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股票市场的奥秘:不可忽视的规律和模式

admin 2 0

尽管股票市场可能有时看起来不可预测且充满风险,但实际上有一些规律和模式可以帮助投资者取得成功。

以下是股票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九个规律和模式:

1. 均值回归

均值回归是指股价倾向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归其平均水平的规律。这意味着过度上涨的股票最终将下跌,而过度下跌的股票最终将上涨。

2.趋势

趋势是股价随时间推移的总体方向。趋势可以是上升趋势、下降趋势或横向趋势。投资者可以通过识别趋势并顺势而为来增加收益。

3. 支撑和阻力位

支撑位和阻力位是股价可能停止或反转的特定价格水平。支撑位是股价可能反弹的较低价格水平,而阻力位是股价可能下跌的较高价格水平。

4.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是用于分析趋势并确定支撑和阻力位的技术指标。移动平均线通过计算特定时期内股价的平均值得到。

5. 震荡指标

震荡指标用于确定股价是否超买或超卖。超买是指股价相对于其历史平均水平过高,而超卖是指股价相对于其历史平均水平过低。

6. 交易量

交易量是特定时期内股票交易的股票数量。高交易量通常表明股价正在出现重大变化,可能是表明趋势正在改变或即将改变的迹象。

7. 情绪

情绪是影响股票市场的重要因素。恐惧和贪婪等情绪会推动投资者做出不理性的决策。投资者需要意识到情绪的影响,并避免在极端情绪的情况下做出交易。

8. 基本面

基本面是指影响公司财务业绩的因素,例如收入、利润和负债。基本面可以提供有关公司长期健康状况的见解,并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9. 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用于预测股价走势的一种交易方法。技术分析师使用图表和指标来识别趋势、支撑和阻力位以及其他模式,以做出交易决策。

这些规律和模式并不是保证成功的秘诀,但它们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框架,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并提高收益的可能性。

谨记,股票市场是一项有风险的投资,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应始终进行自己的研究并咨询财务顾问。


探索GTA 5线下模式下的股市奥秘:轻松刷钱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广受欢迎的电子游戏《侠盗猎车手5(GTA 5)》中,线下模式的股票市场为玩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刺激的财富增值机会。 通过精明的投资和市场分析,玩家不仅能感受到模拟股市的乐趣,更能在虚拟世界中积累财富,为游戏旅程提供更多的可能。 本文旨在为玩家们揭示如何在GTA 5线下模式中利用股票市场有效刷钱。 首先,理解GTA 5线下模式股市的基本机制是成功刷钱的基础。 游戏中的两大交易所 LCN 和 BAWSAQ 代表了不同的股票市场,其中 LCN 受到游戏内事件的直接影响,而 BAWSAQ 则受到线上玩家的交易活动影响。 由于我们的焦点是线下模式,因此主要关注LCN交易所。 市场分析:在投资前,通过市场分析来识别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是至关重要的。 玩家可以通过检查股票的历史价格和游戏内的新闻报道来分析市场趋势,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利用任务影响:在GTA 5中,某些主线或支线任务会对股票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暗杀任务通常会影响被暗杀对象相关公司的股票价格。 玩家可以在执行这些任务前购买或卖出相关股票,以实现财富的快速增值。 低买高卖:基本的股票投资原则“低买高卖”在GTA 5的线下模式中同样适用。 通过观察和分析,玩家应学会在股价低时购入,高时卖出,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耐心等待:股票市场的波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展现,因此玩家应具备一定的耐心,等待投资回报。 多次尝试:最后,玩家可以通过多次尝试和分析,逐渐掌握GTA 5线下模式股市的运作规律,从而实现财富的稳定增长。 总的来说,GTA 5线下模式的股市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和刺激的财富增值平台。 通过以上方法,玩家们可以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实现虚拟世界中的财富积累。

有什么电影跟股票期货这些有关的推荐一下,谢谢哥哥姐姐们。

1.华尔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剧透:1987年,22岁的乔丹进入罗斯柴尔德公司,从接线员做起,在高级经纪人马克指点下,进入股票经纪人充满毒品和欲望的世界,半年后因“黑色星期一”,乔丹转投靠贩卖“便士股票”的小公司,凭借巧舌如簧获得成功,游走在灰色地带获利颇丰,获称“华尔街之狼”……

推荐理由:本片根据前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的个人自传《华尔街之狼》改编。 狼性是本片的重点,华尔街人对金钱的狂热,亦如对毒品的依赖,而对毒品的依赖,又比肩于美色的诱惑,这算不上递进关系的一层又一层,构筑了华尔街人纸醉金迷的腐化生活,也凸显了他们骨子里的狼性。

2.华尔街(Wall Street)

