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的喜剧救星:史上最令人发笑的股票失误

admin 2 0

在严肃呆板的金融世界里,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意外事件。以下是历史上最令人发笑的股票失误:

1. 凯文·劳的推特风暴

2012年,加拿大前财长凯文·劳不小心在推特上发了一条信息,导致加拿大最大的养老基金之一Caisse de dépôt et placement du Québec(CDPQ)损失超过10亿美元。

劳在信息中写道:“黑色星期一,金融市场正在崩溃。所有股票都在下跌。”结果,CDPQ的投资组合经理误将这条推文解读为卖出股票的指示,导致该基金损失惨重。

2. 法国巴黎银行的滑稽交易

2009年,法国巴黎银行进行了一笔滑稽交易,导致该行损失了69亿美元。交易员Jérôme Kerviel下错了订单,误买入价值1.8万亿美元的期货合约,导致该行的损失与整个卢


尽管做“死亡贩子”在美国声名狼藉,但杜邦家族仍在美国上层保持庞大的影响力,连罗斯福总统也与其家族联姻,美国原子弹的制造,与其密切相关。 1802 年4 月27日,在杜邦家族的历史上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伊雷内·维克托和他的朋友亚历山大的弟弟博迪,以6740美元的价格合伙买进了特拉华州工厂主布鲁姆废弃的棉织工厂。 就这样,杜邦火药厂成立了,杜邦公司的历史开始了。 仅仅经过10年的发展,它便成了全美国最大的火药公司。 它的创办人,是1799年从法国被拿破仑放逐到美国的著名路易王朝的保皇派政治家皮埃尔·杜邦的二儿子——火药专家厄留梯尔·伊雷内·杜邦。 “杜邦帝国”的创始人厄留梯尔·伊雷内·杜邦。 这个好听的名字的意思是“自由与和平”。 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位伊雷内的所作所为与“自由”、“和平”毫不相干,却与其反义词“统治”和“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本文所写的“杜邦”不只是他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是一个有190年历史的美国军火、化学及金融界的垄断资本集团。 杜邦家族犹如一株根深叶茂的巨树,堪称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缩影。 1802年4月,皮埃尔向杰克逊总统建议,从拿破仑手中买下路易斯安那州,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领土。 这片东西横跨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南北从墨西哥湾至加拿大的法国殖民地总面积为82.8万平方英里(214.4万平方公里)。 这个重大建议与杰克逊总统的观点不谋而合。 杰克逊认为:美国的民主与繁荣取决于自由民移居自由土地的能力。 总统即派皮埃尔代表他去巴黎和拿破仑进行秘密谈判。 名义上,此事由总统的特使门罗办理,但实际上皮埃尔·杜邦是执行人。 1803年5月8日,拿破仑签署了卖地条约,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将路易斯安那卖给了美国,平均每公顷3美分。 美国在这笔交易中得到了惊人的实惠,将领土一下子扩大两倍。 年底,杰克逊写信给皮埃尔·杜邦,对其“爱国行为”表示衷心的感谢:“祝贺你能在有生之年,在为千百万未出世的人们造福的一笔交易中作出了贡献。 这笔交易将使地球上一部分区域变得辽阔广大,我指的是当今美利坚合众国的疆士。 ”具有商人基因的杜邦家族当然是“无利不起早”的。 1803年7月,伊雷内得知其父在这笔交易中所起的作用后,马上给杰克逊写信,要求政府给杜邦家新建的火药工厂以优惠。 不久,他得到了一份提炼政府所有硝石的合同。 这样一来,美国政府就成了伊雷内的最大买主。 先进的技术、廉价的劳动力、政府的优惠、日益扩展的市场——这一切构成了牟取暴利的杜邦公司创业阶段的基石。 1804年春,伊雷内·杜邦完成了首批黑色火药成品的制造,并将其送到兄长维克托·杜邦在纽约格林威治街的贸易公司。 维克托立刻在报上刊登广告,宣称杜邦火药公司生产的这种黑色火药优于任何火药。 维克托的广告决非言过其实:“这种火药色泽漆黑,爆炸力很强。 用户马上看中了它。 美国海军订购了 2.2万磅(约10吨),西班牙驻美大使订了4万镑(约18吨),此外,美国陆军部订购了12万磅(约54吨)。 1804年杜邦火药销售额为1万美元,1805年增加到3.3万美元。 1812年,前外交官维克托作为布兰迪瓦区的代表被选入特拉华州众议院。 1820年又进入州参议院。 这是杜邦家族称霸特拉华州的开始。 1817年8月,杜邦家族的老祖宗、前法国商务总监皮埃尔,杜邦已经去世,杜邦家族的首领变成了维克托和伊雷内两兄弟。 