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力股票:深入分析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

admin 16 0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000603)是一家领先的叉车制造商,在叉车行业拥有超过 20 年的经验。

市场趋势分析

市场需求强劲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仓储物流的蓬勃发展,叉车市场需求大幅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预计全球叉车市场将在 2023 年至 2028 年间以 6.2%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电动化趋势

全球范围内,电动化正在成为叉车行业的主流趋势。电动叉车比内燃叉车更加环保、高效且成本更低。安徽合力积极布局电动叉车领域,推出了多款电动叉车产品。

公司基本面分析

稳健的财务表现

安徽合力拥有稳健的财务表现。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近年来持续增长。2022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04%,净利润同比增长 22.45%。

科研实力强劲

安徽合力高度重视研发,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渠道优势明显

安徽合力拥有完善的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市及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销售渠道优势明显,能够有效地触达客户。

投资机会分析

价值低估

从估值角度来看,安徽合力股票目前的动态市盈率约为 15 倍,相比行业平均水平,估值相对较低。

成长潜力较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电动化趋势的加速,安徽合力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成长潜力较大。

政策利好

国家大力支持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这将为安徽合力的电动叉车业务带来利好政策。

风险分析

市场竞争激烈

叉车行业竞争激烈,安徽合力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

原材料价格波动

安徽合力的生产成本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于具有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建议关注安徽合力股票的投资机会。公司基本面稳健,市场需求强劲,成长潜力较大。建议在审慎评估风险后,适时买入持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票,景谷林业和安徽合力多少钱适合买入?

景谷林业()投资亮点:1、林业资源:2001年公司投资8800万元取得了景谷县境内51万亩林地经营权,新建设了20余万亩速生丰产林。 公司将积极建设与快速发展相匹配的大规模原料林基地,夯实发展基础。 林产业一直是景谷县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全县有林地面积894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9.19%,其中商品林679.3万亩;人均拥有林业用地30亩;森林覆盖率74.72%,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的4.1倍多;活立木蓄积量4832万立方米;森林年净生产量221万立方米。 云南省现有松林面积473万公顷,蓄积量3.127亿立方米,松脂贮量101万吨,居全国第一位。 2、林业龙头企业:公司是全国第二家、云南省第一家林业企业上市公司,地处云南思茅地区的一家集“林业资源基地、林化工产品和林板加工”三位一体的林业森工企业,是全国最大的松香生产企业,云南省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和供应商,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和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年产松香3万吨、松节油6000吨、林板15万立方米。 松香产品在云南省的市场占有率为30%左右,国内占4%以上,林板产品省内市场占有率为26%。 3、品牌优势:公司主要产品有“海帆”牌脂松香系列产品和“航天”牌人造板系列产品。 “海帆”牌脂松香集“消费者信得过产品”、“中华驰名品牌”、“云南省名牌产品”、“知名出口品牌”于一身,是出口免检产品,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地区;“航天”牌人造板产品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在西南地区享有很高的信誉,是众多建材业主的首选产品,被评为“云南省名牌产品”。 4、集装箱底板生产线:报告期内,公司拟受让云南登明集装箱地板有限公司79%股权。 公司规划建设集装箱底板生产线,以充分利用公司竹木资源并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产业链。 登明公司拥有集装箱地板生产的相关资质认证和技术。 负面因素:1、附加值不高:公司人造板等产品均为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 2、金融危机影响:公司林板、松香等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销量出现下滑,公司业绩不佳。 综合评价:公司是云南省第一家林业企业上市公司,地处云南思茅地区,林木资源丰富。 公司是总后勤部叉车定点生产企业,制造能力和资产规模在国内独占鳌头。 从行业前景来看,《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财政部等四部委关于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等,都形成对国内工业车辆行业发展的利好因素;同时,我国物流业的低起点也给叉车行业的发展带来机会;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更有利于加大出口力度,这些均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前期大股东叉车集团连续增持股份,也显示出其对公司成长前景看好。 该股近期连拉阳线,周五放量显示突破欲望,后期可重点关注。

哪位高人能较具体的分析一下安徽的经济发展概况及趋势?

