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发展,需要持续投资以保持竞争力。

admin 7 0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航空航天领域也迎来了快速发展。为了保持竞争力,有必要持续投资于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

  • 航天器推进技术的进步:航天器推进技术的发展使得太空探索成为可能。新型推进系统正在不断研发,提高航天器的速度和效率。
  • 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全球通信成为现实。高通量卫星和低轨道卫星星座正在部署,以提供更高速、更可靠的连接。
  • 航空电子技术的进步:航空电子技术的进步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效率和舒适性。自动驾驶仪、导航系统和先进显示系统正在整合到飞机中。
  • 航天材料技术的进步:航天材料技术的进步使航天器能够承受极端温度、辐射和应力。新型复合材料和合金正在被用来制造更轻、更耐用的航天器。

持续投资的必要性

持续投资于航空航天技术至关重要,原因如下:

保持竞争力

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为了保持竞争力,各国和企业必须不断投资于研发,以开发尖端技术。

推动创新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为其他行业带来了许多创新。例如,卫星通信技术促进了远程医疗和教育的发展,而航空电子技术提高了交通运输中的安全性。

促进经济增长

航空航天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引擎。它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促进了科技和制造业的发展。

确保国家安全

航空航天技术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它使国家能够监测领土、进行通信并部署军队。

探索宇宙

航空航天技术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了解我们的太阳系和更远的地方。它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并推动了科学发现。

结论

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发展,需要持续投资以保持竞争力。通过持续投资于研发,我们可以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国家安全并探索宇宙。因此,各国和企业应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作为其战略重点。


航空航天专业的前景怎么样?

