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大震荡:波动加剧,投资者进退两难

admin 55 0

近期,股票市场持续震荡,大幅波动让投资者忐忑不安。

波动加剧

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波动加剧明显。

  • 上证指数从最高点3731.69点跌至最低点3373.56点,跌幅9.88%。
  • 创业板指数从最高点3545.61点跌至最低点2836.77点,跌幅19.96%。
  • 个股表现更是分化严重,涨跌停板频繁出现。

原因分析

股票市场大震荡的原因有多方面:

  •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受疫情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对股票市场信心造成打击。
  • 美联储加息预期: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对新兴市场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 地缘政治因素:俄乌冲突、台海局势等地缘政治因素不确定性增加,也影响了投资者情绪。

应对策略

面对股票市场大震荡,投资者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 保持冷静:市场波动是常态,投资者应保持冷静,避免恐慌性抛售。
  • 理性判断:对市场消息和分析加以理性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 长期投资:在市场

大盘震荡是什么意思

大盘震荡是指股票市场价格快速波动或波动幅度较大,市场投资者情绪波动和市场信息影响是大盘震荡的主因。 大盘震荡会导致投资者情绪不稳定,投资风险增加,更需要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应对策略。

大盘震荡一般发生在宏观政策、市场风险、公司业绩等重要信息公布前后,由于市场持续等待、思考和分析,投资者纷纷变卖股票,导致股票市场价格快速下跌或上涨形成了一种波动情况,市场因此产生过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加剧了大盘的波动。

大盘震荡的存在和发生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同时也对整个经济下滑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投资者需要时刻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公司业绩情况,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并结合自身资产和投资需求合理规划投资组合,以期达到风险控制和收益最大化的效益。

震幅股票震幅简介

震幅在股票市场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如同股价能量的直观反映。 在低位,震幅的增大往往被视为积极信号,表明市场活力充沛。 然而,在高位时,震幅过大则可能预示着风险,暗示着市场投机行为的加剧和游资的活跃。 当市场震荡幅度开始收窄,这表明投资者行为趋于理性,投机性减弱,股票价格波动趋于稳定。 这种变化有利于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的发挥,可能不是投资价值的突然提升,而是股票市场本质回归的表现。

这种回归并非全然利好或利空,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股价波动进行投机的投资者来说,可能会觉得不适应,因为他们依赖的波动性正在减少。 总的来说,市场震荡幅度的变化是一个市场动态的信号,它揭示了市场环境的转变,提醒投资者要重新评估投资策略。

扩展资料

股票中的震幅是指该股票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低价与最高价之间差距的幅度。 如一只股票股票震幅,9:30分一开盘,就封在涨停板,上涨10%,到下午3点收盘时,突然跌停,又下跌10%,那么,计算这只股票当天的震幅就是20%。

为什麽最近中国的股市起伏波动较大?

