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财务表现:货币和股票配置的战略选择

admin 2 0

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投资环境中,财务表现的优化至关重要。货币和股票配置是影响投资组合整体回报率和风险敞口的两个关键战略选择。本文将探讨货币和股票配置的最佳实践,并提供优化财务表现的战略指南。

货币配置

货币影响

货币配置是指投资组合中不同货币的分配。货币汇率波动会对投资产生重大影响,影响收益和风险。

货币配置策略

  • 对冲策略:通过使用外汇对冲工具消除汇率风险。
  • 主动配置策略:根据汇率预测调整货币配置,以实现潜在收益。
  • 被动配置策略:根据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一个长期的货币配置,并定期进行调整。

股票配置

股票类型

股票配置是指投资组合中不同股票类型的分配。股票类型包括:

  • ,该投资者能够在降低汇率风险的同时,实现投资目标。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者定期监控和调整配置,以确保投资组合与投资目标保持一致。

    结论

    货币和股票配置是影响财务表现的重要战略选择。通过了解货币影响、股票类型和优化策略,投资者可以优化其投资组合,降低风险并实现财务目标。定期监控和调整配置对于确保投资组合与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保持一致至关重要。


企业财务战略规划是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一、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战略概述

(一)可持续财务理论

可持续的财务思想认为,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在企业内部经营效率和外部市场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企业资产的增长,而企业资产的增长必须等于企业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增长。 因此,若不增发新股筹资,不改变企业财务政策,同时企业内部经营效率和外部市场环境不变,则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应等于资产增长率加上企业权益增长率。 这种增长率一般不会消耗企业的财务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速度。 因此,可持续增长率可定义为,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可持续财务管理战略,构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1.可持续发展理论。 企业在发展、运营及制定战略时,应充分考虑资源耗费和环境保护问题,使企业的投资决策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向。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企业应在经济增长中实现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可持续增长理论。 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就是在维持现有财务结构的前提下,可获得的最大销售增长。 在不需要进行财务结构大调整的情况下,可持续增长理论为公司追求销售增长比率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3.基于价值的管理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目标的一种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它是以追逐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内在要求而建立的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规划价值为目标、以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与业务过程的新型管理框架。 其意义在于使财务管理立足于价值创造而非单纯的账面收益。

(二)企业财务战略内涵

财务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企业战略,增强竞争力,在研究、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新性的筹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 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企业战略,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 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公司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公司理财活动行为和效率。 因此,公司必须科学地选择财务战略,以规范和优化公司的理财行为,提高理财效率。

(三)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财务战略的关系

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总战略的核心,其作用就像企业的造血机器,只有财务战略制定和实施得好,企业才会有动力和极大的潜力来提升发展质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反之,可持续发展也会约束和激励企业财务战略。 从国内外大多数企业发展和财务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中看出,企业财务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衡,两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且其相关度极强。

从企业财务资源的角度来看,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企业销售额预期增长的最大比率与实际增长比率之间的差额。 该差额越小,表明企业基于财务资源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水平越高;而该差额越大,则表明企业基于财务资源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水平越低。 公司必须在销售额目标与经营效率和企业财务资源方面搞好平衡,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健康增长。 在研究企业可持续增长时,美国经济学家希金斯教授将企业可持续成长率定义为“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企业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而另一位财务学家范·霍恩教授则定义为保持与“企业现实和金融市场状况相符合的销售增长率”。 他们认为,由于企业要以发展求生存,销售增长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企业增长的财务意义是资金增长。 在销售增长时企业往往需要补充资金,这主要是因为销售增加通常会引起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的增加。

销售增长得越多,需要的资金越多。 从资金来源上看,企业增长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完全依靠内部资金增长(即内含增长率)、主要依靠外部资金的增加、平衡增长。 所谓平衡增长,就是保持目前的财务结构和与此有关的财务风险,按照股东权益的增长比例增加借款,以此支持销售增长。 这种增长率,一般不会消耗企业的财务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速度。

总之,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稳定持续不断的资金流为基础的,如果企业的资金流不能正常进行,轻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重者会使企业破产倒闭,而且企业财务还具有配置资源、优化资源分配的功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就整个企业的财务战略制定来看,应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为出发点。

二、现行财务战略的不可持续现状

(一)现行的财务战略没有充分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危机已经危及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现行的财务战略和管理模式并没有对此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企业在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上大多关注的仍是账面利润,而非可持续发展及长期效益。

