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通胀:股票价值往往可以与通胀保持一致或超过通胀,从而保护投资者的购买力。

admin 2 0

通货膨胀是生活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上升的经济现象。它会侵蚀货币价值,使人们用同样的钱买不到那么多东西。

对于投资者来说,保护其投资组合免受通货膨胀影响至关重要。一种对冲通货膨胀的有效方式是投资股票。

股票如何对冲通胀

股票代表对公司的所有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利润通常会随着通胀率的上升而增长。这是因为公司可以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以抵消成本的上升。

股票通常会产生股息,这些股息也会根据通胀率进行调整。这意味着投资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获得更稳定的收入流。

股票投资与通胀历史表现

历史数据表明,股票在通胀时期往往表现良好。例如,在过去的 20 年中,美国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平均年化回报率为 9.8%,而同期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年化率为 2.4%。

这意味着股票投资者的回报率往往高于通货膨胀率,从而保护了他们的购买力。

对冲通胀的股票类型

并非所有股票都能有效对冲通货膨胀。以下是特别适合此目的的一些类型:

  • 周期性股票:这些股票的公司在经济周期中与整体经济密切相关。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他们的利润往往会增长。
  • 大宗商品股票:这些股票的公司生产或开采原材料,如石油、黄金和粮食。大宗商品价格往往随着通胀率的上升而上涨。
  • 公用事业股票:这些股票的公司提供基本服务,如水电和天然气。这些服务的需求往往不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投资组合多元化

为了有效对冲通胀,重要的是对投资组合进行多元化。这意味着投资不同类型的股票,包括上面列出的类型。这将有助于降低风险并提高投资组合的整体回报率。

风险与考虑因素

虽然股票可以提供对冲通胀的潜力,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与股票投资相关的风险:

  • 市场波动:股票价值会随着整体经济和公司业绩的波动而波动。
  • 长期投资:为了获得最佳的对冲效果,建议进行长期投资。
  • 多元化:分散投资组合对于降低风险至关重要。

结论

股票投资可以提供对冲通胀的有效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价值往往可以与通胀保持一致或超过通胀,从而保护投资者的购买力。通过投资多元化的股票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影响并提高其投资的长期回报率。


