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数码股票投资策略:评估风险和回报,制定明智决策

admin 32 0

神州数码是领先的信息技术(IT)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其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其在IT领域的强大影响力和稳定的财务业绩,神州数码成为许多投资者的热门投资选择。

在投资神州数码股票之前,评估风险和回报至关重要,以做出明智的决策。本文将深入探讨神州数码股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影响其股价的潜在因素。

神州数码股票的优势

  • 领先的行业地位:神州数码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强大的市场份额。
  • 多元化的业务:神州数码的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系统集成、云计算、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使其收入来源多元化。
  • 稳定的财务业绩:神州数码拥有稳定的财务业绩记录,近年来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
  • 政府支持:神州数码是中国国务院国有企业监管委员会(SASAC)监管下的国有企业,使其在政府项目中具有竞争优势。
n
  • 定期监控:定期监控神州数码股票的表现和影响其股价的潜在因素,以根据需要调整投资策略。
  • 寻求专业建议:如果需要,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建议,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 通过对神州数码股票的风险和回报进行仔细评估,以及遵循这些建议,投资者可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并最大程度地利用神州数码股票的增长潜力。


    神州数码股为什么跌了

    神州数码股票下跌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市场走势、公司业绩、行业政策等。 首先,股票的涨跌往往受到市场整体走势的影响。 如果市场整体处于下跌趋势,那么神州数码股票也有可能随之下跌。 这可能是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国际形势、投资者情绪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其次,公司业绩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另一重要因素。 如果神州数码的业绩表现不佳,如营收下降、利润减少等,那么投资者可能会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产生担忧,从而卖出股票,导致股价下跌。 此外,行业政策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数码行业不利的政策,或者加强了对该行业的监管力度,那么这可能会对神州数码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综上所述,神州数码股票下跌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走势、公司业绩、行业政策等。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公司业绩表现,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同时,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数码行业的监管和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联想电脑有哪些竞争优势和弱点?