(二)现行的财务战略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管理问题

管理者把公司收益的快速增长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目标,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使公司销售收入不断增加及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为粗放经营方式,在这一经营方式下,企业单纯追求规模数量扩张,财务战略的制定偏重投资规模,忽视投资质量,多以自有资金和外借债务来维持企业运营,导致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周转困难,资源未能优化配置。 这就很容易造成企业的实际增长率经常远远高于其可持续增长率,最终导致企业的倒闭。

(三)现行的财务战略所依托的管理技术和分析工具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相适应

现行的财务价值分析方法,尤其是以单一指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如以净资产报酬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以投资回报率为核心的业绩考评体系、以每股收益为核心的资本结构决策分析方法、以市盈率为核心的企业风险与价值模型等,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 其理由是:财务指标偏重考核短期利益,容易诱发企业的利润操纵或盈余管理;上述分析方法所采用的财务指标,过于注重对过去结果的反映,难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有机融合;上述分析方法的数据来源基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而会计上的净利润指标忽略了为获得利润而占用资本的机会成本等。

三、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战略再造思路

构建可持续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企业现金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为重点,在企业财务战略的各个方面(包括融资战略、财务风险管理战略、并购战略和理论分配战略)选择可持续的战略模式,以在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始终形成可持续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最后以相关的绩效评价和激励制度来激励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不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并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一)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战略目标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首要的问题是确定相应可持续的战略目标。 财务战略目标规定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和努力方向。 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一般都把是否利润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衡量企业财务决策优劣的惟一目标。 由于战略的运行必须考虑企业众多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反映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力量对企业的要求才是可行的。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的战略要求,设立一个合理的财务战略目标,作为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方向。 按照战略思维,对企业来说,利润并不是财富的全部,而营业额、市场占有率、技术和顾客满意度等综合因素形成的综合竞争力、影响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因此,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必须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作为战略目标。 所谓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与适应环境能力的综合。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达到协调统一,才能把战略性目标与战术性目标结合起来。 就企业筹资战略来说,应以维护企业长期经营安全,保持企业的偿债能力,提高企业筹资能力为目标。 而融资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资本结构的合理安排,良好的资本结构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资本结构有高债务资本结构和低债务资本结构及稳健资本结构三类。 为了保持企业的长期经营安全性,必须采取稳健的资本结构,债务资本最好控制在50%左右。 当然不同的企业还应根据企业本身的赢利能力以及所在行业特点等因素来具体确定。

(二)企业财务主要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下面,笔者将具体从企业财务战略几个最主要的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1.融资战略

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有不同的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因此企业应综合考虑风险与资本成本后进行合理选择。 为了提高企业的筹资灵活性,企业应拓宽融资渠道,采取结构性资金筹措战略。 为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应实施不同的融资战略。

企业初创阶段,财务实力相对较弱,财务战略重点应放在如何保证筹集生产经营必需的资金上,筹资战略处于首位。 同期经营风险很高财务风险应尽可能降低。 由于初创期负债筹资风险大筹资成本高,债权人必然要求较高的风险溢酬,最好办法不是负债筹资,从财务上考虑这阶段企业并无或只有很少的应税收益,即使利用负债经营也不能得到节税的好处。 可见应较多运用权益资本筹资。 企业初创期收益水平较低,并有迫切的投资需要,应采用零股利政策。 若非分股利不可,也应主要采用股票股利方式。

企业步入成长期后销售的快速增长将产生比创业期更充裕的现金流,因而能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发展期财务战略重点是弥补资本不足,减少现金缺口,增大负债节税效应差和抑制投资盲目扩张,适宜采取相对稳健的筹资战略和适度分权的投资战略,投资所需资本采取集中供应与自主筹措相结合,强化立项审批制度和信用管理,严格项目负责制,推进资本运营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稳定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资金周转效率是企业成熟期的特征。 通过负债融资而提高的财务风险可通过降低经营风险来抵消。 这一时期的特征通常表现在以下方面:市场增长潜力弱,产品均衡价格形成,竞争转向成本效率;账款不断收回,现金流入大,由于缺乏市场机会,新增项目少现金流出少,形成较大现金净流量;可利用的融资机会与渠道多;投资收益率高,账面利润大,负债杠杆效应明显;股票市价或企业价值可能被高估;股东报酬期望高等。 为改善这些情况,我们应采取激进的筹资战略;拓展未来市场空间的试探性投资战略;扎实的成本控制战略;高股利、现金性分配战略,以及强化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战略。

