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家用电器和空调制造商。该公司成立于 1968 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美的集团的产品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电饭煲等。
财务表现
美的集团的财务表现强劲。该公司在过去 10 年中持续实现收入和利润增长。在 2022 年,美的集团的营收达到 344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8%;净利润达到 29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5%。年份 | 营收(亿元人民币) | 净利润(亿元人民币) |
---|---|---|
2018 | 2425 | 220 |
2019 |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大钱细思》作者,是美国富达基金掌舵人乔尔蒂林哈斯特(简称T神)。 全书通俗易懂,最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将其亲身经历,成败和思路毫无保留地分享。 作者曾经从事过分析宏观数据入手的投资方法(或者说投机),但失败经历让他最终选择了“自下而上”的投资方法、沿用至今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本书第一部分讲投资心理。 阐述了正确,或者说“成功的投资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首先是“训练有素的直觉”——既可以快速地对企业形成判断,又要对股票的不确定性有认识。 详细来说,就是对公司财务、商业模式和逻辑、产业链等基本面有非常快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未来发展、估值和股票的不确定性有初判。 其次是“好奇心的怀疑论者”素质。 从书里来看,主要表现为坦诚认错、独立思考、遵守交易纪律以及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相对地,第一部分也指出了理性投资当中应该规避的几类错误:锚定效应、叙述谬误、确认偏差(以及导致的过度自信)。 实际投资当中,乐观的心理素质很容易酿成主观臆断,导致错判。 譬如相对乐观的态度和独立思考如何不冲突的存在,过度相信自己对基本面的判断加上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很容易导致一定程度的过度自信。 如何平衡好两种心理特性关系,要对第一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逻辑足够客观严密。 解决这一办法,书中并无明说,但“T神”就举出一个例子——例如用笔记下买入的理由和详细逻辑,并经常审视。 当时作者买入monster饮料,公司的吸引力在于其天然水果饮料产品,而实际上价值的增长来源于能量饮料的爆发。 第二部分开始讲投资方法。 从理论层面和作者(以及再次拿凯恩斯的投资经历距离)个人实践讲述,如何深入研究企业,以及为何无需花太多精力研究利率和宏观经济。 书中以作者在德崇从事期货交易而亏光为失败例子,T神押注国债期货,但后来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利率增长,高杠杆下T神赔光了之前赚的钱。 正如高税收不等于强经济、低利率不一定增加公司利润——经济指标实际上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解读,所以研究宏观指标来买卖——自上而下的投资方法很难奏效。 此外书中举了凯恩斯的例子,经济学家最终也得转型研究企业才获得股票投资上的成功。 在现实投资中也是如此,宏观数据不一定会传导到具体公司,即使和宏观数据高度相关的银行业也是如此。 譬如2015~2019年间,除了2017年外,央行经历过多次降准,社融也对应出现较高的增速。 但招行这几年当中,2017的规模增速处于较快阶段,相反在经历过3次降准的2018年,其规模增速却非常克制——即使招行当年有足够的账面能力进行扩张,但依然选择了较为保守的资产投放策略。 从宏观数据进行预测,实际上关联性往往不如公司本身的具体经营因素。 第三部分,从管理层的角度寻找企业。 实际上本章不仅如何讲成功的管理层具备的特点,还隐含如何以管理层的角度看待公司,以投资者的角度还原财务报表。 作者以烟草公司的例子。 引入了一个新指标ROCE,相对roe而言除了分子加回了息税,分母也扩大到债券和其他用于经营的资金来源(capital employee)。 Roce的实质是衡量这个生意动用了多少资金产生了多少回报,相较股东投资回报率,这一项更适合评判一门生意的好坏,其实更适合于长期投资的判断。 除了roce一例,会计准则本身始终存在的缺陷,也让本书作者始终着力于将财务报表还原为真实的企业经营。 除了真实还原报表能了解真实经营情况以外,还能甄别行骗公司。 作者在甄别财务造假的时候,除了财务还原手法,还经常加上打电话咨询同行、产业链企业,了解具体产品和业务情况,以及多渠道了解财务、股权信息的办法,非常具有学习借鉴的意义。 这一段也是作者投资“自下而上”的体现——非常重视一手信息的重要性。 