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当今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中,寻找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的股票至关重要。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211.SH),简称“国泰君安”,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本文将深入分析国泰君安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增长预期,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国泰君安的概况
国泰君安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上海。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在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包括机构投资者、高净值人士和个人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
1. 稳定的业务模式
国泰君安拥有多元化的业务模式,覆盖经纪、投行、资管、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这种多元化降低了对单一业务线依赖的风险,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2. 强大的市场地位
在经纪业务方面,国泰君安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证券公司。在投行业务方面,公司也是行业领先者,承销了众多大型IPO和并购项目。这些强大的市场地位为其提供了持续的收入和增长机会。3. 低估值
与国内其他大型券商相比,国泰君安的市盈率相对较低,这表明其股票存在低估值。对于寻求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机会。增长预期
1. 资本市场改革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包括注册制改革和科创板的发展。这些改革预计将为证券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尤其是像国泰君安这样拥有强大投行能力的企业。2. 财富管理需求激增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净值人群的财富规模也在持续增长。这推动了对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激增,而国泰君安在这一领域具有领先优势。3. 科技赋能
国泰君安在科技赋能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其业务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这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财务表现
国泰君安的财务表现一直稳定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9亿元,同比增长15.76%;净利润76.89亿元,同比增长22.98%。这证明了公司的核心业务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风险与挑战
1. 市场波动
资本市场受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市场波动可能会对国泰君安的业务表现产生一定影响。2. 竞争加剧
随着中国证券业的不断发展,国泰君安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竞争力,才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3. 政策监管风险
金融行业受政府监管政策的影响很大。任何监管变化都可能对国泰君安的业务产生影响。结论
国泰君安股票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并且拥有较好的增长潜力。公司稳定的业务模式、强大的市场地位和低估值使其成为投资者值得关注的投资对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财富管理需求的激增和科技赋能的不断深入,国泰君安有望在未来实现持续增长。投资者也应意识到市场风险、竞争加剧和政策监管等挑战,审慎评估投资机会。挑明年最牛的股票
逢低吸纳业绩飚升股,为明年行情做准备。 截至11月6日,两市共有545家上市公司对今年的业绩进行了预告,其中预增345家,扭亏58家,预亏85家,预降30家,另有27家公司年度业绩因为第四季度未明朗因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上述预告中,预增及扭亏等报喜公司比例高达73.94%,而预亏及预降等报忧公司比例仅21.10%。 可见,今年上市公司景气度仍将维持较高的水平,业绩高成长依然可期。 在这里,《新快报》从引发今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加的五大原因着手,详细分析业绩骤增股变面的基本情况和基金主力的进出动向,以供投资者在布局明年选股时参考。 