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股票:革命性的投资方式,为每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admin 37 0

微股票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正以其低门槛、高收益和可持续性等优势席卷全球金融市场。它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以往难以企及的投资机会,真正实现了金融普惠。

低门槛,让每个人都能参与投资

传统股票投资往往需要高额的资金,这将许多人拒之门外。微股票打破了这一壁垒,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最低仅需几百元即可入市。即使是收入不多的群体,也能轻松享受投资带来的收益。

高收益,让

微股票鼓励长期投资,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财富增值渠道。

结语

微股票的出现,是投资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它降低了投资门槛,提升了收益率,并鼓励长期投资,让普通投资者也能享受到金融市场的红利。相信随着微股票的普及,金融普惠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创造更多财富。


美国股票市场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美国股市近五十年来主流投资理念的演变: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的周期循环投资理念的发源地来自于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精神、最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 虽然美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的规范化、快速发展时期主要是在1933-1934年的证券法出台之后。 战后推出的养老金制度更是有力地推动了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和大大改变了股市的资金供需结构,五十年代的经济持续增长和股市投资的财富效应,一起推动着股市指数的不断攀升。 以后的各个年代更是各种新思维、新现象的诞生年代,股票市场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作为影响力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对于推动理性投资理念的普及和创新,通过引导市场、引导资金的流向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增长,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各种新的投资理念从发源地的里圈向外围扩散,在传播到外围股票市场(欧洲、日本、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等)的过程中,必然会结合不同的市场特殊情况与其它投资理念不断发生碰撞,诞生出新的投资模式。 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更是加快了发源地的新投资理念在全球传播的速度。 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基本分析学派已成为华尔街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股市的主流,它发展出的两个主要分支是内在价值型(Valuestock)投资和成长型(Growthstock)投资。 前者认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每年收取现金(股息)红利,股票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投资者收到的现金红利)的贴现。 成长型的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目的主要是获得价格差而非现金红利,其前提是假设以往主营收入与利润增长良好的公司将来也会继续良好的增长势头。 历史经验表明,在经历过度热情追高成长型股票导致最终幻想破灭之后,必然又会走回到稳健的价值型投资的老路上,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投资理念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循环规律。 同不同年代的产业发展周期一致,处在高增长期行业的高增长速度的热门股在股票市场历史上各时期比比皆是,如19世纪的铁路股、20世纪早期的钢铁股和汽车股、50年代的铝工业股、60年代的电子股和塑料股、70年代的石油股、80年代的生物制药股和房地产股、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和网络股等等,各领风骚,概念股是成长型投资的必然产物和升华。 战后繁荣的五十年代:由于刚经历了1929-1933年的大崩溃,在20世纪30、40年代,小规模的个人股票投资被认为是危险的举动,个人投资购买股票不多,个人持有普通股热是从50、6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因为当时(尤其是50年代末期)人们很难相信会再次出现大萧条和股崩、蓝筹股比债券表现好以及担心通货膨胀侵蚀个人的钱财。 1958年,玻璃纤维船股票是当时市场上的抢手货,它具有完全替代木船的许多优势,迎合美国50年代的休闲主题。 后来的互联网股票同此时期的玻璃纤维船股票热非常类似。 “电子狂潮”和腾飞的六十年代:其鲜明特征是后缀有“trons”的公司名称的流行,是增长股票和新股的狂潮期。 在很大程度上,电子工业股热与当时的美苏两国太空军备竞赛有关。 成长股是预期有高收益、高增长率的股票,特别是那些与高新技术相联系的公司股票,如一些生产半导体、速调管、光学扫描器以及其它先进仪器、仪表装置的公司,这些行业因投资者对其产品强大市场前景的憧憬而股价飞涨。 