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港股股票的行业趋势:投资于高增长领域和领先企业

admin 2 0

投资港股股票时,把握行业趋势至关重要。识别高增长领域和领先企业可以帮助投资者取得超额收益。

识别高增长领域

高增长领域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
  • 技术创新驱动
  • 行业壁垒低
  • 消费者需求强劲

一些高增长领域包括:

  • 科技
  • 医疗保健
  • 消费品
  • 金融科技

识别领先企业

领先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市场份额领先
  • 品牌知名度高
  • 财务业绩强劲
  • 管理团队优秀

在港股市场上,一些领先企业包括:

  • 腾讯控股
  • 阿里巴巴集团
  • 美团点评
  • 中芯国际

投资高增长领域和领先企业的优势

投资高增长领域和领先企业具有以下优势:

  • 高增长潜力
  • 超额收益
  • 行业壁垒保护
  • 财务业绩稳定

风险提示

虽然投资高增长领域和领先企业具有潜在的高回报,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 市场波动
  • 竞争加剧
  • 技术风险
  • 政策风险

结论

把握港股股票的行业趋势,投资于高增长领域和领先企业,可以帮助投资者取得超额收益。投资者也需要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并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李稻葵对未来10年判断,十分震撼

近两年,局势瞬息万变,人们对未来众说纷纭。

但对企业而言,必须对未来大趋势有清楚的判断,才能找准风向标。

未来趋势究竟该如何界定?

7月9日,在诺亚财富第十届私募股权投资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学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发表了《“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机会与挑战》主题演讲,将自己对于未来5-10年中国发展的挑战、目标、改变、风险和机遇的思考进行了慷慨的分享。

以下是李稻葵教授演讲精编,(部分内容有删减),Enjoy。

口 述: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编 辑:张启玉

来 源:正和岛

01、未来10年,中国面临3大挑战

首先分享一下我对整个形势的判断,因为没有大形势的判断就不可能看清楚每天要面对的这么多挑战和细节。

未来10年大形势如何?我总结了3个方面的重大挑战,这是我们中国未来整个发展都必须要面对的。

1. 国际形势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大家其实都很清楚,来自国际。

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中国可能很难再韬光养晦,以前经济多赢、政治上求同存异的时代可能不复存在。 现在他们都知道中国发展潜力巨大,而且中国发展的思路、治理体制与西方国家不同,他们不理解,就很容易起一些摩擦。

这些集中表现于,中美矛盾在未来10年还会不断演化。

如果说之前特朗普是大戏的序曲,我们现在进入到大戏了。 拜登新政府团队非常专业,他们会深层次跟中国方面博弈。 怎么博弈呢?我简单总结为:经济、金融、 科技 、军事相对分离,但是协同作战。

1)经济领域: 拜登的团队以及未来下面的总统,我相信经济上还是会和中国保持一定的合作,但重点领域肯定会针对中国采取对抗措施来遏制我们的发展。

2)金融领域: 局势极其复杂,正在博弈, 有一件事我们要牢记在心——金融上务必要做一定的切割。 我们有很多上市公司去了美国,过去20年来中国企业界成长最快的那些明星企业几乎没有例外,都在海外,主要是美国上市。

未来一段时间这方面会有所改变,因为这其中是有风险的,当然也有机遇。 风险是之前布局在美国的中概股的股票会受到波折,机遇是未来好企业会回到A股、港股来,估值会高一点。

金融领域中美还在博弈,远远没有定局,我们也不认为美国方面已经考虑好了,因为华尔街的利益和白宫的利益不一定一致。 我们这边也在研究,到美国上市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安全还是不安全,国内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战略。

不过大趋势是,我认为越来越多成长型企业会回来,首先在港股和A股上市,这是金融领域中美博弈的小结果。

4)军事领域: 双方会互探底线,虚虚实实。 美国会来挑衅,中国会给一定的回应。

未来是中美多方位、全面、深层次博弈的阶段,我个人观点认为, 中国可以利用这10年打造出一个中美平等合作,或者说平等竞争的新型关系。 但有一个前提,美国人必须接受中国的政治 社会 现实,目前他们对此心理上的冲击很大,是不接受的。