我相信很多投资格力、涪陵、美的这类2C企业的投资者,都亲自尝试过所投资企业的产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寻找公司的销售链,供应链了解更多的一手信息,例如最新的销售供应情况,公司的采购变化等信息。 第四部分完全是实战经验。 实战的对手,归根到底就是时间和不确定性。 时间越长,不确定性越大,估值越容易“离谱”——时间拉长,企业的生命周期、长期盈利能力。 T神指出判断确定性的核心要素是“人类行为的普遍惯性”,了解人的行为惯性,才能明确产品延续的可能性,但是最终量化依旧很困难。 本章作者的经验之谈还包括了石油、科技行业。 以柯达、施乐等科技股为例,某些时期内,企业盈利能力快速上升,但产品乃至行业生命周期较短,作为长期投资这类企业风险实际不小。 作者的办法有几个,第一是直接避免投资潮流、容易过时和竞争异常激烈的公司。 另一种办法是关注其中有稳定收益和现金流,同时具有创新能力、PE较低的企业。 最后一章是关于估值的艺术和买入的探讨。 语言简单,但现实意义非常。 但无论投资纲目如何繁杂,估值区间如何大,“低价买入”是归根到底最重要的一条。 可口可乐无疑是优秀的公司,业务可预见性也强,可预见的未来其生命力也很顽强。 但股价曾经在上世纪末接近50倍PE,直到2012年股价才创新高。 实际上这样的代价非常昂贵,也让我们联想到现在股价高高在上的海天、涪陵这类消费股。 而死守便宜买入原则,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一直是巴菲特所提倡的,也是作者最彻底的原则。 富国银行、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等实际上都是以“非常离谱”的价格买入,低价买入一方面让收益非常可观,一方面你能尽量减少亏损程度和出现最坏情况的成本。 第五章作者购入UNH的完整思路非常有参考价值:首先通过低市盈率筛选,继而排除财务和陷阱,第二步基于公司基本面进行盈利情况的预期,给予估值区间,第三步考虑永续经营的情况(生命周期),第四步寻找确定性,预料最坏的情况发生时的成本和应对。 教科书一般的买入决策过程。 譬如买入分众,我们首先对财务、经营的正式情况完成排雷和初判,认为这家公司“大概率”-是经营财务有真实性、商业模式都符合要求的公司。 但到这一步并不意味着买入,还需要对公司未来基本面进行量化的估值:公司未来能赚多少自由现金流,以及可预见的未来能活多久。 最后重新评估我们判断正确的概率,等待足够安全的价格才实现买入。 总体来看,《大钱细思》适合真正看重企业现金流、从下而上选个股、探索企业如何估值的投资者。 作者生涯从宏观趋势投资走向理性投资,其中又更趋向小市值股票的价值投资,成为彼特林奇口中“最会翻石头的人”。 大钱细思即是自下而上的投资,无论研究公司的过程还是投资框架小,错误总是更容易弥补,想得小不仅能减少错误的严重性和频率,还能有更好的思维框架去预期和修复。
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谁更优秀?10个维度全方位对比,投票开始!
格力电器因为一季报难看,加上分红违约,墙倒众人推。
就像老实人出轨,会带来强烈的心理落差,如果是浪子回头,却让人刮目相看。
格力与美的,国内制造业的两张名片,在A股都是良心公司,给股民带来丰厚的回报,很多人因此有了感情,经常把两者拿出来争论。
类似比较科比和詹姆斯,C罗和梅西谁更牛逼一样。
就像拿牛头人酋长和剑圣对比,一个力量型英雄,一个敏捷性英雄,两者各有所长,技能也有差异,让他们PK,很难说谁能100%干掉谁。
也许,拿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
空调行业竞争格局稳定,但成长性并不乐观。
受地产周期影响大,天花板渐行渐近,大家都心知肚明。
美的在向厨电、小家电、工业机器人、甚至新能源 汽车 领域渗透,做了一系列并购,包括东芝白电业务、小天鹅、合康新能、还有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
并购太多,遗留下来商誉问题,目前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为26.56%。 但商誉也不一定会爆,美的搞一次性财务洗澡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美的已经在厨电和小家电领域获得不错的成绩,多种产品市占率位居榜单前列,又通过整合库卡成为国内工业机器人一哥。
美的在一级市场也是大手大脚,喜欢高溢价投资,把企业的估值整得老高,下一轮融资都难,只能说钱多就是任性。
格力的转型之路要坎坷很多,之前试图进入手机和新能源 汽车 领域,已经基本失败。 还是因为赛道没找对,手机是一个红海市场,大厂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众多搅局者都折戟沉沙,比如贾布斯、罗胖。 汽车 是产能过剩的行业,供应链极其复杂,需要技术积淀,我只看好传统造车贵族,以及特斯拉和比亚迪。
格力在战略上确实存在问题,等到空调真正触及天花板了,多元化还没搞起来,就会比较麻烦。 这也是市场给美的更高估值的原因。
空调行业有很强的季节性,二季度销量达到高峰,下半年明显是淡季。
对于重资产行业,产能利用率很关键,这一点上,格力做得更好。
格力以高额的销售返利为诱惑,淡季时候向经销商压货,压货越多,给经销商的返利越高。 适当给经销商让利,平滑了自己的生产,这是一种双赢的操作。
董小姐销售出身,深谙经销商的心理,独创的销售返利模式吊足了经销商的胃口。 此外,这样可以提前占用经销商的资金,变相打压竞争对手。
格力每个季度末的预收账款波动非常大,每年二季度末,预收账款都会大幅减少,而美的却变化不大,这又是为何?
