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转狂潮: 超值股票投资策略揭秘

admin 46 0

引言

高送转是指上市公司向现有股东赠送一定比例的股票或进行股票拆分,以增加股票数量并降低股价的过程。近年来,高送转行为在股市中十分流行,成为众多投资者追逐的热点。本文将深入解析高送转策略,揭示其投资价值和风险,为广大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指导。

高送转的优势

  • 增强流动性: 高送转后,股票数量增加,股价降低,从而提高了股票的流动性,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交易,进而提升股票的交易活跃度。
  • 降低投资者成本: 高送转后,每股成本降低,使投资者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股票,从而摊薄投资成本。
  • 刺激股价上涨: 高送转一般伴随着公司业绩的增长或重大利好消息,这往往会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股价上涨。

高送转的风险

  • 降低每股收益:贵州茅台10送15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合理偏高长期投资回报率达100%以上海天味业10送10调味品行业龙头合理长期投资回报率超过50%牧原股份10送15生猪养殖行业龙头合理偏低长期投资回报率接近200%中公教育10送10教育培训行业龙头合理偏高长期投资回报率超过50%恒瑞医药10送25创新药龙头合理长期投资回报率达100%以上

    结语

    高送转是股票投资中的重要策略,但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其优势和风险,并采取科学谨慎的投资态度。通过关注公司业绩、评估内在价值和判断高送转动机,投资者可以筛选出具有超值投资潜力的股票。在高送转狂潮中,投资者应控制仓位、密切跟踪市场并合理调整投资策略,以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中国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 和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民币升值标志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全线升值,那么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当然应该上涨。 2、人民币升值标志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这是由于近年来整个宏观经济加速健康平稳运行的必然结果,股市的涨跌与宏观经济运行息息相关,那么人民币升值作为一个标志将推动股市上涨。 3、人民币这次升值,更应该看重的是汇率制度的调整,由以前的紧盯美元变成了有限浮动的汇率制度,将使人民币进入一个对美元的升值周期,那么这种对升值的进一步预期对股市的上涨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4、人民币升值对于资源进口型企业是重大的利好,成本的降低将有利于这部分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其中受益的板块集中在航空、汽车、石油加工、高档的造纸板块、技术引进型高科技板块、资源引进型的金属加工行业。 5、人民币升值加上进一步升值的预期会引来大量的外资购入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目前股市没有完全开放,房地产、金融券商是最好的投资平台,这两个行业会因此受益。 6、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型企业和外贸企业是利空,目前国内的纺织行业、家电行业、小商品行业、部分出口比重较大的外贸行业、大型的造船业、对外投资较多的一些企业、以及外汇储备较多的一些企业。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对于股市的影响利大于弊。 一、人民币升值之利: (一) 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1)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一升值,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中国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等。 例如:谁在掏钱维持号称“全球老大”的美国政府的日常运转?想当然的回答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广大纳税人。 这个回答并不全对。 因为当前的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巨大,光*纳税人的贡献还不够开销,因而不得不大量举债。 而最大的债主是谁?是日本和中国。 中国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很大一部分买的是美国政府公债。 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帝国的最大债主之一。 这个事实本身显示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经济实力说话的人民币自然而然也就获得了更大国际事务话语权,这是好事。 3)有利于进口产业的发展:中国石化副董事邵金扬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人民币升值,海外资产对我们来说会较便宜。 ”如果人民币升值5%,中国石化2003年进口的石油,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成本将减少逾1亿美元。 (二)人民币升值的前景还是越来越清晰的。 