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股票的风险因素和投资策略解读

admin 5 0

风险因素

竞争加剧:学而思面临着来自跟谁学、猿辅导等其他在线教育平台的激烈竞争。这些平台不断创新,推出新的课程和功能,以吸引学生和家长。监管风险:在线教育行业受到政府监管。监管变化或对学而思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对广告支出或课程内容的限制。师资队伍流动率:学而思的业务依赖于有经验的教师。高流动率可能导致课程质量下降和学生满意度降低。财务风险:学而思是一家高负债公司。如果其业务无法按预期增长,可能会面临财务压力和违约风险。信誉风险:学而思的信誉与其提供的课程质量和客户服务质量密切相关。任何丑闻或负面事件都可能损害公司的声誉并导致学生和家长流失。

投资策略

谨慎投资:考虑到学而思面临的风险因素,投资者应谨慎投资该股票。建议只分配一部分投资组合来投资学而思股票。长期持有:在线教育行业是一个长期增长的行业。投资者应考虑长期持有学而思股票,以利用行业增长趋势。关注财务基本面: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学而思的财务基本面,包括营收、利润率和负债水平。负面变化可能表明投资风险正在增加。多元化投资:学而思股票应作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投资者还应考虑投资其他行业和资产类别。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学而思股票的潜在趋势和支撑位。投资者应使用技术指标,例如移动平均线和布林线,来指导其交易决策。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使用财务数据来评估学而思的价值。投资者应使用指标,例如市盈率和市净率,来确定该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质性分析:质性分析涉及考虑学而思的竞争格局、管理团队和行业趋势等因素。投资者应进行研究,以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公司的长期前景。

结论

学而思股票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应仔细考虑风险因素和潜在回报。采取谨慎的方法,关注财务基本面并多元化投资组合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成功的机会。

