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零售行业概览
免税零售是指在指定区域内销售免除关税和增值税等税费的商品。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出境旅游的日益普及,免税零售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行业规模
2022年,全球免税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52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34%。
行业趋势
免税零售行业呈现以下趋势:
- 线上线下融合:消费者对便捷购物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线上免税购物渠道发展迅速。
- 产品品类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高档化妆品、香水、手表等商品外,食品、饮料、消费电子等商品也逐渐进入免税市场。
- 客群年轻化:年轻一代成为免税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与上一代消费者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中免公司简介
中国中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免)是中国领先的免税零售运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免税零售企业之一。
业务概况
中国中免主要从事免税商品的销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业务:
- 机场免税店
- 市内免税店
- 邮轮免税店
- 线上免税平台
财务数据
中国中免财务数据如下:
指标 | 2021年 | 2022年上半年 |
---|---|---|
营业收入(亿元) | 676.87 | 347.80 |
净利润(亿元) | 174.31 | 94.06 |
毛利率(%) | 61.56 | 61.67 |
净资产收益率(%) | 22.11 | 22.28 |
股票投资机会分析
估值分析
根据当前股价和财务数据,中国中免的估值水平如下:
指标 | 估值 |
---|---|
市盈率(PE) | 25倍左右 |
市净率(PB) | 2.5倍左右 |
相对于其他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中国中免的估值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成长潜力
中国中免的成长潜力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 行业景气度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出境旅游的恢复,免税零售行业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 业务扩张:中国中免积极拓展境内外免税业务,包括开设线下新门店、布局线上平台和并购海外免税公司。
- 产品创新:中国中免不断推出新的免税商品品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风险因素
投资中国中免股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
- 行业政策变化:免税零售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
- 宏观经济波动:经济下行可能导致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从而影响免税零售行业业绩。
- 竞争加剧:近年来,国内外免税零售运营商不断涌现,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投资策略
对于有意投资中国中免股票的投资者,可以遵循以下策略:
- 长期持有:免税零售行业具有较强的长期成长潜力,适合长期持有。
- 关注行业动态:密切关注免税零售行业的政策变化、行业趋势和竞争格局。
- 控制风险:合理控制投资仓位,并分散投资组合以降低风险。
总结
免税零售行业作为消费领域的新风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中免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具备领先的市场地位和强劲的成长潜力。对投资者而言,中国中免股票是一项值得考虑的长期投资标的。
「乌蒙大草原酒店代订」阿里旅游新零售棋局:左手众信右手Dufry 意欲何为?
