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产品行业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行业,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6.73 万亿美元。随着对粮食和农业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农产品股票领域投资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识别和评估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公司至关重要。本指南将提供关键指标,帮助投资者识别和评估农产品股票的投资机会。
识别高增长公司的关键指标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高增长农产品公司的关键指标:
- 强劲的财务业绩:高增长公司通常具有强劲的财务业绩,包括收入增长、利润率扩张和稳定的现金流。
- 市场份额增长:识别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公司很重要,这表明公司正在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占市场。
- 创新的产品或服务:高增长公司通常引入创新的产品或服务,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
-
管理团队经验:拥有经验
农产品股票投资可以提供巨大的增长潜力,但识别和评估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公司至关重要。通过考虑本文讨论的关键指标和策略,投资者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并建立一个强劲的农产品股票投资组合。
有19年四川省直遴选的笔试真题吗?
(2019 年 6 月 29 日四川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共 3 道大题。 本套试题由公选王遴选网毛老师根据考生回忆整理,公选王遴选网教授根据本材料作答。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本次考试中涉及的租房、营商环境以及海绵城市考点,公选王都有命中哦)第一题:(材料根据考生回忆整理,非考试原材料)材料一:为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国家从多个渠道做出努力和尝试。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 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 (2018-2020 年)》,其中提出了 2018-2020 年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方案中关于住房租赁提出了几大要点:总结推广住房租赁试点经验,加快研究建立住房租赁市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要发挥国有租赁企业对市场的引领、规范、激活和调控作用;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多渠道 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材料二:A 市加强租赁住房供给,鼓励国企充分利用闲散房产资源,整合利用为租赁房,通过国有租赁企业或社会招投标渠道出租。 包括将人才公寓,白领公寓,小升初入学政策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写了政府提出租房的措施。 比如,A 市户籍无房家庭,长期在非户籍所在区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 3 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 3 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 材料三:为什么现在租房行业火热?租房的主要人群是大学生,他们人口基数大,且很多都不愿意当“房奴”,“稳定”不再是 90 后、00 后这些新生代的唯一追求,他们不愿被房贷所“捆绑”,更希望将资金用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和兴趣上面。 A 市加强人才引进政策,扩大了租房需求量大。 A 市房价房价高,年轻人买不起买不起。 材料四:租房企业,为了解决类似于租房中房东卖房或者换工作的情况,从平台建设,免收中介费,以租房者需求为导向,提出了提出免费换房、免费管理、免费……打造社交、消费、娱乐统一体的平台的措施。 材料五:行业协会,部门联动整治。 房地产协会加强行业监管,打击哄抬实价,联合行业协会,进行部门联合整治,共同承诺“三不”:不利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获取的资金恶性竞争抢占房源;不以高于市场水平选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抢占房源;不通过提高租金诱导房东提前解除租赁合同等方式抢占房源。 同时,各企业还明确承诺全面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决不允许哄抬租金抢占房源,对于触碰这条“红线”的业务人员,一经查实从重处理直至开除。 材料六:银行介入租赁。 银行出台租房贷款产品,采用“信用 + 保证”的形式,根据借款人的工作年限、收入、公积金缴存、央行征信等情况,提出了银行关于租房贷款优惠,app 平台租房等方面写了信贷方面的优惠措施。 解决一部分人房贷问题,比如租房三年,每月只需 2000 元。 材料七:个体户租户创收。 A 某有两套房,一套居住,一套租可以挣钱,他指出,淡季把房子装修好,可以提高点价格, 现在人对房屋的要求高,以后这个城市还会有更多的租恁机会。 公选王遴选网问题:根据所给材料,概括 A 市住房租赁发展良好的因素。 300 字以内, 20 分,建议 30 分钟。 第二题(材料根据考生回忆整理,非考试原材料)材料一: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 风格与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 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可以将 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风貌等特质予以提炼、升华,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 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城市建设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推动城市全面发展,创建名牌城市。 城市形象就是城市文化的充分展现,城市形象推广的过程就是城市文化的推广过程,广义的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城市形象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 : 城市经济、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文化。 材料二:城市建设不仅注重城市形象建设,更要注重精神的供给。 y 市根据大运河文化,包括 24 个运河码头浓缩,书店纳入城市规划,致力于城市品牌打造,建设有图书馆展览馆歌剧院超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的文化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建设,特色城市。 材料三:所谓的海绵城市,就是城市在暴雨、下雨的时候,能够把水自然地蓄住,不是一下子能够流到下水管,流到河里面去淹掉。 主要能够保住水,蓄住水,像海绵一样的能吸水。 Y 市针对该市经常内涝,内灌等采用绿色技术方式吸水,改善人居环境,增强排污化瘀防洪能力。 持续打造“不淹不涝”、“清水活水”和城市公园体系项目将海绵城市的理念细分到每一个民生工程的建设中,让城市蓄得住水,并且为之所用。 材料四:城市交通问题总体而言是交通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为解决交通“三难”:行车难, 停车难,出行难问题,交警制定了交通执法,停车场建设,交通运输整治等关于道路建设的四项措施。 材料五:对市里老棚户区进行改造,解决了脏乱差面貌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位,使原来落后的城市面貌成为新城市新建筑,还让使多数普通居民告别低矮破旧房屋,享受到了高楼林立和城市的美化、硬化、亮化和净化,塑造城市形象,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改善人居环境。 材料六:Y 市四个三A 级景区打造,推出特色产品留住游客。 农业产业园和示范基地,布局产业群, 农产品市场与互联网结合,建设淘宝村。 公选王遴选网问题: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篇 Y 市城市形象建设的经验交流材料提纲。 800 字以内,30 分,建议 60 分钟。 第三题(材料根据考生回忆整理,非考试原材料)材料一:6 月 21 日,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在成都市举行。 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 “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 调,要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契机切实推动“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突破。 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完善权力责任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 批中介服务。 要进一步创新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互 联网 + 监管”系统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最烦最难的领域和环节,扎实开展政务服务对标、一网通办、减证便民等专项行动。 材料二:营商环境是指伴随企业活动整个过程( 包括从开办、营运到结束的各环节) 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 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 要素等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 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发展 状况、财税收入、社会就业情况等产生重要影响。 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法律要素、 政治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等。