致安徽经济发展的十点建议!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被国家冷落三十年的安徽终于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的时代,安徽终于迎来大发展的机遇,《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家给安徽制定战略定位发展如下:一、规划范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2008年规划区人口30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8l8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45%和66%。 《规划》提出,到2015年,示范区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更加良好,长江、巢湖水质改善。 到2020年,示范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安徽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带。 二、产业空间格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双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专业的前沿地带。 三、产业承接发展重点: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 重点从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 如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处于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时期,安徽迎来大发展时刻,沉睡多年战略定位徘徊不前的安徽终于有了明确清晰的发展方向,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阶段,不可否认,安徽仍然是不发达地区,仍有诸多制约安徽大发展的因素,安徽大发展应具备以下十点建议:1、打造廉洁高效具备现代服务意识的政府省内官场浮夸风、“假、大、空”十分盛行,实干作风非常薄弱,贪腐前仆后继,买官卖官、官场裙带风、家族化盛行 ;需要花很大力气改善和铁腕清除官场跑官买官不作为等萎靡作风,铲除乱作为官员,展示安徽新形象,打造小政府、大社会,比发达地区更高效率的办事服务意识和思维模式。 2、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政策,积极吸纳人才的战略一份网上统计资料显示:安徽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太弱,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山东等省市,是接纳安徽毕业生主要流向地区。 尤其是博士生和硕士生,流出率竟分别达到了78.73%和79.30%”。 21世纪大发展的前提就是人才战略,在全球WEB2.0时代, 落后地区寻求大发展,必须拥有比发达地区更加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理念,清除与时代发展脱节的年龄偏大公职人员,积极推行吸纳人才战略,突破一切阻力,向全国公开招贤纳士,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政策,开动和引导政府和民间一切力量与智慧千方百计找差距、寻思路、重民生、求发展,安徽大发展更需要詹夏来这样实干型的领头人。 3、创造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建立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开展打击权力寻租活动,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违纪的政府机构或政府公务人员个人的征敛、收缴行为,使政府的分配行为与其行政职能相对应,抑制腐败的孳生。 逐步减少和淡化行政部门的权力,使其权力行为转变为服务行为。 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制度约束。 建立积极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中,更能为现代商业社会体系服务。 使软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成为地区软实力的代表。 4、建立皖南旅游区以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和高铁正在建立,而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这片中国最丰富的皖南旅游区通向长三角中心城市交通依然不完善,应尽早联合苏浙沪向国家申请立项沪芜城际铁路,(上海-湖州-广德-宣城-芜湖,约260公里,这条城际铁路并与宁杭、宁安城际铁路相连),同时在沪芜城际铁路广德段扩建至黄山的快速铁路支线(广德-宁国-绩溪-黄山),把皖南最丰富的旅游区(黄山、池州、宣城)建设成为上海、南京、杭州三极品字形经济区域中心1-2小时交通圈,从而皖南地区与长三角中心城市步入”同城效应”时代;从城市区域化发展来看主要表现为集聚→中心化→扩散→中心城市→重新集聚→扩散→城市群的演化路径,因此,皖南旅游区与上海、南京、杭州城市群处在1-2小时交通圈内,正处于城市区域发展的“重新集聚”阶段,因此,城市圈的发展的前提必定是更快捷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地理空间的缩短必定带来深层次的多重互动,从而更易接受来自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强大的辐射功能,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交往的“集聚效应”作用,同时,交通的便利更能向长三角展示灿烂的徽文化、文房四宝、徽派建筑、徽学、徽墨等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5、建造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平台安徽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名人故里数不胜数、灿烂的徽文化、悦耳动听的黄梅戏;特别是仅次于京剧的黄梅戏,因官僚主义排挤人才的多种因素,黄梅戏如今已下滑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凋零状态!相对于昆剧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世博会大放异彩,黄梅戏已经在文化产业中已经边缘化了。 振兴文化产业,大力清除省内官僚主义,特别是铲除“假、大、空”者,切勿让外行人领导内行人,真正让内行的人负责文化产业,吸收大批优秀人才,大力宣传和推广徽文化,特别是在当今诚信普遍缺失的现代商业社会里,更应推介徽商的“诚信、戒欺”的精神。 积极通过图书、音像、影视、传媒、演艺、网络等各种平台推广安徽的文化产业资源,为经济发展起到桥梁的作用。 6、跨越式发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安徽发展最快的县---广德,因其毗邻江浙两省,吸引长三角投资最多的县,经济发展快速,引人瞩目,但由于着重GDP,引进了化工、纺织印染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甚至连个污水处理厂都没有,广德县的空气质量明显比省内周边县市差。 走跨越式发展是沿袭过去“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以低价卖土地承接和引进长三角被撵走的淘汰污染高耗能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短期发展,创造官员政绩GDP,还是着眼长远,只有另辟蹊径;发展经济和周边区域比拼GDP污染环境非明智之举,扬长避短,走比较优势战略发展道路,在相对生态环境良好,劳动力成本较低下寻求突破,必须以目前尚未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着重生态环境建设,引进无污染的轻工业企业,打造长三角生态休闲后花园,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为本,走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走可持续、和谐发展道路。 