另外,在举借长期负债时,还要把长期负债的偿还与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结合起来;为了保持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注意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就流动资产融资来看,应以稳健性融资策略为好,这样可将资产与负债的期间相配合,以降低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和尽可能降低债务的资本成本。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时,采用的策略必须同时针对技术风险(不能在一定成本约束内达到某种技术性要求的风险)和市场风险(研发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要的风险)。 对市场需求和其它下游问题的真实情况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技术风险的评估和处理。

在投资战略中,企业要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科学地进行投资战略决策。

从投资方向来看,由于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拥有的知识资本,因而企业应把投资重点放在无形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方面。 在评价投资方案时不仅要看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否大于投资额的现值以及实现投资项目回报的风险大小,而且要看这一投资方案的实施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否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有效管理企业财务风险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是保持企业的筹资能力。 企业筹资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企业是否能获得资金这一稀缺资源从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在筹措资金的同时要积极开发企业筹资能力。 总之,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范围,不仅要积极筹措财务资本,还要积极筹措知识资本。

3.企业并购中的财务战略

就企业资本营运战略来看,企业购并是企业迅速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但是在购并企业时必须以能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基准即在选定企业兼并与收购目标企业时,应考虑能否通过企业兼并与收购,开发与获取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专长技能增强企业并购后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保持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能惠及被兼并收购企业,在实施并购时就应尽量避免进入那些与核心竞争优势缺乏较强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取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战略关联产业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取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企业在资本营运时应考虑在专业化的基础上,以主导产业或产品和核心业务为基础,以核心企业的发展为依托,自动衍生或扩展到其他产业或领域。

4.利润分配战略

在利润分配战略中企业也要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 首先要改革传统的分配制度,加大对人力资本分配的倾斜力度,运用期权制、员工持股制等措施激发和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合理选择股利政策和分配形式。 股利政策和分配形式的选择要围绕着保护股东利益、稳定股票价格、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来进行。 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要在资本市场上塑造企业的良好财务形象,给投资者以一定的回报,稳定股价、避免企业股价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保留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资金的来源,夯实企业实力,并不断扩充企业的资本金。 因此,企业的利润分配战略以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为好,分配形式应根据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及企业的投资机会来选择。

(三)确保可持续发展财务战略的实现

1.企业财务环境分析

财务战略管理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离不开环境。 制定企业财务战略首先要分析企业内外环境。 外部环境是从外部对企业构成影响的条件与因素的集合。 如产业、竞争、金融环境等,以及间接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等。 内部环境即影响企业内部资金流动和积累,财务结构和状况的因素和条件。 如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体制、生产经营规模、财务人员素质等因素。 利用SWOT分析法找出外部财务战略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以便利用有利的发展机会,避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威胁;弄清本企业的财务优势和劣势,便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对于财务战略而言,环境分析非同一般,这种特殊不是针对过去和现在,而是面向未来,所以应强调环境因素的动态趋势分析。

2.企业财务战略具体实施

财务战略实施是通过一定程序、方式和手段, 实现财务战略行动过程:包括制定实施计划、拟定行动方案、编制财务预算、确定工作程序、实施战略控制等内容。

(1)制定介于长期战略与行动方案之间的计划,包括比行动方案更全面的内容。

(2)进一步细化拟定中间计划的行动方案,实施某一计划或从事某项活动。

(3)编制以货币形式反映企业未来时期内财务活动和成果的预算。 从财务战略角度讲,它是财务战略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

(4)确定完成某一任务的工作程序,合理安排人、财、物力。

(5)实施战略控制。 将财务战略的实际情况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检测二者偏离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使之保持协调一致的过程。

3.企业财务战略的评价

财务战略评价是对财务战略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检查的过程。 既总结财务战略实施情况,又制定新一轮财务战略,在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评价标准是财务战略的各项具体目标,我们通过选定具体评价客体的财务战略指标,进行比较、鉴别,只有将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才能揭示差异,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最后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沟通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笔者认为,可持续绩财务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可主要包括:

(1)财务战略、财务控制与价值评价的有机衔接程度;

(2)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指标体系与权数;

(3)VBM与经济增加值(EVA)、市场附加值(MVA)、平衡计分卡(BSC)等评价工具的有机融合;

