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浪潮下的股票投资策略:把握先机,获利未来

admin 39 0

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新能源汽车正在迅速成为汽车行业的未来。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5000万辆,占全球乘用车销量的三分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260万辆,同比增长120%。

把握新能源车产业投资机遇

新能源车产业链庞大,涉及电池、电机、电控等多个领域。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新能源车产业链上的相关上市公司来分享新能源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收益。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投资策略:

1. 投资电池龙头企业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电池需求也将大幅增长。投资者可以关注头部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这些企业在技术、产能和市场份额上具有领先优势。

2. 关注电机电控技术

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和续航能力。投资者可以关注电机电控龙头企业,如汇川技术、金博股份、华域汽车等,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上具有领先地位。

3. 把握充电桩建设龙头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配套设施,其建设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投资者可以关注充电桩


长城汽车手把手教传统车企变革中把握先机,布局汽车未来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不断有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个不断替换的过程就叫做时代的变迁。 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在新事物诞生之前抢先根据市场变化正确预判发展趋势,可以最先抢占市场份额;而在新事物诞生时及时做出调整拥抱新事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避免被淘汰。

如今的汽车市场就是处于旧时代慢慢褪去,而新时代尚未完全到来的时期。 所有车企都知道新能源是未来发展趋势,有的车企在新能源车还没有市场份额时已经早早在规划、布局,埋头苦干搞研发了;有的车企还是坚守着燃油车这一块领地不舍得放手;还有的车企想加入“新战场”但又不舍得下血本在研发方面砸钱;另外还有造车新势力想要抓住时代变革的机遇进入汽车赛道……这也就造成了车企们如今在新能源领域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

时代变革无疑是机遇也是挑战,盲目追随潮流同样不可取。 成功只能属于那些把握先机、领先布局,有技术实力又缜密规划的车企。

不久之前,长城汽车在保定技术中心召开了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 大会上,长城汽车公布了其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全新长城混动Hi4技术。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车企想要拥有市场份额是需要有大局观的,不仅是对新发展趋势的把握,而要面面俱到才能拥有话语权。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把握变革不单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问题,更是对于整个生态的布局。 把汽车市场当成一个大森林,用森林的生态循环理念来做未来发展的规划与布局。

能源体系的全价值链布局

结合国家“碳中和”的发展目标,长城汽车把推动能源变革作为己任,构建了“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的能源体系,已经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氢能-车用动力”的全价值链布局。

也就是说,在当前电能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燃油,作为汽车的新能源时,长城汽车已经在布局包括电能在内的更多新能源了,长城始终认为把握长期趋势,坚持长期主义才是发展之道。

在汽车动力领域,长城汽车确立了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从而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仅仅是动力电池技术,蜂巢能源就布局了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无钴、三元、钠离子、固态等多化学体系的动力电池,规划了经济性、长续航、高性能三种解决方案,确保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驱动技术方面,蜂巢构建了M、L两大平台,拥有100kW到220kW的系列化产品,覆盖A到D级的商品车型,满足不同场景下,用户对动力性的多种需求;

混动构型方面,长城汽车确立了多架构并行,横纵置并举的技术路线,在全球率先推出两挡双电机混联的柠檬混动DHT,具备全速域全场景的性能、效能优势。

消费者体验的全方位布局

当然,长城汽车的大局观不仅仅是体现在对于能源的布局方面,还体现在对于消费者体验的提前布局。 如今正处于能源变革的关键时期,但关于消费者体验的变革其实一直都是在进行中的,比如从前汽车就是代步工具,它甚至不具备其他更多的功能,但如今,它具备娱乐、车家互联、驾驶乐趣、智能出行等一系列多样化的功能性。 这其实都是汽车置于消费者体验的进化。