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 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材料三:2019 年两会福建代表团中,x*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 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 2018 年 11 月 5 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在会上致辞中指出, 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各国都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营商选环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总是粉饰自己、指责他人,不能像手电筒那样只照他人、不照自己。 2019 年 3 月 5 日,李*指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的关键所在。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3 月 1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将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与我国现行的”外资三法”相比,《外商投资法》在外资管理模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明确了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取消了逐案审批制管理模式。 这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将提高投资环境的开放度、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到 2020 年,四川营商环境法制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竞争中性市场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执行更加透明公开,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主要指标得到较大提升,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激发,全省“放管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材料四:摘自 2019 四川政府工作报告: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 深入推进简 政放权,清理规范各类行政权力、公共服务、涉审中介服务等事项,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制度改革。 推进“证照分离”,统筹实施“多证合一”改革,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 规范“双 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 + 监管”。 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深化“互联网 + 政务服务”。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机制创新和全流程电子化,抓紧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营商环境指标 体系和评价机制,加强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材料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的通报》中指出,浙江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网,覆盖各级政府机关 3000 多个、乡镇(街道)1300 多个、村(社区)2 万余个。 同时,大力破除信息孤岛,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已开放 57 个省级单位 1.35 万余项数据共享权限,打通省市县三级 259 套系统。 湖北武汉在全市推行“同标准、无差别”的标准化审批服务,按照“一事项一标准、一子项一编码、一流程一规范”要求,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事项逐项编制标准化的办事指南表和一次性告知书,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 广东佛山对市、区两级 55 个系统 1833 项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细化 415 个标准要件,并全面应用于综合窗口、审批部门、网上办事大厅。 同时,制定前后台流转标准、数据对接标准、物料流转流程规范等,推动实现“认流程不认面孔、认标准不认关系”的无差别服务。 贵州开展“集成套餐服务”,对办“一件事”涉及的多个审批服务事项打包,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和群众提供量身定制的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取消各类重复提交的证明材料, 推行一表申请。 目前,已编制完成 300 平方米以下个体工商户餐馆、药品零售店、美发店、幼儿园、小卖部、200 平方米以上旅馆、旅行社开办等 21 种通用型“集成套餐服务”并在全省推广。 在实体政务大厅开设“集成套餐服务”窗口,企业和群众只需到“集成套餐服务” 窗口提交申请即可办理。 广东推出集成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首批上线 155 项政务服务事项,包括驾驶证、出入境证件、出生证、居住证等十大证件服务,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服务以及残疾 人、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等多类特殊群体专门服务。 用户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完成实名认 证,即可全平台办理一系列民生服务。 截至目前,“粤省事”小程序实名注册用户达 166 万,最高日访问量达 1455.9 万。 公选王遴选网问题: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工作实际,围绕“推进政务服务,营造营商 环境”问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 1500-2000 字侧重于对策的议论文。 分值 50 分,建议90 分钟。
2007年保险业十大关键词
2007年的中国保险业受到内在发展需求动力和国民经济高速成长环境的双重推动,沿着又好又快和做大做强的运行轨迹,各项指标都创2004年以来新高。 全年保险业务收入有望突破7000亿元,增长幅度超过24%。 其中,非寿险业增长超过寿险业,业务收入将达2500亿元,增长率接近30%。 同时,保险业总资产和保险行业利润大幅上升,保险从业人员数量、保险机构数量和保险产品数量都被全面刷新,为提前全面完成中国保险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夯实了坚实基础。 农村保险 2007年,保险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从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出台发展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农业保险的政策补贴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资金,在吉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湖南6省区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被列入补贴对象的有玉米、水稻、大豆、棉花、小麦5种农作物和能繁母猪。 除了中央财政试点补贴的6省之外,还有非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费补贴试点的2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开展针对生猪、能繁母猪、家禽、役畜和当地主要农业作物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安排,使全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金额达到20亿元。 预计今年全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可望突破50亿元,增长幅度将是去年8.46亿元的6倍,农业保险业务收入和农业保险覆盖区域及保障范围等主要指标都将全面改写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史。 除了大力发展针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业保险业务,保险监管机关和相关保险公司还在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进行积极的开拓和有益的尝试。 中国保监会在福建、浙江两地试点启动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制度。 在各级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广大农户积极参保,保费由省、市(县)财政和农民个人共同负担。 此项保险制度不仅提高农民群众的灾后重建能力,对于完善政府救灾救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积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相关服务,累计为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30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信用保险保障,保险金额接近100亿美元,进一步增强了涉农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在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层面,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仅上半年,保险业在121个县市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保人数达到2760万人,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6.7亿元,提供补偿金额7.5亿元。 在15个省市开展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业务,积累养老金30多亿元,被征地农民得到了稳定的养老和生活保障。 同时,保险业还适应农村市场特征,推出了小额简易人身险等产品。 