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投资者的终极指南:在哪购买股票,最大化您的回报

admin 2 0

前言

欢迎来到精明投资者的终极指南!在投资领域,知识就是力量,而本文旨在为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策略,以明智地投资股票并最大化您的回报。

第一章:在哪里购买股票

证券交易所

  • 上市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
  • 著名的证券交易所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 和纳斯达克 (NASDAQ)。

网上经纪商

  • 网上经纪商提供在线平台进行股票交易。
  • 它们通常提供较低的费用和更便捷的访问性。

直接注册系统 (DRS)

  • DRS 允许投资者直接持有股票,绕过经纪商。
  • 它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但手续费通常较高。

第二章:选择股票

基本面分析

  • 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管理层和行业趋势。
  • 关注财务指标,如收入增长、利润率和债务水平。

技术分析

  • 利用图表模式和历史价格数据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
  • 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和相对强弱指数 (RSI) 用于识别趋势和交易机会。

价值投资

  • 寻找价格相对于内在价值来说偏低的股票。
  • 重视长期增长潜力和合理的估值。

成长型投资

  • 投资于高增长潜力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公司。
  • 通常具有更高的风险,但也有潜力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第三章:投资策略

定期定额投资 (DCA)

  • 定期投资相同金额,无论市场状况如何。
  • 平均投资成本,降低因市场波动而产生的风险。

价值平均成本 (VAC)

  • 当股价下跌时购买额外的股票,以降低平均成本。
  • 适合长期投资者并在熊市中表现出色。

动量交易

  • 顺势操作,在价格上涨时买入,在价格下跌时卖出。
  • 需要密切监控市场并快速决策。

对冲策略

  • 使用期权、期货或其他工具来对冲投资组合风险。
  • 允许投资者在市场动荡期间保护利润或限制损失。

第四章:风险管理

分散投资

  • 投资于不同行业、公司规模和资产类别的多种股票。
  • 降低任何单一投资面临的集中风险。

设定止损单

  • 在特定价格水平上放一个订单,如果触发,将自动出售股票,以限制损失。
  • 保护投资组合免受重大损失。

管理情绪

  • 投资者往往容易受情绪影响,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 制定一个计划并坚持下去,避免在市场波动期间做出冲动反应。

第五章:税收优化

合格退休账户 (IRA)

  • 在 IRA 中的投资收益免税,直到提取时才缴纳税款。
  • 有助于长期税收递延。

401(k) 计划

  • 雇主发起的退休计划,允许税前投资。
  • 雇主匹配等福利可进一步增加储蓄。

股息再投资计划 (DRIP)

  • 允许投资者使用股息收益购买更多股票。
  • 有助于复合增长,无需额外的投资。

结论

通过遵循本指南,您将具备成为精明股票投资者的知识和工具。记住,投资涉及风险,但通过明智的选择、有效的策略和适当的风险管理,您可以最大化您的回报并实现您的财务目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并不构成财务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请务必咨询合格的财务专业人士。


投资者为何应该有一个全球视角对他们的投资?

