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建筑业复苏对建材股票的影响: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admin 1 0

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复苏,2023年建筑业有望迎来强劲反弹。这将对钢铁、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为投资者带来潜在的投资机会。

投资机会

1. 钢铁行业

需求激增:建筑业复苏将提振对钢材的需求,特别是建筑用钢和钢筋。产量限制:政府对钢铁产能实行严格控制,以避免产能过剩。盈利能力提高:钢材价格预计将保持强劲,推动钢铁企业利润率提高。

2. 水泥行业

基建投资:政府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将提振对水泥的需求。房地产复苏: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渐企稳,水泥需求有望回升。出口机遇:中国水泥出口不断增长,为行业提供额外增长动力。

3. 玻璃行业

住宅建设:住宅建设的回暖将带动对玻璃的需求。节能需求:绿色建筑趋势下,对节能玻璃的需求不断增长。汽车行业:玻璃在汽车制造中至关重要,汽车行业复苏也将提振玻璃需求。

风险分析

1. 经济不确定性

通胀压力:持续的通胀压力可能会侵蚀行业利润率。全球经济衰退: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抑制建筑业需求。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可能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2. 行业竞争

过剩产能:钢铁和水泥行业仍然存在过剩产能,可能压制价格。新兴企业:新兴企业不断进入市场,加剧行业竞争。进口竞争:进口建材仍然对国内市场构成威胁。

3. 监管风险

环保法规:政府收紧的环境法规可能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产能控制:政府对钢铁和水泥产能的控制可能会影响行业增长。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企业利润率。

投资建议

选择行业龙头:投资拥有强大市场地位和财务实力的建材企业。关注增长潜力:投资拥有显著增长潜力,并在住宅和基建领域具有强劲业务的企业。评估风险:仔细评估与经济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和监管风险相关的潜在风险。长期投资:建筑业复苏是一个长期趋势,投资者应采取长期投资策略。分散投资: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将资金分散在不同的建材行业。

结论

2023年建筑业复苏为建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投资者也应意识到潜在风险。通过仔细分析和权衡投资建议,投资者可以最大化收益潜力,同时管理风险。

投资有风险,谨慎行事?

当前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 摘要: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可以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本文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一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所帮助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本文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一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家庭投资理财制胜之道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所帮助。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 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 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 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 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 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 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 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 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 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 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 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1.银行存款。 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 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 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 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 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 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 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 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 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 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 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 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 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 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 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 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全部损失。 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 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 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 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 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 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 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 二是收益率高。 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 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 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 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 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 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 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 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 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 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 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

基建地产之新型建材,建筑铝模板产业链笔记:志特新材、闵发铝业……

在基建与地产领域,新型建材的兴起引领着建筑行业的变革。 铝模板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正在塑造着施工效率和建筑品质的新标准。 让我们深入探讨志特新材与闵发铝业在这一产业链中的角色,以及行业动态和未来展望。 产业升级与产业链整合的浪潮中,铝模板产业链由上游的铝型材生产商(如兴发铝业等)延伸到中游的加工制造企业,如志特新材与闽发铝业,再到下游建筑业的广泛应用。 大型国企是他们的主要客户群体。 在2023年的表现上,志特新材与闽发铝业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志特新材的收入和铝模系统业务表现优于后者,但其铝模系统占比却呈现下滑态势,而防护平台和预制件业务成为新的增长亮点。 相反,闵发铝业则以铝型材为主导,营业收入稳定。 铝模板,作为混凝土施工的高效解决方案,因其施工效果优异和环保特性备受瞩目。 然而,成本高昂和行业竞争激烈是其面临的挑战。 铝模板系统由铝合金和钢材构成,其对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影响不容忽视。 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图示揭示了行业动态,志特新材在2022年第一季度利润下滑,主要受疫情、项目延后、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 而在2023年上半年,尽管志特新材营收增长显著,但净利润却有所下滑,现金流和利润率的分析显示了行业的压力。 在价值链分配中,志特新材与华铁应急的竞争态势和行业地位引发了关注。 铝模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产业升级和补链强链的趋势下,订阅报告库可以获取更多关于行业景气度、估值建模以及财务分析研讨会的深入内容。 尽管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如销售数据的波动,但铝合金模板新订单的增加显示了市场的活跃。 铝模板行业的发展空间将取决于施工面积增速和渗透率的提升。 我们持续跟踪行业动态,提供《景气度跟踪图集》和线下活动,以期助力您把握行业变迁和投资机会。 请注意,所有信息基于公开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研究和学术探讨。 我们尊重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微信平台是我们的唯一发布渠道,对于非公开信息或私人咨询,我们将无法提供。 完整声明是理解本内容的关键,未经认可,请勿随意使用。 参考资料:[1][2][3]