剧透:巴德·福克斯为纽约大学的毕业生,华尔街的失意经济人。 在一次和大老板戈登·盖柯的面谈之后,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他为戈登寻找内幕消息,帮助戈登赚了一大笔钱,因此成为了他的合伙人之一。 巴德从戈登那里学了很多操纵股市的知识和技巧。 最后在收购他父亲工作一辈子的航空公司Blue Star Airline一笔生意中,巴德和戈登产生了冲突。 巴德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用戈登教的知识反击了他,并挽救了父亲的一辈子的心血,但也因为幕后操纵股市而入狱。

推荐理由:本片是哈佛商学院列出的必看电影,MBA学生的理想教材。 商战电影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在金钱挂帅时代毫不掩饰地为人类的贪婪辩护的一部主流电影。 “内部交易是违法的,不违法怎么能够发财”,关键看如何违法同时可以掩盖。 有人说过,不看这个影片,怎么能够随便进入股市。

3.华尔街:金钱永不眠(Wall Street:Money Never Sleeps)

剧透:《华尔街》续集,戈登·盖柯(迈克尔·道格拉斯)从监狱出来了,准备重新投身到华尔街商战中,但他很快就无奈的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这个华尔街比他当年更加贪婪和凶险。 他警告人们危机随时都有可能降临,但没人把他当回事。 戈登只好转向自己的家庭,试图修补与女儿破裂的关系。 戈登女儿与一个年轻的华尔街股票交易员雅各布·摩尔订婚了,后者希望戈登能帮他对付一个操纵全球股市的投资银行老板,因为这个人导致了他导师的自杀,并间接毁掉了他的前程。 戈登与这个年轻人做了个交易,他帮助杰克复仇,而杰克也要帮他和女儿和好巨鲨洗心革面卷土重来逐浪金融危机……

推荐理由:进一步理解经济学的原理。

4.利益风暴(Margin Call)

剧透: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华尔街一家投资银行的分析师皮特·苏利文发现公司的财产评估有着巨大的漏洞,即将导致银行的破产。 公司高层连夜开会希望挽救公司。 会议决定,银行要以极低的价格抛售债权和股票。 但此一举虽能使银行能得到暂时的安稳,但却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推荐理由:作为非专业的投资者,本片是极好的风险提示教材。它告诉你:不要轻信那些看似高端、自信的投资专家,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他们可能会不惜悄悄送你“下地狱”!

5.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ll)

剧透:影片讲述了于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为主要线索,记录了在几周之内决定全球最大经济体命运的权力人物的决策与行动。

推荐理由:根据《纽约时报》首席记者及专栏作家安德鲁·罗斯·索尔金的畅销书《大而不倒》改编而成,次贷危机中的华尔街与美国政治的关系。

6.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

剧透:现在,温斯顿沙兰市变成前所未有的百万富翁市。 所有与RJR公司有关的华尔街大亨都想从中分到一点好处,于是罗斯找来财务专家亨利和彼得来为他效力。 接下来上演的便是一出充满贪婪、背叛、尔虞我诈和高风险赌注的华尔街风云。

推荐理由:根据布莱恩.巴勒和约翰.海勒撰写的《门口的野蛮人:RJR纳贝斯克的陨落》改编。 该书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20年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书籍之一。

7.魔鬼营业员(Rogue Trader)

剧透:尼克虽然身为银行的小小职员,但他从未放弃过升职发财的梦想。 在一次外派工作中,尼克结识了漂亮迷人的莉莎,坠入情网的两人很快就结为夫妻,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一次偶然中,尼克发现了银行系统的漏洞,而这个漏洞使得他能够从中牟利,在利用这个漏洞度过一次经济危机后,莉莎发现了他的不轨行为……

推荐理由:看伦家是如何搞垮巴林银行的!银行业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案,为题材喝彩。 主要讲了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不要把宝压在一个人身上,要对金融存有敬畏。

8.抢钱大作战(Boiler Room)

剧透:在这个号称“锅炉房”的核心办公室里,多少个一夜间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深深诱惑着赛维斯。 很快,野心勃勃的赛维斯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股票经济人认证考试,开始了他的“成功之路”。 他把那些永远都没有前途的股票卖给利欲熏心的投资者。

推荐理由:本片号称哈佛大学生必看的20部影片之一。 难以想象的是违法交易几乎与证券市场形影不离。 一个19岁的年轻人如此近距离地目睹财富的操纵过程,让谁富有,那不过是一个随机的选择。

9.颠倒乾坤(Trading Places)