透视巴菲特式投资心理:招招针对人性弱点 巴菲特法则是沃伦•巴菲特42年成功投资生涯一直秉持的不二法则,核心精髓包括价值投资、边际安全原则、集中投资组合、长期持有股权等,秉持巴菲特法则的投资者如凯恩斯(Keynesian)、芒格(Monger)等都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 考虑到美国股市在过去20年增长10倍的大牛市背景下,仍然有90%的投资者未能盈利的严峻事实,长期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历史证明巴菲特法则是投资界的黄金法则。 然而,尽管巴菲特法则为广大投资界人士所熟知,但成功应用巴菲特法则获得成功的人还是凤毛麟角。 其原因到底何在? 巴菲特法则执行的最大难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本性的理解与超越,二是对投资价值判断的专业性。 前者涉及人类心理的奥秘,后者涉及对股票背后商业运营的洞察力(将另文论述)。 任何投资市场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在推动,因而对他们心理的研究是洞察投资市场的独特视角。 直觉判断与四大错觉思维 “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 ” 巴菲特还坚持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他承认自己不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和评价它们 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人类的直觉,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心灵活动有其自身原因,而理性却无法知晓。 ”人类的思维、记忆、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行的,一个是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另一个是无意识和自动的。 我们的所知比我们知道自己所知的还要多。 直觉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基因优化的结果,是人类反应及处理问题时的心理捷径。 股市中恐惧、贪婪、乐观、悲观等情绪均是无意识的自动的直觉反映,是人类的本性。 为什么人们会疯狂地追涨(贪婪)、杀跌(恐惧)?为什么股市不断重演非理性繁荣与非理性萧条的循环?就是因为直觉和本性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直觉判断一方面节省了人类的心智资源,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带来了错觉思维。 由于直觉存在敏感性、即时性、既定模式反应等特征,直觉在进行判断与决策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事后聪明偏见、过度敏感效应、信念固着现象、过度自信倾向等错误思维,这在股市投资决策中充分反映了出来。 1.事后聪明偏见 所谓事后聪明偏见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利用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 “事后诸葛亮”就是指这一现象。 人们往往会忽视事后理解的天然优势,而进一步贬低事前决策的复杂性与难度。 事后聪明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一错觉思维使人们倾向于高估自身的能力,而低估他人的能力。 巴菲特在投资中尽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对伯克夏•哈撒韦的投资(当年主要以纺织业为主)给了巴菲特非常大的教训,20世纪80年代他被迫将持续亏损的纺织业务关闭。 这形成了巴菲特非常重要的投资准则,即投资于保持一贯经营原则的公司,避开陷入困境的公司。 不要高估自己,指望自己比该公司的经营者做得更好,能够扭亏为盈。 “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巴菲特承认,“但是我们学会了如何避开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 ” 2.过度敏感效应 过度敏感效应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高估与夸大刚刚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因素,而低估影响整体系统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作出错误判断,并对此作出过度的行为反应。 敏感能使人们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加快对此的反应速度,但也会加大反应的幅度,使反应过分。 以美国“9•11”事件为例。 “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毁纽约世贸双塔的情景极大刺激了美国公众的神经,于是人们大大高估了航空旅行的危险性,倾向于选择其他旅行方式,美国航空业随之进入大萧条期。 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即使考虑到“9•11”事件的航空灾难,航空旅行也是所有旅行方式中最安全的,其事故率是火车旅行的三分之一。 过度敏感效应在股票市场投资中反映得淋漓尽致,在股市上涨时,人们往往过分乐观,倾向于相信大牛市是永无尽头的,于是过分推高了股票价格;而股市下跌时,人们往往过分悲观,倾向于相信大熊市是不可避免的,于是过分打压了股票的价格。 巴菲特认为正是人们的非理性行为使得股票价格围绕其价值进行过分的波动,为投资带来机会。 他认为好的投资者应当利用这一现象,在别人贪婪时恐惧(1969年当巴菲特发现股票市场中人们已经陷入疯狂时果断抛售了所有股票,并解散了投资基金),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1973、1974年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进入熊市后,巴菲特又逢低分批建仓成功抄底)。 巴菲特认为,“股票市场下跌在某种情况下不是坏事,投资机会正是从投资退潮中显露出来。 ” 3.信念固着现象 信念固着现象是指人们一旦对某项事物建立了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它建立了一个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人们的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证据与信息出现时他们也往往视而不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越是极力想证明自己的理论与解释是正确的,就越是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封闭。 信念固着现象是股票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股票投资者往往倾向于预测股市的涨跌与股票价格的波动,各类证券分析机构也通过预测股价波动获取收益。 然而,人们往往会落入信念固着的思维陷阱,在满仓时忽视下跌信号的出现,而在空仓时忽视上涨因素的累积。 巴菲特看透了这一思维误区,主张理解投资与投机差异,认为应理性投资而不应非理性投机。 应当说,这就是巴菲特法则的思想精髓——价值投资。 凯恩斯、格雷厄姆及巴菲特都曾解释过投资与投机的差异。 凯恩斯认为:“投资是预测资产未来收益的活动,而投机是预测市场心理的活动。 ”对格雷厄姆来说,“投资操作就是基于透彻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能获得满意的回报。 