7、土地开发过程中维护农民的利益,避免暴力拆迁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的兴起,外来投资者特别是长三角投资者纷至沓来,地方政府纷纷建立开发区、工业园吸引外资,低价征用农民土地,拆除农民房子,甚至对农民抵制非法征用农民土地采取抓捕、打人、拘留都暴力手段等情况屡见不鲜。 在这网络大爆炸的时代,采此手段只能为地方抹黑。 在地方发展经济过程中,征用土地和拆迁房屋应积极与农民协商沟通,按照法律补偿标准规定赔偿失地农民,并给农民办理社保,或者以农民土地作为股份入股当地开发区,参与当地分红,避免暴力行为,与民友好协商,才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8、建立开明、开放的言论环境,积极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安在线旗下的中安论坛对于针砭时弊的文章往往采取封帖和删除,对发帖者ID进行封杀,合肥论坛对批评时政的帖子也多有限制,从某种意义透示了安徽网络舆论的自我封闭,也揭示了省内论坛在全国无任何影响力。 批评时政、针砭时弊、建言献策,其实都是发帖者对家乡的关心与关注,对一些黑暗现象和乱作为现象进行曝光,对地区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需要论坛管理员引导得当,并不是一删了之。 对突发事件及公共危机事件处理,切勿对网络民意置之不理,充耳不闻,在人类文明政府的最基本的底线基础上,应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突发事件。 然而省内官员“假、大、空”盛行,也无任何个性官员有开明、开放的实际举动和言论。 在WEB2.0时代,更需要开明、开放的环境,官民互动,广开民智,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9、大力建设好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汽车跳,安徽到”!“到了安徽,年年修路,就是路修不好”!这是外省人对安徽公路的评价,也正是安徽公路的真实写照,也令每一个皖省人蒙羞。 特别是同时与江苏浙江两个最发达省份接壤的宣城地区,其境内318国道坑坑洼洼,坐车就像坐摇窝子车,蹦蹦跳跳,把人五脏六腑都要颠出来。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这是任何地方发展经济必备的前提;成功的人士找方法,失败的人士找借口;看不到的差距就是最大的差距,看不到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安徽交通部门应深刻检讨和反省“豆腐渣”公路形成的原因,不能老拿与发达有差距的借口来搪塞,否则就是安徽发展的绊脚石和罪人。 建设好质量优良的公路和路边具有生态绿化带,是吸引外来投资者的必备条件。 10、 加大扶持本省民营企业的力度,争创知名品牌综观省内没有一家民营企业在全国叫得响,更无中国知名品牌;其深层的原因是官场肉食者对民营企业抑制限制以及“吃、拿、卡、要”等等的竭泽而渔的政策大行其道.作为国企的奇瑞汽车的辉煌跟当时的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实干作风密不可分,正是由于詹的汽车梦和他务实的作风,奇瑞成了中国三大民族汽车品牌之一,詹是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实干的官员。 创造宽广、宽容、宽厚的良好环境,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金融方面扶持支持引导的开明政策,积极引导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将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关于霍山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我们最近对霍山县作了一次调研,感到这个县发展经济的路子和经验值得重视和总结,由此也对加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霍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库区和老区县,区位比较闭塞,资源也很有限,先天条件并不优越,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条很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引起广泛关注。 通过座谈和考察,印象比较深的有五点:第一,面对宏观环境和经济周期变化,各地经济发展多数经历过起伏,但霍山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1990年—2004年14年间,全县GDP年均增长13.7%,高于全省县域同期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 第二,霍山曾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相当突出。 1989年,该县工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24%,去年高达53%,居全省各县之首;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63%来自工业税收。 第三,作为一个深处大别山区的边缘小县,外向型经济已形成一定的气候。 霍山大兴开放之风,形成了人人谈开放、举县抓招商的良好氛围。 2004年,全县出口创汇5047万美元,位居全省县级前3强。 第四,面对宏观调控和各种要素制约,霍山的园区经济仍然办得红红火火。 该县工业园区创建于2002年,短短两年多时间,入园企业20家,其中有16家企业、26个项目是在宏观调控之后进入园区的。 第五,霍山的发展不只是工业经济一枝独秀,而是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动局面。 他们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污染不进霍山”,“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做,劳民伤财的事坚决不干”。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打造了在全国叫得响的四张“名片”: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社会治安模范县、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县、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二)在同样的宏观环境下为什么基础条件并不优越的霍山县能够突破局限、加快发展?通过调研,感到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霍山县在发展过程中较好地坚持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赋予解放思想以新的内涵和实际内容。 在他们看来,对于一个信息比较闭塞、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的山区县,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是具有决定性的先导力量,必须紧抓不放。 为此,他们在提出每一个发展思路和战略部署前后,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 在“工业富县”战略初提之时,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党政干部、企业家等不同层次的代表“四上宁国”,连续开展几轮思想大讨论,形成了共识,使工业强县战略在全县牢固生根。 