阿里本月初宣布与全球免税巨头Dufry达成合作后,两者的合作进展便获得外界的密切关注。 解读其意图者甚多,以“要动中免的免税蛋糕”的猜测为主。 近日,Dufry向外界披露了其与阿里的合作进展——该公司与阿里的合资企业目前正在确定和建立中,将寻找进一步发展中国旅游零售渠道以及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进行合作的机会。 作为“五新”战略的其中重要一支,阿里将新零售的布局延伸到旅游领域则在情理之中。 而当外界试图解读其与Dufry的合作时,先前发生的另一项战投也不容忽视——9月底,阿里宣布战略入股众信旅游,推进“旅游线下新零售”商业模式。 两者交映,阿里剑指旅游新零售之心显而易见。 难撼国内免税格局今年10月5日,阿里与Dufry达成战略合作,前者拟同意收购后者不超过9.99%的股份,并且在中国组建一家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10月20日,入股事项有了实质性进展:Dufry对外公布了增发新股的最终发行数量和发行价,共筹集约8.2亿瑞士法郎,阿里持股6.1%。 “目前冲击不大。 ”当谈到阿里入股Dufry是否会对国内免税行业形成冲击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两者未来的合作更多可能集中于不需要免税牌照的业务方面,如跨境电商方面,这一客户群和免税业务客户群有所区别。 今年以来,国内免税市场迎来了风口。 一方面,政策和疫情驱使消费需求回流,国内经济大循环被激活;另一方面,免税行业利好政策频出,资本市场竞相追逐免税热点。 数据显示,国内免税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2019年,中国免税行业规模约520亿元,同比增长约32%,这一增速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免税市场。 “十一长假”的数据同样能反映国内免税市场的燥热:根据海口海关统计数据,10月1日至8日,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0.4亿元、旅客14.68万人次、免税品99.8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8.7%、43.9%、97.2%。 国内免税市场群雄逐鹿之下,阿里牵手Dufry,旋即引发外界对其意欲分食免税蛋糕的猜测。 这与后者全球免税市场份额常年稳居第一的市场地位有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从2008年起,Dufry也在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但由于牌照因素,该公司无法在中国开展免税业务,其主要业务表现形式为机场有税。 在现行政策框架之下,不仅Dufry自身难以直接进入中国的免税市场,即便作为全球免税巨头与阿里站到了一起,两者合作也难以切入。 “这是一个以牌照为准的特殊行业。 ”前述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免税属于特许经营行业,需要持牌进入。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截至目前免税行业仅有10张免税牌照,分别由中国中免、深圳国资委、海南国资委、国药集团、王府井等持有。 实际上,阿里涉足免税由来已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18年11月,中国旅游集团免税业务与阿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打造免税新零售、旅游购物领域新模式。 而此次战略合作内容涉及阿里的业务线颇广,包括阿里旗下飞猪旅行、阿里云、支付宝、菜鸟物流等。 与中国中免的免税合作在2019年有了实质性落地。 这年3月,飞猪旅行上线了“出境购”频道,采取免税预约的模式,即旅客可在出境前或出境游过程中通过该平台提前预订免税产品,在线选择提货时间和提货地点,实现“线上买、线下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飞猪旅行App发现,如今“出境购”频道已经变更为“旅行购”,按免税店地点划分为了韩国、日本两个境外子频道,海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广州、厦门、沈阳、南京、西安等境内频道。 此外,该平台还直接推出“直邮到家”。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中免的合作是目前支撑飞猪旅行平台免税购物的核心。 换言之,飞猪旅行平台免税的主要供货渠道则来自中国中免的旗下免税店。 阿里入股Dufry也无法解决入局免税的牌照问题。 但光大证券的分析指出,“从阿里角度来看,此次合作有望大幅提升其旅游零售端的采购及供货能力,加强其旅游行业方面布局。 ”能否“颠覆”旅游新零售?有分析认为,Dufry所拥有的供应链和大数据资源,是阿里通过此次合作“抄底”海外电商零售的一次机会。 据相关统计数据,Dufry在国际机场旅游零售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约20%,对标25亿人的全球潜在客户。 此外,Dufry的国际品牌供应商达到1000家,这些数据都成为阿里进军国际零售的宝贵资源。 事实上,阿里旗下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红利已经接近饱和,国内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 尽管电商下沉的趋势愈发明显,但在拼多多、美团、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围攻”下,阿里需要再造新的增长点。 免税只是旅游零售的一部分,而阿里所要“颠覆”的是整个旅游零售。 为了“革新”旅游业,阿里投入了飞猪旅行这颗“重磅炸弹”。 2018年发起的“新旅行联盟”计划记忆犹新:这一计划是飞猪旅行联合全球旅行服务商、各国旅游局、阿里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依托大数据、构筑全链路连接的行业新生态,以期提升旅行体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飞猪旅行自诞生起便一再强调自身非“OTA”的属性。 其核心模式是,希望链通旅行商家和企业,依靠淘宝、支付宝等阿里生态圈资源,来提升旅游、酒店行业的效率。 