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经济增长带动用电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上海经济发展迅速,GDP增幅稳居全国前列。2021年,上海GDP突破4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4万亿元的城市。经济的强劲增长带动了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2021年,上海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
强劲的经济增长
- 上海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海拥有众多世界级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如上汽集团、中远海运、中国移动等。这些企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上海也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金融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用电需求的增长。
- 上海还积极发展旅游业和会展业。近年来,上海举办了多个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展商。这些活动也增加了用电需求。
增加的用电需求
- 经济增长带动了用电需求的增加。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能的提升,用电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前景向好
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基础设施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郑剑、农经司副司长李明传、高技术司副司长张志华,以及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据发布会上介绍,到2021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79.4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481万公里,分别相当于10年前的1.3倍、1.7倍和3.7倍。 我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特高压输电、三代核电、特大型水利工程、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离岸深水港、大型机场工程等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或领先行列。 今年4月份,中央财经委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 这场发布会明确了交通、能源、新基建、水利等重点领域投资后续方向。 交通领域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强出疆入藏、沿海沿边沿江、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 能源领域将推进一批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2025年常规水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8亿、0.7亿千瓦左右。 基础设施形成超大规模网络。 我国这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提升。 据发布会上介绍,到2021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79.4万公里,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481万公里,水库总库容达到9035亿立方米,形成了超大规模网络,高铁、高速公路、电网、4G网络规模等长期稳居世界第一。 这十年来,我国基础设施还形成了广泛的覆盖面,不断提升生产生活便利度。 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率超过98%,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左右的地级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宽带、直接通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4%左右,4G、5G用户普及率达到87%左右。 这十年来,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不断涌现。 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水北调东中线等国家重大工程竣工投运。 全球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京沪干线”建成,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吉泉±11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顺利投产。 中国天眼、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海光源等实现世界领跑。 这十年来,借助新技术的东风,我国传统基建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融合。 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智能铁路新时代,高速公路实现“一张网”运行,全国10余座自动化码头建成投运,数字航道基本覆盖长江、西江干线,234个机场实现了“无纸化”便捷出行,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 这十年来,创新基础设施加快优化。 我国已经建成体系较为完备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裤御的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32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我国不断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了200多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600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开发设施体系不断完善。 这十年来,基建投资作为扩内需的重要抓手,起到稳经济、促增长的带动作用。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民航部分投资800多亿元,带动周边交通等市政配套投资3000亿元,再加上围绕机场集聚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生产要素投入,已经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巨大引擎。 这十年来,基础设施领域的公用事业在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 国铁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成立,电力竞争性业务有序放开,电网企业更加聚焦主业。 郑剑表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形成符合国情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经验,比如统筹优势资源整体推进、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等。 下一步,将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含纯型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领域投资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今年4月,中央财经委召开会议,在肯定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的同时,也指出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刘立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考虑短期稳增长的需要,更多是基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中长期需要,致力于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通过交通、水利、电力等网络化设施建设,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基建,能带动国内消费增长,还能带来更多应用场景和业态。 