针对智能驾驶技术,长城汽车具备从感知硬件到计算平台的全域自研能力;软件生态方面,毫末智行实现了从底层软件、中间件上层应用软件的全栈自研并发布了中国首个可大规模量产落地的城市NOH导航辅助驾驶产品;智能座舱技术,长城汽车具备了全栈软硬件自研能力;在软件方面,长城汽车联合嘉峪智能、仙林智能等生态伙伴,深度共创了座舱操作系统Coffee OS;在交互方面,可拓展触控、语音、视线头姿、手势等多维立体交互,提供主动式服务的AI场景引擎为用户提供更周到的用车服务;智慧底盘方面,长城融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CTC、一体化压铸铝车身等核心技术,还基于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IDC3.0自动驾驶系统实现了超感知、高集成、强扩展的智慧底盘……

全新长城混动Hi4技术

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长城汽车还发布了其全球首创的智能四驱电混动技术——“Hi4”。 它专为新能源全场景高阶驾驶需求设计,以全新构型打造了“天花板”级别的混动技术,需要期待的是,Hi4不久之后就会搭载在哈弗全新新能源产品上并量产开售。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天花板”级别的混动技术,长城汽车却更希望把实惠给到用户,让用户用两驱的价格来拥有四驱的体验。 长城汽车始终认为用户买得起、开得爽、用得爽、跑得远才是它们所追求的。 长城计划2024年实现全系新能源产品的电四驱普及,长城更更希望把中国带入全民电四驱时代。

写在最后:

作为传统车企当中的一员,长城汽车对于造车这件事是有初心在的,长城认为电动化是趋势,但良心造车、诚信造车、核心技术引领造车始终应该是本质。 所以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同时发布了智能新能源品牌宣言:长城智能新能源,更省、更远、更安全。 而拥有大局观的长城汽车一定会走得更远。