2. 中国经济发展本身的挑战

未来5-10年中国所要面对的经济发展本身的挑战有很多,我今天只讲一个,坦率地说这可能是最关键的一个——地方债。 目前中国地方债的水平是非常高的,为什么说这很关键?我们来剖开分析。

目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直接的因素是什么?投资。 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中国消费相对稳定,出口波动占比进出口也有限,主要的影响就在投资。

那影响投资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是政府主导的项目,包括各种各样的基建投资。

影响政府投资波动或者限制未来增长的是什么?地方债。

我有一个博士生做博士论文,我们每个星期都会开例会,他最开始研究的是中国债务问题,一点点顺藤摸瓜,最后发现: 中国债务水平高不是因为中国企业,也不是中央政府,根源在于一大批地方政府。 而且这种债务是隐性的,通常以金融服务集团的形式出现,表现为金融服务、商业投资,使得债务水平一直居高不下。

包括我自己去调研,发现不少地方发新债补旧债,利率还很高,我去听了数据都觉得害怕,说他们怎么还睡得着觉。

除了极个别的地区外,中国有大量的地方政府,自身税收的增长有限,收上来的也会大量给中央,另一方面又背了很多债务,这种情况在未来5年一定会调整。

中国经济增长挑战很多,其他先不讲了,未来几年的重中之重就是地方债务问题。

3.社会 层面上的挑战

现在我们中国 社会 进入了一个 历史 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局面。

4亿人口进入中等收入发展水平,近2亿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18-22岁的国民中有50%上了大学,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中国几千年从来没有到过这个程度, 但这背后也有别的含义—— 社会 矛盾多元化了。 举两个例子。

1)教育: 越是收入水平高的家庭可能越是重视教育,大家都希望孩子受好教育,这其中就掺杂了竞争的元素。 从幼儿园一路到大学,学区房、好学校、课外辅导……政府决策者不希望孩子们的教育完全由一些逐利的机构左右,但这背后是客观存在的难题。

02、“十四五”规划中,非常重要的3个目标

应对挑战的新思路,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长远规划中也可以提炼概括为三个目标。

1.科技

在这三个目标中,最突出的,要放在第一位的就是“ 科技 ”。 可以说,没有 科技 领域的进步和突破,我们的民族复兴不可能完成,永远都会被别人遏制。 有些地方政府讲要把 科技 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宁可税收少一点、GDP少一点、其他的资源、就业不那么足够,也要发展 科技 ,这其实是很好的。 因为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各方面环环相扣。

2. 安全

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把安全和发展统筹起来这个提法,但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发展目标中,一口气讲了很多安全,主要是三个方面: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

这讲的其实是风险控制,不能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安全。

3. 低碳

低碳在“十四五”规划中很突出,而且在落实的过程中恐怕还要“加码”。 之所以把低碳放在这么高的位置,原因很简单: 中国要发展、要成为受全球尊重的大国,必须在全球公共事务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打一个比方,中国要从一个学习好、进步快的学生成为帮助全班同学复习考试、一起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榜样,这才能突破西方对我们的围堵,这是战略高度。

而低/减碳是西方人唯一认可或者说愿意跟中国合作的领域。

“ 科技 ”“安全”“低碳”,三个大原则,非常重要,但其实还是有些空的。 它们跟我们具体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会说以上一系列挑战与目标引起的,中国经济和金融未来5-10年会产生的格局性、趋势性变化。

变化主要有6条,侧重有所不同,但全部围绕一个主题——有机遇也有风险。

1. 经济增速阶段性下降

未来5年,甚至10年,我们要做好经济增长速度在6%甚至5.5%以下的思想准备。

面对国际围堵、经济上的债务问题、 社会 层面难题的叠加,此时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太快,非常容易暴露风险点,5.5%左右在我看来是一个比较稳妥的中低速。

不过这样的下降是阶段性的, 我坚定地认为,如果花上5年时间来解决重要问题,尤其是把债务问题等好好化解,中国的增长速度还会回去。 我们必须记住中国还有10亿人没有进入到中等收入发展水平,这其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这里有人会提到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不认为这是致命的要素。 可以计算一下,我国人口增速虽然下降了,但我们的 健康 人口在持续增长,国民受教育水平也在上升,这两个因素结合,能得出的结论是2050年之前,中国的人力资源仍是在上升的。