今年以来,各级保险监管机关和相关保险公司充分利用贯彻《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契机,积极配合各级政府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让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从农村保险业务的发展实践中,逐步重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保险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倾斜和科学指导。 因此,农村保险高速成长蕴涵的政治和社会双重价值,是我国保险业在2007年的重要收获。 标准化 中国保险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今年完成了用于规范保险业务管理的《保险标准化工作指南》、《保险术语(新增与调整部分)》、《保险基础数据元目录》、《保险行业机构代码编码规范》、《保险业务代码集》、《再保险数据交换规范》和《银行保险业务财产保险数据交换规范》。 在七项标准中,《保险标准化工作指南》不仅规定了保险业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原则、方法、组织机构和运作规程,同时也对保险标准编制的程序和保险标准编写的原则、方法提出了基本要求,是制定标准的标准。 《保险基础数据元目录》、《保险业务代码集》和《保险行业机构代码编码规范》作为我国保险行业标准体系框架中基础类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基础标准,是制定行业监管标准、统计标准、行业内及行业间信息交换标准等其他标准的重要基石。 《再保险数据交换规范》作为第一个明确再保公司与直保公司数据交换原则的标准,将达到统一再保险业务领域的业务消息标准和跨领域的技术消息标准的目的。 《银行保险业务财产保险数据交换规范》主要规定了以银行保险业务财产保险为基础的数据交换标准,将与去年颁布的《银行保险业务寿险数据交换规范》一样适用于银行和保险两大领域,共同构建起银行保险业务数据交换规范的完整标准框架。 保险标准化战略是保险信息化战略、业务发展战略的基础,标准化水平直接体现了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根本保障。 在开展和建立规范行业管理的基础性标准同时,保险业还在与社会大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疾病保险和机动车辆保险的标准化建设中取得重要突破。 2007年,我国保险业完成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和新版机动车商业保险行业基本条款。 《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统一了重大疾病保险条款,明确了若以“重大疾病保险”命名的面向成年人的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6种疾病。 新版机动车商业保险行业基本条款的正式启用,使相关保险公司可选择使用 车险 行业条款或自主开发车险条款,并可以在车险行业条款基础上开发补充性车险产品和其他特色车险产品。 重大疾病保险和机动车保险都是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保险产品,这两类产品的标准化对于维护消费者利益,规范操作、简化流程、方便投保、优化理赔,以及提升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消费者和保险公司都将从中获益,而广大投保人、被保险人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因此,标准化建设不仅有助于社会大众理解保险、认识保险、相信保险,扩大保险市场业务份额,同时还将促进保险监管和保险运行的规范化,是中国保险业实现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合规管理 在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为三大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形成的基础上,中国保监会继续完善保险监管体系,特别是着重提高了三大支柱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首先,组建中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委员会,出台《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动态偿付能力测试(人寿保险公司)》、《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季度报告》等4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并对原《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2号:货币资金和结构性存款》进行了修订,将其更名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2号:投资资产》。 从组织上和制度上进一步提高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科学性和偿付能力监管的效率,对我国建立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保险监管体系,保险公司完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促进保险市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其次,中国保监会在年内出台《保险公司独立董事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试行)》和《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4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进一步细化了2006年颁布的《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增强了操作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体系。 通过了《保险公司合规管理指引》和《保险公司总精算师管理办法》两项规章。 最后,中国保监会对于规范2007年保险市场进行了周密部署,重点是集中整治保险理赔难、销售误导、非理性价格竞争和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加大对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市场秩序较差的地区和违规行为突出的业务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健全规范保险市场行为的制度措施,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完善行业服务标准。 为了规范执法,中国保监会编制完成了《保险监管行政处罚指导手册》,针对行政处罚实施中反映出的典型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今年第三季度,各保监局共派出738个检查组共2782人次,对774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保险中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对186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实施187家次行政处罚,同比增加130.86%;责令撤换高管人员33人,同比增加153.85%;罚款735.65万元,同比增加140.31%;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12项;吊销许可证1项;警告40家机构和88人。 保险股 2007年,中国保险业的三巨头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今年1月9日上市的中国人寿发行价格18.88元,冻结资金8300亿元,上市开盘价37元,12月25日收盘价58.42元;今年3月1日上市的中国平安发行价33.80元,冻结资金1.1万亿元,上市开盘价50元,12月25日收盘价107.72元;今年12月25日上市的中国太保发行价格30元,冻结资金2.8万亿元,上市开盘价51元,12月25日收盘价48.17元。 通过三家保险公司上市数据,可以发现冻结申购资金的规模越来越大,除太保刚刚上市外,其余两家目前的股价已经大大超过上市开盘价。 相关的保险股发行时冻结资金的数据表明,社会投资者对于保险股的投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同时,无论是发行价还是上市半年以后的股价表现,均优于同期上市的银行股,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已经成为中国股市的重要指标股,也是主要基金和机构投资者的重仓股。 保险股的投资热潮,一方面表明社会投资者对于中国保险业普遍看好,一方面说明中国保险业已经开始有准备地迎接社会公众的评头论足。 上市的保险公司实际上是在包括投保人在内的社会公众和行业监管机关的监督之下运行和发展,社会公众监督的是保险公司的发展品质,行业监管机关监督的是保险公司的运行规则。 上市保险公司如何通过透明和公开的重品质守规则运行方式,让公司股票持有人在研究、分析和监督公司的过程中成为公司的客户,是已经上市或者准备上市的保险公司必须认真思考的话题。 目前的保险市场,浮躁风气依然严重,重保费规模、轻保险技术,重投资 理财 、轻保险保障,重人海战术、轻人才质量,重销售展业、轻风险控制,重理赔程序、轻售后服务;重投资 收益 、轻承保利润。 因此,整个行业的发展品质和运行规则都面临许多需要解决和调整的问题,那些尚未解决品质和规则问题的保险公司,切不可为了上市而上市,尚未脱掉“开裆裤”匆匆包装成为公众公司,一旦外包装滑落,损害的则是整个行业的形象。 交强险 今年,社会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保险业务当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交强险成为今年在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保险名词。 自2006年7月交强险制度实施以来,社会各界有关交强险的讨论和争议颇多,并且在2007年5月以后出现阶段性高潮。 由于我国拥有各类机动车辆1.5亿辆,加上公共道路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交通渠道,交强险直接涉及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交强险引起社会公众高度关注是正常现象,交强险制度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规范道路交通秩序、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应当说是一项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制度。 