企业怎么才能活得长久

通过对大量企业的研究和分析,长盛不衰的企业普遍具有以下五大特点:具有冬天意识;不仅擅于低头拉车,更会抬头看路;稳健甚至略显保守的财务结构;具有核心竞争力;持续为未来下注。 1.具有冬天意识过去的三十年,虽然中国企业也面临诸如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调整、局部的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制造业转移以及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景气度水平,中国企业普遍活得都比较滋润,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危机,与那些曾经历经多次经济寒冬,并且劫后余生的欧美跨国公司相比,我们的企业显然缺乏足够的冬天意识。 这就造成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到来的时候,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做好过冬准备,它们中的很多甚至还继续期望高歌猛进。 然而,当这些企业家们还在继续猛踩油门的时候,前路却已经是暴风骤雨、冰雪寒冬。 而对于这些一没有准备棉袄、二没有减速的企业而言,这场危机无疑是灭顶之灾。 相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具备冬天意识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生存力和发展力。 这些企业能够历经多次危机而不倒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并始终为可能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华为这个80年代末期创办于深圳的电讯设备提供商,在短短20个年头,依靠自身,以其独特的狼文化实现了快速的成长。 依靠其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世界各地的多个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保证,在与思科等国际巨头对峙时丝毫不落下风。 2004年与西门子合作,2005年与沃达丰达成全球采购框架协议,其后与美国、西班牙、荷兰等地著名电信运营商合作,在2007年华为更是跻身移动网络全球三强,欲与老牌网络提供商爱立信试比高。 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顺风顺水的华为,其实早在2001年时就已经具有了“冬天意识”。 2001年3月,正值华为企业经营发展势头良好的时候,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发表了题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 他在信中没有提及个人的成就云云,而是“十年来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也正是这样才存活了这十年。 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在信中,任正非对华为的员工提出了要求,“我们大家一起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在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大谈危机和失败,足见其危机意识之浓。 阿里巴巴,这个近几年国内乃至世界瞩目的明星企业,在小个子“外星人”马云的带领下,打开了财富的大门。 2007年11月6日的香港H版成功上市,阿里巴巴市值达1996亿港元,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业首家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 但当时马云却表示,“不管市值多高,阿里巴巴今天还是一个小公司,他只有8岁,还是一个孩子”。 这个躲过了互联网神话破灭所带来的寒冬的小企业,其对于危机的到来总是那么敏感和先人一步,也正是由于这种危机意识,使得阿里巴巴能够躲过上次危机并在这次危机到来时,率先提出过冬论并且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现金”食粮。 同样,比尔·盖茨一直强调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张瑞敏十多年来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柳传志则指出,“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而华人圈的骄傲——始终保持着华人首富“李超人”称号的李嘉诚先生对此显然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 这个华人企业界的传奇人物,自1950年创业,57年来,历经两次石油危机、文化大革命、亚洲金融风暴,他的企业却屹立不倒,反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其旗下的业务已横跨多个产业,遍布五十五个国家,走向日不落。 在《商业周刊》记者问及其长胜秘诀时,李嘉诚是这样回答的:“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假设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香港以风球代表台风强烈程度,十号相当于强烈台风),你怎么应付。 虽然天气蛮好,但是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我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在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 ”显然,李嘉诚把他57年不败归功于他的风险意识和冬天意识。 从以上这些鲜活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长期叱咤风云的业界不倒翁都具有深刻的危机意识,这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显然,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乃至未来,只有未雨绸缪、具有冬天意识的企业才能活得长久,活得精彩。 2.