这是因为,正如1994年以前人为高估人民币币值的政策被迫放弃一样,人为低估人民币币值也是难以持续的,因为在汇率的问题上,政策干预,虽能一时起作用,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增长,同时推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那么,人民币升值,成为区域乃至世界货币将为时不远。 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在不远的将来突然停步;中国的货币当局也一再表示,人民币将走向完全可自由兑换。 实际上,人民币的上升之旅已经开始,起点就是1994年1月1日的大幅贬值。 这一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向市场汇率并拢,由上一年的1美元兑5.80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70元人民币,贬值幅度为33%。 从那时起到去年末,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的情况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1999年以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和17%;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升值分别为18.5%、39.4%和62.9%。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的结果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 虽然如此,但在当前,试图诱导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具备现实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之弊: (一)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 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 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一国货币的升值,带来的是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有血的教训的。 在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 此后,从1985~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 而“广场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 现在日本无非是想把这一悲剧转嫁到中国。 2) 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因为尽管“中 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产品,但中国产品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中国产品价格的低廉,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如果竞争力受到打击是很可怕的。 《中国企业家》这次调查的最大发现是:82.4%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对于正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活动着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就像空气和水一样。 例如: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这位中国彩电出口大户的老总面对升值的前景忧心忡忡,他认为,中国出口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高科技产品很少。 人民币如果升值,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许提高了,但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将逐步丧失。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等于出口价格提升了10%,而中国国内制造企业好一些的利润也只有5%左右,加上一些财政贴息,中国企业盈利水平平均也不到3%。 平均3%的利润率怎么可能调节10%的升值压力?肯定会出现大面积亏损。 黄宏生以创维为例,勾划出中国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最高心理底线:“现在我们在美国市场很难有大的提升,很大原因是其他世界工厂产品跟我们的价格一样低。 比如来自墨西哥的彩电、欧洲土耳其的产品很便宜,我们提一美元都不可能。 我们今年在美国市场希望能提高三千万美金销售,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了,那么这个计划就流产了。 ” 又如:与制造企业相比,那些在汇率风险最前沿的外贸企业,是变化的最强烈的感知者。 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出口的量,相对进口,要大得多。 因此,黄宏生才说,人民币升值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方宁,向记者讲了一个因为欧元升值——也就是人民币贬值,导致亏损的例子。 2003年年初,他们有一笔交易,签约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还是1:0.9,等到交货时,涨到了1:1.1了,他们又没有采取锁定汇率的措施,于是赔了。 “即使我们有10%、20%的中间利润,也都抵不上升值的损失。 只能自己补上去了。 ” 再如:一些原来在中国进行生产的跨国企业,可能会将投资转移到墨西哥或马来西亚,20世纪80年代,台湾也曾经历过中国现在的压力,在台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40涨到1:25后,一些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纷纷转移到东莞。 同样,有专家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些传统产业又会从东莞转移到像中亚、越南等更不发达的地区。 本来,中国还有很多地区,比如西部,可以容纳这些产业,但因为货币的调整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可能使得中国被迫提早经历产业空洞化的过程。 3) 还会破坏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 缘越来越近。 升值业可能葬送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 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可能增加,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缘越来越近。 例如: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均是以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以吸纳国内资金,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同时又产生了外资流入推高了本币汇率的矛盾,触发了经济结构问题的暴露,或出现泡沫经济或出现经济滑坡,从而被迫实行本币贬值政策,直接导致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交易风险,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何为金融危机?这就好比是一户本来很穷的人家,来了一个巨富亲戚, 为他们带来了暂时的“富裕”生活,因而外人便因其阔而借给这家人巨资,不料这户人家的富亲戚突然消失,留给这户人家的只有高筑的债台,并因此导致了借其巨债的朋友。 一时间危机四起。 可见,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导致: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 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 4) 还有,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 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 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 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 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 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 (5)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 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 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 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三: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 汇率的变动与各国国内的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水平以及物价水平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一种货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应该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政治说了算。 然而:盐川正十郎的提案则更像一场政治阴谋。 手拿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如果是一个小孩问:这值多少?那么,这个小孩一定还幼稚到没有学会用钱。 如果是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问,这值多少?那么,这就会引发一场风波。 而这场风波就是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的一项提案——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 最近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国际上一个十分关注的话题。 先有日本财相在七国财长会上提出要求,后有美国财长斯诺讲话和印尼召开的亚欧会议的声明,都呼吁人民币升值,近日,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又提出欲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格林斯潘的讲话,更是让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 可谓是官民联合、齐心协力向人民币汇率问题发难。 这场由日本挑起、美国担纲主演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全面上演,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 其实,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考虑,盐川正十郎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没有道理。 