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里程碑:股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引发兴奋和担忧

admin 37 0

全球股市近期创下历史新高,引发了兴奋和担忧。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持续的牛市,但同时也加剧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修正或崩盘的担忧。

兴奋

股市达到新高有几个原因导致的,包括:

  • 经济复苏: COVID-19大流行后,全球经济正在复苏,这提振了企业收益和投资者信心。
  • 宽松货币政策:全球央行实施了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这刺激了股票市场。
  • 财政刺激:各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资金,从而进一步提振了经济和股市。

担忧

尽管股市创出新高,但投资者也有一些担忧,包括:

  • 估值过高:根据某些指标,股市目前估值过高,这表明未来修正的风险。
  •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正在上升,这可能会侵蚀企业利润并降低股价。
  • 利率上升:随着经济复苏,央行可能会开始提高利率,这可能会给股票市场带来压力。

市场前景

股市未来走向尚不确定。一些专家认为,目前的牛市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修正或崩盘即将来临。

对于投资者来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市场风险,并相应地调整投资组合。多样化投资、长期投资和避免市场时机是降低风险并最大化回报的关键。

结论

全球股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引发了兴奋和担忧。未来市场走向尚不确定,但投资者应该意识到风险并谨慎投资。


重新领悟艾略特波浪理论:艾略特名著集内容简介

著名金融学家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1871-1948)的一生充满了冒险和丰产。 在67岁那年,他出版了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将他的会计生涯推向了新的高度,这部作品对于身处股市困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鼓舞人心的良药。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艾略特的才华绽放,他为人类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知识遗产。 艾略特的成就尤其突出,他是金融实践领域中罕见的理论家。 他的股票市场行为理论颠覆了传统,正如《银行信用分析家》的创始人A·汉密尔顿·博尔顿所评价的,他将理论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理性分析新高度,使之成为股票市场分析的基石。 波浪理论的魅力不仅限于其分析功效,它还吸引了哲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神学家和金融家们的广泛关注。 几十年后的今天,艾略特的原始著作经过重新印刷,完整地集结成书,为后人提供了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位金融巨匠思想的绝佳机会。 这本集合了艾略特智慧的书籍,无疑是对他的理论和人生经历的珍贵回顾。

第十七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年会评述

风险-不确定性等效与现代金融理论的诞生

经济理论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分往往会追溯到富兰克·奈特,他将风险划分为数值可测的,将不确定性划分为不可测的,这样的区分在当代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文献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奈特说:“一个可测量的不确定性,或“风险”,与一个不可测量的不确定性截然不同,前者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不确定性。 ”

1944年,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恩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第一次正式的把风险与不确定性统一到经济理论中。 1738年,丹尼尔·伯努利定义了期望是各种结果的概率组合,后来被称为效用。 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恩以公理形式证明了伯努利的期望效用是各种结果按概率加权后效用的总和,并建议用数字来测量效用。 认识论上的不确定性由此转变为实体论上的风险,是关于世界各种可能状态的分布函数。

战后经济学用风险来代替不确定性理论上是由两个主要力量推动的,他们的结合使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首先,正如巴克豪斯所阐述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决定性的数学化代表了经济学一个主要的新分支,尽管数学在经济学上运用已经有较长 历史 了,包括马克思、凯恩斯等。 《通论》在当时是一本被认为高度数学化的书,由此也被老一代经济学家广泛拒绝。 其次,经济理论的学科与方法经历了一个关键的重新界定。 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恩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由莱昂内尔·罗宾斯(1933)提供,他认为经济学不是被研究主题所区分,它不是关于商品的买卖,不是关于失业与商业周期,而是处理人类行为的一个特殊方面:在不同使用者之间如何分配稀缺资源。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代表了第一个在不确定性下的一致性、可预测选择理论,强烈反对经济学中在不确定性下的人及心理因素等人类行为的数学处理。

这样,不确定性,这个仅在20世纪30年代被介绍进经济学的概念,被表达为可计算的形式,并且因此降维为风险。 这种做法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诞生了现代金融理论,即1952年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与1964年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模型,它能把衍生品的风险进行定价。 现代金融理论可被称为是不确定性量化科学。