从六十年代开始,多年以来传统行业的5-10倍市盈率规则被50-1000倍取代。 1961年,数据控制公司的市盈率达200多倍,而增长稳健的IBM和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市盈率也达80多倍。 在此时期,以市盈率倍数为核心、注重未来现金流预测的稳固基础理论让位于注重投资者心理因素、“高买高卖、顺势而为”的空中楼阁理论。 为满足投资者对股票的无止境的投资饥渴,1959-1962年发行的新股比之前的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 如同九十年代后期的“”,以“trons”后缀命名的公司纷纷涌现。 电子狂潮在1962年卷土重来,5个月后终于爆发可怕的抛售浪潮。 成长股、绩优股同样被卷入暴跌的灾难,超过大盘的平均跌幅。 股票市场从动荡中恢复趋向稳定后,进入的下一个运行热潮便是企业并购浪潮。 投资者对公司高增长的预期,如果不能通过高增长或高科技的概念获得,便需要创造其它新的方法或概念作为接力棒。 于是,六十年代中期诞生了专家们称之为的美国产业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并购浪潮。 该时期企业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力在于兼并过程本身会导致股票收益的增长,其中的技巧便是财务或金融知识而非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1968年,由于该次并购浪潮中的领导者发布的季度公告收益低于预测,引发了市场的怀疑和震动,企业并购浪潮开始急剧降温。 在六十年代,除了上述概念之外,市场还诞生出其它概念股票,施乐公司是概念股票的典型案例,其静电复印技术的革命性发明吸引了几乎所有业绩优良的基金经理。 后来这种概念化投资策略发展到任何概念都行的地步。 概念公司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扩张太快、负债过多、管理失控等,公司的经营管理风险很大,成长的不确定性大。 当1969-1971年的熊市来临,概念股跌幅比涨幅还大,还快。 此后很多年,华尔街不再对业绩迷信和推崇概念。 就像行业或经济发展有自己的周期一样,整个六十年代公众对概念崇拜的理念经过了近十年的洗礼之后,又回归到周期循环的起点,崇尚绩优成长股。 到六十年代后期,随着基金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开放式基金之间争夺公众资金的竞争加剧,公众开始关注基金近期的业绩记录,尤其关注基金是否购买了那些有令人振奋的概念和完整信服历史的股票。 业绩投资便开始风靡华尔街。 漂亮的中年人所主宰的七十年代:经历了六十年代的购买小型电子公司和概念股票之后,基金经理和投资者恢复理性和稳健原则,开始投资于有令人信服的增长记录的蓝筹股,这些股票一般有持续增加的股利以及很大的总股本(流动性好)。 人们认为这些股票不会像六十年代投机狂热时代那样垮掉,人们普遍的心理是购买后开始等待长期收益,被称为是谨慎的行动。 当时的50只时髦股票主要有:IBM、施乐、柯达、麦当劳、迪斯尼等。 人们认为任何时候购买这些已经被历史证实的成长股都不会错,被称为“一锤定音(one-decision)”股。 而且,购买蓝筹股还能为机构投资者带来谨慎投资的声誉(见表一)。 狂啸的八十年代:是生物工程股的好年华,同样具备许多投机过头的好股票,它以另一波包括生物技术和微电子在内的新领域的新股浪潮而开场。 1983年出现的高科技浪潮是六十年代的极好翻版,仅仅是改变了名称而已。 技术革命唤醒了人们对高科技将彻底改变人类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幻想,直接刺激起60年代的概念炒作理念的复苏。 几乎所有的原始新科技股都是抢手货,新股上市后还会狂涨。 再次征服概念股的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生物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驱动生物技术狂热的是抗癌(后来是抗爱滋病)新药的问世,华尔街还因此出现了专门针对生物技术公司的新估价方法。 最终的结果还是市场自身来消化自己吹起来的泡沫,从八十年代中期到后期,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股票跌去3/4,1988年的市场复苏也没有帮多少忙。 激动人心的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亚洲四小龙”热,当时的背景是基金经理因美国本土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后而将目光转向海外,对新兴国家市场激动人心的发现和巨大增长潜力的预期,加上人们对该市场的风险知之甚少,直接推动了股票投资的国际化———“亚洲四小龙”热,后来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而崩溃。 九十年代后半期至今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概念股的狂飙及退潮,人们对此至今记忆犹新,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狂妄到恐慌、最终到崩溃的完整过程和结局。 追溯美国股票市场近五十年投资理念演变的历史,大致按以下线索在展开,其中又蕴涵着某种周期性的循环规律:电子、半导体股(60'S)———绩优蓝筹股(70'S)———生物工程股(80'S)———亚洲四小龙、网络股(90'S)———传统行业绩优蓝筹股(目前仍处在回归过渡期)。 在每一周期中,投资者对证券评价的风格和方式在证券定价中起关键作用,从而也就奠定该时期的主流投资理念。 概念股兴起时期,以内在价值型投资为基础的稳股基础理论屈从于空中楼阁理论,借助于投资大众的从众化情绪和过度反应,将憧憬美好的空中楼阁演绎得登峰造极。 在概念股崩溃之后,受伤的弱势群体和投资大众追求安全和稳健的观念又深入人心,以内在价值作为股票投资价值的心理底线牢不可破,从而矫枉过正地走向另一个极端,回到有看得见的收益增长和分配现金红利的传统产业,直到下一轮周期新的振奋人心的概念出现。 我们发现,市场投资理念的周期性变化同股票市场筹码结构的调整过程惊人的一致,只有当被低估的市场筹码(成长型股票热时必然导致市场大量抛售价值型股票,持续一段时期后必然导致价值型股票被低估),在经过成长型股票热的高峰之后,逐步被调整到更积极、坚定的投资者手中,且一旦这种市场筹码结构转换的调整完成或时机成熟之后,新一轮市场热点或周期的启动就不远了。 