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机投资庞大股票:致胜之道

admin 19 0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中,把握时机投资庞大股票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大型公司通常拥有雄厚的财务基础、穩定的现金流和广阔的市场份额,使它们成为长期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时机的重要性

投资庞大股票的时机至关重要。在市场波动期间,这些股票可能出现大幅下跌,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以折扣价入场的机会。通过在市场低迷时买入,投资者可以在随后的复苏中获利。

确定投资时机的最佳指标包括:

  1. 经济指标:如GDP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经济指标可以预测股市的总体走势。
  2. 公司业绩:仔细研究公司的收益

人生道理一点就破

如果你想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你必须首先学会关于金钱的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许多朋友辛辛苦苦一辈子,省吃俭用,做梦都想过上好日子,结果不但没能如愿,却越来越不顺心,压力重重。 原因何在?因为他不懂得或者没有遵守获取金钱的游戏规则。 对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获取金钱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给别人打工,二是自己创业。 我在打工路上走了20年,多数时间都在拿高薪、做主管。 我在创业路上打拼了14年,从当初的单枪匹马,做到现在拥有11家企业的集团公司。 可以说,无论是在职场打拼还是创业,我都悟出了一些成功之道。 先说职场,我的职场致胜之道有几个关键词: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和老板一起战斗。 我之所以能够逆转命运,主要是借助了一些大家都拥有,或都可获得的素质,从而克服一些不利的个人境况和天时地利,其中最主要的关键词是“积极主动”。 想当年,如果我不是主动离开家乡到深圳打工,就没有和港商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以后的一切也将无从谈起。 入职之后,如果我不是凡事主动,积极进取,就无法得到老板的赏识,也就无法得到主管的位置。 如果我只是流水线上的普工,我有时间去抢购股票吗?就算有时间,我有钱买股票吗?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不是在主管的位置上为老板服务了20年,老板就不会在我离职之后送我一个“大礼包”。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积极主动”,我的命运将会改写。 接下来的关键词是像武林高手一样修炼内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老板器重之后,我在主管的位置上做了20年,遇到了工厂搬迁、环保、安全生产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如果子我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恐怕老板早就让我挪窝了。 所以,要想在打工路子上拿高薪,你就必须要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要你有真本事,你就会成为香饽饽。 而老板留人的高招是什么?升职、加薪! 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和老板站在同一条船上。 身为老板,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老板们并不喜欢那些才华横溢、能力出众的“混混”,却特别欣赏那些愿意和老板同甘共苦的“合伙人”。 在老板遇到困难时,能够不离不弃地跟随老板,和老板一起战斗的人,老板一定会提携他,给他压担子,给他获取高薪的机会。 接下来说创业,很多人都渴望通过创业来改变命运,获取更多的赚钱机会。 但是,创业就像参加运动会,参与不易,得奖更难。 所以,准备创业前,一定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凭什么去创业?”如果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理去创业,最终掉到河里淹死的可能性,将远远比你成功上岸的几率大得多。 创业,不仅需要启动资金和理想的项目,更需要积累技术、管理和销售方面的经验,以及人脉资源等。 因为你没有项目,可以去寻找、挖掘、发现,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你可以去向朋友们友借,甚至到银行贷款。 但假若你缺乏管理、营销、谈判技巧等商业方面的经验,就没有人能够帮助你了。 因为商业经验并不是别人告诉你或者你看一眼就能领悟得到的,而是必须由你自己在工作中学习、摸索出来的。 以我为例,如果不是我在长期的打工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和营销实战经验,我如何玩转空手道?所以,我建议准备创业的年轻人先打工,再创业——磨刀不误砍柴工! 关于创业,除了先打工,等到积累了人脉资源和商业实战经验之后再创业之外,以下几点也应遵守—— 如果你对政策的解析与电视、报纸上的雷同,请不要创业,因为你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生意场上会有许多问题需要你独立思考,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人脉不是指你认识某位大老板,或政府机关的某位局长、处长,而是指一切你能调用的关系和资源。 资源要集中使用、弹性利用,战线拉的太长,往往是失败的开始。 不熟不做,不要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尽量使用成熟的技术,新技术有可能帮你打天下,但新技术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将会把你拖入失败的深渊。 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团队,创业路上,有许多工作需要你亲历亲为,但更多的工作需要团队去解决。 既要勇于坚持,也要学会放弃。 