我的理解是,格力会在淡季大幅向渠道压货,因此预收款会大幅增加,第二季度是销售最好的旺季,经销商手里的货被大幅清空,预收账款结转收入,这样周而复始。
预收账款可以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的竞争力的体现,可以通过其预测下一会计期间的业绩。 重点关注格力三季报和年报的预收账款,如果同比大幅减少,那就要引起注意了。
为什么美的、海尔不能通过抄作业达到同样的效果?
个人认为,格力在空调领域的品牌力和口碑独占鳌头,并且和经销商合作多年,早就已经形成默契,很多经销商尝到了甜头,对格力非常信任。 也就是说,格力已经在渠道上建立了很深的护城河。
格力2019年空调业务占比高达69.99%,产品更加单一。
美的空调收入只占42.99%,消费电器占比39.35%,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占9.05%。
格力对空调收入的依赖更高,美的消费电器和空调业务平分秋色。 在怡情期间,空调业务受到的冲击更大,所以格力一季报更难看。
2019年,美的海外收入占比达到41.98%,而格力海外收入只占10.51%。
海外怡情在3月份开始爆发,二季度达到高潮。在二季度,国内怡情已经被控制住,格力业绩有望复苏,美的受到的冲击会更大
空调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CR3市占率由2018年的73.6%提高到2019年的76.39%。 其中格力是老大,占据线下市场零售额的36.83%,美的是老二,线下市场份额为28.9%。
格力是专注做空调,美的在其他领域也有不错的市占率:
单从空调业务来看,格力和美的毛利率在稳步提高,这源于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格力的毛利率在2012年完成了对美的的反超,此后便一直略胜一筹。 这也反映出格力在空调领域的品牌力更强、对成本的控制更好。
空调行业受房地产影响较大,带有一定周期性,美的ROE的波动显然更剧烈,说明受周期性的影响更大。
每当行业陷入低谷时,老大总是最后一个倒下,格力在产销平衡上也做得更好,降低了周期影响。 格力对产销两端的管控,堪称制造企业的教科书。
对于制造型企业,现金流比净利润更重要,因为利润是纸面上的,可以通过财务手段进行调节,现金流是保证企业生存的血液。
从净经营现金流来看,格力波动大,美的平稳些,二者的业务结构和销售策略有所不同,但都属于现金奶牛。
从货币资金来看,两个都是土豪,根据今年一季报显示,格力账上有1216亿,美的有785亿。很多人质疑格力账上有这么多钱,为什么这次会调低分红?