疫情对建材市场影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并持续至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各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逐渐塑造了新的社会格局。 这个疫情远未结束,但新旧产业的更替已经开始。 后疫情时代如何投资,成为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的课题。 在这一系列研究中,我们着眼于后疫情时代对各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相应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短期来看,疫情将对建材物流和建筑施工产生影响,后续基建稳增长需求将进一步增强。 疫情对建材行业的短期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1。 相关工厂和物流明显受到影响。 参考2020年疫情,玻璃库存和水泥厂开工率均大幅波动。 2.下游基建地产建设相关业务受限,2020年行业数据将大幅下降。 3.小区管控导致家装施工困难,装修建材C端销售受到影响。 从中期来看,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PMI数据明显下滑,政府对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意愿明显增强。 我们可以跟踪疫情进展和PMI数据,把握基建稳增长相关板块的投资节奏。

短期:工厂生产物流,下游建设受限。

玻璃产品的物流和水泥工业的建设受到影响。 参考2020年的疫情,作为连续生产行业,玻璃制品由于物流有限无法运往国外,库存大幅上升。 往年春节过后,建筑需求处于全年低点,库存处于全年高位。 2013-2019年同期全国库存3800-4000万重箱。 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库存升至9204万重箱,部分地区出现爆仓,导致厂商纷纷降价清仓。 2023年疫情在多地蔓延,玻璃行业库存明显高于往年。 水泥粉磨站的启动也有重大影响。 2013-2019年行业平均水平约为20%。 2020年全国轧机开工率最低降至零,恢复节奏较往年缓慢。 2023年疫情开始后,中国提高轧机开工率的速度开始放缓。

下游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业务受到影响。 2020年疫情期间,房地产数据主要受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增速影响。 2020年2月同比增速分别为-44.9%和-39.9%,增速较上月分别回落52.3%和38.2%。 代表基础设施需求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速均为-30.1%,增速分别下降25.0%和34.0%。 预计2023年疫情期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受到相应影响。

疫情封控难度大,相关建材C端出货受影响。 疫情期间,由于小区封闭管控,很多装修建材施工无法进行。 防水涂料、家用塑料管、内墙涂料、瓷砖、石膏板等室内装修材料都需要在家里搭建。 小区的封闭控制使得装修施工无法进行,相应建材C端的出货也受到影响。 2020年疫情期间,建材家居景气指数出现明显下滑,建材家居行业管理者信心指数也受到明显影响。 预计2023年疫情期间,装修建材行业也会受到影响。

中期:基建刺激需求反弹,房企经营压力巨大。

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

类似建材的周期形状变了,水泥更长,玻璃纤维更高。 在过去的几年中,周期性建筑材料的周期形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水泥周期变“长”,主要是需求端房地产基建政策调控以稳为主,增速大部分时间保持稳定。 2017年以来,供应行业错峰停窑,行政限产,新政严控产能,市场协同抬高水泥利润率。 行业逐渐进入高利润的新稳态,成长性和周期性减弱,在位企业可以享受行业红利。 玻璃纤维的周期变“高”了。 主要原因是在外需整体疲软的环境下,玻璃纤维对连续生产行业中小企业的产能更加谨慎。 一旦需求好转,就会出现严重的供需错配,价格就会大幅上涨。 企业头部产能更灵活更有优势,可以充分享受周期性红利。

碳减排和能耗指标启动市场化供给侧改革,水泥玻璃纤维企业启动品类扩张。 未来将把水泥等建材子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基线法逐步收紧碳配额。 中小企业在能耗和碳排放方面没有明显优势,未来将面临生产成本上升或被迫购买碳汇。 近日,国家发改委(NDRC)发布建材行业能耗指数水平,明确提出淘汰低能耗生产线,这意味着行业第二轮市场化供给侧改革已经启动,头部企业的领先优势有望进一步体现。 而水泥玻璃纤维头部企业逐渐开始品类扩张,水泥行业以骨料和混凝土为主的纵向扩张;玻璃纤维是光伏、风电、电子、新能源等高端领域的横向拓展。