不仅善于低头拉车,更会抬头看路能够度过寒冬的企业必须拥有着扎实的内功,不仅来自于市场销售数字的漂亮,更要有主导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战略体系及相应的战略组织框架。 细究此次深陷此次危机的中国企业,之前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得大多中国企业只知抢速度、占市场、多元化,在低头拉车的同时却忘记了抬头看路。 不知方向的拉车,结果不是原地打转,便是撞在南墙。 如同《长寿公司》的作者、著名经济与管理学家阿里·德赫斯提到“度过了无数寒冬的长寿公司历经战争,经济萧条,技术和政治变革的洗礼,却似乎总是能够将自己的触角伸展开,坦然地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 一句话,它们善长学习和适应环境。 他们对环境非常敏感,能够与时俱进,关注变化,适应市场,适应外界的需求。 ”施华洛世奇代理人早就意识到欧美市场饱和,于是去开辟阿拉伯市场,金融风暴来了,欧美订单滑落了60%,但是新兴市场却给他带来了70%的增长,总量还增长了10%。 广东不少礼品企业已经关闭,而温州的礼品行业却展示出了惊人的耐“寒”力。 因为温州礼品商发现原来国外消费者都是买中高端礼品,现在开支缩水,不少人转向买中低端产品,于是他们加大了中低端产品的开发。 在第104届广交会上,很多温州礼品商获得了比往年更多的订单。 注重长远利益的长江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嘉诚,更关注对经济未来的把握,以及对企业战略方向的管理与预测,正如他所说,他经常想的是几年甚至十年以后的事情,这也正是李带领长江集团在多次的萧条、危机和金融海啸中不受其害反而获得大收获的保证。 在上世纪60年代局势动荡不安的香港,银行爆发信用危机,房地产价格暴跌,人心浮动,百业萧条的情况下,李嘉诚再一次显示了他的独具慧眼和远见卓识。 他一方面加强稳固大后方“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继续在塑胶工业中保持独占鳌头的地位;一方面不动声色地将工厂利润和物业租金换成现金存放,并且通过不同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充分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紧不慢,胸有成竹地用现金,用最低价格收购那些急于将物业脱手,急需现金,弃港而去的“有识”之士的地皮和旧楼。 也就是说,从1959~1969年,在香港经济几度沉浮的动荡岁月里,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大量地皮,物业的时候,不急功近利的李嘉诚在给自己留有余地——“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和大量物业的基础上,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险.他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现金将购置的旧楼翻新出租,再用所得利润全部换取现金大量收购土地,并且采取各个击破,集中处理的方式,将土地以点带面,以面连片和纵横交错地发展。 最终,凭借对香港经济未来发展的准确预见和把握,李嘉诚又一次成为了赢家。 3.稳健甚至略显保守的财务结构那些经济过多次危机的长寿企业,大多拥有一个共同点,即相对稳健而保守的财务政策及财务结构。 这些企业都不是通过大举借债来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他们对于利润的追求也相对稳健,不会过于大起大落。 企业能够有机地把资金配置与战略目标联系起来。 长寿公司从不轻易地用自己的资本去冒险,而其良好的资金配置使其足以应付企业成长的需要。 相反,很多企业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当手中资金充裕时就盲目浪费,需要资金时却又捉襟见肘,这说明他们不清楚资金的使用方式,也不明白长期利益比短期利益更重要的道理。 持有现金能够支持企业适时捕捉到机会或更好地应付危机。 作为500强排名靠前的宝洁和思科,都表示维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成为这些企业度过历次重大危机的法宝之一。 微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微软公司不仅没有负债,而且还拥有500亿美元的现金。 在IT业的低潮期,这个软件巨人变得更加不可战胜。 比尔·盖茨进入任何一个新兴领域都会令人不寒而栗。 在新兴行业的资金消耗战中,不论是自己投入资金研发以竞争,或者直接买下竞争对手,微软都显得游刃有余。 面对此次危机,李嘉诚的旗舰公司和记黄埔已经确立了“持盈保泰”策略,采取了一贯的异常保守的理财手法,持有221亿美元(约1724亿港元)资金,有多达69%、接近1190亿港元以现金存放,其余主要投资在最稳妥的政府债券上,股票投资仅占相当小比重。 和黄管理层多次已经强调,完全没有投资企业债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累计期权产品。 多次的事实证明稳健的投资策略是李先生长期致胜的不二法宝。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企业普遍奉行举债经营,负债率高达80%~120%之间,而不同于这些企业,却有少数企业比如万科、华润置地等却保持着较低的负债率,后者更是负债率只有不到50%,并且拥有数以百亿计的现金储备,正是这些以前的“闲钱”为两家企业的过冬提供了坚实的储备。 而相反,那些通过大额举债进行扩张的企业,如今却在品尝他们自己种下的苦果。 纵观企业发展史,我们发现那些经常被人诟病甚至耻笑的财务保守型企业往往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他们信奉的准则永远是稳健第一,而稳健是可持续的前提。 显然,天有不测风云。 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而一旦危机来临,只有拥有健康财务基础的企业才能拥有更多、更好的生存机会。 4.具有核心竞争力那些具有50年甚至百年历史的企业,时至近日,依然保持着超强的竞争力,在多个行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是什么使这些“怪物”经历了百年的岁月依然熠熠焕发着青春?