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的股票崩盘为投资者敲响了一记警钟,表明中概股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系统性风险。
过度扩张和财务不当
瑞幸咖啡的失败归因于过度扩张和财务不当。该公司在短时间内开设了大量门店,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这导致了高昂的运营成本和库存过剩。瑞幸还夸大了其财务业绩,以吸引投资者。
瑞幸事件暴露了中概股市场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实现快速增长,许多公司都采取了激进的财务策略。这导致了杠杆率过高、会计欺诈和虚假财务报告等问题。
中概股危机的警示
瑞幸股票的崩盘只是中概股危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多家中概股公司被指控财务造假和违规操作。这导致投资者信心丧失,并引发了对整个中概股市场的抛售。
瑞幸事件再次提醒投资者,在投资中概股时需要谨慎行事。投资者需要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模式和管理团队。他们还应该意识到,中概股市场存在着固有的风险,包括监管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会计欺诈的可能性。
避免中概股陷阱
为了避免中概股陷阱,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研究公司:在投资任何中概股之前,请仔细研究其财务状况、业务模式和管理团队。
- 了解风险:意识到中概股市场存在着固有的风险,包括监管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会计欺诈的可能性。
- 分散投资:避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将您的投资分散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地区,以降低风险。
- 投资知名企业:如果可能,投资于知名企业或有良好声誉的公司。它们不太可能参与欺诈或违规行为。
- 保持警惕:密切关注中概股市场的发展,注意任何警示信号或负面新闻。
结论
瑞幸股票的崩盘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中概股市场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过度扩张、财务不当和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多家中概股公司的失败。投资者在投资中概股时,需要保持谨慎,并采取措施来管理风险。
又被做空?中概股迎来危机时刻?
瑞幸财务造假的风波也已波及到了其他在美国上市的公司。 4月7日,美国做空机构对爱奇艺进行指控。 不久,继瑞幸之后好未来也自曝造假, 上市公司 接连被指控,而在线教育公司也未能幸免,也陷入到做空风波。 中概股此前在2012年就遭遇过一波做空潮。 随后,唯品会、YY等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估值都被压低,同时,如360等另一波技术公司与唯品会的流血上市不同,技术公司选择退市回归A股。 因而,这并不是中概股第一次遭遇到了做空。 目前,美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而瑞幸好未来承认造假,它在国外受到的代价是要比国内高的多的。 此次中概股做空风波,短期内会影响企业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市场对中国发展公司的看法,后续在美国进行融资、上市的中国公司会受到波及。 瑞幸“自曝”造假是做空的危机源头。 在铺垫充足后,瑞幸自曝引发国际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任危机,这一次释放,容易起到放大恐慌的作用。 目前,瑞幸的股价持续下跌,市值蒸发近四百亿人民币。 