有时候,坚持就是胜利,放弃就是失败;有时候,换一条跑道,你就是第一。 按预算的125%准备资金,创业开始后,会有许多超出预算的地方。 许多创业型公司之所以活不过三年,就是资金链断裂造成的。 对战略实施步骤、经营时间表、产品生产、服务计划、成本、毛利、预期的经营难度和资源需求,要有清晰的思路,要做到心中有数。 合伙生意不好做,单枪匹马压力大。 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以便借鸡生蛋。 和他人合作时,一定要设立相互的约束机制。 只要涉及到钱财,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善谋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 如果已经输了,请记住麻将场上的一句话——少输为赢。 人生是算总帐的,必要时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人生道理一点就破,重要的是你要树立起一个强烈的信念: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一个人来到人世间,不管始于怎样不利的起点,不管面对如何恶劣的内在和外部条件,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主导自己的命运,都有机会成为有钱人。 你或许在劣势中奋斗,你或许是竞争中的弱者。 但是,归根结底,你有没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只要有,而且又能身体力行,你就一定可以。 前面说过,我也是个普通人,我也曾为找不到工作而焦急,曾经因为没钱租房而不得不和老乡挤床铺。 既然我能从如此困境中走出来,成就自己的财富人生,相信你也一定能行。 我能行,你为什么不能行? 或许有人会说了,你不过运气比我们好,或者你有家庭背景罢了。 实话实说,我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我出生在农村,高中文化程度,家里老几代都是农民,我父亲最大的官也不过是个副乡长,相当于现在的副村长。 不过,上世纪八十年的村长可不象现在有些村长那么富有。 所以说,咱家从来没有阔气过。 至于说到运气,我的运气还算不错。 走出校门,在家里玩了一年之后,父亲求人帮忙,让我到供销社当临时工。 怀揣70元闯深圳,入职不到一年便晋升为港资企业的主管,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0年;创业,利用老板送我的“大礼包”,我挖掘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接下来,我空手套白狼,在商场上辗转挪腾,离成功越来越近。 还有,1990年代初期的原始股,把工厂生产中的下脚料当宝贝卖,土地还是白菜价时买进了成片的土地,几乎所有的好事都让我给赶上了。 当然,我也有运气不好的时候,比如我一单生意损失200多万元,再比如我正处困境之中时,被人骗去10万元。 在我运气最差的时候,我曾请人给我看手相。 相师扮着我的手指看了半天,说我的命运线和幸运线都不咋地,气得我握紧拳头说不出话来。 相师则指着我的拳头,问:“这是什么?”我答:“拳头”。 相师摇摇头,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接着,相师告诉我,每个人的命运都各不相同,但你不能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 等到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你就会发现,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 你要想改变命运,就要运用你的智慧和勤奋,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另一半。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庞大,你的收获就越丰硕。 在你遭遇挫折时,你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莫忘了你的另一半还掌握在上帝手中。 你一生的努力,就是用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你一生的命运! 人与人的命和运不一样,命运无常,命无法给人带来永远的成功,人也不能老是靠运气。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优胜劣汰是永恒的法则。 只有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你才能决定自己向何处去!如果你想奔向成功,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做自己人生的导演,用你的勤劳和才智打造属于你的作品,你必须为每一个过程和结果负责!靠运气,等于你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老天爷。 听命于老天爷的结果,就是你不可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近六十年的人生路上,我经历过受挫的失望和痛苦,也有过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走过一段弯路。 但是,人生没有彩排,我的所作所为,有的是受当时环境的影响,有些归咎于我自身的性格缺陷。 但是,希望你不要对我进行道德评价,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 我之所以坦率地回顾自己的经历,并从中总结出与赚钱有关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目的是想给予朋友们一些激励和启示,以便朋友们都能尽快实现财务自由。 当然,我没有在书中讲述赚钱的具体方法,而是通过讲述我的职场、创业故事,让你从中揣摸出如何赚钱的正道。 我以为,单纯的讲方法,只能让你止于术的层面,而讲述我的人生故事,则是在布道。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我一手打造的家族企业传承百年。 这就需要让我的后代知道我们的财富来之不易,知道如何去创造财富,如何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我既有职场奋斗的经验,也在创业路上悟出了一些成功之道,故撰书讲述我的人生故事,以便后代学习借鉴,少走或不走弯路,就算是一封家书吧。 最后,我要说的是,假若你能够阅读到这里,并且仍然没有为你投资在本书上的时间和金钱而感到后悔,我就已经不胜喜悦了。 (注:本文系本人的传记作品《做自己人生的导演》一书的后记。 刘福民)