今年业绩大幅增长潜力股一览表 个 股 理 由 湖北宜化() 多个项目在四季度投产 关铝股份() 电解铝产能大幅提高 鄂武商A() 武汉广场成为长期利润增长点 英力特() 二期工程完成,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华发股份() 两大项目年未结算大幅提升效益 行业景气提升型 采掘、银行地产和酿酒最牛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最上游的采掘业深受其益,4家年度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均是大幅预增,无一预亏及预降。 行业景气度紧跟其后的分别是金融和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度业绩出现大面积的预增,在24家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21家预增,2家扭亏,仅1家预亏。 另外,食品饮料、机械设备、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仍保持较高的行业景气度。 在消费强劲增长的刺激下和产品价格上涨等原因的带动下,今年第四季度酿酒行业、粘胶纤维板块、名牌服装行业、电子器件制造业等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而相关受益上市公司利润也将大幅增加。 泸州老窖:产品热销+投资收益增长 元旦和春节消费潮提前启动,白酒业进入旺季。 泸州老窖()称,四季度为白酒传统销售旺季,公司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等主导产品预期会有较好的销售业绩。 在投资收益方面,公司转让国泰君安股权将取得投资收益8968万元,第四季度将按过户股权比例核算华西证券投资收益。 上述原因,预计公司2007年1-12月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00%-150%。 湖北金环:今年粘胶价格暴涨 今年以来,伴随着粘胶纤维产品价格上涨,粘胶纤维板块也走出了轰轰烈烈的大行情。 粘胶纤维价格今年暴涨后,湖北金环()3万多吨产能可望增加1亿元利润以上。 公司日前公告称,主要产品粘胶纤维产品涨价及子公司二期商品房实现利润,使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大幅增长,预计2007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0%以上。 广东明珠:铁矿价格大幅上涨 铁矿石价格持续大涨,对于拥有铁矿石的上市公司无疑是大利好。 广东明珠()称,由于公司贸易类业务中铁矿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将增长50%以上。 七匹狼:拓展销售网络见成效 在纺织服装行业景气度面临考验的情况下,名牌服装行业却走出了特有的行情。 七匹狼()称,2007年加大销售网络拓展及产品研发力度,预计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70%。 此外,报喜鸟()也称,预计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60%。 新增产能推动型 四季度新增产能有惊喜 今年第四季度有新增产能投产的个股,因其业绩增长更具可持续性而备受主力的青睐,特别是一些2007年三季报业绩较差甚至是亏损,但第四季新增产能使得公司业绩出现拐点,明年高增长可持续的个股,备受投资基金等主力的追捧。 湖北宜化:多个项目在四季度投产 湖北宜化()公告称,预计2007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65%以上。 原因是收购的湖南金信化工因三季度进行改造、扩建,预计第四季度开始投产;同时,去年破土动工的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10万吨/年PVC项目在2007年10月初已一次性开车成功并达产达标;20万吨/年电石项目、20万吨合成氨、60万吨纯碱项目也在2007年10月底开车投产。 英力特:二期工程年内完成 英力特()控股子公司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热电机组运行良好,且PVC产能由原来的12万吨扩大到14.5万吨,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预计2007年度净利润同比上升110%至130%。 此外,随着今年底和2008年中二期扩建工程的全面投产,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增长会进一步加速。 世纪光华:收购铝业公司 世纪光华()三季报仍亏损,但预增年报同比增长1000%-1200%。 业绩增长主要是因为铝业公司比去年同期利润大幅度增长、收购铝业公司股权以及转让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债权冲回的坏账准备形成;其中转让锦江电器的债权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是一次性的,实现当期损益1500万元左右。 武汉中商:新增门店增利 武汉中商()近年来主体营业面积高速扩张,营业总面积逾55万平方米,公司网点分布跨省内10多个城市,已有门店45家。 由于今年新增门店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以及加强内部管理导致毛利率比去年同期提高,预计2007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00%至150%之间。 关铝股份:电解铝产能大幅提高 关铝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增,是由于其对外投资组建的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占总股份的49%)投资收益增加,该公司预计全年业绩同比增长约600%以上。 