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产业的发展与投资机会

admin 49 0

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从中国卫星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机会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前景和投资潜力。

中国卫星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卫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卫星研发、制造、发射、运营、应用等环节。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卫星大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卫星数量和第二大航天发射能力。

在卫星研发方面,中国已掌握了卫星平台、载荷研制、地面测试等关键技术。近年来,中国成功研制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系列遥感卫星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卫星。

在卫星制造方面,中国形成了以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中国电科集团等为代表的卫星研制队伍。这些企业拥有完善的卫星研制生产设施,具备年产几十颗卫星的能力。

在卫星发射方面,中国拥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等多个卫星发射场。这些发射场的发射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已能够发射多种型号的卫星。

在卫星运营方面,中国组建了卫星运营管理公司,负责卫星在轨管理、监测、控制等工作。同时,中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卫星地面系统,为卫星提供稳定的通信、数据传输等服务。

在卫星应用方面,中国卫星产业已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遥感、气象等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位置、导航、授时服务。

中国卫星产业的市场规模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预测,到2025年,中国卫星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持续推进
  •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需求增加
  • 卫星通信在海事、陆地等领域的应用扩大
  • 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需求

目前,中国卫星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旺盛,投资潜力巨大。

中国卫星产业的投资机会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国卫星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以下是一些潜在的投资方向:

  • 卫星研制企业:投资具备卫星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如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科集团等。
  • 卫星发射服务:投资卫星发射场建设、卫星发射服务等环节。
  • 卫星运营服务:投资卫星地面系统建设、卫星在轨运营管理等环节。
  • 卫星应用企业:投资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遥感卫星等开发应用的企业。
  • 卫星产业基金:投资专业投资卫星产业的基金,分散投资风险,获取综合收益。

需要指出的是,投资卫星产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投资者应充分了解这些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谨慎投资。

中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中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主要趋势如下: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提供更精准、更广泛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更详尽的数据支持。
  • 卫星通信应用将向海事、陆地、航空等领域延伸,为全球通信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服务。
  • 卫星互联网产业将蓬勃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时延、高宽带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 国家安全和国防领域对卫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推动卫星产业向更高端、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中国卫星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投资潜力巨大。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完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需求的不断增加、卫星通信应用的广泛拓展、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中国卫星产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机会。


中国卫星和北斗星通是什么关系?

北斗星通是中国卫星的领军者。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斗星通”)成立于2000年,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 公司以推动北斗产业化应用、助力导航产业发展为己任,为全球用户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

如今北斗星通已成为一家总资产超60亿元,员工人数逾4000人的国际化产业集团,形成了基础产品、汽车电子、国防业务、行业应用及运营服务四大业务板块。

扩展资料:

北斗星通公司是首批获得授权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理服务单位,专致力于卫星导航定位事业。

以其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对北斗系统的深刻理解,着力探讨推动北斗一号系统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从市场引导、需求分析、产品供应、系统集成、运营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GNSS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业务、板卡系列产品、接收机系列产品、软件系列产品、产品配置方案、星站差分产品、GPS天线及附件、测姿产品线、GNSS模拟器系列产品、北斗导航产品。

中国卫星靠什么盈利

中国卫星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资助及补贴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政府为了推进科研技术的革新和长远战略规划,给予卫星产业大量的资金支持。 这部分资金对于卫星研发、发射以及后续服务等方面至关重要。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入,这种资助对卫星产业盈利模式的支持依然稳固。

二、技术服务与销售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卫星在民用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内容,包括通讯、导航、遥感等技术服务。 这些服务广泛应用于商业通信、地理信息获取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此外,中国卫星还通过销售硬件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来获得收入。 这些技术服务与销售构成了其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际合作与出口

随着全球化和航天技术的国际合作加强,中国卫星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市场,与其他国家展开技术合作和项目合作。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获得了来自其他国家的投资支持,也扩大了其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一些先进的卫星技术和产品还通过出口方式,为中国的卫星产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四、商业航天衍生市场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商业航天市场的兴起,中国卫星开始尝试进军更多新兴的商业模式,如太空旅游、卫星大数据应用等。 这些新兴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潜在收益。 通过开发相关产品和服务,中国卫星得以进一步拓展其盈利渠道。

综上所述,中国卫星的盈利主要依赖于政府资助、技术服务与销售、国际合作与出口以及商业航天衍生市场等多个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卫星的盈利模式还将持续创新和拓展。

北斗卫星现在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亏损状况什么原因?