首先,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谷,凭什么你中国却一枝独秀?中国的一枝独秀我们日本也有贡献,你看,日本从你们那里进口了多少商品。 其次,人民币只有升值,日元才能够贬值,这样日本的出口产品才有竞争力。 中国经济具有廉价劳动力、高技术水平和廉价的货币3大优势,而三大因素中日本可能干涉的,只有最后一点——人民币汇率。 日本甚至想借人民币升值的“利空”阻止本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但因为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不了企业的行动,所以他们就要求人民币升值。 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使他们在国内达不到的目的,通过对人民币施加压力来达到。 迫使人民币升值,是日本争夺未来“亚元”主导权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 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 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 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美欧方面的动机似乎更为明显,就是为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消弱中国的经济实力,进而打击中国的国际影响。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仍然是贸易问题之争。 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美元贬值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 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升值的国际压力日大。 尽管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但在没有形成中国真正的出口优势(品牌)之前,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宜进行大幅调整;即使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中国也应该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汇率进行控制,否则,就会像日本和德国那样,将自己大好的经济前景毁于一旦。

怎样才能赢一次大盘

第一:找一只有规律,波段节奏运行明显的股票去做。 不但是我身边,还是博客里的朋友,有一些人就是这样操作的,那只股票跌破7块了,他们买进持有,涨上11块了,果断抛售,08年股市惨烈下跌,他们不但没有亏一分钱,反而赚了倍数以上的收益。 简单、正确的方式重复做,自己也成为了个股主力,美不美?第二:找一只放心的中小盘成长股,低价买进,安心持有。 很多人苦恼地说,不懂得技术高低变化,不懂得如何高抛低吸,其实我在《3月4日实盘日志》里说过那段话:初级阶段是看着K线照“葫芦画瓢”,真正的投资家是完全不理睬K线。 技术面分析说的是“阻力”和“支撑”,数的是“浪”和“顶”,基本面分析是认这个股票值多少钱,不到目标不卖出。 股民买这样的股票,必须突出“垄断性、高成长、中小盘”色彩,这个话题在06年时期的博客里写了很多,垄断性且有企业自主定价权,就能够保证利润不断增长,就能够保证高送转、高分红,盘子大了不行,行业不突出不行,买了这样的股票,过上十年你去看看是什么样子。 第三:多掌握市场信息,多了解自己想投资的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变化。 比如博客每天提供了国际、国内基本金属期货、现货市场行情,从点击数量看,我知道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人关注,不关注这些,又怎么能够掌握市场运行变化呢?新春佳节前清仓川大智胜翻番股空仓过年,但是,长假期间的国际金属价格变化,让我感到有一个重大投资机会出现,于是写出《下一个暴富投资机会就在不远》,并马上买进龙头股,事实上,股票收益马上又翻番了。 第四:多学习政策信息,中国股市本身就是政策市,股指连续暴跌后,政策不容许下跌了,一再出台稳定措施,这个时候,就不要盲目看空了,可以选择一些宏观经济政策积极鼓励扶植的朝阳产业上市公司股票慢慢做多,一旦上升趋势建立,马上买进龙头股,需要注意的是,还要坚持中小盘去选股,还是要坚持净资产收益率、产品毛利率都不小于30%的品种投资,要买那些被熊市调整,杀跌到几块钱的股票,趁它们价值低估的时候去大胆买进,而非几十块去亡命追贵族股的方式。 这些事实说明,炒股看政策,看大方向,看准确的权威信息,也是确保轻松赚钱的方式。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操作风格也会不同,找准一条适合你自己的投资之路,非常重要!建议新手不要急于入市,先多学点东西,可以网上模拟炒股(推荐游侠股市)先了解下基本东西,对入门学习、锻炼实战技巧很有帮助。

李兆基的人物经历

李兆基出生时,父亲李介甫先生已拥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 刚一懂事,李兆基就被送进私塾接受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并对念古书产生浓厚兴趣。 10岁时,父亲还礼聘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梁惠民先生做了李兆基的新老师。 梁惠民先生发现李兆基勤于思考,于是常结合课程提出一些问题,启迪他的思维。 有一次,在教授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梁先生要求李兆基把这番道理结合现实生活去理解。 很快,少年李兆基就结合他已有大量接触的金铺生意给出一个老道的答案:“比方说,一个人只有一块钱做生意,那就只有买进一块钱的货。 赚了固然开心,万一蚀了也就算了。 