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机。 ”巴菲特相信:“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所关注的就是资产——在我们这里是指公司——未来的发展变化。 如果你是投机者,你主要预测独立于公司的价格变化。 ”以上述标准来看,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一个投机气氛浓厚的市场。 4.过度自信倾向 过度自信倾向是指人们在对过去知识进行判断中存在智力自负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对目前知识的评价和未来行为的预测。 尽管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出过错,但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仍然相当乐观。 造成过度自信倾向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往往倾向于在他们完全正确的时刻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从而认为这只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与他们的能力缺陷无关。 过度自信倾向几乎影响了每一个人,约翰逊的过度自信造成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尼克•里森的过度自信造成了百年巴林银行的倒闭。 可以说过度自信倾向是人类理性决策的最大敌人,这一倾向还容易使人们产生控制错觉,就如赌徒,一旦赢了就归因于自己的赌技与预见力,一旦输了就认为“差一点就成了,或偶然倒霉”。 而从理性角度来看,进行赌博与购买彩票从概率上来说是一场必输的游戏,然而还是有无数赌徒与彩民由于控制错觉而沉迷于此。 真正摆脱过度自信倾向,超越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人都坚信自己能够判断出大盘的涨跌趋势,并通过“逢低买入与逢高卖出”来获取收益,自己的收益将远远超出大盘指数的涨幅。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据统计90%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投资收益落后于大盘指数的增长,尽管这一统计数据是如此明显的证据,人们还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成为那部分10%的投资者,而拒绝接受傻瓜似的股指基金组合,认为这是对自我智力的羞辱。 巴菲特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为大盘是无法预测的,能够把握的是对股票背后公司价值的评价与未来收益的预测,因此他从不期望于通过预测大盘来获益。 此外,巴菲特还坚持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他承认自己不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和评价它们。 在伯克夏•哈撒韦公司1998年年会上他说:“我很敬佩安迪•格罗夫和比尔•盖茨,而且希望把这种敬佩通过资金支持他们转化成行动。 但是说到微软与英特尔,我不知道十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且我也不喜欢玩那种对方占优势的游戏。 我花所有的时间考虑技术,但我仍然可能是分析这个行业的第100、第1000甚至第个聪明的人。 确实有人能分析这个行业,但是我不行。 ” 从众与群体极化 他不仅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独立思考,还在被投资公司中重用抵制行业惯性的经营者 从众是指人们受他人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信念。 旅鼠行动是经典的从众案例,这种生长在北极的小动物每当种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会集体跳海,自杀身亡。 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从众研究试验中,人类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从众倾向。 从众可以引发群体极化效应,即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可以强化群体成员最初的观点与信念。 群体极化效应的产生原因有两条,一是群体成员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与信念的一致,以获取群体对他的认可及团体归属感;二是群体成员在对需要决策的事件拿不准的时候,模仿与顺从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往往是安全的。 从众与群体极化效应在人类的投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人们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当大多数投资者都陷入贪婪的疯狂而拼命追涨时,很少有投资者能冷静而理智地抵制购买的诱惑;而当大多数投资者都陷入恐惧之中而拼命杀跌时,也很少有投资者能抵制抛售的冲动。 这种从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然而,明智的投资决策往往是“预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决策,大家都看中的热点板块的投资价值通常已经提前透支了,而聪明的投资者一般会不断观察与跟踪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当它的股价下跌到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时(被大多数投资者忽视),就会果断吃进。 很显然,这样做不仅需要专业的价值评估水平,更需要抵制从众压力的坚定意志与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气。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经教导他要从股市的情感漩涡中拔出来,要发现大多数投资者的不理智行为,他们购买股票不是基于逻辑,而是基于情感。 如果你在正确的判断基础上获得符合逻辑的结论,那么不要因别人与你的意见不一致而放弃,“你的正确或错误都不会是因为别人和你不一致,你之所以正确是因为你的数据与逻辑推理正确。 ”巴菲特遵循了老师的教导,他不仅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独立思考,还在被投资公司中重用抵制行业惯性的经营者,并将抵制行业惯性作为他所归纳的12条最重要的投资准则之一。 在对Notre Dame商学院的学生发表演讲时,他归纳了37家投资银行的失败原因:“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结局呢?我来告诉你们,那就是愚蠢的模仿同行的行为。 ” 根据合理的数据与逻辑得出的理性判断,从不为他人的观点所动;他只投资于自己搞得懂的产业与公司,在公司调研上亲力亲为,从不借助他人的判断。 他将投资活动比喻为打 棒球,他认为投资比打棒球容易,打棒球是没有选择地击打投过来的每一个球,而投资只需要选择击打那些最有把握击中的球就可以了,合适的球没投过来之前你只需要躺着休息就可以了。 可以说,巴菲特是少数有理性与勇气爬出虚假信息洞穴获得理性光明的人。 