此外,该公司3万吨铝箔生产能力和2万吨的铝棒生产能力,有望在电解铝产能提升后得到充分发挥,2008年的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美克股份:资产注入显生机 美克股份()200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于2007年10月24日完成,公司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增加美克国际家私天津制造有限公司,预计公司2007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00%以上。 类似的个股还有黑猫股份()等。 项目结算增长型 地产股迎来年底结算高峰 机构指出,在人民币升值和通胀的环境下,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和膨胀。 而房地产作为资产的主要载体,直接反映为房价的不断上涨,这一势态仍将延续。 此外,对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而言,一些第四季度项目结算进入高峰期的上市公司,其业绩往往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见附表三) 万科A:四季工程结算额急升 万科A()10月30日公告称,由于截至目前良好销售状况,可结算资源大幅上升,预计2007年全年净利润较去年增长100%至150%。 国都证券研究员认为,万科仍然是最安全、最具有成长性的地产类上市公司,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目前按万科权益计算的公司规划中项目建筑面积合计为1818.5万平方米,能满足2008年、2009年稳健扩张需要。 华发股份:两大项目年末结算 华发股份()10月23日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各房地产项目工程进度、预售情况较为理想,预计2007年度能够结转收入的项目主要是华发新城三期及中山华发生态园一期部分,由于工程进度等原因,上述两个项目将主要集中在2007年第四季度结转收入,预计2007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55元)。 *ST宜地:置入资产效益高 *ST宜地()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其控股股东宜华集团于9月14日将优质资产置入公司。 所置入的广东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今年1至9月实现净利润为4974.09万元。 预计2007全年实现净利润1.1亿至1.2亿元。 天宸股份:上海项目年底结算 天宸股份()的房地产项目上海四川北路玫瑰广场一期在年底进入结算期,预计2007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 此外,深桑达A()下属的桑达房地产公司本年预售的棕榈堡项目1、2期将于本年末达到结转销售条件,预计2007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 开发项目第四季度进入结算阶段的还有万好万家()、金丰投资()、保利地产()、深天健()、荣盛发展()等。 业绩脱胎换骨型 重组股是黑马的温床 2007年以来,中国船舶()、东方电气()的大幅上涨充分展示了注资重组概念股的魅力。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市场围绕注资重组题材的挖掘有不断深入的趋势。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使各类股东利益基础一致,这一根本变化使大股东有着强烈的欲望通过注资重组等方式来提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从而提升股权价值。 (见附表四)*ST天保()的控股股东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已于今年5月31日完成对公司的资产置换,注入优质房地产公司,同时承诺未来三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亿、1.1亿和1.2亿元。 预计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亿至1.1亿元。 新湖中宝()9月14日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以增资形式注入下属六家房地产子公司议案。 完成重组后,各地项目结算面积与结算收入较去年有大幅增加,预计2007年每股收益在0.2267元以上,净利润同比增长70%至90%。 完成重组后的蓝星石化(),其主营业务已转变为房地产开发和销售。 由于公司已于报告期末完成了新增股份购买资产等一系列资产重组工作,预计200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00%至3800%。
长期持有基金真的会有很好的收益吗?