要知道适可而‘止’,才不至彷徨无主,从而身心镇‘定’,才不受邪恶念头侵袭,便可明心见性,思想宁‘静’,自然气定神闲,理得心‘安’,这时从容处事,更能周详考‘虑’,且可策划将来事业发展,自然成就可‘得’。 ”梁惠民先生听了以后感慨不已。 李兆基从6岁开始,就被父亲安排进家里的商铺头学习做生意。 母亲本来有点担心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应付那些年长的伙计,但李兆基没过多久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而且聪明机智,拥有极好的心算能力。 在金铺行业,有一句“打金偷金、打银偷银”的俗语。 李兆基进入店铺后,发现自己家的金铺也存在这个问题。 他想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让父亲采取措施,但铸金匠又是奇缺的人才,得罪不起,因此而担心铸金匠离开后影响金铺的生意。 进退两难中,他决定自己学习铸金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到12岁时,李兆基已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并很快出任天宝荣金铺的头柜,成为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和黄金奇才,其鉴别黄金的眼光和炼制黄金的技术都令人称赞不已。 他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己,当老板,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行。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大洋纸买卖依然活跃,因为人们都认为它到光复之日仍能使用。 也是这个原因,大家都只喜欢保留完整、平直和光洁的纸币,因为这样到光复之日才不至坏损。 这样一来,残币、脏币在交易时的价值就下跌三到四成。 因为家中同时兼营纸币买卖,所以,这个问题也引起李兆基的注意。 之后,他从洗衣中得到灵感,发明出一个旧币换新颜的办法:将旧纸币泡在水里,用漂白粉洗去污渍,再涂上一层蛋白,使它变得硬朗,然后风干熨平。 他以六至七折收来,悄悄清洁整理一翻后,却以十足价钱兑换了出去,不但赚到不低的利润,还额外得到做生意的道理:货物无论何时何地要畅销,就得要好好包装。 李介甫先生在广州湾也有生意,需要频频来往照应。 看到儿子已能独掌大局之后,他干脆将顺德的两间店铺全都交给李兆基经营。 15岁担当重任的李兆基也不负厚望,将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 日本战败后,货币极度贬值,虽然李兆基经营有方,将铺面管理得井井有条,但眼见市道江河日下,父亲还是希望他另谋他路,找寻更能施展才华的天地。 1948年,已经做了4年掌柜,得到充分磨练的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只身去到香港。 当时的香港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没有分别。 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 其时正值解放战争之际,不少内地财主跑到香港,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 李兆基与何贤等人合作,在这场黄金大战中大赚了一笔,为其后来事业的发展奠下基石。 五十年代初,内地解放以后,英国很快承认了中国的地位,并建立外交关系。 李兆基意识到香港将成为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于是转行做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生意十分顺手。 当时,香港人口急增,工商业开始发展,政府和市场上的房屋兴建计划,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早就认为实物比货币更为保值的李兆基,决定向实物(地产)进军。 后来李兆基回忆当年生活时曾说:“我七八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已耳濡目染,后来在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可随着政治的变迁,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令我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 ”1958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 公司开办后,他们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广大中下层市民,一改过去地产业经营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楼宇均销售一空。 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又将永业重组,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 由年长而且拥有40%股份的郭得胜先生出任集团主席,年纪最小,拥有股份30%的李兆基则出任副主席兼总经理。 作为总经理,李兆基主要负责三件事情:一是建楼的图纸设计,二是买入土地,三是楼宇销售。 对于这三件事情,他件件事必躬亲,并借此练出一身的本领。 李兆基过目即能判断出图纸设计是否存有不当之处,令手下著名大学出身的规划设计师都自叹不如。 其买地功夫也很了得。 一次,得到皇后大道中励晶大厦旧地业主郑宗枢有意将地皮出让,并已口头答应卖给别人的消息,他赶紧追问:“谁跟郑宗枢相熟?”左右人等都无法作答,并被提醒说对方明天就要在律师楼签订买卖合约了。 李兆基听了,点点头说:“那即是说我还有今晚这一夜的时间。 ”果然,他经过多方打探后找到了办法,在凌晨打电话找到了一位与郑宗枢相熟的朋友。 不几日,便得到了那块地皮。 在此后的岁月中,他始终保持这种认定目标、锲而不舍的精神。 李兆基获取土地的办法也与众不同。 据《华商韬略》报道,在香港,恒基兆业很少参加政府的土地拍卖,但总有办法买到地盘,而且质优价廉。 这主要在于李兆基有两大法宝。 