格力自1996年上市以来,现金分红21次分红,累计分红544.25亿元,分红率为35.23%。 直接融资累计81.52亿元。
美的电器1993年上市,2013年美的集团完成整体上市,现金分红25次,累计分红416.74亿元,分红率为32.07%。 直接融资共计166.46亿元。
两者给市场的回报,都远高于从市场圈的钱,是A股为数不多的良心企业。
格力在2017年选择不分红,在今年调低了预期分红,股民骂声一片,市场上也有很多解读,这很能理解,毕竟很多人是奔着高分红来的,尤其是外资。 但这并不等于公司就不行了,也不能说管理层背信弃义,毕竟特殊时期,高分红能让管理层拿得好处更多,不分红对公司的发展有利。
格力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明显低于美的,格力对产业链的控制力更强。
两家公司存货周转天数相近,长期来看周转天数有所下降,说明渠道管理能力在提高。 最近三年周转天数升高,可能系地产调控,家电行业需求不足。
两家公司的营业周期都比较短,格力略小于美的,资金周转速度更快,营运能力强于美的。
事在人为,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关键的还是看管理层。
格力前有朱江洪,后有董明珠,一个主技术,一个主销售,相得益彰,完美互补。
美的前有创始人何享健,后有经理人方洪波,老板对经理人团队高度信任。
董小姐致力于打造个人IP,粉丝无数,不得不佩服董小姐炉火纯青的营销能力,最好的销售就是营销自己。 不少创业者的书架上都放着董小姐的书,很多有事业心的妹纸都把她当作偶像。
相比之下,美的一直闷声发大财,何享健不知不觉跻身财富榜前十。
一路高歌与不露圭角,并不能说孰优孰劣。
在管理人的继承方面,美的显然做得更好,董小姐的强势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格力,但也带来了风险,年过花甲,早就过了国企退休年龄,后董明珠时代谁来扛旗,充满了未知数。
总结:格力在空调领域的霸主地位难以撼动,美的多元化做得更好,两者在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渠道控制上都是我国制造业的佼佼者。
格力想要走得更远,需要解决跨界发展和继承人的问题,美的存在高溢价并购带来的商誉风险。
作者:萌哥的视界
美的集团市值多少?美的集团股票最高价位是多少?美的集团股今天价格是多少?
如何看待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大手笔减持这件事呢?
截止2021年7月6日,格力电器市值为3014亿,美的市值为4835亿。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申明“格力没有把美的当做竞争对手”。 然而,美的在多元化经营明显已经超越了格力,并且格力在空调领域的优势也局部缩小。 美的、格力对各自的估值都不满意,试图通过回购提振市场信心。
然而,格力的三期回购,收效甚微。在营收增速放缓,主营业务差距也在局部缩小,格力“翻盘”无望之际,2021年7月6日的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峰会上,格力再放大招,能否助力格力“逆风翻盘”?
格力宣布“第一期回购”——2020年4月10日,动用自有资金30亿~60亿进行回购,价格不超过678元/股。 第一期回购累计买入108亿股,均价5536元/股,总对价60亿。
格力宣布“第二期回购”——2020年10月13日,动用自有资金30亿~60亿进行回购,价格不超过6902元/股。 第二期回购累计购入101亿股,回购均价593元/股,总对价60亿,。
格力宣布“第三期回购”——2021年5月26日,运用自有资金75亿~150亿进行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 截至2021年6月30日,累计回购6000万股,回购均价529元/股,总对价3175亿,按计划还将投入118亿进行回购。
回购价目前都高于现收盘价,并且但三期回购也是格力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回购计划,最终效果微乎其微。 由于资本投资者基本只会看中一家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单单靠回购来提振信心,投资者是不会买单的,这一决策基本宣告失败。
2012年,格力、美的市值均从千亿出发。 随后2016-2020年,美的在方洪波带领下, 领先优势扩大到近40个百分点。
营收增速方面:美的营收同比增速均是个位数,反观格力,2019年零增长,2020年同比下降15%。 不仅在营收方面未能超过对手,连自己的“战绩”也没能保住。 不论从横向看格力自身,还是纵向对比美的,营收增速完全没有优势。
2018年, 格力家用空调业务营收1557亿,美的“家用空调+暖通空调”加起来不到格力的一半。 随后,2020年,美的“家用空调+暖通空调”收入达1212亿,首次超过格力“家用空调”收入。 而美的的多元化经营全面开花,而格力家用空调在2018年冲高之后,连年下降,此消彼长。 美的的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格力喊了多年“加快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长点”。 智能手机、精密器械、新能源、半导体、医疗 健康 等这些板块格力也是积极布局参与,但是依然没有摆脱格力电器对空调业务的高度依赖,这种多元化业务终究成不了格力“翻盘”的重要手段。
董明珠在CBNData举办的2021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峰会上称,“格力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把光能、储能和空调结合起来,当足够的能源聚集起来后通过空调发电。 把这个技术深入研究,一个家庭可以完全自我发电,照明不用花一分钱电费 ”。
首先,从技术层面分析: 董明珠所说的是基于该技术已经能得到验证才能实现“全球温度可降半度”,目前该技术处于开发中,有待研究深入,才能实现“新招”。 董明珠这项新技术方向,或许能够成为格力的“翻盘”大招。 这里不加评论,用时间来证明。
然后,从降本增效方面来说: 2018-2020年, 格力在成本控制方面显然更胜一筹,而且优势越来越大。 现今,格力四大成本合计比美的低76%。 这也是目前仅存的优势,并且,随着美的的多元化加速,这种优势只会逐渐缩小。
最后,不论格力“翻盘”能否成功,格力在降本增效这一方面是值得学习的。 如果格力的多元化经营突破不了“空调天花板”,可以试试把“空调路”走到极致,可以把董明珠的“新招”早日全球化使用,不仅企业能轻松“破局”,对环境也是一大助力。
海尔逐渐掉队,改名能挽救海尔的中年危机吗?
