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和波动的世界中,股票市场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戏剧性的价格变动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增加了他们在规划财务未来时的风险。
波动性的来源
宏观经济因素
- 经济增长率
- 通货膨胀
- 利率
- 政府政策
市场情绪
- 贪婪
- 恐惧
- 信心
- 不确定性
公司特定因素
- 收益 变动中获利。
算法交易
算法交易使用基于预定规则的计算机程序来管理投资组合。这可以帮助投资者自动化交易决策,并减少情绪化交易的影响。
结论
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是投资过程固有的,了解和应对波动性的策略对于投资者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实施多元化、长期投资和定期检讨等策略,投资者可以降低风险并提高长期回报的潜力。
对于高级投资者,对冲、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等策略可以提供额外的风险管理和收益机会。这些策略也带来了更高的复杂性和风险,并且应谨慎使用。
在充满波动的股票市场中导航是一项挑战,但通过理解波动性的来源和应对策略,投资者可以提高他们在不断变化的投资环境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丢了一个钉子,亡了一个国家的故事哲学
丢了一个钉子,亡了一个国家的故事哲学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部分文章:
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
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
失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
丢了一个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扩展资料:
社会方面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以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 如果这个差异越来越大,那这个差距就会形成很大的破坏力。 为什么天气或者是股票市场会有崩盘和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有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蝴蝶效应指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当一个人小时候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长大后这个刺激会被放大,电影《蝴蝶效应》中作了精彩诠释。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蝴蝶效应
中国股市市赢率的问题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 Ratio,简称PE或P/E Ratio) 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 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 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 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 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 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计算方法】[编辑本段]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的计算方法,是该企业在过去12个月的净收入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 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 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 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 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 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 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市场表现】[编辑本段]决定股价的因素股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即变相取决于投资者对以下各项的期望:(1)企业的最近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2)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3)该行业的前景其余影响股价的因素还包括市场气氛、新兴行业热潮等。 市盈率把股价和利润连系起来,反映了企业的近期表现。 如果股价上升,但利润没有变化,甚至下降,则市盈率将会上升。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0-13: 即价值被低估★14-20:即正常水平★21-28:即价值被高估★28+: 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股息收益率上市公司通常会把部份盈利派发给股东作为股息。 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现价,是为现行股息收益率。 如果股价为50元,去年股息为每股5元,则股息收益率为10%,此数字一般来说属于偏高,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价值被低估。 