所以虽然经济增速会放缓,但这样的变化是阶段性的,好好调整当下的问题,日后大有可为。

2. 产业大规模重组

简单来说,就是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很可能会关闭、倒闭,而龙头企业会做大。 很多隐形冠军会被打造出来。

隐形冠军指的就是一般老百姓不知道的、消费者不知道的,但是在产业中间地位非常特殊,集中度非常高的企业。 比如只有某一个企业生产某一种零部件,他如果出问题,全球产业都会停顿。 这种企业江苏很多,非常多都是搞配套的,未来他们的市场地位会被打造出来,这是产业大重组。

这其中的风险很明显,就是企业倒闭,而机遇,在于投资。 举个例子,电梯。 2年前调研,数据显示我们国家有800家电梯厂,而在中国之外,全球大电梯厂只有10家。 随着未来房地产下降,电梯行业肯定会有一批大重组,这是风险也是机遇,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选对企业、投对企业,利润就会上去。

3.科技 创新链条丰满化

之前反复说过,科技 是立足之本,国家会花大力气扶持 科技 行业,以后围绕 科技 行业就会产生一个产业链条。

在链条中,有的是基础产业,比如生物原料、基础测验等,有的是给 科技 创新搞投资的,比如私募股权帮助企业上市,这样一来, 科技 创新链条就会带动金融、 科技 测试、原材料等一系列产业大规模发展。

这其中仍然是风险机遇并存,得选对、选好产业,其中涉及很多专业领域的问题。

4. 消费多元化

现在有两类产品卖得不错, 第一类是面对广大消费者的,一般产品卖得很火。

举一个小例子。 我们都喜欢吃方便面,但近两年,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广西的螺蛳粉正在部分取代方便面,尤其是在年轻人、大学生群体中。 我一开始不懂是怎么回事,就自己去下单买回来,再一看,明白了。

螺蛳粉对比方便面:

5. 金融在升级

未来5年金融行业有大的变化在升级,其中又能分成三点:

1) 非标产品的供给侧转型

现在大量的非标产品,表面上看可能是某一个信托、某一个公司,背后其实是地方债,由地方进行担保。 这样的非标产品我相信未来5年会转成公开的、标准化的政府债,因为很多地方的债务本质上讲中央应该承担过来,地方因此做了很多中央政府该干的活,导致目前的一些做法不可持续。

2)上市公司的结构变化

未来,我个人认为大趋势上,中大型的企业和一大批的 科技 型企业主要将在A股和港股上市,而非赴美上市。 一方面是美国人有所顾虑,另一方面是这其中有很多细节问题。 比如信息披露等,相关法规的问题很复杂。

我昨天跟一个专业人士请教,发现我们国际证监会搞的规则还是太复杂,这方面应该呼吁改革,希望流程上做一些更合理的简化,让更多好企业回来。

3)不同类型的资产,投资回报分化

以后的不同类型的资产,以及每个类型资产内部的投资回报一定是分化的。 以固定收益为例子,将来肯定是风险高的一部分地方债利率高,风险低的国债利率低,这样一来,市场定价也一定会拉开。

以后金融投资,我们必须专业化,而不能像过去一样依赖道听途说。 我讲大实话,中国金融未来有机遇,但是会更加复杂,需要专业,专业专业再专业,理性理性再理性。

6. 区域化

我们经济的发展、金融的发展未来还有一个特点——区域化。

总体来看,未来南方和沿海一带,以及几个大的城市群,包括长三角、大湾区,成都、重庆,长沙附近大的区域发展会比较快,同时很多城市的省会地区发展会比较快,人口资源将更加聚集 。

正所谓搞经济地方要选对。

04、结语:长期更有耐心

最后,关于未来10年的发展,我们可以说经济和 社会 的发展还会持续,中国还会往上走。

但是同时,未来的5-10年我们将面临比较复杂的环境,投资的机遇仍然有,但是会变得更加复杂。

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智、客观,不能像过去一样拍脑袋、拍屁股、拍胸脯来决定事情,要保持专业和理性。