这种周期性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都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它与股市零和博弈游戏的利益矛盾或盈亏结构相一致。 我们同样还发现,基金引导着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 无论是向新型行业投资、向高成长的新兴市场投资(国际化浪潮),还是向国内绩优蓝筹股投资,基金始终伴随着先进的产业理论、管理思想的武装,走在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最前沿,领先于经济周期。 正是资本的驱利性和对投资领域的高度敏感,资本才始终能够率先找到流动的方向,引导社会资金(资源)流向回报最高、最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产业和公司,而一旦遇到阻力便开始自动调整,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洛克菲勒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

终身难忘的“就业日”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里奇福德镇。 他们这个家族是十八世纪从德国举家移民到美国的。 约翰的父亲比尔是个行为放荡的假药贩子,这使他们家庭一次次搬迁,日子过得很不安定。 1853年初,洛克菲勒一家搬到俄亥俄州一个草原小镇,第二年,15岁的约翰进了中心高中,同学们叫他“约翰·D”(因为他在作文里这样署名)。 约翰是一个超群的辩论家,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头头是道。 他有个密友叫马克·汉纳,后来成为国会参议员兼共和党领袖;另一个朋友叫达尔文·琼斯,他们成了少年时代的三剑客。 约翰·D迷恋上了音乐,他甚至一度想当音乐家。 当时他与父亲有个特殊的约定:借给父亲一小笔贷款,但要收取利息。 尽管这点钱只相当于他来回坐车的费用,可是对生意上的事,他从来就不感情用事。 约翰·D·洛克菲勒16岁时,开始面对艰难时世,他翻开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仔细寻找知名度高的公司。 每天早上八点,他离开住处,身穿黑色衣裤和高高的硬领西服,戴上黑领带,去赴新一轮的预约面试。 他不顾一再被人拒之门外,日复一日地前往———每星期六天,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 当时克利夫兰的人口大约为三万。 洛克菲勒说,他把列入名单的公司走了一遍之后,又从头开始,有些公司甚至去了两三次,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 可是洛克菲勒是那种倔脾气的人,越是受到挫折,他的决心反而越坚定。 1855年9月26日上午,他走进从事农产品运输代理的休伊特-塔特尔公司。 接见他的是二老板亨利·B·塔特尔,他需要人记账,便叫洛克菲勒午饭后再来。 喜出望外的洛克菲勒一步一跳走了出去。 此后,一直到了老年,他仍记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午饭后他见到大老板艾萨克·L·休伊特。 此人在克利夫兰拥有大量的房地产,还是克利夫兰铁矿开采公司的创办人,他仔细看了这孩子写的字,然后说:“留下来试试吧。 ”老板让洛克菲勒脱下外衣马上工作,工资的事提也没提。 他过了三个月才收到了第一笔补发的微薄的报酬。 洛克菲勒一生都把9月26日当做“就业日”来庆祝,那热情,胜过他自己过生日。 洛克菲勒埋头于散发着霉味的账本里。 他每天天刚亮就去上班,办公室点的是昏暗的鲸油灯。 他说过:“由于我第一个工作是簿记员,所以我学会了十分尊重数字和事实,无论它有多小……”后来公司让洛克菲勒负责付账单,他接过这项工作后仔细核查,“比花自己的钱还尽心”。 有一次,在隔壁办公的老板交给他一份长长的、未经核对的管道铺设费账单,请他去付一下。 他从中发现了几分钱的差错,洛克菲勒对这种大大咧咧的态度感到十分震惊。 此外年轻的洛克菲勒还为休伊特收房租,他不但有耐心,有礼貌,而且还表现出斗牛犬般不屈不挠的精神,直到欠债的人交出钱为止。 南北战争爆发前,大多数企业都只经营一项业务或生产一种产品,而休伊特-塔特尔公司却代理各种商品的销售。 1855年年底,休伊特给了洛克菲勒50美元作为头三个月的工钱,相当于每天五毛钱多一点。 之后休伊特宣布,这位助理簿记员的工资将升到每月25美元,即每年300美元。 洛克菲勒的私人生活和他在公司的生活一样,也是受一笔笔账目支配的。 他发现数字十分简洁、可心,便把公司里的业务准则应用到个人的精打细算上。 1855年9月开始上班时,他花一毛钱买了个红色小本子,称其为账本甲,在上面详细地记下自己每一笔收入和开支。 洛克菲勒一生都把账本甲视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物,五十多年后,当他拿出它来一页一页地翻看时,睹物生情,几乎是老泪纵横。 那个本子被安放在一个贵重物品保险库里,就像一件无价的传家宝。 账本甲还告诉人们:洛克菲勒从小就是一位热衷于行善的人。 在他工作的第一年,就把6%左右的工资捐给了慈善机构。 他20岁时,捐献的比例已经超过了收入的10%。 1857年,17岁的洛克菲勒被提升为主任簿记员,年收入提到600元。 他充满自信地尝试做面粉、火腿和猪肉生意,数量尽管不大,但每次都有赚头。 1858年,洛克菲勒的英国朋友莫利斯·克拉克提议他和自己成立一家经销农产品的合伙商号,最初各投资2000元。 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从父亲那里借来1000块钱,加上自己的钱,同克拉克在临河大街32号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年方18岁便进入了贸易代理行合伙人之列。 -跻身于石油产业 早在18世纪,印第安人塞尼卡部落就开始利用石油了。 到了19世纪50年代,30岁出头,毕业于达特默斯学院的中学校长兼律师乔治·比斯尔组建了宾夕法尼亚石油公司,并且在当地采集了石油样本送到当时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耶鲁大学的小本杰明·西里曼那里进行化验。 