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基金投资,是长期持有还是波段操作,其要性不亚于选择时机和基金品种。 可是就在这如此重要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争议,至今依然无法取得一致。 本节力求客观全面地对这问题作一介绍,供投资者参考。 一. 长期持有所有基金公司和多数专家都在竭力宣传“基金要长期持有,只有长期持有才能取得理想的收益”。 他们贬低和排斥波段操作,甚至把波段操作比作妖魔。 长期持有论者的理论基础是:1.对未来股票市场的行情走势,谁也不能准确预测。 每个人都希望在股市的最高点卖出所有的基金和股票。 可是你知道哪里是高点?哪里是低点?频繁进出往往卖个地板价,买在楼顶价。 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买卖时机,这对一个普通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一个难题。 而从长线投资来看,只要整体经济形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选时就不是主要问题了。 2.长期持有操作成本较低。 申购、赎回一个基金一般要承担1.5%到2.%的交易费用,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较大的成本。 而长期持有可以避免频繁操作的交易成本,更可以减免赎回费用,无形中给了投资者更多的回报。 3.市场不会永远上涨,也不会永远下跌。 投资周期就像寒暑交替一样,短期都会有所反复,但市场长期增长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过分看重短线效应,就会错失盈利机遇,要看到净值增长的持续性, 树立长期投资信心,既不要被短期收益诱惑,也不要被一时风险吓倒。 4.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大量事例和历史数据证明长期持有才是基金投资的盈利诀窍。 下面是一些网络论坛中主张长期持有的帖子,供各位参考:“基金投资以长期持有为主,不要在乎短期的涨涨跌跌,否则你就会感到很累、很紧张、很烦恼。 在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看好的今天,如果把投资周期放长一点,把目光放远一点,把心态放平一点。 就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 或许每个投资者都有非常可观的收获。 ”“信投资大师们关于市场不可预测的定论大家已耳熟能详,可仍然有这么多人热衷于波段操作,看来关于投资理财一事,真的是“知易行难”。 如果有一张过去的股票走势图给你,要你决定如何投资才会赚钱,相信每个人都懂得“高抛低吸”。 但投资主要是针对未来,未来的市场变动复杂难测,没有人拥有未来市场的走势图,那么,“高抛低吸”是否仍是一个适宜的投资策略呢?答案很简单,原因也很简单:没有人能事先知道何时为高点,何时为底点,那么又如何能“高抛低吸”呢?长期来看,短线操作而而陷入的必然是:频繁的买进卖出,希望做到高抛低吸,结果却是不断的追涨杀跌。 既然股市上涨永远都呈螺旋上升形态,既然涨跌和调整都是上升的必然一环,既然没有人能事先知道何时为高点,何时为底点以及每次市场调整的具体幅度和持续时间,既然大的趋势没有变,那么所谓的基金波段操作,是否是一个伪命题?”农业银行网站的一篇题“长期投资定律不能违背, 波段操作不如主动定投”的文章写道:“波段操作的利润要远大于长期持有。 但问题是,基民们真的可以做到波段操作吗?首先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 一般来说,选择购买基金而非自己炒股的人往往对股市的变动不够敏感,或者是因为工作繁忙无暇自己去研究。 而且即使在职业股民当中,能够准确预测股市顶部与底部并且当机立断进行操作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堪称大师。 其次,从产品设计来看,基金本身就是针对长期持有的投资者的,不适合波段操作。 相比股票交易,投资基金的资金周转期更长(基金赎回一般在7日内,最长10日),交易费用更高(一般基民习惯从银行买卖基金,申购费用大多超过1%)。 波段买卖基金看起来虽美,操作起来并不现实。 而散户投资者的一大特性就是:当机会来临时犹豫不决,当机会错过以后又觉得下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就这样在一次次的犹豫和错过中失去了一次次的机会。 相比波段买卖,操作性更强的一种投资基金方法是:分批买入,然后长期持有。 这种投资方法我称之为“基民的主动定投”,相比传统的定投(由定投机构在每月的某个固定日期扣款)更加灵活。 当我们觉得市场过热、指数虚高时,我们可以暂停买入偏股型基金,更多地投资债券型基金;而当股市投资价值凸显时,我们可以一次性地大笔投入。 基金和股票不同,股票投资中有各种各样的流派,有支持长期投资的,有看重技术分析的,也有利用模型进行套利的。 但是基金无论如何改变,长期投资始终是不可违背的定律。 ”国泰君安的理财课堂中的一篇文章写道:“很多投资者炒基金像做股票投资一样,频繁买卖,乐此不疲。 因此,“基金投资是否也要做波段?”成为很多人争论的焦点之一。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多方面因4.09素加以考虑。 一、从基金产品角度来看,封基和开放式股票基金由于在交易成本上、赎回资金到账时间和价格决定因素的差异,在市场行情波动过程中,封闭式基金相对来说较适合波段操作。 而对开放式基金来说,股票型基金适合波段操作,混合型基金次之,债券型基金收益随时间长短呈现正相关,适合长持有。 二、从客户风险属性来看,股票型基金是否需要波段操作,要因人而异,因行情而异。 在单边上涨的牛市行情中,激进型、稳健型、保守型客户都应该放弃波段操作的想法,长期持有。 当证券市场处于大箱体震荡整理行情时,要根据客户风险属性不同,采取不同的波段操作策略:激进型客户可在持有期收益率超过15%时,赎回,锁定收益;稳健保守型客户可在持有期收益率超过10%时,赎回,锁定收益。 在单边下跌的熊市行情中,减持股票型基金,增持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下面是汇天富基金公司刘劲文的一篇文章: 《你能战胜海妖的歌声吗 》“被称为欧洲文学始祖的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两部神话史诗的合称。 