信息洞穴与事实真相 他从不阅读华尔街的所谓权威证券分析,也不热衷到处收集影响股市的小道消息 国外一些研究 伊拉克问题的专家指出,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出身平民,精明能干,通过奋斗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 但他作出了两次关键性的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次是入侵科威特,这是基于美国不会武力干预的判断;第二次是在核武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这是基于对自身武装力量的过高估计。 为什么像萨达姆这样精明的人会犯这种错误呢?专家分析,萨达姆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洞穴人,他所接触到的信息都被伊拉克高级官员所垄断,而这些官员往往或是依据自身利益来歪曲、加工与屏蔽信息,或是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以此保住官位。 于是萨达姆呆在虚假信息的洞穴中,看不清洞穴外的事实真相,作出基于错误信息的错误判断与决策也就理所当然了。 投资者是典型的信息洞穴人,投资市场上活跃着交易所、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公募与私募基金、证券公司、普通股民、投资咨询机构、媒体、银行、律师及审计事务所等主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每个个体都处于食物链的某一个环节,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时常有意识或下意识地发布、制造、夸大、歪曲信息。 由于信息发布者“裁剪”信息的内容,不少人被虚假或片面信息所操纵,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典型的事例是上市公司高管与庄家相互勾结,配合庄家对股价的操纵而制作财务数据、发布虚假消息,最终受损的是普通散户。 此外,普通投资者对庞杂信息的识别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更容易受到愚弄。 例如前一阶段我国拟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的紧缩效应就被高估,而我国今年上半年看似不高的CPI指数(3.2个百分点)使普通投资者低估了通胀的可能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CPI指数的构成比例不合理所致。 巴菲特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从不阅读华尔街的所谓权威证券分析,也不热衷到处收集影响股市的小道消息,同样不天天紧张地盯着盘面的变化,这使得他的投资工作非常轻松,他有时甚至在家中一边享受天伦之乐、一边工作,美国股市上世纪80年代末崩盘的那一天他甚至无暇关注股市。 巴菲特只相信自己 如何应对人性的弱点 在可能的情况下延迟投资决策的时间,避免一切冲动情形下的决策行动,应当是保持理性与明智的有效方法 客观地说,直觉、从众等人类本性并不是绝对的缺点,我们的主观体验是构成人性的材料,它是人类对艺术和音乐、友谊与爱情、神秘性与宗教体验的感受源泉。 但必须承认,上述人类本性会造成错觉思维、错误判断和错误行为,这一现象在投资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 巴菲特法则的核心并不是他所创立的12条投资法则,任何所谓投资真经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灵,只有其背后的真正原则与规律才会永恒,巴菲特在投资活动中对人性心理弱点的克服与利用正是这种永恒的法则与逻辑。 人性之所以被称为人性,就是因其源自于自身并难以克服,但仍然有应对之道,人们可以从态度、反思、试错与时间四个维度来修炼自己,克服人性弱点,获取满意的投资收益。 首先,正确的态度是克服心理弱点的基础。 我们应当正视与承认人类具有局限性这一事实,这种对人类能力的自谦与怀疑是科学与宗教的核心所在。 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对此有精彩的论述,“科学同样包括直觉和严格检验的相互影响。 从错觉中寻找现实需要开放的好奇心与冷静的头脑。 以下观点被证明是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 ”在投资活动中树立这一态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保持中庸避免极端。 如果不能保持好奇与开放的心态,就不能最大限度获取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也就不能及早发现环境的转变与新的规律的形成,也就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而如果不能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信息,就容易受到他人的蒙蔽与操纵,从而陷入无数的投资陷阱。 其次,反思是克服心理弱点的方法。 正如苏格拉底的旷世名言所说:“不加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反思与总结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提升投资活动与投资决策成功率的重要方法。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认识到,“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 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 ”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事情,在做任何投资决策之前,不要先入为主与过分自信,务必从反对这一投资决策的角度进行思考,试着提出反对的道理与理由,或是咨询其他投资人的意见,尤其重视反对者的意见,这种反思与多重思考会极大地完善、丰富与修正你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 再次,试错是克服心理弱点的手段。 人类是有限理性的,而投资市场是错综复杂与不断变化的,人们不可能穷尽投资决策所需的一切信息与规律,因此有效检验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手段就是试错,对可能的投资方法与对象进行尝试性投资,将投资手段与方法放到实践中进行检验。 对试错的批评可能在于两点,一是认为试错的代价过于高昂,二是投资的时效性,当发现投资机会时该机会已丧失。 对第一种批评的对策是将降低试错筹码,当确认投资决策有效时再进行大笔投资;对第二种批评的对策是试错检验对象的选择,不是具体的投资对象(如具体的股票),而是投资的规律与哲学的检验(如高科技股票的投资规律)。 最后,掌握投资决策时间是克服心理弱点的补充。 人类的心理本性具有极强的时间敏感性,在理性与感性的斗争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性往往由强变弱,理性往往由弱变强。 人类大多数的错误都是出现在一时冲动的情形下,人们常常会在一时冲动下做了某种行为,事后又追悔莫及。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事情刚刚发生之时,会夸大导致事情发生的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造成思维偏见与决策失误。 这在人类投资活动中也很常见,大涨与大跌都会在发生之时极大地刺激人们的神经,调动人们的情绪,使人们产生买入与卖出的冲动,而冲动情况下作出的投资决策往往是不明智的。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延迟投资决策的时间,避免一切冲动情形下的决策行动,应当是保持理性与明智的有效方法。

