于是仓央嘉措被接回了布达拉宫。
仓央嘉措因为从小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而布达拉宫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牢笼,所以他不喜欢被困在布达拉宫,更何况,他心中还有一丝红尘牵挂,那份牵挂就是达娃卓玛。
达娃卓玛和仓央嘉措是青梅竹马,两人两小无猜,曾经对着月亮起誓,生生世世不负彼此。可这一切在仓央嘉措被接入布达拉宫后就灰飞烟灭了,他是第六世达赖喇嘛,再也无法有七情六欲,他们今生今世是再也没有双宿双飞的可能了。
仓央嘉措不想放弃自由的生活,不想放弃恋人,可是他的反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只能被束缚在政治和宗教的牢笼里。他只有在深夜里偷偷溜出布达拉宫去找达娃卓玛,两人一起游玩于街头,只有这样他才感觉自己还是活着的。
但是不久事情就败露了,格鲁派高层为了让仓央嘉措斩断七情六欲,不再留恋红尘俗世,他们不仅控制了仓央嘉措的出行,还派人暗中解决掉达娃卓玛。
达娃卓玛的结局是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此后再也无法与自己日思夜想的他相见,或许为了这段爱情,达娃卓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仓央嘉措自从失去达娃卓玛之后,心痛不已。在这段时间,西藏地区政治局势变得十分复杂,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政权出了问题,政治斗争达到了顶端,仓央嘉措也无端端被卷入这场政治纷争中来,他被指控为“假达赖”,被强行押送到京师。
仓央嘉措被押送启程的那一天,无数人为其送行,默默流泪。这一走,对仓央嘉措来说就是永远离开了这片囚禁他一生的土地。根据历史记载,在1706年,仓央嘉措在青海湖畔旁逝世,自此,世间再无仓央嘉措,只剩下他的传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负如来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