航空航天专业的前景光明广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就业市场。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大,航空航天行业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为航空航天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同时,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也将为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1.国内航空航天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航空航天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国内航空航天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包括航空运输、机场建设、航空器制造、航空物流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航空航天专业人才。 而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投资和发展也表明了对该行业的重视,为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航空航天技术作为一门高新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状态。 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生将接受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可以参与到航空器设计、制造、试验等各个环节中。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国际航空航天市场的开放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航空航天市场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领域。 在国际航空航天市场上,国内航空航天企业和机构需要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这就对航空航天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深入了解国际航空航天市场等方式,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4.航空航天领域的多元化就业机会航空航天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可以在航空公司、航空器制造企业、航空器维修企业等传统领域就业,还可以在航空航天研究院、航空航天大学、政府部门、航空航天咨询等领域找到合适的职位。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航空航天行业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发展,专业人才在航空航天环保技术、航空航天管理等领域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航空航天专业的前景光明广阔。 国内航空航天市场的快速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国际航空航天市场的开放与合作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多元化就业机会,都为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同时,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加入,因此选择航空航天专业将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面对当前世界的金融危机,我国如何增强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增强金融危机中的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来源 索维尔研究及数据中心当前,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正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应对危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我们应以此为指导,以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客观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地把自主创新作为应对的关键举措,努力在危机过后切实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 一、百年全球历次重大危机及其给我们的启示一百多年来,世界先后发生过多次经济危机,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危机前后实践证明,凡是善于迎难而上、依靠科技锐意创新的国家和企业,都能很快摆脱危机并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1.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在波动中实现稳定增长的强大杠杆。 技术创新的活跃带来经济繁荣;而技术创新低迷,则往往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 伴随经济波动,一些昔日主导性产业逐步衰退,而另一些新兴产业在创新的推动下茁壮成长,成为支撑经济复苏和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力量。 自1788年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起,这样的规律就反复显现。 其中美、日、韩三国在危机中的各自发展就是有力证明。 (1)美国在大萧条后依靠技术创新迅速进入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发展高峰期。 20世纪初,美国通过石油开采、冶炼、电力与电气技术创新,推动钢铁、汽车、化工、电气等产业快速扩张。 自汽车工业采用流水线作业的重大技术革新后,生产能力迅速增加,汽车销量于1929年突破500万辆。 但随着投资被过度挖掘,主导产业大量生产过剩,加上制度性因素等导致大萧条爆发。 在大萧条动荡期间,通讯、化学合成、有声电影等新技术逐步成熟,推动电信、无线电、合成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及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了经济回升,到1939年美国逐步转入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发展高峰期。 大萧条导致经济倒退了近30年,而新一轮技术创新则使美国经济只用了8年就基本得到恢复。 (2)日、美两国在石油危机后依靠技术创新使得节能型、低耗能产业迅速崛起。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时,日本因能源严重依赖进口受损最为严重。 但日本大力推进“节能技术革命”,加快新能源利用技术以及节能技术的自主研发,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重心向电子机械、家用电器等低耗能产业转移。 同时,抑制传统产业规模扩张,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 如造船业实施扩能控制,注重加强船型开发,竞争力大幅增强,迅速扭转了不景气局面。 在1973年以后的10年中,日本GDP实际增长了47%%,而一次能源消耗量只增长了17%%。 到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时,日本受影响最轻,并大大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 同样,在石油危机期间,以化工、钢铁、汽车等“烟囱工业”为主导的美国经济也遭受严重打击。 危机后的美国大力推动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的新兴产业发展,使通讯设备、计算机、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一批高技术产业快速崛起,成为经济新的主导力量。 1993年美国工业增长的45%%已由高新技术产业带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40%%以上。 同时传统产业规模缩小,钢铁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从1.9%%下降到1.6%%;汽车工业占GDP比重从3.7%%降为2.1%%。 (3)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依靠技术创新快速步入知识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期。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世界正进入“信息时代”,而此时韩国仍以重化工为主推动产业规模扩张。 危机使韩国经济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实际失业率高达12%,经济几乎陷入瘫痪。 