第一是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 当年,港府征收新界的农用地作发展用途,是先用换地权益书向农民们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拨付时才与其交换。 这让很多希望立即套现的农民在政府换地令之前,拿着换地权益书无计可施。 李兆基就以现金购入他们持有的换地权益书,既受欢迎,又价钱便宜。 等政府一宣布开发计划,他买得的大量权益书就会变成可发展的地皮。 第二种购地办法,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旧楼改建。 买下黄金地带的旧楼,在旧地盖新楼。 这种办法一举多得,发展商得利、市容焕新、旧业主套现、政府增加税收,但却十分辛苦,因为单独收购一个小物业(如一个住户)并不能支持一个地产项目的发展计划,所以恒基兆业还练出一个绝活——并楼。 通过向某个目标地盘上的多个业主收购物业,凑零为整,得来土地。 为了收到旧楼,他布下天罗地网,除面向本港外,还到在港留有物业的侨民移居地找楼买。 并楼极其艰辛复杂,一个业主不卖就会满盘皆输,但恒基兆业却对此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并楼无数。 李兆基有关于此的另外一句名言:“寸土必争”,也传播四方。 在销售上,李兆基也大胆创新。 当时香港的物业大都是整栋出售,大量中等收入群体对此望洋兴叹,于是,他创造出一个分层销售和分期购买(按揭)的办法建楼卖楼,结果大受欢迎。 很短时间内,新鸿基企业就在地产界崭露头角,获利颇丰。 李兆基、郭得胜、冯景禧也被业界冠以“三剑侠”的美名。 李兆基所始创的分期购买,更在此后被广泛采用,对香港市民的安居置业起到很好的帮助。 1972年新鸿基地产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余年的“三剑客”也于此时分手了。 分手后,李兆基分得约值五千万港元的地盘和物业,他又用这些物业于1972年底和胡宝星合作,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 胡宝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为副主席。 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气冲天之时,李兆基趁机将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涨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捞了一把。 之后,香港股市随世界经济衰退而大崩盘,地产业也随之陷入低谷。 李兆基此时手里握着巨额现金,他看准机会,大肆压价购进土地和旧楼。 1975年,香港股市开始复苏。 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 股本1.5亿港元,地盘20个。 公司成立之后,李兆基有意将恒基兆业上市。 他选择了一个最便利的方法——买壳上市,即收购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后将之改造后上市。 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与人合股的永泰建业公司。 他以物业换取了永泰一千九百万股的新股,成为最大股东,取代胡宝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 李兆基接手永泰后,他又将面向广大市民的经营方法注入永泰,使永泰发展良好,股价也随之上涨,由原先不足一元涨至一九七六年初的三到四元。 在李兆基经营下,永泰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长。 至1979年,由于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决定派送新股,这样永泰股数逾亿股,市值已达9亿多元,拥有20余个楼盘。 按香港法律规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拥有超过75%。 李兆基在永泰已拥有70%的股票。 他的目的,还是要将作为永泰总公司的恒基兆业早日直接上市。 恒基兆业成立之初,仅有股本1.5亿元,楼盘20个。 但几年之后,它的地盘激增至逾百个。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断地取得足够的土地来建房决非易事。 李兆基以其独到的眼光和方式来为自己增加土地储备。 他采取的方法是收购旧楼,然后拆建出售。 这些旧楼由于绝大部分在市区,故发展潜力十分惊人。 李兆基长年在欧美的中文报刊上刊登广告,收购香港的旧楼。 这一招方便了华侨,也使得李兆基在没有竞争对手下取得最优化的效益。 在收购了一层旧楼后,他会陆续买下全楼,然后再逐渐买下周围楼宇。 在收购后期时,即使价格较高,他也会买下。 因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竞投合算。 李兆基以工业化方式经营地产业。 他将土地视为原料,楼宇为制成品。 源源不断地收买土地和不断生产出成品,使恒基兆业博得港人口中的“楼宇制造工厂”的名声。 1981年6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将恒基兆业推上市,一举集资十亿港币,充实了自己的实力。 成功地渡过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时的低潮期。 渡过了八十年代初中期的低潮,李兆基和他的恒基兆业又上一层楼。 1983和1984年,香港因主权交接问题导致经济萧条,许多公司冷冷清清,李兆基正好在前期的市场畅旺中将恒基兆业分拆为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于1981年7月23日上市,不但有大量的楼盘在建,而且与20多家银行有借贷关系。 正是银行、建筑商们纷纷给予了信任,以及薄利多销策略带动的大量购买,使他平稳度过了从商以来最大的考验。 1985年,主权问题明朗以后,香港经济开始回升。 1988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将之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恒基发展又宣布发行十二亿新股。 