引领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领域也有投资需求,可推进相关产业布局、“卡脖子”项目攻关等。 这场发布会介绍了交通、能源、新基建等领域后续投资重点。 郑剑表示,下一步,将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落地落实为抓手,优化交通基础设施。 包括加强出疆入藏、沿海沿边沿江、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构建现代化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和油气管网;加强互联互通和一体衔接,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率先实现现代化;以瓶颈路段和待贯通路段建设,枢纽集疏运工程,城市内外交通衔接,过江跨海关键性工程为重点,为多式联运、联程联运发展创造条件。 宋雯表示,当前正加快“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重点领域投资较“十三五”增长20%以上,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劲动力。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使得能源领域成为投资热点。 除了加快风电、光伏装机,水电、核电等重大项目也在加快推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到2030年风能、太阳能总装机达到12亿千瓦,还不足以推动非化石能源占比到25%。 到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仍会有所增长,未来还需要水电、核电、生物质能的继续扩张。 宋雯表示,要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稳步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西南水电基地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电量输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推进一批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2025年常规水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8亿、0.7亿千瓦左右。 宋雯还指出,强化能源安全保供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提升网间电力互济能力,到2025年西电东送能力达到3.6亿千瓦以上。 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完善原油和成品油长输管网体系,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和互联互通,拓展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干线通道及南北联络线,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1万公里左右。 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基础。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前景向好。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充满了想象空间,其内涵还会随着技术突破和需求升级而不断拓展。 据今年2月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已初见成效。 目前,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方案均进入深化实施阶段,起步区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达到60余个,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过110万标准机架,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算力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张志华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头连着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一头连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对于优化投资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四五”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前景持续向好。 张志华表示,未来将加大工作力度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指导电信运营企业统筹布局5G和光纤网络建设;完善国家算力网络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和集约共建;用好中长期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持续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支持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民生设施,弥合数字鸿沟;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等。
中国缺电的原因
电力供应能力不足、经济快速发展 、高耗电行业迅速扩张和持续高温干旱,是导致中国今年缺电现象突出的主要因素。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全面高涨。 国民经济稳定的增长中,电力需求出现加快增长的势头,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促进了电力弹性系数的较快提高。 连续几年的投资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使得工业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也带动了装备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民经济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使得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高耗电工业获得较快增长,这些行业均出现较好的行业景气,其生产快速增长必然形成对电力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些用电大户行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工业用电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工业用电是我国电力需求的主体,占全社会用电需求总量的73%
2、电力投资连年偏低,造成电力供应能力不足。 统计显示,九五以来电力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逐步下滑。 电力基本建设连续几年滞后于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直接导致了电力建设缓慢,也造成了电力总量供应不足。
3、高耗能行业高速增长,用电结构重型化,使电力供应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下降。 2002年我国钢、钢材、有色金属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9.7%、19.6%和14.5%。 今年前10个月,钢、钢材、有色金属、铝材等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均超过了20%。 高耗能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高耗能行业用电量的增长。 同时,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全国GDP用电单耗的持续回升。
4、持续高温、干旱和来水不足增加了随机性缺电。 随着空调的大量进入家庭,初步统计,华东电网、南方电网、华中电网空调制冷负荷比重均已超过了30%。 空调负荷在电网系统负荷中比重不断增大,既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最大用电负荷对气温的变化越来越敏感,也导致了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严重不足。 今年夏天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就是造成南方电网、华东电网和华北南部电网等地区缺电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电煤供应紧张、一些地方发电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