这促使韩国政府痛下决心依靠创新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国家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布实施《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法》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法》,把大学的科技拨款从8.4%提高到12%,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开发,集中发展计算机、半导体、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航空航天等28个知识型产业,仅3年时间经济率先复苏。 其间,韩国IT产业附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6.4%%,占GDP比重从1997年的8.6%%增加到2000年的12.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5%%。 不仅基础研究水平达世界一流,且汽车、电子、冶金、造船、动漫甚至美容等产业都因具有原创能力而走在世界前列。 2.支持科技创新是政府应对危机战略举措的核心内容。 近百年来,成功应对重大危机的国家共同之处在于,在尽快稳定经济、恢复生产的同时,着眼于危机后国际竞争力的培育,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一是确立和提升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大萧条后,罗斯福政府提出美国科技发展的五条基本原则,为此后美国科技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基础框架。 日本在石油危机中确立“技术立国”战略,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危机之后,将“科技创新立国”上升为基本国策。 新加坡也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中得到启示,于1991年成立了国家科技研究局,并开始实施第一个科技五年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较快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影响。 韩国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改“出口立国”为“科技立国”,致力于建立“以科技为中心的社会”。 二是将科技投入视为重要战略投资不断加大力度。 二战后,发达国家始终保持研发投入的稳定增长。 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研发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达5%%以上,日本在4%%左右,美日政府研发投入均占到了国内研发总投入的一半以上。 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研发投入剧增,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从1997年的3.61%%上升到2001年的4.4%%。 三是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发奠定结构转型基础。 美国特别重视把国家军事战略需求与经济发展结合。 8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大力支持信息通讯、空间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尖端技术研发;同期西欧18国共同制定了尤里卡计划,重点加强计算机、机器人、通信网、生物技术、新材料等5个优先领域的研发。 正是这些面向未来的技术成果,为后来这些国家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重视发挥科技创新政策的导向作用。 早在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政府就颁布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联邦政府必须采购美国货物和服务,以保护本土企业。 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政府专门制定了《特定机械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对重点产业技术开发提供补贴、税收和金融优惠。 而韩国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后,迅速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产业政策方向及知识基础产业发展方案”,全力发展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 五是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美国在鼓励企业自由竞争的同时,不断强化对企业创新的扶持。 石油危机时,美国政府联合企业共同实施“Sematech计划”,显著提高了半导体企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扭转了全球竞争中的不利局面。 90年代以来,美国对企业的扶持向成果产业化阶段扩展,突破以往仅限于“竞争前阶段”的限制。 而日、韩、新等国,更是把支持企业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从研发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等各阶段都全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3.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是挺过危机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 经济动荡往往成为企业进化的重要时机。 很多世界级大公司正是因为从不放弃技术创新,危机不仅没能击垮它们,反而成为做大做强、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 一是始终保持旺盛的研发活力。 一百多年来,这些世界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 现代化学工业发展始于杜邦、拜耳等,现代通讯业发展始于贝尔等,现代汽车业发展始于福特等,现代钢铁业发展始于奥钢联、新日铁等,现代计算机产业发展始于IBM、英特尔和微软等。 全球跨国公司拥有世界70%%的专利和2/3的研究开发经费,而美国85%%的发展研究、60%%的应用研究和16%%的基础研究均由企业完成。 二是致力于在产业链高端占据领先地位。 危机中,世界级企业始终坚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技术研发,通过重大技术突破占领行业制高点。 在大萧条前后的11年里,杜邦公司投入2200万美元和230名科技人员,致力于合成纤维开发,于1938年研制成功世界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从此奠定了全球合成纤维工业的基础及杜邦在全球化学工业的领军地位。 三是以产品创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面对危机中市场需求变化,世界级企业主动做出反应,集中开发新品。 日本汽车企业抓住石油危机对小型节能车的迫切需求,迅速组织开发出可节油25%%—30%%的新车型,成功占领全球市场,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到1980年汽车年产量达11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当时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四是通过适时转型升级实现新的发展。 世界级企业敏锐地把握全球最新产业发展动态,通过实施战略转型,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1997年前韩国三星多元化规模扩张,核心芯片从索尼购买。 危机使三星痛定思痛,大刀阔斧重组业务,将10个非核心事业部出售,全力研发自主数字技术产品,2003年一举超过索尼,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信息公司。 百年危机史告诉我们:第一,科技创新是产业更迭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历史表明,只有依靠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受危机影响才会更小,走出危机才会更快,由此危机之后的发展也才能更为迅速。 要在未来赢得一流的经济竞争实力,就必须拥有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才能稳定支撑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政府应对的明智选择是创新发展的强力保障。 危机中,政府应体现远见和魄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领域的支持,激发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信念。 第三,企业必须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的胆魄。 企业须有敢于创新的气魄和毅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切实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使企业永远处于发展前沿。 二、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及其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美国在依靠科技推动发展方面,有过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也有沉痛的教训和失误。 