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的增长引擎:创新、监管和合并重组的影响

admin 22 0
医药行业是一个高度动态且不断发展的领域,创新、监管和合并重组等因素对行业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分析它们如何塑造医药行业格局。

创新

医药创新是行业增长的主要引擎。新疗法、设备和技术的开发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改善了患者预后,并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近年来,我们看到生物技术和基因治疗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进展有望为重大疾病提供变革性的治疗方法。创新的驱动力包括:
  • 不断增长的对新疗法的需求
  • 政府对研究和开发的资助
  • 医药公司对技术的投资
  • 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合作

监管

监管机构在医药行业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负责确保药物和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监管机构的政策和程序影响着产品审批、临床试验和市场准入。监管的积极影响包括:
  • 提高产品安全性

生物产业的中国状况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发展生物产业作出部署,作为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 我国推动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一批生物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治疗性疫苗与抗体、细胞治疗、转基因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培育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人用高致病性流感疫苗、分子诊断试剂、超级水稻、聚乳酸等一批创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产业化项目大幅增加,市场融资、外资利用和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出现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 当前,我国面临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保障、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为保障人口健康、粮食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亟需加快新型药物、作物新品种、绿色种植技术、生物燃料和生物发电、生物环保技术、生物基产品等开发培育和推广应用。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等突出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 。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等重要领域对改善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都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在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左右。 中国生物医药15年大致增长了100倍。 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已列出10大领域、35类关键技术,力争培育1000多家大型企业,以实现生物经济强国战略。 未来中国将重点发展新兴疫苗、小分子药、新兴中药、高产优质农作物、生物农药、生物制药业、生物能源、环境生物技术。 同时,扩大生物技术产业链,发展生物材料。 截止2000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 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 截止2006年,中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年产值达到600亿元,传统生物技术产业的年产值达到3000多亿元。 2007年,全国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年产值近万亿元。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到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具体目标包括: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发展,新业态健康成长,重点区域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主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明显提高,获得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增多,境外授权专利数量显著增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 2013—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显著提升。 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形成较完善的生物新产品、新技术市场准入、价格形成、市场监管等管理体系,建立鼓励创新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激励政策体系,完善行业公共服务、生物安全保障和产业统计等服务体系。 社会效益加快显现。 生物技术和生物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生物产业对改善人口健康、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提升。 但中国生物产业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应当充分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盘活中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 生物产业同其他高技术产业一样,将成为今后拉动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 但相对产业快速发展的潜力和需求,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已经成为许多生物高技术企业面临的瓶颈。 生物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风险投资的介入。 众多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一产业。 与传统制药产业不同,生物技术产业在一个月内即感受到金融海啸带来的严寒隆冬。 整个生物技术行业亦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残酷的资本市场崩溃。 经过这次金融海啸洗礼之后,多数生物技术公司的市值将回归自然,投资者也会更谨慎,这对产业或许是件好事。 这个行业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在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它将永远保持其创造力,它会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强大。 年均增速将超20%国务院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等目标。 《规划》还提出,未来三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将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较2010年翻一番,生物医药产业将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 生物制药优先纳入医保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未来将全面加快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能力,促使2013-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并推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市场和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和中药等各类药品都将得到扶持。 其中,生物制药,生物疫苗、蛋白多肽药物和血制品将是扶持重点,《规划》明确将优化生物制药审批程序,并制订完善生物药物纳入医保产品目录的相关政策。 此外,一批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基因资源库、菌株库、细胞库、毒株库个生物药产业化研发平台等都将由国家牵头建立,未来还将建设上述抗体药物、蛋白多肽药物和新型疫苗的产业化示范工程。 对于通用名化药,未来将围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和精神性疾病加速化药创新产业化,其中将重点推进缓释、靶向、长效等新型制剂的研发。 对此国家未来将完善化药价格形成机制和药品招标机制,推行药品原辅料的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以及建立药品参比制剂遴选指南目录。 此外,生物医疗设备创新也是未来支持重点。 《规划》表示到2015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其中将优先发展高性能医学影像、放射治疗、活体检验、体外诊断等医学装备发展。 细分产业均获扶持除了生物医药和生物医疗设备,《规划》对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未来发展也明确了支持措施。 在支持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方面,《规划》表示将推动生物基产品、特别是非粮生物醇、有机酸、生物烯烃等的规模化发展应用。 未来将建立生物基产品的认证制度,制定生物基产品消费的市场鼓励政策和农业原料对工业领域的配给制度,此外,绿色工艺产品也将获补贴,预计到2015年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将达7500亿元。 生物农业方面,预计到2015年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特别是将通过支持企业与优势科教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种业发展合作关系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在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方面,到2015年生物能源年利用总量将超五千万吨标准煤,相关产业产值将达1500亿元,特别是未来将建立有利于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的市场准入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未来三年,生物环保产业产值年增速将在15%以上,到2015年年产值将达1500亿元,其中用于水土修复的各类特种酶制剂和微生物菌剂产品将是支持重点。

生物医药BD的核心能力是做决策的能力!

