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每股收益 (EPS) 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表现。它通常用于评估股票的价值,并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每股收益的定义
EPS 是公司每股普通股赚取的收益。它是净利润除以已发行普通股数量计算得出的。净利润是公司在扣除所有费用和税收后的收益。
每股收益的重要性
EPS 对投资者很重要,因为它:
- 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
- 提供公司财务状况的见解
- 帮助投资者评估股票的估值
- 用于计算市盈率 (PE) 等其他财务指标
每股收益的计算
要计算 EPS,请遵循以下公式:
EPS = 净利润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实现净利润 100 万美元,并已发行 10 万股普通股,则 EPS 为 10 美元(100 万美元 ÷ 10 万股)。
每股收益的类型
有几种类型的 EPS,包括:
- 基本 EPS:不包括摊薄收益
- 摊薄 EPS:考虑了摊薄收益,如可转换债券或可选择权
- 调整后 EPS:按特定准则调整的 EPS,例如,排除一次性收益或费用
每股收益的解读
在解读 EPS 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时间范围:EPS 通常按季度或年度报告
- 行业影响:不同行业的 EPS 差异很大
- 特殊项目:一次性收益或费用可能会影响 EPS
每股收益与股票估值
EPS 是评估股票估值的关键因素。投资者通常使用 EPS 计算市盈率 (PE),这是股票价格与 EPS 的比率。较高的 PE 可能表明股票被高估,而较低的 PE 则表明股票被低估。
影响每股收益的因素
影响 EPS 的因素包括:
- 收入
- 成本和费用
- 税收
- 股票回购
- 会计惯例
使用每股收益进行投资决策
在使用EPS 进行投资决策时,请记住以下几点:
- 考虑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
- 比较不同公司的 EPS
- 考虑行业趋势
- 不要只依赖一个财务指标
结论
每股收益 (EPS) 是一个宝贵的财务指标,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对公司财务表现的重要见解。通过了解 EPS 的含义、计算方式和解读,投资者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对我国现阶段财务管理目标的再认识摘 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 当前我国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有几种主要观点,本文对其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利润最大化,是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目标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利润;股东权益;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国财务管理是组织好资金运动,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管理。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应该保持一致。 作为企业获利是最终目标,但要想获利,首先是能生存并求得发展,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财务管理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基本要求。 这样财务管理除了考虑企业目标外还要考虑环境和条件。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企业的财务体制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那么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有了一定的选择性。 1 几种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对于财务管理目标流行的观点有: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1.1 利润最大化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投资者办企业目的就是获得经济利益,当投资者有了利益相应国家和职工也会受益。 另外利润的一部分资本公积金可以扩展企业发展。 也会有社会和企业效益。 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 企业的经营权限不断扩大。 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确认。 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关心市场,关心利润。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把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经营情况的指标,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同实现利润的多少联系在一起,这样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很合理了。 另外,企业如果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有其缺点①利润多少未考虑投入资本的多少。 ②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③未考虑风险因素。 ④追求利润容易造成短期行为。 1.2 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主要是通过股票的市场得以体现。 其好处是:①股票市价受多方面影响风险很大,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市价产生影响。 ②克服短期行为,因为股市不仅体现的是现在更重要的是投资者看到的是未来。 ③容易定量化是实实在在看的到的。 其缺点是:①股东的权益通过市价体现,但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 如企业业绩、经营品种、国家的经济政策、政治环境、投资者心理预期等。 这样股东的权益衡量上很难有一个系统的客观尺度。 ②企业最高层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目标往往不一致,中小股东考虑马上获利,企业考虑的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1.3 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总价值,是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予期的获利能力。 这一提法强调了①货币时间和投资风险价值。 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股利政策。 ②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值。 ③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作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应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3.1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十分抽象,而且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对于上市公司,证券交易还应该有待规范。 市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这样就不是反映的企业真正的价值。 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其未来的财富和价值既不能在会计核算中揭示,也不能依靠股票价格的变化加以显示,而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或被并购时的卖价才能确定。 由于有多方面的影响,这种评估要十分准确是比较困难的。 并购时的卖价在日常财务程序中又无法得到。 如果以企业价值最大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就会有失误。 1.3.2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运行时可能会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它利益主体间的矛盾1.3.3 我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1.3.4 追求股价的最高化及市场形象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正常的经营轨迹1.3.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容易误导投资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1.3.6 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其中银行借款占绝大多数。 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目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7 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大,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是必然的,虽减少了行政干预,但也常用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的发展。 