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就很值得我们反思。 虽然此次危机直接表现为次贷衍生品的泛滥,但存在着宏观调控决策失误及监管失控等本质原因,其他深层次根源还在于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始终缺乏足够的创新成果支撑新产业兴起以弥补网络经济收缩,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二次大战以后,美国和前苏联争霸,投入大量财力用于军品研发,并在其他高科技领域支持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活动,结果催生了通讯、计算机、互联网等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后来转入民间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乃至全球新经济发展的引擎。 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防科技民用化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一般而言,成熟的军事科研成果转为民用的时间大约在10—15年左右。 1990年以后随着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在失去了竞争对手后,美国就失去了大量投入军事研发的动力,国防预算从1990年占政府支出的23%%下降到2000年的15%%,冷战时期积累的尖端科技成果基本挖掘殆尽,而新一轮重大技术创新又迟迟未能产生。 同时,国家整体科技投入尤其是基础研究下降,研发投入每年减少5%%,以至于在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已无更多新的军事尖端成果可转入民用,再没有重大技术发明及其新兴产业出现。 布什政府采取保守的科技政策,包括削减科技顾问专家数量,禁止胚胎干细胞研究等。 虽然美国仍保持强大的科研实力,也不断有一些科技成果出现,但这些零零星星的成果还不足以从根本上驱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科技进步下滑使美国经济失去了稳定增长的源泉动力。 2000年中期美国经济开始衰退。 为刺激经济,美国不是继续依靠科技,而是转向了金融和房地产。 美联储13次连续降息。 随着银行资金借贷成本大幅度下降以及放贷条件的放宽,大批不够条件的购房者也能获得贷款。 当一个国家把它的竞争力寄托在没有可靠实体支撑的虚拟手段上时,危机就产生了。 金融机构为追逐自身利润在“次贷”基础上设计出众多金融衍生产品,并没有取消风险而是向外转嫁甚至加剧了风险。 “次贷”确实刺激了住房投资,由此美国经济得以迅速回升,但同时住房需求猛增,房价一路攀升,导致2003年中期经济出现过热,于是折腾回来美联储再连续13次提高利率,结果使得本来收入很低的购房者终因月供过高而承受不了,最终金融和房产泡沫的破裂导致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危机。 一个依靠几次重大技术革命奠定世界霸主地位的国家,却在这次发展中因丢失科技驱动而走向邪路,教训是沉痛的。 第一,经济发展不能失去实体经济的稳定支撑。 实体经济是国家尤其是大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发展活力的根基,也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载体。 抵御风险和抗击危机的途径是靠经济实力,而增加经济实力的有效办法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实现财富的持续增加。 当不注重产业发展时,技术创新自然失去需求和动力。 而没有重大技术革命所催生的新兴产业出现,就适应或支撑不了经济周期性变化发展。 从战后至今,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比已从1950年的61.78%%下降到2007年的33.99%%,特别是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贡献GDP占比也从1950年的27%%下降到2007年的11.7%%;而同期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比则从11.37%%上升到20.67%%。 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经济虚拟化程度无限制扩大,削弱的不是科技,而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抗风险能力。 美国政府似乎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在下一年度的1万亿预算安排中,强调对科学的投入将是强制性的,并对新能源投资采取激励政策。 当选总统奥巴马已提出大力支持科学研究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在未来10年将研究经费增加一倍,永久性实行研发投入减免计划,利用新技术改良农作物,成立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设立国家首席技术官,重建国家航空航天委员会,取消对干细胞研究的禁令,并重点资助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开发等。 第二,经济增长不能失去企业创新的微观基础。 实体经济或产业经济主要靠企业,这是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当美国削弱了实体经济也就丢掉了产业和企业,创新失去基础。 受虚拟经济短期高额回报的诱惑,美国制造业大量萎缩,企业多数不生产自然更失去创新动力和热情,行为短期化、投资盲目化现象十分严重。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有相当多的美国制造企业从事各类虚拟经济活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制造对企业家的吸引力不断降低。 如美国福特公司尽管是一家超大型制造业企业,但其2007年税前利润中,仅有8亿美元来自汽车销售主营业务,而有50亿美元来自于信贷租赁等金融业务。 因此,重视企业对国家发展的影响,重树企业创新信心,激发产业活力至关重要。 第三,持续发展不能失去优质投资的良性循环。 投资的质量决定着经济的质量。 当经济遇到萎缩,需要刺激投资启动需求,但投资短期看数量长期则在质量。 美国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社会投资预期收益率降低,其刺激出来的主要是低质量投资。 而靠低质量数量型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长期这样的政策势必要出现金融危机。 应该通过支持创新来刺激投资。 符合市场需求的任何一种技术创新都会使得投资收益上升,由此推动企业投资上升和财富的大量增加,使投资创造应有价值,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这样的投资才是优质投资。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危机救助计划也不断调整,从最初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购买低质量金融资产,到目前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出要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重点支持新能源发展,希望以此为美国未来经济提供新的支撑。 美国金融危机扩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这场危机给中国的创新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化“危”为“机”的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迅速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危机为科技创新带来新的机遇:第一,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 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 危机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基本都无大的风险,企业业绩不降反升。 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 南京协和化学公司虽然经营建材原料,但其坚持新品开发,仍使主营业务增长50%%多。 第二,危机使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 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 南通恒力集团为新上工业丝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去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谈判附加条件苛刻,现在却迅速达成意向协议,且报价降了一半左右。 第三,危机使创新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 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 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 今年江苏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效显著。 第四,危机使企业及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更多的企业意识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申请和维权的意识明显增强。 