    一.使命与价值观企业定位· 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 · 我们的成功源自于不懈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提升生活品质。 使命: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 创造世界最优秀、最具创新性的产品· 像对待技术创新一样致力于成本创新· 让更多的人获得更新、更好的技术· 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核心价值观· 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 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 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 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二.全球PC领导企业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我们成功的基础是让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工作高效、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的价值观联想公司及员工郑重承诺,以下四个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秉承锐意创新与追求卓越的传统联想的创新精神和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不断寻求突破的传统在今天的联想得到了延续,新联想将是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IT巨人。 在全球范围内,联想为客户提供屡获殊荣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机,并配备了ThinkVantage Technologies软件工具、ThinkVision显示器和一系列PC附件和选件。 在中国,联想个人电脑产品的市场份额达近三分之一。 凭借其领先的技术,易用的功能、个性化的设计以及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而广受中国用户欢迎。 联想已连续8年保持中国排名第一。 联想还拥有针对中国市场的丰富的产品线,包括移动手持设备、服务器、外设和数码产品等。 三.联手IBM,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联想和IBM结成了旨在为企业客户提供最佳体验的战略联盟。 双方达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长期协议,据此,客户可以享受到IBM世界级的客户服务机构和全球融资机构的服务,联想还可利用IBM强大的全球代理和销售网络。 联想的客户可以依靠整个IBM团队——包括销售、服务和金融团队——得到IBM全面的端到端IT解决方案。 作为5年承诺的一部分,IBM还将向联想提供服务保证,并向联想的客户提供租赁和融资安排。 通过这一长期合作关系,客户将以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获得最好的产品。 众多的研发人才新联想的客户将从联想与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卓越的研发能力中受益。 新联想设在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全球研发中心为全球PC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联想人才济济,他们赢得了数百项技术和设计奖项——包括2000多项专利——而且开创了诸多个业界第一,当然,未来还将有更多。 联想研发团队的最终目标是改善个人电脑拥有者的整体体验,同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这一承诺使联想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吸引了那些要求真正通过创新提高生产力的个人电脑客户。 四.全球公民联想承诺成为一名负责和积极的企业公民,不断改善经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联想坚信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并致力于与员工和当地社会一道改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2003年,在中国非典肆虐的巅峰时期,联想捐款支持预防这一疾病,此外,联想员工也踊跃捐款。 2005年,联想向南亚海啸受灾国捐款。 联想还积极支持中国的体育和健身事业。 1999年,联想赞助了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两年后,又赞助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肩负社会责任和热心慈善事业是联想和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秉承的共同价值观。 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向全球许多非赢利组织捐赠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机,其员工也为当地事业志愿工作数千小时。 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放眼全球,联想集团于2004年作为第一家中国企业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作为国际奥委会的全球赞助商,联想集团将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这些大型体育营销计划将帮助联想将其品牌推向世界。 五.