认知变现

/** 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 **/ 前两年跟投了摩拜的VC大佬头脑风暴,聊到投资的本质的时候,最后不约而同地总结为认知变现。 今晚跟在上市公司做并购的老友吃饭,又谈到这一话题,觉得还是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因此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简单总结,跟各位探讨。 # 一、投资即决策 投资即决策,而决策差异背后的根本是认知水平,认知是大脑的决策算法:投资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下注,投资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胜率和赔率之间做平衡。 一人一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同一投资机会的认知也分不同的维度,不同维度的认知意味着各自完全不同的胜率选择。 没有高确定性为前提的高赔率,是赌博。 但市场普遍认知到的高确定性,在通常情况下又不可能给你高赔率。 所以问题的本质其实是你是否有超越市场大多数人的认知,适时的判断出市场的错误定价,以高胜率去做高赔率的决策。 # 二、认知是多维度的 成功的投资需要完整的体系支撑,多维度的认知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优化你投资体系的胜率和赔率指标。 比如对行业和企业经营的认知:行业空间、竞争格局、价值链分布、核心竞争力、增长驱动因素等;交易系统的认知:仓位管理、风险管理等;投资思维的认知:安全边际、复利等。 当然,不同人在整个体系的不同环节的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需要选择性的修炼边际收益最高的部分,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让自己的某一部分优质认知最大程度上发挥价值。 # 三、投资很难赚到你不信的那份钱 知道和相信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而真正的认知是相信,甚至信仰,我们先看几个数字: a、王者荣耀刷遍朋友圈,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截止到今天,腾讯股价今年的涨幅是72.3%,涨幅超越绝大多数资产的收益率,而绝大多数人也只是感慨下腾讯好厉害而已; b、相信大多数人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了很多关于google、亚马逊、Facebook、苹果、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明星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商业模式、创始人风格等各方面的知识,都知道他们很牛,但如果把六支股票做一个组合去复盘,过去三年的年化的平均回报也高达百分之好几十; 这些现象背后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商业模式的深刻改变,新生一代的消费习惯的升级等原因,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但能否真正的从知道到相信,进一步转化为可以投资的认知,则少之又少。 # 四、如何提高从认知到投资的转化率 对于我们大多数非专业投资人来讲,对于自己所从事多年的行业认知水平肯定是超越市场上大多数的人,因此对多年在某种特定行业中的积累、独特认知和趋势判断放在投资的视角思考,完全可以把这种深度认知轻松变形。 比如,「2010年google退出中国,很容易判断最大的收益方是网络,事实上网络那一年股价确实翻倍了。 比如爱玩游戏的人可以关注暴雪,了解手机行业的人可以关注高通,从事k12的人可以关注学而思、新东方。 」 我一直说,在过去的6-7年时间里面,除了一线城市的房价(是否参与的背后也是认知的差异),我们还错过了两拨超过10倍的投资机会。 一次是智能手机从10%不到的渗透率提高到65%的浪潮(2010-2013年中),相关产业链的公司都是动辄几倍的涨幅,其中生产触摸屏的欧菲光短短一年上涨近10倍; 另外一波是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65%之后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浪潮,在一二级市场都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大量高效率的投资机会,其中变现最快、同时也跟大多数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手游行业规模短短4年时间就增长了10倍(2012年-2016年从60亿左右增长到了600多亿),其中诞生的牛股就不言而喻, 一直到今天的王者荣耀。 相信,这两拨大的浪潮和机会绝大多数的80后、90后都是亲身经历、感同身受,因此如果你把这种身边的熟知现象,工作中对行业的积累通过深度思考转为真正的认知,再通过投资工具实现变现,那就是属于你的投资机会。 当然,创业也属于认知变现的范畴,李善友曾说,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是企业真正的边界,只是其要求更高,除了需要具备超越市场的认知外,还需要战略、组织等一系列综合能力。 而投资,特别是二级市场的投资,其交易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是大多数人认知变现最佳的路径。 一级市场投资门槛更高,交易成本也更为复杂。 当然,真正的如何全方位的提高认知能力又是一个宏大的话题,下次有机会再探讨。 附其他几点认识: 公司研究的核心是空间、结构、深度、角度;交易策略的核心是概率、赔率和预期差;投资体系的核心是对象,时机,力度;而投资最本质的核心是价值、安全边际和复利。 这几个环节是同心圆,越后面的越靠内环。 内环决定战略和原则,外环确定策略和技术;内环是道,外环是术;内环解决了What和Why,外环实现了落地的How;内环不牢靠是闷头乱撞,外环不扎实是夸夸其谈。 市场的高波动不代表高风险,反之市场的平静也不等于均衡。 公司的不确定性到底来自哪里?我想主要是: * 1、未来市场需求与当前预期之间的差异; * 2、公司战略制定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3、对经营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不可控因素(如原材料波动,汇率波动,政策重大变化,颠覆性技术革新等); * 4、竞争烈度的大幅提升; * 5、随着时间的拉长使一切事物不可控进而不可测。 对于上述一到三的对策,其实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是提升这三项确定性的根本依靠;对于四,更重要的是生意属性上的根本特征,已非简单事在人为的范畴;对于五,唯一需要的就是对生命周期的敬畏和对安全边际的重视,其应对本质已在企业自身之外。 投资人的主动性努力不外乎以下几点: * 第一,寻找中长期经营提升确定性高的企业; * 第二,寻求中短期赔率好的价格; * 第三,构建能平衡黑天鹅风险和研究的有效回报的投资组合; * 第四,持续学习争取每年进步一点点; * 第五,保持身心健康,做好以上循环并耐心等待。 其它的,基本就交给国运了。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有多大?我觉得: * 第一,它是重要的,但它一定是在一个长期的刻度上才显示出这种优势; * 第二,所谓的配置一定要有足够的力度才有效果,优质的配置机会但你只配了很轻的资产,也没什么意义; * 第三,资产配置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升值,它是分担风险,这两者区别很大。 * 最后,配置的重要性与单一资产的规模成正比,大部分的人问题不是配置而是规模。 繁荣总是静悄悄的发生,而灾难总是在大吵大闹中降临。 市场时刻都热点繁多,新闻每天都有惊悚头条,但咱做投资的真要有点儿满清太祖那「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劲头。 与真实的价值为伍,站在概率和赔率的有利面,透彻理解并执行复利法则,其它的何必管它那么多?大多数的所谓对策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大部分刺激的新闻都与投资没关系。 其实过度的关注反映的是内心的焦虑,这是种病,而且不好治。 投资成长中有两个临界点,在第一个临界点之前是艰辛的学习,用勤奋都不足以描述,简直是废寝忘食的恶补。 完成这个阶段的时间因人而异,但1万小时定律是最起码的。 过了这个基础临界点后,反思和质疑开始产生价值(之前别瞎反思),实践和总结推动着越过第二个临界点,但悟性和天资可能让一些人永远翻不过去。 两次质变之后,将开始享受学习积累和资产积累的双重复利。 理性让世界有序,感性让世界多彩。 理性让我们区别于动物,感性让人区别于机器。 理性催生了科学,感性孕育了艺术。 理性可以培养和训练,感性多是自然的萌发。 失去理性很难美好的生活,失去感性很难拥有真正的生命。 投资的窍门就是巧方法+笨功夫。 巧方法是指方法论体系,让你事半功倍,做到高效聪明的整合信息碎片形成完整认识;笨功夫,就是踏踏实实花时间花精力一点点去阅读、搜集和积累。 市场里80%的人被笨功夫这层就淘汰了,基本失去超额收益的入围资格。 剩下的又有一半儿被巧方法挡住了,原地打转收益与付出无法匹配。 所以相当赢家,既要甘于「笨」又要善于「巧」。 总有朋友对我说:看你每天晃来晃去的,投资就那么轻松啥都不用干? 我说当然不是,只不过我们工作的形态不同。 一般工作的繁忙很容易识别,但投资工作其实就是三件事:学习、思考、做决定。 除了学习研究是较容易看到的,更重要的「思考」和「做决定」完全可以一点儿外在表现都没有,但其实它们才是最重要的可积累无形资产。 职业投资人的社交很单纯,不需要维系多余的社会关系。 在主动筛选后能沉淀下来的是三种人: 第一种是有料。 某一方面的学识好,能弥补自己的知识短板开拓思维,与之交流有益; 第二种是有趣。 或风趣豁达或古灵精怪,与之交往总能给生活带来一抹亮色; 第三种是有品。 就是能信任靠得住,价值观相近可坦率的说心里话。 当然如果能多条兼顾,自然是交友的精品。 投资很难赚到你不信的那份钱。 往小了说,对一个公司没有充分的信心,最多只能赚到财务数据直接相关的那点儿钱,再远点长点的钱是不可能赚到的。 往大了说,对国家未来从心底悲观,那么最多赚到几个波段的小聪明的钱,要赚大钱也很难了。 格局、历史感这些东西在99%的时候都很虚,但在1%的重要决策时刻往往就是强大信念的真正支撑点。