循环形式的重新定义

在过去的几年里,行业周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何定义循环?近年来,随着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水泥、玻璃和玻璃纤维的循环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们认为,行业周期的景气程度应该用企业利润的整体水平来衡量。 其中水泥景气以(水煤差价产量)增长率衡量,玻璃景气以((玻璃单价-纯碱单耗-天然气单耗)销量)增长率衡量;玻璃纤维景气度用增长率(玻璃纤维单价产量)来衡量。

水泥行业:利润进入平台期。

水泥和玻璃玻纤周期出现不一样的变化。 复盘 2008 年以来水泥行业周期,我们认为水泥行业周期形态出现和玻璃玻纤不一样的变化。 水泥行业周期弱化,周期变”长”;玻璃玻纤行业周期强化,周期变”大”。 水泥和玻璃玻纤行业形态出现不同变化背后是不同行业逻辑的驱动。

需求端:政策导向以稳为主,地产基建需求增速保持稳定。 我们认为导致水泥周期变长的一个原 因是政策端的干预,需求端趋稳。 2016 年地产“930”监管以来,政策对地产和基建调控的目标 均以稳为主。 在2020年“三道红线”之前,地产基建对水泥行业形成的需求增速均维持相对稳定 水平,水泥产量也保持相对稳定。

供给端:行政化限产、错峰停窑、严控新增产能。 供给端是导致水泥行业周期变长的另一个重要 原因。 2016 年以来行业供给侧变化可概括为行政化限产、错峰停窑、严控新增产能。 供给侧改革 减少了水泥行业有效供给,明显缓解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 在需求平稳,供给明显减少的 情况下,水泥价格整体提升,水煤价差从 170 元/吨提升到 300 元/吨的平台,水泥企业盈利水平 明显提升,迎来史上最长景气周期。

市场化协同抬升了水泥的价格,海螺的沿江熟料,新疆的电石渣熟料。 2016 年供给侧改革后,水 泥行业头部企业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开启行业协同,维护各区域内水泥行业秩序。 在外部需求维持 稳定且错峰停窑的环境下,区域内企业最优选择是参与协同。 长三角水泥企业协同有效地缓解了 进口熟料对华东水泥的冲击,新疆的协同置换则有效缓解了电石渣熟料对新疆区内水泥价格冲击。

水泥行业逐步进入新的稳态,企业维持高盈利,但成长性减弱。 在外部需求稳定,供给侧调控政 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环境下,错峰停窑和行业协同加强了行业的稳定性,在位企业均可享受行业红 利 。 目前水泥价格得以保持高位运行,行业进入新的稳态。 我们认为未来行业格局将进一步趋于 稳定,企业有望保持高盈利水平,但水泥业务自身给企业带来的成长性减弱。

玻璃玻纤:产品升级带来上行周期拉长

玻璃和玻纤行业周期上行周期拉长,主要原因是高端产品逐步出现。 玻璃玻纤行业周期形态不同 于水泥,最近一轮周期都是行业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大周期,行业上行周期明显拉长。 主要原因 是产品升级下游需求高端化,高端产品持续紧缺带来上行周期拉长。 主要表现为玻璃纤维中,风 电纱、热塑纱、电子纱产品占比不断提升,高端产品附加值较高,提升了企业的盈利额能力。 玻 璃企业中,光伏玻璃、电子玻璃、深加工玻璃占比不断提升,同样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了企 业的盈利能力。

中小企业产能投放谨慎,无法适应行业需求结构变化,头部企业充分享受行业红利。 导致上行周 期变长的另一个原因是玻璃、玻纤都是连续生产行业,在外部经济走弱的环境下,中小企业对产 能投放更为谨慎,也无法适应行业需求高端化的变化,因此面对需求变化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 大中型企业能够更好响应下游需求,充分享受行业红利。

双碳政策开启市场化改革

建材有望纳入碳排放交易

未来水泥等建材细分行业或将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经过多年试点,目前国内已经形成较为成熟 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格约为 40 元/吨左右。 建材行业作为能耗消耗主要行 业之一,未来有望逐步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 其中水泥行业碳排放达到建材行业 83%,是排放量 最大的子行业,有望首当其冲纳入碳排放交易。