今年前三季度江苏企业专利申请同比增长60%%以上。 昆山好孩子集团平均每天两项新设计,新品储备量已达两年以上,今年产品价格逆势上涨15%%。 第五,危机使优秀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危机中将有一批企业倒闭被淘汰是正常的,同时危机使那些未被有效利用的存量资源和市场空间得以释放,从而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产品市场潜力大的企业腾出了新的发展空间。 经过危机的洗礼,一定会出现一批更加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企业。 当然,危机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也不可避免地给科技创新带来严峻挑战:第一,市场需求萎缩可能影响创新产品供给。 当前国内外市场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出现下滑,由此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价格特征的创新型产品的市场销路也将缩窄,开辟新市场的难度有所加大,新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将放缓。 第二,资金全面趋紧可能影响创新经费投入。 金融危机使资金供给普遍紧张。 同时,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直接导致研发经费不足,并将影响政府收入来源。 由此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较多地增加创新投入的意愿和现实能力会降低。 第三,创新风险放大可能影响创新产出预期。 创新活动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危机将这种风险进一步放大,降低了对创新成功率和收益率的预期。 受此影响,银行、社会资本对创新创业的观望情绪将明显增强,尤其是创新发展所需要的风险投资萎缩,企业的创新信心和社会支持创新的活动会受到抑制。 第四,短期救急的迫切性可能影响创新的长远部署。 创新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行动,创新投入发生于现在,而创新产出则只能体现在将来。 在危机情况下,各种现实的困难、障碍接踵而至,使应急救急成为人们优先考虑的任务。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虽仍被认可,但在具体操作中难以得到现实的关注,对创新的长远规划和部署会更多的让位于短期救急的迫切任务。 对此我们应给予充分重视,进一步坚定信心、趋利避害,变不利为有利,使当前危机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三、依靠自主创新克服当前危机的措施及其建议为应对当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启动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 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作出战略部署。 江苏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其中特别强调把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的关键举措。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1.集中加大各级政府科技投入。 困难形势下启动和扩大内需应多增加“科技元素”。 这时候政府科技投入越大,社会示范作用就越强。 危机通过优胜劣汰市场机制对存量资源进行着优化调整,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对增量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前瞻性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投入,使内需的启动更多地成为能给经济带来高收益回报和高质量增长的优质投入,以形成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2.培育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 恢复和重振经济需要尽快培育壮大一批作为未来发展增长点和长久支撑的新兴产业。 应对和消除危机,不单单在于克服金融方面的问题,也不在于短期增加需求,关键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经济体系。 当前是结构调整升级的最佳时期,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要担负起为中国未来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责任,努力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建立先发优势。 要大力发展软件创意、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战略性产业,以赢得产业发展先机。 3.迅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在企业,当前困难也是企业。 无论是应对危机还是持续发展,都要高度重视企业发展。 经过危机时期大浪淘沙般的筛选,一部分企业被淘汰,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顽强地生存下来,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努力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尽快占领产业技术前沿和市场,真正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未来发展的竞争能力。 4.探索发展科技金融的有效途径。 由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和收益长期性,依靠传统的商业金融体系支持创新受到局限。 特别在危机条件下,矛盾更加突出。 必须加快探索新的符合科技创新活动特性、有效满足创新需求的科技融资机制。 从目前实际出发,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信用作用,在现行金融政策和体制框架下,积极探索设立科技支行,大力发展私人风险投资,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保险,建立并完善有效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化融资体系。 5.加强对企业创新产品应用的支持。 重视做好对企业的政策服务,全面推动现有政策的落实执行。 经验表明,支持企业创新,给资金不如给政策给市场。 政府是当前最大的一块内需,也是最好启动的一块消费市场。 要加强政府采购,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和操作办法,对企业自主开发并首次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实行首购或订购,支持本土企业自主创新。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要积极引导支持社会购买和使用自主创新产品。 6.大力引进海外科技人才。 受危机影响,国际人才等科技要素流动加快,引进成本降低,成为我们引进海外人才的最好时机。 要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支持科研单位或企业到国外收购研发机构,为危机后的下一轮发展积蓄力量。 为使应对危机的各项创新举措取得实效,还须把握好几个重要关系:一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要想经济领先必定要使科技领先,否则一时领先终会因缺乏支撑而退回来。 在大家都很关注解决眼前困难的时候,尚需多一点谋求长远的眼光,更加注重下一轮发展,争取在未来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须始终走在发展的前列。 二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企业由于本身经营目标与财力的局限,不可能花更多的投入在科技的前沿开发上,尤其在目前危机条件下。 企业创新研发多是在政府支持的前期基础研究上再进行商业开发,往往更多地关注那些基本成熟、现实可用、可产生预期回报的技术成果。 那些带有前瞻性基础性公共性、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大投入并带有较大商业风险的技术研发须由政府来完成。 三是高端与实用的关系。 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在着眼未来,超前部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努力实现技术跨越的同时,还应立足现实需求,讲求实效,支持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新技术、新产品,帮助企业加强对现有生产手段的技术改造,使企业有更加厚实的创新基础向高端攀升。 四是内需和外向的关系。 在出口企业和产品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不能因噎废食。 值得反思的不是出口多了,而是我们的产品技术档次还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强。 关键还要坚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国际竞争中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于纳米材料的问题