对外向来低调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因减持美的股权并套现近14亿元一事,陷入舆论中心。
美的集团出现多笔巨额大宗交易。 深交所官网显示,方洪波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美的集团2000万股,成交均价6812元,减持参考市值达1362亿元。
美的方面回应称,此次减持系方洪波个人资产配置需要,是方洪波首次减持。 交易受让方以海外投资机构为主,会继续长期持有,且根据法规要求交易后6个月内受让方也不得减持。
尽管美的表示公司未来三季度基本面继续向好,市场对方洪波减持一事仍有质疑。 A股家电板块普跌,而自减持信息公开以来,美的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美的市值已跌去约300亿元。
正因此,方洪波减持也让国内职业经理人圈层再度被关注——职业经理人究竟能带企业走多远?
何享健与方洪波的交接,是国内家族企业将管理权“让渡”于职业经理人的典型案例之一。 家电市场迅速增长,美的也随之一路狂奔。 “上规模”战略让美的拥有超过两万个产品型号。 与之对应的是,美的的组织结构、人员规模显得臃肿,仅美的日用家电事业部即在国内开设了超过60家销售公司。
与庞大规模相悖的是,无论是空调、冰洗、日用家电,美的利润率较海尔、格力等厂商均没有明显优势,甚至处于较低水平。 美的利润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 规模化战略正侵蚀美的的盈利水平。
对于新任主帅来说,缩减营销规模、砍去不必要的产品线是当务之急,但这势必带来阵痛。
另一个不确定性则来自于新帅本人。 方洪波并非管理学出身,亦非公司创业元老。 接班何享健前,这位历史学出身的经理人,曾在美的内部刊物《美的报》、美的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等部门任职。
尽管修读了MBA、管理过空调事业部,但对于接班一家家族企业的方洪波来说,如何平衡董事会与大股东的关系、能否把握公司战略方向,都是难题。
方洪波接手后,美的关闭了超过10个工业园区和制造基地,砍掉7000个产品型号,将营销体系扁平化,对销售人员乃至管理层进行裁员。
与此同时,方洪波所推进的战略包括全球化、智能制造等。 具体到业务上,更早地发力线上渠道,以及除了空调以外的产品多元化,也成为这些年包括新冠疫情期间,美的逐步胜过老对手格力的重要原因。
在A股俱乐部里,如今市值总额排在美的前面的企业包括“四大行”、“两桶油”、两大保险巨头、贵州茅台等。
未来,美的以及经理人方洪波能否迎来何享健期待的5000亿营收里程碑,亦或下一个市值高位,仍待时间考量。
业绩以外,更重要的是,以方洪波为代表的美的董事会和以何氏家族为代表的大股东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大股东较大程度地放权给经理人,后者则对外表现低调,并未强化个人在品牌中的形象,仅称自己为美的“过客”。 这一点与另一头部经理人——快人快语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截然相反。
这可能是经理人截然不同的个性所致,也可能是因为美的原本的家族企业特质。 “毕竟不是血缘关系,是雇佣关系”,方洪波曾这样描述自己和何享健之间的信任。
如何把握信任的度,是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共同的必修课。 据报道,在方洪波上任初期,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何享健曾向方表示,“做你想做的”。 方洪波任期内,美的管理层曾出现变动,而这被部分解读为,何享健愿意让方洪波获得更集中的管理权。
不过,美的并非没有隐忧。 以空调为例,国内空调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迫使格力推进营销渠道变革,董明珠开始削藩,简化格力多层的渠道商体系,并积极拓展线上。 在美的空调毛利率尚不及格力的情况下,
其他品类上,美的也存在产品差异化不足、品牌优势不明显的问题。 这和美的此前主打中低端产品有关。 平价走量的策略,适合渠道优先的增量市场。 而当家电市场转向存量,用户需求优先更为关键。 按照方洪波的说法,“如何从高端制造转向智造高端”,差异化和高端化是关键。
实际上,国内职业经理人文化较西方起步较晚,职业经理人制尚未在国内传统企业中广泛普及。 不少上市公司仍延续家族企业架构,由家族成员担任管理要职。
对于少数走上台前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他(她)们需要对公司内外多方负责。 曾有国内民营企业经理人撰文称,职业经理人要做到“老板(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 ”
获得“好评”绝非易事。 在商场上,职业经理人常因对未来市场机会研判失误、公司业务条线梳理不明晰、只重视短期业绩增长而非长期发展、业绩增速未使股东满意等原因被质疑。