巴菲特2017年致股东信,今年有什么看点

每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对我来说都是很好的商业读本。 从去年开始,我开始每年记录自己对巴菲特致股东信的看法和理解,所以,今年继续(原信件内容加粗)。

“尽管行事谨慎,我还是犯过错误。 1993年时我花了4.34亿美元收购DexterShoe,然而这家公司的价值迅速归零。 然而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我在购买DexterShoe时使用了我所持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我把股交给了DexterShoe的持有者,这些股份截止2016年底价值已超过60亿美元。 ”

“我在收购GeneralReinsurance时为筹集资金发行了股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这是我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上述行动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流通股股份增长了21.8%。 我的错误行为使得公司股东的付出要比他们获得的更多。 ”

“2000年初期,我购买了MidAmericanEnergy76%的股份来补偿伯克希尔·哈撒韦在GeneralReinsurance交易中的亏损。 MidAmericanEnergy是一家管理层拥有丰富经验的的公用事业公司,他为我们带来了蕴含盈利和社会意义的商机。 对MidAmericanEnergy的收购也是采用的现金方式,在此基础上:1、继续加强我们保险投资方面业务发展;2、对非保险领域的企业进行积极的收购进而实现投资的多样化;3、使用内部产生的现金来进行交易。 ”

“在1998年之后的时期,伯克希尔·哈撒韦债券和股票的投资组合持续扩大,由此也为我们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上述回报为我们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尽管方式不寻常,但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资金获得方面采用的双管齐下的方式为我们在投资决策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势。 ”

巴菲特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巴菲特,和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从建立投资组合转向买下公司、拥有业务相关。 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巴菲特对于这次转型是有感悟的。

巴菲特在年报里提到了90年代两次愚蠢的收购。 一次是DexterShoe,一次是GeneralReinsurance。 这两家公司都是通过发行股份的形式买入,但结果却是前者价值跌到0,后者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本过分扩张,股东付出更多的代价。

说来也挺造物弄人。 巴菲特的两次成功收购(GEICO和MidAmericanEnergy),都是通过现金收购完成的。 自90年代以来的几次收购以后,巴菲特意识到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去换业务,不见得是合算的买卖。 他越来越控制股本的扩张,而收购而来的源源不断的保险资金和持续加大的股票债券分红,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的可投资资金。

90年代末开始至今,伯克希尔哈撒韦流通股只增长了8.7%,这还是收购巨无霸BNSF铁路时造成的。 这也给了我们启示:为啥在港股,上市公司一要折价增发股票就跳水?如果上市公司看好某块业务,应该尽量通过现金或者“现金+股票”的形式,而不是一味的低价定增,摊薄原有股东的权益。 相比A股很多企业不尊重股东价值,不尊重中小股东,把股票当成筹码和集资的资本,不停的发行股票,高价收购资产,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真是幸福多了!一家企业不珍惜自己的股票,就如同鸟儿不珍惜自己的羽毛,让炒作股价成了唯一目的。

“我们被财险业务吸引的原因之一是其金融特征:财险公司提前收到保险费,之后再支付理赔金。 在极端情况下,例如理赔产生于接触石棉,款项支付可以延续好几十年。 这种现在收以后付的模式使得财险公司持有大量流动资金。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能够出于自己的利益进行投资。 虽然个人保单和索赔变化不定,但是保险公司持有的流动资金往往较保险费保持相对稳定。 其结果是,随着企业发展,流动资金也增长。 ”

“这一结局因现在存在于全世界的极低利率政策而变得更加确定。 几乎所有财险公司的投资组合都集中于债券,由于这些高收益的传统投资的成熟及其被收益微薄的债券取代,流动资金的收益将持续减少。 出于这个和其他原因,未来十年保险行业的业绩将不及过去十年创下的纪录,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尤其对于那些专门从事再保险的公司。 ”