在充满生机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对材料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航空航天、新型军事装备及先进制造技术等对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新材料的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诱发的新技术。 新产品的创新是未来10年对社会发展、经济振兴、国力增强最有影响力的战略研究领域,纳米材料将是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材料之一。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也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活跃、最接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例如,存储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400g的磁性纳米棒阵列的量子磁盘,成本低廉、发光频段可调的高效纳米阵列激光器,价格低廉高能量转化的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和热电转化元件,用作轨道炮道轨的耐烧蚀高强高韧纳米复合材料等的问世,充分显示了它在国民经济新型支柱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 正像美国科学家估计的“这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微小的物质很可能给予各个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应用将对如何调整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布局、设计新产品、形成新的产业及改造传统产业注入高科技含量提供新的机遇。 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重要科学意义在于它开辟了人们认识自然的新层次,是知识创新的源泉。 由于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度(1~100urn)与物质中的许多特征长度,如电子的德布洛意波长、超导相干长度、隧穿势垒厚度、铁磁性临界尺寸相当,从而导致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物理、化学特性既不同于微观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体,从而把人们探索自然、创造知识的能力延伸到介于宏观和微观物体之间的中间领域。 在纳米领域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提出新概念,建立新理论,为构筑纳米材料科学体系新框架奠定基础,也将极大丰富纳米物理和纳米化学等新领域的研究内涵。 世纪之交高韧性纳米陶瓷、超强纳米金属等仍然是纳米材料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纳米结构设计,异质、异相和不同性质的纳米基元(零维纳米微粒、一维纳米管、纳米棒和纳米丝)的组合。 纳米尺度基元的表面修饰改性等形成了当今纳米材料研究新热点,人们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按自己的意愿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 利用新物性、新原理、新方法设计纳米结构原理性器件以及纳米复合传统材料改性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1研究形状和趋势 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研究中所产生的纳米技术很可能成为下一世纪前20年的主导技术,带动纳米产业的发展。 世纪之交世界先进国家都从未来发展战略高度重新布局纳米材料研究,在千年交替的关键时刻,迎接新的挑战,抓紧纳米材料和柏米结构的立项,迅速组织科技人员围绕国家制定的目标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纳米材料诞生州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渗透一直引人注目。 进入90年代,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领域逐渐拓宽。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十分紧密,实验室成果的转化速度之快出乎人们预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美国已成功地制备了晶粒为50urn的纳米cu材料,硬度比粗晶cu提高5倍;晶粒为7urn的pd,屈服应力比粗晶pd高5倍;具有高强度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增塑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晶粒的纳米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 根据纳米材料发展趋势以及它在对世纪高技术发展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在部署本来10~15年有关纳米科技研究规划。 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nsf)1998年把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加工和应用作为重要基础研究项目向全国科技界招标;美国darpa(国家先进技术研究部)的几个计划里也把纳米科技作为重要研究对象;日本近年来制定了各种计划用于纳米科技的研究,例如 ogala计划、erato计划和量子功能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器件利用的研究计划,1997年,纳米科技投资1.28亿美元;德国科研技术部帮助联邦政府制定了1995年到2010年15年发展纳米科技的计划;英国政府出巨资资助纳米科技的研究;1997年西欧投资1.2亿美元。 据1999年7月8日《自然》最新报道,纳米材料应用潜力引起美国白宫的注意;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过问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研究,决定加大投资,今后3年经费资助从2.5亿美元增 加至5亿美元。 这说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研究热潮在下一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 2国际动态和发展战略 1999年7月8日《自然》(400卷)发布重要消息 题为“美国政府计划加大投资支持纳米技术的兴 起”。 在这篇文章里,报道了美国政府在3年内对纳米技术研究经费投入加倍,从2.5亿美元增加到5亿美元。 克林顿总统明年2月将向国会提交支持纳米技术研究的议案请国会批准。 为了加速美国纳米材料和技术的研究,白宫采取了临时紧急措施,把原1.97亿美元的资助强度提高到2.5亿美元。 《美国商业周刊》8月19日报道,美国政府决定把纳米技术研究列人21世纪前10年前11个关键领域之一,《美国商业周刊》在掌握21世纪可能取得重要突破的3个领域中就包括了纳米技术领域(其它两个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从外星球获得能源)。 美国白宫之所以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关键时刻突然对纳米材料和技术如此重视,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德科学技术部1996年对2010年纳米技术的市场做了预测,估计能达到亿美元,美国试图在这样一个诱人的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美国基础研究的负责人威廉姆斯说:纳米技术本来的应用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 美国白宫战略规划办公室还认为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自然》的报道中还特别提到美国已在纳米结构组装体系和高比表面纳米颗粒制备与合成方面领导世界的潮流,在纳米功能涂层设计改性及纳米材料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与欧共体并列世界第一,纳米尺寸度的元器件和纳米固体也要与日本分庭抗礼。 1999年7月,美国加尼福尼亚大学洛杉矾分校与惠普公司合作研制成功100urn芯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于1998年制备成功量子磁盘,这种磁盘是由磁性纳米棒组成的纳米阵列体系,10bit/s尺寸的密度已达109bit/s,美国商家已组织有关人员迅速转化,预计2005年市场为400亿美元。 