然后瑞幸紧急停牌,今日尚未恢复交易。 好未来市值蒸发超过64.7亿人民币。 爱奇艺的最高股价下跌了14%。 比几家公司发展自身存在问题更严重的,是连环做空事件对于中概股公司进行整体信誉的影响,在融资时,外国资本结构主义会考虑中国市场上市公司是否都有一些问题,可能还会拉入其他公司。 如何应对做空? 值得注意的是,新东方也曾遭遇到了做空,但在经过短暂的下降后新东方股价就持续上涨了。 这表明不是每次做空都会成功的。 如果认为自己财务没有问题,我们就不要害怕质疑,要迎头而上,这不光是次挑战也是一场机遇。 管理者一定要拿出有说服力的实质证据,对做空机构进行一个有利回应。 在面临做空时,可以将该财务移交审计进行彻查,尽量找国际知名审计所,将报告公布,澄清自己并获取信任。 在面临做空问题时,应该用数据说话,对质疑者进行有理有据的辩驳。
瑞幸咖啡终于开除CEO,神州系表演继续
距离瑞幸“自曝”已经一个多月,窟窿越来越大了。 北京时间5月12日晚,瑞幸发布公告显示,瑞幸已在一天前终止两位高管的职务——一位是瑞幸自曝作假时供出的“元凶”刘剑,一个月前其COO职务被暂停;另一位就是CEO钱治亚,也是瑞幸咖啡创始人。 此外,两人已应董事会要求辞去董事席位。 其他六位参与或知悉虚假交易的员工,也被辞退或停职。 新上任的代理CEO是瑞幸董事兼高级副总裁郭谨一,他还是瑞幸联合创始人。 瑞幸高级副总裁曹文宝和副总裁吴刚被任命为董事。 与此同时,署名“瑞幸咖啡总裁办”的一封内部信也曝光。 信中,瑞幸向各位员工及家人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一个多月前,4月2日,瑞幸自曝造假22亿时,其公开的态度仍然是神气活现,鼓励全体员工要继续“元气满满”地工作。 这40多天,发生了什么?瑞幸咖啡会往何处去?中概股有没有受到影响?中国咖啡市场格局又会如何演变?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已趁机进场。 也是在5月12日这天,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在上海宣布获得腾讯投资。 该品牌一年多前进入中国,计划在全国开设1500多家门店。 5月12日晚,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显示,董事会特别委员会监督主导的独立调查组发现了更多关于财务造假的证据。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瑞幸咖啡清洗管理层的靴子终于落下,被解雇的除了瑞幸公开指控的造假“元凶”COO刘剑,还轮到了瑞幸创始人、CEO钱治亚。 去年,在瑞幸咖啡战略发布会上,钱治亚依旧活跃在台前,向资本市场讲述最新的故事——“瑞幸咖啡2019年的目标是全面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瑞幸的危机正在持续发酵。 4月27日,多方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已派驻调查组进驻瑞幸咖啡,并对其财务状况展开审计。 随后,瑞幸咖啡也公开承认,公司正配合监管部门进行相关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此番启用“长臂管辖权”还是第一次。 这与瑞幸造假丑闻引发的中概股信任危机分不开。 瑞幸自曝作假22亿、坐实浑水做空指控之后,引起一系列中概股被做空的连锁反应,比如爱奇艺、跟谁学、好未来等,期间股价蒸发累计超百亿。 这一明确表态,直接挫伤了中概股的利益。 所幸的是,疫情冲击之下多家中国互联网公司股价仍然坚挺甚至有所上涨。 金山云5月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就上涨了四成之多。 正如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分析,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对中概股的影响未必像大家现在想得那么严重。 “瑞幸代表的更多是个体,存在偶发性,美国本土公司也有不少财务造假的。 ” 让瑞幸的归瑞幸,让中概股的归中概股。 造假余波震荡,多家资本正在加速离场。 此前,已有瑞幸咖啡原第三大机构股东CRGI清仓离场,做同样选择的还有另一大股东孤松资本。 