联想的研发方向: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的架构及系统设计在个人计算设备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到手持终端的转变过程中,为满足新的用户需求而研究新的计算平台、新的数据访问存储结构以及新的应用体系架构,并设计出创新的下一代计算设备信息安全在芯片、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多个技术层次进行安全方面的研究,开发各种设备、工具、策略、协议技术和算法,为新一代PC提供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包括系统安全和数据保护。 协同计算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融合为基础,研究以计算机、电视机和手机等多种智能数字设备及其应用之间的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问题,构建以标准化协议为核心的协同计算架构,研发创新的多种设备关联应用模式及相关的实现技术和解决方案。 计算、宽带和无线通讯、服务(应用)的无缝整合技术有线和无线宽带连接越来越普及,连接速度质量也越来越高,各种连接技术服务也逐渐进行整合,与关键后台服务一体的计算终端的研究和设计,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由此产生创新的业务模式。 创新设计和用户研究专注于用户研究的理论、方法及技术 ,保持理论方法创新上的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个人计算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消费电子设备,以用户导向为理念,挖掘用户需求,研究人机交互设计技术,并对产品进行可用性评估。 片上系统设计计算机、手机和消费电子的融合带来了新的用户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研究新的低功耗、低成本的芯片设计技术,并为产品部门开发各种集成计算能力、多媒体处理能力、无线连接能力、安全保护于一体的系统芯片。 高可靠技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技术,包括计算平台,应用平台,结构设计,散热设计以及材料技术的研究,设计具有超高可靠性的计算机和笔记本,满足用户对可靠性的高要求,并为特殊市场设计计算机。 多媒体处理技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技术,包括计算平台,应用平台,结构设计,散热设计以及材料技术的研究,设计具有超高可靠性的计算机和笔记本,满足用户对可靠性的高要求,并为特殊市场设计计算机。 ~~~~~~~~~~~~~~~~~~~~~~~~~~~~~一.联想的不确定未来联想的未来在哪里?“联想的高层们提到了两个目标,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多元化。 我们认为,联想的国际化与多元化战略很正确,但是等待条件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近期我想我们是看不到他们在这两个方面会有大的突破。 ”HENRYKING说。 他举例说,高盛所关注的另一家台湾IT企业,宏鹮就是一个先例。 早在十年前,宏鹮就提出了要国际化的口号,但是经过了长长的十年,投入无数的成本、遇到无数的挫折、不断地学习和磨练,宏鹮才取得现在这样的一种局面。 对于联想来说,国际化显然也只能是一个位于远处地平线上的“远景”。 HENRYKING认为,从近期来看,联想的国际化未必会给他们带来可见的收益,但是增加成本却是可能的,包括未来花在对欧洲市场的渗透,以及可能的并购上的费用。 而“多元化”战略则更是一个语焉不详的联想战略。 杨元庆在2月18日的业绩发布会后,即向分析师们坦承,联想将有限的资源过度分散到了太多的业务层面上。 以前的联想或许可以这样做,因为资源的投入可以有一个相当长的回收期。 但是对于备受投资者关注的一家上市公司,资源的投入与回报期却是有限的。 实际上,联想这次发布的战略调整,决定将公司的有限资源专注在PC及PC相关业务,根本就是对以前多元化战略的一次彻底颠覆。 “目前除了笔记本和手持设备,联想缺少多元化的产品。 ”HENRY KING在电话里对记者说,“IT服务产品这一块也不再是联想的重点了。 ”那么,联想的出路究竟在何方?“专注于市场。 ”记者采访的几位分析师们有相当一致的建议。 高盛的分析师说,从这个角度来说,联想退出主机板制造,专注于PC核心产品业务和手持设备业务,大幅度调整分销渠道与相应的企业组织架构,起码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还需要看实际效果。 巴黎百富勤的分析师则指出,从分销转向直销的一个缺点就是,将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制造永远不是最重要的。 在成熟产品市场上,市场排第一,研发与设计排第二,制造排第三。 而在新产品市场,研发与设计排第一,市场排第二,而制造依然排第三。 ”高盛的HENRYKING指出,台湾的宏鹮就可以是联想效仿的榜样。 宏鹮也曾坚持所有产品全部自己制造的策略,但是却陷入困境。 当宏鹮开始大规模放弃制造业务以后,反而情况有了好转———采购成本有所降低,成本负担减轻,可以专注于市场。 2002年以后,宏鹮就逐渐走出了困境。 但是发生在宏鹮身上的奇迹,未必会100%复制在联想身上。 “基本上我们认为,所有的战略方向都是正确的,具体就要在看联想的战术执行力如何了。 我们在等待结果。 ”HERNY KING说。 二.在中国这块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联想的竞争对手是谁?不是方正、曙光等,而是IBM、HP、索尼、东芝、三星、戴尔、宏鹮、明基等等。 这些跨国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战略定位———中国内地市场的胜负将决定其全球公司的未来。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全球竞争优势资源赌注到中国内地。 有一位业内精英曾经说:跨国公司最优秀的人才在哪里,中国!“我没有预料到本土国际化竞争成熟得如此之快。 ”杨元庆恳切地承认。 杨氏风格的联想曾经决策以攻为守的道路———IT管理服务,在这一战略指导之下,联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执行问题,也是人们普遍担心的联想制造业“斯巴达克”文化和IT服务某种度数上的“酒神”文化难以兼容;另一个问题是IT服务竞争对手IBM、HP们的强大。 而香港风格的投资者们也难以容忍联想孤注一掷式地与IBM在中国决斗。 联想在IT服务方面进攻了两年,没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它的“根据地”PC却遭到了猛烈攻击———尤其是戴尔的威胁。 