剧透:温索普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大资本家杜克兄弟的股肱之臣,替杜克兄弟掌管公司,从事期货交易,日进斗金,美女相伴,是上流社会的宠儿,瓦伦丁是个假冒残疾人在街头乞讨的黑人小混混。 杜克兄弟是标准的吸血资本家,有一天他们突发奇想,以一美元做赌注,赌温索普和瓦伦丁交换身份后会如何表现。 于是温索普的厄运来临了:被诬陷偷窃、被逐出富人俱乐部、被栽赃毒品而坐牢、又有人收买妓女气走了他的未婚妻、工作丢了、房子也没了.而瓦伦丁却平步青云,住上了大房子、有佣人服侍、大把零花钱、杜克兄弟的期货交易任他玩。

推荐理由:本片被沃顿商学院名列金融电影必看第一位。 经济是交易行为的代名词,只要有交易,就需要学会评估交易是否合算,就需要透视交易对方内心的秘密。 交易中学到的核心法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和任何地方,都能够适用。

10.惊爆内幕(The Insider)

剧透:影片改编自美国历史上司法和解金额最高的烟草诉讼案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两个平凡人合作对抗庞大的媒体与企业官僚组成的恶势力,试图揭露烟草公司和新闻机构间惊人黑幕的故事。

推荐理由:商业社会的本质是货币自由交换,只要你情我愿,似乎交换什么都可以。 交易中的商业价值,交易中的定价原理,商业信誉在交易中的作用都是这个影片中活生生地展示出来的,商科学生必须要理解金钱统治人类社会的必然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具备的不可逆的特性。

11.监守自盗(Inside Job)

剧透:该片通过详尽的资料搜集,追访全球金融业界商人、政客、财经记者,披露金融大鳄的崛起之路,公开了业内和学界贪污腐败政策背后的惊人真相。

推荐理由:影片探讨了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影片巧妙地通过一个混混职位高升进而破坏规章政策的故事展开,这是第一部调查这场前所未有危机发生原理的影片。 影片试图揭露金融危机的本质。 造成全球股市大跌、大银行倒闭和接踵而至的社会影响。 电影业倒没受什么影响:金融危机使人们迫切需要娱乐和消遣。

12.大空头(The Big Short)

剧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CDS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推荐理由:第73届金球奖、第88届奥斯卡奖。 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发展直至演变为金融危机的过程融入有趣的故事当中,将次贷担保债务权证、夹层担保债务权证 、信用违约掉期等产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来,全景式地描绘了一个行业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故事,形成了混乱的交易网,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危机的原因和真相。

13.《死亡密码》(π)

剧透:犹太天才数学家马克西·米利安·科恩(希恩·格莱特 Sean Gullette饰)痴迷沉醉于数字的世界,他认为一切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解释。 他潜心研究,试图透过数字推演出种种生命迹象背后的奥秘和规律。 可越是逼近答案,他越是无法忍受致命的头痛。 他发现了过去十年来股票市场的混乱波动,其实是由背后的一套数学模式在操纵。 与此同时,他的研究引来了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炒家们和犹太神秘教派的注意。 在介乎真实与虚拟的世界中,马克西正在走向疯狂。

推荐理由:这世间的万事万物是真的如每一盘棋局充满变数,还是真的自有影响其一举一动的奥秘在其中?

14.《安然:房间里最聪明的人》(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

剧透:记录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大的商业丑闻,揭露一群绝顶聪明的高阶经理人,如何将美国第七大企业搞挂,轻轻松松卷走十亿美金,让投资人血本无归,上万员工失去工作。

推荐理由:此案不仅使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Arthur Andersen LLP)被美国证期会吊销执照,也让国际知名的麦肯锡顾问公司重伤五内,更让所有商学院洗心革面,在高喊利润至上之外,重新向MBA学生传授「伦理与道德」。

15.《影子大亨》(The Hudsucker Proxy)

剧透:该片讲述了小职员诺维尔被野心勃勃的董事马斯伯格任命为傀儡总裁,不料他却成为了拯救公司命运的关键人物的故事。

推荐理由:公司治理、企业董事会操作实战等都是这部影片中不可多得的实战教案。

16.《狱中的家政女王》(Martha Behind Bars)

剧透:有“家政女皇”之称的玛莎·斯图尔特一直被媒体渲染为成功女创业家的理想楷模。 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自己媒体上市公司的女亿万富翁。 这位家居装饰企业家,一年多前因为在股票市场上串通股票经济人,卖出3928份ImClone系统股票而被起诉。

推荐理由:这是第二部未经授权的关于“全球家政皇后”玛莎·斯图尔特的电视电影,涉及斯图尔特的法律问题、在监狱的时光和后来以金融和文化强人再度出现时的状态。

17.《套利交易》(Arbitrage)

