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投资于处于增长行业且面临较少竞争的公司至关重要。通过选择这样的行业,投资者可以增加获得丰厚回报的可能性。
识别成长型行业
确定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的第一步是检查经济趋势和市场研究。以下是一些关键指标,可以帮助您识别增长型行业:
- 人口结构变化:人口增长、老龄化或城市化等人口结构变化可能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 技术进步: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可以颠覆整个行业,创造新的增长领域。
-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消费者行为和偏好的变化可以产生新的市场需求。
- 监管变化:放松管制或新法律可以创造新的行业机会。
- 全球化: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增长机会。
评估竞争强度
一旦您识别了潜在的增长型行业,就需要评估竞争强度。以下是一些因素可以帮助您评估竞争的激烈程度:
- 市场份额:行业内领先公司的市场份额表明了竞争的强度。
- 进入壁垒:新进入者进入市场的难度表明了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性。
- 产品差异化:产品的独特性和差异化程度影响了竞争的强度。
- 供应商和分销商:供应商和分销商的集中度可以表明行业内的竞争压力。
- 技术变革:快速的技术变革可能消除竞争优势并加剧竞争。
投资有竞争力的公司
在选择投资哪些公司时,请考虑以下标准:
- 强劲的财务业绩:寻找财务状况良好且利润率高的公司。
- 市场领先地位:投资行业内拥有强大市场份额的公司。
- 竞争优势:寻找拥有独特产品或服务的公司,这为其提供了竞争优势。
- 管理团队: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对于公司成功至关重要。
- 估值:确保投资的估值合理,并与公司的增长潜力相符。
结论
通过投资于处于增长行业且面临较少竞争的公司,投资者可以增加获得丰厚回报的可能性。通过仔细识别增长型行业、评估竞争强度和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投资者可以制定成功投资组合。
今年的经济怎么样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在增长阶段转换背景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开始出现向发展新常态转变的积极迹象。 但受结构性问题制约,当前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预计全年GDP增长7.6%左右。
展望2014年,国际经济总体趋稳,内需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预计经济增长略高于7%。 在实施“双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坚持稳中求进、以稳促进的思路,努力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经济运行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一、回升基础尚不稳固
结构性矛盾突出
7月份以来,经济运行呈现景气回升态势。 主要推动力量包括:外部市场进一步趋稳,出口回升,虽然增速仍处较低水平,但相对于年初虚假贸易明显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对包括重工业在内的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小微企业减税、营改增扩围、简政放权、铁路投资逐步放开、设立上海自贸区等,使市场活力增强,预期改善;居民消费增速企稳,结构有所改善等。 另外,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一)回升基础尚不稳固
首先,重工业回升持续性不强。 受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前期持续回升的拉动,煤炭和黑色金属采选、钢铁、电力、铁路制造等重工业增速反弹。 但是,房地产投资有所回落,第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下降0.6个百分点;9月份以来电厂日均耗煤量也有所降低,重点电厂的煤炭库存可用天数上升,9月发电量增速明显放缓;螺纹钢、动力煤、有色金属等工业品价格,8月中下旬后出现回落;CRB综合指数和工业原料指数走低。
其次,本次回升未引发库存积极调整。 通常,经济回升首先表现为企业预期改善和库存增加。 7月以来经济企稳向好,而库存水平却相对降低。
8月工业产成品库存为3.19万亿,同比增速仅为5.7%,9月仅略回升了0.3个百分点。 产成品库存与GDP之比处于2008年以来的低位。
PMI的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在50分界线下方。 这意味着,前一段时期投资回升拉动的需求,主要发挥了维系生产和消化库存的作用,并未出现增加库存、提高产能利用率和扩大生产的良性循环。 如果需求扩张不能持续,短期经济回升势头则可能逆转。
第三,工业企业利润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 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3.5%,但主营业务利润增速仅为5.3%。 其中,电力热力、石油加工炼焦与核燃料两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达145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额的86.5%。 工业上下游行业间尚未形成良性联动的局面。
(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依然突出
1.资金配置扭曲,价格高企。 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高于GDP名义增速,预计8月末M2占GDP比重超过200%,社会融资规模快速扩张。 但是,金融系统资源错配、期限错配等问题突出,资金链条不断加长,对央行的流动性政策越来越敏感,资金价格攀上新台阶。 大量新增资金被直接或间接配置到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工业企业负债并没有与货币、社会融资出现同步增长。 房地产泡沫和隐形政府担保,支持货币信贷的快速扩张,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状况加大,推高市场利率,并挤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2.房地产市场趋势性分化,风险进一步积累。 以往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变化趋于一致,而且一线城市往往具有先导、带动作用。 但经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以后,房地产市场区域格局发生了趋势性变化。 三、四线城市呈现住房和土地供给“双松”状态。 由于住房供给持续增加,人口集聚速度趋缓,三、四线城市开始出现供大于求局面。 但在现行财政框架下,为了推动市政建设和维持财政平衡,政府仍继续供应土地,导致住房供求关系更加宽松,一些城市泡沫开始破裂。 与此相反,一、二线城市则呈现住房与土地供给“双紧”状态。 由于就业吸纳能力提高和公共服务较为完善,城市规模仍处于持续扩张状态,刚性需求旺盛,但这些城市住房用地占比偏低,土地和住房供给相对不足,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导致泡沫进一步膨胀。
3.产能过剩严重,调整进程缓慢。 根据我们9月份对3545家企业所在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的调查,71%的企业认为目前产能过剩“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 截至目前,企业设备利用率仅72%,比去年低0.7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设备利用率仅70.8%,比去年低1个百分点。 设备利用率低于75%的企业,占制造业企业总数的55%。 同时,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 由于地方保护和缺乏有效退出机制,过剩产能调整进展缓慢。 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其中认为“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业占到22.7%。
4.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国际市场份额缩减。 自2011年起,我国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开始低于GDP占全球的比重。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下降。 在国内完成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2012年出现十多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今年来依然延续了这种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仍将对美元缓慢升值,而与我国形成竞争关系的其他国家的本币大多保持弱势,这将继续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值得欣喜的是,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仍呈增长态势。 但这能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多长时间内替代原有的出口增长点,取决于出口竞争力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速度。
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市场预期改善,是当前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 但受需求回升不稳固和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运行中风险因素较多,可持续性仍面临挑战。 在三季度GDP增速小幅回升后,预计四季度有所回调,全年增长达到7.6%左右;物价上涨整体温和,全年涨幅在2.8%左右。 总体上看,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预期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二、预计明年经济增长略高于7%