(4)业绩考核与业绩管理,即选择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业绩并奖励经营者和员工。 可供选择的标准包括预算标准、资本成本标准和市场预期标准。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1.强化竞争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门,首先需要自强。 主管领导、全体财会人员要充分认识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深入调查研究和了解企业建设情况和企业发展趋势,学习掌握可持续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通过价值驱动因素来进行资源配置管理。 如果要使预算在企业中发挥更大作用,那么就需要改进传统预算模式,包括保证预算制定的过程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从而采用高水平的财务模型来拓展年度预算的框架,建立以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预算程序,进而监督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的全过程,建立预算与战略计划之间的联系。 其具体内容包括:

(1)将传统的预算方式转化为一种以作业单元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析工具,用以衡量企业所开展的各项工作。

(2)通过良好的预算技术,使企业既定的衡量尺度从现行的财务报告具体科目转变为企业的预算目标指标,并与企业战略充分对接。

(3)分解和评价产品在每一个环节所形成的经济增加值。

(4)建立精巧的预算数据模型,反映经营管理行为与年度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

3.健全财务预警机制

可持续财务预警机制作为衡量企业价值实现、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具有监测、信息反馈和预警的功能。 当在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潜在危机时,预警机制能及时找到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以使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4.健全监控机制,严格管理,有效监控

这是企业整体战略得以遵循并顺利实施的核心保障。 总之,有章可循,财务活动才有规范按章办事,财务管理才能有序而高效地推进。 没有财务政策的规范与监督,企业资金运行就将陷于紊乱、低效的状态,财务战略也就无法有序地实施,各职能部门的财务行为也就可能偏离高校整体战略目标。

5、建立可持续绩效评价和激励制度

企业要建立可持续绩效评价和激励制度:一方面通过财务评价对企业的各种活动、运营过程进行透彻了解和准确把握,并为企业战略规划、战略管理服务,建立具有战略性、整体性、行为导向性的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经营决策提供标杆;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反映经营者、员工等的努力对于实现企业目标作出的贡献,并以此决定奖惩,完善激励制度,从而激励经营者、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努力。