但是,由于“交强险”在我国是一项新制度,存在着实施规则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到位、相关测算数据不足和缺乏运行管理经验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关立法机关、政府机构、保险行业和社会利益团体共同关注,协同解决。 我国保险监管机关和保险行业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面对有关交强险的争议,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披露与交强险相关的运行数据,并且通过听证会的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各方面对于改进交强险制度和交强险 费率 的意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交强险的决策机制更加科学、透明和民主,让交强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惠及人民群众。 正是保险监管机关和整个保险行业在处理交强险争议过程中采取的积极和主动的态度,使得群众从有关交强险的争议和讨论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保险、关注保险。 因此,交强险听证会形式实际上成为宣传和普及保险知识的有效方式,让社会和群众更加关注保险、监督保险,从而促进我国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和民众福祉发挥保险的作用。 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有关交强险的争议使我们今后要更加清醒和理性地研究和分析有关保险的相关制度和规则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充分认识由于民众关注保险而不断成熟的保险文化和保险观念,进一步改进工作,完善各项与民生有关的保险制度建设,学会因势利导,借助于社会关注保险的热情,宣传和普及科学的保险文化和保险观念,为中国保险业的又好又快和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投连险 今年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同样传递给保险业,许多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投资连结保险和分红型家庭财产保险给部分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刷新保险业务收入纪录,与保险产品相连的财富管理功能得到进一步挖掘。 同时,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市场结构的变动,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股票的高溢价更是吸引了众多投保人寄希望于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实现货币财富的增值。 央行连续6次加息使得分红和万能产品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去年以来资本市场的持续向好,为淡出市场多年的投连险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诸多的有利因素促使投连险凭借财富效应,在储蓄搬家大背景下迅速成长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生力军,多家寿险公司竞相推出新一代的投连产品,一些非寿险公司也推出了准基金类产品。 新一代投连产品的特点是通过采用多账户的方式,允许客户根据风险偏好进行选择,保险人在资金投向上选择业绩较好的基金,销售渠道主要采取社会大众相对比较信赖的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 预计全年投连产品的业务收入接近400亿元,比去年增长约550%,占全部当年寿险业务收入的8%。 保险业在今年的投连险业务中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市场定位。 其中,外资寿险公司以专卖店的形式联姻外资银行,将客户定位在中高收入群体,大比例地销售高均件保费的投连险产品,成为今年投连险市场的最大赢家。 由于中资寿险公司大多采取超市或者百货商场的经营模式,面向各类收入群体,在投连险业务上相对谨慎,只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一线城市谨慎推进投连险业务,并且通过派发特别红利的形式与基金产品和投连险抗衡,捍卫分红保险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投资连结保险是面向高收入群体的寿险产品,在按照监管机关的要求满足一定比重的保险保障条件基础上,完全可以满足特定群体的投资理财和保险保障双重需求,中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借鉴百货商场市场中的专卖店的方式锁定客户群体。 因此,通过今年投连险的旺销,有两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一是全国性大公司如何实行差异化经营;二是如何在投资理财类产品热销的过程中恪守保险产品的个性。 外资保险 今年,有半数的外资保险公司为了拓展市场增加注册资本,甚至有部分外资公司在年内两次注资,近30家外资公司分别在全国近60个大中城市同时设立机构,覆盖了中国内地32个省级行政辖区的18个,北到黑龙江、南到广西、中部的河南、河北、安徽和湖北都可以购买到外资保险公司的产品。 同时,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南非、百慕大和我国香港及台湾的17家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了代表处。 目前,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在上海、深圳和广州的产品责任保险市场和国际货物运输等高技术含量的保险市场居主要位置;外资寿险公司通过和国际著名商业银行合作及严格的客户定位,锁定了相当一部分高收入群体。 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今年有望突破8%,外资保险公司的整体保险业务收入预计达到400亿元。 凭借着相对先进的管理技术、服务模式和精英销售团队,辅之以具有战略眼光的市场公关活动,外资开始潜移默化地引领中国民众比较中外保险公司。 今年以来,外资保险公司及其代表机构协办了中国高等保险教育论坛、发布了中国人寿保险指数、资助了全国高校模拟保险法庭和京津保险论坛等活动,并继续冠名向高校保险专业学生颁发逾百万元规模的奖学金。 许多外资公司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沙龙、文化体育活动,联系和影响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 在与本地保险公司同台竞技过程中,大多数的外资公司努力通过差异化经营避免正面竞争,并且通过特有的产品销售策略、售后服务策略和社会公关策略吸引高端客户,与外资同期进入市场的内资公司非常有必要从外资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学习和领悟竞争的真谛。 但是,外资保险公司群体也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现象。 在23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群体中,年均保险业务收入近10亿元,外方股东来自欧美国家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大多发展较好,而外方股东来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的发展状态均不理想,其中有3家公司年保险业务收入在6000万元以下。 发展状态不理想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有一个共同特点,中高级管理员工的本土化程度较低,致使开业多年仍然位居市场末位。 养老与健康 目前,我国有51家寿险公司开展了养老保险业务,其中有5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先后开业,积累养老保险基金2000多亿元,形成多种主体共同经营养老保险的局面。 保险业已开发养老保险产品百余种,业务种类包括个人养老 年金 、团体养老年金和企业年金等。 为了加强养老保险业务的管理,中国保监会出台了我国保险业第一部专门规范养老保险业务的部门规章《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对于促进养老保险专业化发展、推动产品创新、规范市场行为、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权益、改善外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样,中国保监会对于专业健康保险发展也给予充分支持,人保健康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长较快,保险业务收入接近去年三倍,占有我国专业健康保险市场99%的份额。 预计,今年全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与去年持平,如果加上商业保险通过委托管理模式,积极参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等领域的经办服务,基金规模在60亿元左右,两项业务合计约比上年增长14%。 但是,我国的养老和健康保险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整体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外部经营环境还有待改善等问题。 事实上,我国民众对于养老和健康的保险业务存在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如何使这种需求转变成为现实的市场需求,需要我国保险监管机关和养老、健康保险专业机构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和专业健康保险机构的业务收入占全国人寿保险市场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不足1%,属于市场边缘业务,部分专业养老和专业健康保险公司面临生存困难。 以健康保险为例,整体市场如果剔除通过委托管理模式经办的业务规模,今年的全国健康保险业务收入将比去年下降至少一个百分点,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和专业健康保险公司面临着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 由于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的发展将有效促进民生对于保险业的倚重,为了实现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市场的突破,相关专业机构除了应当努力营销政府,从服务民生的角度为政府提供和设计政策,同时保险监管机关和相关保险集团应当“扶上马送一程”,呼吁社会和政府充分认识专业养老保险业务和专业健康保险业务对于民生的重要性,为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和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创造良性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空间。 