由于该公司拥有28.7%的香港小轮公司股权和26.4%的中华煤气股权。 至此,李兆基精心设计的收购、吞并战终于实现了完满的结局,李兆基通过完全吞并原来实力比他强的胡宝星,达到了利用别人发展自己的目的。 而李兆基的借壳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购、吞并战术,至今仍成为股市收购战中的成功范例,成为香港的经济学教授的课堂上经常引用的著名例证。 李兆基也一举跃入香港十大富豪榜。 香港地产界权威人士在评判李兆基与李嘉诚、郭德胜、郑裕彤四人时,曾有这样的评语:长江实业雄才大略;新鸿基地产稳健有为;新世界发展勇气逼人;恒基兆业则眼光远大,先声夺人。 早在1980年时,恒基兆业就投资参与了广东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的项目,之后更加快步伐,完成了以耗资33亿人民币的北京恒基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投资项目。 1990年以后,恒基兆业又结合香港及内地的经济形势,在两地参与大量商业楼宇项目,如当时世界耗资金额最大的私营发展项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等众多大型地标性项目的兴建。 同时,还迎合普通市民日益强劲的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将住宅的品质全面提高,不断在大型高密度地盘上增加会所康乐设施,以进军高档物业市场。 继续在新的时代,紧紧把握住市场的趋势,领先发展。 1993年2月,他与郑裕彤、何鸿燊以14.9亿港元收购加拿大Westcoast Peboleam公司。 1994年8月,出售加拿大物业百福轩(总楼面要1.63万平方米),市值1.6亿美元。 恒基地产于1992年大量投资大陆房地产,1993年6月止,在大陆供集团发展的地盘共有20个,总楼面积逾185.8万平方米,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其购入成本低于集团总资产10%。 1993年下半年,恒基地产再分别购入广州及北京东城两幅地皮。 李兆基原计划将这些大陆投资分拆上市,但未能成事,部分原因是恒基中国缺乏3年业绩,未符合上市规则,故此,恒基地产转而发行可换股债券(债券可兑换成日后上市的恒基中国股份),集资4.6亿美元。 恒基与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联合投资65亿元人民币,投资武汉江滩填平工程、改造涡轮机厂、重型机厂、重建武汉中山路、武汉饭店;与九龙仓签意向书计划投资上海静安区商品房;又与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等组基金至少1亿美元投资武汉国企。 内地改革开放后,李兆基就与胡应湘、冯景禧、郑裕彤等联袂投资广州中国大酒店。 其后,更是大举投资内地,投资额达上百亿元。 1996年元月,北京恒基中心封顶,该项目总投资达33亿元,建筑面积达28万余平方米,坐落于长安街上,成为京华又一美景。 到1996年时,恒基(中国)已在内地拥有22项项目,资产估值137亿港元。 当年,李兆基将在内地的业务全权交给长子李家杰经营,并将恒基(中国)成功上市。 李兆基于1993年被国务院港澳办和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港事顾问;1995年底又被聘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李兆基有三子两女。 长子李家杰毕业于伦敦大学,现为恒基董事,参与公司发展与管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恒基兆业进入黄金时代。 1997年,李兆基更作了一个历史性的大突破,让恒基兆业成为首只在日本上市的香港股票。 致力地产业务的同时,李兆基先生还致力多元化经营。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收购了中华煤气、香港小轮以及美丽华酒店集团的控股权。 到1996年,中华煤气的用户发展至近120万户,股东溢利也从1亿500万元成长到19亿4600万元。 此外,香港小轮和美丽华酒店等企业也取得了新发展。 在这期间,李兆基先生还把事业拓展向海外,在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参与投资,并获得丰厚回报。 经过多年发展的李兆基,已成为香港地产业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显要人物。 他是香港恒基兆业地产及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主席,共计持有59.87%的恒基兆业、2.5%东亚银行、12%新鸿基公司、10%星洲新达城市发展的股份。 此外,李兆基通过恒基兆业地产持有71.8%的恒基发展、29.7%中华煤气、32.6%油麻地小轮和25%广州洛溪新城的股份。 1996年,恒基兆业地产总市值达123.30亿美元,资产总值为679.45亿港元,营业额111.71亿港元,在香港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居前列。 几年前,李兆基就已逐渐将企业经营交给下一代及专业人士打理,但至今依然在为自己的企业王国运筹帷幄。 2004年12月15日,李兆基宣布成立了“兆基财经企业公司”,专门管理家族分散在全球高达65亿美元的投资。 兆基财经企业公司成立以来,李兆基在投资领域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可谓业绩彪炳。 期间,他先后斥巨资大量购买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中央企业股票,中国网通、中国人寿、中国财险、中国电力、中石油、中海集运、平安保险、交通银行、中远控股、神华能源、建设银行等众多企业都得到他的垂青和巨资进入。 2006年中国银行在港上市时,李兆基又购入13.14亿股(约4.97亿美金),继续力挺中央大型企业。 亦通过此项投资获得了高额的回报,在这三年成功转型,而几年来跟风认识内地企业新股的香港小投资者,同样获得了厚利。 一个78岁的老人成功“转行”,把兆基财经企业公司的500亿资产变成1200亿元,荣膺“亚洲股神”。 