未来预计将以基线法为主逐步收紧,龙头企业份额逐步提升。 参照前期试点经验,我们预计未来 配额计算将以基线法为主(产量×基准值×减排因子),所以产能利用率高或者排放更低的企业 有优势,小企业只能被迫减产或者购买碳排放权,龙头份额将逐步提升。

能效标杆水平出台落后产能淘汰

行业能耗指标水平发布,水泥、玻璃、瓷砖等行业低能耗产线将逐步淘汰。 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 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 年版)》,对水泥、玻璃、瓷砖等行业 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做出要求。 其中水泥行业要求 2025 年行业达到标杆水平产能占比大于 30%。 据数字水泥网,目前行业达到基准水平的产线有 75%,达到标杆水平仅 5%,未来将有更 多低能耗指标产线淘汰,玻璃和瓷砖行业也将面临同样情形。

预计低效产能淘汰将减少 8.2%熟料产能。 2021 年山东省明确 2022 年底 2500t/d 以下产能将退出 50%。 我们预计未来水泥行业 2500t/d 以下产线将陆续退出。 我们选取海螺水泥等 14 家水泥行业 头部企业为样本进行测算,预计全国 2500t/d 以下产能达到 4.35 万吨,占比 24.5%,按照 1:1.5 的置换比例,预计该部分产能退出将净减少产能 1.45 万吨,比当前产能减少 8.2%。

第二轮供给侧改革开启,头部企业赢者通吃。 我们认为碳排放交易和能耗指标退出将开启周期类 建材的第二轮供给侧改革。 第一轮改革以行政化限产为主,每个企业减少一部分供给,实际上是 供给曲线的伸缩变化,体现为行业供给曲线斜率加大,供给减少但在位企业均可享受行业周期的 红利。 第二轮改革以市场化淘汰为主,碳排放权抬升了企业成本,导致供给曲线上移;淘汰落后 产能是直接减少行业供给,导致供给曲线左移。 和第一轮供给侧的根本差异是尾部企业直接退出 行业,头部企业赢者通吃。

华新水泥碳减排实现路径。 水泥行业碳排放约 60%主要来自石灰石分解,为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 标,《华新水泥低碳发展白皮书》已说明,将采用替代原/燃料,一体化项目热联产,富氧燃烧技 术,提升掺和材料比例等方法,降低碳排放。 公司计划 2060 年吨水泥碳排放降为 166 公斤,相 比 2020 年减少 74.5%;单方混凝土碳排放将为 43 公斤,相比 2020 年减少 78.1%。

周期建材企业积极品类扩张

水泥企业开启横向扩张,玻璃玻纤企业开启纵向扩张。 近年来周期类建材开始呈现纵向和横向扩 张的趋势。 其中水泥行业主要发展骨料、混凝土等纵向发展的道路,玻璃行业主要发展电子玻璃、 光伏玻璃、药用玻璃,玻纤行业主要发展风电纱、热塑纱、电子纱等高附加值的横向扩张。

企业高盈利低增长低分红形成资源的闲置,是进行纵向扩张和横向扩张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企 业进行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原有传统业务成长性逐步减弱。 以水泥为例,水泥行业维持 20%左右的 ROE 的同时,利润增速逐年下滑,存量现金占比较高但股利分配率却只维持 30-40%,如果不进 行外部投资则是资源的闲置。

水泥企业纵向扩张将增加企业抵御周期能力,玻璃玻纤横向扩张有望开辟企业第二成长曲线。 我 们认为随着水泥行业沿上下游进行纵向扩张,企业利润将随骨料、混凝土相关业务扩张而增厚。 从更长期角度来看,上下游联动一定程度抵御了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波动给企业迎来带来的冲击, 未来影响企业业绩主要来自周期需求波动带来的销量的变化。 而玻璃玻纤向光伏、电子、风电等 高端化领域扩张则将为企业开辟第二成长曲线,企业利润有进一步成长空间。