2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考虑本国所处的文化背景,政治法津环境,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 以上分析看出: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都有其科学的地方,只是考虑角度不同而已,我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经营规模、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差。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作为现实的选择。 理由是:①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利润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收入与经营费用的差额,而且是按照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加以计算的,它反映了当期日常活动中投入(所费)与产出(所得)对比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效益的高低。 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心经济效益的高低。 ③以利润作为出发点和基础使企业重视产品关注市场需求。 能保证企业保值和增值,保证每股收益和现金股利的稳定增长。 利润是增加业主投资收益、提高职工劳动报酬的来源,也是企业补充资本公积、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 ④企业的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资产重组、资源的优化配置、兼并分立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⑤利润最大化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利润最大化对国家、企业都有是有利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自主经营条件下,利润的多少不仅体现企业对国家的贡献,而且与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 ⑹选择满意长远利润可以增加投资者收益,提高职工劳动报酬,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短期行为。 [参考文献][1] 黄耀成 论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2] 辽宁财税信息网对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 [3] 2002年中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财务管理目标再认识摘要:财务管理目标问题的探讨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关注,传统中所流行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认为不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为此,如何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指定及相关观点在现阶段的优缺点成为我们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企业目标;财务管理;企业价值 财务管理是组织好资金运动,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财务管理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基本要求。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应该保持一致。 因而确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的目标与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企业的目标 企业是具有一定目标,在生产或流通领域从事特定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获取盈利的经济实体。 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了解决这一复杂系统的相关问题,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总体目标。 有关资料显示,国内外成功的企业系统都是以优质服务,质量第一的社会效益和追求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的整体目标。 从企业这个大系统考虑,应将系统内不同层次的目标区别开来,财务管理子系统的目标应当围绕系统的整体目标并保持一致。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希望实现的预期结果。 它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全部理财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并且是连接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纽带。 因此,建立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主要是力求找到既符合本金最大增值的理财活动内在要求,又要满足各经济当事人经济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 为此,出现了多种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 其中,尤以“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观点最为流行。 二、企业财务目标主要观点及分析 企业的财务目标理论和实务界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主要存在以下观点:企业财务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务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目标是公平和效率。 除了以上说法,还有企业财务目标是财务状况最优化,是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是现金股利最大化,是综合现金净流量最大化,是资金运动的合理化等等。 这说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还存在许多分歧,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 在企业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它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也便于和现行的财务会计报表系统接轨。 但是企业规模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如果单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就会出现以下偏差:一是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企业的规模、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等问题,在没有现金流入时仍然计算收入和利润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利润最大化有时会误导企业不顾风险大小,盲目上一些利润高而风险也很高的项目,一旦失误,企业将陷入财务困境。 三是利润最大化有时会引起企业的一些短期行为,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赢利上,忽视企业财务管理的其他方面和长期目标。 (二)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 股东财富是通过股票的市场价值来体现的,即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的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最大限度地提高股票的价格成为企业的财务目标。 这比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有所进步,因为它考虑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可以避免企业的一些短期行为。 但它也具有以下缺点:只适合上市公司;对非股东的利益考虑不够;股票的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经常变化,有时与企业财务工作无关。 (三)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中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最大。 该观点适应于“共同治理逻辑”而存在。 这种观点不仅考虑股东的利益追求,而且将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了企业追求的目标函数。 由此决定了两者在理财对象、考虑问题角度不同。 这是目前西方企业界和我国许多财务理论工作者普遍接受的观点。 他们认为,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企业的总价值可以用股票市场价格来表示,当其最高时,就说明企业实现了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一回事。 