总资产 资本市场的活跃,不仅使得投资理财类保险产品旺销,保险资金运用也进入历史最好的时期。 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稳步拓宽,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受益于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扬和投资渠道的拓宽,今年1-10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万亿元,收益率达10.87%,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在股票市场上,今年年初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由5%上调至10%。 在海外投资方面,保险机构可购汇投资全球资本市场,投资品种范围放开至金融衍生品,截至11月底,已经有20家保险公司获得QDII资格。 另外,中小保险公司借道第三方理财实现直接入市。 面对中小保险公司希望扩大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呼声,保监会适时推出了资产管理公司试点开展第三方委托业务的相关规定。 由于中国保险业属于朝阳行业,保险公司的高速发展对于资本需求增加,相关保险公司的股东持续增加对于已投资保险公司的战略注资,有22家中外保险公司和1家再保险公司在年内增资扩股,40余家保险中介机构也加入了增资扩股的行列。 加上14家中外保险公司获准成立,有近千亿元资本金充实了保险业的总资产,社会资本进入保险市场的意愿非常明显。 同时,保险业经受住了今年相对集中的寿险保单满期给付和基金热销的考验,保险业务收入稳中有升。 正是由于保险业务收入规模增加、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较好和保险业资本金的持续增加,今年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使保险业总资产在上年的基础上净增1万亿元,并且使得2007年结束的时候,保险业总资产顺利突破3000亿元。 保险业务规模对于总资产的贡献巨大,在整体保险市场,保险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产寿险公司没有发生变化,仍然为去年的5家,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没有出现根本改变,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和中国人保控制着70%的市场份额。 由于缺乏差异化经营意识,处于二线和三线的内资保险公司仍然以模仿为基本发展思路,无论是在产品开发、客户定位、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上,摇摇摆摆地追随大公司的痕迹非常明显。 因此,在社会资本和战略资本普遍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环境下,投资者开始成熟、投保人开始成熟,而保险公司本身的成熟度则相对滞后。 以财产保险市场为例,低技术含量的机动车辆保险主宰市场,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业务普遍萎缩,无论是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还是大型商业保险业务,较高技术含量的保险业务收入在低费率水平的恶性竞争环境中逐年下降,国际市场分保的难度加大,而外资却悄悄地接手中资视为鸡肋的高技术含量的保险业务。 因此,保险业总资产快速增加的同时,保险业必须警惕专业技术水准下降的现象,任何有长远发展眼光的战略资本更加关注保险业在一定的技术平台上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实力。 保险中介 在2007年的保险销售市场上,传统的个人营销和兼业代理仍然控制着接近80%的保险产品销售渠道。 但是,以电话销售、网络销售和保险中介连锁加盟销售代表的新兴销售渠道开始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 电话和网络销售模式以便捷和低成本的销售方式,将保险产品销售的中间费用大幅度让利给投保人,如果能够实现优质的售后服务和理赔业务保障,将可以吸引和稳定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优质客户。 保险中介连锁销售的典型代表是泛华保险服务集团和华康金融建立的全国连锁加盟模式的保险综合销售服务系统,这种销售模式的特点是独立于任何保险公司,通过特有的“后援平台+个人创业”模式开展保险中介业务,可以帮助客户采购任何被允许销售的签约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 由于个人营销体制被社会普遍诟病,兼业代理成本较高,加上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似乎呼之欲出,国际资本对于中国保险中介服务渠道的创新充满希望。 2007年,泛华保险服务集团作为亚洲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保险中介商,股票代码为CISG,发行价16美元,募集资金达1.8816亿美元;花旗集团前董事长兼CEO桑迪·韦尔参股北京明亚保险经纪公司,成为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保险经纪公司的第四大股东;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收购北京百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4.51%的股份,并将其更名为苏黎世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保险代理销售连锁机构中国众合公司,继获得红杉资本1800万美元之后,表示近期将可能展开第二轮融资;美国IDG风险投资基金为华康金融注资2500万美元;美国安泰集团全资并购香港佳健环宇,曲线进入内地保险中介市场。 保险中介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革性动作仅仅是开始,这些动作不仅仅是在挑战个人代理人制度和兼业代理模式,而且还将对于保险公司的产品、服务、理赔等运行模式提出挑战。
高中文科 (政治 历史 地理 ) 知识点总结。
你是高中生吧!我是路过的的,帮你一下!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 原因: 1.与资本主义不同:(1)社会生产目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人与人的关系:平等劳动关系,走向共同富裕(3)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生产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1.外沿: 国有自然资源,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2.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和国民经济领导力量 3.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1)对国民经济命脉占支配地位→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4.主导作用的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5.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但只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就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6.主导作用实现方式: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经济:1.地位: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优越性: (1)把分散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地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2)集体经济组织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3.作用: (1)共同富裕原则得以实现(2)吸收社会分散资金(3)缓解就业压力(4)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收入 4.农村集体经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 集体和农户两个经营层次 (2) 实行双层经营体制的理由:铜我国总体水平低相适应,避免过去大规模经营造成的弊端;适应农业生产特点 (3) 内容:a.一方面,在坚持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与集体签订合同,承包一定的土地或生产任务,并根据劳动成果取得劳动收入b.另一方面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 (4) 优越性: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又能适应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 (5) 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6) 家庭承包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双层经营体制是家庭承包的保障 混合所有制经济:1.含义: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2.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与它相适应得的社会制度和控股权在谁手里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1.原因: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有不同层次,生产水平多层次决定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2.作用: (1)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2)有力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1.表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又有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作用:保证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个体经济: (1)性质:小商品经济 (2)特点:a.