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上市是一个成本高昂的过程,涉及承销费用、法律费用和持续报告费用。

admin 4 0

股票上市是一个成本高昂的过程,涉及承销费用、法律费用和持续报告费用。

承销费用

承销费用是支付给承销商的费用,负责将股票出售给投资者。这些费用通常以佣金的形式支付,按股票发行规模的百分比计算。承销费用的成本可能从发行规模的 4% 到 7% 不等。

法律费用

上市还需要进行大量法律工作,包括起草招股说明书、提交监管文件以及聘请法律顾问。法律费用因公司的规模和复杂性而异,但通常占发行规模的 1% 到 3%。

持续报告费用

上市后,公司有义务遵守持续报告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定期向监管机构提交财务报表、重大事项公告和股东更新。持续报告费用因公司的规模和行业而异,但通常占发行规模的 0.5% 到 2%。

其他费用

除了承销费用、法律费用和持续报告费用外,上市还涉及其他费用,例如:

  • 审计费用
  • 财务顾问费用
  • 转让代理人费用
  • 交易所上市费

其他费用的成本可能因公司和交易所而异。

上市成本的总体影响

股票上市的高成本可能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成本可能会减少筹集的资金,并可能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上市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好处,例如获得资本、提高知名度和改善流动性。

在决定是否上市之前,公司应仔细考虑上市成本以及潜在的好处。高成本可能并不总是合理的,尤其是在公司规模较小或现金流有限的情况下。

降低上市成本的方法

有几种方法可以降低上市成本,包括:

  • 选择较小的承销商:较小的承销商通常会收取较低的费用。
  • 选择较小的交易所:较小的交易所通常会收取较低的上市费。
  • 简化法律工作:通过使用标准的招股说明书模板和聘请经验丰富的法律顾问,可以减少法律费用。
  • 寻求政府资助:一些政府计划可以为上市提供财务援助。

通过遵循这些措施,公司可能会降低上市成本,同时最大化潜在的好处。


证券公司是干什么的

证券公司在企业改制上市中的主要职责是设计筹划改制企业的股票上市,主要工作包括:参与企业改制方案设计和制定,对拟发股票的改制企业进行上市辅导,草拟、汇总和报送发行上市的所有申报材料,组织承销上市企业的股票,承担发行上市的组织协调工作。

证券公司(Securities Company)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法人企业。 分为证券经营公司和证券登记公司。 狭义的证券公司是指证券经营公司,是经主管机关批准并到有关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营业执照后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机构。

它具有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可以承销发行、自营买卖或自营兼代理买卖证券。 普通投资人的证券投资都要通过证券商来进行。

扩展资料

1.证券经纪商,也就是居间帮投资人买卖股票的证券公司。

2.证券承销商,帮助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如果投资人要买公司发行的新股票时,就必须找这种类型的证券公司。