《伊利亚特》主要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的传奇战争,《奥德赛》则讲述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在《奥德赛》中,有段关于海妖歌声的描述。 传说中美艳海妖的歌声慑人魂魄,深深地蛊惑着水手们的灵魂,引诱他们走向令人生畏的死亡。 奥德修斯深知,即使有最坚定的意志也难以抵御海妖的歌声。 他命令水手们用蜂蜡堵住耳朵,并让人把自己牢牢地绑在桅杆上。 之后,航船顺利驰出海妖的领地,进入安全航道。 对于基金投资而言,“波段操作”犹如美妙无比的海妖歌声,总是诱惑着基民一次又一次地赎回、申购,赎回再申购……每当股市出现了连续的大幅调整,“长期投资”的基金投资策略就不得不经历着波段操作的严峻挑战。 如果能将持有的基金在股市高位全部清仓,等下探至低点以下再伺机抄底,几轮波段做下来,就是弱市也一样赚钱,总强过一直持有的好!这是当时许多基民在网上讨论时所作的设想。 对于这样的想法,现实恐怕绝难遂人所愿。 道理很简单,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市场的走势,谁也无法判断清楚市场的绝对顶部和底部。 市场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投资者设想的那样去运行,而且在频繁的买卖操作中,交易成本也会不断地侵蚀着投资者的本金。 一个最为常见的现象恰恰是,无数辛苦的波段操作之后,给基民们带来的往往是或踏空或套牢,还有一颗混杂着无奈、失望和疲惫的心。 投资者应当明白,理财专家建议的基金需“长期投资”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蒙人招术,而是经过反复历史验证得来的投资真理。 注重企业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分析,坚持长期投资,这才是基金投资的真髓。 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国际投资界的传奇风云人物,莫不都是长线投资的坚定践行者。 “波段操作”在理论上的确如同希腊神话中海妖的歌声一样美妙,充满了诱人的魅惑。 精美绝伦的海妖歌声虽然令人痴迷,但航行于海上的船员若为此迷失方向则后果不堪设想。 投资者在扬帆股海之时,也要学会战胜“波段操作”的种种诱惑,将长期投资进行到底,顺利到达回报的彼岸。 ”请再看华夏基金的观点:∶长期投资到底有多长?“华夏基金编著《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书摘长期投资,主要是相对于短期投资而言的。 一般情况下,短期投资是指投资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投资,而长期投资则是指投资时间在1年以上的投资。 但是对金融投资来说,这样的定义显然有些不太适合。 实际上,在金融投资行业中,对何为“长期”也有着公认的解读。 首先,从投资者制定投资目标的角度看,一般会将实现周期为3年以下的投资目标定义为短期目标;将实现周期为3~10年的投资目标定义为中期目标;而将实现周期为10年以上的投资目标定义为长期目标。 其次,从行业内通用的方式看,一些专业机构在评价基金的历史业绩时,会将3年以下定义为短期表现;将3~10年定义为中期表现;将10年以上定义为长期表现。 因此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将10年以上的投资定义为长期投资是较为适合的。 那么,长期投资会为投资者带来什么呢?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都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要高于10年前,如图。 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那么投资几乎不会亏损。 此外,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只要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选择在哪个年份进场,也无论是经历了熊市还是牛市,其投资收益都会为正,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 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都几乎不会亏损。 二波段操作尽管基金公司和一些专家长期反宣传长期持有怎么好,但是仍然不能被所有基民认同。 请看以下论点:“虽然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理财工具,但那种买了就一直持有的做法也未必完全正确,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波段操作也是可行的。 那些一直持有基金而不做任何调整的投资者,除了过度追求收益外,对“长期投资”的追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近几年来,伴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一些机构所宣扬的“长期投资”理念广为流传,然而,市场的大涨与大跌,已经充分证明,不做任何调整的长期理财方式并不完全值得提倡。 当然,我们说基金可以进行波段操作,并不是说长期投资理念是错误的,对更多的投资者来说,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进行基金的波段操作,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它需要有特定的条件。 