本质特点: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b具体特点: (与私营经济比较)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3)作用: a利用分散的资源b发展小商品生产c保存和发展传统技艺d活跃市场e方便人民生活f增加劳动就业 2. 私营经济:(1)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特点: a本质特点:雇佣劳动,剥削他人,以利润为目的b具体特点:(与个体经济比较)规模大,设备先进,生产率高 (3)作用:a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b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c吸引劳动者就业d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e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 3. 外资经济: (1)资本主义性质(2)外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3)地位:一种重要的非公经济(4)作用:a节省我国资金b学习国外先进经验c有利于培养人才d加快现代化进程 4. 非公经济作用: (1)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2)加快生产力的发展(3)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4)增加就业(5)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 非公经济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6. 对非公经济政策:鼓励 保护 引导 监督 管理 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1. 根本原因: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 2. 具体原因: (1)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a是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b有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 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3. 有“三个有利于”决定∶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三个有利于”的内容: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促进我国经济建设(3)促进社会进步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 2.分配客体: 个人消费品(不是生产资料) 3.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 优越性(作用): (1)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2)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3)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 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1)所有制基础:个体私有制(2)分配主体:个体经营者(3)分配客体: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4)同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 资金 技术 土地 劳动力 3.福利性分配 基本分配制度的必然性:1.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的使用生产要素,提高其利用效率 →综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资源配置:1.目标:是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必要性:解决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3.两种方式: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调节作用实现 市场: 1.产生:市场是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2.含义:狭义:商品交换的场所,有形市场 广义: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作用(即价值规律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 市场经济:1.含义: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产生和发展 3.有效运行的条件:(1)企业多,自由进入市场,充分竞争(2)灵活的价格(价格是资源配置最集中的表现) 平等性:1.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2.决定因素: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也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 3.内容: (1)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2)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4.作用:使市场经济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竞争性: 1.含义: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 2.原因: (1)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在竞争中形成,所以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3.作用: (1)积极作用:a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使其改进技术,提高产率,优胜劣汰 b保证价格变化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很快得到调整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综上,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2)消极作用: a盲目竞争,社会资源的浪费b导致垄断,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4.正确看待竞争:公平竞争,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法制性: 1.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2.必要性: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3.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要求:(1)学法 懂法 守法 用法 (2)及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开放型:1.含义: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连在一起 2.决定因素: (1)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市场需要而进行生产和经营,实实质是为消费者而生产和经营(2)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要求具有开放性 3.作用: (1)打破区域封锁(2)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4.地位: 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四个特征的关系:1.平等性与竞争性相互制约:没有平等性,竞争不能正常进行;没有竞争就无平等可言 2.法制既是平等和竞争的保证,又是平等性的体现 3.开放是平等和竞争充分展开的前提,也是法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4.四个特征既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又是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四个特征的共同作用(市场经济作用): 1.有效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2.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3.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的不足:1.市场不是万能的 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1)自发性:表现: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b不正当经济行为 危害: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 盲目性:原因: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3) 滞后性:原因:a事后调节b时间差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还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 (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2)外沿: 经济政策: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 经济计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 (3)作用:经济政策: 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经济计划: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调控作用 2.法律手段:(1)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市场经济法制性 (3)作用:a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b调整社会经济关系c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d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3.