随后的发展显示,飞猪旅游的定位由“OTP”向“OTM”实现了升级。 在今年“十一”长假前夕,飞猪旅行率先打响“百亿补贴”计划,一度引发外界对其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烧钱大战的质疑。 飞猪旅行总裁庄卓然对此表示,百亿补贴不是短期营销,是面向消费者构建商家价值的长期举措。 他还强调,行业对补贴的认知,不应该只停留在抢份额这个层面,而应该更多地比拼商家在平台的成长力。 战略投入众信旅游,则再次彰显阿里的决心——其希望将“革新”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线下。 今年发生的疫情对国内旅行社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营冲击,更是暴露了旅行社的“痼疾”。 众信旅游董事长、总经理冯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疫情之下,旅行社行业无论是供应商、渠道商还是资源、产品,都处于分散状态,没有一个高效聚合平台。 今年9月底,众信旅游公告称,阿里拟受让众信旅游4547.0395万股股份,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与此同时,众信旅游还与飞猪旅行母公司浙江阿里旅行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设立合资公司,探索和推进“旅游线下新零售”商业模式。 阿里与众信旅游的合作涉及产品供给、渠道和品牌、大数据技术、支付和系统等方面。 安信证券分析认为,两者的合资公司定位旅游B2B领域,拟打造全域旅游分销平台,对比目前均以线下商谈的旅游B2B模式,有望对国内旅游行业的资源端、批发端、零售端等企业在匹配、渠道、获客和资金等各环节实现效率提升。 冯斌对其与阿里的合作也抱以能解决旅行社行业难题的希望。 “我们想与阿里一起打造一个面向B端旅行社的综合服务平台,主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就是资源和资金。 ”冯斌对媒体表示,阿里恰巧既有技术,又懂金融。 无论是入股众信旅游,还是牵手Dufry,阿里通过串联旅游行业的产品批发商、渠道商,也进一步加强了其在旅游新零售的布局。 来自旅行社的期待,或许正是阿里能实现“颠覆”旅游业的可能性所在。
阿里旅游新零售棋局:左手众信右手Dufry 意欲何为?
阿里本月初宣布与全球免税巨头Dufry达成合作后,两者的合作进展便获得外界的密切关注。 解读其意图者甚多,以“要动中免的免税蛋糕”的猜测为主。 近日,Dufry向外界披露了其与阿里的合作进展——该公司与阿里的合资企业目前正在确定和建立中,将寻找进一步发展中国旅游零售渠道以及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进行合作的机会。 作为“五新”战略的其中重要一支,阿里将新零售的布局延伸到旅游领域则在情理之中。 而当外界试图解读其与Dufry的合作时,先前发生的另一项战投也不容忽视——9月底,阿里宣布战略入股众信旅游,推进“旅游线下新零售”商业模式。 两者交映,阿里剑指旅游新零售之心显而易见。 难撼国内免税格局今年10月5日,阿里与Dufry达成战略合作,前者拟同意收购后者不超过9.99%的股份,并且在中国组建一家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10月20日,入股事项有了实质性进展:Dufry对外公布了增发新股的最终发行数量和发行价,共筹集约8.2亿瑞士法郎,阿里持股6.1%。 “目前冲击不大。 ”当谈到阿里入股Dufry是否会对国内免税行业形成冲击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两者未来的合作更多可能集中于不需要免税牌照的业务方面,如跨境电商方面,这一客户群和免税业务客户群有所区别。 今年以来,国内免税市场迎来了风口。 一方面,政策和疫情驱使消费需求回流,国内经济大循环被激活;另一方面,免税行业利好政策频出,资本市场竞相追逐免税热点。 数据显示,国内免税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2019年,中国免税行业规模约520亿元,同比增长约32%,这一增速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免税市场。 “十一长假”的数据同样能反映国内免税市场的燥热:根据海口海关统计数据,10月1日至8日,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0.4亿元、旅客14.68万人次、免税品99.8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8.7%、43.9%、97.2%。 国内免税市场群雄逐鹿之下,阿里牵手Dufry,旋即引发外界对其意欲分食免税蛋糕的猜测。 这与后者全球免税市场份额常年稳居第一的市场地位有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从2008年起,Dufry也在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但由于牌照因素,该公司无法在中国开展免税业务,其主要业务表现形式为机场有税。 在现行政策框架之下,不仅Dufry自身难以直接进入中国的免税市场,即便作为全球免税巨头与阿里站到了一起,两者合作也难以切入。 “这是一个以牌照为准的特殊行业。 ”前述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免税属于特许经营行业,需要持牌进入。