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发生的两次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面对10月份高达4.4%的CPI数据,面对80%以上的商品涨价,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尤其是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抢购风的工薪族,仿佛如临大敌,变身“海豚族”再次疯狂地囤米、囤油、囤鸡蛋;而富裕的人们则蜂拥“抢金”,逼得金店一再推迟打烊,直到捧着金砖金条回家才安心。 不过,我们并不希望人人都变得如此疯狂,本期《封面文章》告诉大家,保卫钱包要有理性!如今大多数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降低,单靠囤积来保卫财富,效果毕竟有限,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所以更主动的应对方式是,在通胀时期利用资本市场随胀而涨的特性,在资本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分享其中的收益。 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 由于当前楼市正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因此,我们不妨改以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提前消费,有的放矢地抵御通胀。 面临通胀之忧的人们,如果再不积极理财,财富就将在不知不觉中大大缩水了。 所以,赶快到11月19~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八届上海理财博览会上来吧!为期三天的展会上,来自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外汇、收藏等行业的百余家参展商将汇聚一堂,齐齐为你出谋划策,帮助你保卫钱包,成功地做个通胀赢家通胀来了提要:物价上涨,正像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样,不再局限于绿豆、大蒜这样个别的农产品,而是向衣食住行全方位渗透,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蔓延。 毋庸置疑的是,通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很有可能的是,通胀还将继续延续,甚至明年达到高峰。 鸡蛋涨价!蔬菜涨价!苹果涨价!服装涨价!……“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已成常态,更有“糖高宗”、“棉里针”紧跟其后,人人都在抱怨,“苹什么”涨价无休无止?物价上涨,正像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样,不再局限于绿豆、大蒜这样个别的农产品,而是向衣食住行全方位渗透,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蔓延。 这不是通胀是什么?这就是通胀!这一次,通胀是第三次的“狼来了”,真的来了!涨价无处不在11月11日,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的CPI数据,4.4%的数字既让人吃了一惊,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令人吃惊的是,今年前9个月的CPI的数字还在3%一线,如今竟然跨上了4%的线上,似乎还在向5%的警戒线挺进。 意料之中的则是,人人都感受到涨价无处不在,CPI不走高怎么可能?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31种受监测产品中,近80%的价格上涨。 监测食品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数的80%。 10月份,大中城市黄瓜、西红柿、油菜等15个主要品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2.41元,比9月上涨10.1%。 在棉花价格大涨的带动下,下游产品的“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国内标准棉的现货价格就从1.8万元/吨上涨到2.8万元/吨,创11年以来的新高。 作为终端产品的棉织品、服装等价格则上涨了10%~30%,羽绒服的价格上涨最为显著,与去年相比市场平均价格提高了两到三成。 10月,发改委上涨成品油价格,一些城市再次出现了柴油荒的局面。 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不仅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成本:加油更贵了、燃油附加费提高,更重要的是还将继续传导至工业、旅游等行业,引起工业产品、农产品、服务产品等价格的再一轮上涨。 涨价,正成为近期生活中影响最普遍的关键词;涨价,让我们钱袋子的购买力越来越低;涨价,让我们越发感受到通胀的威力和压力。 CPI为何还是温吞水?一直以来,人么都是拿CPI指数作为衡量通胀率的指标,可是对于CPI的诟病也不绝于耳。 这边厢,物价上涨早已铺天盖地;那边厢,CPI数字往往还是温吞水,不紧不慢地慢慢升呢?CPI的涨幅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CPI数据的来源与构成。 目前,中国的CPI统计中主要包括8大类商品,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 对于8大类商品,配以不同的权重,如权重最高的为食品类,配以的权重为34%;权重最低的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权重为6%(每年统计局会根据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对权重进行微幅调整)。 在此基础上,统计部门根据抽样选出近13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在8大类中确定262个基本分类,并选出600种左右具体商品和服务,进行经常性的定期调查。 因此,产生实际感受与CPI落差的第一个原因在于,房价并不属于CPI的计算范围。 在CPI的编制过程中,居住费用指的是租房的实际房租,自有住房的房屋贷款利率、物业费,建房及装修材料,水电、燃料等。 房屋价格则作为投资,不计入CPI的统计中去。 因此,首先是租金而不是房价被计入CPI的统计中,其次居住这一项目中CPI统计中占的比例也很小,为13%左右。 造成的结果便是,房价的迅猛上涨在CPI数据中并未体现。 第二个原因在于CPI指数并没有对不同收入居民进行有效区分。 我国采用总体CPI、城市居民CPI和农村居民CPI三个指标,并不能体现出不同收入居民消费习惯和权重的不同。 在其他国家和经济体当中,往往会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报告多种形式的消费者物价指数。 如在香港特区,就根据收入的低、中、高,分别报告CPI(A)、CPI(B)、CPI(C)。 相对来说,按照目标人群和消费习惯来统计的价格指数与人们的实际感受就会更加贴合。 近期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中国研究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参加财新专家圆桌——“通胀离我们有多远”时就表示,由于统计方法带来的误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CPI数据低估了2个百分点。 考虑到真实的CPI,沈明高认为,中国的通胀容忍度为4%~6%的通货膨胀,超过6%就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如果统计局的数字CPI达到4%就已经很高了。 ”沈明高说。 谁带来了通胀大量的货币供给,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给出了通货膨胀的最基本原因,“简单来说,货币的大量发行是通胀的必要条件,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则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了预期。 