化验报告中证明这种油可以提炼成优质的照明油,还可以生产出许多副产品。 1859年8月28日,宾州的一口探油井里终于咕嘟咕嘟地冒出了石油。 洛克菲勒虽然后来对石油抱有极大的热忱,却是逐步从经营农产品转移到石油上来的。 把洛克菲勒拉进这个行业的,是克拉克的朋友塞缪尔·安德鲁斯。 安德鲁斯是照明油方面的专家,他认为煤油将比其他来源的光要亮,市场也更大。 为了寻找赞助人,安德鲁斯经常去克拉克和洛克菲勒的办公室转悠。 但是每当安德鲁斯谈起提炼石油的事情,心存疑虑的克拉克便打断他说:“我告诉过你,这事没希望,我们不会拿出钱来。 ”安德鲁斯转而闯进洛克菲勒的办公室,把他的想法又推销了一遍。 洛克菲勒头一次投资铁路股份获利了,正好手头有一笔钱,他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动员克拉克共同投资4000元,作为新建的炼油企业———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一半的周转资金。 洛克菲勒将炼油厂选在一条名叫金斯伯里的小河边,那条窄窄的水路,离克利夫兰市中心一英里半的路,流入凯霍加河。 而铁路把克利夫兰同纽约市连接起来,并且使它有了一条连接宾州油田的宝贵通道。 由于水陆并举,洛克菲勒占据了他取得低廉运费的优势。 没过多久,沿着金斯伯里河出现了一连串的炼油厂。 安德鲁斯对做生意一窍不通,他让克拉克和洛克菲勒去管经营,自己只管炼油方面的事。 而洛克菲勒对实际炼油过程十分关心,他经常早晨六点走进制桶车间,把油桶一个个推出来,石油提炼出来之后还会残留下一些硫酸,洛克菲勒就制订计划用那些残余物来生产化肥———这是他头一次想到用废弃物生产副产品。 不到一年,炼油业务就成为他们公司最赢利的行当,洛克菲勒紧紧抓住了这个大展宏图的机会,一头扎了进去。 1860年,洛克菲勒代表一群炼油资本家去了泰特斯维尔油田,以确保自己炼油厂的石油供应。 他在油田看到,为了把原油运到铁路边上,人们把它装在桶里,用大车拉着走上崎岖的乡间小路。 装满石油的车队在车辙交错的道路上绵延不断,许多油桶从车上掉下来摔碎了。 原先一派田园风光的山谷变得一片乌黑,井架、油罐、机房与东倒西歪的小屋杂乱无章地挤在一起。 油区到处是赌徒和妓女,道德败坏,简直像地狱一般。 就如同早年的淘金热一样,他看出了这个行业的草率之处。 洛克菲勒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更加理性的阶段。 他尽可能地收集资料,坚定地要在这个上帝抛弃的地方,做道德的维护者。 -买下了自己的炼油厂 当初,钻探石油像是在摸彩:谁也说不清石油究竟是不是一个昙花般的奇迹,它会不会给人类带来长久的利益。 大多数石油生产商在这种浮躁的气氛下,都想尽快把井里的油抽干,而没想建立一个工业。 洛克菲勒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相信这个行业有着长远的前景。 首次宾州之行使他觉得,探油的结果实在无法预料,相比之下炼油似乎既保险又有条理。 没过多久,他进而建立了这样的信念:炼油是从这个行业中获得最大利益的关键。 洛克菲勒十分钟情于账本,这使比他大将近十岁的克拉克很瞧不起,觉得他做事刻板,像个小职员。 起初洛克菲勒隐忍着,后来终于同克拉克分手了。 至于分手的原因,洛克菲勒在后来的回忆录里说:“因为我贷款扩大炼油业务的事,他非常生气,好像这冒犯了他似的。 ”洛克菲勒看得出来,克拉克缺少胆略,欠了银行的钱便担心得要死,觉得这个冒失的年轻人会把公司所有的资产孤注一掷,所以恼怒不已。 1865年1月,在一个名叫皮特霍尔河的地方发现了一座油田,并很快魔术般地出现了城市。 这成了洛克菲勒同克拉克决裂的催化剂。 洛克菲勒请克拉克再签一张借据,克拉克朝他发火道:“为了发展这个石油业务,我们一直在借钱,借的钱太多了。 ”洛克菲勒毫不退让地反驳说:“只要借钱能稳稳地扩大业务,我们就应该借。 ”克拉克企图吓住洛克菲勒,便威胁说要散伙;而洛克菲勒这时已决意摆脱克拉克和代理贸易业,他正在动员安德鲁斯与自己合作。 几个星期后,他和克拉克又吵了起来。 1865年2月1日,洛克菲勒把几个合伙人请到家里,向大家推荐他快速发展炼油厂的方针———这是克拉克深恶痛绝的事。 结果公司散伙,大家同意把公司拍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 拍卖时克拉克请来一位律师,洛克菲勒则自己出马。 拍卖底价是500元,但很快涨到5万元———已经超过了洛克菲勒所预想的炼油厂的价值。 最后又升至7.2万元,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报出7.25万元,他明白这事将决定自己的一生。 拍卖会后,他把自己在代理公司的一半股份和那7.25万元钱一并交给了克拉克。 尽管如此,他还是抓了一个头彩:在26岁时,他拥有了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厂,每天能提炼500桶原油———这是当地第二大炼油厂产量的两倍———并且已跻身于世界最大的炼油厂之列。 1865年12月,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开了第二家炼油厂———标准炼油厂。 四年后,两家工厂以联合股份的形式起名为标准石油公司,在俄亥俄州注册,洛克菲勒任总裁。 之后为了实行彻底的垄断,洛克菲勒一连收购了几家炼油厂,并涉足管道运输业,还建立了自己的铁路网络。 1878年8月,安德鲁斯与洛克菲勒在对股东分红问题上出现分歧。 洛克菲勒最不能容忍那些喜欢多得红利,不愿把收益投入再生产的董事。 安德鲁斯威胁说要转让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按照他的要求以100万元买下了他手中的股票,从此便独自执掌公司大权。 洛克菲勒同当年高中的同学,24岁的劳拉于1864年9月8日举行了婚礼。 他尽管已积攒了巨大的资金,买结婚戒指却只花了15.75美元。 这笔花销记在账本乙内的“杂项开支”项下。 洛克菲勒一向怀念这段时光,并且一直珍藏着他俩用过的第一套餐具。 -抢占全球市埸 19世纪80年代初,标准石油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全球垄断,洛克菲勒扬名海外。 为了研究国外市场,标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派石油商人威廉·赫伯特·利比去远东进行为期两年的调查。 利比注意到石油“比商业史上任何一种源自一地的产品的渗透性都强”,于是便在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地劝说人们使用煤油。 