不确定性的回归

不确定性的量化在现代金融理论的里程碑中达到顶峰,它产生了几乎前所未有的政治和实践影响。 其中最为中肯的论证是由唐纳德·麦肯齐给出的,他于2006、2007年在关于“经济理论的表演性”的研究中指出,期权定价理论的广泛应用对金融实践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它的假设——最初与市场的经验现实严重不符——变得不那么不现实了”。 费希尔·布莱克他自己曾在1989年说到:“交易员们现在广泛地使用公式及其变种。 他们如此频繁地使用它,以至于市场价格通常接近公式的定价,即使在那些应该有很大偏差的地方。 ”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公式被誉为对“金融真相的科学发现”,它也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全球衍生品市场实现巨大增长的关键。 与有效市场假说一起,这个公式在衍生品通过动态对冲能减少 社会 风险的假定下进一步合法化。 引用一位经纪商的话:“我们交易越多, 社会 就越美好,因为风险越小”。

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的结果,并迅速通过证券化产品,如CDO,CDS衍生品在全球扩散,这场危机使得人们通过概率数字来评估风险的信心嘎然而止。 不可计算的不确定性以“黑天鹅”的形式回归,“黑天鹅”是指一种没有预期到的尾部风险事件,伪装成正态分布,但实际上它的相关性不能被风险模型所捕捉,这也是非理性的“贪婪”的投机。

用复杂系统理论 探索 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

08年的金融危机只是警钟之一,在风险管理领域中越来越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将不确定性降维成风险存在很强的误导性和局限性,而这一认知也推动着新研究视角的产生。 在国内,就有高校长期致力于从复杂系统的视角,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 作为金融系统工程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天津大学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至今已举办到了第十七届。 2019年年会以 “百年变局下的金融系统工程和风险管理” 为主题,旨在研讨如何认识和把握复杂金融系统运行规律和理论,明晰金融系统工程和风险管理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百年变局下的伟大民族复兴助力。

百年变局使我们的眼界和信息不同以往,金融发展的本身出现了‘实践快于理论’的现象, 新的产品和服务带来新的问题,值得各位学者从更广泛的视角,运用更全面的数据去开展研究,这也体现了系统工程学科的独特价值与活力 。

以下为本次大会主题报告及专题报告的简要概述。

香港城市大学李端教授介绍了他的研究“Revised Progressive-Hedging-Algorithm Based Two-layer Solution Scheme for Bayesia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他指出,随机控制既有固有的随机系统噪声,又缺乏对系统参数的认识,构成了强化学习中的一个基本挑战。 对此,李端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两层解方案,用于将可约系统的不确定性与不可约的不确定性分离到两层,并直接逼近最优策略。 该方法可应用于动态投资组合的选择问题中。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杨晓光研究员的报告主题为“‘涨强跌弱’与中国市场异象” 。 该研究通过日度和日内高频数据,阐述了中国股市存在着正反馈交易现象,即中国股市追涨的强度远远大于杀跌的强度,而这一现象主要的成因是占据市场交易主体的散户“追涨守跌力量大过了机构投资者的”追涨杀跌“力量。 他指出,这种不对称性,降低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削弱了市场的有效性。

天津大学张维教授进行了题为“百年变局中的管理科学:几点思考的分享”的主题报告 。 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正在进行的“十四·五”战略研究课题,张维指出,在当今百年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颠覆性技术的重要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的最佳实践以及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影响管理活动规律的重大因素。 张维以颠覆性技术对金融活动规律的影响为例,分析了未来管理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探讨了未来重要科学前沿与重大科学问题。

复旦大学张金清教授进行了题为“指数基金的股指期货对冲策略研究”的专题报告 。 张全清认为,指数型基金较主动型基金绩效更好,有强烈的风险对冲需求,而将模糊厌恶引入指数基金的股指期货构建的对冲策略能够显著提高ETF组合的投资绩效。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房勇副研究员作题为“融资融券的处置效应及动量策略研究”的主题报告 。 他分享了其在融资融券以及动量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 其研究证实中国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整体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且不同市场中同种因素对处置效应个体的强度影响不完全相同。

上海交通大学吴冲锋教授以“移动交易特征研究”为题作主题报告 。 他认为,移动技术带来的便利性深深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也推动了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业的创新与变革。 他指出,移动交易端的出现改变金融市场参与便利性、参与者主体的广泛性、渠道的普及性、直接交易成本与信息获取成本等等,从而改变了传统金融创新带来的供求特性、流通特性、损益特性和风险特性,并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李建平研究员以“大数据环境下的风险识别与集成”作主题报告 。 他对“大数据环境下的风险识别与集成方法”进行研究汇报,以财务报表为载体,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构造了新的风险识别模型,成功地将非结构化文本与结构化文本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风险因子分层体系。