是什么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答案在于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竞争战略大师波特曾经给过这样的描述:“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在这一轮经济寒冬中,除少数极端的激进派之外,大部分倒下去的企业其实都是缺乏甚至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自己的绝活的企业,在经济好的时候可能还能有口饭吃,但一旦经济环境不好了、市场下滑了,那么它们也往往是最早一批倒下去的企业。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显然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倒闭的企业都是因为落后的生产能力被淘汰,政府要妥善安置下岗失业工人,但不能去救落后的生产能力。 在大多数普通企业在这一场世纪海啸中风雨飘摇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些企业,它们凭借自己长期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依旧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珠海格力就是这样一家企业。 2008年是空调行业名符其实的“冷年”,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凭借着十几年坚持走的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之路,以及正确的经营策略,2008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249.52亿元,同比增长24.44%;净利润10.04亿元,同比增长104.67%。 2008年10月8日,格力电器携手联想、华为等行业巨头一起挺进由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和《环球企业家》杂志联合评选的“2008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 这是格力电器连续第二次获此殊荣20强。 同时,格力电器也是20强中唯一一家专业化家电制造企业。 在和记者谈到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以及格力为什么逆势飘红的原因时,格力电器副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这样表示,金融危机面前企业还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可以顺利过冬的关键。 现在有很多企业面对很大的问题,包括有的企业不停的裁员、减产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些企业本身内部存在一些问题。 而格力显然拥有了自己核心竞争力,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虽然有问题,但是我们能过得去。 商业世界是一个价值竞争和价值交换的世界,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基础。 如果你不能在能力上战胜对手,完成与客户的价值交换,那么其实你也没有多少存在的价值。 即便你不愿意退出,市场也会把你淘汰出局。 显然,对一个企业而言,决定你商业价值大小和可持续性长短的关键就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 汪洋说的好,没有能力的企业救也没有用,早晚是个死,这是自然规律。 大自然说不上是有情还是无情,冬去春来只是个规律;市场经济说不上是热情还是冷漠,适者生存就是法则。 而只有如果你真正就具备了应对一切困难的核心竞争能力,你才可以就可以“任它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漫步”。 5.持续为未来下注为什么有些企业总是能把握先机而另外大多数的却不能,我们在进行一定的研究后发现,领先企业的转型通常是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的:一是新技术的出现取代了旧技术,例如移动通讯领域的数字技术对模拟技术的取代,个人摄影领域的数码相机对传统胶片相机的取代;另一种是新的商业模式崛起使得传统商业模式日薄西山,例如大型连锁专业卖场对综合百货商店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对传统商业的冲击,精益生产模式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取代等。 每一次由于重大新技术或者商业模式出现引发的产业变革发生时,行动迟缓和目光短浅的企业都会付出代价。 摩托罗拉在移动数字技术面前的迟缓和犹豫不决成就了诺基亚;微软在互联网来临时的早期错判险些葬送了自己。 苹果公司对个人电脑领域的开放式的组件化运营模式的视若不见,结果一度退出了主流市场。 虽然,准确预料每一次产业突变和转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这并不妨碍企业为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如其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而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关注和培育新的业务,持续为未来下注。 我们发现,那些在每一次产业变革大潮来临时抓住机会的企业,都是那些持续为未来不确定性下注的企业。 虽然老沃森对小型机并不看好,但他毕竟通过小沃森在该项目上下了注,结果当小型机市场风生水起的时候,IBM的小型机也自然趁势而起,紧追当时行业的领头羊DEC。 微软在互联网赌注虽然下的比较晚,但幸好不算太晚,总算是抓到了尾巴。 对于像IBM、微软这样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参加了比赛,听到了枪响,没有完全掉队,他们途中跑的技术都很棒,刚开始的落后并不会对他们最后的比赛成绩产生太大的影响。 显然,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面前,即使是今天最成功的公司也必须要做好多手准备,以应对突发的变革。 不断地对新鲜业务和模式持续关注和投入无疑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战略弹性,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战略转型时的成功率。 而那些不肯为未来下注,只沉溺于当前成功的企业,注定会倒在未来的某一天。