问一些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

先来回顾短短1年多内的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消息: HSBC罕见地发布预警-new century finance倒闭-Bear Stearn告破被廉价收购- IndyMac等10多家银行破产倒闭-房利美,房地美告破,美政府弃资300亿美元拯救-150年历史的雷曼破产-美林被BOA收购-AIG告破,美政府弃资850亿拯救-高盛,摩根斯坦利转为商业银行-最大储蓄银行Wa-Mu破产-然后就是正在紧张激烈摩擦中的bailout plan。 。 。 。 没“赶上”01年的9.11,但在来到美国的第二个年头,现在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一场金融和经济的9.11――美国次贷危机!感受着房市的哀鸿遍野,华尔街的分崩离析,股市的动荡不堪,全球资本市场的紊乱和投资者信心的一泄千里。 。 。 。 作为一个非金融业的生物学生,,当看到这一堆堆震人耳目的新闻时,3个问题立刻萦绕我心头:什么是次贷危机?它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影响为什么会这么大?美国财政部的报告说现在问题的一个关键是信贷市场流动性的缺乏。 然而,即使作为一个外行,了解了 这个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后,我必须说这次美国也是全球的次贷危机,根本原因如果用一 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金融界的贪婪和政府对其的放纵而导致的。 信贷市场流动性呆滞只是结果,不是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弄清了那3个问题,就显而易见。 什么是次贷危机?先得了解什么是次贷。 美国金融业把借款人分为两个等级: prime 和 subprime。 Prime指那些信用记录较好,收入稳定,资产有保证的借款人;subprime则指那些信用和资产保证比较差的借款人。 把钱贷给这些subprime的人,就是次贷。 以房贷的形式发放,就是次级房贷。 显而易见,把钱借给这些subprime的人,风险很高。 那么这个次贷危机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呢? 最早要从21世纪伊始开始,网络经济的泡沫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大幅降息到40年来 最低水平,政策上也大力刺激消费。 降息有3个直接的影响:企业借钱变容易,成本变低,扩张生产更容易;消费者借钱消费更容易成本变低,贷款消费因此更昌盛(特别在美国这样有着借贷消费的民族性的国家);消费者储蓄的动机降低,更多资金流向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到处开发项目,而居民也都开始积极买房,房地产业逐渐一遍火热,而房地产的火热,很容易就拉动其它行业比如建材,零售业的上升,进一步刺激消费。 因为居民的买房需求被拉动和推动,需求大于供应,房价不断上涨( 回想当时miami, palm等地的房价)。 而房价的上涨进一步刺激了居民和投机商买房。 设想一下,在当时买一幢房,假设50万,首付20%=10万,剩下从银行贷款,分5年付 清,每年本金加利息9万,那么5年为房子总共付55万。 而当时房价涨势喜人,5年后房 子涨价到70万,买了房子,不仅白拿了房子,还尽赚了15万!因此,大批居民涌向银行 贷款买房,投机商更是不会错过这样的计划,大力加入炒房,使得房价进一步升高。 房 市的火热程度可想而知。 开始阶段,银行和房贷机构贷款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要拿到 房贷需要良好的信用和资产纪录。 然而,这样的贷款者有限,这部分市场逐渐达到饱和 。 银行和房贷机构如果就此打住,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然而,面对房贷的高利润 回报(比如例子中40万5年贷款产生5万的利润,达到12.5%的回报率。 实际的可能更高 ),金融界的贪婪,使得他们根本不想就此罢休,而把手伸向了那些信用和资产保证差 的客户,也就是subprime市场。 这些人大都没有固定收入,信用记录差,通常很难拿到 房贷。 