(一)国际经济总体趋稳,我国出口维持相对低速增长
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 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但需要高度关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退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和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 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今年,我国外需状况将小幅改善。 同时,由于削弱出口竞争力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出口增长10%左右。
债务上限和QE退出将增加美国经济不确定性。 因两党就预算案未达成妥协,使得联邦政府短期停摆。 虽然这对经济运行的直接影响有限,而且债务上限调整问题得到短期拖延,但这深刻反映了两党的严重分歧,以及导致政治失能问题,短期难以妥善解决。 受债务问题影响,美联储QE年内估计难以启动退出,短期有利于全球资本市场稳定,但对QE退出预期的混乱和敏感性增强,将进一步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短期流动的冲击加大。
QE退出则可能导致流动性收紧,由此带来的利率上升将抑制房地产复苏,也会抬高消费信贷和商业融资成本,不利于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与今年相比,明年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考虑到美国经济调整取得的实际成效,就业状况逐步改善,房地产和汽车消费恢复良好,2014年经济增长仍有望达到2%左右。
欧盟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欧盟正逐步走出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 默克尔优势连任,有利于欧盟和欧央行政策的连续性,也有利于欧元区朝“欧元巩固”的方向发展。 目前除欧洲火车头德国经济回升态势明显外,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法国也在逐渐好转,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出现向好迹象,今年三季度欧盟有望实现正增长。 明年将延续这一态势,并推动全球市场信心改善,但高企的失业率和结构调整缓慢,欧盟经济增速超过1%的可能性仍较小。
日本经济刺激效应缩减。 受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性财政政策的支撑,以及汇率大幅贬值效应,今年日本经济逐步走出通缩,预计全年GDP增长2.6%左右。 但三大支柱中的结构性改革难以短期见效,加上明年4月消费税率由5%提高到8%,对消费增长形成抑制,“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应缩减。 即便日本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刺激,以抵消其影响,但能源、资源进口成本上升、物价和长期利率上涨、政府债务压力增加、奥运经济的短期拉动作用尚小,明年日本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到1.5%左右,中日贸易难有明显改观。
新兴经济体相对减速格局仍将维持。 美欧经济复苏,将拉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制成品出口国的经济增长,也有助于通过出口渠道促进我国经济企稳,从而带动大宗商品市场复苏,有利于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增长。 但自2013年以来,发达经济体逐步回升、发展中国家相对减速的增长格局将维持不变。 特别是美国QE退出的影响、资本流动的冲击,以及通胀压力等,仍是新兴市场稳定发展的潜在风险因素。
(二)内需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 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长将呈回落态势。 房地产区域格局日益分化,三四线城市供给已相对过剩。 受今年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较低、资金成本较高、保障房投资明显减缓等影响,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下降至16%左右。 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将有所下降。 铁路、城市地铁和公共设施、环境治理、网络宽带等领域存在较大投资潜力,但投融资平台负债率较高、税收收入下滑、土地收入增幅下降,地方政府投融资能力不足。 随着简政放权、放宽准入,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但短期替代作用不会十分明显。 三是受终端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及利润偏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将继续分化。 纺织、家电等竞争力较强、集中度适中的行业投资有望保持稳定;钢铁、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峰值临近,投资增速将持续下降;医药、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等成长性产业,投资将实现高增长。 此外,剔除房地产业和部分基建,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12%左右。 在居民消费升级、政府增加民生支出等带动下,文化体育、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批发零售等产业投资有望继续高增长。 但相对于基建、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成长性行业支撑作用尚不足,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
2.消费增长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消费增长降中趋稳,既反映了“三公”消费泡沫被挤出、大众网络消费蓬勃兴起的积极一面,也体现了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企业效益不佳、结构性就业困难等对消费增长的直接影响。 明年商品房销售前景不容乐观,与住宅相关的装修、建材、家电、家具等消费将受抑制。 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小额贷款服务等持续完善,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旅游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高端餐饮娱乐场所有望积极面向市场转型,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上升。
3.物价温和上涨,农产品、服务与工业品价格分化。 当前,我国物价总体处于温和上涨周期,加上存量货币偏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房价上涨、实施水资源和土壤保护计划等,食品、服务和居住类价格总体仍看涨。 有关要素价格改革在三中全会后若能顺利启动,也会对物价上涨形成一定压力。 但也应看到,受美国QE退出和全球需求温和增长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不大。 PPI涨幅有望缓慢变正,但产能过剩会继续抑制工业品价格上涨,CPI和PPI仍存在一定幅度背离。 明年整体物价上涨压力比今年略高,但仍处相对温和状态。
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呈趋稳态势,新兴经济体相对减速格局仍将维持,我国内需增长面临下行压力。 综合考虑,预计明年经济增长略高于7%,CPI涨幅3.5%以内。 现阶段,维持7%—7.5%的GDP增速,既有利于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也有利于逐步增强微观主体对中速增长的适应能力。
三、重视向新常态过渡出现积极迹象和面临的突出矛盾
我国经济正处在从10%的高速增长阶段向7%左右的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 增长阶段转换不仅仅是增长速度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高速增长期结束,并不意味着中速增长会自然到来。 如果新旧增长动力的接替不成功,新的发展方式未能及时确立,中速增长也难以稳住,经济增长出现大幅下滑,则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一)新常态——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
过去30多年,经济增长主要依托低成本要素组合优势,今后将更多地依靠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拓展创新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效率提升从主要通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转向重点通过产业内部的竞争和重组、不断淘汰低效率企业。 如果这种转换能够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可以在一个相对低的增长速度下良好运行,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增长速度“下台阶”和增长质量“上台阶”得以同时实现。
根据我国自身条件和国际经验,一个可以积极争取的新常态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经济增长从原来10%的水平,逐步过渡并稳定在7%左右;第二,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下降,投资率从目前48%左右逐步回落到40%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明显提升,服务业呈加快发展态势;第三,7%左右的增速能创造相对充裕的工作岗位,产业升级与人力资本提升基本适应,中等收入人群稳步壮大;第四,在相对低速增长环境下,企业可以实现正常盈利,政府财政和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第五,资本深化顺利进行,创新动力明显增强,劳动生产率提升能有效抵减劳动成本上升的影响。
(二)向新常态过渡出现积极迹象