一般来说,市盈率极高(如大于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为零。 因为当市盈率大于100倍,表示投资者要超过100年的时间才能回本,股票价值被高估,没有股息派发。 平均市盈率美国股票的市盈率平均为14倍,表示回本期为14年。 14倍PE折合平均年回报率为7%(1/14)。 如果某股票有较高市盈率,代表:(1)市场预测未来的盈利增长速度快。 (2)该企业一向录得可观盈利,但在前一个年度出现一次过的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 (3)出现泡沫,该股被追捧。 (4)该企业有特殊的优势,保证能在低风险情况下持久录得盈利。 (5)市场上可选择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价将上升。 这令跨时间的市盈率比较变得意义不大。 计算方法利用不同的数据计出的市盈率,有不同的意义。 现行市盈率利用过去四个季度的每股盈利计算,而预测市盈率可以用过去四个季度的盈利计算,也可以根据上两个季度的实际盈利以及未来两个季度的预测盈利的总和计算。 相关概念市盈率的计算只包括普通股,不包含优先股。 从市盈率可引申出市盈增长率,此指标加入了盈利增长率的因素,多数用于高增长行业和新企业上。 【风险判断】[编辑本段]集体恐高根据申银万国的统计数据,过去12个月的市场,沪深300指数花了前十个月上涨了52.7%,市盈率(PE)从14倍涨到25倍,后两个月则涨了38%,PE从25倍涨到了35倍。 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月16日,深交所平均市盈率(PE)43.82倍,上交所平均市盈率41.28倍——是世界证券交易市场平均市盈率的2.6倍。 于是专家教导股民:A股泡沫,落袋为安。 那么,市盈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呢?市盈率是上市公司股价与每股收益(年)的比值。 即: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年)。 明显地,这是一个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与价值的比例指标。 可以简单地认为,市盈率高的股票,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就越高。 也就是说市盈率越低,其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 内地和香港对上市公司的认识并非一致,因此出现同一家公司在不同的市场上遭遇不同待遇。 可能香港投资者更加看好金融银行股,而内地投资者对宝钢等资源国企的实力更加了解。 A股与H股的市盈率可能不那么具有可比性。 市盈率之辨单纯用以“市盈率”来衡量不同证券市场的优劣和贵贱具有一些片面性。 由于投资股票是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已有的市盈率只能说明上市公司过去的业绩,并不能代表公司未来的发展。 从近几年来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这是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要反映在上市公司上面。 因此,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增长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上市公司市盈率比欧美发达国家高一些,应该也是正常的。 同时,市盈率作为衡量上市公司价格和价值关系的一个指标,其高低标准并非绝对的。 事实上,市盈率高低的标准和本国货币的存款利率水平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目前美元的年利率保持在4.75%左右,所以,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保持在1/(4.75%)=21倍的市盈率左右,这是正常的。 因为,如果市盈率过高,投资不如存款,大家就会放弃投资而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反之,如果市盈率过低,大家就会把存款取出来进行投资以取得比存款利息高的投资收益。 而目前我国人民币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79%,如果把利息税也考虑进去,实际的存款利率大约为2.23%,相应与2%的利率水平的市盈率是1/(2.23%)=44.8(倍)。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股市45倍的市盈率基本算得上合理。 高有高的理由目前美国道琼斯指数平均市盈率为21倍,标准普尔500平均市盈率24倍,美国GDP年增长只有2%~3%,而且它的经济增长还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 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增长却是可以预期的。 这一点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窥见一斑。 从截止2月27日已经公布年报的158家公司情况看,平均每股收益0.31元,每股收益0.5元以上的37家。 再从680家有业绩预告的公司看,其中254家公司预告06年业绩增长50%以上;40家公司预告业绩略增,159家公司预告扭亏。 中小板116家上市公司2006年报全部出齐,平均净利润增长25.16%。 06年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增长已成定局,能源、石化、地产以及机械是高收益的主要行业。 大部分机构对上市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增长预期表示乐观。 单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的比较来看,1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尽管增速仍然倒挂,但差异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企业成本压力减轻,盈利提升情况预期乐观。 