北斗卫星现在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亏损状况什么原因?“这是我国第一个,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开免费服务的航天信息系统,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陆明泉教授表示。

全球化并不是北斗系统的终点,我国计划在2035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据了解,我国在“十三五”时针对卫星导航系统的脆弱性提出了这一计划,未来消费者使用的定位导航系统性能会更加优秀。

用得着,靠得住,北斗系统不仅在军工领域意义重大,也撬动了民用领域巨大的蓝海市场。 北斗产业链企业、高精度时空服务平台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北斗三号的开通意味着北斗应用进入新的时代。 受到消息面的影响,A股卫星导航概念股拉升,继前日涨停后,北斗星通等代表性公司股价再次冲高。

北斗应用“新时代”:更便宜、更好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确立了“三步走”战略,其中北斗三号自2009年开始启动建设,由共30颗卫星组成。 最后一颗卫星的成功入网意味着北斗三号完美收官,正式成为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简称GNSS)。

接下来,我国还计划在2035年前建成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陆明泉教授介绍道,“多年前,我们意识到只靠卫星导航系统,不论是北斗还是GPS,都存在不可避免的脆弱性问题。 也就是说,在非理想情况下,比如存在有意或者无意的电磁干扰,或者有地面建筑、行道树等遮挡情况下,卫星导航的性能就会下降甚至失效。 但时间和空间信息的服务是一刻都不能停的,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增强、补充和备份等多种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服务。 ”

当下,北斗三号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用的定位导航系统,建设是为了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在军工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将撬动巨量的民用市场。

北斗在应用成本上逐渐体现出竞争力。 由于采用了新的频点、新的信号,北斗三号实现了与GPS、Galileo的兼容与互操作。 陆明泉教授介绍,“对于最常见的多系统单频接收机来说,北斗与其它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意味着把以前的‘三频’变成了真正的单频接收机,基本上可以认为只需用以前的三分之一成本就能实现更好的服务性能。 ”目前国内厂商的部分北斗芯片成本已经在一美元以下。

成本的下降无疑更有益于应用的推广。 目前,北斗应用层不断拓展,在农业、交通等领域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央视新闻还介绍称,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中有75%已支持北斗定位。

陈金培表示,“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完成,标志着北斗应用将进入‘新的时代’。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千寻位置建设的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北斗用户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并在全国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和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这些服务让智能汽车知道自己开在哪一根车道,让手机定位更加 快速精准,让无人机实现自主飞行,目前总用户数超过5亿。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GNSS产业空间巨大。 欧盟GNSS局预测,2019~2029年全球GNSS下游设备与服务收入将实现8%年复合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GNSS市场将达到3250亿欧元。 根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我国的GNSS产业占全球市场份额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中的重要应用领域贡献率达到80%以上,竞争力强劲。

千亿蓝海待启:12家概念股今年股价上涨超50%

“董秘你好,请问贵司是否有北斗相关应用产品?”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升空,投资者交流平台上“北斗产业链”相关的问题出现频率增加。

纵览目前的北斗产业链企业,随着北斗三号的逐步建成,上游及中游的产值比例逐渐缩小,下游运营服务产值比例逐步提升。 券商研报分析称,截至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上游及中游产值占比约584%,相较于2015年时的75%已有明显下降,而下游产值的比例则显著提升,组网完成后,这一比例将持续增长,2023年有望超过60%。