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截至目前免税行业仅有10张免税牌照,分别由中国中免、深圳国资委、海南国资委、国药集团、王府井等持有。 实际上,阿里涉足免税由来已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18年11月,中国旅游集团免税业务与阿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打造免税新零售、旅游购物领域新模式。 而此次战略合作内容涉及阿里的业务线颇广,包括阿里旗下飞猪旅行、阿里云、支付宝、菜鸟物流等。 与中国中免的免税合作在2019年有了实质性落地。 这年3月,飞猪旅行上线了“出境购”频道,采取免税预约的模式,即旅客可在出境前或出境游过程中通过该平台提前预订免税产品,在线选择提货时间和提货地点,实现“线上买、线下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飞猪旅行App发现,如今“出境购”频道已经变更为“旅行购”,按免税店地点划分为了韩国、日本两个境外子频道,海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广州、厦门、沈阳、南京、西安等境内频道。 此外,该平台还直接推出“直邮到家”。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中免的合作是目前支撑飞猪旅行平台免税购物的核心。 换言之,飞猪旅行平台免税的主要供货渠道则来自中国中免的旗下免税店。 阿里入股Dufry也无法解决入局免税的牌照问题。 但光大证券的分析指出,“从阿里角度来看,此次合作有望大幅提升其旅游零售端的采购及供货能力,加强其旅游行业方面布局。 ”能否“颠覆”旅游新零售?有分析认为,Dufry所拥有的供应链和大数据资源,是阿里通过此次合作“抄底”海外电商零售的一次机会。 据相关统计数据,Dufry在国际机场旅游零售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约20%,对标25亿人的全球潜在客户。 此外,Dufry的国际品牌供应商达到1000家,这些数据都成为阿里进军国际零售的宝贵资源。 事实上,阿里旗下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红利已经接近饱和,国内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 尽管电商下沉的趋势愈发明显,但在拼多多、美团、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围攻”下,阿里需要再造新的增长点。 免税只是旅游零售的一部分,而阿里所要“颠覆”的是整个旅游零售。 为了“革新”旅游业,阿里投入了飞猪旅行这颗“重磅炸弹”。 2018年发起的“新旅行联盟”计划记忆犹新:这一计划是飞猪旅行联合全球旅行服务商、各国旅游局、阿里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依托大数据、构筑全链路连接的行业新生态,以期提升旅行体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飞猪旅行自诞生起便一再强调自身非“OTA”的属性。 其核心模式是,希望链通旅行商家和企业,依靠淘宝、支付宝等阿里生态圈资源,来提升旅游、酒店行业的效率。 随后的发展显示,飞猪旅游的定位由“OTP”向“OTM”实现了升级。 在今年“十一”长假前夕,飞猪旅行率先打响“百亿补贴”计划,一度引发外界对其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烧钱大战的质疑。 飞猪旅行总裁庄卓然对此表示,百亿补贴不是短期营销,是面向消费者构建商家价值的长期举措。 他还强调,行业对补贴的认知,不应该只停留在抢份额这个层面,而应该更多地比拼商家在平台的成长力。 战略投入众信旅游,则再次彰显阿里的决心——其希望将“革新”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线下。 今年发生的疫情对国内旅行社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营冲击,更是暴露了旅行社的“痼疾”。 众信旅游董事长、总经理冯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疫情之下,旅行社行业无论是供应商、渠道商还是资源、产品,都处于分散状态,没有一个高效聚合平台。 今年9月底,众信旅游公告称,阿里拟受让众信旅游4547.0395万股股份,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与此同时,众信旅游还与飞猪旅行母公司浙江阿里旅行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设立合资公司,探索和推进“旅游线下新零售”商业模式。 阿里与众信旅游的合作涉及产品供给、渠道和品牌、大数据技术、支付和系统等方面。 安信证券分析认为,两者的合资公司定位旅游B2B领域,拟打造全域旅游分销平台,对比目前均以线下商谈的旅游B2B模式,有望对国内旅游行业的资源端、批发端、零售端等企业在匹配、渠道、获客和资金等各环节实现效率提升。 冯斌对其与阿里的合作也抱以能解决旅行社行业难题的希望。 “我们想与阿里一起打造一个面向B端旅行社的综合服务平台,主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就是资源和资金。 ”冯斌对媒体表示,阿里恰巧既有技术,又懂金融。 无论是入股众信旅游,还是牵手Dufry,阿里通过串联旅游行业的产品批发商、渠道商,也进一步加强了其在旅游新零售的布局。 来自旅行社的期待,或许正是阿里能实现“颠覆”旅游业的可能性所在。
安防行业板块龙头股票有哪些?