对技术创新不足、市场不够敏感、用户导向不足、渠道转化速度较慢,是联想落后的原因。 在备受争议的手机业务领域,杨元庆曾谈到,“运营商市场的成功让我们有点故步自封。 ”
而如果公司创始人已将企业带到了一定高度,难以超越创始人的成绩也是职业经理人需要面对的难题。 对于万科前董事局主席王石来说,这个难以超越的“创始人”就是他自己。
万科上市前,创始人王石持有万科40%的股权;万科上市时,由于王石放弃了万科的原始股份,使得自己从老板的身份转变为职业经理人。
不过,从王石卸任前万科的业绩表现来看,已过而立之年的万科也未逃出业务趋于保守、内部活力衰减、业绩弹性降低的魔咒。 以2011年至2017年万科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为例,该指标由268%下降至061%。 尽管万科希望鼓励内部创业,拓展物业、家装、养老等新商业模式,但在净资产收益率承压的情况下,为了保住公司现金流,万科新业务的开展显得有些畏手畏脚。
对于王石本人而言,更多的质疑声源自其对于个人观点、个人生活的大胆表达。 外界多认为,尽管王石自称是“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但在与万科相关的行为处事上,他更多以创始人身份自居。
美的集团现在的市值高吗?美的集团有什么价值多少?美的集团集团最新消息?
17年时,传统家电厂商海尔发布了其首款智能音箱产品,涌入了超过两千家厂商的智能音箱市场。 根据海尔公开的信息,这款产品除了和普通的智能音箱一样的功能之外,更多在于通过海尔的平台,实现家电设备的互联,帮助实现家电联网控制,从而塑造家庭物联网。
从其智能音箱产品的迭代和出货量上来看,海尔本身并不在意音箱本身的产品,其目的在于布局物联网产业。
虽然物联网给了传统家电新的增长方向,但也给传统家电厂商带来了更多对手。
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除了霸占电视这块大屏之外,已经进军到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这一传统家电厂商的核心腹地。
而在物联网的潮流下,行业融合开始逐渐发力,互联网厂商和家电厂商开始各显神通,都想要开拓新的物联网市场。
开拓市场当然要从改名开始,家电行业在19年前后迎来了改名狂潮,海信电器改名为海信视像,TCL集团变成TCL 科技 ,而海尔则从青岛海尔摇身一变成为了海尔智家,其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的寓意,跃然纸上。
19年六月,海尔发布其证券名称变更公告,青岛海尔更名为海尔智家。 在公告中,海尔还特别解释, 其更名是为了更好推进公司的物联网智慧家庭生态品牌战略实施。
今年3月,海尔发布其更名后的首份财报,其19年全年营收2007亿,。 然而看似实现关键增长的海尔,其实也面临巨大困境。
首先,盈利能力不够,和美的,格力差距过大。 19年海尔虽然拥有2007亿的营收,但是净利润只有82亿。 相比之下,格力营收只有1981亿,但是净利润却达到了246亿
海尔一直无法上升的利润率在于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一直高居不下,极大了影响其利润率。 由于海尔存在,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两个经营主体,在销售,管理上都存在冗杂过度的问题,导致其费用高涨,难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再而,海尔市值低于美的,格力
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 美的和格力的市值差距就足以填补一个海尔
10月份以来,美的市值一直在5000亿以上,格力也一直维系在3500亿左右,其市值差距超过1500亿,而海尔的市值只有1600亿左右。 当然,海尔智家只是海尔集团的部分业务,美的和格力则是集团整体估值。
虽然,海尔高举智能家居以及物联网等概念,寻求新的增长方向。 但是在向这一方向靠拢的不仅仅只是海尔,还有美的,格力,TCL等老牌家电企业。
横向对比国内家电三巨头,不难发现,在转型中,美的无论在市值还是在营收等关键数据上,都已经获得局部优势,正在成为家电一哥。 而格力则严守空凋这一核心阵地,拥有最高的利润率,同时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打造智能家居系统。
而小米,华为这样的互联网厂商也在智能家居上攻城略地,分别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家居方案。
面对这样的情况,海尔似乎也进入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观察海尔近年的调整,海尔似乎试图通过主动升级的方式来化解危机。 从产品渗透到场景,打造平台化的家电运营。
目前,海尔官网的业务介绍已经以海尔U+智慧生活平台为核心宣传点,而这也透露了海尔转型的决心。
然而就当前的激烈竞争而言,海尔中年之后,能不能赢得下一个时代,仍然尚未可知。