受益于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A股中的明星产业链企业也被热捧。 7月30日,北斗星通涨停,收于4593元/股,年初至今涨幅已有8197%。 Wind数据显示,A股中卫星导航概念股共计29家(不含新三板),整个卫星导航概念股中,大部分上市公司年初至7月30日收市股价都上涨,股价涨幅超过50%的有12家企业。 今日早盘,卫星导航板块整体拉升,北斗星通涨超4%,乾照光电涨3304%,铂力特、隆盛科技等纷纷跟涨。

A股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北斗星通。 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上市于2007年,是经北斗系统主管部门授权许可、专门从事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运营服务业务的运营机构,率先推出了22nm工艺的导航芯片,预计2021年底量产。

“对公司来说我们的产品更容易卖到全球,成本就也会降低,有利于公司国外业务拓展。 ”北斗星通在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回应投资者关于北斗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时表示。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北斗星通受到下游应用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业绩下滑严重,一度亏损,但该公司今年半年报预告显示将扭亏为盈,原因之一是“导航芯片及5G陶瓷元器件业务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

海格通信亦是我国最从事导航设备研制、生产的厂家之一。 2011年起该公司以自主研发的北斗公务车管理系统开始了北斗民用终端的大规模应用,还自主投建了“海格·北斗产业园”产业平台。 2019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上涨1932%,2020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略增136%。

此外,合众思壮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该公司高精度星基增强芯片“天琴”以高集成度支持L-Band信号接收,全面支持“中国精度”星基增强服务,“天琴二代”芯片全面支持北斗三号全信号。 劲嘉股份也回应称,其参股的华大北斗芯片自主研发生产的芯片支持最新的北斗三号信号以及全球所有GNSS卫星定位系统和所有频点信号,可以满足北斗三号系统全球应用,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精准导航、车辆管理、精准农业、智慧物流、智能驾驶、GIS采集、工程测绘等领域。

北斗导航认证启动了吗?

目前已进入民众生活了。

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 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正在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发动机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据中国日报报道,北斗系统第一颗卫星发射15年后,它每年为几家大型企业产生的营业额高达3150万美元,其中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截至2020年中,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实现农机远程管理与精准作业,服务农机设备超过5万台,精细农业产量提高5%,农机油耗节约10%。

截至2019年底,中国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 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

目前已建成部、省、市(县)3级平台,实现6级业务应用,推广北斗终端超过45万台。 受灾地区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及时上报灾害位置、突发灾害信息及灾区救助信息等。 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北斗终端进行救灾物资的查询管理和监控,大幅提升全国救灾物资管理与调运水平。

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均推出兼容北斗系统的通导一体化芯片。 据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进网的手机有116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有82款,北斗定位支持率达到70%。

支持北斗系统的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学生卡、老年卡等特殊关爱产品不断涌现,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北斗系统还广泛应用到印度尼西亚土地确权、科威特建筑施工、乌干达国土测试、缅甸精准农业、马尔代夫海上打桩、泰国仓储物流、巴基斯坦机场授时以及俄罗斯电力巡检等多国不同领域。

扩展资料: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于2000年能够使用后,其定位精度100米,使用地面参照站校准后为20米,与当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民用码相当。 系统用户能实现自身的定位,也能向外界报告自身位置和发送消息,授时精度20纳秒,定位响应时间为1秒。

由于是采用少量卫星实现的有源定位,该系统成本较低,但是系统在定位精度、用户容量、定位的频率次数、隐蔽性等方面均受到限制。 另外该系统无测速功能,不能用于精确制导武器。 因而与可能的冲突中,使用正式系统乃是必要的,不能当作备用。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中,终端集成、系统集成等中游环节产值占比为5192%;下游运营服务占比增长到3681%,在产业链各环节中涨幅最快。

举国关注“芯片自主”的时下,一批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登入产业的舞台。

5月23日至25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中海达、华大北斗等一批国内企业先后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产品。