安防行业板块龙头股票有:
海康威视():龙头股,2020年报显示,海康威视实现净利润1339亿,同比增长782%,近四年复合增长为1247%;每股收益元。
国内领先的安防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安防行业海量的非结构化视频数据,以及飞速增长的特征数据(卡口过车数据、人像抓拍数据、异常行为数据等),应用于公司视频监控识别领域。
回顾近7个交易日,海康威视有6天下跌。 期间整体下跌483%,最高价为4943元,最低价为5048元,总成交量154亿手。
安防行业股票名单还有:
大华股份():大华股份近3日股价有2天下跌,下跌372%,2022年股价下跌-2348%,市值为亿元。
英飞拓():在近3个交易日中,英飞拓有2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2353%,最高价为462元,最低价为435元。 和3个交易日前相比,英飞拓的市值下跌了1055亿元。
欧比特():近3日股价下跌023%,2022年股价下跌-1882%。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 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 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概念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市场简介
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也称为发行市场(Issuance Market),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的股票的市场。 所谓新发行的股票包括初次发行和再发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资者出售的原始股,后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份额。
有哪些旅游龙头股票
分别有绿地控股、财信发展、滨江集团、香江控股、荣安地产、世茂股份、保利发展、南国置业、嘉凯城、皇庭国际,供您参考选择。
1、绿地控股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金融信息服务、绿化工程、能源、汽车销售、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等业务。 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为住宅、商办、专业工程、建筑装饰、建筑设计、建筑材料贸易、园林绿化、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进口商品直销、酒店旅游、汽车服务、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酒店旅游、汽车服务、煤炭贸易、油品零售。
2、财信发展
财信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房地产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同时经营环保产业。 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在重庆市、天津市、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广东省等省市区。 主要产品是房地产、环保板块。
3、滨江集团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及其延伸业务的经营。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房地产、酒店、物业服务。 公司荣获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发布的2019中国房地产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第25位、2019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性TOP10和融资能力TOP1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省百强企业、浙江省服务业百强企业等品牌荣誉。
4、香江控股
深圳香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是专业从事城市产业发展、商贸流通及家居卖场运营。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为商品房、商铺及写字楼销售、商贸流通运营。 公司子公司香江商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华南区域建立了绝对的竞争优势,包括品牌影响力、消费者口碑、市场占有率、招商资源储备等,在华南区域均处于行业前列。
5、荣安地产
荣安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建设工程承包等。 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为房房屋销售、建筑施工、物业服务、销售代理、房屋租赁、咨询服务。 公司位列2020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百强第85位(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联合测评),具有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在长三角区域内已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位列中国房地产开发百强企业第64位(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院,中指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联合测评),获评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区域运营10强(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联合测评)。 公司秉持精品理念,开发的产品屡获人居环境奖,宁波荣安府项目荣获国家级广厦奖,树立了住宅专家,豪宅巨匠的专业房地产品牌形象。