1824年,杜邦家族挤进了美国新的财阀集团。 伊雷内被任命为美国银行的董事,这家银行垄断了全国的货币。 1826年,维克托也成了该行的董事。 1827年2月,60岁的维克托死于疾病,伊雷内仍经营着火药公司。 这时公司年产80万磅火药,占美国火药总产量的七分之一。 到1832年,公司已出口火药120万磅,而这30年公司贸易总额多达1340万磅。 1834年10月底,杜邦公司的创始人、第一任总裁伊雷内·杜邦也因心脏病去世,终年63岁,伊雷内死后,公司由他的女婿比特尔曼暂时代理,这种状况维持了两年多。 伊雷内有三个儿子,长子艾尔弗雷德生性温顺,他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超过了谋利。 父亲死时他己36岁,两个弟弟亨利和亚历克西斯分别为22岁和18岁。 1837年,艾尔弗雷德出任杜邦公司第二任总裁。 他坚持要和两个弟弟合伙管理公司,但最后裁决的人还是他。 这以后的十几年里,国内经济一片萧条,企业破产、银行倒闭,而杜邦公司却一直生意兴隆。 这是由于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以及国内的矿业开采和公路铁路的修建等都需要越来越多的火药。 1850 年,艾尔弗雷德因病辞职,其弟亨利·杜邦成为公司第三任总裁。 这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外表严厉,有军官气派。 他长着火红色的头发和胡子,人称“红汉子”。 他接手后全面整顿了公司,选用能人,不断扩展国内外的市场,使公司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61年2月,继林肯总统的就职典礼后,杰弗逊·戴维斯宣誓就任美国南部各州同盟主席。 4月,南北战争刚一打响,亨利·杜邦立刻跑到华盛顿,宣称他忠于政府,从而捞到了一大批军火合同。 到年底,杜邦公司向政府出售的枪炮火药价值230万元,这是公司成立60年来的最大的一笔交易。 这时,政府供应的印度硝石十分缺货,林肯总统担心英国可能支持南方而停止供应东印度市场上的硝石。 林肯派杜邦公司的“新星”、艾尔弗雷德的儿子拉摩特·杜邦到英国去,以杜邦公司的名义包揽世界硝石市场。 拉摩特同意了,但条件是这些硝石必须由杜邦公司提炼。 南北战争期间,由于杜邦公司总裁亨利·杜邦发誓效忠政府,林肯授意特拉华州州长伯顿任命他为州武装力量的少将。 这位“将军”牢牢地掌握了特拉华最大城市威尔明顿,并率领军队开进了特拉华南部地区,进而控制了全州。 从1868年到1888年的五次总统选举中,亨利都是特拉华州的总统选举人。 杜邦家族此时已是腰缠万贯的新贵族、特拉华州一言九鼎的人物了。 1899年,杜邦家族为了得到大企业的许多特许权,竟然操纵州立宪会议,修改了州宪法。 新宪法给予大企业纳税优惠的特权,也给建立大规模的股份公司开了绿灯。 1884年3月30日,杜邦公司的技术权威、全国最大的火药托拉斯总经理、长于外交和经营之道的拉摩特·杜邦在一次事故中被炸死,这对杜邦家族是个不小的打击。 1889年8月8日,杜邦公司第三任总裁、“将军”亨利·杜邦病死,终年77岁。 他统治公司长达39年,身后留下了垄断全国火药产量92.5%的火药托拉斯(1872 年成立)和千百万美元的私人财产,这些都是靠发战争财、残酷兼并同行企业和剥削工人所得来的。 亨利死后,他的亲侄子、亚大克西斯·杜邦的儿子尤金·杜邦成为公司第 4 任总裁。 尤金是个平时沉默寡言,但在紧急时刻头脑冷静的人,只是魄力明显不如他的叔叔。 即使这样,他还是继续兼并许多中小企业并向国外发展,与欧洲火药大亨瓜分了世界市场。 1902 年1月,62岁的尤金因患肺炎去世。 以亨利上校为首的家族长辈认为,族中没有人有资格管理公司,于是决定将公司卖掉。 在这关键时刻,“杜邦救星”艾尔弗雷德·Ⅰ·杜邦登场了。 他是公司第二任总裁艾尔弗雷德·杜邦的孙子。 结果,他联合了其他两位堂兄弟托·克尔曼·杜邦和皮埃尔·杜邦一起和长辈们谈判,仅花了3000美元,就筹齐了一个新公司的法定资金,获得了世界上最大的火药托拉斯。 第五任总裁克尔曼上台后大显身手,兼并和搞垮了一大批企业。 他从发行股票中获得了3595万美元的新资产。 到1905年,杜邦公司直接生产美国全部碳酸钠炸药的64.4%、硝石炸药的80%、甘油炸药的72.5%、体育用的无烟火药的80%、军用无烟火药的100%,千百万美元陆续进入了杜邦家族的口袋。 从三个堂兄接手公司之日起,艾尔弗雷德与克尔曼之间的经营权之争便开始了。 后者要关闭公司在布兰迪瓦因的火药厂,前者坚决反对;后者要把公司迁往纽约,又遭到前者反对,使这两件事全都落空。 克尔曼要顺应外界工会要求8小时工作制的主张,艾尔弗雷德不同意并制造障碍。 1911 年,二人为布兰迪瓦因的财产互相投标争着出价,结果是克尔曼胜利了。 1913 年,克尔曼预先布置好的公司执委会会议上,艾尔弗雷德被免去了总经理和副董事长的一切职权。 这场同室操戈的权力之争的第一回合始告结束,克尔曼和皮埃尔二人完全控制了公司。 