“然而,我却看好我们自己的发展前景。 伯克希尔无与伦比的财务实力允许我们在投资上更加灵活,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些财险公司通常采用的投资方式。 我们拥有许多投资选择,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而且它们也提供给我们许多机会。 当其他同类公司受到限制时,我们的选择却增加了。 ”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财险公司拥有卓越的承保业绩。 伯克希尔现在已经连续14年实现承保盈利,期间我们的税前收益已经达到了共计280亿美元。 这样的成绩并非意外事件——我们所有的保险经理们每天都密切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他们都知道尽管流动资金很有价值,其优势也可能被糟糕的承包业绩埋没。 所有保险公司都口头表达过这一观点。 而在伯克希尔,这是一个信仰,就像旧约圣经那样的。 ”

财险业务是巴菲特最喜欢的,这几年由于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总是拿出来作为第一块业务来说。

优秀的财险公司具备的素质是低综合成本率和高投资回报。 而这个对巴菲特的长期价值投资大有益处。 巴菲特投资的保险公司,都是能够持续获得承保利润的低成本保险服务提供商,这样就可以源源不断给其输送无风险的弹药。

在年报里,巴菲特提到由于存在于全世界的低利率政策,保险行业的投资业绩普遍受到影响,但是由于伯克希尔的多样投资选择,将使得保险业务更有竞争力。(巴菲特的潜台词,只要你们获得承保盈利就可以了,剩下的投资回报交给我吧~)

“GEICO公司的低成本创造出了一条竞争者们难以逾越的鸿沟。 其结果是,这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年年都在增长,截至2016年底,它已经占据了保险业约12%的市场份额。 1995年,伯克希尔取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时,其市场份额仅为2.5%。 与此同时,其员工数量也从8575人增至人。 ”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GEICO公司业绩增长显著加快。 期间,整个汽车保险行业的损失成本正在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增长,而部分竞争对手也因此开始失去了接受新客户的热情。 但GEICO公司对于利润空间被压缩的应对措施是加快在新业务领域的努力。 未雨绸缪,把握时机。 ”

“就像我在这封信件中所言,目前,GEICO公司的业绩仍然处于左右摇摆的情况。 不过,当保险价格开始上升时,人们就会购买更多保险,而GEICO公司最终也会成为赢家。 ”

护城河的形成有很多种:有的是政策,有的是资本投入,有的是品牌力,而保险公司的优势则是低综合成本率。

巴菲特最钟情的初恋盖可保险,是真的爱了一辈子。 年报里,他对于盖可赞赏有佳。 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更重要的是看他赞赏什么。

他最赞赏的是盖可拥有低成本,这样,公司可以获得宝贵的承保利润,确保投资资金无风险。 而且还蚕食竞争对手,使得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当行业困难出现,比如2016年下半年车险行业损失成本增加,竞争对手无力应对的时候,低成本供应商依然有实力去抄底,拓展新业务。 而当保险价格回升的时候,收益的就是这类低成本供应商。

这个思考给我们投资财险公司以启示:国内财险行业能实现承保利润的其实不多,就是排名前列的两位: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 就连太平洋财险和太平财险这些排名前列的产险业务,也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大部分中小财险公司,还是需要投资收益来弥补承保亏损的。

“在交通运输和能源领域,社会永远都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 从政府的自身利益出发,其对投资者的热心支持将能够确保资金持续不断地进入其基本建设项目。 对于我们在业务运行中采取一定方式来获得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代表者对此的批准,也与我们追求的自身利益相一致。 ”

“较低的价格将会是取得本地选民认同的最有力方式。 在爱荷华州,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BHE)的平均零售电价为7.1¢/Kwh。 在阿兰特地区,该州其他主要电力供应商的平均零售电价为9.9¢/Kwh。 以下是相邻各州的可比电价:内布拉斯加州9.0¢/Kwh,密苏里州9.5¢/Kwh,伊利诺斯州9.2/Kwh,明尼苏达州10.0¢/Kwh。 而整个美国国内的平均电价为10.3¢/Kwh。 因此,我们在爱荷华州州承诺,最早截止到2029年时,我们的这一基本零售电价不会上涨。 我们的最低价格,其实就是给经济拮据的客户一种真金白银式的帮助。 ”

“对于BNSF铁路公司来说,与其他主要铁路运输企业进行价格对比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为这些企业在货物混合和平均运输距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在这里,我们提供了一个粗略的衡量标准。 去年,BNSF铁路公司的每吨/英里货物的基本收入价格为3¢。 而其他四家美国主要铁路货运企业的运输价格范围在每吨/英里4-5¢之间。 ”