我国经济成就
经济运行正处于新一轮上升期。 投资高速增长,消费结构保持升级势头,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一)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期。 今年1—3季度,尽管受到非典的冲击,GDP增长率仍然达到了8.5%。 预计4季度经济增长率会继续提高,运用月度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模型预测,全年GDP增长率可以达到8.6%。 这表明从2002年开始,我国GDP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以上,经济运行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 (二)支柱行业增势强劲,重化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 前三季度,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支柱工业实现快速增长,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7%。 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8.4%,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3.9%,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4.37%,比2002年全年水平(60.95%)提高3.42个百分点。 1998年以来重工业增长相对于轻工业增长有加速趋势,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今年这一比重的提高幅度更大,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化时期。 这一轮重化工业化主要是由工业支柱产业和房地产业快速增长拉动的,与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市场内生机制,将成为未来10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三)投资高速增长,消费结构保持升级势头。 1—3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增幅提高8.7个百分点。 投资高增长,主要受重化工业化趋势和民间投资日趋活跃等因素的拉动。 消费增幅受非典影响一度降低,但前三季度累计增长率达到8.6%,同比仅下降0.1个百分点,已经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可以认为消费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 尽管有非典冲击,但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比较明显,1—3季度,建筑及装璜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6.6%,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7.5%,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4%,住、行等方面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 (四)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贸易摩擦存在隐忧。 1—3季度,出口同比增长32.2%,增幅提高12.9个百分点,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进口同比增长40.5%,加快23.3个百分点,因此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减少(净出口91亿美元,同比减少109亿美元)。 分国别和地区看,对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出口顺差持续增加;而对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出口逆差则持续扩大。 由于美欧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顺差扩大势必加剧贸易摩擦,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压力不断加大。 近年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对美欧出口的一些产品陆续转移到中国大陆设厂,是我国对美欧顺差扩大的重要原因。 (五)总量矛盾缓解,某些能源、原材料供应出现缺口。 随着国内市场活跃和出口增长加快,我国总需求不足的矛盾逐步缓解。 物价指数由负转正,1—3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提高0.7%;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5%,但逐季度回稳(分别为4.6%、4.7%、4%)。 电力、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等产品供给出现缺口,不少省市被迫限制用电,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多。 目前这些产品的供给正在迅速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态势已经趋缓。 总体看,物价仍然保持在低水平,需求约束普遍存在,大多数产品的市场竞争仍比较激烈。 (六)粮食产量持续下降,供求关系并未逆转。 据有关统计,今年粮食产量可能低于9000亿斤,也低于全年的粮食需求量。 在连续几年的减产以后,当前市场粮价出现恢复性提高,但是预计粮价以及食品价格不会长时间、大幅度上涨。 一是因为库存水平较高,到2003年底粮食库存仍将保持在4000亿斤以上,比正常水平(近年来估计为3000亿斤左右)高出较多;二是粮食生产能力较大,在市场需求拉动下,粮食供给会增长较快,抑制粮价上涨。 近期内粮食供给不会出现紧缺,但粮食问题事关经济全局,需密切关注,高度重视。 一方面要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巩固和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的关系;同时,不要过激反应,造成粮价的大起大落。 (七)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持续高增长,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20.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加了2.47万亿元,同比多增1.12万亿元。 外汇储备达到3839亿美元,较年初增加975亿美元,同比多增562亿美元。 从贷款投放的结构看,经济内在扩张带动的需求增加依然是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虽然存款准备金比率提高,但其紧缩性影响需要逐步释放,加之经济升温的惯性作用,货币信贷快速扩张的态势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同时,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将有助于逐步约束金融机构贷款投放进度。 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资本项目顺差较大,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仍是主要来源,也有“热钱”加快流入的影响。 分 析 预 测 当前我国经济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世界经济将保持温和复苏态势。 预计2004年我国经济将在较高水平上继续稳定增长。 (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回升期,从国内外条件看,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在近年来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持续回落的状态,进入了全面回升的阶段。 主要表现是:以改善住、行条件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开始启动;由消费升级带动的高成长产业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市场化的投融资活动相当活跃,市场导向的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 这种由市场主导的、以消费升级和企业自主投资为基础的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从今年宏观经济的几个主要方面看,经济增长率比上年提高,国内需求迅速扩大,总量矛盾基本缓解;主要商品的供求格局基本平衡,物价总水平较低且相对稳定;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快速流入,外部资源供给比较充裕,国际收支状况良好。 