1988年法国人首先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到1997年巨磁电阻为原理的纳米结构器件已在美国问世,在磁存储、磁记忆和计算机读写磁头将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最近美国柯达公司研究部成功地研究了一种即具有颜料又具有分子染料功能的新型纳米粉体,预计将给彩色印橡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纳米粉体材料在橡胶、颜料、陶瓷制品的改性等方面很可能给传统产业和产品注入新的高科技含量,在未来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份额。 纳米材料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也使人瞩目,正是这些研究使美国白宫认识到纳米材料和技术将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原因之二是纳米材料和技术领域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新的规律新原理的发现和新理论的建立给基础科学提供了新的机遇,美国计划在这个领域的基础研究独占“老大”的地位。 3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始于80年代末,“八五”期间,“纳米材料科学”列入国家攀登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分别组织了8项重大、重点项目,组织相关的科技人员分别在纳米材料各个分支领域开展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资助了20多项课题,国家“863”新材料主题也对纳米材料有关高科技创新的课题进行立项研究。 1996年以后,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出现了可喜的苗头,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家的介入,使我国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的新局面。 目前,我国有60多个研究小组,有600多人从事纳米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其中,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和纳米材料研究工作开展比较早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还有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化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 研究所、长春物理研究所、感光化学研究所等也相继开展了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我国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在过去1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研究成果。 已采用了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制备金属与合金(晶态、非晶态及纳米微晶)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化合物纳米粉体,建立了相应的设备,做到纳米微粒的尺寸可控,并制成了纳米薄膜和块材。 在纳米材料的表征、团聚体的起因和消除、表面吸附和脱附、纳米复合微粒和粉体的制取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成功地研制出致密度高、形状复杂、性能优越的纳米陶瓷;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纳米氧化铝晶粒在拉伸疲劳中应力集中区出现超塑性形变;在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磁光效应和自旋波共振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纳米类钙钛矿化合物微粒的磁嫡变超过金属gd;设计和制备了纳米复合氧化物新体系,它们的中红外波段吸收率可达 92%,在红外保暖纤维得到了应用;发展了非晶完全晶化制备纳米合金的新方法;发现全致密纳米合金中的反常hall-petch效应。 近年来,我国在功能纳米材料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 一是大面积定向碳管阵列合成:利用化学气相法高效制备纯净碳纳米管技术,用这种技术合成的纳米管,孔径基本一致,约20urn,长度约100pm,纳米管阵列面积达到 3mm 3mm。 其定向排列程度高,碳纳米管之间间距为100pm。 这种大面积定向纳米碳管阵列,在平板显示的场发射阴极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前景。 这方面的文章发表在1996年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二是超长纳米碳管制备:首次大批量地制备出长度为2~3mm的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 这种超长碳纳米管比现有碳纳米管的长度提高1~2个数量级。 该项成果已发表于1998年8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英国《金融时报》以“碳纳米管进入长的阶段”为题介绍了有关长纳米管的工作。 三是氮化嫁纳米棒制备:首次利用碳纳米管作模板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3~40urn、长度达微米量级的发蓝光氮化像一维纳米棒,并提出了碳纳米管限制反应的概念。 该项成果被评为1998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四是硅衬底上碳纳米管阵列研制成功,推进碳纳米管在场发射平面和纳米器件方面的应用。 五是制备成功一维纳米丝和纳米电缆,该成果研究论文在瑞典召开的1998年第四届国际纳米会议宣读后,许多外国科学家给予高度评价。 六是用苯热法制备纳米氮化像微晶;发现了非水溶剂热合成技术,首次在300℃左右制成粒度达30urn的氮化锌微晶。 还用苯合成制备氮化铬(crn)、磷化钴(cop)和硫化锑(sbs)纳米微晶,论文发表在1997年的《科学》杂志上。 七是用催化热解法制成纳米金刚石;在高压釜中用中温(70℃)催化热解法使四氯化碳和钠反应制备出金刚石纳米粉,论文发表在1998年的《科学》杂志上。 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还发表题为“稻草变黄金---从四氯化碳(cc14)制成金刚石”一文,予以高度评价。 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研究已有10年的工作基础和工作积累,在“八五”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几个纳米材料研究基地,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南京大学、中科院固体物理所、中科院金属所、物理所、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化学所等已形成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基础研究的重要单位。 无论从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基础性,还是成果的学术水平和适用性来分析,都为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促进我国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纳米材料研究人才做出了贡献。 在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加快成果转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这些单位仍然是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的中坚力量。 在过去10年,我国已建立了多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研制了气体蒸发、磁控溅射、激光诱导cvd、等离子加热气相合成等10多台制备纳米材料的装置,发展了化学共沉淀、溶胶一凝胶、微乳液水热、非水溶剂合成和超临界液相合成制备包括金属、合金、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离子晶体和半导体等多种纳米材料的方法,研制了性能优良的多种纳米复合材料。 