剧透:60岁的罗伯特.米勒是个事业有成的亿万富翁,备受业界尊重和家人崇拜。 然而这都是表象,实际上他不仅私自在公司的账目上动手脚以掩盖投资损失和欺诈嫌疑,还背着妻子在外偷腥。 一天夜里,米勒因疲劳驾驶而发生车祸,情妇当场死亡,而他逃离现场。 为了掩盖涉嫌谋杀和保住商业洽谈,米勒开始疯狂地销毁和制造证据,然而随着探员布莱尔的层层介入,以及自己的女儿似乎也觉察了个中蹊跷,米勒渐渐发现,他在谎言的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推荐理由:看似完美的计划总会有些缺陷。

18. 《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

剧透:背景是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老板亚历克·鲍德温采取恩威兼施的方式激励员工士气,业绩竞赛的第一名可获凯迪拉克轿车,业绩最差者只得卷铺盖走路,众人无不施展浑身解数拉生意。 资深营业员杰克·莱蒙在生存压力下铤而走险,竟然偷窃公司的客户资料。

推荐理由: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战场,每个推销员就是战士,他们以三寸不烂之舌与客户也与同事对抗。 在萧条期如何包装房地产?房屋中介们利用数据库,门到门地将房地产销售出去,在萧条期包装房地产,瞄准新婚家庭的住房需求。

19.《反垄断》(Antitrust)

剧透:一个斯坦福的电脑天才毕业后被科技大亨录用后负责发展全球通信系统,之后他发现原来自己是被用作侦察商业对手以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

推荐理由:此片向微软的垄断幽了一默,讲述了一个有鲜明时代和全球意义的反对金钱和高科技垄断的故事。

20.《抢钱世界》(Other People’s Money)

剧透:专门收购他人公司,再分批出售其产业从中获取暴利的莱瑞,向来以眼明手快、心狠手辣著称,被许多人视为是华尔街上的海盗。 但莱瑞始终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世上最有魅力的事物就是钱,尤其从别人手中抢得的钱。 但这次当莱瑞看上一家电缆公司时,却遇到了对手;对方请了一位聪明干练又美丽的女律师凯蒂莱对付他。 两人针锋相对、旗鼓相当,再斗智数回之后,竟迸出了爱情的火花。 但在爱情和金钱当中,莱瑞要如何抉择呢?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基于美国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从中可以了解商业法、企业兼并、商业诉讼规范、商业流程、兼并重组流程等。 美国商业自由市场中到处充满了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的冲突和矛盾,也恰好是从这些冲突和矛盾中可以学到不同的动机。