由于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因此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 两者相加,最终导致了此轮通胀。 ”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全球的主要央行相继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刺激经济复苏的作用。 据美银—美林证券的估计,在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包括原油、铜以及贵金属等商品价格上涨了约15%。 11月,美国再度推出了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计划。 由于美元的供给量大幅增加,将导致美元贬值。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通胀波及到生活中的多个层面。 另外一方面,由于货币泛滥,全球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并不断输入到新兴经济体中,引发全球性的资产价格上升,带来资产泡沫。 在中国这个独立的经济体内,除了通胀的输入和全球资本的流入,自身飞速增长的广义货币M2也推动了通胀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M2的年均增长率保持着23%的水平,截至到今年9月底,M2的供应总量达到了69.64万亿元。 在经济学界,一般采用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是否超发。 目前来看,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在1以下,而新兴市场国家则相对较高,货币供应量一般为GDP的1~1.5倍,超过2倍的很少。 但到2010年9月底,中国的GDP总量为26.866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GDP的2.6倍。 以此指标来衡量的话,中国的货币已经属于绝对超发。 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金岩石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身边所有的消费品和投资品,都可以装在一个木桶和水池里。 ”木桶里装的是衣食住行,事实上,也这就是CPI数据所涵盖的主要对象,而水池里是股市、楼市、政府投资、奢侈品等,我们可以把水池理解为资产市场。 “央行增大流动性,也就是投放货币,只有两个选择,木桶或者水池。 ”如果流入“木桶”,势必引起衣食住行等物价上涨;如果注入“水池”,就会使得股价、楼价上涨,形成泡沫。 事实上,今年以来由于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推出,楼市内涌入的资金被挤出,股市等资本市场也未形成大规模的上涨,因此大量资金流入到“木桶”中,像今年以来所发生的“豆你玩”、“蒜你狠”等现象就是典型的例子,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推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带来物价的上涨,推高通胀的压力。 另外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结构调整本身就具备通胀性质。 沈明高指出,如“十二五”规划里面,未来家庭收入的增长要超过至少不低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这就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通胀,既有全球性因素,又与我国的货币发放量、经济发展模式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毋庸置疑的是,通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很有可能的是,通胀还将继续延续,甚至明年达到高峰。 积极应对通胀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便是,如何在通胀的背景之下开展一场成功的财富保卫战。 通胀一直是财富最大的敌人,原因很简单,通胀使得我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在通胀加剧时,这一作用更加明显。 如近期物价上涨如连续剧般上演,不仅对低收入居民产生了影响,中等收入的家庭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传统最简单的做法是“囤”和“省”。 “海豚(囤)族”是近期涌现的一个热门词汇,到超市抢购食用油、大米、面粉、卫生纸这些保存时间略长的生活必需品,囤积起来避免价格上涨的风险。 通过团购、寻低价等方式采购无法保存的产品,如蔬菜、餐饮等等,以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 “海豚”和“省长”们并没有错,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占到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尽管在通胀的背景下这些方法起到保卫财富的目的,可是效果有限,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更主动的应对方式是,在通胀时期利用资本市场随胀而涨的特性,将现金尽可能地转换为实物资产,在资本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分享其中的收益,这样我们的财富不仅不会缩水,还有可能战胜通胀的脚步,成功地做个通胀赢家。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让我们的餐桌越来越贵,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得不承担食用油、糖、蔬菜、肉类涨价给我们带来的支出增加;但是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从大豆、糖、玉米等大宗商品市场上获得高得多的收益回报。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投资途径的完善,无需把成吨的大宗商品“囤”起来,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就可以通过QDII、商品指数基金等方式参与到大宗商品市场上。 一进一出之间,哪个利益更大?黄金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本轮通胀由货币超量发行引致,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研究报告表明,黄金价格与货币发行量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当美国的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时,会带来黄金价格0.9%的上涨。 当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推出,国际金价便触及了1400美元/盎司的整数关口。 当然,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大,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黄金应对通胀的功能值得投资者重视。 从股市的表现看,围绕通胀主线也产生了诸多投资机会。 一方面,在资金推动的通胀中,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提升,适度的通胀水平将有助股市保持重心稳步上移的趋势;另外一方面,股票市场上一些受益于通胀的上市公司有望获得良好的表现,像“煤飞色舞”、近期走强的农业、医药板块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尽管从理论上说,房地产市场属于通胀的受益板块,投资房产可以起到抗通胀的目的。 