过去数年,缺“芯”是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痛点。 如今,随着一批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进入市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缺“芯”困局呈现“散点突破”的态势。 北斗芯片研制已实现设计与封装,实现中国人的独立自主。 这与国内北斗企业长年坚持自主研发路线分不开。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到2550亿元,较2016年增长204%。 国内卫星导航设备营销总规模相较于全球市场,占比逐年提高,已接近15%。 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占比为354%,达到902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80%,较2016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在产业链中下游,国内卫星导航产业更是呈现出“全线覆盖”的大势——伴随着北斗系统建设的推进,北斗技术应用已经突破智能手机、车载导航两大传统市场,在多领域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2017 年,围绕与信息产业、汽车电子、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交叉点的协同创新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崇。 “北斗+”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应用新模式,产业融合趋势愈加明朗。 穿戴式设备、新零售、无人驾驶、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应用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共建北斗芯片开发平台

北斗系统对待 GPS 等其它导航系统的逻辑是“兼容”和“自主可控”。 一方面,北斗系统不排斥 GPS,探索与GPS等其它导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增加定位精度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中国需要独立自主掌握卫星导航技术。

一批高精度北斗芯片近日在哈尔滨的集中亮相,是我国北斗产业自主研发前进的又一步。 此前的标志性事件是,2017年9月,华大北斗所研发的全球首个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导航定位芯片正式发布。

另一值得关注的事件是,泰斗微电子近日获得广东国民凯得创投领投的C+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1亿人民币,该企业是摩拜单车定位导航芯片的最大供应商。

芯片、板块、核心器件的研制是上游的重要环节,也是关涉北斗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仅在哈尔滨的会场上,就有中海达、北斗星通、西安希德、华大北斗等企业发布或展示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华大北斗还发布了“北斗芯片开发平台”。

《白皮书》显示,截至 2017 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 5 万件, 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 另据国家导航系统办公室数据,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已经赶超国际强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当前,国产北斗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人民币。 被视为产业链关键的设计环节,以及封装技术,国内企业已实现完全自主化;但另一方面,集成应用能力、围绕核心芯片的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依然是国内北斗企业的短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芯片的制作工艺,中国很快会赶上。 国内北斗芯片行业的发展,不大可能出现“卡脖子”问题。 现在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制作芯片的光刻机技术,二是高密度、高分辨率晶片的材料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当前,不像国外有高通、英特尔、三星等行业巨头,国内导航芯片研发企业呈现多而散的格局。 此外,芯片行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也决定了很难依靠一两家企业做大做强。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产北斗导航定位芯片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封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研发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限制,很难以一己之力推动芯片核心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既然一家做不了,那就放开大家一起做。 “北斗芯片开放平台”这样的产品正体现了这样的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华大北斗获悉,这款产品将通过北斗芯片开放平台面向核心算法研发,开放芯片原始测量数据,为分散的算法研发团队提供芯片硬件支持,共同打造“国产核心硬件”+“国产核心算法”的国产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双核心”研发和产品架构。

《白皮书》指出,借助北斗芯片开放平台,联合产业链多方研发资源,以一种全新的“聚力”研发模式推动国产北斗导航芯片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将会极大地加快北斗导航定位芯片核心技术的攻克速度,从而促进国产北斗导航定位芯片的应用推广与产业化规模。

“北斗+”的场景革命

顺着“芯片”往卫星导航产业链的中下游走,“场景”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也正是有了高精度的北斗芯片,北斗技术更多领域、更多场景的商业化才有了技术基础。 多场景突破,也是GPS在前,北斗产业“后来居上”的重要策略。

这被业内人士称为“北斗+”。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中,终端集成、系统集成等中游环节产值占比为 5192%;下游运营服务占比增长到 3681%,在产业链各环节中涨幅最快。