6、世茂股份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是商业地产开发与销售、商业经营及管理、多元投资。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世茂品牌在全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公司依托于品牌的显著优势,在过往年间成绩斐然2012年中国商业地产最具影响力开发商、2013中国商业地产价值榜、2013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2014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10强、商业地产企业品牌价值10强、2015年中国商业地产十大品牌企业、《第一财经2016年度地产汇A股上市房企综合实力TOP50之第9名》、《财富》中国500强第397位等殊荣,更令世茂品牌熠熠生辉。
7、保利发展
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物业管理等。 经过27年的稳健发展,公司已形成以不动产投资开发为主,以综合服务与不动产金融为翼的业务板块布局。 公司2019年实现签约销售4618亿元,位列行业前五、央企第一。 2019年末,公司品牌价值达亿元,连续十年蝉联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公司品牌,位列福布斯世界500强第245位。
8、南国置业
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的开发与运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商业地产为引导,涵盖多种物业类型的综合性物业开发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物业销售、物管出租、酒店运营。
9、嘉凯城
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长三角地区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具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主要产品为房屋销售、物业管理、影视放映。
10、皇庭国际
深圳市皇庭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商业地产开发和商业经营为主的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商业不动产运营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各配套服务业务。 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有商业运营服务、金融服务、融资租赁服务。
严重低估的科技股:业绩大增325%,国内半导体芯片龙头
旅游股票龙头有以下这些:
1、中国中免():龙头股,2020年报显示,中国中免净利润614亿,同比增长3257%,近四年复合增长为3437%;毛利率4064%。 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2、众信旅游():龙头股,2020年报显示,众信旅游的净利润-148亿,同比上年增长率为-%。 出境旅游运营商龙头,旗下上海众信、竹园国旅均为5A级旅行社,依托出境游业务优势,逐步拓展至游学、移民置业、旅游消费信贷及供应链金融等出境服务。
3、探路者:从近五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065亿元,过去五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9122亿元,最高为2017年的3034亿元。 2014月2月,公司以约1924万元人民币增持参股公司Asia travel 707%股份至2122%。 Asia travel主营业务为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机票预订、酒店预订和景点预订等其他综合旅行管理服务,是集酒店、机票和旅游景点即时预订确认于一体的三合一在线旅游平台。
4、新智认知:从近五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173亿元,过去五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6年的9200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3228亿元。 公司自有的北海国际客运港是公司海洋旅游航线船舶的母港,位于北海市银滩景区,地理位置优越。
新基建股票的十大龙头股
近期行情连续,年前我就重点强调了军工板块的机会,以洪都为例,涨幅基本都在30-50%左右。但是,在享受主力抬轿军工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军工暂时休整了,谁能取而代之,成为跨年行情又一个领涨股?
我的观点是:那就是 科技 股。 科技 股容易在春季大涨的原因,有三点:1、从市场环境看,每年开年是主力机构资金重新“出笼”的时间节点,市场预期值很高的题材会被资金快速建仓;2、政策环境相对宽松的节点,市场流动性较好,成交量大;3、年报送转预期的炒作,人气旺盛。
况且 历史 经验告诉我们,历年跨年行情总能看到 科技 股的领涨身影,如2021年春季躁动行情,5G板块大涨75%,2020年春季躁动主线还是 科技 ,主线切换到半导体,指数阶段涨幅73%,相信今年也不会例外。
方向上硬 科技 已经调整了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从动态估值、调整时间与幅度、扶持政策和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看,都具备了爆发的可能性。 其中首选两点:第一,以需求端放量为代表的涨价硬 科技 ,主要是通用芯片和半导体晶圆代工制造产业链;第二,是2021年市场放量的产业,典型是5G,2021年是应用的爆发之年。