老公痴迷炒股,我该怎么办

炒股并不说一定是坏事。 但是要合理的分配。 在中国想直接全职通过炒股致富是很小概率事件。 但是你可以支持他做长期的优质小盘股定投。 比如每年拿出百分之15-20的收入投入股市,而且有高分红。 就算亏了每年也有不错的分红。 些许年后会大赚一笔。 但是投资归投资,生活才是主要。 自己的主业不能丢。 你老公痴迷炒股,你也可以先去了解投资是怎么回事,然后去和他讲解理性投资。 不能丢失生活。 人被认同之后,会更容易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祝你生活幸福

风暴下,学而思和新东方,从财务视角看怎么活下去

写在前面:学而思和新东方股价暴跌,单日跌幅堪比财务造假的瑞幸咖啡。 但最后倒下的,一定不是它们,而是作业帮和猿辅导之类。

系列文章:教育一旦被资本控制,你的孩子再也无法翻身

(一)政策重伤的是谁

以雷霆之势,为学生减负的新政策落地。

学而思的母公司好未来,以及新东方、高途,也以雷霆之势急速暴跌。

美股上市的好未来,一晚跌去70%,股价收盘6块钱。

在刚过完年的彼时,好未来股价最高触及90元。

在疫情加持下,风光无限。

90元跌到6块钱,跌去了95%。

5个月的光景,还持有股票的人,应该想拿豆腐拍死自己。

而美股的新东方也从20元,跌到接近3元。

相对好那么一点点。

而高途就更惨,从150元杀到3.5元。

把裤衩都要跌没了。

但是,这些公司股价跌这么惨,尚且不致命。

为什么?

先看政策细则,里面三句话尤其关键: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机构。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这三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

在里面的可以继续,但是要整改,新的不会再有了。 但在里面的也融不到钱扩张了。

这条赛道,由于疫情的原因,去年大幅度的涌入资本。

现在等于告诉这些资本,你们被闷杀了。

因为资本风投的这些教育机构,以后上不了市。

当场内的这些玩家,不能上市后,资本投入的钱,没有退出机制。

风投只有靠IPO上市,让二级市场去接盘,自己才能套现离场。

当IPO上市的渠道封锁后,也不会有新的资金进场和接盘,大家避之不及。

那风投没了,自己花利息借钱呢?