实施过程中努力确保各项工作同步进行,进度差别不大,从而利于内部协调。 此外,财务战略实施完毕后,应对其实施进行评价,这是回头分析企业的预测、决策能力的很好途径,同时也为以后发展积累管理经验,吸取教训,为下一步财务战略管理奠定基础。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对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思考 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著。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思考,全面审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综合分析、对比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制度,为我国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资本市场,在过去我们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现在在中国,它已经是个不陌生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了。 在中国金融理论中,资本市场理论是最年轻的。 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而又“变幻莫测”,许多方面还处在试验、争鸣、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定义它是个挺困难的事。 即便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理论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领域。 可能是由于资本工具的复杂性,或者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强操作性和多变性,导致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很不一致,于是对资本市场的界定五花八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使用它,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有的人讲资本市场时指的是股票市场,也有的人说的是证券市场。 比如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专题报告《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中,相当多的专家将资本市场界定于证券市场,他们认为,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最核心部分。 而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及关键性政策问题》中资本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工具市场、银行系统和贷款市场等。 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美国S克里库珀的《金融市场》专著中,资本市场的范围涵盖抵押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到底资本市场这个概念指什么? 尽管对资本市场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其有着一个确定的内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市场至少应涵盖: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 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一年以上)交易活动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机制。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 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资本市场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原始内涵, 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一)融资功能 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 因此,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 (二)配置功能 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 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 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三)产权功能 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 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 如果缺少一环节,资本市场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 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资本市场本身的属性之一。 从理论上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正确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探讨 (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企业债券和股票初露头角。 开始柜台交易。 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后,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开始飞速发展,截至2006年3月底,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达1373家,上市证券1787只。 股市投资者7127.95万户,证券投资基金64只,股票市价总值达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08%。 同样,以间接融资主导的中国企业融资,近年来中国企业直接融资取得较大发展。 在企业融资新增领中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不断增高。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部门最关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进一步加强了证券市场的管理。 资本市场是资本和产权交易的市场,交易涉及的是金额巨大的金融资产,关系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切身经济利益。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并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资源配置优化,必须有规范、合理、公平的法律和法规予以保证。 为此,我国建立了一些规范资本市场运作的监管机构和法规体系。 例如:《证券法》、(公司法》、《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对资本和产权交易的当事人、中介服务、企业公司和交易所等等已经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行为规范。 但是,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多缺陷。 一是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仍然很高。 据统计,截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金融资产总额中,银行存款占75%以上,有价证券约占10%,现金和其他金融资产不足10%。 二是证券市场目前规模仍然较小,结构也不合理,表现在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比重过低,二级市场证券流通比重过低,总体上过度依赖股票。 三是信息不对称,股市价格及收益与公司实质表现高度不相关。 四是中国企业融资制度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规摸总体仍然较小,从企业融资的存量结构看,间接融资占到较大比例。 五是在监管方面,规范的监管力度尚不够。 由于建立时间较短,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资本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也将继续提高。 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加快,资本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也将加速发展。 综上可见,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成熟阶段。 结构调整和制度完善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二)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演进 1.我国资本市场的形成 要了解我国资本市场形成的初始功能,有必要简单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 在改革初期,我们根据对传统国有企业弊端的认识,在资金、利润分配方面作了以下两项改革:一是对企业放权让利,实行利润按比例分成的分配制度,以改变国有企业在统收统支的传统体制下没有任何资金使用自主权的状况。 二是将原来对企业的财政拨款(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改为银行贷款,以改变企业无偿占用国家资金的状况。 改革没有收到预定的效果。 国有企业按一定比例留下来的资金,由于失去了所有者的约束,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将钱作为工资和奖金分配给个人,而企业扩大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的贷款。 但银行本身的改革滞后,致使银行的债权对企业的财务约束也并不象期望的那么强。 企业普遍负债过高。 各级政府再也不给原有的国有企业注入资本金的同时,在确定建设项目时,也没有能力给新建企业注入资本金。 在前几年,地方政府靠指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给这些项目贷款。 这些企业从建立之日起就处于所谓无本经营的状况。 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无权参与项目的确定,只是奉命给没有资本金、因而没有任何资产担保的企业提供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是奉命贷款,就没有理由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完全承担回收贷款的责任。 