首先,进行波段操作要与自己的理财目标相结合,这里所说的理财目标主要是指理财收益,在投资前确定一个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就止盈出局,待市场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找个合适的时机买入;其次,进行波段操作要有较强的市场预测判断能力和比较丰富的投资理财经验;第三,进行波段操作需要投资者有较多的时间关注市场。 ”“对于如何进行波段操作,有投资者认为“波段操作的原理是利用股市的波动性高抛低吸,基金投资者有的也采用这种股票投资方法,以期获得超出大盘平均的利平均的利润。 在强势中参与波段操作要立足于中长线,在波段操作时要少做短线,不宜频繁操作。 在一个阶段的低位或较低位介入后,在波段行情明显就要结束时抛出。 由于短炒会增加失误的次数,且大盘以升为主,差价难以把握,在高位抛出往往须加价追回,在具体操作时应减少或不进行短线操作。 在弱市中做波段操作的风险极大,如果能判断市场处于下跌市,及早减仓或清仓是上策。 波段操作与长期持有并非完全对立。 长期持有并非永远持有,波段操作并非抓住每一个波段。 许多人坚持以长期持有为主、做大波段为辅的投资方法,在市场高估时适当减仓,在市场低估时适当加仓,获取较好的收益。 ”在2007年4月初。 新浪网知识互动平台爱问频道的基金版块曾经有过一次关于“长期持有PK波段操作”的大讨论,吸引了许多基友参加,空前热烈。 现摘录其中的一些帖子:“某些持‘长期持有’观点的朋友,总是对波段操作嗤之以鼻。 动不动就说做得好波段不如去炒股,基金不是用来博取差价的。 且不说别人愿不愿意炒股是别人的事。 我的观点是基金的净值是有变化的,而且还相当的大。 这就为博取差价提供了机会。 不用拿巴菲特的笑话来说服我波段操作如何难。 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那一项投资不是博取差价呢?那一项波段操作又容易呢?某些持“长期持有观点“的朋友,会用自己这半年来的收获说明长期的优势。 事实是半年就算长期吗?如果从2004年4月到2005年10月,时间长达一年半,时间够长了吧。 如果你一直持有某个基金,不过是上上下下跟着坐了几个电梯。 有收益吗?某些持“长期持有观点“的朋友,会说牛市是不需要做波段的,须知“牛”“熊“是人们给市场贴的标签。 往后看才知是牛是熊。 往前看不会知道是牛是熊,更不知道牛什么时候变成熊。 我们来到这个市场,无论是长期、波段、短线,每种方法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没有谁对谁错。 你自信哪种做得好可以尽情的做,不用试图说服任何人按照你的操作方法。 每个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碰壁、交足了学费等,会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的。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自己能掌握的就是最好的,别人用的好的方法自己掌握不了,就是没用。 ”“如果基金净值已经出现了可观的升幅,并且您对后市不太看好,这时可以及时赎回,落袋为安,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 而等基金下跌到一定程度,投资价值显现的时候,可以再申购回来,一年跟着股市涨跌进行两三次“投机”,不但能规避风险,还能取得较为可观的投资收益。 ”“基金一般说来应长期持有,道理大家都已明白了.那就是进出成本高,还有是尽人皆知的“中长期看好”,可是决不能排斥波段操作,适时做波段,会得益很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完全否定波段操作,那是太僵化了的看法。 我的主张还是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相灵活结合。 具体的运用要看你是赔赚和形势而定。 当断不断,僵化地坚持长期持有,那对收益是不利的。 有人以04年到05年的基金为例,试图说明长期持有的必要,但那是什么情况,现在是什么情况,即便是在04到05年间,如果波段做的恰当,也许收益会更好些。 那就是换掉某些表现不好的基金,改买净值增长能力好的基金,这样做了,肯定会有更多的收益”“必须要波段。 但是波段的范围是多大?绝对不是什么1,2天。 如果谁说波段就是1,2天,那就是曲解做波段基金人士的本意。 保护自己手中的利益,不跟随基金公司坐电梯,争取利润最大化,才是我们要做的。 ”“我赞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干什么没有绝对的模式,只有相对的模式,如果大家不看情况,强调长期持有也不一定对。 我一同事持有博时价值,2003年是净值最高的明星基金,当时我问他还不赎回,他说要抱10年,现在看出这支基金,从明星沦为一般,与2003年的净值差不多.所以,我支持波段操作,因为股市有上下吗?至于成绩如何,那要看水平。 ”汤女士在2007年8月6日在银行买近进了博时价值增长、易方达50、南方稳健回报和海富通收益增长5只基金,每只5万元,共计20万。 到同年10月16日,赚了2万余元。 老公劝她赎回出局,说是如此疯涨,大跌的日子快了汤女士说,专家们说要长期持有才能获得丰厚的收益,何况现在专家们一致看涨,怎么能够赎回?”就这样一直持有到今天。 2011年8月5日她算了一笔账,不禁大吃一惊!口出粗言骂道:“什么长期持有,整整4年了,该不算短期了吧。 曾经的盈利全倒了出去,还亏损了23%,赔了近5万元!什么专家,尽在说屁话害人!”网上有下面一个帖子,很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有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在唱着“同一首歌”:“基金是长期投资工具,不必在意短期的涨跌,不能像股票那样频繁进出,否则不但花了手续费,还会买个楼顶价,卖个地板价。 只有长期持有才会获得丰厚收益。 ”许多理财师也加入了合唱队。 然而,这一理念在实战中受到了无情的冲击和挑战。 