为了赚取高额利润,银行和房贷机构开始放松贷款限制,向这些人提供房贷。 当 时甚至出现了无本买房(不需要多少document,甚至无需首付)。 而且,银行和房贷机构当然知道这样风险很高,因此给这些人的贷款,利率很高,比prime lender要高很多,以此求得高回报。 这些贷款,往往首付低,第一年利率也不高,但采用浮动利率,从第二年或晚些开始,利息会增高很快,借款人还贷压力抖增。 然而,如果房价在上涨的话,借款买房的人还是赚的或至少没有损失。 因为,虽然如此,那些subprime lenders 还是很乐意借这种高利贷买房,更何况美国人本来就是一个借钱消费的民族!因此,在 银行和房贷机构的贪婪推动下,次级房贷市场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 房贷虽然利润高,但一个问题是流动性差,因为房贷往往要10甚至20年才到期。 同时次贷的固有风险高。 美国金融业这么发达,精明的银行和房贷机构如此想出了将房贷抵押证券化,以房贷 抵押贷款为资产,发行证券。 这样证券被购买后,原来10年,20年的房贷立刻就可以兑 现,流动性大大增强,同时风险也分散给了那些买证券的投资者。 前面提到的房利美,房地美就是两家典型的这样的房贷公司。 他们从银行把这些房屋抵押贷款买过来,然后转换为证券卖出去,赚取利润差,同时利用得到钱自己也直接发放房贷,再证券化出售。 这两家公司垄断美国房贷市场的70%,所以你可以看出那是多少资产,导致后来一旦破产,美国政府要拿出300亿美金来缓救。 也有些银行不把房贷卖给房利美房地美这样的公司证券化,而是自己干。 典型代表就是Wa-Mu, 导致后来这家最大的储蓄银行因此破产。 可以看到证券化的好处很明显,但一个问题是,证券要获得投资者的青睐,需要好的信用评级。 这些次级贷固有的风险明显很高,难以获得高的信用评级。 怎么办?这个时候 ,投行就进来发挥了。 证券承销是投行的传统业务和强项。 这帮精明的人把次级房贷进行分类和整合,挑出里面风险低和高,把低捆绑在一起,成为信用高的高级贷;然后将他们的hedge risk理论运用过来,把少量风险低的次贷跟更多高风险的次贷整合到一起,说可以对冲风险,整体上打包后的产品风险就较低,因为原来高风险的次贷现在也变成非高风险了。 那些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和穆迪)也真给这些产品评了不错的信用评级。 普通投资者,很难评级一个金融产品的信用程度,所以很相信标准普尔和穆迪这样公司的评级。 银行,房贷机构生产的次级房贷,加上投行的精心加工后,在获得了不错的信用评级后,就这样浩浩荡荡金碧辉煌地涌向了金融市场。 在当时房市好,房价上 涨,房贷借款者违约率低的情况下,这些证券收益率很高,因为迅速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和吹捧。 美国的养老保险基金,social security基金,保险公司,投行,众多mutualfund, hedge fund以及众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纷纷大量购买这些房贷证券。 (比如中国1.8万亿外汇储备的1/5就买了这些证券!建行,工行,中行等一共也买了尽10个亿的这些证券!导致美国的这次危机对中国造成巨大无比的损失!!!再比如 Bear Stearn, 他当时的CEO Jimmy不顾风险,大量购买了这些证券,导致后面旗下两只基金破产,Bear Stearn被迫廉价被jp morgan收购)。 到此,你大概可以看出,为什么次贷危机的影响会这么广泛。 因为太多的机构和投资这购买了好的时候回报高当风险极高的 证券资产,一旦出问题,所有这些机构从生产商(银行,房贷公司)到加工商和销售商(投行)到投资购买者(社保资金,公共基金,对冲基金,投行,银行)都要受牵累,导致现在哀鸿遍野。 所以,贪婪的金融界把手伸向了风险高的subprime市场,然后又精明地将这些风险证券化,并轻松地混过了唯一的监管(信用评级公司),然后将这些风险大量注入金融和资本市场,并颇得同样贪婪的投资者的青睐,使得这一只占美国经济总量不到1%的房贷却把整个美国信贷和资本市场以及国际市场错综复杂地牵连起来,动一发而殃及整个网络。 更不用说因信贷和资本市场问题而带来的实体经济等下游问题. 然而,他们觉得这样还是没有把这个次级房贷充分利用,保险公司也要进来捞一把。 因为这些证券的固有高风险,保险公司向购买这些证券的投资提供担保,前提是你得付相当高的premium。 (比如,AIG,就承担了总价约4000多亿的这类证券的担保,使得当它自身的信用评级骤然被降低时,它需要立刻拿出近1000亿美元来做collateral,而陷于破产边缘而受助于美国政府850亿美元的天价救助。 )一直说美国的金融业发达,derivative 发达,真不是吹的,对一个房贷,能这么开发利用得淋漓尽致,必须得佩服一下。 无论房贷和其证券的高回报,都是建立在房市的稳定和上涨基础上。 当2004年,美国政府开始大幅加息,收紧货币后,房市的泡沫开始浮出水面而逐渐捅破。 利率上升后,借贷买房的成本大大升高,借贷买房的需求开始减少。 而那些收入本来不具备买房实力但又已经以浮动利率借贷买了房的subprime lenders,也发现月供陡增,自己根本无力偿还。 违约率迅速上升,foreclosure因此也急速上升。 需求的下降和foreclosure的增加,导致房价开始下降。 房价下降后,很多借贷买房的人发现,自己现在房子的价值比贷款的本金加利息要低,已经资不抵债,因为很多人开始疯狂想把房子甩手,卖房子的大量增多而买房子的大量减少,使得房价进一步垂直下降,还贷违约率不断上升。 借款人都不还债了,银行和房贷机构资金链就周转不灵了,更不用说获得利润。 以房贷抵押做资产的证券也因此失去了价值。 原来的高利润资产,现在全成了不良资产正因为原来高 利润时贪婪地疯狂扩张这些资产,使得这些资产在这些公司中占到了很高的比重,所以一旦这些资产出现问题,整个公司基本就完了。 典型代表如雷曼(其所借债筹资资金是其本身资产的30倍!而很大部分是次贷。 所以在这场危机中不破产才怪)。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中,你可以看出这个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看出它为什么又会影响这么大!而就其原因,抛开技术的角度,本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界的贪婪,将钱过度贷给不该贷的高风险subprime lenders,又将一房贷产品的利润榨取利用到了极致,使得它广泛牵涉到了美国国内外信贷和资本市场各个环节。 当然美国很多购房者本身的贪婪也是一个原因,很多人没有实力买房,却贪婪地超前消费。 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政府和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对这种贪婪和冒险行为任期放纵。 唯一的关卡-信用评级-也已经跟华尔街混为一体。 天下没有只涨的房价和股价,次贷的风险显而易见,金融从业者本身也很了解这个风险,然而却很少有人真正去规避这个风险。 为什么呢? 因为金融企业和个人高利润的贪婪追求,往往使得他们很敢于冒险。 金融行业的运作模式,则使得他们往往不会考虑长远效应,只管尽可能地抓住眼前的机会,赚取尽可能多的capital,从而获得高额的季度和年度bonus. 所以明知房价有下降的一天,但当房价好的时候,他们还是不顾后面的风险,先抓取眼前的机会赚一笔,即使它是短暂的。 所 像bear stearn, 雷曼这种,1年多前在问题爆发之前,收益还好得出奇!华尔街的根本运作模式,是筹集别人的钱来投资,面对高风险但高回报的项目,赚了他们可以获得高额bonus,亏了也反正陪的是投资人(shareholder)的钱,他们自己已经赚得钵满盆 溢。 所以,他们很敢于冒险,只顾短期利益,不顾长期后果。 只有政府加以限制,才可控制他们的这些过度冒险行为。 但美国政府一直标榜和倡导自由资本经济,对华尔街 和整个金融市场缺乏监管,现在终于尝到了苦头,开始用类似于社会主义的方式来解救这样一场危机,确实也让人觉得有点可笑。 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地出现金融和经济危机,缺乏对这种行业性短期风险投机行为的监管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 了解了这个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和原因,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就显而易见了,可以进一步预测它的后期影响,评价paulson的bail out是否应该和可行,思考这样一场危机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启示(中国现在很多现象其实跟美国这次次贷危机发生过程很像)。