行政手段:(1)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2)特点:直接、迅速(3)注意:a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社会主义舒畅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公有制意义:(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2)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3)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1)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2)国有经济导向作用(3)中共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一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一、 企业: 含义: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特点: 1.以盈利为目的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3.独立经营,独立核算4.是人和物相结合的经济组织 地位: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作用: 1.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参加者2.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着3.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重要性:企业素质的高低以及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企业法人: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特点:1.地位: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基本特点: (1)大规模采用及其生产(2)较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3)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严密(4)适应能力强(5)外部联系广泛 二、公司: 含义: 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特点: 1.从事生产流通或其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2.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优点: 1.是大中型企业普遍采取的企业组织形式2.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3.有利于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法人治理结构: 股 东 大 会 ↓ ↓ ( 所有权 ) 董事会 ← 监事会(监督权) ↑ ↑ 总经理(日常经营权) (“→”表示制约关系) 分类: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1.相同点:(1)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2)股东都附有有限责任(3)公司都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负责(4)组织机构大体相同(5)都有名称和章程 2.不同点:(1)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2)是否可以发行股票,公开募股机子(3)资本是否一定是货币(股份公司是)(4)股东人数有无限制(5)注册资本数额、设立程序、适用范围不同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 地位: 国民经济的支柱 支柱作用的表现:1.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再过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贡献最大,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3.拥有雄厚的资产、一流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主义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1.含义: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值 2.地位: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 提高经济效益:1.含义: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2.原因: (1)企业以盈利为目的(2)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3.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 (2)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人民)(3)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国家) 4.方法和途径: (1)a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b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c由粗放向集约转变→a要求b;a导致c(2)a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率,按价值规律和国情办事b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实行市场需要的产品→a导致b 兼并、联合和破产:1.依据: (1)激烈的市场竞争(2)优胜劣汰原则 2.作用:(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优化产业结构(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3.兼并: (1)重要性: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2)意义:a减轻国家财政负担b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实现生产的集中和优化,提高总体效益(3)核心: 竞争 4.“强强联合”:(1)目的:大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作用:a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产率d促进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e扩大市场占有额f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g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5.破产: (1)依据:a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b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2)作用: A积极作用: a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企业活力,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产率b有胜列塔,资源优化配置B消极作用: a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利益损失b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造成社会动荡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者 一、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厂长(经理)的地位:中心地位 1.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 ,受法律保护 2.中心地位的表现: (1)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两个文明建设负全面责任(2)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3)其他领导受其领导,对其负责 3.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使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厂长与职代会的关系: (1)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之上(2)内容:a厂长必须依靠职工群众履行企业各项义务b支持职代会、工会等的工作c执行职代会决定 职代会的地位:1.性质: 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使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构 2.权力和作用: (1)审议企业重大决策(2)监督行政领导(3)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 1.作用: 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 2.体现: (1)保证党的领导,贯彻方针政策,企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2)支持厂长行使职权,权责统一,有效组织经营(3)发动带领群众开展民主管理活动,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与厂长领导相统一,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4)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推动两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企业与国家、职工的关系: 1.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1)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2)从全局出发,维护整体利益,自觉地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贡献力量 2.