首先,东部地区逐步适应了中速增长的宏观环境。 近年来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已下降到7%左右,目前呈现企稳态势,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改善。 一些低效企业被市场淘汰,亏损企业和亏损额下降,大部分企业经营状况逐步趋于正常。 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民间投资活力恢复。 东部地区PMI景气指数也高于中、西部。 根据我们9月份的调查,40.9%东部企业预期明年经营状况会继续好转,46.8%的企业认为明年与今年大体相当,认为会恶化的仅占12.3%。
其次,在经济增速较长时期回调过程中就业总体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失业问题。 全国职业岗位供求维持在需求略大于供给状况,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略高于1,特别是技术工人、熟练工人、基础工程师需求缺口较大。 虽然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等结构性问题,但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就业对增长放缓的“容忍度”已明显提高。
第三,在相对低速增长状态企业亏损面下降。 以往在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0%左右或低于10%时,企业亏损情况会比较严重,亏损额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以上,如1997年至2000年。 自2012年5月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在10%附近及以下,但企业亏损状况总体好于历史水平,亏损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维持在0.8%左右。 既低于1997年来1.4%左右的历史均值,也略低于2003年以来快速增长时期0.9%的平均水平。 这说明7%左右的GDP增速和10%左右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可以基本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四,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持有比较理性的预期。
9月份的调查显示,企业家认为当前经济正常增长率为7.2%,5年后会继续下降。 针对“未来2年内,经济增速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刺激”这一问题,81.4%的企业认为“7%以下”。 其中,认为“6%以下政府才应该出手刺激”的企业占到34.4%。 企业普遍反映,当前政府宏观政策总体是适度的,从稳定企业经营和预期的角度,希望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 与以往不同,面对新的宏观环境,企业主动转型、加强创新的意愿明显增强。
(三)“六大高成本”是向新常态过渡面临的突出矛盾
向新常态过渡,在宏观上表现为经济转型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就微观企业而言,核心在于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盈利能力和水平对简单规模扩张的依赖程度下降,盈利模式从“速度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实际调研中发现,六大高成本是当前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挑战。 一是劳动力成本相对劳动生产率过快上涨。 企业的主要应对策略是
“机器替代人工”,但面临一次性投入过高、市场前景不明等风险,很多企业无力负担。 二是资金成本过高。 由于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资金充裕与价格高企并存,融资难、融资贵成为许多调整、转型中的实体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是土地成本过高。 土地供给不足和价格过快上涨,一些东部地区仅能部分满足大型企业的用地需求,服务业发展也受到地价、房租的制约。 四是流通成本偏高。 不仅传统商业运行模式受高物流成本约束,而且网络销售、网店等新模式,也同样受到高物流成本的影响。 五是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过高。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执行成本过高等问题,很多有创新能力和意愿的企业,因创新产品、新技术容易被仿冒和剽窃,担心创新投入与收益严重不对等而被迫放弃。 六是准入成本依然很高。 调查中有38%的企业希望通过进入其他行业实现企业转型,其中,纺织、服装、化纤、有色等行业超过50%的企业有转行的意愿,但普遍反映看好的行业门槛依然很高,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政府干预依然过多。
四、稳增长、促改革、控风险,增强内生动力与活力
增长阶段转换和确立新常态的过程,也是政府、企业和居民逐步调整并适应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守住风险底线。 今后一段时间,应继续坚持宏观政策稳定、微观政策放活、社会政策托底的总体思路,稳中求进和以稳促进相结合,在维持总需求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着力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活、释放市场潜力与活力,积极引导、改善市场预期,有效防范和化解房地产泡沫、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等风险,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动我国经济转型有序平稳进行。
(一)实施“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
先行国家增长阶段转换期的宏观政策经验显示,总需求政策保持基本稳定是成功转型的重要条件。 考虑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风险,以及需求政策的有效性和选择空间,建议明年采取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 继续坚持结构性减税,适当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在赤字规模基本稳定前提下,适度增加代地方政府发债规模;着力盘活财政沉淀资金,优化存量资金结构,提高公务员基本工资和津补贴标准。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M
增长控制在13%左右,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允许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提高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引导银行业务转型;在相关条件具备下,审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尽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提高中小金融机构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能力。
(二)处理好深化改革与短期增长的关系
改革的重点领域、突破口和优先顺序的选择,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如下因素:一是改革的增长效应。 改革应当有利于增长或为持续增长创造条件,这也是检验改革合理性的基本尺度。 在新一轮改革的起始阶段,为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与活力,尤其需要选择那些增长效应明显的改革举措。 二是紧迫性、配套条件和达成共识的程度。 那些矛盾突出、不改将会严重制约发展或稳定的领域,应当放到优先位置;配套条件跟不上,将会拖累改革的深入;增进共识将有利于减少和化解改革过程中的阻力。 三是改革措施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对那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较高的改革,可适当推后,并在前期通过深入调研、精心设计、分散试验等方式做好准备工作。
(三)实施区域差别化房地产政策
重视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态势,加强分类指导,减少一刀切政策,提高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二线城市加大土地供应,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提高中小户型住宅用地比重,通过限价房和共有产权房等形式,增加低价商品房供应数量。 对于供求相对宽松的城市,要控制土地供应节奏,压缩库存消化周期,使市政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 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联网工作,扩大房地产税试点范围。 提高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资金平衡能力,通过财政贴息、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完善市政配套设施等办法,提高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
(四)积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依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新一轮审计,加快推出债务化解和处置方案。 理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银行的法律关系。 明确中央政府救助地方政府的条件和惩戒措施,包括官员考核、预算约束和投资限制等,防止道德风险。 推动资产证券化合理发展,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资产流转。 对抵押担保、资金使用和现金流等符合条件的存量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应允许展期,以实现地方投资项目投融资的期限匹配。 对于部分资金链难以为继的平台,应制定处置预案。 加快建立完整的政府资产负债表,适时试点地方政府以市场方式自主发行市政债。
(五)改善企业运营环境,促进转型升级