变化莫测的股市,有哪些规律可循

变化莫测的股市,有哪些规律可循A股特征一:投资年轮和春季躁动A股市场的“投资年轮”首先我们讲什么叫做“春季躁动、四月决断”。 每年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在年初的时候都会有一波行情出现。 这个行情与当时的基本面未必有很直接的关系,而是由很多因素所决定的。 但是往往到4月份,它会有个决断期,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决定当年的整体趋势的。 春季躁动可能跟最后的方向产生一定程度的背离。 这个情况在我入行的2006年之后,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我也向一些前辈了解过,在06年之前,类似情况也时有发生。 由于季节性因素、天气、会议、经济的因素,每年的A股投资呈现强烈的规律性。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第一部分:每年的“春季躁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一般来讲A市场的投资会经历几个阶段:1-3月:春季躁动期间,投资风险偏好高,有很多主题性的机会或其他投资机会出现。 4-5月:判断投资旺季是否到来。 此时真正的返乡、新开工开始了,就要检验春季躁动中的很多情况是否真实。 比如元宵节以后广东返工潮怎么样、投资旺季是否到来,这些情况会决定整个二季度的方向。 年中:北戴河会议,这个会议会对下半年的经济、人事等做出决策,对下半年整个情况发展,包括经济政策有决策,所以北戴河会议可能对A股的走势有重大影响。 9-10月份:假期集中,比如中秋节和国庆假期,消费品旺季到来,消费品会迎来一波行情的上涨,这个时候也是一些稳定类消费品年底估值切换的时候。 所以上半年整个经济状况好的话会是周期品上涨期,到了下半年会是消费品的上涨期。 年底:又会有几个重要的事件,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定调,2)机构资金清算引发一部分资金紧张,3)加上A股投资者年底业绩考核(有很多大机构往往在11月份的时候就完成了全年的业绩考核),在这些情况下,风险偏好下降比较快。 所以往往每年年底的风向偏好比年初有很大下降。 以上这些特征基本上可以属于整个A股市场的一个投资年轮。 A股春季躁动的历史状况A股市场几乎每年都有春季躁动。 2006年那一年是一个大牛市,那一年春季躁动期间抄的主要是资源品和品,到了4月份之后,发现经济数据确实是不错,所以在4-10月之间,市场有一个趋势性的上涨;2007年春季也有很强的躁动,但是炒的最好的是一些垃圾股,包括一些绩差股。 到了4月份时,经济基本面还是不错的,所以在之后虽然有经历当年的“530”,但随后还是有一波上涨。 2008年全年其实是一个熊市,但年初的时候还是有“春季躁动”出现,当年炒的最热的是一些跟通胀主题相关的,包括一些农产品、钾肥、医药和零售的品种,当时整个通胀水平处于较高位置。 到了4、5月份时,发现经济有所下落,4-10月份市场一路下跌。 2009年情况也类似,年初“春季躁动”炒的主要是投资品和新能源。 5月份以后,整个房地产数据开始改善,整个周期股才迎来了一波上涨。 2010年比较特殊,因为当中有一次房地产调控。 到了年中的时候,北戴河会议有了一个基调上的变化,所以2010年出现了一个V字形走势。 2011年“春季躁动”炒的是一些高端精密制造,比如高铁,还有一些供应瓶颈的股票,如化工、钢铁和电力。 2012年节前主要炒的是周期品。 以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为例,当时市场也在憧憬着春季躁动。 去年年底,整个市场处在比较躁动的情况,大家都认为2016年可能年初会有一波行情,往后可能会比较困难,然而由于预期非常集中,所以年初先有一波熔断下跌,春节之后市场处在几个月的躁动期,但是z很多涨了很多低估值的板块,包括供应链、其他有色的品种。 所以A股市场,基本上每年上半年,或年初的时候,风险偏好比较高,各种各样的主题或无法证伪的东西,都会在年初的时候炒,这个跟当年的基本面未必有直接的关系,直到下半年市场可能才真正显示出它的趋势。 春季躁动的原因年初时经济走势不明晰,一年新开工的计划都是在两会之后才完全推开。 在这之前,新开工比较低,而且民工都是在元宵节以后才慢慢返回,1、2月的经济数据本质上不能反映全年的经济状况。 企业盈利预测调整四月份之后才开始,根据一季报或是一季报的盈利预期,才进行调整。 在整个一季度整个经济走势或是基本面的状况,看不大清楚。 两会之前,政策方向往往不够明晰。 但是这时会有各种各样的提案、议案,市场也会有很多预期,所以这个时候整个环境对政策的敏感程度也会特别强,直到比如说两会以后政策的基调才会明确下来。 银行在一季度的放贷冲动。 因为对银行来讲是早放贷早享受信贷成果,所以它可能在一季度把整个全年额度40%或者更多放出来,特别是到了一些宏观调控比较严厉的年份,银行会更倾向在年初时多放一点。 但是这些投放的资金一开始实体层面不会有太多需求,因为一开始实体层面还没开工欲望,所以往往会进入虚拟的层次,在年初的票据贴息利率或是整个的银行利率比较低,无风险利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对于整个的资金冲动也是有影响的。 相对资金成本往往会下降。 国内外资金的跨年度布局。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这个习惯。 从考核的意义上来讲,每年在年底时,机构可能会换一批基金经理或研究员,年初新上来的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新一轮布局,可能跟去年的风格不是特别一致。 此外,年初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因为年初做错了还有很多机会挽回,但是年末的时候做错了相对而言较难挽回。 综合这几点来讲,A股的特征就会呈现这样一种状态,也就是年初会出现所谓的“春季躁动”。