这个问题给人留下的回答空间挺大的,简单的给你介绍一下咱们国家的股票市场。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积极性不断提高,制度性建设日趋完善。 但股票市场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较为明显。 2007 年股票市场看似迎来了发展契机,股权分置改革初具效力,但 2008 年随后进入蛰伏期,股市发展陷入困境。 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一)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股市和宏观经济之间缺乏联系1 、投资能力较弱,存在投机行为过度现象目前股票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市场上短线投资行为较普遍,主要体现在股票换手率较高,与西方国家相比, 2004 — 2007 年我国股票换手率普遍高出 5 — 10 倍。 投机行为盛行往往是股市出现动荡的直接原因之一,沪深股指从 2003 年开始反复涨停,上证指数在 2007 年创下了历史最高的 6124.04 点,随即开始下行,一度跌至近期最低点 1664.93 点。 至 2008 年 12 月,上证指数较长时期在 2000 点左右徘徊。 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 2 、融资者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不多相比而言,国内股市融资能力普遍不强。 据统计,仅 2005 年我国 69 家境外上市公司筹资额就达 206.5 亿美元,为沪深两市 2003 年、 2004 年首发募资总额 800 多亿元人民币的约 2 倍。 2007 年 11 月以来,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水平更是急剧下降。 从 2008 年新股发行情况来看,新股从价格到数量都没有达到预期筹资的目的,甚至从 2008 年下半年起,新股发行变得较为困难。 而且,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手段不多,除了从银行贷款和直接获取发行资格而获得直接融资以外,没有更多其他的融资手段,这进一步加剧了融资能力的弱化。 3 、资源配置功能低效,股市和宏观经济缺乏必要的联系由于股权结构形式单一并缺乏流动性、上市公司产业分布不尽合理等因素,导致股市资源配置功能低效。 同时,二级市场交易量和规模起伏过大,突出表现在一些 ST 股票虽然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但市盈率却非常高,甚至达到 60 — 100 倍。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我国股市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却未能充分体现,股票市场的资源被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因素消耗殆尽,股市和宏观实体经济出现了脱节现象。 4 、股市功能缺乏财富效应,居民财产转移渠道存在风险虽然 2007 年我国股市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但也未能解决股市总体回报率较低的趋势。 2008 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更是造成居民财富较大幅度缩水。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这固然鼓励了居民积极参与股市的发展,但目前股市缺乏使居民财富增值的持久能力。 (二)股市结构存在缺陷,股市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1 、“政策市”阻碍了股市发展的有效性目前股市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股市的发展目标需要随政府的发展思路而不断变化。 这种反复波动的状况不仅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还会打击股市参与者的积极性,往往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股市发展出现过度繁荣,进而产生大量的股市泡沫,一旦这种泡沫被挤压,股市便会迅速萎缩;二是股市发展持续低迷时,股市价值被低估,对投资者吸引力降低,股市将在很长的时期内难以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2 、“企业圈钱”行为未得到有效控制,私利行为妨害了股市的公正性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公关实现上市,是目前股市结构中存在的最大痼疾。 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上市公司成为一方政府获得税收利益的主要保证,这一点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以这种标准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上市不以盈利多少为准绳,而是以利益为出发点,企业圈钱行为严重,各种虚假行为、不诚信行为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公害,而且我国没有对这些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 近年来,企业圈钱行为被屡屡曝光,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银广夏、琼民源事件到最近的国美事件,企业利用上市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 3 、机构投资者坐庄行为加剧了股市的混乱局面国外经验表明,对机构投资者进行有效管理会减少股市的震荡。 而我国由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机构投资者常常利用资金优势对股市进行操纵。 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培育和壮大,股市投资资金已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的投资动向直接引导着市场走势。 由于我国目前价值欠缺的基本模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机构投资者奉行的以(本栏目策划、编辑:曹敏)价值来定盈利的思想难以行得通。 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会采取操纵信息、操纵交易等手段来获取高额回报,更有甚者,还会与企业相互串通,通过获得内幕消息共同汲取散户的经济利益。 (三)股市内部环境恶化,制度缺失现象严重我国股票市场内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建设目标导向存在误区,造成股票市场环境恶化。 追溯到股市初期的建立过程,可以发现我国成立股票市场是为解决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一种权宜之计,这种定位造成股市发展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 因此,那些质量不高的上市公司成为了股市主体,为了扶持这些国有企业,股市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均受到了严重损害。 二是股权分置造成股市参与者利益严重不均衡,股市长期偏离正常价值。 由于存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股市参与者的风险和收益存在严重不对等的局面,集中表现在同股不同利现象。 同时由于流通股所占比例过大,影响股票价格的真实性。 虽然 2005 年已经开始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目前来看,大小非的减持力度和价值定位都未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同时,减持过程中也存在着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现象。 三是退市制度不健全,风险制度欠缺,股市环境难于净化。 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实现退市有利于净化股票市场的环境,但我国目前还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退市制度作为企业可以退市的依据。 从我国退市制度的现状来看,退市标准和程序在《公司法》、《证券法》、退市办法、上市规则中都有所规定,但存在不科学、不统一、相互矛盾等问题。 同时,我国股市风险制度不完善,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措施。 从我国股市设计的总体思路来看,风险制度被忽视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风险防范措施较为缺乏、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不足等方面。 (四)外部环境治理效率低下,股市持续健康发展难以得到保障我国股市外部环境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执行力度有待提高。 即使我国一直以来大力改革了很多的法律制度来保护股票市场发展,但总体来看,实施的时机仍较为滞后,而且没有实施配套措施,效果并不明显。 二是信用制度尚未健全,参与者利益受侵害现象严重。 近两年中小股东的利益一再被提及,主要是中小股东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大股东总是利用自身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来谋取暴利。 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企业信用等级和监管实施办法,因此,为大股东利用自身优势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行政干预过多,股市难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制。 股市建立以来,我国政府反复救市、不停托市,都为股票市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政府这种行为一方面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使市场丧失了优胜劣汰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功能。 二、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现状的相关建议(一)进一步完善股市投融资功能,强化收入分配功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完善投融资功能应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优先安排有优质资源的企业上市。 为使市场回归到应有的稳定状态,应适当召回部分在海外运作较为出色的公司,带动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减少市场投机行为。 同时,阶段性的改进配额制,对那些确属需要国家扶持的行业和地区仍保持适当的配额制,而对于纯属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上市来谋取利益的地区应予以取消配额。 强化收入分配功能,首先要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的多样性来降低居民收入风险;其次要建立公正、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居民在信息不对称过程中做出的不理智行为,并有效防止操纵市场行为。 市场的核心功能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应建立和规范股票定价制度和发行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 (二)优化股票市场结构,加强监管,杜绝市场上违法行为的发生首先,摒弃当前政府的托市行为,尽量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适当界定政策与市场的边界,消除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现象。 市场的问题交由市场解决,但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应果断采取措施应对。 其次,加大对违规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的惩戒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 对多次违规的上市公司,除给予一定罚金外还应按情节严重程度诉诸于司法处理。 最后,强化政府监管的独立性,减少政府因为利益重叠而削弱其公正性的根源,使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处于超然独立的位置。 为实现独立性,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措施,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三)完善市场目标,推进市场改革首先,改进股市建设目标。 真正使原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目标转变为为优质企业服务、为国家宏观经济服务的目标上来。 其次,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平稳运行。 从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看,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实现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使大股东更加关注公司业绩,中小股东也可以采用间接方式来实现自身权利。 同时必须根据股市发展态势来决定是否提高股市的对价水平,以确保投资者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第三,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 退市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质量,减少那些效益较差、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占用股票市场资源。 同时,加强股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行业风险评估制度、金融工具风险评估制度等。 (四)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保证外部环境良好运行首先,进一步建立健全股票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因为好的法律制度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关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社会中介机构相关制度和政府监管等制度。 其次,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 主要是市场参与者信用评级制度、信用档案制度等。 最后,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将政府的主要职能限定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负责法规、法律的建设和股市建立的总体思路和方针。

标签: 股票市场大震荡 波动加剧 投资者进退两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