扩大“负面清单制度”试点范围,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切实降低企业的准入成本。 简政放权不是行政分权,要尽可能将权力放给市场和企业,而不能简单地下放给下级政府。 创新行业规制方式,依照能耗、环保、质量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稳定、透明和可预期的制度体系。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约束地方政府以低地价、低环境标准、不适当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手段过度刺激投资的行为。 实施加速折旧政策,提高税收抵扣比例,鼓励企业设备更新和机器代替人工。 深化金融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 实施兼并重组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 切实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很抱歉,回答者上传的附件已失效结合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应对?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这种就业压力来自于金融危机对两个群体就业的影响,一是对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二是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从数量上看,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远大于大学毕业生,然而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成为城镇就业的蓄水池,发挥着缓冲器的作用,失业农民工短期内可以返回农村地区。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情况则有所不同,他们急需在走出校园之后找到工作。 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这两大就业群体中,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会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提升而迅速缓解,甚至会再度出现民工荒的现象,当前国家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民工的就业压力。 然而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形势并不那么乐观,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尽管经济形势良好,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较为突出。 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2011年将是近几年来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最为不利的一年。 从供给方来看,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将有611万大学毕业生,比2010年增加52万。 此外,截止到2010年,尚有150万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他们将和应届毕业生一起寻找就业机会,这使得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从需求方来看,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以企业为主体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有明显下降。 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在2011年将更加突出。 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需要大学毕业生转变求职观念,拓宽求职范围,也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多种原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多种原因,其中落后的产业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户籍制度等是比较突出的原因。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落后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甚至可以说农民工挤占了大学生的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长期以来,低端的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成为推动出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 由于对文化和技能要求较低,农民工通过培训之后就可以胜任,因此许多企业宁愿招聘农民工而不愿意招收大学毕业生。 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的比例从5.58%提高到7.53%,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工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则从57.74%提高到66.47%,显然,制造业中农民工的增长远快于大学生。 制造业是我国非农就业中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全国30%以上的从业人员都在制造业。 尽管制造业在迅速地扩张,然而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却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增长。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同样由于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同样非常低,2005年大专以上从业人员仅占8.73%,而农民工则占了51.74%。 在需求增长放缓的情形下,当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扩张时,就业难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不构成突出的社会问题,从1999年开始,高校大幅度扩招,结果到四年之后这批学生应该毕业的200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突显了出来,从此之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由此可见,对于大学毕业生供求与需求之间的失衡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并不能在短期内加以改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并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这使得各种劳动力都纷纷往东部沿海地区聚集,大学生就业也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首选就业区域。 2000年,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在东部地区约占47.69%,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53.24%。 这使得东部地区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寻找就业岗位的难度也日益增加。 由于城乡差距同样显著,在同一个地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往往也都向大城市聚集,这使得大城市呈现出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同样也使得大城市里大学生求职竞争非常激烈。 当前,户籍制度在大中城市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能否取得大中城市户口是他们找工作过程中普遍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为此,他们往往把考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或者国企作为求职的优先选项。 不少中小企业虽然对大学毕业生有较强的需求,然而由于无法解决户口,最终也很难招聘到或者留住大学毕业生。 在中西部地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明显向公共部门聚集,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部门不仅可以解决落户等问题,而且在稳定性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 此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还将遭遇到更多的竞争威胁。 首先是来自于被裁职员的竞争威胁。 这些人员在失业之后势必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准备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显然是一种竞争威胁。 相比之下,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容易受到冲击。 其次是来自于海归人员的竞争威胁。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大量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在毕业时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更有原本在海外工作因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的人员,他们都有可能回国寻找就业机会,这无疑对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形成竞争威胁。 相比之下,国内大学毕业生在外语和专业技能以及视野等方面可能会处于下风。 