再从股改之后制度变革带来的外延式增长机会看,股改之后,由于股东利益一致以及股权激励等制度变革带来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和经营效率提高,以及大股东未来的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带来的业绩增厚效应将使得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加速上升趋势。 如果考虑到所得税并轨带来额外的收益,未来两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预期相当乐观。 还须谨慎就目前市场的市盈率水平来看,已经充分反映了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沪深年PE水平在45倍左右。 合理归合理,但还有多少上升空间,却难以估测。 总体而言,目前A股的整体定价水平已经不低,在充分反映未来业绩增长预期的同时,也较A股相对于H股的全面溢价,这种现象与2006年初的状态已经截然不同。 尽管未来两年的业绩增长趋势仍未改变,但目前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业绩增长预期。 在股票供给有限的背景下,狂热的资金追求有限的优质股票,结果必然是价格的虚高。 从宏观形势看,信贷居高、投资反弹将使得紧缩的经济政策没有悬念——这在最近的加息措施中已经得到验证。 从3月份的情况看,短时间内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尚难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央行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显示,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活期存款明显增多,股市的火爆吸引了大量储蓄资金持续流向股市,短期内市场资金的供给依然十分充沛,但考虑到每年两会期间行情的动荡惯例,以及4、5月份将是非流通股解禁的高峰期,市场的宽幅震荡难免。 与泡沫共舞《非理性繁荣》一书的作者,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教授因成功预测了2000年网络股泡沫的崩溃而名噪天下。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1996年12月,当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渐入佳境的时候,希勒教授向美联储提交了一篇学术报告,认为市场价值被明显高估。 然而,这一声“狼来了”竟然喊了三年有余。 在此期间,道琼斯指数从1996年收盘的6560.91点上涨到2000年1月14日的最高点.50点,涨幅为81.5%。 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从1291.38点飙升到2000年3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点——5132.52点,涨幅高达297.44%,也就是说,市场整整涨了3倍。 如果某个投资者在1996年末认为市场估值水平过高而退出市场,那么他无疑将错过牛市中获利最为丰厚的一段。 国泰君安证券兼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认为,A股市场泡沫肯定是有的,泡沫能持续多久才是关键所在。 A股泡沫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 理由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过程。 他表示,几乎所有行业都有泡沫,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我国经济增速没有放缓迹象,短线泡沫就不会破灭。 他建议投资者与泡沫共舞,最容易产生泡沫的地方,还是可以参与的。 【参考价值】[编辑本段]同业的市盈率有参考比照的价值;以类股或大盘来说,历史平均市盈率有参照的价值。 市盈率对个股、类股及大盘都是很重要参考指标。 任何股票若市盈率大大超出同类股票或是大盘,都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而这往往离不开该公司未来盈利料将快速增长这一重点。 一家公司享有非常高的市盈率,说明投资人普遍相信该公司未来每股盈余将快速成长,以至数年后市盈率可降至合理水平。 一旦盈利增长不如理想,支撑高市盈率的力量无以为继,股价往往会大幅回落。 市盈率是很具参考价值的股市指标,容易理解且数据容易获得,但也有不少缺点。 比如,作为分母的每股盈余,是按当下通行的会计准则算出,但公司往往可视乎需要斟酌调整,因此理论上两家现金流量一样的公司,所公布的每股盈余可能有显著差异。 另一方面,投资者亦往往不认为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盈利数字忠实反映公司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获利能力。 因此,分析师往往自行对公司正式公式的净利加以调整,比如以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利润(EBITDA)取代净利来计算每股盈余。 另外,作为市盈率的分子,公司的市值亦无法反映公司的负债(杠杆)程度。 比如两家市值同为10亿美元、净利同为1亿美元的公司,市盈率均为10。 但如果A公司有10亿美元的债务,而B公司没有债务,那么,市盈率就不能反映此一差异。 因此,有分析师以“企业价值(EV)”--市值加上债务减去现金--取代市值来计算市盈率。 理论上,企业价值/EBITDA比率可免除纯粹市盈率的一些缺点。 【指标缺陷】[编辑本段]市盈率指标用来衡量股市平均价格是否合理具有一些内在的不足:★(1)计算方法本身的缺陷。 成份股指数样本股的选择具有随意性。 各国各市场计算的平均市盈率与其选取的样本股有关,样本调整一下,平均市盈率也跟着变动。 即使是综合指数,也存在亏损股与微利股对市盈率的影响不连续的问题。 举个例子,2001年12月31日上证A股的市盈率是37.59倍,如果中石化 2000年度不是盈利161.54亿元,而是0.01元,上证A股的市盈率将升为48.53倍。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中石化亏损,它将在计算市盈率时被剔除出去,上证A股的市盈率反而降为43.31倍,真所谓“越是亏损市盈率越低”。 ★(2)市盈率指标很不稳定。 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会大起大落,这样算出的平均市盈率也大起大落,以此来调控股市,必然会带来股市的动荡。 