“从单一的实体企业来考虑,以上很多企业在制造业、服务业和零售行业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之一。 在2016年期间,这些企业的有形净资产平均值在240亿美元左右。 它们持有大量超额现金且几乎没有债务缠身,其资本带来的税后收益在24%左右。 ”

在对于交通运输和能源这些关系经济民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巴菲特关注的点,首要的是和当地政府的利益相一致,说白了,任何地方提供公共服务都是和政府政策息息相关的。 其次,巴菲特很关注提供业务的价格,一定要比竞争对手便宜,才能长治久安。

而对于工业零售服务业,巴菲特则关注有形资产投资回报率和利润率。 我个人认为,这类公司其实是巴菲特最喜欢投资的,但由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非常庞大,大部分这类公司的回报对于公司的整体影响,已经非常小了,所以拥抱大投入、稳定产出的公共服务类业务,是他的万全选择,这和李嘉诚的投资选择是不谋而合的。

“以去年为例,对于各个铁路运输公司来说,是相对不太理想的一年,但BNSF铁路公司的利息偿付比率超过6:1(我们对偿付比率的定义是,息税前收益和利息之间的比值,而不是EBITDA与利息之间的比值。 后者是一个常用的衡量指标,但我们认为有严重缺陷)。 ”

在分析铁路公司运营的篇幅中,巴菲特再次强调了偿付比率,也就是利息保障倍数。 大家如果读过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就知道格雷厄姆在对上世纪20~30年代铁路公司进行分析的时候,经常运用这个指标来比对评价不同的铁路公司。

巴菲特对于折旧和摊销的态度是不同的。 巴菲特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一部分无形资产的摊销并非真实存在,投资者在阅读报告时,要记得把大部分摊销费用加回去。 而对于折旧,巴菲特在2016年致股东信里认为“折旧是更复杂、但几乎总是真实的实际费用”。

所以,巴菲特一再强调(2016年年报里也说过这个话题),偿付比率的计算必须是息税前收益和利息之间的比值,而不是EBITDA与利息之间的比值。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BNSF的偿付比率是8:1,这个指标今年实际上是下滑了。

“随着通胀消退(我们要感谢保罗·沃尔克的英勇行动),让折旧费用不足以构成一个经济问题。 但问题依然存在。 很多时候,铁路运输行业的很多折旧项目其现行成本其实远超过历史成本,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整个铁路行业的报告盈利远远高于其真正的经济收益。 ”

“从具体的会计项目来看,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BNSF)的账目上,按照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计算,去年公司计提了总额21亿美元的折旧费用。 但是,如果我们公司之前一次性把这笔钱花掉而不是每年计提折旧费用,公司旗下的铁路资产将很快出现质量下降的问题,公司业务的竞争力也将随之下降。 因此,在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持有的资产上,我们实际上花费了比会计账目中折旧费用更多的资金。 不仅如此,未来几十年中,这种会计折旧费用和实际经营开支之间的较大差异将持续出现。 ”

由于越来越多的投资于重资产公司,巴菲特近年来反复提到“折旧”这个会计科目。 在年报里,他提到了历史折旧和资本支出之间越来越大的差额。

2015年,BNCF的资本支出58亿,是折旧费用的大概3倍,推测2015年折旧是19亿多,2016年BNSF资本支出约43亿,折旧费用是21亿。 也就是说,伯克希尔哈撒韦每年投入BNSF的资本支出巨大,而实际的折旧却低很多,所以会造成会计利润高于实际的经济价值。

“如果每一年公司管理层都告诉股东一些“公司重组费用”不应当计入企业业绩评估,而这些业绩调整项目实际上都是公司经营必需的开支,那么公司管理层就是在误导股东。 不仅如此,许多股票分析师和财经记者也都轻信了这种粉饰后的财务数字。 ”

“不仅如此,一些公司管理层更是大胆宣称“股权补偿”方面的开支不属于公司经营费用开支项目。 实际上,这样做的公司首席只习惯是在告诉股东:“如果公司向我支付一系列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来作为薪酬,股东就不用担心薪酬对公司盈利表现的影响,因为我会把这些开支调整掉”。 ”