克尔曼不仅是杜邦公司的总裁,同时还担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执行委员和发言人小组的主席,与威廉总统关系密切。 因此,继“将军”亨利之后,克尔曼成了特拉华州国民警卫队的将军,控制了该州的政界。 1910年,杜邦家的财产分布在全美22个州,公司股息达每股12美元。 克尔曼买下了纽约21层的麦卡尔大饭店,并开始营建另外几所大饭店。 他成了纽约的名誉警察局长,是这个世界最大城市中尽人皆知的大人物。 1914年,克尔曼亲密的助手、堂弟皮埃尔·S·杜邦与克尔曼争夺公司控制权的斗争开始了,这是三位堂兄弟争夺战的第二个回合。 此时,自负的克尔曼打算参加总统竞选,无意于公司的业务,提出将自己手中的公司股票卖掉,这个机会大大刺激了皮埃尔的野心。 他四处奔走,最后在摩根公司得到了850万美元的贷款,于 1915年2月买下了究尔曼的全部股票,总计6300股,共付1390万美元。 这件事他瞒过了此时重任公司财务委员会委员的艾尔弗雷德,做得干净利落。 至此,皮埃尔·S·杜邦成了杜邦公司第6任总裁。 这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皮埃尔未任总裁之前,他已经是公司的实际统治者了。 他和杜邦公司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就卷了进去。 他通过摩根公司向英国政府贷款,从而履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炸药合同。 1914年8月12日下旬,英国及其盟国向杜邦公司订购了2162万磅炸药。 到1915年杜邦公司净收入5740万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 1915年,杜邦公司联合一些企业家、银行家建立了“国家安全同盟”促使美国参战。 他们对反对派的国会议员进行了种种恶毒攻击。 杜邦家族的参战主张与威尔逊总统扩展国际市场的观点是一致的。 1917年,美国国会对德宣战,杜邦家族发大财的机会终于到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杜邦家族获得了十多亿美元的毛利。 大战使杜邦公司从美国的第三流工业公司一跃而居首位,协约国的炮火所用的炸药的40%是由它生产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1000万士兵死亡,2000万士兵受伤,1000多万平民丧生。 美国的死伤人数分别为 13万和20.34万。 战后,美国出版过一本攻击杜邦家族靠军火发家的畅销书,书名为《死亡贩子》,这对杜邦来说真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皮埃尔就预料到战争总有一天要结束,战争财不能永久地发下去,他指示公司新成立的发展部考虑新路子。 在该部的建议下,皮埃尔买下了几家化学行业的工厂,使公司的经营多样化。 1915年买下了制造真漆、火棉塑料、搪瓷的阿林顿公司;1916年买下了费尔菲橡胶公司;1917年买下了制造染料、油漆、清漆和重化学产品的哈里森兄弟公司。 以后,他又盘进了另外五家化学公司。 1915年9月16日,处于资本耗尽、销路大减困境中的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一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杜兰特邀请皮埃尔参加公司董事会会议。 会议讨论的中心是新董事会的成员问题。 由于皮埃尔已经控制了通用汽车公司的3000股,所以被聘为该公司董事长。 同时皮埃尔还将杜邦公司的三员干将拉进董事会。 这样,杜邦家族成为操纵通用汽车公司的巨人。 1920年,战后经济衰退,商人大批退货,通用汽车公司股票暴跌。 11月,杜邦公司抓住时机让摩根财团改造500万美元的债券,买下了杜兰特名下的全部股票。 12月1日,皮埃尔·杜邦成了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 在此之前他已是董事长,现在身兼二职,完全掌握了通用汽车公司。 1919年4月,皮埃尔已经辞去了杜邦公司总裁,接替他的第7任总裁是他的亲弟弟伊雷内·杜邦,但皮埃尔仍以董事长身份继续留在公司,伊雷内上任不久,20年代就开始了。 20年代可谓是杜邦家族对美国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时代。 在此期间,杜邦家族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帝国。 这个帝国所囊括的不只是化学品和汽车,还包括美国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与和平。 军火大王杜邦家族的兴旺发达、财源茂盛是和其传统的统治方法有紧密关系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杜邦家族中的十几个核心人物每年各自有100多万美元收入,而杜邦工厂工人的工资是每天1美元。 