捷捷微电:国内晶闸管领域龙头,市占率超4成,拟定增募资近911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6709万元,受需求端放量,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公司业绩高增长,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闻泰 科技 :全球ODM、半导体标准件双龙头,5G布局行业领先,三季报业绩大增325%,中国首个“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晶圆制造项目”在沪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27亿元。
目前在沪A中被严重低估的股票有哪些?这些股是否适合长线投资
一、广安爱众:新型基建充电桩龙头股,2020年营业收入2269亿,同比增长227%,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2304%。 此外,该公司已建立了67家合资企业和237个项目落地城市。 全国已建成充电桩约177万个,投入运营超过10万个。
二、泰瑞德:新基建充电桩龙头股。 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7421亿元,同比增长1011%,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211%;净利润173亿,同比增速-3596%。 此外,该公司已建立了67家合资企业和237个项目落地城市。 全国已建成充电桩约177万个,投入运营超过10万个。
三、隆基股份:新能源龙头股产业覆盖隆基单晶硅、隆基乐叶光伏、隆基新能源、隆基清洁能源光伏全产业链。
四、天齐锂业:新能源龙头股全球领先的以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亚洲第一大锂生产商;其子公司Tellison拥有世界上储量最大、正在开采的质量最好的锂辉石矿;主要从事硬岩锂矿资源开发、锂精矿加工销售和锂化工产品生产销售;18年锂矿收入2202亿元,锂化合物及衍生物收入4041亿元,合计占比9997%。
五、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龙头股。 秦通过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运行模式,既满足了续航里程的需求,又摆脱了对燃油的依赖,被国家定义为新能源汽车。
六、比亚迪:新能源龙头股。 在战略合作期间,基于一定的商业条件,BAIC新能源尽一切努力给予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和普瑞德一定比例的采购股份。
七、中国建筑[]:是中国专业运营历史最长、市场化运作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建筑地产企业集团之一;是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重点国有企业。 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石油、中国中化和宝钢集团于2007年12月组建,其中中建总公司持股94%,下辖8个基建局和5个设计院。
八、中国中铁[]:是集基础设施建设、勘察设计及咨询服务、工程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铁路公路投资及运营、矿产资源开发、物资贸易为一体的多功能超大型企业集团。 其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成立于1950年3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CREC)于2007年9月以整体改制和独家发起的方式成立。 下设15个基建局和4个设计院。
九、中国铁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的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以工程承包为主业,集勘察、设计、投融资、施工、设备安装、工程监理、技术咨询、对外贸易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 中国铁建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1984年1月,根据CRCC中央的决定和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铁道兵全体官兵转为集体兵,即中国铁建公司和中国铁建公司(简称中国铁建)下设17个基建局和3个设计院。
十、中国焦健[]:主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设计、疏浚、港口机械制造;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港口建设设计企业;中国领先的公路桥梁建设设计企业;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疏浚企业;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组建。 我们熟悉的中国路桥、振华重工、钟芳集团都是他的子品牌,下辖10家子公司、8家设计院。
A股:氢能源开启新篇章!被严重低估的7大氢能源概念股请收好
银行股。 目前,按照PE值进行排序都在20以下,整个板块估值最低,严重低估。 但是,金融板块多为权重股,不可盲目跟入。 但是做长线是完全可以的。 另外,还可按照pe排列,选择估值次于银行板块的也可以。
严重低估的消费股:北上资金加仓12倍,食品添加剂龙头
目前来看,我国和很多其他发达国家在选择能源 汽车 方面,都选择了电动 汽车 ,而有些国家选择了氢能源 汽车 。 现在氢能源 汽车 应用并不多,但是未来可期。 氢能源是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氢能源主要成分是氢气。
这种气体在使用之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程度的污染,而且他的原料是水,这个资源虽然不可再生,但是在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水,可以说原材料取之不竭。 现在很多国家都把发展氢能源作为重要的发展策略。