巴菲特认为,“公司重组费用”“股权补偿”不应该作为利润调整,而应该计入费用,影响当年损益。

“现在,说说我自己的赌注和历史。 在2005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中,我指出,从整体来看,由专业人员进行的主动投资管理,在多年的时间内表现会落后于选择被动投资的业余人员。 我解释道,一系列“帮助者”(指职业投资管理人)向他们客户征收的大量费用,从整体来看,比起那些选择投资低成本指数基金的业余人员来说,会让他们客户的表现更糟糕。 ”

“随后,我下了50万美元的赌注,称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任何一名职业投资人可以选择至少5只对冲基金(那种很受欢迎并且费用很高的投资工具),在这段很长的时间内,职业投资人选择对冲基金的表现会落后于只收取象征性费用的标普500指数基金的表现。 我提出赌注期限为10年,并点名低成本的VanguardS&P基金来证明我的赌注。 随后,我充满期待的等待着各个基金经理(他们可以把自己管理的基金包括在5只基金内)蜂涌而来,来为他们的职业提供辩护。 毕竟是这些基金经理催促着客户给他们的能力下了几十亿美元的赌注。 既然这样,他们就不应该害怕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一点,和我玩这个赌注。 ”

“随之而来的是寂静之声。 数千名职业投资经理人通过兜售他们选股的能力累积了惊人的财富,但是却只有一名职业投资经理人——泰德-西德斯(TedSeides)站了出来回应我的挑战。 泰德是ProtégéPartners的联合经理人,他从有限合伙人手中筹集资金形成了基金的基金——换句话说,泰德的基金是投资了多只对冲基金的基金。 ”

“事实是,我们处于一个“中性”的环境中。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五支基金到2016年年底的按年复利计算的平均收益率仅仅为2.2%,也就是说在这五支基金中各投资100万美元到现在你会获得22万美元的利润。 而指数基金的收益会高达85.4万美元。 ”

这个无须赘述,巴菲特通过一个长达9年的长期赌局,证明了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维度来看,指数基金会超越大部分主动性基金的事实。 对于大多数业余投资者来说,如果没有能力和时间来深入研究股票和基金,不如投资于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结果可能要好于大部分股民和主动型基金、对冲基金——但要承认自己很业余,这也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转载至公众号:被解放的mogwai

在自己得意之时能够控制自己才是致胜之道

在自己得意之时能够控制自己才是致胜之道

职场经验在自己得意之时能够控制自己才是致胜之道,职场的生活充满了竞争,在职场上不能将这些问题一概而论,在职场上提出要求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学会向同事学习可以省掉很多麻烦,学会职场经验在自己得意之时能够控制自己才是致胜之道,职场达人非你莫属!

在自己得意之时能够控制自己才是致胜之道1

月有阴晴圆缺,潮汐有涨有落,人也有顺势与背势之说,顺境与逆境之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才能处变不惊。 别人落难,以已之力帮助他人其实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在自己得意之时能够控制自己,千万不能不可一势,过份嚣张,这才是致胜之道。

前不久,一家企业生产部经理垂头丧气地跑来见我,说是老板近来表现出对他极大的不信任,原本由他一个人负责的生产部硬是“塞”进来一个副经理,而且这位被新任命的副经理还主管了相当部分的工作,于是他便明显感觉到了一种威胁和不安,当然不悦之情是肯定的了。

当下只能安慰他几句,他便闷闷不乐地走掉了。 前几天有一次偶尔打电话去找他,只见电话里的他兴致很高,感觉得到他的心情很好,于是便询问他近况如何,他在电话的另一头压低了嗓门神秘兮兮地告诉我:“那小子因业务不懂闯了大祸被炒了鱿鱼啦!”语气中隐藏了一股按捺不住的兴奋,全然不见了那时的低落,甚至可以说有一些“忘乎所以”了。

放下电话,我总感到有些说不出的味道,猛然间想起了小时候大人们曾经常常给我讲的“乞丐捡到一只鸡蛋”的故事,乞丐的“鸡生蛋、蛋生鸡,然后财富遍地”的美梦终究因滑跌一跤摔碎了鸡蛋而彻底告终,大概人们常常容易犯的便是“得意忘形”的错误吧!

由此而联想到我们的身边、周围这样的事例可谓比比皆是。记得数年前一家外资企业的总经理秘书深得老总“宠爱”,平素她也有恃无恐,忘乎所以,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可惜老总任期届满一纸调令返回祖国,此秘书顿时失落,四处奔走另觅他就,只因平日里为人太过嚣张,偌大一家企业已容不下她一个小人物了!