其实,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一般也很少考虑去履行这种责任,因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在日积月累,呆帐和坏帐不断增加,资产质量日渐下降。 事实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债权约束很弱的原因,是相当多的企业认为项目是政府定的,项目是否有效益责任在政府,一旦项目不成功,企业既无力也不想归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 对于一个完全靠银行贷款建立的企业,企业经理人员会认为企业并不属于没有实际投入资金的政府,也不属于最终要求企业归还贷款的银行。 他们也许认为企业应该属于企业全体员工的。 所以企业产权关系很不清楚。 其结果企业经理实际掌握了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力,但却把企业负债的风险扔给了银行,这当然既不利于企业改革,也不利于银行体制的改革。 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靠国家的所有权约束和靠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约束,都无法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要改变国有企业无本经营的状况,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靠国家财政也无可能。 换句话说,当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政府进行社会积累的机制被打破以后,应当建立怎样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累机制这个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靠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进行积累除了存在着企业产权不清、缺少所有者约束、银行承担的风险过于集中的弊端之外,由于银行本身机制转换的滞后而难以形成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经济学界普遍达成了共识,即应该发展直接融资,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方式将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同时促使上市公司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 可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改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形成的必然产物。 2.我国资本市场的初始功能 我国资本市场形成的过程,赋予了其初始功能。 ⑴为国企的企业治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 在国外,证券市场出现首要的目的是融资,其次是分配资金,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行为约束是附带的功能。 而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所赋予的责任是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治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 ⑵为国企脱困提供资金 这几年证券市场增加了一项功能,为国企的脱困提供资金。 不少人把国企的问题归诸于负债率太高,希望通过上市融资来减轻资金成本,为国企脱困服务。 3.重视资源配置功能 1999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质性的地强调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达到提高资源配置的目的。 国有企业的问题表现为资产负债率高、经济效益低下、缺乏竞争力,是在产权单一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结构的非有效性。 国有企业所面对的从形式上看是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实质上是融资体制乃至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不合理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除了银行间接融资和政府财政的直接注资外,经由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管道没有打通;二是即便打通了这一管道,如果将其作用仅限于“圈钱”,而没有相应地引起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变,资产利用效率低、不良债务问题严重等老弊端仍将依然存在。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上有可能发挥积极作用。 自从提出为国有企业脱困以来,资本市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融资角度提出的。 通过资本市场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对高负债而又急需资金的企业说当然是件好事。 但对处在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来说,发展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动融资体制的转变,进而推动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转变。 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市场机制强加给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 4.发展资本市场对推动国企转轨的积极作用 从推动国有企业转轨的角度看,发展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大体有如下几点: 首先,推动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为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成为上市公司,企业首先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 其次,促进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积极改变。 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引入新的直接投资时,也就引进了新的股东。 经验证明,除去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多元化的股东结构,包括由若干个国有股东构成的产权结构,比国有独资形式更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 另一方面,如果由资本市场引入的新股东过于分散,如基本上是中小散户,普遍的“搭便车”行为也难以对企业决策产生作用。 对当前的国有企业来说,有意义的是引入一些能对企业治理结构发生积极影响的机构投资者。 第三,为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提供有效地资本流动机制。 当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目标确定以后,国有资本在一些行业和企业的退出或进入,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上国有股权的售出和购入而实现。 在更多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国有股份与其他股份在资本市场上平等竞争,通过竞争形成国有资本在行业和企业中的合理分布。 第四,推动企业并购及其他资产重组活动。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以多年来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优势企业,特别是生产名牌产品的优势企业为龙头,按照企业自身扩展的需要,由企业自己决策,对合适的企业进行并购和其他形式的资产重组活动。 第五,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 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它们必须定期接受外部审计机构的审查,按照规则向社会公众详细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 这样不仅有利于国有股东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有利于其他股东特别是个人股东以双重身份(个人股份的股东与全民所有制财产最终所有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以国有资产直接所有者身份出现的国有股东的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状况,从而改进了对国有资产保值增殖情况的监督效果。 第六,有利于选择出有竞争力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 谁来充当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是多年来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方案,许多部门、机构、企业也提出种种理由试图说明自己可以胜任这一角色。 其实,当资本市场得到一定发展后,这基本上也是一个可以而且应当由市场决定的问题。 在进入市场之前,可以规定某些机构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进入资本市场后看谁有竞争力。 竞争力强者将扩大其经营规模,反之,竞争力弱者将不得不缩小其经营规模,乃至最终失去经营管理者的资格。 最后,通过“股权”问题的解决进而解决“债权”问题。 股权与债权似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通过直接融资而扩大自有资本金比重,会相应降低负债比重,所引起的只是资产结构上的变化。 然而,在这种结构变化的后面,主角是行使股权的股东。 由负债筹措到资金是由股东及其选定的经营者使用的。 国有企业融资体制的问题,主要不是负债率本身的高或低,而是现有的股东及其代理人对负债而筹措到的资金缺少责任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负债冲动。 所以,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解决,除了增资减债外,关键还是要改变企业股东及其代理人的行为,否则,减下来的债还是要增上去的,而且许多债是无力偿还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增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而对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创造条件。 