正如洛克菲勒所说:“在许多国家里,我们得先生产油灯,再教当地人学会使用煤油。 ”利比很满意地看到,当一本宣传煤油灯安全可靠的小册子翻译成中文后,一艘艘小舢板满载标准石油公司的产品沿河而上,向中国内陆深处驶去。 为了扩大人们对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价卖出了成千上万盏煤油灯和灯芯,有时还免费赠送给第一次买煤油的顾客。 可是自从里海边的俄国巴库喷出原油后,到19世80年代末,巴库郊外已麇集了二百多个炼油厂,价格低廉的煤油很快充斥欧洲市场,抢占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地盘。 美国驻巴库领事J·C·钱伯斯被标准石油公司派去收集情报,他发出警报说:俄国人“野心勃勃,要把美国石油从世界市场上赶出去”。 洛克菲勒大吃一惊,为了报复俄国人,他使出了惯用的重型武器:在整个欧洲降低油价,并且开始了恶毒的宣传活动,使人们对俄国煤油安全性产生怀疑。 激烈的海外竞争再次激起洛克菲勒的斗志,他决定设立自己的海外机构。 1888年标准石油公司设立了它的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英美石油公司,很快垄断了英国的石油生意。 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又在不来梅成立了德美石油公司,负责德国的市场。 他在鹿特丹还建了一个石油输送站,签了一个向法国供应全部所需原油的合同,买下了荷兰、意大利石油公司的部分股份,并策划在印度进行一场激烈的价格战。 标准石油公司还向欧洲派出了第一艘装载量为100万加仑的巨型蒸汽油轮。 到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为了抢亚洲的生意,甚至屈尊代销俄国煤油。 它终于在亚洲设立了一系列营业所,并且向上海、加尔各答、孟买、横滨、神户和新加坡等地派去了一批代理人。 自此竞争便成了国际石油业一成不变的事实。 此时标准石油公司已拥有了10万名员工,洛克菲勒创立的这个石油帝国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融生产与商业为一体的机构。 为了使大家相信他是个情操高尚的商人,洛克菲勒给高尚下了这样的定义:信守合同,及时偿付账单和债务,公平对待小股东,从不发行虚股等等。 为了标榜自己清白的形象,他一再坚持自己的商业信誉和补偿规则。 其实身处帝国之巅的洛克菲勒还建立了一个广泛的情报网络,他从各地代理人每月交上来的报告里摘录了厚厚的分类卡片,上面记录着独立石油销售商在他们领地里售出的每桶油的来源。 标准石油公司间谍们收集的情报大部分来自杂货店和铁路运输代理,这位巨头在百老汇26号里能看到他的王国在最偏远的角落如何与对手竞争。 当时标准石油最常用的策略,是大量散布谣言,说那些为数不多的独立销售商都在苦苦挣扎,用不了很久就会无力供应石油,以吓跑他们的客户。 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良心,洛克菲勒需要乞灵于一个崇高的主题:用低廉的价格给人类带来光明。 他早年在油田观看钻井时,曾默默盯着那口井,慢慢地说道:“这是穷人的光明。 ”这样的话在他的书信中随处可见。 洛克菲勒在偏远的农村长大,在烛光下看书,他理解廉价煤油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他醉心于用低成本、高产量的生产保住市场份额,为此他不惜暂时减少利润。 正如他本人所言:“标准石油公司一直记住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一定要提供最好的服务,满足于大量增加的业务,而不是增加利润去诱使别人与我们竞争。 ”洛克菲勒明白,如果自己太贪婪了,别人就会用其他产品取代煤油。 1883年,由J·N·皮尤为首的一个商业集团把天然气用管道送到了匹兹堡。 洛克菲勒很快就看出天然气是对石油生意的补充。 他建议标准石油公司应该在这个领域里发展。 两年内标准石油公司就把天然气从宾夕法尼亚西部运到了俄亥俄州和纽约州的各个城市,到了90年代,洛克菲勒已经秘密掌管着泰特斯维尔、石油城、布法罗和其他13个地区的天然气公司。 1886年标准石油公司创建了天然气托拉斯,洛克菲勒是其最大的股东。 -面临两难抉择 自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25年后,美国境内再也没有发现大油田,因此人们总怀疑洛克菲勒帝国是否坚实。 洛克菲勒长期以来也被两个截然相反的噩梦所缠绕:要么是石油枯竭,使自己的石油管道和炼油设备无事可干;要么是被大量的廉价石油所淹没。 在19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人心惶惶的高级经理会上,有人甚至建议标准石油公司退出石油业,转入一种更为稳定的行当。 洛克菲勒听完这悲观失望的发言后,站起身仰天祷告道:“上帝会赐予我们一切。 ”他深信石油埋在地下应自有其道理。 尽管标准石油公司在炼油、运输和销售等方面无所不能,可是直到19世纪80年代初,它还只拥有四处石油生产基地。 鉴于宾夕法尼亚的油田业已枯竭,洛克菲勒担心可能不得不转而使用俄罗斯原油,这将削弱甚至彻底打垮标准石油公司。 于是洛克菲勒1884年就开始催促手下建立原油储备。 一个转折点出现了,1885年5月,一支勘探队在俄亥俄州西北部的莱玛镇寻找天然气时,意外地钻探出一片油田。 到那年岁末,这儿四周一下冒出了250多个石油井架,并且一直延伸到印第安那州。 但美中不足的是,原油所含的化学成分中存在着一些难以对付的问题,燃烧时会在灯上形成一层薄膜。 更麻烦的是,它的硫化物含量太高,会腐蚀机器,并且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但洛克菲勒仍对俄亥俄-印第安那的油田充满信心。 为了解决质量问题,他在1886年7月请来一位叫赫尔曼·弗拉希的著名德裔化学家,交给的任务是:去掉莱玛原油中的异味,把它变成可以上市销售的商品。 此时标准石油公司正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相信弗拉希定能成功,把俄亥俄和印第安那交界处大片土地全都买下来呢?还是冒着失去大笔财富的危险,等弗拉希做完实验再说?洛克菲勒尽管一向行事谨慎,这时却显示出远见和胆量,他决定在莱玛石油上投下一大笔赌注。 这遭到董事会中以普拉特为首的一批人的反对。 为打破僵局,洛克菲勒在董事会上提出:“我用自己的钱进行这项投资,并且承担两年的风险。 ”他答应拿出300万元———相当于1996年的4700万元,“两年后如果成功了,公司可以把钱还给我;如果失败的话,由我来承担损失。 ” 标准石油公司花了数百万元买下莱玛的油田,还铺设了输油管道。 那时这种“臭鼬石油”每桶只卖15美分,没有市场,但公司还是把这些石油库存起来。 到1888年存量达到4000万桶以上。 当然,洛克菲勒在这场赌博中没有单纯依靠化学家们,他还到处寻找这种难闻石油的新用途。 他派出一批批推销员和技术人员去动员铁路公司用石油代替煤炭做机车燃料,劝说旅馆、工厂和仓库用石油做燃料替换煤炉,但这些生意并未做大。 终于,到1887年10月,弗拉希用氧化铜去硫法在处理莱玛原油上取得成功,生产出了可供上市的煤油,公司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石油生产。 洛克菲勒恢复了活力,开始进行这一行业前所未有的大并购。 1890年他吞并了联合石油公司和其他三家大型石油生产公司,控制了宾夕法尼亚和西弗吉尼亚州30万英亩的土地,从此成了该行业中的头号霸主。 -创建芝加哥大学 标准石油公司完全控制了石油业之后,“大型垄断企业的鼻祖”洛克菲勒成了镀金时代的象征,因而也成了众人批评的焦点。 1888年美国大选时,反对各种托拉斯———包括石油、威士忌酒、糖业以及几十种其他行业托拉斯的抗议活动,在许多地方爆发,迫使竞选两党在施政纲领中都严厉地谴责经济集中。 在这场越来越强的批评声中,洛克菲勒再次受到了政府的严格审查。 1888年,纽约州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在调查标准石油公司时才领会到与洛克菲勒打交道有多难。 一位送传票的司法人员来到百老汇26号公司办公地,被告知洛克菲勒出城去了。 他来到第54西大街4号,被告知洛克菲勒确实在家里,但不见客。 为了防备这位大人物一大早溜掉,这位送达员在洛克菲勒家的门廊下凑合了一夜。 然而他第二天天刚亮按响门铃时,却被告知洛克菲勒先生已经离开了。 为了指导洛克菲勒如何对付纽约参议院的听证会,标准石油公司聘请了一位名叫约瑟夫·乔特的著名律师。 见面时,洛克菲勒热情地同他打过招呼后,便歪在长椅上露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乔特试图就公司事务询问他的意见,洛克菲勒却滴水不露,这使乔特十分灰心。 1888年2月的一个上午,48岁的洛克菲勒身穿外套,头戴礼帽,在乔特的陪伴下来到纽约市最高法院坐满了人的法庭上。 乔特很快就发现他根本不必为其担心。 洛克菲勒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商人一样,擅长于做出模棱两可的回答。 他还变成了一个茫然、健忘的家伙,和蔼可亲却有点思维混乱,像是迷失在标准石油公司巨大的迷宫里。 向洛克菲勒提问的是该委员会法律顾问罗杰·普赖尔,他盯着洛克菲勒,用手指指着他以示谴责。 洛克菲勒始终保持平静,使两人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洛克菲勒在证词中首次提供了标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起草的托拉斯协议,公开了八位现任受托人的姓名,透露了公司当时拥有的700位股东。 最令人吃惊的是,他列出了属于托拉斯的41家公司———其中有许多在此之前从未公开过这层关系。 为了反驳标准石油公司是一家垄断企业的说法,洛克菲勒提交了一份111家与其竞争的炼油厂的名单,同时还述说了他与俄罗斯石油业展开激烈竞争的动人故事。 但是,无论洛克菲勒提供的证词如何出色,该委员会的报告还是称标准石油是“本大陆上最难对付的金钱实体”,“是原始的托拉斯”。 洛克菲勒不得不大量捐钱,但他捐钱的速度总是无法赶上收入增长的速度。 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学会用一种系统、科学而又同他的财富规模相称的方式捐钱。 他创立了芝加哥大学,并以此最终确定了今后作为慈善家的工作方式。 但他不愿把这所大学与自己的名字联系起来。 洛克菲勒不喜欢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校长威廉·雷尼·哈珀终于说服他出席1897年7月举行的建校五周年庆祝活动。 这位赞助人表示不发表演讲,只想轻松地在校园里偷偷地欣赏一两个小时。 这天,三千多名衣冠楚楚的学生和教授涌进校园里,只有一个人身穿普通礼服,头戴丝质礼帽,走路时还像儿时一样,眼睛盯着地上。 他走上主席台时,大家的双眼注视着这位深居简出的美国传奇人物。 第二天上午,洛克菲勒骑上自行车,穿着运动装参观了校园。 1895年,56岁的洛克菲勒开始不露声色地逐步隐退,把事业交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 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19世纪80年代初,标准石油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全球垄断,洛克菲勒扬名海外。 为了研究国外市场,标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派石油商人威廉·赫伯特·利比去远东进行为期两年的调查。 利比注意到石油“比商业史上任何一种源自一地的产品的渗透性都强”,于是便在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地劝说人们使用煤油。 正如洛克菲勒所说:“在许多国家里,我们得先生产油灯,再教当地人学会使用煤油。 ”利比很满意地看到,当一本宣传煤油灯安全可靠的小册子翻译成中文后,一艘艘小舢板满载标准石油公司的产品沿河而上,向中国内陆深处驶去。 为了扩大人们对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价卖出了成千上万盏煤油灯和灯芯,有时还免费赠送给第一次买煤油的顾客。 可是自从里海边的俄国巴库喷出原油后,到19世80年代末,巴库郊外已麇集了二百多个炼油厂,价格低廉的煤油很快充斥欧洲市场,抢占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地盘。 美国驻巴库领事J·C·钱伯斯被标准石油公司派去收集情报,他发出警报说:俄国人“野心勃勃,要把美国石油从世界市场上赶出去”。 洛克菲勒大吃一惊,为了报复俄国人,他使出了惯用的重型武器:在整个欧洲降低油价,并且开始了恶毒的宣传活动,使人们对俄国煤油安全性产生怀疑。 