在此情况下,“巩固根据地”便成为最自然的选择。 这背后是“中国制造”天花板的无奈。 联想式的“中国造”更多的是一种规模组装的优势,芯片、操作系统、主板、液晶显示屏等都不是联想的,联想的组装规模在中国最大,但比戴尔的全球规模就相形见绌;联想能够跟戴尔一较高下的是渠道,戴尔的直销具有成本优势,而联想则拥有渠道的覆盖面的优势。 由此不难理解,此次联想重组的核心是——进一步扩大自己在覆盖面上的优势,并试图以戴尔直销之矛攻戴尔直销之盾。 联想此次重组,从大局来看,是由攻转守,从大局的大局部来看,是由守转攻。 在战略进攻上趋于保守,在固守根据地上趋于进攻。 悖论在此刻显现。 组装式的“中国制造”在中国市场规模已达到其天花板,而要形成全球组装规模显非一日之功。 渠道的优势是暂时的,因为对手如果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是可以复制的,就像现在三星、宏鹮和明基正在试图复制联想的渠道模式。 因此,这种“中国制造”迟早必须从战略上突围升级,而这种战略突围的赌博性质却未必得到联想员工和投资者的认同。 “多面埋伏”令联想集团的战略突围之路异常凶险。 在PC核心技术芯片等升级之路上,挑战英特尔显不可行;在IT管理服务之路上,IBM、HP虎视眈眈;在IT信息内容服务,微软和索尼已经深思熟虑;在产品多元化的道路上,三星、东芝、宏鹮和明基先已运筹帷幄。 而在GE或三星式的金融服务方向,是联想控股的辖区。 联想集团真的就九死一生了吗?联想真的没有突围之路了吗?那也未必,关键是联想能不能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潜在优势充分发挥。 就像微软的所有核心竞争力都由一个———个人电脑平台的垄断地位衍生,联想的核心是占有中国个人和家庭电脑保有量的遥遥领先地位。 联想和杨元庆是有幸的,他们和中国所有的本土企业和企业家一样,能和跨国公司的精英同台竞技,竞争本身很公平;他们又是不幸的,以一国之积累和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源竞争,竞争环境很不公平。 这是全球顶尖智慧与意志的较量,联想要么战而胜之,获得自立的尊严和喝彩,要么败而臣服,卑躬屈膝或卧薪尝胆。 这是所有中国本土企业人无可逃避的宿命,这是联想引发无限联想的本源。 三. 转型之困过去的一年对于IT行业来说,是寒冷的一年,是风雨飘摇的一年。 联想在这萧瑟的寒风里,也在不停地打着寒颤。 从去年5月份开始,联想()股价就一路下跌,9月份一度跌至3港元之下,10月回升之后仍在3港元附近徘徊。 前不久,联想公布半年业绩,虽然集团纯利大增2.9倍,企业IT业务营业额劲升42.5%,但并没有得到股市响应,股价反而转弱,并急挫4%,再次跌破3港元心理支撑。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马雪征在香港承认了联想个人电脑的零售低于预期。 不久后,联想进行了震动整个中关村的10%大裁员。 在联想最近公布的2001-200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里,利润的增长比以前已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联想进入了一个低增长时期。 针对低增长,联想是这样解释的:在经历了过去一年互联网的影 响,电脑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对联想的业绩增长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长远来说中国市场前景仍然非常好,只是会经历短期调整。 其实,PC作为联想的主要业务增长点,尽管联想在拼尽全力刺激PC市场的消费,但随着PC市场走向饱和和市场竞争者的增加,成本增加和利润降低的窘况还是不能避免的。 这是联想PC未能完成计划的原因,也是联想出现低增长的主要原因。 尽管联想不愿承认这一点,但它其实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转型,就是联想最肯定的解释和答复。 很多人至今还对去年誓师大会上杨元庆长达12页的报告记忆犹新——他在阐述新联想的发展战略时,不断地强化这样一个信息:联想要做服务。 以服务带动销售,向服务型转变,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从杨元庆的这些构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是联想要转型,要向IT服务上转变,第二是联想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要搞兼并和投资。 应该说,联想的这些构想都是很美好的,但美好的构想不等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联想最近的所作所为也确实无法让人保持乐观。 联想IT服务往哪个方向转?新业务和老业务怎么协调?这成为联想转型的第一个关键问题。 基于IT应用的咨询服务是直接关系联想未来的一条业务线和两年之前联想本身实施ERP的经验和技术背景以及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市场,联想决定瞄准高端IT系统应用服务—“帮别人做ERP”,意欲在ERP、CRM、SCM等企业管理系统应用领域与IBM、汉普、普华、埃森哲、安达信、HP等展开竞争,与此同时,联想还希望在金融、电信等行业解决方案领域有所作为。 但诚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这些新领域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联想的转型不见得就能够一帆风顺。 其实,联想的转型之心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在互联网热潮时,FM365网站应该说就是它对转型的一次尝试,但如今的结果证明了这次尝试是失败的。 做企业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等你看到利润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利润可做了。 在FM365上,联想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 在互联网慢慢地滑向冬天的时候,联想却搭上了这班车,其失败的结果在开始时就已经注定了。 FM365失败的另一个因素是联想对这个网站的定位极其模糊,它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让人如坠云雾。 