中国的向上发展是未来的一个长期大趋势,尽管这个过程中要克服很多现实难题,但这个过程必定是向上的,企业家们、经济学家们要保有长期的耐心。

买什么港股好

买什么港股好

一、明确答案

推荐购买具有稳定盈利增长、良好财务状况和前景广阔的公司的港股。 同时,投资者还应关注行业趋势和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二、详细解释

1. 选择盈利稳定增长的公司:在港股市场中,许多公司具有稳定的盈利增长记录,这样的公司通常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了解公司的盈利状况及其增长趋势。

2. 关注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偿债能力,且能够应对各种经济环境的变化。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

3. 考察公司前景和行业趋势:投资者还应关注公司所处的行业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具有广阔前景的行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其股票通常具有较大的上涨潜力。

4. 注意事项:在购买港股时,投资者还需要注意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 建议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同时,保持关注市场动态和公司新闻,以便做出及时的投资决策。

总之,购买具有良好财务状况、稳定盈利增长和广阔前景的公司的港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请注意,投资有风险,投资者需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股市历来是危中有机,我们从基金圈大咖年报里发现了这些财富密码

基金年报陆续披露,年报当中隐藏的财富密码再次成为了各路媒体和投资者挖掘的重点。

股市历来是危机中隐含着机会,机会中或许也蕴藏着风险,乐观者总能找到机会,但同时我们也要识别其中的风险以做适当的规避。

他们如何看待过去两年涨幅很大的抱团股?泡沫到底有多大?是否要做适当规避?港股还有机会吗?2021年赚钱难度是不是很大?如果有机会,机会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查阅并收集了嘉实基金的几位大咖——平衡大师洪流、成长老将归凯、价值典范谭丽等7位优秀基金经理的年报展望内容,希望从中可能为大家提供些借鉴。

嘉实价值成长基金——洪流

走进2021年,随着疫苗接种在全球的加速落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较之于2020年逐步弱化,相对于2020年的低基数效应,2021年全球经济大概率进入到“后疫情时期”的复苏阶段。 与之相对应,2020年应对疫情的积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面临一次回归常态化的调整,虽然调整的力度和节奏存在分歧,但方向确定。

展望2021年的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确定性在提高 ,但连续两年的结构性上涨使得部分行业估值进入 历史 较高分位,市场潜在波动率大幅提升,投资难度加大。 从企业盈利增长和经济复苏的关系看, 2021年与经济周期相关的中上游产业链和低估值的周期性行业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消费、医药、 科技 和先进制造领域分化加剧,估值体系受制于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波动性增大,需要真正的高成长来抵御估值体系下行的压力。

嘉实增长——归凯

展望2021年,我们认为宏观流动性将总体维持稳定并存在小幅趋紧的可能,但整体经济特别是非银企业盈利会有不错的增长,在此背景下我们判断整体市场仍然会是震荡走势,但个股的走势会持续分化,市场结构性的行情会成为常态。

中长期看我们对于国内经济持续转型升级保持很强的信心, 这轮疫情过程中更加凸显国内企业的韧性和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使得不少企业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大幅提升,同时我们也很欣喜的看到富有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的企业家们的不断涌现和进化,他们才是支撑未来资本市场表现最中坚的力量。

具体到细分行业,我们持续看好先进制造、互联网、企业级软件、 汽车 智能化、医疗器械和服务、可选消费等细分赛道 。在后续投资中,管理人将继续立足于长期、审慎投资,争取为投资者实现长期卓越回报!

嘉实价值精选——谭丽

所有的配置策略都是基于对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的理解,站在今天,我们需要回答中国经济在2021年将处在经济周期的什么阶段,我们认为此轮复苏的持续性将超出预期,因为驱动力更加持续,我们将看到消费、服务和制造业投资的持续复苏,也会看到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的韧性,我们会看到上游资源品以及中游工业品价格的抬升,也会看到终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当然我们最终还是要面对“逃不过的周期“,我们会始终保持对周期的敬畏之心。 放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维度,我们相信通胀预期可能导致长端利率上升,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尤其考虑到2020年的货币大幅扩张,2021年的核心是低利率能否持续。

行业配置上,我们始终保持攻守兼备的特点,结合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结合估值水平,我们在必需消费、医疗服务、 科技 等板块仍然会配置较少,会较2020年更加注重低估值的品种,主要在金融、地产、公用事业行业,也会更加重视低估值的中小盘股票,我们认为会存在一些收益率丰厚的机会,当然这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