我想买建行定投基金每月300的,2年。哪种好?

一般网上购买基金有8折的优惠,不过要看具体情况了。 一般基金的申购费率为1.5%,赎回费率为0.5%.分散化投资可以规避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而长期投资可以规避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投资者规划自己的资金使用计划时,如果是准备进行10年以上的投资,那么介入时点选择并不太重要,基于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任何时候买进它的股票都没有错。 但如果是一两年的短期投资,6000点以上再买股票型基金或指数型基金就要掂量掂量了。 正如我以前回答别人问题常说的,定投首选指数型基金,因为它较少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只是被动的跟踪指数,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情况下,长期定投必然获得较好收益。 而主动型基金则受基金经理影响较大,且目前我国主动型基金业绩在持续性方面并不理想,往往前一年的冠军,第二年则表现不佳,更换基金经理也可能引起业绩波动,因此长期持有的话,选择指数型基金较好。 若有反弹行情指数型基金当是首选。 国外经验表明,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的表现强于大多数主动型股票基金,是长期投资的首选品种之一。 据美国市场统计,1978年以来,指数基金平均业绩表现超过七成以上的主动型基金。 因此我建议你主要定投指数基金,这样长期来看收益会比较高!我推荐嘉实300和大成沪深300.嘉实300:本基金以拟合、跟踪沪深300指数为原则,进行被动式指数化投资,力求获得该指数所代表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投资沪深300指数的有效投资工具。 本基金认为,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宏观经济基础。 沪深300指数可以充分代表中国证券市场,本基金通过指数化投资方式投资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票,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投资工具。 在指数基金中,嘉实沪深300基金投资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基金进行被动式指数化投资,实现对对沪深300指数的有效跟踪,谋求通过证券市场来分享中国经济持有发展的成果。 可以说,基金通过指数化投资方式投资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票,等于把中国证券市场装在一个蓝子里,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投资工具。 大成沪深300推荐理由:选择基金定投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将风险摊平、降低平均成本,因而定投宜选择波动大的股票型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 虽然短期来看,股指涨跌难料,但从长期来看,股指总是上涨的,而主动投资的股票基金对市场热点的把握很难做到次次准确。 国外经验表明,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的表现强于大多数主动型股票基金,是长期投资的首选品种之一。 该基金以拟合、跟踪沪深300 指数为原则,进行被动式指数化长期投资,力求获得该指数所代表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从中国资本成立以来至今,上证指数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而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是两市前300只权重股,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该基金的过往业绩在同类基金中表现突出,建议可成为定投的首选基金之一。 该基金的管理人为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首批获准成立的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07年9月,管理的基金资产达1100亿元左右,是目前国内管理证券投资基金数目最多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另外面临现在的股市,我个人给你提几点建议:1,在基金的组合方面你可以选择一些平衡型基金,大概占仓位的20%左右吧,轻仓配置些混合型的基金,以此来分散投资风险,我以前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说过只要长期持有3年以上,任何基金都没问题。 不过我们最好关注一些大公司的产品,比如南方,博时,华夏,嘉实等,这些公司的实力雄厚,规模大,目光长远,相比较而言更稳妥一点。 对此,我的推荐是:华夏回报华夏回报是一只以大盘股投资为主的配置型基金。 基金风格十分稳健,尤其从本轮市场调整以来,华夏回报对仓位控制得相对谨慎,减仓的力度很大,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从行业配置看,基金注重配置主流行业,如金融、金属。 但是在季度行业调整配置调整方面还是显示出较强的灵活性。 从持股特点来看,华夏回报持股相对稳定,换手率相对较低于同类型,但在市场趋势性转变时基金的调整力度还是坚决的,这有利于基金对投资时机的把握。 受基础市场大幅下跌影响,华夏回报预见性以及谨慎的操作手法值得很多基金借鉴,该基金从2007年三季度以来一直保持谨慎减仓,减仓幅度高达20%,同时对债券以及现金类资产的配置,使得基金业绩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这也使得基金大受追捧,基金规模也快速膨胀。 这一点华夏回报和华夏系基金保持一致,大规模谨慎操作,这也是华夏系基金在本轮调整中跌幅相对较小的原因所在。 从近两周市场表现来看,华夏回报还是保持基本稳定的业绩。 因此综合来看,华夏回报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2,我还是觉得大家还是要认真钻研一下他们各自的产品,找适合自己的,在自己不疯狂的时候合理布局,更多地关注基金的投资组合,是否包含大公司,现在半年报都出来了,看看他们的组合是不是较以前比没多大变动,组合和他们公司的投资理念是否一致。 3,一定要用闲钱来买股票型基金,我以前说过,如果实在不行那么就投资货币型基金或者风险小一点的债券型基金,你要动脑筋思考自己的投资策略,而不是盲目跟风,在股市上死的最惨的就是追涨杀跌的。 债券型基金本人的推荐是:长盛债券长盛中信全债基金是一只债券增强型指数基金,跟踪中信全债指数。 但事实上投资特性类似于偏债混合基金,其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15%。 该基金持股风格随市场行情转变较为及时,06、07年重仓持有大盘股而积累了一定的收益,08年持有中盘股适时规避大盘股调整带来的风险。 作为债券类基金中唯一一只跟踪全债指数的基金,我们看好长盛债券的后期表现。 祝你投资成功!~~!所以本期货币基金推荐中信现金优势

标签: 把握先机 新能源车浪潮下的股票投资策略 获利未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