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会出现真正的“证实”或者“证伪”,如果是证实,那么全年就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整体的向上趋势;如果是证伪,那么年初在“春季躁动”中获利的人在之后可能都会有所损伤。 这个情况在海外其实也会经常出现,海外的一些资金往往会在圣诞节前后进行一些布局,随后在5月份会出现所谓的“sell in May”,然后在7月份再接回来。 A股市场这样的“春季躁动”一开始可能只是大家的心理预期,慢慢的。 2012年在写这一A股市场特征的报告时,市场上还没有什么春季躁动这个名词,近些年来,每年年初的时候很多研究员都会引用这一概念。 2015年年底,市场在加资金的时候就是冲着春季躁动这个行情来的。 2015年11月4号有比较大的阳线,这个阳线起来后整个市场又有一波上涨,本来市场在十一之后冲了两周基本已经有疲态,这阳线起来导致很多机构认为今年年初的时候机会比较多,于是在去年年底就进行了大部分配置。 很多机构的仓位都比较高,然而预期太一致,导致年初集体减仓,这个减仓又刚好碰到熔断,所以春季躁动在今年年初是以先下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事实上这个市场在年初跌了一个月后,市场又进入了横盘阶段。 在过去的几个月横盘阶段,市场也走出了很多结构性机会,比如说农产品、有色、白酒,这些行情也能归于春季躁动的延续。 A股特征二:“Show Time”和“垃圾时间”“Show Time”和“垃圾时间”交替“Show Time”和“垃圾时间”其实是篮球中的一个术语,大家都知道湖人队在80年代的时候曾经创造过所谓的“Show Time”。 “垃圾时间”就是说大局已经基本上决定的情况下,就会派一些替补球员上场。 A股这些年其实也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特征。 2012年上半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A股篮球论”,把A股的一些现象和篮球场上的一些情况作了比较,列举了2009年到2011年之间,A股市场5次“Show Time”和2次“垃圾时间”的情况。 所谓的“Show Time”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仓位,这个时候Beta可能是比Alpha更大的;但是到了“垃圾时间”,整个市场会进入所谓横盘阶段,这个时候其实Beta的机会是很少的,但是结构性的机会是非常多的。 所以如果可以在“垃圾时间”做出结构的话,也能够远远地拉开对方。 2009年到2011年5个“Show Time”回顾1)2009年上半年的主升浪根本原因是2008年的4万亿。 然而由于投资者怀疑两个问题:1)国家是否真的有这么大的动力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刺激?2)以及这样大规模的刺激是否一定意味着经济能起来?所以4万亿这个决策一出来的时候整个指数在1600-2000点徘徊了一个季度。 直到2009年1月中旬市场开始进入主升段,指数2000点突破,到5月指数达到2500的位置,最主要原因是上述两个疑问得到解决。 当时1月上旬,很多银行信贷远远超过历年水准,最终2009年1月信贷有1.65万亿,这个在08年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当时看到这个数据,大家对国家刺激的力度并没有怀疑。 另外,当时PMI的数据和旬度发电量都极度改善了,出现了明显的经济v字型上涨,看到这个数据,大家也相信,经济在这么大刺激下会很快改善。 所以在09年上半年出现了一波周期股为代表的很大程度上涨。 2)2009年8月的主跌浪此阶段市场在一个月内跌掉800点,相当于跌掉25%。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下跌?根源在于大家开始对之前货币刺激的政策预期有所转向,09年上半年促进整个大盘上涨的最核心因素是货币政策持续的放水,但是到了7月中旬整个回购利率突然有所抬升,所以很多敏感人士就怀疑货币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 到了7月29号,市场有传闻说央行在杭州开会议,可能对下半年货币政策有所调整,所以7月29号那天市场以一个很大的下跌出来,这次大跌是直接破位的。 但是因为牛市的整个氛围情绪还在,后续29号到8月3号整个市场还是在逐渐的上涨过程中,直到8月3号第二根阴线出来,市场才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这个情况非常像去年6月份的股灾)就是暴风骤雨的下跌,当中几乎没有回调,相当于一个月之内跌掉25%。 3)2010年4月的主跌浪2010年4月份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房地产调控出台了,另外,股指期货也在当年4月份出来了,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做空的盈利模式。 当年4月15号左右公布了一季度的GDP,数据非常高,好像有11.9%,明显经济是过热的。 然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发布了收紧房贷标准。 当天应该是一个星期五,这一数据和政策并没有引起过多紧张情绪,整个房地产指数没有太大的下跌,但之后的周六、周日晚上,国务院又发布了一些收紧房贷标准细则,引起大家重视,所以从4月18号、19号开始,二季度上证综指指数跌掉了接近25%。 这也是一个“Show Time”的症状。 事后看来,这种判断时错误的,因为出口、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新开工直到2011年末才下来4)2010年下半年的主升浪当时的状况是,在十一之后,市场在两周之内涨了大概15%,其中领涨的板块是煤炭、有色金属。 领涨的龙头是国阳新能这支股票,大概是翻了一倍。 当时外汇账款、PPI的环比数据都出现了负增长,也就是说经济可能有点二次探底的味道,7月胡总书记发表了偏放松经济的措辞,市场很快的上涨,也就是一周之内从2119点涨到了2550点,2550点后在这个位置上横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横盘期间经济数据开始逐渐企稳。 