参考资料: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已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通过外需的急剧降温严重冲击我国制造业。 在此关键时刻,我国确定了一揽子扩大内需政策,要求把扩大内需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这是非常正确的战略选择。 但是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认为过去我国经济结构本来就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外贸依存度过高,金融危机只是使问题早一点暴露出来而已;二是认为金融危机是我们调结构的良机,中国依靠扩大内需就可以救经济,完全可以不要外需;三是认为外部需求非我们所能左右,采取任何措施都不管用,只能听之任之。 这些看法严重背离中国的国情,不符合中央扩内需、稳外需和千方百计稳定外贸的精神。 实际上,内外需的关系十分复杂微妙,必须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特别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内需无法弥补外需、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状态。 现阶段经济发展对外需的依赖有其客观必然性外贸已经成为促进我国改革、发展、创新的综合性引擎我国对外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外贸在率先改革推动下飞速发展并成功实现了贸易自由化。 1978~2007年,我国外贸从206.4亿美元增至亿美元,年均增长17.4%,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实现宏观经济主要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005年,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建立了专门数量模型,测算的结果比较有说服力。 研究显示,按累计计算,1978~2003年进出口增长年均拉动我国经济增长1.3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为14.24%;出口年均拉动我国经济增长2.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1.78%。 我们综合了各家机构的方法,粗略估计,1978~2007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在20%左右,年均拉动经济增长近2个百分点。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外贸的开放和发展对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发挥了综合性积极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充分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技术进步,缓解了资源瓶颈,引入了竞争机制,成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 以进口为例,进口是促进我国生产率提高最为重要的因素,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测算,进口对我国生产率变化的贡献率约为46%。 特别是作为一个转型经济体,贸易开放和自由化还有助于打破国内产业过度保护的坚冰,在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动宏微观经济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和自由化,可以打破内生的体制和利益壁垒,不仅成为体制转型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而且还可以推动金融改革的深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贸易开放还可以推动金融开放,减轻金融抑制,从而降低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我国制造业对出口是一种路径依赖而非政策依赖我国制造业出口高速增长,首先是由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决定的,与现阶段工业化水平有关。 同时,制造业的出口形成路径依赖还与深层次结构因素有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造成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加大了出口压力。 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最近10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而我国的平均消费率只有59.5%。 这导致许多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很多企业只好面向国际市场寻找出路。 据商务部连续调查,多年来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近1/3,为28.7%;供过于求的商品约占2/3;基本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300种投资品中,基本平衡的占大多数,供不应求的仅占很少比重,并且主要集中在能源、有色金属和木材等上游资源型投资品上而不是一般的下游产品上。 可以认为,我国消费品市场全面过剩,投资品市场部分过剩。 第二,由于产业政策过于强调“填平补齐”,提高国产化率,我国进口替代不断升级特别是钢材、水泥和汽车等重化工业的进口替代客观上加重了其对出口的依赖。 从微观看,大量企业由于国内信用体系问题、支付问题、交易成本高等问题,不愿意做内贸,而愿意出口。 从制造业的出口路径依赖到宏观经济的路径依赖出口增长对宏观经济带来了多方面推动作用:第一,确保了我国很多产业和整个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第二,带动了出口产业配套的上下游工业的发展;第三,由于现阶段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度很高,出口增长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第四,出口部门及其关联部门提供了大量就业,为解决国计民生这一宏观调控重要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五,我国出口增长对居民消费有非常大的关联效应,出口及其相关部门职工收入的提高成为支撑消费扩大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投资的增长也与世界市场需求和出口快速增长密切相关,出口带动了有效率的投资,极大地改变了上一轮经济周期有效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第七,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避免影响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减少破产倒闭,有利于确保社会稳定,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 可见,现阶段出口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是我国总需求的重要部分,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仍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出口路径依赖与其他国家比较并无特别异常之处通过广泛的国际比较可以发现,我国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和出口路径依赖,总体上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带有客观历史必然性。 第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和工业化加速阶段普遍呈现外贸依存度大幅上升现象。 目前,发展中国家平均外贸依存度高达69%,还高于我国。 第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蓬勃兴起,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上对世界贸易依存度从1990年的38.7%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69.5%。 第三,以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为代表,新兴经济体普遍存在较高的出口依赖。 2007年,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外贸依存度分别高达400.6%、363.6%、123.8%和76.8%。 第四,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经济大国长期成为出口和贸易顺差大国,客观上都存在对出口的高度依赖。 2007年德国贸易依存度达83.8%,日本虽然表面上外贸依存度不高但实际上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 第五,西欧大多数国家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引擎,如荷兰、比利时2007年外贸依存度分别达159.2%和217.9%。 综合起来,处于不同阶段的各国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长期以来对外经济联系十分密切,形成了经济发展对出口历史性的路径依赖,如一些西欧国家就是典型;二是分享经济全球化红利,在一定发展阶段形成了对出口的路径依赖,如亚洲“四小龙”;三是在一定阶段的人口和收入分配等条件下,“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经济结构加剧了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如大多数东亚经济体过去都存在这种现象;四是在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以后,尽管已经实现向高消费率和服务经济的转型,但经济对货物出口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如德国和日本就是典型的例子。 因此,在我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对外需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带有很大客观必然性;而且,由于我国同时兼具上述第二至第四类国家或地区共同的特点,我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将更具长期性、复杂性。