由此看来,做事做人在春风得意时得想着不得意的时候。 月有阴晴圆缺,潮汐有涨有落,人也有顺势与背势之说,顺境与逆境之分,只有在平日里以平常心待人待物,“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才能处变不惊。

别人落难,以已之力帮助他人其实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在自己得意之时能够控制自己,千万不能不可一势,过份嚣张,这才是致胜之道。、

在自己得意之时能够控制自己才是致胜之道2

职业定位与职业成功的终极致胜之道

成功第一定律是什么

成功心理学的研究始终认为:在外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识别并全力发挥其天生优势——天赋和性格。

人际关系、努力、教育等都很重要,但都不是职业成功的关键。

只要你识别和接受自身的天赋和性格,配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寻找需要你所具备天赋和性格的岗位,持续地使用它们,并坚持下去,就有望成功,有望建立长远的职业生涯路径,获得更幸福的人生。

这就是世界最著名的调查公司Gallup盖洛普经过30年的调查得出的享誉世界的“优势理论”。

盖洛普优势总计有34项主题,每个人在测评时都会测出排列前5项的主题。 从数学排列组合的角度来说,总计会有种组合。 这么庞大的组合数量,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测评才真正能够发现人的个性。

而且,大量的调查发现:与那些不能发挥优势的人相比,那些有机会每天都能做擅长之事的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认为自己整体生活质量较高的可能性会高出2倍还多。

盖洛普路径的.切入点是“发现优势”,这与我们10多年的职业生涯实战相吻合,通过因材适用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个体、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个公式:

优势=天生优势+后天优势=(天赋+性格)+(知识+技能)

天生优势——是一个人油然产生并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包括天赋和性格。

知识是所学的事实和课程。 技能是做一件事的步骤。

天生优势是遗传和早期形成的。 一个人到15、16岁就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说其天赋和性格基本形成了。 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

天生优势是先天的,而后天优势(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 所以,天生优势是一个人优势的关键。

例如:作为一名销售员,你能够学会如何介绍你的产品特性(知识),甚至能学会问恰如其分的问题来了解每个潜在客户的需求(一种技能),但是你永远不可能学会如何在恰到好处的时刻以恰到好处的方式,推动这位潜在客户掏钱购买。 后者是一个人的天生优势。 有天赋的人能持续地表现优秀,没有这方面天赋的人往往表现平平,甚至很差,或者只是有时表现优秀,而不是持续地表现优秀。

虽然,有时可能没有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建立一种优势——有的人是“天生”的销售员,虽然对产品所知廖廖,仅凭其如簧之舌就足以说服客户购买——但是,缺少必需的天赋是决不可能建立优势的。

还有一个例子,在我从事地产文案策划职业中,我曾经招聘过的一个女孩,她天生对文字非常敏感,而且想象力极其丰富,可以说天马行空,再加上她对诗词、古文的沉淀与积累,对于语言辞藻的淬炼,相对其他员工更胜一筹。

在我们的同事中,还有一位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可能天赋优势缺少了一点点,显得比较平淡,所以对于特别创意型的工作,还是不如这个女孩,不过每个人各有所长,只要你能启动你的优势,并且,建立优势基础上的职业生涯路径。

诚然,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学历、名校固然是资本,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员工展出的能力,往往是领导们最为看重的。

同时,我也想说,在许多工作中,天赋是与生俱来,但依然需要你获得必需的技能和知识,直到你能基本胜任。

但,无论什么工作,如果你缺乏必需的天赋,你就决不可能持续地表现优秀。

因此,“扬长避短”最重要的是——扬“性格、天赋”之长,避“性格、天赋”之短。

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方面学习进步最快,成长空间、潜力最大,能够获得的成就也最大。 所以,与其把时间精力放在克服弱点上,不如把重点放在发挥天赋上成长更快、成效更大。

成功的职业之道,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控制弱点,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克服弱点上。

所以,我们要尽快走出“只要下功夫,什么都能学会”的误区,不要盲目参加销售技巧、领导艺术以及其它用心良苦的培训,然后指望脱胎换骨。 除非你具备必需的天赋,否则你的进步将十分有限。

我们应该首先识别自己的天赋,然后有针对性地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继而将它们转化为优势。

标签: 致胜之道 把握时机投资庞大股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