当年9月份的工业增加值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超预期的,随后的假期期间,美国推出了QE2。 其实QE2政策在Jackson Hole会议期间已经有所吹风了,但是到了假期期间才正式推出。 于是假期之内海外大宗商品上涨,因此十一回来后市场也出现了一波很迅速的上涨,之后也出现了一波很迅速的下跌。 5)2011年的三波主跌浪2011年,市场从8月开始一直是下跌的,全年从顶部到底部大概跌了1000点左右。 触使市场下跌的核心原因有几个:1)通胀高于预期,所以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不断收紧;2)银行理财产品在2011年开始崛起,银行理财产品当时保本的收益预期非常高,当时理财产品收益率年初是1%,到9月是10%,收益非常高,导致股市被抽血非常厉害。 2011年基本上三波主跌浪,市场最高3200,最低2012年年初1月6号2132点,跌了将近1000点。 Show Time 经验总结上面总结了2009-2011年的主升主跌浪。 时间延续的话,会发现2013年后市场也经常会有主升浪和主跌浪。 总结下来,造成Show Time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就是是宏观变量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市场平衡打破,从而导致市场选择了一个方向,一旦市场选择方向,往往指数有15%-20%多的上涨或下跌。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去年8月份,8月19号之后市场有一波将近30%的下跌,导致下跌的最核心原因就是8月11号的人民币汇改,提高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这个其实就是一种宏观变量的变动。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并不一定是宏观变量的变动直接导致了市场的上升或下跌,而是说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横盘后,市场本身就需要选择一个方向,如果在宏观层面能出现这样的一种变量,它就容易让市场选择出大方向。 再看去年8月份之前,7月市场反弹之后就是一直处于横盘状态,所以当8月出现了宏观变量时,市场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方向选择。 总结起来,我们在做A股投资时,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一段时间的横盘后要特别关注有没有宏观变量的变化。 如果说当一个宏观层面的变量发生变化时,有可能市场借着这个变量选择方向。 2009年到2011年2个“垃圾时间”回顾“垃圾时间”指的是就指数层面而言,没有太大的涨跌幅,事实上“垃圾时间”并不垃圾,往往能从中找到很多黄金,而且事实上投资者的选股能力、行业配置能力就是表现在“垃圾时间”,而不是表现在Show Time。 1)2009Q4-2010Q1的“垃圾时间”从09年四季度到10年一季度的6个月时间里,市场在指数层面上涨很少,上证综指仅上涨10%。 并且在09年11月下旬开始,市场基本处于持续震荡的格局,对策略分析员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喊多喊空没有意义。 这个过程中Beta不是特别重要,仓位也不是特别重要。 这个过程中,09年下半年,新能源板块发生了很大的涨幅,比如核能、风力。 到了2010年上半年区域主题概念成为投资热点,也就是A股中说的“炒地图”,超额收益非常大。 2)2010年11月-2011年2月的“垃圾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指数整体上是下跌的,跌幅大概2.5%。 这时候也有很多超额收益明显的现象。 当时很著名的就是高铁概念,像中国南北车,时代新材这种股票,在这种环境下涨幅可观。 “垃圾时间”经验总结会发现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往往市场出现“垃圾时间”都是在一季度,和春季躁动有一定重叠。 因为在春季躁动的时候,指数层面指望很大程度的上涨是不可能的,如果指数层面出现很大程度的上涨或下跌,那它就已经选择了方向,就已经不仅仅是躁动或垃圾时间了。 而(在躁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主题型投资机会。 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主题性的投资机会或者无厘头的一些机会,是非常令人难受的,因为很难从基本面的判断中选择出股票。 但是这种时候,如果选择对了,收益上就会和别人拉开很大的差距。 总结“躁动”阶段的投资机会,最重要的一条是,市场往往会选择前一年或者一些热点的延续,比如2010年11月到2011年2月这段“垃圾时间”,市场炒的很重要的话题是供应瓶颈,炒氟化工、钛白粉甚至后来想炒钢铁、电力等板块。 所以在2011年年初的时候市场当时有一种理论称为周期复辟、新周期启动,都是来解释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其实是跟2010年下半年水泥板块启动有关。 2010年下半年水泥板块由于水泥的联合提价成为很重要的板块,当年基金经理投资组合里有无水泥差别极大,当时研究员基本每天都报告某个区域水泥价格的变动。 因为水泥涨幅在2010年下半年让大家瞠目结舌,所以大家很期待在2011年初春季躁动期间找到一个类似于水泥的新品种,而水泥的整个逻辑是供应、收缩的过程中导致联合提价,所以大家从供应端找了很多投资机会,比如氟化工、钛白粉等,但这种机会是不能跟水泥同日而语的,只是水泥的替代品。 但在整个春季躁动中,它也是有很大的超额收益。 但这些投资机会在后面2011年的Show Time中也是跌得很惨。 