第二,氢能源本身是清洁能源。
但是制造氢能源的过程,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这也是它不能大量应用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氢能源提炼技术不断发展,迟早也会突破,而取得核心技术的公司,势必会引发热点,仅仅这项技术,就能让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龙头企业。 在需求自然就有市场,不断有企业为了追求利益,从而加入这个赛道,从而引发这个行业的改革,推动制氢技术发展。
第三,政策推动利好持续。
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很多地区正在大力发展氢燃料物流车,并且建立配套的加氢站。 行业的发展势必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而有数据显示,氢能源 汽车 的销售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未来氢能源 汽车 发展空间巨大。 氢能源的需求量也随着碳中和的目标推进,不断地增加。
(1)看不懂k线图,MACD,KDJ等技术指标
(2)不会选股,无法区分劣质公司
(3)把握不住市场主线,风口行业总是错过
(4)买入总是被套,卖出总是卖飞
(5)技术学习与讨论,深入与升华
(6)心态锻炼,好心态是技术分析发挥作用的基础
本文不存在任何推荐,所聊到的股票不构成任何推荐仅供参考学习,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公司三季报净资产收益率589%,毛利率1709%,三季报营收亿,同比增长2344%,净利润1866亿,同比增长3902%,总市值亿,动态市盈率2680,低估值050。
公司三季报净资产收益率2579%,毛利率1714%,三季报营收亿,同比增长3377%,净利润3211亿,同比增长%,总市值565亿,动态市盈率,低估值070。
公司三季报净资产收益率1460%,毛利率2980%,三季报营收5855亿,同比增长4942%,净利润1208亿,同比增长4192%,总市值154亿,动态市盈率9610,低估值044。
公司三季报净资产收益率1302%,毛利率1921%,三季报营收亿,同比增长1292%,净利润7900亿,同比增长1118%,总市值亿,动态市盈率1492,低估值049。
公司三季报净资产收益率4133%,毛利率3075%,三季报营收7176亿,同比增长6724%,净利润1439亿,同比增长%,总市值亿,动态市盈率645,低估值030。
公司三季报净资产收益率1421%,毛利率1940%,三季报营收9008亿,同比增长638%,净利润885亿,同比增长3419%,总市值亿,动态市盈率2730,低估值055。
公司三季报净资产收益率1172%,毛利率2518%,三季报营收6156亿,同比增长2503%,净利润700亿,同比增长4014%,总市值亿,动态市盈率2053,低估值038。
中报业绩普遍向好,食品饮料板块内多家公司股价创新高。 龙大肉食涨停,仙乐 健康 、西部牧业大涨逾9%。 市场明星海天味业涨幅超过6%,市值达到5500亿。 食品饮料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并逐步向上游食品添加剂领域扩散。
消费股高景气的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 首先,业绩好 。 消费股没有那么多故事可讲,有业绩才是硬道理。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中报数据看,60家食品饮料类公司中有37家利润同比增长,占比6167%。 好想你、妙可蓝多、海欣食品等8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翻番。
上半年受到特殊病情的影响,调味品、速冻食品、方便食品等家庭消费量大幅增长,甚至出现缺货少货的情况。 二季度,渠道补货订单增加,进一步推升了食品饮料类公司的业绩。 在风险没有完全解除之前,家庭的消费量仍然会维持在高位。
其次,鼓励消费拉动内需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导向。 居民消费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扮演着重要作用,加上国民收入提升、消费升级趋势形成,消费类公司的景气周期具备长期延续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吃的喝的是消费中的重中之重。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资金对消费板块的预期在逐步提升,所以抱团越来越紧,并没有明显的松动迹象。 而且,消费股中的龙头公司一般都极具稀缺性,一旦下车很难再找到“回头草”的契机。
食品饮料的景气度开始向上游蔓延,重要分支食品添加剂正在慢慢积累人气。 行业内的龙头公司,比起消费端的这些“明星”而言,一点不差。
晨光生物 ,主要经营天然色素、天然香辛料等食物添加剂,纯植物提取,在多个细分领域做到行业第一。 中报业绩增长36%,目前市值规模79亿。 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10%(截至发文时间)。
金禾实业 ,食品添加剂业务占比46%,其中甜味剂赛安蜜占比较大。 代糖类产品目前市场增速较快,代糖概念前阵子也受到了资金关照。 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继续扩大产能,布局代糖这条优质赛道。 今年以来涨幅达到55%(截至发文时间)。
食品添加剂领域的优质公司有很多,业绩释放有快有慢,仍有 部分公司在低位蓄势 。 比如我最近视频中分享的严重低估的消费概念案例(点击蓝字可直接查看),主营业务中的咖啡因广泛应于食品、饮料和部分药品当中。 中报业绩同比增长31%,近四个月却一直横盘。 聪明资金已经率先动手,北上资金在该公司的持仓水平相对于一个月前增加了12倍。
大家不要一看食品饮料大热,就盲目追;也不要一看龙头公司都到了高位,就完全放弃。 抽丝剥茧,把逻辑剖得越细,机会就越明显。
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中公司仅为举例,不做推荐。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