以高校为例,由于近年来海归博士较多,因此给了高校以更多的选择余地,不少高校在引进老师或者研究人员时往往会优先考虑海归博士硕士,这无疑给本土毕业的博士硕士们在求职过程中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企业是深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的单位类型,因此,2011年大量的企业将减少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传统上容易进入企业的诸学科毕业生将遭遇寒流,例如国际贸易、会计和计算机等应用学科。 相反,机关事业单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从而突显了这类单位的优势,这势必使这些单位的求职竞争更加激烈。 对一些冷门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而言,由于多年来供求关系相对稳定,他们的就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冲击。 大学毕业生应该积极调整求职观念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看,需要积极转变求职观念,充分利用国家战略规划与各种优惠政策,把眼光更多地投向更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投向中小城市,投向中小企业,更多地关注自我创业。 中西部地区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东部沿海地区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竞争的激烈程度原本就很高。 而此次金融危机中东部沿海地区恰恰成为重灾区,这使得在东部地区获得就业机会的难度更大。 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比例较低,受到的冲击相对缓和,加上这两个地区大学毕业生数量较少,就业竞争没有东部地区那么激烈。 在这种形势下,到中西部地区显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目前,我国宏观区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开发大西部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故而相应地会在投资和政策上相应地倾斜,在这种情形下,大学毕业生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应地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类似地,在中小城市,由于大学毕业生相对较少,竞争没有大城市那么激烈,一旦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可能会比在大城市更容易得到施展才华的空间,而且,中小城市生活成本较低,能够缓解刚工作大学毕业生的生活压力,更容易使他们安心工作。 中小企业是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良好舞台。 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的主体,然而受户籍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往往由于无法解决落户问题而并没有被大学毕业生看好,小型企业更是如此。 然而,小企业往往机制灵活,且多数处于成长期,更有可能为大学毕业生的成长提供机遇。 值得庆幸的是,近日来,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 这就使得大学毕业生的落户问题不再成为限制他们就业的障碍。 这对于处在严峻就业形势之下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以创业促就业,变被动为主动,这是大学毕业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时的一种积极思路。 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各高校给正在求职的大学生的宣传的一种理念。 不过创业的过程势必很艰辛,大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更应该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高校和各级政府应该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尽可能优惠的政策措施。 早在2006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规定,“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显然,政策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方便。 2008年7月,财政部、国家发革委进一步明确了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三年内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 此外,最新出台的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中特别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具体的政策包括: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 新政策的出台,无疑给了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积极的支持。 面向基层,城乡就业统筹结合。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基层,极为缺乏大学毕业生,一些与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尤其紧缺,例如农学、医学、林学等专业。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正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 近日出台的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中特别提到,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 此外,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 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数项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后续的问题是如何切实落实这些政策。 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各种办法积极落实新的政策,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安心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这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更应该意识到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是建立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之上的,良好的销售渠道及物流管理等诸多环节都需要有高学历人才的参与,而不应该把竞争优势建立在低劳动成本之上。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长期问题如前所述,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具有长期性质,需要花较长一段时间去调整并逐步解决。 金融危机给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得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形势更加严峻,但金融危机并不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的政策措施。 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开始制定并付(下转第15页)(上接第7页)诸实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制定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优惠举措,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优惠政策,使大学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例如上海市比较早地开展了大学生见习制度,各用人单位以见习方式招收大学生,如果见习期间表现良好,很有可能转为正式员工。 这一措施解决了大学毕业生从校园到工作岗位之间的角色转移问题,也非常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提高人力资本储备的效率。 除上海以外,不少城市同样也开展了大学生见习制度,例如厦门、福州、武汉、南京、大连、杭州、宁波等地在这方面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也日趋完善。 近日,上海市杨浦区向大学毕业生同时推出了1000个公共服务见习岗位,吸引了大量在沪高校毕业生前往应聘。 除了大学生见习制度以外,各地还有不少颇具地方特色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举措。 在当前的形势下,迫切需要把各地有效的举措加以总结完善,并进一步推广,以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中受益。 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在校期间应该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并充分利用各种见习机会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 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自己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结果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要有充分认识。 大学毕业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预期,同时把眼光放得更宽阔一些,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高校和社会各界应该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考虑哪些因素?