也许没有进行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和明确的市场定位,只是看网站之风吹得红红火火的,就耐不住了,也要跟风而上,对联想这样一个大企业来说,是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 但联想偏偏就犯了——更为严重的是,联想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刻的检讨。 杨元庆转型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这一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杨元庆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专门成立了“大服务领导小组”,杨亲自挂帅,几大业务群组的高级副总裁全都参与其中。 按照联想的说法,就是要以“客户中心”为导向重新审视和改造各项业务。 联想也正在建立先进的客户信息支持系统,包括Call Center(电话中心)、客户服务网站和客户现场服务工程师三部分。 杨元庆说,服务的理念要成为联想血液里的DNA。 公司的网站上点击率最高的两篇文章是《IBM,从刚硬之蓝走向软蓝》和《IBM走过的路,联想正在走》。 IBM能有今天,是通过服务把它的命运全盘扭转的。 杨元庆说,我们联想要用3-5年,完成这个转变。 但是结果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如果把联想的转型和IBM当初的情况作一个比较,联想的弱点就显示出来了。 IBM的服务业务从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在郭士纳上台之前,业务额就已经占到IBM总销售额的27%,扭转成功尚用了9年时间,而联想今天服务的业绩在总业务中连1%都占不到。 而且,联想从来都是个以硬件制造和市场营销见长的企业,尤其企业内部做信息化和系统集成的主力在去年4月拆出成立了神州数码后,联想现有的技术服务人员从事的都是一般的电脑维修,根本提供不了IBM那种利润丰厚的高端咨询服务—联想现在的情况更象是昔日的PC王者康柏,而康柏的命运大家已经很清楚—这就是差别!杨元庆承认,就服务本身而言,联想没有高人一筹的地方。 但是他还有一句话:“服务,不在比谁高,而在比谁做得深。 ”联想目前的应急之计,就是接小单。 但是,依靠这些小单子,填得饱联想这样一头巨兽的胃口吗?有人对服务业务流程中的利润回报表示怀疑。 由于人手不足和缺乏经验,一般2-3个月应该完成的项目,经常拖至半年甚至一年,这样即使有10%的利润,也在漫长的实施过程中消耗殆尽。 再则,1993年,郭士纳接手IBM后,一步步把PC制造卖给了DELL,把网络设备卖给了CISCO,把打印机业务剥离出来,独立成为今天的利盟。 这些业务在出售时都还在赢利,卖掉它们只是郭士纳一心想打造一个专注于服务的IBM的选择。 联想有没有这样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底气呢?在硬件产品制造这块,杨元庆是绝对不可能放弃的。 从现实角度看,联想依然需要这些已经有滑坡迹象的成熟业务,用不太丰厚的利润来支撑其它的新兴业务,虽然,将来服务可能会赚钱,但在两三年内仍然是“成本中心”。 杨元庆也曾对一家报纸媒体承认:“新业务必须要有老业务的支撑,最好的结果是老业务保持增长,新业务成功破土而出。 但做得不好的情况会是,新业务需要的资源,老业务不足以提供,而且新业务会带着老业务滑下去。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联想西南大区的一位销售经理曾写信给高层说:服务的大方向肯定是对的,但路不知道怎么走。 这就是联想的问题。 战略制定了,关键是实施能力却让人心忧。 那位经理还说,做新业务,大区还是有一些资源的,但销售的压力太重,利润降低,市场趋于饱和。 杨元庆也说,当时以为市场高速增长的势头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企业的转型工作,没想到市场一下子变了。 本来想一心做企业转型工作的,现在又要做企业的生存工作,有时想这两项工作要是能分开做多好,可市场不许你分开做。 市场并不会按照你想象的来,它也不会因为你存在困难而同情你、照顾你。 市场上一直存在着马太效应,联想是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 联想在转型上的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对渠道伙伴进行转型,以保证自己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它称雄市场靠的是良好的市场推广能力和遍布全国的销售运作体系。 联想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金字塔式三级结构服务体系,联想在全国的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共3000多家—联想最重要的资源是渠道。 在一定程度上,它的转型不仅仅是业务的转型,也意味着核心竞争力的转型—做PC和做服务是完全不一样的。 联想要转型,不仅自己要转,还要帮助上千家的渠道伙伴来转,以维护渠道的竞争能力,这就存在一个如何把自己和众多经销商进行有效“捆绑”的问题。 毫无疑问,如何执行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和不少企业一样,联想的很多渠道是“搬箱子”出身,纯粹属于做物流的公司,现在忽然要变成具有相当实力的小型系统集成商,对他们来说这是个措手不及的转变——出货和向增值服务转型两方面的压力就足以让他们头疼好久。 联想的高级副总裁乔松就客观地评价过转型对渠道的影响,他认为这意味着要进入另一个相对陌生的市场,同时意味着风险的产生。 在联想众多的渠道伙伴里,并不是每一个伙伴都具备转型的基础,也并不是每一个伙伴都有这样的意愿。 其实,关键还是要看联想能否找出一个利益均沾的商业模式。 如果能,渠道都会跟着走。 如果联想自己赚不到钱,渠道就会对这个方向产生怀疑,反过来影响联想PC的销售。 但目前的联想,似乎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一个模式。 四.扩张之困伴随着联想转型的是投资和并购。 熟悉联想的人都知道,联想一直都有做中国GE的梦想, 而GE正是并购的行家。 实际上不仅仅是GE,只要是国际上全面的大企业公司,并购都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有着“野心”的联想,当然也要在并购上大展身手。 杨元庆在上台之初,就昭示了联想的这个“野心”。 “联想投资”这张牌已经被杨元庆攥了很久了,联想宣称,“联想投资”的投资项目的选择已经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大的投资选项将从四个大环节入手:市场潜力、增长速度、资本对手、资本投资力度等。 在展望了国内IT业在电信设备、应用软件、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领域的强大而诱人的市场空间之后,“联想投资”只投与IT有关联业务的项目和企业。 而且,联想所要投资的企业在管理风格、企业文化、价值认同等方面要接近联想。 可以说联想在投资方面的计划也是非常好的,但如转型一样,真正做起来却令人难以恭维。 联想在这方面有两个大手笔:进军手机和并购汉普。 联想与汉普的并购被称为中国IT与管理并购的第一案。 然而,在这一事件中,联想得到了什么?联想之所以投资汉普,是因为联想认为除了汉普老总张后启做管理咨询有与众不同的策略之外,亚洲物流科技独特的投资策略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而另外一股根本的动力驱动源于—联想渴望已久的IT服务转型。 刚刚浮出水面的新汉普公司结构是一个精典之作:亚洲物流科技董事局主席鲁连城不再兼任汉普(国际)董事长,由杨元庆出任汉普(国际)及汉普(中国)董事长;负责联想IT服务的高级副总裁俞兵将担任汉普(国际)及汉普(中国)副董事长;而汉普创始人张后启博士将继续担任汉普(中国)总裁。 需要指出的是,汉普(中国)为汉普(国际)的全资子公司。 事实上,汉普(国际)的主要业务都来源于汉普(中国)—汉普(国际)还没有中国之外的实质性业务开展,汉普(国际)也没有总裁一职。 换言之,联想虽然控股汉普,但“汉普”品牌仍将独立使用,而作为公司创始人的张后启及管理团队依然主导新汉普的业务运作策略与管理。 因为联想作为第一大股东介入及股权结构的相应变化,新汉普首先获得的是5500港币的现金及原联想合并而来的企业IT咨询业务事业部。 这也是被称为“中国管理咨询第一品牌”的汉普自97年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增资扩股及业务整合行动。 联想与汉普,到底谁是征服者?张后启曾经说过:汉普的品牌不会丢,总裁的地位不会丢,管理团队的股权不能丢。 这三者都保住了。 很显然,如果说张后启征服联想,则是四两拨千斤;而要说联想征服张后启,则用了千斤之力。 对正处于关键时期的联想来说,这样做究竟是得还是失?究竟是联想为自己拓展了一个新的业务领域,还是联想用自己的钱去壮大别人的腰包?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联想还难以摆脱充当了一回冤大头的可能。 有关人士推测,联想入主汉普不管结果怎样,最大的赢家都将是老汉普的第一股东—亚洲物流科技。 要想做GE,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联想在并购上,又棋错一步。 GE在并购时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所有的产业必须统一到GE旗下,其实看一看国外比较成功的多产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大都是遵循这一规则,否则,极有可能是为别人做嫁衣或者是两败俱伤。 联想和汉普这两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巨兽,能否在一个山头上相安无事,1+1能否大于2,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做IT服务,尤其是基于大型企业应用的管理咨询服务完全不同于做IT硬件或者通用化软件产品。 两者不仅营业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利润率相差悬殊,而更为重要的是,两者的要求也完全不同。 对于一直梦想做GE的联想来说,这些可曾考虑过?是不是有些太急躁了呢?再看看联想进入手机领域的事情。 2002年2月27日,联想向媒体发布了联想手机业务将正式启航的消息,在第二天,联想就与厦华集团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共同投资1.5亿元组建一家新的移动通信公司。 其中联想出资9000万元,控股60%

    神州数码为什么跌停

    神州数码跌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公司业绩下滑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宏观环境的变化,神州数码的业绩表现未能达到预期。 公司关键的财务指标出现下滑,例如营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净利润也未能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这种业绩上的压力会导致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产生疑虑,进而引发股价的下跌。

    行业环境及竞争态势变化

    神州数码所处的行业环境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也是其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 随着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对手不断推陈出新,神州数码的市场份额可能受到挤压。 此外,行业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其股价下跌的风险。

    投资者信心下降

    投资者的信心对于股价的走势至关重要。 若市场上出现关于神州数码的负面消息,如管理层的变动、公司战略调整的不确定性等,都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担忧,导致投资者信心下降,进而抛售股票,造成股价的跌停。

    综上所述,神州数码跌停的原因主要包括公司业绩下滑、行业环境及竞争态势的变化以及投资者信心的下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神州数码股价的下跌。 建议投资者在关注神州数码的同时,也要结合其经营状况、行业环境以及市场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标签: 神州数码股票投资策略 制定明智决策 评估风险和回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