新建地产需求放缓,存量地产和基建类带来新市场

地产需求放缓,行业进入平台期

竣工增速放缓,装修建材行业需求进入平台期。 2020 年建筑装饰行业产值 1.15 万亿元,YoY7.0%,与地产竣工同样显疲态。 随着装修行业产值和房屋竣工增速放缓,装修类建材行业需求也 进入平台期。 我们选取防水、管材、瓷砖、涂料四类常见的装修建材来判断整体装修建材的需求。 防水产量增速从最高 2011 年的 16.7%下降至 2020 年的 3.9%;管材产量增速从 2010 年 44.8%下 降至 2020 年 1.6%;瓷砖从 2006 年的 22.9%下降至最低 2018 年-11.2%;建筑涂料从 2010 年 34.4%下降至 2020 年 3.0%。 主要装修建材品类在过去 10 年行业增速都呈现趋势性下滑。

2020 年以来地产整治政策情况:2020 年以来,国内地产遭遇高强度监管,从 2020 年 8 月份的 “三道红线”,到 2020 年 12 月份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限制,房企需求端、资金端均面临较大压力。 2021 年 2 月份“双集中供地”意味着地产监管整治力度进入新的高度。 2021 年 4 月份和 7 月份政治局和住建部重申房住不炒并持续加大地产行业监管整治力度。

地产行业整治导致行业集中与精装房渗透趋势被打乱,地产需求渠道未来增长放缓结构优化。 地 产行业监管也导致行业集中趋势和精装房渗透趋势被打乱。 2021 年房地产销售面积集中度情况自 2009 年有数据统计以来首次回落。 主要原因是部分民营大型房企信用风险爆发排名下滑,导致销 售面积集中度数据出现波动。 根据奥维云网 2021 年精装房开盘套数为 286.1 万套,同比下降 12.0%。 精装房市场空间同样经历下滑。 我们认为地产行业监管以及风险事件释放将导致行业格 局重新洗牌,未来房企会出现新的巨头,行业集中度会重新提升。 而精装房作为长期政策方向, 行业规模与渗透率也有望止跌回升。 但随着存量房屋面积达到新高,我们认为以地产为代表的大 B 端渠道总量未来难有明显增长,结构有望优化。

存量房增加,对冲下行风险

据估算,2021 年全国存量房屋面积可达 940 亿平,竣工面积占存量房面积增速逐年下滑。 根据 住建部《2005 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和《2016 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披露的城镇和乡村存 量房屋情况,结合每年住建部公布的城镇和农村房屋竣工情况,假设一定的拆迁率和城乡转换比 例,可推算出当前全国存量房屋状况。 我们估算 2021 年全国存量房屋建筑面积 940 亿平,其中 住宅 708 亿平,其中城镇住宅约 401 亿平,农村住宅 307 亿平;城镇非住宅 172 亿平,农村非住 宅 59 亿平。 2021 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占存量建筑面积比重为 5.2%,占比持续下滑。 我们认为当 前国内居民住宅需求已得到满足,而竣工面积占存量建筑面积比重下降则预示着装修建材中新建 需求比重将逐步下降,而旧房翻新需求或将逐步提升。

预计未来存量房需求占比将有所提升。 以瓷砖为例,根据中国陶瓷网数据,我们估算 2017 年瓷 砖需求 27.5%来自存量建筑,63.6%仍来自新建建筑,8.9%来自出口。 我们假设未来房屋竣工面 积逐年缓慢下滑,而出口随着国内生产成本优势逐步减小也呈现缓慢下滑趋势,存量房翻新需求 则随着存量房数量提升占比同步提升。 预计2025年存量房翻新需求、新房需求、出口需求占比分 别为 35.6%、58.3%、6.1%。 其他装修建材下游需求结构或将面临类似的情形。

基建市政需求成为新战场

基建投资短期有改善,但长期不可持续。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2022Q1 基建投资增速达到 10.5%,不考虑疫情低基数效应则该增速达到 2018Q1 以来新高。 我们认为政府存量债务目前水 平较高,长期基建刺激并不可持续。

渠道下沉及品类扩张是拥抱变化的唯二选择

渠道变革——集采催化 B 端集中,C 端空间有望提升

地产集采催化下,各细分品类龙头集中度均出现明显而持续的提升。 过去 3 年地产精装房集采和 房企集中度提升已经催生了各个建材细分品类行业集中度的初步提升。 以产销量统计,2014- 2020 年,防水三家上市龙头市占率从 8.5%提升至 32.5%;瓷砖从 1.1%提升至 4.4%;涂料两家 龙头市占率从 3.5%提升至 25.4%;管材四家龙头上市占率从 17.0%提升至 23.6%。 各个细分品 类龙头集中度均出现明显而持续的提升。