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考虑哪些因素?
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又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考虑哪些因素?,希望大家喜欢!
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考虑哪些因素? 篇1
由于投资者的心态及观点与创业者的心态大不相同。 了解投资者的心态及观点非常重要。 由于创业者开创事业初始,原已经过审慎的市场调查及本身之经验实力评估,觉得可行且有获利前途,方才毅然投入时间、金钱、财力与物力去开创事业。
所以基本上,他是以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其企业之未来发展与前途,坚信自己可以渡过难关,绝不肯轻易接受该企业可能必须结束的命运。 反之,投资者的心情与之大不相同。 他未曾有付出开创企业的苦心,当然也就缺乏一份先天的关怀与爱心。 他们关心的只是成本与利润,投入资金的回收。 所以,了解这个基本差异,对撰写以吸引投资为目的计划书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评估企业风险与利润时有他自己考虑的因素。
投资者愿意投资考虑的四大要素:
(1)具有充分证据证明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已获消费者肯定。 投资人希望看到公司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或服务项目已有消费者愿意采用——即使是在试用或展示期间的美誉也行。 受消费者肯定或喜爱的产品才是公司通往成功之路的保证。
(2)配合投资者实现其需要,由于投资者所重视的不仅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与低风险,更会考虑公司在短期内的盈利能力。 一般的投资者缺乏与企业家相同的与企业共存亡的理念,他们的投资目的只是为了盈利。 于是,当他们一旦发觉投资可能将不会如期收回便会决定撤回投资。
(3)掌握投资重点,投资人希望企业家与经营者确实掌握公司的重点产品,积极拓展主力业务,才能确保盈利能力;他们不希望公司像多头马车一样四处乱冲,经营项目如果太多,可能会使公司像百货市场一样没有特色,从而影响其主力产品的推广与利润的创造。
(4)拥有特许经营权、专利权商标等,一个拥有专利权、著作权与商标的公司,并不能保证在经营上就一定成功。 因为事业成功的要素非常多,但拥有特许经营权、专利权者,充其量可以说它的竞争已减至最少。 竞争少就是风险低,风险低意味着获利可能性的提高,投资者对此还是大受欢迎的。
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考虑哪些因素? 篇2
1.非市场竞争
企业是市场中的动物,只能在市场链条中生存。 市场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企业的生存就岌岌可危了。 在企业的投资行为中,垄断部门的市场壁垒是一个极大的投资陷阱。
很多投资者仍然热衷于与垄断行业做生意甚至力图进入垄断行业,他们看到了垄断行业丰厚的利润、稳定的回报,却忽视了即将遭遇的非市场竞争的坚冰。 垄断行业要保住自身利益,将会动用各种力量对新进入者进行全力阻击,利用现存不公正制度是最常见的手段,如利用政府补贴进行降价、利用计划经济时制订的标准进行经营方面的限制等。 要破除这些坚冰,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非常之高,不具备一定实力的投资者不能承受,即使具备了这种实力,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能否消化这些成本也未可知。
这类非市场竞争陷阱在市政环保、自来水、影视、教育、天然气、电信、银行等垄断性行业及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行业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券商为上市公司实行配股包销使券商们“变成了股东”,纷纷陷入资金紧张或赔本甩卖的案例,与其说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然,不如说是券商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平等的地位造成。
2.人文环境
1999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禁白令”,明确未来将取缔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大批企业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一头扎进了绿色环保餐具行业。
两年过去了,原本测算年需求总量达120亿件,潜在销售额不低于30亿元的快餐具市场竟然成了绿色餐具的滑铁卢。 由于环保餐具价格较高,大量餐饮企业视国家禁令于不顾,仍然违规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及后来上市的“环保”替代品——一次性PP餐具。 全国170家左右的绿色环保餐具生产企业,大约有2/3以上停(待)产,每天3班满负荷生产的企业基本没有,一些原来还能勉强开工的企业由于缺少流动资金或其它经营上的种种原因,纷纷停产关门。
“白魔”屡禁不止,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投资者掉进了新行业的人文环境陷阱中。 大量小型饮食企业在薄利中生存,对成本的考虑远远大于环保意识,只要国家的禁令有口子——而这几乎是肯定会有的——饮食企业就会舍绿就白。
在投资前的市场分析中,人文环境的考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尽管这一点被很多企业所忽略。 融资环境、人员的文化素质、市场消费习惯、政府开放程度等构成了企业投资运作的重要人文环境,企业一旦与之不融合,要调整则会花费巨额的成本,如近两年的中外合资改独资潮、多家民营企业搬迁等。 一些投资者面临着投资中的“关门打狗”困境、新奇项目不被消费者接受、并购中双方企业文化不融合、遭遇地方保护主义等,都暴露出项目对人文环境的不适应。
有的`投资者自认为只要适应一些特殊的人文环境,如地方保护,如融资的人情化,可能会获得加倍的利益。 但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企业能长久用“高额的账外成本”与特殊的人文环境保持融洽,而且我们的社会交易理念正在向着重契约、守规范的西方式圭臬转化,从长远来看,简单地适应最终都会弦断弓折。
对人文环境的不适应,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敬而远之。
3.技术及人才
对高新技术的追求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企业在投资行为中往往有追求高新技术的冲动,以保持自己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是,一旦对高新技术的把握不当,反而会成为颠覆整个投资行为的主因。
一般而言,拥有成熟的技术是所有投资者投资的前提,问题是,技术能否保证成熟?一些投资者相信“只要有钱,不怕买不来技术”,市场情况也确实如此,但问题又来了,买来技术真能用吗?