总体看,经济稳定回升并未出现全局性经济“过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基本健康。 但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电力、钢材供给缺口较大,造成部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 一些地方正在大上电力设备、钢铁加工等项目,如果不正确引导,有可能造成这些行业的盲目扩张和产能过剩。 另外,从源头上看,对一些地方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问题,亦应高度重视,积极引导,规范发展。 既维护经济增长的上升势头,又防止局部问题影响全局。 未来经济增长仍有较大潜力。 我国银行存差仍然较大,外汇储备雄厚,资金供给比较宽裕;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人工低成本优势将长期保持;技术供给也不存在明显约束。 现有要素供给条件,有利于扩大市场对产品供给的调节空间。 同时,我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储蓄水平持续提高,收入和支出预期趋好,消费环境和消费政策逐步完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推进,消费需求有望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潜力很大。 在消费升级拉动下,产业升级步伐将相应加快,并将带动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这些条件将使我国经济上升的态势得到保持。 (二)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趋好。 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日本经济复苏的势头均超过预期,因此,各方进一步看好今年下半年及2004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 世界银行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提高到3%,其中发达国家将升到2.5%,美国、日本、欧元区将分别达到3.4%、1.3%和1.7%;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将升为4.9%。 IMF预测明年全球增长4.1%,其中美国为3.9%,日本为1.4%。 总体看,世界经济将保持温和复苏的态势,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性的通货紧缩并未缓解,贸易保护有增无减,针对中国外贸外汇政策的外部压力较大,我国的外贸环境趋于严峻。 (三)对明年经济走势的初步分析预测。 综合国内外条件,预计2004年我国经济将在较高水平上继续稳定增长。 从三大需求看,在非典之类疫情不大规模发生的情况下,受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消费增长率预计将恢复到9%以上,高于今年水平;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受产业升级的推动,投资将继续较快增长,预计将稳定在今年的增长水平,即30%左右;由于外贸环境趋于严峻、出口退税率下调和出口基数较大等原因,预计明年出口增长率将回落到10%左右,受国内市场升温的拉动,进口将继续高增长,增幅超过出口,贸易顺差将继续减少。 综合定性分析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预测结果,明年GDP增长率可望达到8.5%。 主 要 问 题 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偏低;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 (一)新的结构性矛盾有所显露。 随着经济回升和重化工业化的启动,各个生产行业间的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 比较突出的是电力和钢材等部分原材料供应出现紧张,同时很多领域的产能过剩仍然存在。 从电力、钢材等方面情况看,市场对生产的调节相当灵敏。 今年以来电力、钢材和有关原材料的投资项目增加很多,发电设备产量增幅超过70%,预计这些产品的供给紧张状况不会持续很久。 随着电站建设的加快和煤炭需求的增加,运输也可能出现紧张局面。 在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建设方面,应注意吸取电力的教训,避免陷于被动。 对于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也要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调整,不要轻易运用行政手段限制供给增长(例如1994年以后限制电站建设),否则会加剧以后的结构性矛盾。 一些领域“重复建设”的症结,在于行政干预和行政主导的投资扩张,应当对症下药,用市场手段促进竞争,尽可能少用行政手段。 (二)投融资体制与经济市场化的矛盾比较突出。 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偏低。 投资活动中的行政审批仍然过繁,政府介入过多,竞争性行业的行政管理门槛过高。 融资活动过于依赖政府信用,过于依赖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市场风险往往转化为行政干预下无人负责的更大风险。 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中,很大一部分是有政府背景或以政府信用担保的长期贷款。 这类贷款行为缺乏风险约束,容易推动信贷过度膨胀,形成金融风险和财政的隐性债务。 现行投融资体制与市场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产生了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一方面限制了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融资活动,限制了充分竞争,削弱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另一方面助长了行政权力对投融资活动的干预,使得行政主导型的重复建设难以根治。 如果不尽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损害此次经济回升的积极效果。 (三)就业稳定性下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随经济升温,城镇总体就业情况逐步好转,绝大部分地区就业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值得指出,这轮经济增长以重化工业为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低。 在就业总量增长中,正规就业增长较慢,新增就业主要是非正规就业。 正规就业主要是指在正规部门工作并且形成了稳定劳动关系的就业;非正规就业既包括诸如个体、自雇佣等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也包括在正式部门的非正式雇佣。 与正规就业相比,非正规就业的稳定性差,特别是非正规就业人员一般难以进入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些基本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增加了这部分人群未来生活的不稳定性。 此外,大量人员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对于社会管理的挑战也很大。 如果以是否参加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为尺度,我国目前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总量已经超过正规就业人员。 在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的进程中,非正规就业将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就业形式,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对非正规就业存在的或可能引发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以及劳资关系矛盾等,应予以足够重视,并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矛盾协调机制。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 2003年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难,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今年第2季度有大约10%的农民因非典返乡,据调查其中有17%今年不准备再外出。 此外,非典发生后,乡镇企业外贸出口订单减少,产品因运输不畅造成积压,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幅下滑。 