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内需与外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国内市场和需求可以为出口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一是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出口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二是消费结构的升级可以拉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三是国内研发和技术设备投资的增加,可以带动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提高,特别是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四是国内市场和产业技术优势还可以促进双向跨境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五是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与升级,还可以有力推动产品开发设计、市场营销、物流供应链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加快升级,从而提高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际化品牌和知名跨国公司的培育。 外需对内需也有着同样巨大的拉动作用一是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对国内即期投资与消费需求有很大带动作用;二是对发展中国家拉动内需和消费结构升级有特殊效应,通常发展中国家新兴和高端产业发展都会遭遇本地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高成本、高价格瓶颈制约的打破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和消费类电子产业就是在庞大外需支撑下迅速实现了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大幅降低了成本和价格,激活了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我国也因此迅速跃居世界互联网用户和电话用户世界第一;三是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在规模经济、竞争效应、消费引导等综合性外溢效用作用下,我国城乡消费品市场得以迅速成长;四是外贸通过上下游产业产生乘数效应,拉动国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需求的扩大和升级。 当前尤其需要正确处理内外需之间的关系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同样也难以独善其身,必须做好与世界一道共同应对危机的准备。 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一直以内需为主导,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在外需方面带来的巨大损失,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更要以内需为主导。 在当前形势下,中央把扩大内需作为应对危机的根本,是十分正确的;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今后较长时期内主要依靠自身的市场、资源和资金来发展经济,也是不可动摇和无法改变的。 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应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当然,扩大内需,并不是不要外需,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并不矛盾。 必须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处理扩内需与稳外需的关系,短期内特别要千方百计稳定外贸,尽力减少损失,为扩内需政策发挥作用赢得时间和空间。 而且,强调扩大内需,并不是说对外贸易不重要。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实现今年经济平稳发展目标,不是只靠一个国内市场,还必须依靠两个市场。 我们要充分估计到当前出口的困难,但决不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 这充分说明,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继续将其置于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 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出口和吸收外资滑坡的损失不可小视在我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放型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放任出口和吸收外资大幅滑坡将会对国民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出口的下降通常将伴随生产、投资和消费成倍的下降,抵消国家扩大内需各种政策的作用,对实现即期经济增长目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这也是东南亚国家和其他很多国家在非常不利的贸易条件下仍不惜代价扩大出口的一个原因,例如韩国政府就把保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同样,拉动投资,光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更多地调动社会力量增加投资,包括更多更好地吸收外资。 公共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有周期长、效率不高、对民间投资挤出效应较大等共性特点,必须正确处理好其与民间投资的关系。 因此,保持外商投资规模,提高外商投资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 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保出口仍然面临一些有利条件和优势:一是劳动力综合优势。 二是30年对外开放奠定了开放型经济的良好基础,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 三是当前出口仍有一定市场空间。 根据既往的经济危机规律,在危机的特殊时期存在着“土豆”效应,人们被迫压缩中高端产品的消费,但低端生活必需品需求反而会趋于增加。 由于我国出口的许多产品处在中低端,在发达国家的替代性不强,扩大出口仍有一些机遇。 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危”中之“机”,过去泡沫经济破灭时我们就有这样成功的例子。 因此,当前保出口是保增长、保就业、保产业、保民生的源头,必须也能够有所作为。 当务之急是抓紧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各类出口企业渡过难关,千方百计维持和扩大已有的市场份额,力争出口有所增长,为今年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正确处理扩内需与稳外需的关系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要求无论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进程都不能也无法中断。 如果我们能够在防范金融风险、确保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继续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我们就能抓住一切有利机遇,就能继续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进一步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当前正确处理内外需关系需要注意的若干具体问题第一,应全面辩证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安排和部署经济工作时必须全面权衡两方面需要,在以扩大内需为宏观经济调控立足点的同时,继续高度重视和支持外经贸发展,以形成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各项目标。 第二,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水平。 我们必须提高宏观调控部门人员的素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规律和知识,显著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服务。 第三,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进一步完善对外经济政策体系。 当前的重点,一是及时实现出口零税率;二是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尽快完善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体制和政策,显著加大政策性金融手段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加工贸易监管办法,参考国际通行做法改为海关依法实行常规高效监管,稳步有序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四是按照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客观需要,适时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五是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减少行政审批和不合理收费,降低交易和行政成本,优化公共服务。 第四,正确处理外贸外资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的关系。 短期内应该把保规模、保市场、保产业、保企业作为主要任务,这是当前应对危机的特殊需要,也是保稳定、保就业、保民生的源头;同时,也要合理关注结构和质量问题,特别是在中长期内一定要把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吸收外资产业结构、提高外经贸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五,在外资政策上要继续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按国际惯例经营的良好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透明度,以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直接投资竞争中继续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持吸收外资的稳定发展势头。 当前,既要着力稳定外商投资增量,也要把巨大的外商投资存量作为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解决流动性不足、融资、出口和再投资等新的难题。 来源:《中国金融》

标签: 货币和股票配置的战略选择 优化财务表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