“北斗+”能在如此多领域和场景实现突破,一方面由于高精度北斗芯片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很大程度来自国内新经济勃兴给予的“红利”。

炙手可热的案例是“北斗+车联网”。 《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北斗车联网呈快速发展态势,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较2016年增长375%,车联网硬件市场规模达到264亿元。 按机动车保有量31亿计算,北斗车联网的市场渗透率为71%。

《白皮书》主编、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李冬航分析,近些年,车载北斗导航设备前装搭载率不断提升,加之国家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的出台,车联网在车辆自主环境感知、网联信息服务、信息安全等的应用上愈加成熟。 互联网巨头与汽车厂商在通信、导航、云端服务和多媒体信息提供上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 由此带来的应用市场技术和服务的变革,已经成为北斗产业发展新的亮点。

亮点不只是车联网,国内近些年兴起的智慧城市建设,同样成为“北斗+”的温室。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7%的地级市,总计有超过500 个城市正在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签约总量超过4000个。 据预测,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264%。

这样庞大的市场容量下,使得智慧城市领域成为北斗产业增长率最高的细分市场。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场景中,最早突破是燃气管道的高精度定位。 这与原国家测绘局推动的“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不无关系。 国内各家大型燃气公司均已制定北斗精准服务应用规划,将陆续开展北斗精准应用深度结合燃气管网管理,展开北斗结合燃气应用的城市数量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北斗精准服务将惠及全国超过5亿用气人口。 此外,北斗在城市给排水、供热、环保、市政管理等行业的应用试点也在近年陆续展开。

《白皮书》指出,通过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采集地下管线关键信息已形成行业建设刚需,以智慧燃气为引领的北斗精准应用正逐步形成行业标准。 预计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不断增长的数字化管理需求,将成为北斗高精度应用的重要市场,相关行业领域的市场总体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白皮书》预测,在产业前景方面,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仍是卫星导航应用的主流,除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边坡监测、尾矿监测、精密测量、城市地下管网管理和精准农业等应用外,其它领域如高铁路基沉降与平准性监测、交通事故判定与救援、车辆自动驾驶、无人机物流等方面,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预计到2020年,北斗应用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城市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主要细分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王博表示,过去五年,随着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卫星导航技术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 北斗技术不断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经济相结合。 这给了北斗系统“换道超车”,以超越GPS等世界其它导航系统的机会。

第2页 /(共2页)北斗导航应用获多方支持加速落地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北斗导航应用继续获多方支持。 民航局近日召开会议强调,加速推进北斗在民航领域的应用。 5月15日,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编制发布《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2018年度)》,卫星导航应用也是重点领域之一。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全德表示,2018年到2020年,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 北斗系统在我国民用领域形成了庞大产业链,是我国未来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国家安全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北斗技术将在高铁、渔业、电力、林业、减灾、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等方面被广泛使用,加速落地。

以民航为例,民航局近日召开的民航北斗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要加速推进北斗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加大以北斗为核心的民航自主创新技术应用研发,进一步加快推进北斗等国家重大专项在民航领域落地。 下一步,民航局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北斗国际民航标准化工作,加速推进北斗在通用航空、运输航空等领域的应用。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 卫星上天,重点在于应用,北斗系统在全球导航定位、测速、授时的精度以及应用成本方面已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基本相当。 而且北斗系统有短报文能力,抗遮挡能力强,尤其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应用优势更加明显,北斗应用已经到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通过将北斗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效结合,将为航空运输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比如在传统的卫星导航中,飞机偏离航线或者跑道时比较难以快速发现和纠正,而‘北斗三号’卫星能自主判断出该错误,在几秒之内向飞机上的导航终端发出警告信号,飞机上的导航终端就会自动优选信号更完好的北斗卫星进行导航,避免事故。 ”张全德说。

近年来,通过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我国北斗系统开创了很多创新应用。 未来,万物互联,北斗导航应用市场非常大,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标签: 中国卫星产业的发展与投资机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