从公司成立到1910年,有400多名工人死亡,数千名残废和受伤。 而仅在一战期间的几年中就有347人丧生,受伤的人数根本没有记载。 更令人发指的事件还有:1924年到1925年间,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合伙开办的迪普沃特工厂,因生产毒气四乙铅而使8名工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害。 这一切都是杜邦公司强迫工人加紧从事易爆品、危险品的生产而缺乏起码的保护措施造成的。 杜邦公司不允许工人成立工会,更不允许他们罢工。 公司没有工会,却有一支1400人的私人警察兼特务队伍。 这些人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前警察局长训练,被杜邦家族雇用。 数百名特务被精心安插在工厂中,任何对战争或公司待遇、工作条件不满的人立即会被说成是“外国间谍”或“共产党分子”而被清除。 另外,公司主管可以随心所欲地、大批地解雇工人。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军火生产开始降温。 圣诞节前,皮埃尔一下子解雇了3.7万工人。 到战争结束时,他又解雇了近7万人。 这些曾为杜邦家族流过血汗、创造了惊人财富的无产者一夜之间被公司抛弃,生计没了着落。 杜邦公司实行严格的等级工作制,使雇员彼此不相往来。 熟练工人被作为工头加入资方的行列,并靠这些人建立所谓的“劳资协议会”。 公司对全体员工灌输“你是一个杜邦人”的自豪感,再用入股计划加强这种观念。 这些做法与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十分相似。 1932年的大选结束了。 纽约州州长、民主党人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战胜胡佛,登上了总统宝座。 当然,正如人们知道的那样,这个胜利主要应归功于杜邦家族代理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拉斯科布。 他经过4年努力建立起一个以城市为基础的政党,并资助该党渡过困难时期,使其得到了城市平民的支持。 1933年,是罗斯福推行“新政”的第一年,他得到杜邦家族的普遍支持。 然而到了1936 年1月,为了使自己再次当选总统,罗斯福摆出了“正义化身”、“民众代表”的姿态,向美国的主要军火制造商杜邦家族开火。 在国会联席会议上,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在34个月内,已建立了新的民众权力机构。 在一个人民的政府手中,这种权力就可能为人民的自由制造镣铐。 ”然而,罗斯福的反击不久就停止了。 1937年6月,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出现在全国报刊上:罗斯福总统的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与杜邦家的埃塞尔·杜邦小姐的婚礼在杜邦家举行,总统和夫人亲抵特拉华参加。 这一事件表明美国最有权势的两大家族休战,同时也是以杜邦家族为代表的大财阀最终战胜政府的标志。 经济崩溃,战争在即,政府决不能开罪大财阀,因此率先打出白旗,放宽了对大公司的限制,决定对其减税。 罗斯福政府完全推翻了它早已制订的税收政策,从而动摇了“新政”结构的基础。 战争是被称为“死亡贩子”的杜邦家族发财的好机会。 小战小发,大战大发。 1939年,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机会又来了。 1940年,杜邦公司向英国和德国提出了一个无烟火药工厂的预算,6月4日轴心国批准了这笔预算,并签订了一项合同,同意资助全部工程。 7月,罗斯福政府向杜邦公司订购了价值 2000万美元的无烟火药。 为了生产这批火药,杜邦公司被授权以2500万美元建造并管理一家新厂,其产量将达到全国火药总产量的3倍。 杜邦公司第8任总裁拉莫特·杜邦高兴地说:“他们需要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好,让他们付出相应的高价吧!”1940年,杜邦公司第6任总裁皮埃尔·杜邦的妹婿之弟、52岁的沃尔特·S·卡彭特被公司选中,出任公司第 9任总裁。 此人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出身,而且办事果断敏锐、有很强的社交能力。 时值“二战”,正是这种人物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在他的领导下,杜邦公司生产了40.5亿磅的火药,占战时全国总产量的70%,比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产量增加了3倍。 