但是从目前的宏观政策环境来看,投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 今年以来,严格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接踵而至,包括限购令、较高的贷款利率成本甚至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投资者还要面对更高的税务成本等,因此短期来看,房地产投资难当抵御通胀的大任。 经济专家如何看通胀提要:目前的通胀是怎么形成的?通胀未来会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深感通胀之忧的人都关心的问题。 对此,经济学界的专家们从各自的角度作出了精辟的剖析。 经济复苏后和货币超发招致通胀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说到通货膨胀的原因,国际和国内其实基本一致,就是由于货币的大量供给。 从国际上看,西方的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直到目前为止仍在货币“量化宽松”的道路上往前走,这就直接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 而中国国内亦是如此。 据统计,2009年全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约是2008年的2倍,信贷规模可谓空前绝后。 在这样全球经济刺激的背景下,一些没有受到金融危机正面冲击的国家,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实现了率先复苏,这就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充分条件。 因此简单来说,货币的大量发行是通胀的必要条件,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则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了预期。 由于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因此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 两者相加,最终导致了此轮通胀。 对于未来通胀的预期,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后率先进入了政策紧缩期,但遇到的挑战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的货币政策还相当宽松,因此即使未来政策紧缩,国内资产泡沫化的压力和国际化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仍会存在,通货膨胀无法快速减弱。 其实目前的通货膨胀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2010年的通胀水平总体温和,3%左右的目标可以达成,而真正的挑战是在2011年,通胀仍有向上走的趋势。 此轮通胀可能要持续到2012年上半年左右。 对于目前国际的通胀环境,从静态看,新兴经济体正面临通胀压力,而发达经济体正面临通缩压力,但是展望未来,全球都面临着通胀的压力。 美国最近发行的通胀保值债券(付息水平根据上一年CPI来调整,有对抗通胀的能力)出现了负利率,这就表示这一债券在市场上受到疯狂抢购,也就意味着市场未来通胀预期非常强。 不难看出,即使美国这样静态看仍有通缩风险的国家都有着如此高的通胀预期,未来全球的通货膨胀应该可以预料。 在美国这样全球本位币国家大规模量化宽松、让美元贬值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未来最大的风险是资产泡沫化风险。 但是资产泡沫的水平往往是无法确认的,政策也就无法采取前瞻性行动,甚至会出现失误。 所幸现在出现了通胀,加息政策随即出台,这样也就减小了未来货币政策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三大货币“注水“让货币变得不值钱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看待此轮通胀,首先要回顾到美国在金融危机前大搞的金融创新。 当时美国的金融创新助涨了资产泡沫,人们手上的票子得以迅速增长,甚至超出了财富能力。 当危机突然来到时,原本具有相当购买力的票子变成了不良资产。 其实,这场金融危机可以把货币泛滥的问题解决,但是各个国家都没有采取“硬着陆”的方式对待危机,反倒采用注资的方式不让金融机构、大企业倒闭。 ”金融危机原本可以使不着边际创造的货币收回去,但事实却让本来应该失去的债务关系复活了,2008年前创造的大量货币并没有减少、消化。 而导致此轮通胀的导火索,就是美国连续的宽松货币政策让人们对钞票不再信任。 他说到,从前金本位时,钞票的价值由黄金决定,而现在,全球货币的价值由三大货币决定,即美元、欧元、日元,三大货币的注水就让货币变得不值钱。 当人们觉得金融资产已经泛滥、不靠谱的时候,就会把原本投资金融资产的资金转而投向农产品、铁矿石、大宗商品等等,例如我们熟知的金融大亨索罗斯、巴菲特都已经开始投资硬财富寻求收益,这也就导致了上游资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引起下游投资环境、消费环境一起涨价。 其中,投资环境涨价是指企业成本增加,令其不得不把成本转嫁到生产的最终产品上,形成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 老百姓会因为农产品涨价,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物价上涨了,而这些老百姓中,有一些还有转移成本的能力,比如他本身是一个商户的经营者,那么在他发现生活开支增大后,即便自己本身不是生产者,也会抬高出售商品的价格,以对冲物价上涨给他带去的影响。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全面的物价上涨。 不过,票子泛滥的欧美国家并没有出现通胀,反而是大宗商品所在国不得不提前加息。 由于资金回流增加,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不得不加息,而制造业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都在升值,海外资金的涌入会造成资产泡沫,所以这些国家同样不得不率先采取加息政策,这就给世界经济未来复苏带来不透明性。 不单是欧美国家金融危机来了,现在在在前一轮危机中没有受害的国家全都卷进去了。 只要美国不放弃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那么全球通胀将没有安宁的可能性,未来通胀只会越来越严重。 只有当欧美、日本放弃低息政策,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趋势才会减缓,世界经济才会复苏。 当生产成本稳定时,企业的利润就可能上升,就业情况亦会好转,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好。 明年通胀压力可能更大李伟(渣打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从数据方面看,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主要因素,而且这种上涨并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明年通胀压力可能更大。 即便今年年末通胀有所放缓,也只会是短暂的,2011年国内的通胀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可以说,现在只是处于通胀的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利率进行调整。 国内通胀的产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欧美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 虽然食品价格的上涨中,有一定的投机性因素,但整体而言是受到国内经济复苏、需求提升、流动性充裕的影响。 各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是有互相影响的,就以房价上涨为例,人们会感觉到收入在相对贬值,为了提高收入,农民可能就要提高农产品价格,商人就会提高商品卖价,也就随即产生了互相涨价的情况。 抑制通胀需要全面的管理手段,而不能寄希望于只控制某种单一商品的价格。 