嘉实沪港深精选——张金涛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都将走在复苏的路上,但是节奏和力度仍有不确定性,第二波疫情仍在北半球肆虐,传染性更强的病毒在世界各地出现更增加了对抗疫情的难度。 好消息是多种疫苗已经投入使用,这将是世界经济复苏最大的希望。

2021年的A股市场将是业绩增长和估值收缩的赛跑。 由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2021年的流动性环境可能不会像2020年那样宽松,市场估值有一定的收缩压力。 另一方面,经济的复苏将带动上市公司盈利的较快增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估值收缩的压力。 放到行业和个股上也是一样, 如果业绩增长能够超过估值收缩的幅度,那这些行业和个股将有望获得正回报 ;反之,如果业绩增长不能超过估值收缩的幅度,则股价有下跌的风险。 总体而言,由于低估值的行业业绩有所改善,2021年整体获得正回报的可能性较大,而高估值的股票则更需要精挑细选。

2021年我们对港股更加乐观一些,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港股估值整体处于低位,AH溢价率则处于 历史 较高水平;2,业绩有望呈现较快增长;3,流动性环境相对有利,海外疫情仍未受控,经济复苏晚于中国大陆,流动性有望保持宽松;4,港股本身的行业结构优化,长期成长性更好的互联网、消费、 科技 、医药公司占比提升。 过去几年大量的优质互联网、消费、 科技 和医药公司在港股上市并获得纳入港股通,这将明显丰富港股通基金的可投资范围,发挥港股通基金可在A股和港股挑选最具成长前景个股的优势,从而让我们的基金持有人从未来中国的互联网、 科技 、消费以及医药生物的确定性发展中获益。

嘉实基础产业优选——肖觅

展望2021年,疫情仍然是影响全球 社会 、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线索。 从当前时间点已有的信息来看,疫苗的研发已经走入了正轨,在全球范围内除中国外也已经出现了几个抗疫成功的典范国家,这样乐观情况下在2021年的年内,疫情就有可能在全球得到控制。

疫情得到控制后,合理的预期首先是全球经济活动重启,对于中国而言,相对正面的是总需求肯定会出现整体性提升,相对负面的是中国制造的相对竞争力会相比疫情期间有所削弱。 其次可以预期的是出行需求会爆发,全球范围内不管是商务出行还是个人 旅游 探亲出行,都已经被压制了整整一年,从2020年十一期间的情况来看,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未满足的需求。 不太确定,但隐约可以看到的是需求重启后的通胀压力增大,全球可能面临着政策层面收紧的可能性。 而有一条贯穿疫情的重要结构性变化则是线上经济活动对线下经济活动的替代,从效率的角度考虑,即使疫情得到控制,不管是线上消费、线上会议、线上问诊还是线上 娱乐 ,都还会保持持续较快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相对看好的行业包括出行链条的航空机场、线上经济活动所以来的互联网平台、利率上行所利好的大金融板块、部分资源属性的大宗商品等。 看似杂乱,但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在于估值便宜(其中互联网表观上相对较贵,但实际估值在全市场的可投范围里也处在比较便宜的1/4位置),有竞争力和对手拉开巨大差异的优质公司,前者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大幅回撤的风险,后者能保证长期回报能够兑现。

嘉实消费精选——吴越

2021年开年后A股市场波动巨大,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全年行情某种程度上的预演,防风险、降预期、波动中寻找结构机会将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

A)与2020年类似的是,疫情依然存在反复,可以看到1月第二周随着石家庄封城,以白酒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再次和2020年一季度一样出现大跌。 不过和去年不同的是,我们认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疫苗接种、经济恢复将是趋势性事件,和历次的公共危机一样,人类必将取得最后胜利,也只有乐观主义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所以从基本面角度展望,即使疫情区域性反复,去年通过季度和半年度完成的业绩/市场情绪调整,2021年预计只会在周度/月度层面会对经济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我们依然认为上半年可选消费的风险收益比好于必选消费。