曾几何时,这位“亚洲股神”却最讨厌炒股票,他曾以恒基集团主席身分,向当时的国家主席投诉,1997年时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炒得过热。 他所言非虚,当时受追捧的红筹股,绝大部分没有盈利支持,乱炒一通,最后接火棒的还是一众散户。 十年后的今天,李兆基却看准机会,转而善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平台,让云集于此的数以万计全球金融专才,将他拥有的巨额财富,变成更巨额的财富。 对于事业和为人处世,李兆基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一、“小富由俭是至理名言,因为第一笔本钱最重要,有了它作为基石,才易于成功”。 他进一步阐释:“做人最忌的是日赚日花,入不敷支,有了本钱,安定下来,失业时也不用徬徨。 ”这副本钱就来自勤俭,他奉劝年轻人赚到钱千万不要即时花光,而是要储下来。 “所谓大富由天,绝不是听天由命,而是指顺应天时地利,绝对不可强求。 财来有因果,有缘由,有机缘,也有福分。 一旦明知不可为而为,勉强的后果早晚会招致失败。 ”他说:“‘不贫’、‘不富’者最有福,可以自得其乐。 ”二、止、定、静、安、虑、得李兆基总结《四书》中《大学》其中一段:“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而得出止、定、静、安、虑、得的“六字真言”,认为不论做事好,做生意好,投资也好,这六字真言都用得,只要按这六个字慢慢的想,一步一步的来,“便不会有大危险,做事便会有条理、层次。 ”李兆基少年读书时,便曾被老师梁惠民考他如何将这六字真言融会贯通在现实生活之上,当时李兆基的回答是:“譬如说,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块钱做生意,那就只有买进一块钱的货。 赚了固然开心,万一亏了也就算了。 要知道适可而“止”,才不至彷徨无主,从而身心镇“定”,才不受邪恶念头侵袭,明心见性,思想宁“静”,自然气定神闲,理得心“安”,这时从容处事,更能周详处事,更能周详考“虑”,且可策划将来事业发展,自然成就可“得”。 ”三、投资要精确计算回报李兆基认为,投资,最重要是精确计算回报,回报低就不做,回报高便值得研究,进行投资。 李举例说,他所成立的教育基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十多二十年投入的资金,培养了人才,生生不息,一个培养十个,成功人才回馈社会,十个再培养一百个,无穷无尽,便是最好的投资。 赌钱就最不好,给人抽水,回报低,最终必输。 又如买楼变了负资产,也是属于得不偿失的投资。 李兆基谈到个人财富问题,说了一句古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始终认为,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发达了也没有用,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李兆基认为,事业所带来的成功感,不完全在金钱方面。 在他心目中,做地产最重要的是有预测能力和鉴别能力,买地就像买衫一样,买得便宜穿得久,便说明你眼光好、买得值。 大家一齐去买地,谁识货,谁不识货,“有料无料”,几年后便见分晓。 总括来说,投资有如一块试金石,能分辨“高”“低”、明察秋毫,是为最成功的境界。 李兆基除了投资眼光快且准外,待人接物也很注重传统的人情味,决不像有些商人只认钱不认人,几十年来,他的恒基公司几乎与香港各大地产公司都合作过,被誉称为“百搭”地王。 作为地产界的“大哥大”,李兆基在香港政府适应市民要求压楼价之时,曾带头将马鞍山新港城最新楼盘自贬身价百分之八,为其他地产公司做出一个榜样。 李兆基虽只是小学毕业,但却身怀绝技:用算盘计算快过电脑。 他看得远,算得准,记忆力和执行力惊人。 对辖下的地盘、面积、入价、可供发展什么副业,他都了如指掌。 对集团属下的业务,他都亲历亲为。 亲自指导绘图、设计,并将自己当作用户,设身处地地考虑住宅怎样设计才更实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次,他看到一张专为中小家庭设立的面积较大的房屋示意图。 拿起来就对设计师说:“中小家庭很少会在家里招呼亲戚朋友,同事互相拜访的情况亦不多,有什么喜庆宴会,都是光顾酒楼茶室,因此客饭厅反而不必太大。 多出的面积应设一个浴室放在主人房里,就更有特色了。 ”后来,他的这个发明大受欢迎,并被迅速普及。 恒基兆业发展2015年6月1日晚发布公告,宣布其主席及董事总经理的变动及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 公告称,李兆基将退任该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之职务,并留任执行董事。 李兆基次子李家诚将调任为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获委任为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 87岁的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宣布,2015年7月1日将退任恒基发展主席兼董事总经理等职务,但保留公司执行董事一职,公司主席由李兆基的次子、李家诚接任 ,这意味着李兆基50多年从商生涯走入尾声。 “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 他认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准备,有独到眼光,方能先别人一步。 李兆基有句名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 ”他认为,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力,艰苦奋斗,他最不喜欢把时间及金钱花用在吃吃喝喝的应酬之上。 而做大生意,最紧要是计算精确。 生意额大,牵涉的本钱和盈利大,出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都很重要。

标签: 高送转狂潮 超值股票投资策略揭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