与技术陷阱类似的是投资中的人才陷阱,都是新进入一个行业的投资者特别容易踏进的陷阱。 这类陷阱有一个共同特征:为企业经营所必备,容易从市场获得所以投资者不重视,但评判是否合适却非常困难,往往成为新投资项目成败的关键。
在资本时代,企业对高新技术和高精尖人才的追求几近疯狂,魂牵梦萦的都是能拥有别人无法替代的技术,有不可或缺的人才。 他们没有留意到,技术和人才作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两大法宝,在为投资者赢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常使大量优秀的项目消弭于无形。
要避免技术和人才陷阱,投资者应努力做到:
1、进入新领域优先考虑熟悉产业的相关行业,尽量不要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2、对还处于实验阶段的新技术,必须进行由小试到中试再到小规模的投产试验;
3、对专家、顾问不能盲从,信任他们,但要验证;
4、技术和人才的投资以适应企业规模和投资能力、适应目标市场需求为主要标准,过高或过低的技术、人才要求并不适当;
5、对进入新行业的投资者而言,判断人才是否合适的标准是:一看其是否有相当的从业经验,二看其在该企业及行业内的口碑,三看其历史业绩,最后,还要看其个人禀性是否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 对技术是否合适的判断标准与此类似。
4.求新求异
传统产业竞争的白热化,市场发展的超速度,使人们不得不将眼光投向一个个未知的领域——未知意味着领先一步。 但这样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踏入求新求异的陷阱,如一度如火如荼的互联网,以及生物制药、环保产业等。 投资中的求新求异成为企业面临的二律悖反难题:不求新求异是等死,但求新求异也许是找死。
新的经济形式其实就像实验室中的新产品,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与成熟产品相比,其风险程度太大。 尤其是对实验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损失将难以估量。 同时,求新求异的盲目投资常常使企业陷入一些新型管理理念的陷阱。 因为求新求异往往容易使人产生对“新事物”的盲目崇拜。
企业要避免求新求异的投资陷阱,要点在于:
1、投资的目的在于赢利,确定投资项目首先得有详细的赢利计划,不要被各种时尚潮流所迷惑;
2、任何一种新奇的项目,既要弄明白其中的法律禁区,还得考虑人们的消费习惯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2000年全国首家发泄公司在江西南昌关门,2001年海南首家“人体克隆”店停业,高估了市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重要原因;
3、新的项目一般很难被消费者一下子接受,因此一方面有失败的承受能力,还得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4、站在潮头的背后,关注新奇项目的发展,发现赢利区后果断进入。
5.规模经济
恰当的规模才是真正的规模经济,而不是绝对地规模越大越好。 但仍有众多的企业盲目追求投资的规模,追求做大的乐趣。 企业的扩张、连锁经营以及多元化甚至并购大多是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对投资者而言,以规模扩张为投资出发点或是过分追求投资规模,是一种十分有害的倾向。
规模经济的陷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是需求的不断变化,对规模经济的盲目追求导致的过度投资会使企业尾大不掉,在市场变化的时候,已经透支的企业资源无力迅速调整战略重新面对新的市场;
2、无法实现对成本和市场的有效控制。 受企业资源限制,过分追求做大规模,相应的人、财、物和管理模式会产生脱节断档,造成企业运作流程的堵塞甚至停止运行,最终整个投资失控。
6.短期利润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但短期利润的诱惑却常常使企业丧失了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 对短期利润的追逐会使企业的有限资源越摊越薄,在人、财、物和精力等方面稀释主业的供给。 在越来越专业化的市场竞争中,市场演化速度越来越快,每一个产业链上都汇聚了太多虎视眈眈的分食者,且不说短线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险,企业即使获得了可以对主业项目形成资金支持的短期利润,其在主业市场的影响力、管理者精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的衰减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追求上市是追求短期利润的陷阱之一,对投资者而言,上市最大的损失在于战略方向的迷失。 一方面,上市本身高额“利润”的吸引力容易使企业对短期利润“成瘾”,另一方面,上市融来的巨额资金会“撑死”企业,找不到项目可投,病急乱投医往往会形成大量呆坏死账,直接影响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 此方面的分析在本刊特别策划《批判上市》中已有详述,在此不表。
一些企业本末倒置,轻视主业经营,在证券市场中通过“委托理财”疯狂追逐资本利得,也形成了巨大的短期利润陷阱。
有的投资者明白项目运作、并购以及品牌扩张中其实存在种种陷阱,只是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希望可以侥幸抓住那一条条滑溜溜的鱼。 但道亦有道,在超速竞争的市场,实力并不雄厚的投资者偶入魔道,或许得用一生的光阴来偿还。
7.项目运作