从一定意义上讲,霍山发展的过程就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从认知到实践、由精神变物质的过程。 二是霍山县在发展中抓住了能人兴县这个关键,培育了一批高素质的市场主体,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 他们善于发现和利用市场经济的先知先觉者,注重发挥乡土能人的作用,鼓励党政机关中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到企业发展,催生了一批企业家梯队和高素质企业群体,带动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发育。 为营造能人创业和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他们注重集中力量扶持大户,注重资源配置向能人和优秀企业家集中,对有贡献的企业家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促进企业资本积累的进程,激发企业家创业和发展的积极性。 从1992年开始,霍山县就对年纳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家,按纳税额的1%给予奖励,产生了很大的激励效应。 突出“人”的作用还表现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他们有明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懂经济的干部充实到经济主战场,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 特别是霍山有着良好的包容环境,外面的优秀干部来得多、扎得下根,并影响和带动了本土干部的成长。 三是霍山县较好处理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走上了“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 作为县一级,霍山和多数地方一样,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也面临调控手段和要素资源不足的制约。 霍山县能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营造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当地的企业和群众反映,霍山党政干部的心思和精力是用在发展、用在经济建设上的。 大家的兴奋点不在于位子和帽子,而在于怎么把工作干好、把经济抓上去;工作的着力点也不是放在怎么抓权、怎么管企业上,而是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霍山的经验当然不只这些,放在全省来看,最值得总结的一条,就是他们能把看明白、想明白的事干明白。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很多县都不乏好的想法和思路,很多人都能看清楚、说清楚,但怎么把思路转化为行动,把看明白、想明白的事真正做明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霍山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认准的事,就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去干,不走神,不翻烧饼;在于他们对于决策部署的落实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做到方向明确、措施具体,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各种手段和资源,做到政令畅通、执行到位。 从工业富县的提出,到山口经济的推进,再到园区经济的发展;从提出思路,到形成共识,再到做出成效,从霍山的发展轨迹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的作风,一种上下同心的合力,一种运作资源的能力。 更可贵的是,霍山的经济发展是一场“接力赛”,而这种“接力赛”源于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 在霍山,人们经常提到的几届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任职时间都比较长,都有从副职到正职、从政府到党委这样一个经历;而且,在霍山,历任领导一届继承一届,一届发展一届,做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正是这样一种风气和传统,使该县发展少了折腾,形成了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明白的良性循环。 (三)霍山的经验表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县一级自身。 只要各县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总能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路子和办法。 调研发现,霍山发展也面临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带有共性的矛盾和问题。 比如,作为一个地处偏僻的人口和资源小县,霍山县不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经济素质,要实现新的突破,压力很大。 尽管霍山工业发展启动较早,形成了一定的先行优势,但由于山区县地理区位的先天不足,要素供给和配套环境相对薄弱,发展容量较为有限,一方面,县里要千方百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县域的弱小功能又难以承载大企业的需求,成长起来的优势企业不得不走出去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县域面临“做大”与“留大”的两难局面。 同时,金融服务薄弱的问题在霍山很突出,每年通过招商引来的资金还抵不上存款外流的数量。 此外,县里对县域功能缺失问题反映也比较强烈,感到上面管得还是多了一些,县级政府事权、财权和管理权不统一的矛盾对工作钳制较大。 (四)县域兴则全省兴。 霍山发展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第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导向。 我省县域经济整体基础还较为薄弱,要全面振兴县域经济,需要有加快发展、迎头赶上的决心,更要有坚持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 首先,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 应当充分尊重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推动发展,形成有利于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导向。 一方面,在上对下的指导上,省、市要为县一级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县级干部从长计议的预期,引导县一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多做强基固本的事情上,放在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上;另一方面,县一级自身尤其是领导团队,要进一步强化统驭力、执行力和转化力,对认准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一以贯之抓落实,把好的思路转化为好的发展绩效,真正把看明白、想明白的事干明白。 