石膏板、防水、管材集中度提升进度领先,石膏板、防水、涂料行业格局较为稳定。 不同细分板 块行业集中度进展不同,从 500 强房企建材首选率数据情况来分析,目前石膏板、防水、管材行 业头部企业优势较为明显,集中度提升进展较快。 而瓷砖企业集中度进展较慢,但也出现了较为 稳定的头部企业和第二梯队企业。 从稳定性角度来看,目前石膏板、防水、涂料行业集中格局较 为稳定,其中北新建材、东方雨虹、立邦行业龙一地位较为稳固。

泛 C 端需求占比提升,专业化渠道公司有望出现。 随着存量住房增加,毛坯房将成为装修建材重 要的需求增量,泛 C 端需求占比未来将会有明显增长。 2021 年家装建材零售渠道数据改善充分说 明了 C 端建材需求仍有提升空间。 考虑国内装修以装修公司为主,泛 C 端中的小 B 端是零售需求 的重要增长力量。 我们认为 C 端客户相比 B 端客户更为分散,相对厂商议价能力较弱,随着 C 端 需求占比提升出现大型平台机构买断厂商货源提供价格优惠是必由之路。

相比美国,平台型公司更符合中国国情。 参照美国,在存量建筑占比逐步提升,C 端需求占比逐 步增长的环境下,美国出现了大型直营家居连锁平台,其中家得宝和劳氏两大龙头 DIY 客户占比 分别为 55%和 75%。 相比中国,美国人工价格更高,DIY 客户占比明显高于专业客户,在中国小 B 端有更高成长空间,平台型公司对小 B 端提供服务将更为可行,坚朗五金是典型代表雏形公司。

品类扩张——龙头成长必由之路

随着行业增速放缓,横向扩张是必经之路。 我们认为随着行业增速放缓,品类扩张是必由之路。 但不同建材品种行业、产品属性截然不同,企业横向扩张具有一定路径。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瓷砖 行业单位货值相对其他装修建材较低,具有一定区域性,行业集中度提升天花板较低,行业下滑 趋势也较为明显,未来也存在更高的横向扩张扩品类的需求。 从财务数据出发,防水、涂料、石膏板等综合盈利能力较高。

从财务数据来看,装修建材普遍偏 轻资产,其中石膏板相对资产较重,利润率较高;板材资产较轻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利润率相对 偏低。 防水、瓷砖、管材、五金等建材 B 端渠道占比相对较高,整体账期水平较高,涂料行业负 债率相对较高。 结合各类数据,防水、涂料、板材、吊顶、石膏板等板块综合盈利能力较高。

结合行业属性判断,瓷砖和管材切入意义较小。 结合行业属性判断,我们认为产品标准化程度较 高,功能属性较强的赛道的企业相对容易切入,装饰属性较强,个性化程度太高的赛道则规模效 应不明显切换意义不大。 而工程渠道属性较强的赛道更容易快速切入实现产品快速放量,零售渠 道属性较强的赛道需要更长时间深耕经营品牌。 综合判断我们认为瓷砖、管材由于 SKU 过高、产 品细分品类繁杂等原因,规模效应较小,初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库存建设,切换意义相对较小。

综合判断防水、涂料是性价比较高的赛道,目前众多龙头选择切入防水赛道。 综合判断防水、涂 料、石膏板是切入性价比较高的赛道。 考虑石膏板目前呈一家独大的现状,剩余防水、涂料是较 好的方向;其中尤以防水工程属性偏强,易于快速切入。 从目前建材企业单品渗透情况来看,雨 虹选择了涂料,而北新、三棵树、亚士创能等其他龙头纷纷选择切入防水。 伟星坚持同心圆战略, 切入 C 端为主的室内防水,相对较稳健 ,需要更长时间看到成效。 兔宝宝选择切入石膏板。 目前 东方雨虹在防水、涂料、保温板均有布局且均取得较为领先的行业地位,未来有较大的成长潜力。