<聪明的投资者>中提到的股市市场的走势依赖于哪些因素?

聪明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著) 全球首富老巴师傅的著作,价值投资者必看的好书。 这本书的目的是以适当的形式给外行提供投资策略的指导。 作者没有分析股市运行规律,更多的是推行他的投资理念。 他认为当时的股市受到通胀和联邦政府制定政策者的影响,也就是系统性风险下的投资策略,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借债及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的货币供应的扩张。 在始于朝鲜战争,继而演变为“冷战”的全球紧张的新时期,价格水平呈不规则的但清楚明白的上涨趋势。 没人能够确定将来的价格水平,但每个人都意识到,在过去50年,美元的购买力锐减。 那些只持有美元────或只能获得固定数量的美元权利,例如债券────的人,他们的实际财富大大贬值。 尽管普通股并不总能使投资者不受或通过套购保值以防止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整体上它们确实增加了投资者的本金价值和年收,几乎抵消了美元购买力的下降。 书中主要观点:1、投资者和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动的态度上。 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 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市场波动实际上对他也很重要,因为市场波动产生了较低的价格使有机会聪明地购入股票,又产生了较高的价格使他不买进股票并有机会聪明地抛出股票。 2、投资者不应仅仅在等到市场价位跌到极低时才购入股票,因为这意味着可能要等较长的时间,从而损失大笔股息收入及大量投资机会。 总的来说,投资者最好是在他有资金可以投入股市时就购入,除非市场价位比他用一些公认的价值标准判断的合理价位高出许多。 他如果精明的话,应从一些廉价的个股中寻找投资机会。 投资者不应以个股的市场运动提供的信号来进行操作。 个股的“技术研究”和整个股市的技术研究基本相同,得到的信号有时是正确的,有时则是错误的。 总之,对于保守性的应用它不是那么可靠,其只是交易和投机领域重要工具的一部分。 因此,如果它们也是投资者的武库的话,那将是非常奇怪的。 他们最熟悉的论据是,上升时买进股票,而下跌时卖出股票。 假如投资真的有一条基本准则,那就应与其相反。

标签: 在哪购买股票 最大化您的回报 精明投资者的终极指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