3.证券自营商,他们如同一般投资人一样,也是股票的买卖者。 我们一般称为的法人,其中一类就是证券自营商。

4.综合类证券商,就是同时经营以上三种业务的证券公司。

参考资料

网络百科-证券公司

普通股的筹资风险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采用股权筹资方式究竟是否合理,其资金成本如何,是否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宏观经济状况,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发达,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过分倚重股权筹资并非好事,股权筹资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其经营效率和确保其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利影响,最突出的现象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筹资资金的配置效率方面,股权筹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一些上市公司将股权筹资募集的资金用于无效率的企业规模扩张,偿还债务,存放在金融机构以获取利息收入,甚至将资金用于盲目投资。 这些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筹资资金的运用方面尤为显著,在配股后几个月内更改配股资金用途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针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将从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角度出发,探讨上市公司采用何种筹资方式最为恰当。 本文探讨的上市公司满足下列条件:其规模一般较大、信用状况良好,具备使用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相应条件,同时假设该公司处于盈利状态,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正面作用。 1 资金成本的重要性 所谓资金成本就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成本。 每一个资本都有其特定的资金成本。 例如,利用债券筹资必须支付相应的利息,利息支付可以是固定利率的,也可以是变动利率的。 股票筹资必须支付相关股利,且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的资本收益预期会随着股票的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资金成本在现代企业中是关系到企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重要问题。 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主要依据;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资金成本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考。 资金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可作为项目投资的折现率;资金成本是投资项目的基准收益率。 与此同时,资金成本是评定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凡是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这个水平的,则应认为是经营不利,这也是向企业经营者发出了信号,企业必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 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比较 2.1 股权筹资 2.1.1 普通股资金成本分析 普通股资金成本率=预计下一年股利/(股票发行总额-发行费)+预计股利的年增长率 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发行普通股的资金成本较高。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投资者购买普通股股票既没有取得固定收益的保证,也不能抽回投资,所以普通股股东的风险最高,当然也相应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即股利。 由于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投资报酬,即预计下一年股利较高,导致普通股资金成本上升;二是普通股发行成本较高。 观察普通股资金成本公式不难发现发行费较高,导致分母较小,从而使整个分式比值较大,即普通股资金成本率较高。 2.1.2 优先股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优先股资金成本率=优先股票面总额×年利息率/(优先股票面总额-发行费)×100% 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 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一般虽低于发行普通股股票筹资的资金成本,但高于发行企业债券或取得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 低于普通股的筹资成本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优先股股东按照股票面值和固定的股利率取得股利,风险较普通股股东小,所以其投资报酬也较普通股低,使得优先股的筹资成本低于发行普通股筹资成本;二是优先股的股利支付是确定的,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高于优先股股利率时,发行优先股筹资就可以提高普通股股本收益率,普通股股东可获得财务杠杆的好处,增加每股税后盈余。 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高于发行企业债券或取得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是由于:一是发行优先股筹资费用较发行企业债券筹资或取得银行借款的筹资费用要高一些;二是主要是由于优先股的股利是在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的,而债券利息或借款利息都是在所得税前利润中支付的。 这是发行股票筹资相对于债务筹资方式最不利的地方;三是优先股股东的求偿权在债券持有人之后,导致优先股股东的风险大于债券持有人的风险,这使得优先股的股利率一般要大于债券的利息率。 2.2 债务筹资 2.2.1 企业债券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企业债券资金成本率=债券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券面值-发行费)×100% 发行企业债券的筹资成本较低。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企业债券利息在所得税前利润中开支的,属于免税费用,这样可使发行债券筹资的实际成本降低,而发行股票筹资向股东支付的利息,属于利润分配的内容,是在所得税后的利润中支付的,属于非免税费用。 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者的双重课税的问题。 故发行企业债券筹集的资金成本较主权资本筹集方式的资金成本低;二是发行债券筹资也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当公司赢利时,可以增加每股税后赢余。 