这也是灵魂拷问了。

你现在都是非盈利机构了,你拿什么钱还利息。

对银行有一个很形象的形容,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除了银行,还有其他渠道吗?

也没了。

所以,在这种局面下,只要目前已经上市的头部玩家,

学而思、新东方、高途这些 ,

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进行针对性的整改。

熬过了寒冬,并活下来,

未来虽不会再有巨额收益,但依靠教育赛道,跑赢GDP还是不在话下。

那剩下的那些没上市的玩家,

比如猿辅导和作业帮,

当初借由风投大量融资,企图通过在线教育对头部的学而思和新东方弯道超车,

现在这种机会已经被彻底扼杀。

这种模式放在地产领域就是恒大对万科、保利实现弯道超车。

系列文章:万科、保利、恒大、碧桂园,谁能活到最后!用数据看

两者都是借由资本加杠杆,差异只是恒大的杠杆是债务,要还钱。

猿辅导和作业帮的风投是稀释股权,不用还钱。

当地产信贷收紧时,恒大的现金流就出现压力。

而教育的风投盛宴,虽然不用还债,但资本失去退出通道,只能戛然而止。

至于赛道外等待进场的玩家,现在连门票都没有了。

虽然头部公司,股价暴跌。

但政策真正重伤的,都埋在台面下,不为人知。

(二)看头部玩家的财务数据

通过看学而思(好未来)的财务数据,可以得出几个清晰的结论。

学而思上市后的扩张可以分两段,15年前和15年后。

15年之前,整体稳步扩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真金白银),在10亿上下。

投资和融资也非常克制,规模扩张稳健。

15年之后,迅速迈开脚步扩张,

经营活动净额从16年的20亿开始,在20年突破60亿,

这是好现象,说明赚到钱了。

同时段,用来扩张的投资活动净额迅速增长,

16年才34亿。

到20年疫情期间,逆势大扩张,

花出去的钱比收进来的多了176亿。

但是,通过融资活动的净额可以看出,

扩张的钱都是融来的,

可以是股权融资,也可以是债权融资。

这一整年,真金白银经营性现金流是63亿,

但是扩张多用了176亿。

这显然是无法覆盖的,主要靠多融资319亿搞定。

16至19年,虽然也在大步扩张,

但是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差距不大,

都是合理范围内去抢占市场,步子迈的不算大。

接着看利润,

回溯十年数据,学而思长期的利润都在稳定增长,

但是,19年和20年,净利润为负。

是行业发生了变化还是企业发生了变化?

企业角度看,学而思的毛利率长期稳定,一直在50%上下,

但是,净利率在19年和20年快速下滑,

这导致了连续两年的亏损。

那净利率的下滑,无非是费用快速增长所致,

我们拆分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通过研报数据可以看到,

19年开始销售费用率快速提高,呈45度上升。

管理费用相对小幅增长。

这也可以得知,整个行业应该产生了大量的竞争者,

导致学而思只能投入大量的销售费用与对手一战。

我们从各大综艺节目的培训机构广告,应该也能感受这一变化。

19年的竞争者入局,加上20年的疫情,

在线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大量资本进入赛场。

猿辅导在20年融资35亿美元,作业帮融资23.5亿美元。

行业头部企业学而思,即使不想扩张,也只能被动应战。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新东方身上。

学而思在18年开始扩张,至目前已经基本将一线和二线城市全覆盖。

这也和它的净利润、净利率、投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的变化相匹配。

那作为挑战者,由于上市通道关闭,投资方直接被埋。

在行业清退后,活下来的只能是几大龙头。

这倒也是政策想看到的,

大量中小机构退出,行业向头部集中,更好管理。

也更好控制风险。

(三)头部企业会怎么做

首先是积极按照政策要求,

该整改的整改,该遵守的遵守。

资本投入骤降,战线逐步收缩。

储备好子弹(现金流)准备过冬。

好在新东方和学而思,分别手握100亿和200亿的现金储备。

两者之中,无疑新东方更好,有息债务很少。

而学而思,在20年新发行了债券。

如果要比烂,有更烂的在下面。 大块头过冬总是有优势。

冬天过去后,当对手没能从冬眠中醒过来,

春机勃勃时,又一轮新的生机逐渐到来。

(四)结语

新东方和学而思的股价,飞流直下。

大可不必待在下面接飞刀,

留着中长期观察,倒也是不错。

标签: 学而思股票的风险因素和投资策略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