其次,正确的导向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 在激励和支持政策上,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发展相对薄弱地区,重点支持他们做一些打基础的事情;对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则支持他们更快、更好发展,发挥倍增效应,形成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和甲级队;奖励政策必须打破“平均用力”现象,比如,对经济强县,应当在体制上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使其管理幅度和深度与经济扩张的能力相匹配;奖励的方式也要改革,比如对办得好的园区,可以奖励用地指标,或在园区建设引导资金上予以倾斜等。 其三,正确的发展导向说到底是用人导向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选好、用好党政主要领导。 要强化任期观念,处理好干部提拔与稳定任期的关系,避免领导干部过快流动,影响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同时,加大干部“双向”交流的力度,选择一批视野开阔、熟悉经济、作风务实的省、市年轻干部到县一级任职,同时选拔一批县直和乡镇干部到省、市机关和发达地区锻炼。 第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找准方向和突破口。 县域经济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不管各县情况如何差异,加快工业化是基本取向。 抓住工业化这个主要矛盾,县域经济的其它诸多派生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霍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当然,工业化途径可能有所不同,有的是优先发展加工制造业,有的则从农业产业化入手,而有的可能先从三产突破,但无论如何,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要加速工业向园区集中、资本向能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把工业化与市场化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工业化与城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 当前,特别要在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要在开放型经济上突破。 通过外向型经济,可以植入先进的观念、技术、人才等稀缺要素,有效突破县域工业化的瓶颈约束,实现工业的快速扩张。 要进一步强化开放的观念、市场配置资源的意识,全力推进东向发展战略,把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作为推进工业化的主要途径来抓。 二是要在工业园区上突破。 越是在宏观调控趋紧的情况下,越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决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 要把招商引资与发展园区工业更好结合起来,注重围绕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引导关联企业进园区,促进企业集群化发展。 第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培育内生力量。 要着力培育内生力量,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把各类创业主体激活起来,使一切领域的创业潜能释放出来。 首先,要培育市场主体。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适宜民营企业发展的气候,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让民营经济唱主角。 其次,要加快成长一批能人和企业家。 目前我省县域不少企业家存在着素质不高、“小富即安”等问题,有的缺乏职业企业家精神、“官本位”意识还比较浓。 必须加大引进、培养和开发力度,创造一个有利于能人和企业家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想创业的能人和企业家成就梦想。 第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有效化解要素瓶颈约束。 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支撑体系问题。 在继续加强与国家有关银行的合作、争取更多支持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加快地方金融的发展。 要发掘民间资本的力量,引导、鼓励、支持县域民间资本发展县域金融组织和资本市场。 二是人才保障问题。 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在大中城市设立窗口或建立研发基地等形式,搭建吸引外地优秀人才的平台。 各县可以依托县级职业技术学校等教学设施,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三是土地供应问题。 省里应当在坚持“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则下,根据各地发展的不同情况,优先保证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的正当用地需求。 第五,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城乡统筹。 首先,要坚持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步伐,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 应当把县城建设作为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支点,提升载体功能,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度。 其次,要坚持以工促农,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要运用工业协作理念,加快培育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购销大户和农村商品经纪人,从根本上解决“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 其三,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要重点加大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要集中财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农村低保、合作医疗、社会救济等各项制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第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县级政府的主要着力点放到营造环境上,推动整个政府行政理念的变革。 围绕建立“服务型政府”,大力促进行政资源的重新整合,推动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真正把政府的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 省级要围绕县域的实际需求,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核心是简政放权,从根本上改变县域治理结构,为县级政府转型提供支持。 当前要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做到能放则放、该放就放。 同时,大力推进县域综合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农村基层工作运行新机制,改进省直部门对县一级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请大家帮忙分析600761和000927的走势