这点与发行优先股筹资和借款筹资是一致的;三是债权人的求偿权先于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使债权人风险相对于股东风险较小,从而导致其资金报酬率较低,即对于筹资者而言,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较低。 2.2.2 借款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借款资金成本率=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筹资费)×100% 借款筹资资金成本也较低。 原因有:借款属于直接筹资,筹资费用较少;借款利息在税前开支,属于免税支出;借款筹资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债权人风险较小,使筹资者的资金成本较低。 2.2.3 融资租赁资金成本分析 融资租赁资金成本无特定计算公式,因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总的来说,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筹资,其资金成本较高。 出租人是通过租金获取报酬的。 因此,租金总额比租赁物价值要高,而且一般来说,融资租赁的利率较债券或借款的利率都要高很多。 所以,融资租赁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 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筹资,承租企业可以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 根据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以视同自有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计提折旧。 而折旧费是可以在成本中列支的,故而可以省税。 但总的来说,融资租赁成本较债券或借款的利率都要高很多。 因此,在下文讨论何种债务筹资方式资金成本较低时不再讨论融资租赁方式筹资的筹资成本。 2.3 小结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有着较大的规模,恰当的资产负债率,信用状况良好,具备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相应条件。 同时,公司处于赢利状态,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赢余。 当然,上市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其他诸多因素,诸如筹资风险、借款限制性条款和股东控制权的因素。 但企业作为“理性人”,其筹资方式的选择最根本的依据是筹资成本的比较。 故从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出发,上市公司更适合用债务筹资方式募集资金。 3 债务筹资方式选择 3.1 企业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 企业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是企业采取债务筹资方式发生的利息成本和发行费用。 企业债券筹资成本主要包括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以及相关费用,主要有承销费、公告费、印刷费、评审费、法律咨询费、资产评估费、债券托管费等相关费用。 在不考虑债券折价和溢价发行,利息偿还方式的情况下,企业债券筹资成本率为(用kb表示): kb=(i×R)(1-T)/(R-B) 其中,i为债券票面利率,R为债券发行额,B为债券发行费用,T为所得税率。 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比较简单,主要是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和借款的手续费。 同样在不考虑银行借款利息偿还方式,回存条款的情况下,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率为(用kc表示): kc=(i×R)(1-T)/(R-b) 其中,i为借款利率,R为筹资额,b为银行借款手续费,T为所得税率。 3.2 债券筹资和银行借款筹资的资金成本比较 上市公司符合经济学上“理性人”假设,其必定选择相对资金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本文现比较企业债券筹资和银行借款筹资的资金成本,从而分析上市公司采用何种债务筹资方式更为恰当。 kb=(i×R)(1-T)/(R-B),其中的R,i为债券发行额和债券票面利率,B为债券发行费用,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可视为固定费用“C”,一般与发行额大小无关,包括印刷费、公告费、评审费、法律咨询费、资产评估费等费用。 另一部分是变动费用“V”,主要是承销费,其一般随发行量变化且提取比例随发行量变化逐渐趋小,用α表示(0<α<1),由此债券筹资成本可细化为: kb=(i×R)(1-T)/(R-C-αR)=i(1-T)/(1-α-C/R) (1) 同时,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为: kc=(i×R)(1-T)/(R-b)=i(1-T)/(1-b/R)(2) 将(1)式除以(2)式得: kb/kc=(1-b/R)/(1-α-C/R)(3) 通常情况下,银行手续费较低,即b趋向于0。 则(3)式改写为: kb/kc=1/(1-α-C/R)(4) 上式中,C为固定费用,一般为常量,而α值随R值的增大而减小,故R值越大,α值越小,C/R越小,分母值越大,而kb/kc就越小,即债券筹资相对于银行借款筹资而言资金成本变小。 筹资额越大,即筹资规模越大,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也低,即产生了较大的规模效应。 也就是说,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债券筹资出现规模效应,且筹资规模越大,规模效应越强,与银行借款相比,其具有明显的规模成本效应。 大量实证分析亦表明,企业筹资规模及企业的大小与债券筹资比重呈正相关,而与银行借款负相关。 大型企业基于规模经济考虑选择债券筹资,而小企业因为债券市场高昂的发行费用而只能寻求银行借款。 3.3 小结 筹资规模是比较企业债券和银行借款筹资资金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企业债务筹资方式选择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研究表明,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在1亿以上时,其规模效应就能显示出来,也就是说小企业及发行规模较小的企业利用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是比较高的,更适合于选择银行借款筹资。 而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最终取决于企业本身规模的大小,故企业规模是决定债务筹资方式的最终决定因素。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规模较大,在债券市场上一般发行规模也较大,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上市公司更适合利用债券方式筹资。 4 结论 通过比较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不难发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假定其具备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相应条件,且处于赢利状态,同时不考虑资产负债率等限制性因素),利用债务筹资比利用股权筹资更节约资金成本。 