刚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家用电器行业涨势不错,达到历史最高点,但现在正在进行高位调整。那么接下来的行情是否能够让我们有机会再捞一笔呢?下面要讲的就是在家用电器行业名列前茅的巨头公司--美的集团!
在即将解读美的集团股票之前,这份家用电器行业龙头股名单,就是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从链接进去就能浏览:宝藏资料:家用电器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绍:美的集团在中国家用电器行业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在消费电器、暧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等领域,公司都有业务经营,变为A股家用电器行业市值在首位的代表性企业。 公司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微波炉产业链、洗衣机产业链等完整产业链。
大家已经了解了美的集团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美的集团令人感兴趣的地方有哪些,我们投资能不能赚到钱?
亮点一:公司强势引领线上渠道发展,B、C端业务同步进行
国内疫情得到缓解后,国民对家电的需求也处于稳定的阶段。 美的集团在先进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供应链优势和渠道优势的加持下,这也将意味着公司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其中,在渠道销售方面,公司在上半年全网的销售规模达到520亿元,同比上涨超过了20%,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全品类搜索与销售同行披挂桂冠,
线上渠道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不仅有利于公司的品牌荣誉不断增强和扩大,公司的知名度也是一样,成为以后的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有力保障。
亮点二:空调销量反超,成为空调界老大
美的集团空调营收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764亿元,同比增长近20%,现在已经超过了格力电器的671亿元,变成了空调界的领军企业之一。 就目前来看,反超的金额已经达到了上百亿,佐证了公司的空调完全得到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有望继续在家电空调领域稳坐第一。
我有种感觉,在强者恒强的规则下,在空调的销量上公司反超同行,无形中也会强化公司品牌的影响力,可以帮公司多多销售其他家用电器领域的产品。
亮点三:国内唯一产业链与产品线齐全的家电生产企业
美的集团是国内一家家电生产企业,有着唯一全产业链、全产品线,同时公司在压缩机、电控、磁控管等家电核心部件研发技术方面领先其他同行。 该优势使得公司在家电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有力增强,使公司继续稳坐家电行业第一,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受文章篇幅的影响,有关美的集团的更多深层次测评和风险告知,全部都在学姐整理的这篇研报中,打开链接即可详细了解:深度研报美的集团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贸易增速下降了,家用电器出口量跟同期相比下降不少。 不过从未来的角度来说,目前,国家对地产领域的改革,将会有利于家用电器的需求持续加大。 并且,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大力支持绿色环保智能产业的发展,将对家电产品质量标准升级有促进作用,为家用电器行业带来新的机会点和发展阶段。
总的来说,美的集团的家用电器研发技术优越,所生产的家电在使用过程中碳排放量有明显减少,能对应上国家近几年来一直倡导的绿色环保政策,是一家前景开阔的家用电器公司。
不过文章毕竟有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美的集团未来行情,只需点击下文的网址链接,有专门的顾问为你诊股,看下美的集团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美的集团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
标签: 行业展望和估值策略 财务表现 深入解读美的集团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