1932年美国股市最低迷的时候,市盈率却高达100多倍,如果据此来挤股市泡沫,那是非常荒唐和危险的,事实上当年是美国历史上百年难遇的最佳入市时机。 ★(3)每股收益只是股票投资价值的一个影响因素。 投资者选择股票,不一定要看市盈率,你很难根据市盈率进行套利,也很难根据市盈率说某某股票有投资价值或没有投资价值。 令人费解的是,市盈率对个股价值的解释力如此之差,却被用作衡量股票市场是否有投资价值的最主要的依据。 实际上股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用市盈率一个指标来评判股票价格过高或过低是很不科学的。 【正确对待】[编辑本段]在股票市场中,当人们完全套用市盈率指标去衡量股票价格的时候,会发现市场变得无法理喻: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悬殊,并没有向银行利率看齐;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市场表现越好。 是市盈率没有实际应用意义吗?其实不然,这只是投资者没能正确把握对市盈率的理解和应用而已。 ★1.市盈率指标对市场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2.衡量市盈率指标要考虑股票市场的特性★3.以动态眼光看待市盈率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增长潜力的认同,不仅在中国股市如此,在欧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场上同样如此。 从这个角度去看,投资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科技板块的股票市盈率接近或超过100倍,而摩托车制造、钢铁行业的股票市盈率只有20倍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股票的市盈率越高就越好,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庄家肆意拉抬股价,造成市盈率奇高,市场风险巨大的现象时有发生,投资者应该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 【注意问题】[编辑本段]市盈率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指标,考虑到可比性,对同一指数不同阶段的市盈率进行比较较有意义,而对不同市场的市盈率进行横向比较时应特别小心。 ★(1)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与综合指数的市盈率比,成份指数的市盈率与成份指数的市盈率比。 综合指数的样本股包括了市场上的所有股票(沪深市场上PT股除外),市盈率一般比较高,而成份指数的样本股是精挑细选的,通常平均股本较大、平均业绩较好,所以其市盈率比较低一些。 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外股票时常的市盈率大多是成份指数的市盈率,如果将它们与我们综合指数的市盈率相比较,则犯了概念性错误。 ★(2)市盈率应与基准利率挂钩。 基准利率是人们投资收益率的参照系数,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资金成本的高低。 一般来说,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的倒数与股市平均市盈率存在正向关系。 如果基本利率低,合理的市盈率可以高一点,如果基准利率很高,合理的市盈率就应该低一些。 目前我国央行再贴现率为2.97%,一年期储蓄存款收益率为1.80%,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 1.75%,美联储再贴出率为1.25%,中美基准利率差别不大,但纵向看,中国目前的基准利率是很低的。 另据权威部门研究显示,根据我国目前物价水平及国家未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货币政策取向,中国存在再次调低利率的可能。 ★(3) 市盈率应与股本挂钩。 平均市盈率与总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有关,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越小,平均市盈率就会越高(思腾思特管理咨询中国公司,2001),反之,就会越低,中西莫不如此。 据统计,2001年10月16日中国沪深市场770只样本股(剔除了PT股、ST股、亏损股和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低于0.05元股票)算术平均市盈率为29.43倍,其中,总股本最小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为42.74倍,而总股本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只有19.82 倍,前者是后者的2.16倍。 在美国,小盘股的平均市盈率也高于大盘股平均市盈率的好几倍,NASDAQ市场市盈率高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市盈率,部分地与股本因素有关。 因此,看一个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还应考虑到这个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如果是以小股本公司为主的市场,它的合理市盈率就应高一些。 如果不考虑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本构成,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即使原有上市公司价格水平不变,只要上一个中石化,若再上中石油、中移动、中海油,就会把平均市盈率降下十几倍,就会把市盈率降到所谓的“合理区域”。 事实上,2001年12月 31日上证A股指数市盈率降为37.59倍,如果中石化尚未上市,这一数字将戏剧性地升为43.31倍。 ★(4)市盈率应与股本结构挂钩。 市盈率跟股本结构也有关系。 如果股份是全流通的,市盈率就会低一些,如果股份不是全流通的,那么流通股的市盈率就会高一些。 