项目运作给现代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可能,而且往往是大块分金银,相对实业投资而言,其财富聚集的速度是几十数百倍。 在今天,说进行项目运作成为一种时尚似不为过,但项目运作是有钱人的游戏,其中的陷阱埋葬了太多希望空手套白狼的追求者。
资金链断裂是项目运作最大的陷阱。 利用超市的巨额现金流量进行项目运作即是一种主要操作方式,其中的典型案例是闹得全国媒体沸沸扬扬的东北最大超市万集源猝死案。
8.品牌延伸
企业培育一个成功的品牌不易,当它拥有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后,很自然地会想到充分发挥既有品牌的效用,用既有品牌投资发展关联产品。 事实上,品牌延伸是许多著名企业成功扩张的经验,甚至成为不少西方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一项针对美国超级市场快速流通商品的研究显示,成功品牌(年销售额在1500万美元以上)有2/3属于延伸品牌。
但品牌延伸把握不好,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些企业过度拓展产品阵容,恨不得用自己的品牌投资所有产品,结果却连最拿手的产品都受到拖累,品牌资产损失惨重。 这样的品牌延伸犯了一个忌讳:原有品牌的个性被稀释,从而使消费者感到疑虑,也就失去了与原有品牌的连接点。 因此有专家说,营销的精髓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品牌形象,而破坏一个品牌形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打上这个名称。
“品牌延伸陷阱”主要表现在:损害原品牌形象;模糊、淡化原品牌定位;诱发消费者心理冲突以及跷跷板效应(即同一品牌不同产品的市场表现互相冲突无法平衡)。
具体说,品牌延伸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准则:
1、知名品牌与其延伸品牌的品牌定位要一致。定位是指使品牌在顾客的心理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
2、知名品牌与其延伸品牌的目标市场、价格档次应相近;
3、知名品牌与其延伸品牌的服务系统相同;
4、品牌延伸应根据企业和产品的现状而定,不能盲目扩张。 一些热衷于品牌延伸的企业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新消费群体上,由于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有限,在吸引新客户的同时却忽略了维系老主顾。 企业保有一个消费者的费用仅仅是吸引一个新的消费者所需花费的1/4,所以,企业在考虑应用品牌延伸时,应考虑其自身的状况和能力。
9.并购
七八年前,当“低成本扩张”的并购概念撞击民营企业家的脑海时,几乎所有企业都为之振奋。 对民营企业而言,轰轰烈烈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催生了太多的发财机会,并购无疑是巧妙而迅速进入“小康社会”的一大捷径。
喧嚣之后是长久的沉寂,仅仅几年的时间,在经历了一系列并购带来的震荡之后,“低成本扩张”已被很多民营企业悄悄地搁置在一边,市场又迎来外资为主导的新一轮并购热。 这里面,固然有国家产权改革政策完善使并购不再像从前那样有利可图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尝尽了并购之痛的民营企业在默默地舔伤。
对大量民营企业来说,真正的扩张成本其实不是兼并时付了多少钱,而是兼并以后未来能赚多少钱。 很多形式上的零兼并也可能是成本非常高。 企业依靠声誉、品牌和实力进行并购扩张,资产得到了扩张,但这些扩张也可能是“陷阱”。
一些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在于进行资本运作,即对被并购的企业进行重新包装审计转手或抵押贷款,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此类运作越来越缺乏操作空间。 而此类并购的陷阱在于容易发生现金流剧缩,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将会产生惨烈的连环效应,危及整个企业的生存。
从历史案例来看,并购中主要存在着三大陷阱:一是债务陷阱,即被并购企业中存在的隐形债务;二是主管部门出尔反尔的·于文化冲突的陷阱。
一般说来,并购企业处于强势地位,有着自己独立而强大的企业文化传统,在并购活动中,被并购企业的文化一旦不能完全融入,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冲突。 三株在并购过程中就屡次尝到这方面的苦头,其军事化管理不断遭受被并购方的责难和抵制,有的甚至直接导致并购活动失败。
要避免并购的陷阱,经济学家盛洪的建议是:
1、在产权受到严格保护的市场经济中,并购最好的方式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但在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完善的制度环境,在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后,需要注意先接管后转让或先租赁经营后转让甚至合资经营等非常方式;
2、聘请中立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同时在产权交易合约中明确规定收购方承担的债务范围;
3、在并购企业中进行文化融合而不是企业文化的替代;
4、借助合适的中介机构帮助进行并购。 合适的中介机构标准是:业绩好,历史长,专业化程度高,人员构成合理,规模大。
;标签: 投资于处于增长行业且面临较少竞争的公司 有竞争力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