由于资产价格的泡沫会有渗透效应,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手段抑制泡沫的生成。 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各种商品价格的平稳。 目前政府采取加息的手段,对抑制资产泡沫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长远来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由记者根据各位专家的观点进行整理)战通胀之利器四大利器提要: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 由于楼市正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所以我们另外提出,以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消费来战胜通胀1.股市――温和通胀带来投资良机“资金放出来,即使不是水也是油,最后一定要在什么地方鼓起来。 如果投资不能跑赢CPI,便是购买力下降了,因此,我们需要投资。 ”北大一位教授如是说。 而货币的泛滥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从“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到“苹什么”……如今,物价上涨已成不争的现实。 而伴随着各种物品的轮番涨价,老百姓的通胀焦虑感日发严重:手中的钱越存越不值钱,该怎么办?投资什么才能抵御通胀?股市是抵御通胀的利器一般而言,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宗商品、黄金、楼市和股市是投资的“四大金刚”。 然而,以大宗商品为标的和期货市场非普通百姓涉足之地;黄金已经连创新高,达1420美元以上,颇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楼市正在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控,此时买入显然时机不佳。 因此,相比较而言,股市是时下最为通行和便利的,抵御通胀的投资利器。 事实上,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股票都是最能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 在股票实际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上,西方各发达市场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股市有着相似的经历:在通胀水平较高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负相关;而在通胀水平温和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现正相关。 而不同的通胀阶段,股市的表现不一,相关板块的表现也同样不一。 在经济刚开始复苏,通胀预期有所抬头的时候,有色、煤炭等资源类股票都值得关注。 而到了经济逐步走向繁荣,通货膨胀却处于温和期,各个行业都有较好表现,金融、地产等行业表现更为明显。 而在恶性通胀期,投资机会就会减少,这时需要选择一些跟CPI关系的不大的行业,比如科技创新、医药类行业。 由于我国股市历史还较短,没有太多的规律性可以总结。 但从最近通胀与股市来看,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CPI显著上涨过程中,上证指数表现就有较好表现,股指从不到2000点攀升至6000点。 然后,全球遭遇了金融风暴,通胀一下转为通缩。 而在政府推出4万亿的刺激政策后,危机很快过去。 2009年初,通胀又开始抬头,而股市也出现了一波像样的牛市。 因此,投资者应该充分意识到通货膨胀所衍生的投资机会,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 谁最抗通胀?抗通胀将是四季度,更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股市投资的主基调。 而按常理,在通胀的初期和中期,股市会出现一次趋势性的上涨,然而,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股票是最好的抗通胀品种”,并不代表所有股票均能抗通胀,只有极少数股票能抗通胀,多数夹在中间的、资本支出庞大的制造业股票不仅不能抗通胀,而且会受到通胀的严重伤害。 那么,究竟哪些行业和板块属于这“少数派”? 首先,是与大宗商品有关联的资源类板块和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板块。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通胀的不断加剧造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水涨船高,而近期农产品又接过了涨价大旗,因此农产品相关股票也有相应走高。 但分析师提醒投资者,由于前期资源类股票如有色金属、煤炭等涨幅过大,虽然中期较为看好,但短期来说可能调整继续。 投资者应耐心等待合适介入时机出现,并且要根据央行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随时做出调整,以免蒙受损失。 其次,是大消费板块。 大消费概念板块包括汽车、家电、医药、零售百货、服装、食品饮料等,从“十二五”规划来看,大消费板块将成为“长期关注的焦点”。 其中,医药行业最应值得关注。 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老龄化加速、预期寿命的增加,使医药行业进入了发展“大跃进”时代。 今年1~8月医药工业实现收入6976亿元,利润总额7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1%、35.58%。 盈利水平创近10年来的最高。 对医药板块中重点关注有产品特色的公司。 可以说,特色意味着差异化,差异化意味着稀缺,稀缺意味着垄断,拥有特色的产品,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竞争力。 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独一味、东阿阿胶、奇正藏药这样的传统民族特色产品;妇科千金片(千金药业)、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速效救心丸(中新药业)等一批专科强势品种;自主研发或独家、首仿、疗效具有突破的专科化学制剂、生物制剂(如恒瑞医药的瑞格列汀、三家企业正在研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像独家生产、品牌优势明显的非处方药(如三九医药的三九胃泰颗粒)。 其次是公用事业类板块。 公共事业类上市公司处在自然垄断之下,业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一般所说的公用事业板块包括电力、交通设施、供水供气等行业,这些行业在2010年经济成长的过程中,业绩收入稳定增加,未来成长性良好。 此外,在通胀中,由上游传导而来的涨价潮也波及公用事业行业,如用电将实行梯度收费等,而调价将确保该行业的利润免受原材料上涨的挤压。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合适的股票,在合适的价格才能抗通胀”,而非“所有股票、不论价格均能抗通胀”。 通胀预期不是仓促决策的理由,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考虑股票的质地及介入价格,而经过四个多月的上涨,很多股票已价格不菲。 而在没有合适价格、足够安全边际的可交易证券之前,一定要将钱包看得紧紧的。 2.大宗商品――多种方式参与商品基金除了股票,大宗商品是对抗通胀的又一大类投资工具。 2010年三季度以来,伴随全球通胀预期的升温,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代表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上涨4.81%,大宗商品迎来普涨行情,其中涨幅居前的为棉花、白糖和橡胶等软商品,如纽约棉花、原糖期货涨幅为22.92%;其次是农产品,芝加哥玉米、大豆和小麦分别上涨17.67%、10.91%和6.41%,豆油期货上涨9.34%。 可以看到的是,与通胀相关的资产价格正节节走高。