原因在于,如果上市公司的总价值不变,股份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资产的流动性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流动性溢价),从一般意义上说,流通股的每股价格自然要高于非流通股的价格,非流通股的价格越低,流通股的价格就越高,其结果就必然是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高于非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 流通股在中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价格差异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 目前的中国市场,非流通股占到总股本的三分之二,在它们没有流通的情况下,流通股的市盈率较高,也是正常的。 ★(5)市盈率应与成长性挂钩。 同样是20倍市盈率,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7%的市场就要远比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3%的市场有投资价值。 根据经典的股票内在价值评估模型,如式(1)所示。 其中V为股票内在价值,D。 为在未来无限时期支付的每股股利,k为到期收益率,g为股利每期固定的增长率。 从式(1)可以看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成长性对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对市场价格和平均市盈率影响巨大。 V= D。 (l+g)K – g (1)举个简化的例子,假设上市公司净利润与经济同步增长,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7%,,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那么中国股票的平均内在价值就是美国的2.42倍,中国股市的合理市盈率也是美国的2.42倍。 从成长性这个角度看,NASDAQ指数的市盈率比较高,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比较高,都是有道理的。 ★(6)市盈率与一些制度性因素有关,居民投资方式的可选择性、投资理念、一国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外汇管制等制度性因素,都与平均市盈率水平有关。 ★(7)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还应考虑发行价因素。 1997年以前,参照当时中国的利率水平,管理层对股票初次发行定价控制得比较严,一般初次发行市盈率不得超过15倍,为了照顾边远地区,像西藏金珠这样的股票才发到20倍左右的市盈率。 后来为了推进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对发行定价的控制渐渐放松了,闽东电力2000年发行时达到了88倍的市盈率,一般股票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也维持在四五十倍的水平。 发行市盈率四五十倍都可以,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四五十倍怎能说不正常?从理论上说,发行市盈率越高,筹集的资金越多,上市公司潜在的发展、盈利能力就越强,上市公司帐面资产的含金量也就越高,而这一点从静态的市盈率指标中是看不出来的。 既然静态市盈率指标中没有充分反映近年来发行市盈率较高的影响,那么目前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比以前年份稍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市盈率的应用】[编辑本段]市场上几乎没有人不注意股票的市盈率,这种衡量指标很简单、直观,如果用好市盈率指标,对投资者提高收益帮助很大。 股票市盈率高低,大致能反映市场热闹程度。 早期美国市场,市盈率不高,市场低迷的时候不到10倍,高涨的时候也就20倍左右,香港市盈率大致也是如此。 我国股市市盈率低迷的时候,15倍左右,高涨的时候超过40倍(比如2001年)。 市盈率过高之后,总是要下来的,持续时间我们无法判断,也就说高市盈率能维持多久,很难判断,但不会长久维持,这是肯定的。 一般成长性行业的企业,市盈率比较高一点,比如目前的消费、旅游以及银行地产等行业,其市盈率比国外同类企业要超出很多,这是因为投资者对这些企业未来预期很乐观,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购买企业股票,而那些成长性不高或者缺乏成长性的企业,投资者愿意付出的市盈率却不是很高,比如钢铁行业,投资者预计未来企业业绩提升空间不大,所以,普遍给与10倍左右市盈率。 美国90年代科技股市盈率很高,并不能完全用泡沫来概括,当初一大批科技股,确确实实有着高速成长的业绩做为支撑,比如微软、英特尔、戴尔,他们1998年以前市盈率和业绩成长性还是很相符的,只是后来网络股大量加盟,市场预期变得过分乐观,市盈率严重超出业绩增长幅度,甚至没有业绩的股票也被大幅度炒高,导致泡沫形成和破裂。 科技股并不代表着一定的高市盈率,必须有企业业绩增长,没有业绩增长做为保证,过高市盈率很容易形成泡沫,同样,缓慢增长行业里如果有高成长企业,也可以给予较高的市盈率。 处于行业拐点,业绩出现转折的企业,市盈率可能过高,随着业绩成倍增长,市盈率很快滑落下来,简单用数字高低来看待个别企业市盈率,是很不全面的,比如前年中信证券市盈率100多倍,但股价却大幅度飙升,而市盈率却不断下降。 包括一些微利企业,业绩出现转折,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在用市盈率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企业所在行业具体情况。 不能用本国企业市盈率简单和国外对比。 因为每个国家不同行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比如航空业,我国应该算是朝阳行业,而国外只能算是平衡发展,或者出现萎缩阶段。 房地产行业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在工业化程度很高国家,算是稳定发展,因此导致市盈率有很大差别。 再比如银行业,我们是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而西方国家,经过百年竞争淘汰,成长速度下降很多,所以市盈率也会有很大不同。 一个行业发展空间应该和一个国家所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政策,消费偏好,有着密切关系。 不同成长空间,导致人们预期不同,会有不同的定价标准。 简单对照西方成熟市场定价标准很容易出错。 在考虑市盈率的时候,不应该忘记三样东西:一是和企业业绩提升速度相比如何。 二是企业业绩提升的持续性如何。 三是业绩预期的确定性如何。