王先生在2007年6月5日买了易基价值成长基金,在同年10月16日收益率达到50%,本想“高位卖出,获利了结”。 银行理财师告诉他,基金要长期投资,于是就继续持有。 一年后的2008年6月5日, 收益率降为16%,经过了2008年连续大跌的折磨,到年底亏损了25%,好不容易到今年2月26日盈利34%。 他深有感触地说:“不看形势盲目长期持有,决非明智之举。 如果当时在高位卖出,低位再买进,收益要高得多。 ”有王先生这样的经历和教训的基民大有人在。 在07年10月上、中旬买进基金捂着不动到现在,已经持有四年,不算短期了吧,但相当多人仍然亏损。 从目前股市形势看,到年底也未必扭亏为盈。 只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基金不失为大众长期投资赚钱的理财品种。 但是“长期”是一个模糊概念,究竟多长算长期,没有明确的界定。 长期投资也决不是买了基金后长期持有不动。 投资成功的办法只有一个: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此外再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赚钱。 如果已达到预期收益,股市即将进入下降通道,就应该适时清仓,获利了结。 要是买进后股市一蹶不振,按照事先设定的“止损点”赎回,可以避免亏损继续扩大。 如果这时坚持长期持有,只会使收益付诸东流或亏损越来越多。 在趋势向上时,即便短暂回调,也不能轻易撤出,损失盈利机遇。 对买进后表现差的基金,应该及时调仓。 长期持有还是波段操作,历来就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操作方法,并不存在矛盾,更不是相互排斥。 僵化地坚持哪一种操作方法不符合辩证法,都是不明智的,应该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灵活运用。 正确的长期投资理念应该是“长期投资的心态+适度的波段操作”,即在坚信证券市场存在长期投资价值的前提下,通过阶段性调整的方式提高收益率。 在合适的时候投资合适的基金,其投资行为连接起来,最终就是真正的长期投资。 单纯强调买了捂着不动的长期投资,贬低、排斥波段操作,是对投资者的误导。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基金不宜频率进出,以免既浪费了手续费,还可能丧失了上涨带来的收益。 事实上只要稍有基金投资经验的都明白这个道理,用不着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 一味僵化教条地强调长期持有,无视趋势,说什么“长线是金”,贬低甚至排斥波段操作,违反了投资基金赚钱的客观规律,对收益极为不利。 有的理财师说:股市行情难以预测,专业人士尚且看不准,何况散户?波段操作说来容做起来难,十之八九会做反。 投资考验的是耐力和持久力,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长期持有为好。 这又是一种偏面的论调。 短期股市行情固然谁也难以准确预测,但是中期趋势还是可以掌握的。 例如自2007年10月16日起一路下跌,到2008年2月就应该看出弱市格局,如果这时再一味宣传“长期持有”,未免有故意误导之嫌。 ”下面是一位老年投资者的切身体会:“那是2007年,深感退休后的休闲生活太枯燥了,在不知基金ABC的情况下,便随意地第一次与基金接触,意在消磨时间,只把它作为增加退休后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根本没有投资理财的概念。 我申购了一只工银瑞信价值基金后,就“刀甲入库,马放南山”,很少理它。 庆幸的是受到5•19行情的鼓舞,工银瑞信一直艳阳高照,翻红上扬,心里痒痒地乐开了花,首次尝到了持有基金的成就感。 第一次赚钱的诱惑力犹如无形的天梯支撑着我奋勇攀登,滋生了增长财富的理财念头。 我又申购两只QDII基金,也一路火红,真有翻番增倍的趋势。 老伴用“炒股莫贪,见好就收”的宝典劝我适时赎回,我却反驳她:“目光短浅!”而在牛气冲天的行情中,想不赚钱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了。 天运时转,股市瞬息万变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5•30”暴跌的惊恐来到了。 基金像小娃娃的脸,哭笑无常,阴晴难料。 三只亏损的基金像三条绳索,绑套在身上。 特别是QDII两只“鸡”,申购时尾巴翘上了天,还是按投资比例配售的,如今不但没有下蛋,反而坠入深渊,亏损达30%以上。 幸好工行客户经理传递一份真情,劝我及时清仓,才侥幸逃脱。 从此我陷入阵痛期,使我武断地制定了一个家规,家里的所有人都不能说“被套”二字,连床上用的“被套”也要改口叫“被子”。 冷静回想第一次接触基金的喜悦与诅丧,都源于没有一个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平常心态。 今年一季度,多家券商都说有跨年度行情,结果盼来的是跨年度调整。 市场起伏不定,给我带来不少启示:要明确理财目标和投资组合与时间范围去“养鸡”,主动理财,才能把投资成本最小化。 我深深感悟到,基金虽然有着长期投资的价值,重在中长期持有,但并不是买入后就高高挂起,长期不动,也不是简单地依赖专业公司代劳操作。 享誉世界的著名投资高手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第一要不亏损,第二要不亏损,第三还是要不亏损”。 投资基金需要审视基金投资能力变化与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才会有所收益。 今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2.7%,高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我准备动用的2万元储蓄,分期分批在股市下跌时,购买了广发聚富(,基金吧),逢涨高则转换成安全的广发货币,遇大跌又转换回广发聚富,从中赚取涨跌差。 