安徽合力(24.00,-0.07,-0.29%)()是我国叉车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正通过自主创新使自身向世界叉车制造业十强挺进。 公司重点技改项目合力工业园备料中心一期运营良好,中小吨位内燃叉车事业部首台内燃叉车目前已顺利下线。 另外,“十一五”规划中对机械装备行业大力发展的扶持为叉车行业发展带来了机会,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加大出口力度,这些都为公司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预测2006年净利润有望大幅增长,充分显示公司业绩加速增长的趋势,前期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能扩张,扩张效应有望在今明两年显现。 目前该股蓄势特征明显,后市有望依托20日均线突破。 (东北证券 郑立挺)一汽夏利()点评:参股30%的一汽丰田是公司利润主要来源,2006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来自一汽丰田的投资收益占一汽夏利(9.85,-0.15,-1.50%)利润总额的81.88%。 随着5月份三工厂新花冠的投产,一汽丰田今年产销预计为27万辆,销售收入预计为410亿元。 基于新品上市提升本部盈利水平和一汽丰田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公司今明两年业绩将快速增长。 同时,随着一汽集团整体上市预期不断增强,一汽轿车(9.04,0.00,0.00%)的快速上涨也有望带动公司重新走强,可密切关注。 问题补充:后期该怎么操作?继续持股!

标签: 安徽合力股票 深入分析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