激烈的海外竞争再次激起洛克菲勒的斗志,他决定设立自己的海外机构。 1888年标准石油公司设立了它的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英美石油公司,很快垄断了英国的石油生意。 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又在不来梅成立了德美石油公司,负责德国的市场。 他在鹿特丹还建了一个石油输送站,签了一个向法国供应全部所需原油的合同,买下了荷兰、意大利石油公司的部分股份,并策划在印度进行一场激烈的价格战。 标准石油公司还向欧洲派出了第一艘装载量为100万加仑的巨型蒸汽油轮。 到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为了抢亚洲的生意,甚至屈尊代销俄国煤油。 它终于在亚洲设立了一系列营业所,并且向上海、加尔各答、孟买、横滨、神户和新加坡等地派去了一批代理人。 自此竞争便成了国际石油业一成不变的事实。 此时标准石油公司已拥有了10万名员工,洛克菲勒创立的这个石油帝国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融生产与商业为一体的机构。 为了使大家相信他是个情操高尚的商人,洛克菲勒给高尚下了这样的定义:信守合同,及时偿付账单和债务,公平对待小股东,从不发行虚股等等。 为了标榜自己清白的形象,他一再坚持自己的商业信誉和补偿规则。 其实身处帝国之巅的洛克菲勒还建立了一个广泛的情报网络,他从各地代理人每月交上来的报告里摘录了厚厚的分类卡片,上面记录着独立石油销售商在他们领地里售出的每桶油的来源。 标准石油公司间谍们收集的情报大部分来自杂货店和铁路运输代理,这位巨头在百老汇26号里能看到他的王国在最偏远的角落如何与对手竞争。 当时标准石油最常用的策略,是大量散布谣言,说那些为数不多的独立销售商都在苦苦挣扎,用不了很久就会无力供应石油,以吓跑他们的客户。 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良心,洛克菲勒需要乞灵于一个崇高的主题:用低廉的价格给人类带来光明。 他早年在油田观看钻井时,曾默默盯着那口井,慢慢地说道:“这是穷人的光明。 ”这样的话在他的书信中随处可见。 洛克菲勒在偏远的农村长大,在烛光下看书,他理解廉价煤油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他醉心于用低成本、高产量的生产保住市场份额,为此他不惜暂时减少利润。 正如他本人所言:“标准石油公司一直记住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一定要提供最好的服务,满足于大量增加的业务,而不是增加利润去诱使别人与我们竞争。 ”洛克菲勒明白,如果自己太贪婪了,别人就会用其他产品取代煤油。 1883年,由J·N·皮尤为首的一个商业集团把天然气用管道送到了匹兹堡。 洛克菲勒很快就看出天然气是对石油生意的补充。 他建议标准石油公司应该在这个领域里发展。 两年内标准石油公司就把天然气从宾夕法尼亚西部运到了俄亥俄州和纽约州的各个城市,到了90年代,洛克菲勒已经秘密掌管着泰特斯维尔、石油城、布法罗和其他13个地区的天然气公司。 1886年标准石油公司创建了天然气托拉斯,洛克菲勒是其最大的股东。

股票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是什么时间能更详细吗?怎样立管理条例?后又这样立法的?拜托各位大神

1992年8月10日,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当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激励下,中国证券市场的合法地位正式确立,沪深股票市场走出了一轮气势磅礴的牛市行情,其中深圳股市涨幅超过2倍,股票供不应求。 为平抑股价,增加供给,8月7日,深圳市宣布当年发行5亿股公众股,发售500万张抽签表,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以购1000股。 但是当时市场极度热烈,对股票的需求量极其巨大,5亿股股票无疑是杯水车薪。 于是出现了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局面,并且引发了内部人营私舞弊暗中套购认购表的行为。 结果多数人因为没有买到中签表而到市政府示威,从而引发了震惊全国的“8·10事件”。 该事件的爆发使得管理层极度震惊,引发了对社会稳定的担忧,并触发了公众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存废问题的忧虑,导致沪深股市深幅狂泻,上海市场三天之内暴跌400余点。 回首“810”惊心动魄 看中国股市疯狂岁月2008年10月06日 15:29凤凰网专稿 刘芳:如今我还时不时能听到有人抱怨中国股市被人操控。 但以今天中国股市的盘子操控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我也经常听人说中国股市就像坐过山车,但如果你觉得10%涨停板跌停板的情况像过山车?那一天暴涨105%算怎样?90年代初的中国股市曾经造就过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曾经让多少人从梦中惊醒看到残酷的现实。 1992年8月,一种叫做股票认购证的玩意吸引了上百万人的注意。 很多做着发财梦的人们在深圳四处向亲戚朋友借身份证,争着购买这种新潮玩意。 当抽签表全部售完的时候,人们发现网点前炒卖认购表的情况相当普遍,100元一张的表被炒到300到500,紧接着银行又发公告称将表格回收期延长到8月11日。 很多人开始质疑,愤怒,深圳的秩序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混乱起来。 1992年的8月10号,810事件,惊心动魄,也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改变。 