另外,愉悦资本也在减持。 原本就靠资本输血维持的瑞幸咖啡,正在失去最重要的倚仗。 除了神州系资本。 一个向外展示的版本是,瑞幸咖啡是钱治亚在神州租车任职期间发掘的项目,离职创业18个月就将瑞幸推上市,最终收获“咖啡女王”名号。 不过,在这之外,瑞幸咖啡与神州系的关系比人们想象的更为紧密复杂。 钱治亚曾是神州优车创始成员,深得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信任。 2017年钱治亚创立瑞幸也正是由陆正耀出资,上市后其盘根错节的股权投资中更是不乏神州系的身影。 事实上,瑞幸咖啡新上任的代理CEO联合创始人郭谨一也来自神州系,曾任陆正耀助理。 据公开报道,郭谨一是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交通运输部。 两年前,郭谨一曾经深夜在朋友圈怼星巴克,令瑞幸咖啡知名度大增。 当时,他称自己作为主管门店拓展和供应链的副总裁,要求星巴克回应是否与物业方签署有排他条款等。 瑞幸两位新任董事中,曹文宝2018年6月加入瑞幸,此前在麦当劳工作23年之久,曾任麦当劳中国副总裁;吴刚2019年3月加入,此前为航空业老兵,曾任中国联航执行副总裁等职。 瑞幸的操作方式确实也与神州租车太多相似,甚至有着直接将租车市场的运作模式嫁接到咖啡市场的意味:烧钱复制,靠优惠券堆砌数据,吸引投资后继续高举扩张。 此前,天下网商曾在《浑水独家回应:做空瑞幸是给市场敲警钟》一文中采访过多家投资人,其中,深圳某机构投资人表示,瑞幸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融资套现,而不是卖股票,这与神州租车如出一辙,并称“瑞幸是老手。 ” 老司机还是翻车了。 瑞幸的高光时刻是在今年1月17日,股价涨到51.38美元,市值近130亿美元。 而如今,其停牌时股价跌到4.39美元,市值仅剩11亿美元。 一个广泛认同的说法是,神州系在给瑞幸咖啡输血的背后,其实际上也依赖于瑞幸咖啡的“造富神话”。 据财新报道,一位接近陆正耀的市场人士曾表示,“神州系统里几乎所有板块都在亏损,专车政策又已封死。 如果当时不做咖啡,神州可能会迎来大裁员。 ” 如今,这个资本的 游戏 正在迅速崩溃。 令人触目惊心的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在创投界引发的余震也远未结束。 瑞幸甚至一度成为“国货之光”。 一个魔幻的现象是,瑞幸自曝造假后,其门店仍然正常运营,并且由于丑闻增加的知名度,它甚至迎来了更多订单,以至接单系统一度崩溃。 当日,瑞幸咖啡官微发声——今天更要元气满满!随后,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在朋友圈也发出了同样的内容。 这一种“淡定”,终于在一个多月后荡然无存。 5月12日,一封流出的瑞幸内部信显示,瑞幸向全体员工及家人因公司危机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 内部信同时称,“门店保持正常运行、供应链稳定运转、产品持续创新,都离不开全体伙伴的坚忍付出与同舟共济的担当。 ” 这封信还透露了瑞幸下一步的举措,将重组公司组织架构、重塑公司价值文化。 信中,瑞幸表示,“相信经过全体瑞幸人的努力,公司一定能够度过危机,重回正常轨道。 ” 瑞幸仍然不忍离场。 然而,一个事实是,失去资本造血的瑞幸将不可遏制地从咖啡市场上退步。 星巴克等品牌继续高歌猛进,而新的咖啡品牌及资本也在迅速占领这一被开垦的市场。 咖啡可能只是瑞幸一个资本 游戏 的标的,却在阴差阳错中给中国咖啡市场带来震荡,并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培植了这个市场的发育。 更多中国人也已经爱上了低价咖啡,爱上了咖啡。 几乎在瑞幸清理高层的同时,一个叫做Tim Hortons(简称Tims)的加拿大咖啡品牌宣布其获得来自腾讯的投资。 据悉,Tims隶属于国际餐饮品牌RBI,RBI旗下还拥有汉堡王、派派斯等连锁快餐品牌。 RBI与笛卡尔资本集团合资成立Tims中国。 Tims中国一年多来已在中国开设近 50 家门店,主要位于上海,并计划在全国开设1500多家门店。 Tims 中国未透露腾讯投资的具体金额,但称计划利用腾讯投资加速数字化升级,同时迅速开设更多门店。 新敌入场,咖啡混战,谁还会记得瑞幸?