促使农产品价格明显上升的因素尚未产生,部分地区的畜产品和水果蔬菜或销售不畅,或出口受阻,价格普遍下跌,农民务农收入增长也不会乐观。 完成全年农民增收4%的预期目标面临的难度较大。 当前的经济回升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应当倍加珍惜,继续强化市场择优汰劣的作用,防止各种非市场因素加大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和风险。 在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适当弱化政府刺激经济总量扩张的力度,强化结构性的政策引导。 经济回升时期也是加快改革的有利时机,要抓住这一机遇,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加快改革步伐,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完善新体制和新机制,克服非市场因素对经济的扰动,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经济发展的目标应从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率转向追求经济的稳定、协调、有序、安全发展 在经济全面回升的条件下,应当淡化速度指标,把宏观调节的主要目标转向控制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加强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信息服务和政策引导;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建议200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在7%,引导各级政府将注意力转向经济发展的稳定、协调、有序、安全方面,防止各级政府层层加码,盲目攀比速度。 (二)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扩大投资转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在需求不足明显缓解的新形势下,财政政策的重点应当相应调整。 一是继续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建设国债的使用和新开工项目可适当后移,增大结转量。 同时,应严格筛选新开工国债项目,着重优化国债资金的投向。 二是增加对城乡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加快相关领域的改革步伐,完善财政支持的机制和制度,防止财政投入的效果降低。 强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职责,完善中央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 三是继续保持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持,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力度。 四是统筹考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注意充实社保基金,弥补历史欠账。 五是针对非正规就业大幅度增长的特点,认真研究并合理解决这类人员的养老、医疗等保障问题,确保其基本权益及生活安全,以促进就业容量增加,稳定就业队伍。 (三)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应从主要依靠财政政策转向主要依靠货币政策 在弱化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调整财政政策着力点的同时,应加大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搞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和相互配合。 基于对当前经济总体尚未过热、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判断,应当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总量方面可合理预调、微调,同时注意加强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功能。 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关注和调节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加快处理不良资产。 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维护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四)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市场配置资源能力 投融资体制是当前制约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提高的体制瓶颈,对此次经济回升扰动极大。 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尽快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各项部署。 应该强调“管住政府、放开市场、吸引民间资本、加强风险约束”,让民间投资主体发挥主要作用。 政府投资要严格限定在公共产品领域,并引入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加强审计、舆论等方面的公共监督。 减少投资审批程序,放宽产业准入限制,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范围,即使是公共产品领域,也要尽可能吸引各类民间资本参与投资。 积极发展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信贷担保体系和投资服务机构。 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为目标,推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 尽快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鼓励民间投资的财税金融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蕴藏的创业积极性。 (五)进一步增强鼓励消费增长的政策力度 当前经济回升的根本拉动力量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扩大内需的重点应从投资转向消费。 政府在促进消费增长方面的工作重点可考虑: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领域,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清理限制性的消费政策,大力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活动;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增强居民的安全感,改善居民的支出预期;三是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定增长,特别是加大对农民减负增收的支持力度;四是继续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 (六)积极化解外经贸困难,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 明年发展外经贸的困难加大,需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重点可考虑: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努力争取一个较好的国际经贸环境;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合理运用有关机制,妥善解决贸易磨擦,规范出口秩序,积极扩大出口。 在利用外资方面,应加强对外资结构和投向的引导,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市场开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环境。 在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贸易顺差减少或出现一定逆差是难免的。 我国外汇储备很大,有一定贸易逆差也不必过于担忧。 国内需求升温可以基本弥补贸易顺差减小带来的需求缺口,对经济回升的总体态势不会产生明显冲击。 今后应当努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必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这样也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标签: 强劲的经济增长 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 经济增长带动用电需求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