通货膨胀下什么最保值通货膨胀下最保值的是什么

通货膨胀是当前经济环境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正悄然侵蚀着货币的购买力。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投资者纷纷寻求能够抵御通胀影响的资产。 本文将探讨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哪些投资方式具有较好的保值特性。 1.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通常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这一现象通常由货币供应过剩与商品和服务供应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 2. **通货膨胀对投资者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投资者的主要影响在于,它会降低固定收益投资的实际回报。 例如,如果通货膨胀率为3%,而投资者的债券收益率为2%,实际上投资者正遭受1%的购买力损失。 3. **通货膨胀下的保值策略**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投资者通常会寻求以下几种投资方式以保护自己的资产: - **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了一种流动性高、风险低的投资渠道。 它们通常投资于短期债券和其他货币市场工具,旨在保持资金的购买力。 - **国债** 国债是政府发行的债务工具,通常被视为无风险投资。 在通货膨胀期间,长期国债可能会提供较高的名义回报,从而帮助投资者抵消通胀的影响。 - **黄金** 黄金通常被视为一种通胀对冲工具。 在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的环境中,黄金的需求往往会增加,从而推高价格。 - **商品期货** 商品期货,如石油、小麦或铜的合约,可以作为对冲通货膨胀的工具。 价格上涨可能会带来投资收益,但这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 **海外投资** 通过投资于其他国家的资产,投资者可以分散风险,并可能从汇率变动中获益。 此外,投资海外市场可能会提供更高的回报,从而有助于抵消本国的通货膨胀影响。 4. **总结**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投资者应考虑分散投资组合,包括固定收益、商品、黄金以及海外资产,以平衡风险并寻求保值。 每种投资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风险,因此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基于个人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审慎考虑。

通胀带来投资机会投资通胀受益最大的股票

1. 通货膨胀常常被视为投资者的一种机遇,因为它可以带来某些股票和资产价格的上涨。 在通货膨胀环境中,某些股票的表现可能会优于其他股票,因此,识别这些股票成为了投资成功的关键。 2. 首先,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趋势对于投资者至关重要。 通过追踪宏观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投资者可以获得关于通货膨胀趋势的线索,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3. 其次,投资者应专注于那些在通货膨胀环境中受益最大的股票。 通常,这些股票属于能够抵御或甚至受益于价格上涨的行业,如金融、房地产和消费品等。 这些行业的公司往往能够通过提高价格来传递成本,从而保护其收益。 4. 此外,投资者还应考虑那些因通货膨胀而受益的行业的股票,例如食品、饮料和医疗保健等。 这些行业的公司可能会因为需求增加或成本上升而看到其股价上涨。 5. 投资者还应考虑投资于那些能够从通货膨胀中受益的基金,例如货币市场基金和国家债券基金。 这些基金可能会在通货膨胀期间表现良好,因为它们投资于通常会受益于价格上涨的资产。 6. 最后,投资者不应忽视那些能够从通货膨胀中受益的投资工具,如期货和外汇。 这些工具提供了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机会,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成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 综上所述,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的趋势,并寻找那些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表现优异的股票、基金和其他投资工具,以便抓住投资机会并实现收益最大化。

标签: 对冲通胀 股票价值往往可以与通胀保持一致或超过通胀 从而保护投资者的购买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