如遇市场剧烈震荡,则采取大波段操作,把握买卖时点,低买高卖,止赢止损,增厚收益的投资手法。 ”他的结论是“波段操作比长期持有好的多”。 申万巴黎基金经理唐熹明认为,我国股市波动幅度大、上涨下跌的循环周期短,教科书式的长期投资手法不太适宜这个市场,采用波段操作往往可以带来更多的获利机会。 唐熹明表示,申万巴黎并不是追求一个完全的波段,如果能在波段中抓住其中的5%,他们的目标就实现了。 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著名基金专家王群航强调,基金是一种适合相对长期投资的产品,但不是进行僵化的长期投资产品。 长期投资绝对不是对一家基金公司、一只基金产品简单地长期持有,除非业绩一直很好。 基金公司设计出这么多产品,就是让投资者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产品。 波段操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波段转换,利用基金转换功能在股市转呈明显弱势时,把股票基金转换为货币基金,优点是时间短,T+2就可以再买进其它基金,缺点是只能在同一家基金公司转换;二是赎回后再申购,优点是可以买其它公司的基金,缺点是在途时间长,一般股票型基金需要T+5到T+7才能再操作。 一.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资深基民张女士结合自己十多年来投资基金的经验教训,归纳说∶“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并不矛盾,更不是互相排斥。 究竟用哪一种方法操作,要看市场形势、盈亏情况、个人投资理念、预期收益目标等因素而定。 单纯强调哪个方法,不符合辩证法。 就长期持有而言,原则上应该坚持,但不能僵化教条地看待。 长期是一个模糊概念,究竟多长才算长期,恐怕连视波段操作为洪水猛兽的最坚定的长期持有拥护者也讲不清楚。 如果一年不算长期,三年算吗?而三年相对五年就是短期了。 至于不可能准确预测后市,那是确实的。 但是趋势还是应该能基本把握。 以2007年来说,10月16日前股市一路疯涨,10月17日起开始连续不断地下跌。 如果在年底前看不出走熊,到2008年1月底总可以看出来了吧。 这时出局尚不晚,仍然能保留大部分已得收益。 要是再‘长期持有’,股市跌跌不休,收益一再缩水,以致仍持有至今者不但收益丢得一干二净,还处于亏损状态中。 她认为,长期持有应与波段操作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切忌单纯强调那一方面,在实践中摸索合理的操作方法。 ”
为什么有的股票一年翻一倍有的一直破新低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但另一方面,“漂亮50”的投资回报率也十分惊人。 1970年6月至1972年底,“漂亮50”指数累计上涨89%,相较标普500获得35%超额收益。
反观中国,目前消费板块最大的争议点无疑是“估值是否过高”。
我们认为,当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其龙头不应该简单地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02 消费股估值模型正在发生变化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认为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 而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的理解在进化。
我们以耳熟能详的雀巢公司为例,分析其发展周期中的估值模型切换。
作为全球化食品巨头,雀巢公司1989-2000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PE估值稳定提升;
2000-2008年,PE估值与营收增速同步波动;
2009年至今,雀巢通过并购整合,业务板块与产品品牌不断壮大和完善,实现了高度稳健的内生增长,估值溢价越来越明显。
在2017年,雀巢的PE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5倍,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品企业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盈利能力,估值不会下降,反而会屡创新高。
纵观整个海外市场,消费龙头进入成熟期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能趋缓,但估值水平并不会下降。
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03 机构抱团消费龙头达到历史高位
在目前的中国二级市场,尽管大消费行业估值已然不便宜,但众多机构资金依然保持较高的配置热情。
从国内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消费白马的配置热情达到空前水平。
从海外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MSCI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消费行业占据配置榜首。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 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 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 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