中概股雪崩,史上最大的单日亏损
过去一周,虽然A股的抱团股在暴跌之后开始有止跌企稳反弹的迹象,然而大洋彼岸的中概股却遭到了血洗。
根据一些媒体统计,美股市值前20的中概股在过去一周累计蒸发了1873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都1.2万亿元。
单纯看数据我们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
比如腾讯音乐的走势。
网络的走势。
爱奇艺的走势。
从上图可以看到,这些热门中概股上周的走势普遍特点就是,前期一直涨,但连着3天暴跌,有的甚至3天直接腰斩跌了一半。
大家可能会有一个感受,就是这些中概股的走势,跟A股抱团股春节前后的走势很相似。
春节前一直涨,春节后就连续暴跌大半个月。
区别是A股因为有10%的涨跌幅限制,所以是大半个月持续下跌,普遍跌了超过30%,也有跌了一半的极端走势。
而美股因为没有涨跌幅限制,所以碰到这种崩盘式走法,直接3天就跌去一半,是一步到位。
我之前在分析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以及A股抱团股下跌的时候,曾经跟大家分析过这样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这是双方这种金融战攻势所造成的结果。
也就是A股抱团股如此极端下跌,是美国这些外资,勾连场内一些内资,来对我们金融市场进行攻击。
这本来也只是某种可能性的猜测,并不一定如此。 。
不过在A股抱团股崩盘式走完后没多久,大洋彼岸的美股里的中概股也出现这样的极端崩盘式走法,那这还是巧合吗?
虽然媒体今天报道披露,本次中概股雪崩走势里,损失最大的是一个韩国人管理的基金。
但这只是公开数据披露的明面上的损失里能找到的最大单一实体,究竟谁才是本次中概股雪崩的砸盘元凶,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过,虽然不知道具体谁是资金面的砸盘元凶,但毫无疑问美国才是主导这次中概股雪崩的真正凶手,因为导致这一波中概股大幅度下跌的,就是美国近期出台的一个法案。
3月24日美国SEC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
而就是在这一天,腾讯音乐大跌27%、唯品会跌21%,爱奇艺跌20%,小鹏 汽车 跌15%,理想 汽车 跌13%,迅雷跌12%……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中概股开启连续3天大跌的走势。
所以,我们即使先不考虑是谁在集中砸盘的情况下,基本也可以推导出一个明面上合理的一个脉络。
美国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引发中概股抛售潮,导致市场资金出现集中踩踏。
在踩踏过程中,一些基金出现高杠杆运行的风险放大现象,进一步加剧踩踏。
最终一位韩国人管理的明星基金在周五出现爆仓,导致市场出现天量砸盘,创下罕见的成交量,进而让中概股里出现一批短短3天就跌去一半的走势。
并且再这位韩国人管理的基金爆仓后,中概股在上周五才出现探底回升的走势,出现一波反弹。
在不做进一步猜测的情况下,基本上这就是整个事情的明面脉络。
即使是公开的事情,毫无疑问美国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是这场中概股暴跌的元凶。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在去年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事情轰动美国资本市场后,当时特朗普政府是迅速提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
去年5月份,美国参议院是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并且特朗普是在去年12月18日签署了该法案。
之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最终修正案在今年3月24日才被美国SEC正式通过。
所以这个《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仍然是特朗普遗留下来的中美关系的负面资产之一,就是奔着破坏关系来的。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之所以威力这么大,因为里面内容规定,若美国PCAOB(美国会计监督委员会)连续3年无法对在美上市外国公司进行审计核查,公司也无法证明其不受外国政府控制,可能被要求退市。