厦门大学郑振龙教授作题为“牛市风险与牛市贝塔”的主题报告 。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牛市风险的概念,发现了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牛市贝塔与横截面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并证实了牛市风险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定价因子的新定价因子。

吉林大学陈守东教授的报告主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状况分析” 。 陈守东在报告中分享了他最近的研究工作,包括构建包含关键性风险因素的金融状况指数,进行经济冲击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强度分析,进行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期限效应分析等研究内容,为中国金融状况的分析、预测以及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作出贡献。

西南交通大学黄登仕教授以“企业R&D投入强度是锚定政策门槛还是联结企业”为题作主题报告 。 他指出,企业高管在研发投入决策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锚定和调整行为,不仅锚定政策门槛,同时还锚定联结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政策门槛对研发投入决策的正向影响更大。

山西大学张信东教授的报告主题为“Does supplier concentration affect corporate innovation?” 。 她认为,高水平的供应商集中度减少了公司的创新投入,且这种影响在小规模、私营、耐用品行业的企业中更加明显。 同时她指出,风险承担、资源占用和议价能力是造成这种影响的三个渠道。

华东理工大学周炜星教授从预测大地震的发生概率出发,提出了时间序列的重现时间间隔分析(Recurrence interval analysis)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设定事件发生的阈值,假设重现时间间隔的几种概率密度分布情况,并通过KS检验进行验证。 该方法可以运用于股票涨跌情况的概率预测,进行风险预警。

北京师范大学李红刚教授以“ 社会 经济系统复杂性与金融系统风险”为题作主题报告 。 他运用复杂经济金融系统与计算实验的方法,建立“金融机构网络与系统性风险”、“交易者信息交互与行为趋同”与“交易者策略交互与行为级联”等多主体模型,开展 社会 经济系统复杂性与金融系统风险研究。

湖南大学马超群教授作了题为“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的主题报告 。 他首先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各种痛点,比如融资难融资贵、技术资产抵押难、资金流传慢等一系列问题,结合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和区块链保证底层数据真实可靠的性质,提出了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解决方案目标。

厦门大学郭晔教授的主题报告题目为“后资管新规时代的影子银行与中国资产证券化” 。 她针对后资管新规时代的影子银行与中国资产证券化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定义与分类,对比资管新规前后,中国资本证券化的发展,以及中美两国关于资本证券化的界定与风险,提出了中国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更具有影子银行的典型特征。

从对风险与不确定性明确的区分,到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等效,再回到对风险并不等同于不确定性的认知,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定义及二者间的关系一直在不断演变中。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曾说过,“对我而言,我们对 社会 中和自然界事物运作方式的了解就像一团团模糊不清的云。 不论是 历史 的必然性,重大的外交计划,还是关于经济政策的激进观点,信仰确定性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祸端。 对个人或 社会 而言,开发具有广泛影响的政策时,谨慎是必需的,因为我们无法预测结果。 ”在由不确定性统治的世界中,对结果的预测不是简单、确定的线性关系,真实的世界永远是复杂的,多维度的,随机游走的。 而在同样由不确定性统治的金融市场中,我们亦需要时刻保持对它的敬畏。

急!有关经济危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材料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 它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 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一后,每隔8~10年重演一次。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一、“黑色星期四”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了魔似地买股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一场经济大灾难。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 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并触发了美国经济危机。 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 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 一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 这一天,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由此开始。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 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经济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二、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New Deal)救治经济危机,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实验”。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出口;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全国工业复兴法》(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y Act)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 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Blue Eagle),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 几周后,有25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 《时代周刊》在每期封面上也印上了蓝鹰。 ]“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编辑本段]三、《国家工业复兴法》作用《国家工业复兴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 为消除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的重大破坏,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知道,以消除经济危机。 新政的中心是对工业的调整。 罗斯福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指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五、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政并没有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因经济危机的根源还存在.效果和影响: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六、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①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各生产部门;②时间特别长:从1929-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③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 [编辑本段]七、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它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1933与1929年相比,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三千多万工人失业,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激发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 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政局动荡,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标签: 市场里程碑 股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引发兴奋和担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