上面两段介绍了2021年宏观与策略维度的思路,不过我从来都不擅长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和精准择时,个人方法论和精力分配上也更倾向于中观和微观视角,所以在2021年高波动、收益预期降低、市场行为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组合管理思路将遵循以下几点:

A) 防风险为首要目标 :客观承认的是,嘉实消费精选的持仓中同样有大量所谓的三高品种(高估值、高机构持仓、高景气),在市场黑天鹅风险来临前,我们并没有全面悲观,更多采用改善结构的方式进行应对,减仓了部分短期基本面或业绩存在压力的标的,全面聚焦于业绩超预期增长的标的上,希望在未来可能的估值收缩风险中,能通过业绩超预期来消化高估值。

B) 找线索为次要目标 :在看好权益市场长期发展的大背景下,降仓位或配置纯防御性板块都将面临巨大的机会成本风险,所以在保持高仓位的同时只能通过alpha源的持续开拓才能保障组合收益穿越周期,概率思维+动态调整+个股深度研究仍是我们坚持的方法论体系。

C)作为消费基金,组合仍会聚焦消费赛道,而且我也相信, 消费是中国A股乃至全球最为稀缺、最为优秀的资产,这是个人的长期信仰。

2021年将是挑战巨大的一年,1月份已经看到了各行业各风格的快速轮动,但关键决策窗口仍未到来,作为一名年轻的基金经理,今年最大的考验将是高波动环境下如何学会与自我相处、坚守信仰、保持投资体系不漂移,希望全年能给各位信任嘉实消费精选的投资者创造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希望能够陪伴热爱消费投资的朋友收获长期复利!

2020,不念过往,2021年,不畏将来!

嘉实智能 汽车 ——姚志鹏

四季度国内经济继续维持复苏态势,国内疫情虽然在个别城市偶然有反复,但都很快得到了控制。 地产和 汽车 等行业的数据持续改善,整个经济在持续复苏。 海外随着二季度停产停工的结束,需求在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出现明显的恢复,海外经济整体继续出现比较强劲的反弹,中国的出口相关数据明显改善,并且维持在高位运行。 随着全球各地疫苗逐步接近成熟,人民对于疫情的恐惧也逐步减弱。 整体商旅等行业都在持续的恢复过程。 中国在这轮复苏之中整体宏观杠杆率控制较好,同时财政没有采取过激的政策,整体在全球需求的背景下 健康 复苏。

顺周期整体行业出现了明显的景气恢复,而新能源 汽车 作为欧洲和中国经济复苏的亮点之一数据尤其亮眼。 欧洲在疫情二次抬头的四季度依然保持强劲增速,而中国在三季度也恢复了同比的高增长,并在四季度持续超预期。 我们无疑正处于全球智能 汽车 新的产业周期的启动时刻,未来的新的需求的爆发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特别是某些领头企业在不断改进打磨产品,不仅仅引领了技术的变迁,也成为了需求的创造者。

从中长期5-10年的维度来看,中国企业拥有全球范围内最为稀缺的稳定成长性,特别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企业, 社会 财富向权益资产的配置提升也是长期趋势,我们非常看好中长期的市场表现,也是中国国运之重要体现。 从短中期1-3年的趋势来看,在经历了过去两年较为充分的市场上涨和估值扩张之后,均衡配置和估值性价比的考虑需要更加侧重。 由于流动性最为宽松的时刻已经过去,对长久期资产而言整体是有压力的,在2020年下半年已经有所体现,但景气处在超预期上行趋势、具备较大长期空间的长久期资产如新能源车、军工在下半年和四季度的表现依然非常亮眼,也是我们重点选择的领域和方向。

结合我们方法论的ROE-DCF工具,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判断,我们持续看好在 汽车 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的变革机遇,以及其中在景气度上行趋势、具备长期产业趋势的先锋上市公司,如新能源 汽车 、 汽车 零部件、计算机等。

最后,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变革和消费代际变迁的大时代之中,只有对客观世界的敬畏和对 社会 变革的感知才是我们穿越变革,把握机会的重要路径。 我们将继续挖掘那些能够引领 社会 潮流的先锋企业,投给我们想要的未来。 而陪伴就是大家给成长投资最好的礼物。

基金投资需谨慎。 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 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标签: 把握港股股票的行业趋势 投资于高增长领域和领先企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