这个法案的惩罚力度,就是可以按照其认定的标准,让特定企业强制从美股市场里退市。
可能有的人认为,既然要在美股上市,那么接受美国会计监督委员会审计也很正常吧,特别是瑞幸咖啡造假的事情出来后,这样的声音也挺多的。
然而问题在于,不同国家的公司,要接受哪家会计公司审计本来应该是企业自身的自由,美国现在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要接受美国会计监督委员会的审计,本就是比较霸道的事情。
而且最关键,这跟我国的法律是有冲突的,涉及到执法权的问题。
此外,最关键是在去年7月13日,特朗普政府计划单方面终止我们和PCAOB签署的执法合作备忘录,这意味着进一步打击美国信披规定下的中概股。
除此之外,这份法案最险恶的地方,就是要求在美股上市的企业证明其不受外国政府控制,并且这也给美国这种“主观认定”的空间,也就是美国可以单方面认定某个企业是外国政府控制的,就不允许其在美股上市。 这给了美国很大这种主观恶意发挥的空间。
所以这个法案首先最直接打击的就是在美股上市的国企,而对其他中概股的影响本来照理说应该也没那么大。
然而,从过去几天中概股的崩盘走势看,市场的解读似乎要显得更加悲观。
市场这种崩盘式走法,完全就是把这些中概股都当作潜在退市对象,才会走得如此极端。
虽然明面上消息没有表明,中概股可能出现大面积退市的现象。
然而,场内大资金总是先知先觉的,总有一些“聪明资金”是消息比较灵通的。
所以当前中概股这种崩盘式走法,确实已经是某种“金融战”的表现形式结果。
(2)进一步猜测
我们再来做进一步的猜测。
如果我们把当前中概股的崩盘式走法,只是市场资金自发因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这个利空而出现的踩踏式崩盘下跌。
但这样一种说法,解释不了几个疑点。
1、《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是去年5月份就提出的,并且再去年12月就被特朗普签署的,其内容早就被人们广泛所知。 照理说,这样一个大家早有预期的事情,应该产生不了这么大的效果。
去年12月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被特朗普签署的时候,也没看到有中概股出现这样崩盘式下跌,反而出现大幅度上涨。
2、基金踩踏,出现多杀多走势,只能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也就是只有股价连续大幅度下跌后,才会出现基金爆仓而出现踩踏式崩盘。 这属于火上浇油,但不能把股价一开始大跌的原因,归结于基金踩踏,或者场内大户爆仓。
3、找不到最早集中砸盘的神秘资金元凶。
按照美股以往经常出现的一些操作套路来说,通常都是场内资金会利用一些消息面的信息,来对股市做人为操控,属于资金和消息面的配合。
所以,中概股这次惨遭血洗,除了消息面上的诱因之外,也必然是有场内大资金集中砸盘,才能出现这样极端走势的结果。
那么究竟是谁砸盘呢?
(3)谁在砸盘
下面这个报道,有提到一些关于谁在砸盘的信息。
这篇报道引用彭博和金融时报的一些报道称,在周五美股开盘之前,市场就有传言称一股庞大的抛售资金集中攻击美国的中概股,这些神秘抛售的资金总额高达190亿美元,上千亿人民币。
其中仅仅高盛一家,就卖了105亿美元。
当然,不能这样就说是高盛在砸盘,因为高盛只是作为一个通道,据说是因为周三和周四两天中概股普遍跌了30%后,有大量这种基金出现大面积爆仓,需要被强平,所以周五中概股才创下一个成交天量。
也就是被强平的这些基金,很多是通过高盛来进行抛售的。
但不管是谁在砸盘,既然是在美国市场,那肯定是美国大资本是最早集中砸盘的,这个想都不用想。
A股的抱团股崩盘式下跌,因为外资还能勾连一些内资,有这些金融木马当掩护,所以一说起外资在砸盘抱团股,还比较有争议,很多人不信。
但在美股市场里,中概股这样崩盘式下跌,砸盘的肯定是美国大资本,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在这次暴跌之前,中概股在过去一年里,普遍都出现大幅度上涨,有的甚至涨了好几倍,本来就有庞大的获利筹码,所以一些大资本砸盘起来,丝毫不手软。
这种恶意大幅度拉涨形成泡沫化资产,然后借助利空消息来集中砸盘收割韭菜。