原因有:因为债务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而股息则从税后利润中支付,存在法人和股份持有人双重课税的问题;债务筹资在企业处于赢利状态时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赢余;由于债权人的求偿权先于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债权人风险较小,导致其资金报酬率较低,即对于筹资者而言,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较低。 因此,上市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资金成本的角度考虑,应使用债务筹资方式募集资本。 参考文献 1 潘敏.融资方式、金融契约与公司治理机制[J].经济评论,2001(5) 2 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5) 3 田晓东.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比较[J]. 中国金融,2001(6)参考资料: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企业上市的上市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欲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经历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综合评估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化的工作,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也需要经过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期后评价的过程;而且还要面临着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上市的路径选择。 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企业应做的工作、渠道和风险都不同。 只有经过企业的综合评估,才能确保拟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操作。 对于企业而言,要组织发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因此为了保证上市的成功,企业首先会全面分析上述问题,全面研究、审慎拿出意见,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后才会全面启动上市团队的工作。 内部重组企业首发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财务、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并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预先处理好一些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此项工作,也可以增强保荐人、策略股东、其它中介机构及监管层对公司的信心。 启动工作企业一旦确定上市目标,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务操作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选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及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及上市等。 由于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务机构有五六个同时工作,人员涉及到几十个人。 因此组织协调难得相当大,需要多方协调好。 发行股票并上市,已经成为今天众多企业的目标。 在货币政策转为稳健,银行信贷越来越收紧的背景下,中小板、创业板设立以后,那些本来很难从银行得到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有了另外一条更为广阔的融资大道。 但是,同一切经营活动一样,企业上市是需要成本的。 而且上市成本之高,至今仍是一个尚未引起市场充分重视的问题。 2010年6月,某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其公开披露的材料显示,该公司在上市期间投入的信息披露费用高达1000万元。 按照规定,公司上市必须严格地进行信息披露,其主要形式就是在证监会指定的专业证券报上刊登有关的招股、上市文件,但是谁能想到,仅为完成这项任务,就需要支付上千万元。 然而,为完成信息披露所支付的费用,在企业上市成本的构成中,还仅仅是一个小数目。 上市成本分析在进行企业是否上市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主要包括:税务成本、社保成本、上市筹备费用、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中介费用、上市后的边际经营成本费用以及风险成本等几个方面。 一、税务成本企业在改制为股价公司之前即需补缴大量税款,这是拟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导致企业少缴税款的原因主要包括:1、企业财务人员信息和业务层面的原因导致少缴税款。 比如对某些偶然发生的应税业务未申报纳税;税务与财务在计税基础的规定上不一致时,常导致未按照税务规定申报纳税的情况发生。 2、财务管理不规范,收入确认、成本费用列支等不符合税法规定,导致少缴税款。 这种现象在企业创立初期规模较小时普遍发生,尤其是规模较小时税务机关对企业实行核定征收、所得税代征等征税方式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对成本费用列支的要求不严,使得不合规发票入账、白条入账等情况大量存在。 一旦这些情况为税务机关掌握,税务机关有权要求企业补税并予以处罚。 3、关联交易处理不慎往往会形成巨额税务成本。 新的所得税法和已出台的特别纳税调整管理办法对关联交易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规范性要求。 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如存在定价明显偏低现象,税务机关有权就其关联交易行为进行调查,一旦确认关联交易行为影响到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裁定实施特别纳税调整。 二、社保成本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往往存在劳动用工不规范的问题。 比如降低社保基数、少报用工人数、以综合保险代替城镇社保、少计加班工资、少计节假工资等等。 发审委对于企业劳动用工的规范要求异常严格,因此,拟上市公司一般均会因此付出更高的社保成本。 三、上市筹备费用上市筹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个职能部门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性要求提升管理工作水平,还要求组建一个专业的上市筹备工作团队对整个上市筹备工作进行组织与协调。 因此,上市筹备费用对于企业来讲,也是必须考虑的成本因素。 上市筹备费用主要包括:上市筹备工作团队以及各部门为加强管理而新增的人力成本;公司治理、制度规范、流程再造培训费用;为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而新增的管理成本等。 四、高级管理人员报酬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使得企业在上市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问题。 