解说:8月10晚,很多没有买到新股抽签表的股民,愤怒地聚集到深圳市政府门口,要求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当事人李春瑜:“810”大家为什么会闹事,因为你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我们去闹事,假如我是最早去排队的,我是排了三天三夜,我愿意承受这三天三夜的疲劳,或者说时间啊,精力耗在里面,我愿意去承担,我就能享受,我就是能最快的领到抽签表的那个人,我就有机率去领到抽签表,可是我不是啊,我去排了三天三个晚上,但是最后一天我挤不过人家,原来本来有一百张抽签表,我是九十个人,第九十个人,我是可以领得到的,因为你腐败,因为你暗箱操作,你当天只拿出五十张抽签表出来,我就没有这个机会,本来这个机会是我的,因为你的监管不测,监管不当,你的管理的不好,你的腐败的问题,使我没有了这个机会,那我就不愿意干了,我有抽签表我抽到了股票,股票跌了是我的风险,我承担,赚了是我的收益,我享受,但是之前的因为你的发行制度不透明,你不公开你不公正,你不公平,我不行,我肯定就不干了,我会不干,群众也都是这样想的嘛,就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因为买不到认购证,然后又排了这么长的队,千里迢迢的,然后这里边又发现了隐私舞弊的,这些人肯定会不满。 解说:事态很快恶化,少数人开始使用暴力,砸汽车,砸摩托,攻击执勤警察。 危机下,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第二年新股发行额度提前调用,连夜加印5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兑换券,一张兑换券换10张抽签表。 并且公开表态,决不姑息舞弊行为,如有发现立即追究领导责任。 当事人刘勘:那么当天晚上深圳市决定,政府增发500万的认购券,使这个市场暂时平息,但是到了11号的晚上,当时的市长叫郑良玉,这样发表电视讲话,这些参加认购证的人要识大体,顾大局,要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局面,但是市场上有好利的,截流认购证的,有关的单位,个人一定要彻查 刘芳:8月10号晚上11点,深圳市长助理亲自出面,宣布了深圳市政府的5项通告,包括增发认购表等等。 但聚集的人群仍然不肯散去,直到最终发生冲突。 虽然后来810风波中的舞弊行为被查的水落石出,查出十多万内部截流私买抽签表的情况,但事件却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股市。 深圳股指从8月10日的310高点4天内就跌到285点;上海股指更是在8月10号后的2天内跌了19%,而且沪深股市从此元气大伤。 很多从来没有经历过股市起伏的人们错讹不已。 我记得今年早前中国总理温说过,股市有风险这个事情,人们从道理上都明白,只是情感上接受不了。 这种情况是在中国股市发展了18年后的今天,90年代初的那个时代,没有几个人在入市前就懂得股市有风险。 解说:1992年10月底,也就是“810事件”发生两个月后,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内地最高证券管理权利机关,负责证券市场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记者:“810事件”对今后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当事人李春瑜:我觉得它的经验是什么就是,证券市场一定要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基石,你要向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你如果失去这个基石的话,群众就会有意见,投资人就会用脚投票,他就不参与这个市场了,甚至会有更过激的行为,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发生后呢,假如是一个管理层有失误的话,我觉得在那个年代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去原谅的,不能原谅的是你有这个经验教训,你没有去弥补这个缺陷,你这个腐败问题发过一次可以原谅,如果发生二次三次,我觉得这个是没办法去原谅的,没有经验可以去累积,可以去学习,我们可以看到,“810事件”之后呢,我们看到我们现在的股票发行制度,是不断的在完善之中,我们后来没有再有这样的事件,这个就很难得,这个也是一个很积极的事情,假如没有那次去刺激监管层去重视这个事情,也许以后还会有相关的一些,比如说制度的缺陷啊,比如说腐败的问题啊,也许会有,我想很多制度的完善都靠一些事件去推动它的。 所以讲“810”这种事件,它是有一个双面性的。 我觉得这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阶段的必然的产物。 这种对中国市场的崛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就能感觉到,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间,都会出现一次资产的裂变。 只有一次不会有第二次,资本裂变的信号,也就是说大家对于股份制的改造、发展,一种新的生产了发展方式形成了。 这在中国来讲,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执行了几十年的时候,这种来讲,变革是革命性的。 因为中国的崛起,就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崛起,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都少不了资本市场。 刘芳:18年并不是多长的时间,中国的资本市场依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中国是一个变化很快的国家,特别是自从1978年后的30年,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忙,经济快速发展,股市不断的改革,我想如果我们不停下脚步,回顾一下过去的足迹,我想我们很容易在疯狂的运转中迷失了方向。 对于中国股市来说“810”可能是痛苦的记忆,但假如没有“810”,中国的股市可能还会多走那些曲折?18年后的今天,回首过去那个刚刚诞生的股票市场,那个时候人们的天真,疯狂,简直是恍如隔世。 这意味着,18年后,我们也会笑着回忆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

标签: 微股票 为每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革命性的投资方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