这样的收割手法,其实跟A股里的抱团股是一模一样的。
(3)受害者
本次中概股遭血洗,最大的受害者自然是上市公司自己还有一直持有的股东和投资者们。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市值最大的前20家中概股,过去一周就蒸发了1.2万亿元的财富,这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自己,还有上市公司的股东们。
在暴跌前把股票卖掉,或者暴跌第一天就参与集中砸盘的资金,才能把过去这一年暴涨的利润给赚走。
大大小小的受害者很多,不过今天被媒体广为报道的时一名韩国人。
这名韩国人叫做Bill Hwang,他也是一名比较有名的基金经理,他以前是老虎证券的亚洲基金创始人。
2010年,Bill Hwang就曾经因为涉嫌内幕交易,被禁止在港股交易。
后来Bill Hwang就在2012年转战美股,并以2亿美元的自有资金创立自己的基金,随后只用了8年的时间,Bill Hwang就将其规模扩大到了150亿美元。
Bill Hwang是一个激进的杠杆爱好者,一般都是用五倍杠杆在常态化操作,也就是他管理的150亿美元的基金,影响着750亿美元的市场资金,已经算是体量比较大的一家基金。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
Bill Hwang靠杠杆积累了大量财富后,却也因为杠杆而一夜爆仓,血本无归。
本来Bill Hwang在这次中概股暴跌之前,今年因为高杠杆运作,已经有了200%的收益率。
但他并没有选择落袋为安来获利了结,而是选择继续高杠杆运行。
然而他重仓的股包括网络、唯品会、腾讯音乐,都是本次暴跌的个股。
除此之外,他还重仓ViacomCBS与Discovery,这两只非中概股。
而由于Bill Hwang爆仓,ViacomCBS与Discovery这两只非中概股的纯美股,也在最近这3天出现跟中概股一致的暴跌走势。
Bill Hwang也因为150亿美元的资金被一夜强平爆仓,被人们称为史上单一个体单日亏损最多的人。
不过严格来说,他并不是一天亏了150亿美元,是3天亏了150亿美元,当然,这也是相当多了。
然而,今天报道Bill Hwang的很多外媒,我觉得有点问题。
那就是他们居然把本次中概股砸盘的元凶,把这个黑锅扣在了Bill Hwang身上。
我觉得这是比较滑稽的甩锅。
你们见过哪个收割韭菜的大资金,砸盘把自己给砸死的?
Bill Hwang是属于被收割掉的超级大韭菜,属于被砸死的对象。
至于谁砸死他的,其实才是真正导致这波中概股暴跌的元凶。
回到本文开头的结论,虽然我们基于信息的不对等,没办法知道在3月24日集中砸盘的这个华尔街大资金究竟都有谁。
但毫无疑问,主导推动《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出来的美国政府才是真正血洗中概股的幕后元凶。
而且发生在美股市场上的事情,多多少少基本都会扯到那些华尔街大资本身上,随便砸个石头下去,没有一个资本的屁股是干净的。
这就是美国有组织、有预谋、有目标的一次针对中概股的血洗劫掠行为,将其引申出来,我们春节后的A股抱团股闪崩走势,这些华尔街之狼的嫌疑毫无疑问就更大了。
如果我们把视野和格局再放到更高的位置,从当前中美两国的博弈里去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过去一周针对中概股的血洗,实际上只是中美两国过去一周激烈博弈交锋中的一环。
也是我们上周五在阿拉斯加跟美国摊牌式会谈之后,双方更加激烈针锋相对的其中一个战场。
所以我是一直说,在当前这个多事之秋,我们一定不要贸然去在双方激烈交锋的战场上随便晃悠,不然是很容易变成炮灰的。
美股的这些中概股,其实是有很多国内的散户购买,并且有一些这种追踪美股的国内基金也是因此损失惨重。
这都是这场宏观战场上,被当成炮灰给收割走的。
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财富安全,为我们自己的钱包负责,我还是建议大家近期做这种投资决策的时候,还是能够把风险意识放在第一位,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成为炮灰,才有机会成为守株待兔的猎手。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
标签: 警示过度扩张和财务不当 瑞幸股票 中概股危机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