从“垃圾时间”的角度看,市场可能处在一个无趋势的状态下,这时市场结构比趋势更重要,尽量找一个主题热点,不能从基本面的角度。 还有就是,前期如果有一些已经被证明过的好的主题,在后期有替代物出来会迅速的被拉升。 “垃圾时间”在今年上半年也是存在的,今年初熔断之后,市场有一波上涨。 4-6月份的“垃圾时间”特点非常明显,指数整体并没有什么太大幅度的上涨,上证综指基本上只有100-200点的波动区间,但在这段时间就涌现出许多的超额收益,比如说食品饮料、电子元器件里的OLED、有色中的稀土、黄金,都有很多结构性的机会。 这些品种也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我们发现市场炒完OLED之后开始炒3D玻璃,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两者其实是非常接近的,OLED既然已经被大家所接受,那么3D玻璃就能更容易地被大家所接受。 还有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概念里最后炒的物流车,有些股票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上涨,其实是跟之前的新能源汽车板块热很有关系。 在垃圾时间,有一点要非常注意:垃圾时间什么时候结束,跟市场行业板块轮动有关,当你轮动到补涨的时候,就需要特别小心了,比如水泥板块上涨之后,氟化工、钛白粉板块也都跟着全都在上涨的时候,说明市场这个行业的垃圾时间可能要到期了,市场可能进入Show Time选择时间。 A股投资阶段A股市场这么多年,投资模式在发生变化,但有三种模式长期流行:价值投资(股票确实便宜,靠业绩推动,比如格力)、炒垃圾股(重组、借壳等)、主题投资(新的概念只要不被证伪,市场就愿意去投资)。 回顾过去十几年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阶段,大概可以分为5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会有一种类型的投资方法会非常盛行,所以悲哀的是每个阶段总结的投资经验可能对下一阶段不一定有帮助,有的时候甚至是束缚。 所以虽说我们总结历史是必要的,但是历史经验不一定对未来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1、2003年之前,A股市场上庄股横行当时我在读研究生,并没有真正的经历过这段市场。 但后来读了很多书来研究这段时间出来的“牛股”。 2、2003 年—2005年,价值投资崛起。 这一阶段价值投资崛起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券商研究:以中金、申万和国君为代表的恶研究所倡导“价值挖掘”式的正规研究。 从那时开始真正有所谓的做三大表、利润匹配、盈利预测,分析年报、季报,调研公司上市模式。 从2003年到2005年那个熊市中,确实用此方法找出了一些股票,如苏宁、茅台、张裕等,给价值投资者很高的奖赏。 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登上了历史舞台。 公募基金第一家是在1998年成立的,但真正大规模公募基金出现是在2003年以后。 公募基金在2007年前对整个A股市场影响非常大。 这些机构投资的涌现、公募基金在踏实地做深度的价值挖掘,都给价值投资的崛起带来了基础。 2003年开始,市场出现《新财富》评选。 对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卖方研究影响非常大,它确实给卖方研究很高的奖赏,秉承了价值投资的理念。 3、2005年—2011年,宏观驱动、投资时钟2005-2011年:宏观驱动的年代,经济波动和投资时钟。 美林投资时钟是2004年左右出来的,中国A股拿过来后奉为圣经。 当时,所有的研究员都是宏观策略研究员。 所有研究员写报告时20页的ppt基本19页在分析宏观处在哪个阶段、时钟指在哪一点,最后一页直接给出配置意见。 所以当时出现了“所有人都是宏观研究者”这种现象。 当时对世界经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很盛行。 在那一段时间内,高盛、中金这样的研究机构对A股市场影响非常大。 4、2012年,似乎又重回2004年这是很奇怪的一个年份。 全年指数的波动率并不大,但是走出了许多很牛的股票。 所以说2012年是一个奖励那些至下而上选股票的投资者。 5、2013年—2016年,是非典型牛市整个逻辑与前面几轮的基本面分析有点不太一样,2014年7月后基本面加速恶化,股市却迎来了全面牛市的爆发,用传统基本面分析的方法就会觉得非常奇怪。 主要原因是:互联网化导致产业基础变更,银行理财大类配置、杠杆使用,导致资金来源剧烈波动,改革预期引发市场躁动。 特别是互联网的影响,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本质上炒的是重资产,而这一阶段最热的是互联网产业,是关注其盈利模式、数据、变现的可能,不需要很重的资产,甚至重资产反而成为负担。 而互联网化看重未来,不看现在,现在烧钱或亏损都很无所谓,大家对过去一两年的业绩都很宽容。 所以当年基本面的恶化,大家选择视而不见。 另外一方面,就是改革的预期确实非常强烈,从2012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启动了。 再有就是,银行的资金、杠杆的使用包括融资融券的使用,这方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2013-2016的牛市和2005-2007牛市是很不一样的。 这一段牛市对很多投资者的教育,包括对我本人很多思维的改变都是很大的。 过去这么多年,A股投资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投资方式,每个阶段都伴随着高手的出现,能够一直当高手的人是非常少的。 也许一个阶段的研究并不一定适用于下一阶段。 所以,要对市场永远怀有一份敬畏之心。

标签: 不可忽视的规律和模式 揭开股票市场的奥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