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1)把自我积累放在首位,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使企业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2)关心群众生活,照顾职工现实利益→综上: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和管理者的生产积极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要求: 1.国有企业经营者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团结职工群众,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沿着正确方向发展(2)任何企业的经营者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3)良好的业务素质: 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意义: 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使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集中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1.正当竞争: (1)手段: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提高信誉(2)作用和结果::a社会作用: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提高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b法律结果:受法律鼓励和保护2.不正当竞争:(1)手段: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2)危害和后果:a社会危害: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不增加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浪费b法律后果:受法律制裁 第一节 三大产业 一、农业: GD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GN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农业的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由我国农业现状决定: (1)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2)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3)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3.由建国以来我国历史经验证明:农业发展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快 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1. 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2. 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1. 含义:粗放向集约转变 2. 核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1)靠政策 (2)靠科技:靠科技:a教育,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b农业、科技、教育结合,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3)靠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共同投入 (4)靠产业化经营::a措施: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b目标:把农业生产改造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大生产c重要性: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5)靠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业: 分类: 1. 重工业: 生产资料 2. 轻工业: 消费资料 地位 :国民经济的主导 表现在: 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作用: 1. 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和装备(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3)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4)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5)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重要性: 1. 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这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2. 要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工业 三、第三产业: 层次: 1. 流通部门 2.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3.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4.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发展条件: 1. 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2. 社会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3. 一二产业产率高,就业人口比重下降,为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4.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变化,提供市场5.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作用: 1. 方便消费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 促进一二产业3. 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重要性: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1.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 2.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 1. 由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 2.由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决定: 原因:(1)一二产业产率低,劳动力束缚(2)认识上重视工业,轻视流通、服务行业 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1. 有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 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3. 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第三产业的途径、措施:1. 发展现代服务业2. 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3. 面向居民消费,促进服务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4. 明显增加服务业增加值明显增加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四、三大产业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1.第一产业为二三产业奠定基础 2.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 3.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产业进步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统一的意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义务构成,是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体现出来的 权利: 1. 内容: (1)劳动权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2)具体权利:a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b取得劳动报酬c休息,休假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f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g提请劳动争议处理h其他权利 2. 意义:(1)保障和落实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2)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使他们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义务: 1. 完成劳动任务 2.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3. 提高职业技能: (1)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水平和产品质量好坏,一个国家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这个国家经济实力甚至是生产力水平(2)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劳动者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1)性质: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 (2)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3)作用:a促进人们形成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国家不是BC,不会把这些东西放到网站上的!要注意哦! 你也可以去买一本超厚的高考指南!(个人经验)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