股市萧条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引发这次调整的原因可能和美国历史悠久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有关,该公司的破产直接负债高达6100多亿美圆(虽然巴莱克银行获批准收购部分雷曼业务,交易金额为13.5亿美圆<和6100亿美圆负债比远远不够>,而拒绝全面收购该公司,所以该公司的破产趋势还是很难避免),次贷危机已经很明显不会就此结束,后面不排除会有更多的类似公司宣布负债破产,而美国经济可能面临3年以上的衰退,这对全球的未来负面影响不得不提防(包括中国),这可能导致中国不少企业的盈利状况受到波及,间接波及中国股市。 所以这消息向我们表达了未来宏观面面临的压力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有恶化的风险。 (虽然美国政府已经向国会提出了新的7000亿美圆的的救助计划,但是美国经济的困境是摆眼前的,已经有高达5万亿的负债,这7000亿真的能够获得国会批准吗?钱从哪里来?这是个变数,该问题处理不当,可能成为潜在的重大利空) 而政府终于突然袭击出了等待已久的利好 第一、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千分之一(而个人对该政策的理解在于关注这个政策带来的利好程度,确实是利好不过作用会小于上次降税带来的利好作用!上次股市多头还比较强为股市带来近1200亿增量资金大盘真正的反弹其实只有四天,而这次降税估算能够带来的增量资金不超过400亿这是最乐观估计因为现在股市中资金被深套的高达90%,他们的能够补仓的资金并不是很充裕,因为他们的大多数补仓资金都在上次印花税行情,和前期的连续下跌抄底中消耗待尽, 真正的还活下来的资金是少数,现实情况降低印花税成了假利好了这个利好只对反复操作的资金是利好<前题是这些资金还没被套>而90%的资金已经深套不准备买卖了也没资金再进行所谓的大规模抄底,所以降税对他们没有实质意义,而机构不会放过这次借利好出货的机会,看看上次印花税下降时机构怎么干的吧)<该利好是超短线利好且利好程度很小,并不是像机构和媒体大量鼓吹的重大利好,在机构鼓动散户看好后市时,个人投资者也得多长个心眼,而被机构重点强调看好的银行股以浦发银行为例19日当天大机构买卖基本持平矛盾很大没明显建仓迹象,不排除是老机构继续在出,而场外的新建基金在入,既然机构这么看好银行板,甚至对股民吹要涨100%,这么看好机构为什么减仓,把这么好的筹码给散户了,个人投资者多思考下机构真正的意图吧,而资金系统显示该股长期以来机构和法人都是减仓趋势没有扭转过包括周五的大涨,而筹码持续不断的逐渐被散户、中户和大户接手了> 第二、汇金公司宣布回购二级市场工、中、建行股票,国资委表示支持央企回购股票(而该公司回购股票的动作市场部分舆论故意把它称为平准基金入场,而平准基金发起人已经表示该基金现在连资金来源都没确定,真的入场还没时间表,而该公司隶属于财政部直接由央行管理已经动用外汇储备持有以上3个银行巨大的股份比例,而从这波杀跌下来该公司利润的损失可以用非常惨重来形容,所以该公司这次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有托股价的嫌疑,因为该公司的限售股以工商银行为例,如果现在不托股价,等到2009年10.27日限售股《中国银行09年7月15日解禁》上市的时候可能还会被腰斩的可能,那该公司的利润可能继续大幅度缩水到成本价附近,那该公司的战略投资就可以算是失败了,以3块为例该公司如果不托股价,任由股价跌到2元,那现在的3540亿市值可能缩水为2360亿,而这和该公司在股价最高时的亿比已经损失到无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托股价是为了在解禁期到期后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抛售,可能而不是大多数人考虑的看好后市长期投资,这也是被市场逼的,而且股价也不会回到大多数人被套的位置,因为该公司就是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级大非>,散户跑了它股票卖给谁?汇金购进股票市值回升再投放市场将又赚一笔如此循环往复!老百姓的钱继续被吸进去填补央行对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天文数字注资损失,而动用国家外汇储备用于国有企业因制度和机制的原因产生的亏损也遭到部分学者专家的质疑。 )<该消息短线是利好但是如果解禁期到后,该公司不承诺不抛售股票并长期持有,那该消息在未来可能成为重大利空,因为该公司可能给股市带来近8000亿左右的抛压盘,股市能够承受得起吗?而国家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回购自己的股票也很不现实很多国有企业亏损继续生存都很困难,真的有这么多钱把企业奈以生存的资金来买不知道底在那里的股票,而放弃正式的经营?> 现在风险仍然很大,建议有股的朋友顺势而为吧,如果后两个交易日个股分化了,走势变弱的股可以逢高减仓或者出局了,而强势股可以暂时持有观望,短线大多数股基本都有15%的利润了,当短线抄底资金利润增加到25%左右时,可能会选择兑现出局,请注意风险. 大小非问题不解决到1500只是时间问题同样也不会是最低点. 而周五开盘大多数股接近涨停,特别是开盘瞬间买盘多于卖盘几十倍的情况下有巨大的抛单涌出,打得疯狂的追涨资金有所回落,虽然后面再次大盘再次强攻封停,能够干出这种事的只能是大小非和大机构,在早盘放天量减仓后虽然大盘继续封停但是意图就是为了造成一种多头绝对压倒强的假象,给场外资金遐想的空间和信心,机构再通过媒体和股评大量喷多,后市机构拉高抛售筹码时才会有更多的主动接筹码的资金介入,再次拉高出货。 而2270是这次反弹的第一压力位,2500是第二压力位。 见好就收吧。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 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 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 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 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