与一战不同的是,杜邦的非火药生产和营业利润更大,这些非火药生产大多也是军用的。 杜邦的尼龙降落伞、蚊帐、油漆、染料用于军舰、军服,防冻液用于军车,等等。 1940年,杜邦公司的营业利润为1亿美元,1941年猛增到1.58亿美元。 另外,1941 年杜邦公司还从通用汽车公司的红利中捞到了3700万美元。 在1941年至1945年的军工生产期间,杜邦公司获得了7.41亿美元的巨额营业利润,3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43 年,杜邦公司盘进了制造X光和荧光镜的帕特森屏幕公司,并开始买进最大的军工承包商之一波音公司的股份。 1944 年,艾尔弗雷德·I·杜邦家族在佛罗里达州增加了其第15家银行——美国国家银行,使其总财力上升到2.59亿美元。 在北美航空公司,杜邦家族获得了惊人的利润:该公司营业利润从1940年的0.1亿美元上升到1944年的0.87亿美元。 1940年2月,一批物理学家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的爱因斯坦博士的联合下,写信给罗斯福总统,要求政府支持他们的核能研究工作。 1941年底,罗斯福决定成立特别研究小组,其成员全是美国一流的物理学家。 1942年6月,这个计划命名为“曼哈顿工程”,归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领导,两个月后,杜邦公司研究室的库帕博士也成为这个小组的一员。 刚上任的格罗夫斯将军找到了杜邦公司总裁沃尔特·卡彭特,要求杜邦公司在田纳西州建造并管理一家秘密工厂,旨在成批生产原子武器的材料。 杜邦是化学公司,政府却将主要依赖物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的工厂委托办理,为的是保密,同时反映出杜邦公司的实力和与政府的关系。 思维敏捷的卡彭特意识到新兴的核工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马上答应接受这项工程。 曾为杜邦公司做出许多技术上的贡献的化学家、公司董事克劳福德·格林沃尔特代表杜邦领导这项工作。 从此,研制世界上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实际工作主要成了杜邦的职责。 在铁丝网和士兵的包围保护下的秘密车间里,终于制成了原子弹。 尽管专利权是政府的,但实际知识却属于杜邦家族。 他们得到了极为宝贵的情报资料。 两年半后,杜邦的“杰作”使长崎、广岛被可怕的蘑菇云吞噬了。 1948年,杜邦公司第7任总裁伊雷内·杜邦的女婿、“曼哈顿工程”中杜邦的最高负责人克劳福德·格林沃尔特接替了卡彭特,成为杜邦公司的第10任总裁。 1950年5月,格林沃尔特出席国会原子能联合委员会,与政府签订了一份关于发展氢弹并投入生产的合同。 和其它三家承包商一起,杜邦每年接受原子能委员会25亿多美元的“补偿费”。 几年前杜邦独揽原子弹制造时接受的“补偿”至今仍是未知数,但其参与“两弹”生产而从中大大发财是勿庸置疑的了。 二战以后,杜邦家族与政府的关系日渐好转,很多杜邦的代理人和伙伴进入了政府。 1950年夏,朝鲜战争爆发,杜邦公司又成了美国政府大批军火订货的巨头之一。 1950年杜邦公司获得了13.3%的年利,在通用汽车公司里比这更高。 战争结束后,与杜邦公司关系密切的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查尔斯·E·威尔逊成了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防部长,这给杜邦公司带来了许多好处。 虽然化学工业产品中只有5.3%用于军事,可是到1960年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研究工作需要的全部费用的20%以上,是由国防部直接提供的,杜邦公司因此大大受益。 在其它行业,杜邦公司认识到军备竞赛可以使自己发财。 公司第7任总裁伊雷内·杜邦的女婿科尔盖特·达登任董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和干船坞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造船公司之一,其收入的约80%来自军火合同。 亨利·B·杜邦是北美航空公司的控制股东,格林沃尔特是波音飞机公司的董事,这时都赚了大钱,因为他们是1957年接受新防务合同最多的五家公司中的两家。 尤金·E·杜邦任董事长的非利普斯石油公司二战后放手大干,财产从3.32亿美元增加到10.3亿美元。 加上国防部与雷明顿武器和美国橡胶公司签订的其它一些合同,杜邦家族在50年代冷战中取得的利润就十分可观了。

标签: 史上最令人发笑的股票失误 金融界的喜剧救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