在医药行业的今日,商务拓展(BD)不仅扮演着连接创新与市场的关键角色,更成为了推动企业成长和行业进步的引擎。 在全球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药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把握机会、实现突破,关键在于构建一支专业、高效、具备国际视野的BD团队。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物医药BD的核心能力?答案是“决策能力”。

为了助力生物医药行业的同行们成为具备决策能力的领导者,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三层递进的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通过深入学习与实践,帮助学员掌握生物医药BD的核心技能,从而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课程大纲

一阶课程:行业分析与BD实战技能

时间地点:2024年4月11日,南京

二阶课程:项目评估与团队建设

时间地点:2024年6月22-23日(周末2天),上海

三阶课程:决策力提升与国际合作

时间地点:2024年7月20-21日(周末2天),上海

课程面向药企、生物技术公司商务拓展专员、医药研发人员、技术部门管理者、医药行业投资人、行业研究咨询师,以及药企、生物技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海外商务拓展负责人等。 课程内容旨在帮助学员快速了解医药行业的基本知识、掌握BD基础技能、提升对医药市场的宏观理解、学习高级项目评估技巧、提高团队管理能力,并深入理解国际BD合作、交流策略与高级项目管理和交易架构设计。

讲师介绍:陈峻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副教授,佰傲谷项目交易平台特聘专家,复旦宁波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建设投资特聘专家,多家药企BD顾问,曾任江苏先声药物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并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

报名与咨询路径:[链接]。 注册即送立减99元课程优惠券,一阶课程直接抵扣。 课程联报优惠,可在链接中咨询客服领取。 关注佰傲谷获取更多生物医药知识与行业资讯。

“宇宙大药厂”辉瑞增长新引擎——抗癌药

随着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抗癌类药物正在成为全球医药领域一大风口,成为药企厮杀最为激烈的细分领域之一。 过去主打保健品和心血管药物的“宇宙第一大药厂”辉瑞也已强势杀入抗肿瘤药物这一炙手可热的市场。 目前,辉瑞在售的抗肿瘤药物有17种;而20年前,辉瑞还没有任何一款针对癌症的药物。 2018年,共有59款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其中4款新药属于辉瑞,分别为Dacomitinib(Vizimpro)、Talazoparib (Talzenna)、Lorlatinib (Lorbrena)、Glasdegib (Daurismo),且四款新药均为抗肿瘤类药物。 不少媒体将辉瑞称为去年的“最大赢家”。 医药市场分析机构EvaluatePharma预计,辉瑞新药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83亿美元。 辉瑞预计,到2019年,该公司肿瘤类产品的销量将首次超过心脏病药品和其他初级保健药品。 2016年8月,辉瑞击败众多竞标企业,以140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抗癌药生产商Mepation,一举成就了辉瑞在肿瘤领域的领先地位。 路透曾评论称,收购Mepation的交易,表明辉瑞并购策略从降低税负变为强化品牌药物的产品线,尤其是颇具利润的癌症治疗药品。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未来几年肿瘤治疗药物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将很快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 目前,全球药企均在加大对肿瘤创新药领域的投入。 1月3日,美国老牌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以现金和股票作价合计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制药。 新基医药是一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和研制治疗癌症和炎症和免疫疾病有关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 合并后的新公司年收入超过340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药企,仅次于辉瑞、诺华和罗氏。 据北京商报,此次收购被业界认为是BMS押注肿瘤药领域之举。 BMS在全球拥有包括PD-1明星产品欧狄沃(O药)等在内的肿瘤药物,新基旗下拥有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明星产品瑞复美。 业内人士认为,肿瘤药领域是目前医药行业最大研究方向,收购新基能够完善BMS产品线,增加竞争优势。 1月8日,美国制药公司礼来(Eli Lilly&Co)和Loxo Oncology联合宣布,双方达成并购协议。 礼来将以约8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Loxo Oncology。 后者在抗癌药领域是一家明星企业,专注于为基因组定义的癌症患者开发和商业化高选择性药物。 曾在2018年11月底获得了美国FDA批准的首个TRK抑制剂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商品名称Vitrakvi),该药物被证明对由罕见病基因突变引发的癌症有疗效,由Loxo Oncology与拜耳公司(Bayer)共同研发并合作销售。 市场普遍预计,新的一年,并购仍将是全球医药行业的主流趋势之一,而围绕肿瘤领域的并购案将令辉瑞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环境。 此外,核心肿瘤类药物专利到期也是未来辉瑞面临的营收风险之一。 去年三季报公布后,辉瑞收窄了全年收入和利润目标区间,称由于某些专利到期,加上产品难以提价,都将限制公司未来收入增长空间。 1月23日,瑞银将辉瑞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并将12个月目标价从48.5美元下调至46美元,称未来几年该公司关键产品的“专利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将大大抵消掉收入的增长。 瑞银分析师Navin Jacob称,Xeljanz Ibrance Xtandi,Eliquis Tafamidis等药品的销售额总计约200亿美元(大约占2015年总收入的30%),它们将在2025年到2029年期间失去专利保护。 其中,Ibrance是2015年获批上市的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药物,销售势头十分强劲,在上市第三年(2017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30亿美元,并成为2018年前三季度辉瑞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EvaluatePharma去年6月预测,Ibrance在2024年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82.84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乳腺癌靶向药物。 未来Ibrance等药物的专利保护一旦过期,可能会对辉瑞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更多精彩 财经 资讯,请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标签: 监管和合并重组的影响 医药行业的增长引擎 创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