除了高管的固定薪资之外,还要考虑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高管激励政策。 高管固定薪资一般不会因企业上市而带来增量成本,但高管激励政策往往成为拟上市公司新增的高额人力资源成本。 因为在市场环境下,大多数企业会采用高管持股计划或期权计划作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激励手段。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上市需要考虑的高级管理人员报酬问题有时还表现在高级管理人员的增加上。 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为了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不得不安排更多的董、监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 五、中介费用企业上市必须是企业与中介机构合作才能实现的工作。 在市场准入的保护伞下,中介服务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使得中介费用成为主要的上市成本之一。 企业上市必需的合作中介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其他咨询机构、财经公关机构等。 中介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合作双方的协议结果,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目标融资额、合作方的规模与品牌、企业基础情况决定的业务复杂程度、市场行情等。 部分中介费用可以延迟至成功募资后再实际支付。 六、上市后的边际经营成本费用上市给企业带来品牌效应和信用升级,也同时给企业带来“为名所累”的问题。 比如,人力资源成本会因企业身为上市公司而升高,因为慕名而来的高素质人才多了,同时求职者对企业薪资待遇的要求也提高了。 再比如,采购成本会因企业身为上市公司而升高,因为有些供应商会因企业是上市公司而抬高价码。 因此,一般企业上市后的经营运营成本较上市前高。 考虑上市后的边际经营成本费用,有助于企业的上市决策和发展战略的制定。 七、风险成本企业上市决策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上市申报最终不能得到发审委的通过,这意味着企业上市工作失败。 这一失败会给企业带来许多威胁。 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使得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被公开,给了竞争对手一个学习的机会。 另外,中介机构也掌握着大量企业的重要信息,同样面临流失的风险。 上市工作的失败,还使得改制规范过程中付出的税务成本、社保成本、上市筹备费用、中介费用等前期成本费用支出变成沉没成本,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弥补。 承销费用占比最大在整个上市过程里,承担最多工作的券商收取的费用是最高的,同时,这也是不同公司上市成本的最大区别之处。 这其中,承销费用主要按照发行时募集金额的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而保荐费用则是支付给保荐人的签字费。 有人做过调查,在10家单独公布了保荐费用的创业板公司中,这部分的收费差异并不大,一般为300万、400万和500万三个标准,收费最高的国都证券承销红日药业收取了550万的保荐费。 区别最大的是承销费用,这部分费用决定了公司上市的成本大小。 而从耗费资金占比来看,这部分的费用占整个承销发行费用的比例也远远高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资产评估等多项费用之和。 比如,对神州泰岳超过1.2亿的承销费而言,几百万的其他费用几乎可以忽略。 这部分费用则要看企业的谈判能力大小。 某中等券商保荐人表示:“和央企上市主要靠券商的政府资源不同,创业板企业一般是民营企业,价格基本上是按市场标准定。 不过,如果企业完全符合创业板上市的标准,又对自身能够上市发行比较有信心,往往会选择更便宜的券商,哪怕是一些小券商。 而对一些在过会标准边徘徊的企业而言,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政府关系好的券商,即使多出点钱,能确保企业可以安全过会,通过审批。 ”此外,由于证监会规定,创业板企业上市之后还要有3年辅导期,已有券商针对这点开出了每年100万的收费标准。 而此前,也有消息人士称,由于创业板企业上市风险较大,有不少券商一改平时在整个项目结束之后收钱的做法,选择随着项目的进行阶段分批收费的做法。 上市前夕拿捏卖点与成本从实质上讲,上市其实就是通过向公众推销自己的企业而实现出售公司部分股份的行为。 因此,拟上市的鞋服企业需要对自身进行评价,明确企业的“卖点”,如业务前景、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赢利素质等。 通常情况下,拟上市的鞋服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才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包括其在市场地位、营销网络、推广渠道和产品设计、开发与生产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例如,其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销量排名第一、企业在过往三年销量连续增长达到一定比例、企业的销售门店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的管理层拥有超过一定年限的行业经验等等。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上市的地点、时机与上市成本(包括时间成本)。 中国鞋服企业通常选择内地A股或者香港主板作为上市地。 对于上市地的选择,企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发行市盈率、上市审批所需的时间以及监管环境等因素。 其中,发行市盈率就是每股发行价除以每股收益,因此发行市盈率越高,能够募集到的资金也就越多。 就中国鞋服企业的发行市盈率而言,内地A股普遍高于香港主板。 但是在内地A股的上市审批所需时间要长于香港主板,监管环境也较香港严格。 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鞋服企业选择了香港作为上市的地点。 选择上市的地点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要与上市的时机一起考虑。 对于上市时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和政府政策周期的改变,另外也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筹备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 企业上市一般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其是否成功受很多外在因素限制。 同时,企业内部的问题也会对其上市造成影响。 根据过往的经验,中国鞋服企业在上市过程比较常见的内部问题包括:法律架构重组、独立经营原则、业务剥离、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税务问题、会计问题和公司治理。 这些内部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类为法律问题和财务问题。 许多拟上市的企业均提前引入相关的法律团队和财务团队,分别在法律上与财务上对企业进行梳理和规范,确保企业在最佳上市时机到来候,不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阻碍了上市的进程。

标签: 法律费用和持续报告费用 股票上市是一个成本高昂的过程 涉及承销费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