龙头的优势在于渠道协同和成本管控。 随着建材各品类龙头纷纷选择品类扩张,行业出现单品渗 透的趋势。 各个赛道集中的趋势下,不同赛道龙头因为品类扩张,在同一细分赛道头部直接竞争。 最典型的就是防水的东方雨虹和北新建材。 北新建材通过大规模的收购快速切入防水行业。 我们认为头部企业取胜的关键在于渠道协同和成本管控。 渠道能力强大的企业可以快速实现新品投放, 并通过成本管控能力快速形成规模优势。

海外经验:认知力强、执行力强终将成长

海外龙头保持中高速增长。 我们认为海外扩张是未来建材企业发展的终极阶段。 目前几大建材细 分品类已经形成全球性龙头,分别是防水/减水剂的西卡;瓷砖的莫霍克;石膏板的优时吉博罗; 玻璃/石膏板的圣戈班;涂料的立邦。 从财务数据看,全球建材龙头依然维持着中高速的营收增长。

海外龙头均通过大规模收购快速实现横向扩张。 回溯海外建材龙头发展均有两个共性:1.通过大 幅收购实现海外配置和多品类的布局,2.产品与区域多元化。 经过了国内集中度提升和品类扩张, 企业增长已经到了新的瓶颈,海外扩张是企业增长的终极阶段。 面对部分相对成熟的海外市场, 快速收并购可实现快速切入海外市场并获取业务资源以及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 即使是当前, 海外龙头也在不断收购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巩固自身优势。

海外企业具备先发优势,但国内企业成长空间更大。 我们认为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本质是对全球 范围内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进行获取与整合,以期创造价值并巩固自身优势。 海外企业成长 更早,具备先发优势,并形成较为稳定的格局。 国内企业目前仍具备成本优势,随着国内市场空 间增速放缓,未来海外成长空间巨大。 长期以来市场形势复杂,装修建材领域各公司不断调整策略以寻求长期增长。 东方雨虹作为防水 行业龙头,多次在市场变向的关键节点迅速响应保持向上态势,是值得行业内各公司学习的典范。

把握市场动向,战略眼光长远。 2008-2011 年,公司借“四万亿”政策刺激,陆续承揽高铁等国 家重点工程项目。 2012 年基建投资放缓,公司调整客户结构,与大地产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进一步拓展全国渠道。 2016 年,公司推行 PS 战略和合伙人制度,以规模为先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2018 年地产调控政策施压,公司由 PS 战略调整为高质量发展,开始注重经营质量,同时调整组 织架构,发展多品类建材产品和服务。 2020 年公司再次调整组织架构,聚焦下沉市场,同时规模 化启动“投资换订单”模式,绑定区域政府资源,两举并行主动把握非房业务。 公司管理层主动 拥抱环境和市场变化,多次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维持了公司长期的良好经营和高速增长。

执行落地有声,业绩彰显实力。 公司的业绩表现通常能够直接体现发展策略的有效性。 总体看, 2012-2021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 CAGR分别为 30.2%/41.2%,归母净利增速始终维持在 20% 以上,公司经营长期向好。 阶段性而言,以 2018-2020年为例,公司战略调整执行到位。 2018年 公司战略不再以规模为先,提出高质量发展,将收入、利润、应收账款都纳入考核。 2019-2020 年公司现金流情况有明显改善,远胜同行业其他公司,公司战略在相应发展阶段内执行有力。

认知力、执行力兼备,未来增长仍可期待。 东方雨虹长期以来的市场表现反映了公司对行业和市 场的认知力和执行力,此次行业渠道变革,公司的增长预期依然可观。 据了解,2021 年 B 端收入 结构中非房占比由 2020 年约 30%提升至 2021 年约 50%,增长超过 50%,增长主要来自于区域 一体化公司。 B 端收入结构的变化再次验证了公司寻求非房业务增长逻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东 方雨虹将凭借优秀的认知力和执行力在此次行业渠道变革中获取更多的增长份额,进一步稳固行 业龙头地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

相关问答:建材价格为什么会涨?

钢筋建筑价格的上涨是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所致: 一、北京天翔成“金三银四”钢材业传统消费旺季即将到来; 二、春节元宵过完后,下游集中开工,商家操作积极,提振市场信心; 三、原材料钢坯价格带动期货翻红,成品的涨势再度疯狂; 四、2016年12月份国家发改委改发了35个建筑基建项目;

相关问答:2023年,合肥房价还会再涨吗?

标签: 2023 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年建筑业复苏对建材股票的影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