这里有一个问题,企业财富不等于股东财富,企业价值=负债价值+股东财富。 这还是比较传统的观点。 按照新观点来看,企业价值=负债价值+股东财富+员工价值。 从理论上讲,企业财务目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比较好的选择,这可以较好地满足各方面的利益要求。 三、财务管理目标新认识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目标的特征 目前就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方面的研究,各自都是就自身提出的目标本身或相互比较来分析其优缺点,未能使用一个科学的可共大家共同使用的客观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评价,这也可能就是在这方面未能形成共识的主要原因。 反过来,要想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达成共识,就必须寻求一个能够客观评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优劣的科学评价标准。 这个科学而又客观的评价标准如何来确定?应该从目标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来寻找答案。 依据目标管理基本理论和我国推行目标管理的经验,所谓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对企业财务活动实行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和现代激励制度。 它的核心是企业财务主管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管理企业整个财务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使企业的一切财务管理行为和活动都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行动指南,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开始于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实施以目标作为指针,工作完成以目标来评价考核。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为基础的竞争经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这样才能满足各方利益要求,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保持一致。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以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保持一致,以便通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管理最高目标的实现。 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将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确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考虑的问题。 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经济性目标与社会性目标的统一。 经济性目标强调企业的经济责任,谋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由经济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性目标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优化,这是由市场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各种社会关系都会不同程度地制约或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不但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与报偿,还会受到社会的惩罚。 失去社会支持的企业等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将会使其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 因此,财务管理目标既要突出经济性,又不能仅限于经济性,它必须有助于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 (三)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资本配置最优化 新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其时代特征是:以知识为核心资源。 新经济依靠创造和掌握知识来创造财富,知识经济成为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新经济首次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效益递增的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知识经济推动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 信息资源形成了企业新的财富观。 信息技术扩大了企业的理财环境,为企业理财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理财观念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目标能产生极大的影响,联系上述企业财务特征进行分析,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目标应定位为资本配置最优化。 四、制定企业具体财务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具体财务目标要定量化、责任化 企业筹资活动要有财务目标,投资活动也要有财务目标;日常资金管理工作要有财务目标,收益分配工作也要有财务目标。 至于各个具体的财务目标是什么,应当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但有一点应当强调,即具体的财务目标要能真正指导和激励企业有关部门去搞好财务工作。 具体财务目标不要定得时间太长,当然也不要太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关部门完成了财务目标,及时加以奖励,对今后制定具体财务目标意义重大。 (二)企业在制定具体财务目标时,要注意协调好各种财务关系 不能把它与投资者、债权人的目标尖锐对立起来,不要把财务部门的财务目标和其他业务部门的业务目标对立起来,财务经理人员的财务目标要与企业经理人员的财务目标协调统一,不能各自为政。 具体的财务目标是死的,而理财活动是活的,因此具体的财务目标一旦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在正常情况下,筹资成本最小化应当成为筹资的财务目标。 但当企业面临很好的投资机会时,考虑的就不是成本最小化,而是筹资数量最大化。 (三)企业具体财务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各种理性因素的影响,又要考虑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理财观念、技术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直接制衡和影响着企业理财行为和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构成了公司财务管理的主体层次结构。 股东作为资本所有者,将资本投入到公司并形成法人财产后,委托由股东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监管法人财产的运营。 董事会聘任并委托经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事务。 在这样的一种公司治理框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型。 即相关利益主体的治理模型和以股东为主的单边治理模型。 虽然,理论界对财务管理目标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是站在企业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考虑的。 财务管理目标应是各项财务关系主体(或多边契约关系主体)利益的最大化。 各契约关系主体利益最大化目标,还可以减少各利益关系主体内部交易费用,共同把企业这块蛋糕做大,共同获利。 总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虽然经历了“利润最大化”到“每股收益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但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只考虑所有者和股东的利益,忽略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正常需要,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参考文献: 1、陈玉荣.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有者权益最大化[J].四川会计,2002(9).2、王学龙,王宝麟.论企业财务目标及其创新[J].财会研究,2006(5).3、房晓琳.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J].经济师,2007(6).4、黄鹏.新世纪财务专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