近年来,根据国际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建立和发展了制备纳米结构(如纳米有序阵列体系、介孔组装体系、mcm-41等)组装体系的多种方法,特别是自组装与分子自组装、模板合成、碳热还原、液滴外延生长、介孔内延生长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功地制备出多种准一维纳米材料和纳米组装体系。 这些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纳米结构和准一纳米材料的物性,推进它们在纳米结构器件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评价手段基本齐全,达到了国际90年代末的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八五”期间我国在纳米材料研究上获得了一批创新性的成果,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应用开发研究也出现了新局面,为我国纳米材料研究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0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论文2400多篇,在国际上排名第五位,其中纳米碳管和纳米团簇在1998年度欧洲文献情报交流会上德国马普学会固体所一篇研究报告中报道中国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已超过德国,在国际排名第三位,在国际历次召开的有关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国际会议上,我国纳米材料科技工作者共做邀请报告24次。 到目前为止,纳米材料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2项;院部级自然科学一、二等奖3项,发明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申请专利 79项,其中发明专利占50%,已正式授权的发明专利6项,已实现成果转化的发明专利6项。 最近几年,我国纳米科技工作者在国际上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称赞。 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有关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制备方面的论文6篇,影响因子在6以上的学术论文(phys.rev.lett,j.ain.chem.soc .)近20篇,影响因子在3以上的31篇,被sci和ei收录的文章占整个发表论文的 59%。 1998年 6月在瑞典斯特哥尔摩召开的国际第四届纳米材料会议上,对中国纳米材料研究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这几年来中国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取得了激动人心的成果,在大会总结中选择了8个纳米材料研究式作取得了比较好的国家在闭幕式上进行介绍,中国是在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之后进行了大会发言。 4 纳米产业发展趋势 (1)信息产业中的纳米技术:信息产业不仅在国外,在我国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0年,中国的信息产业创造了gdp5800亿人民币。 纳米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应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网络通讯、宽频带的网络通讯、纳米结构器件、芯片技术以及高清晰度数字显示技术。 因为不管通讯、集成还是显示器件,都要原器件,美国已经着手研制,现在有了单电子器件、隧穿电子器件、自旋电子器件,这种器件已经在实验室研制成功,而且可能在2001年进入市场。 ②光电子器件、分子电子器件、巨磁电子器件,这方面我国还很落后,但是这些原器件转为商品进入市场也还要10年时间,所以,中国要超前15年到20年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 ③网络通讯的关键纳米器件,如网络通讯中激光、过滤器、谐振器、微电容、微电极等方面,我国的研究水平不落后,在安徽省就有。 ④压敏电阻、非线性电阻等,可添加氧化锌纳米材料改性。 (2)环境产业中的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对空气中20纳米以及水中的200纳米污染物的降解是不可替代的技术。 要净化环境,必须用纳米技术。 我们现在已经制备成功了一种对甲醛、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能够降解的设备,可使空气中的大于10ppm的有害气体降低到0.1ppm,该设备已进入实用化生产阶段;利用多孔小球组合光催化纳米材料,已成功用于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对苯酚等其它传统技术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近年来,不少公司致力于把光催化等纳米技术移植到水处理产业,用于提高水的质量,已初见成效;采用稀土氧化铈和贵金属纳米组合技术对汽车尾气处理器件的改造效果也很明显;治理淡水湖内藻类引起的污染,最近已在实验室初步研究成功。 (3)能源环保中的纳米技术:合理利用传统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合理利用传统能源方面,现在主要是净化剂、助燃剂,它们能使煤充分燃烧,燃烧当中自循环,使硫减少排放,不再需要辅助装置。 另外,利用纳米改进汽油、柴油的添加剂已经有了,实际上它是一种液态小分子可燃烧的团簇物质,有助燃、净化作用。 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国外进展较快,就是把非可燃气体变成可燃气体。 现在国际上主要研发能量转化材料,我国也在做,它包括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热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等。 (4)纳米生物医药:这是我国进入wto以后一个最有潜力的领域。 目前,国际医药行业面临新的决策,那就是用纳米尺度发展制药业。 纳米生物医药就是从动植物中提取必要的物质,然后在纳米尺度组合,最大限度发挥药效,这恰恰是我国中医的想法。 在提取精华后,用一种很少的骨架,比如人体可吸收的糖、淀粉,使其高效缓释和靶向药物。 对传统药物的改进,采用纳米技术可以提高一个档次。 (5)纳米新材料:虽然纳米新材料不是最终产品,但是很重要。 据美国测算,到21世纪30年代,汽车上40%钢铁和金属材料要被轻质高强材料所代替,这样可以节省汽油40%,减少co2,排放40%,就这一项,每年就可给美国创造社会效益1000亿美元。 此外,还有各种功能材料,玻璃透明度好但份量重,用纳米改进它,使它变轻,使这种材料不仅有力学性能,而且还具有其他功能,还有光的变色、贮光,反射各种紫外线、红外线,光的吸收、贮藏等功能。 (6)纳米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对于中国来说,当前是纳米技术切入传统产业、将纳米技术和各个领域技术相结合的最好机遇。 首先是家电、轻工、电子行业。 合肥美菱集团从1996开始研制纳米冰箱,可折叠的pvc磁性冰箱门封不发霉,用的是抗菌涂料,里面的果盘都采用纳米材料,发展轻工、电子和家用电器可以带动涂料、材料、电子原器件等行业发展;其次是纺织。 人造纤维是化纤和纺织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纺织要在进入wto后能占据有利地位,现在就必须全方位应用纳米技术、纳米材料。 去年关于保温被、保温衣的电视宣传,提到应用了纳米技术,特殊功能的有防静电的、阻燃的等等,把纳米的导电材料组装到里面,可以在11万伏的高压下,把人体屏蔽,在这一方面,纺织行业应用纳米技术形势看好;第三是电力工业。 利用纳米技术改造20万伏和11万伏的变压输电瓷瓶,可以全方位提高11万伏的瓷瓶耐电冲击的性能,而且釉不结霜,其它综合性能都很好;第四是建材工业中的油漆和涂料,包括各种陶瓷的釉料、油墨,纳米技术的介入,可以使产品性能升级。 1999年8月20日《美国商业周刊》在展望21世纪可能有突破性进展的领域时,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及从外星球上索取能源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并指出这是人类跨入21世纪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雷尔也曾说过:70年代重视微米的国家如今都成为发达国家,现在重视纳米技术的国家很可能成为下一世纪先进的国家。 挑战严峻,机遇难得,我们必须加倍重视纳米科技的研究,注意纳米技术与其它领域的交叉,加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雄厚的基础。 编者按:激动人心的纳米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生活即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场上真正成熟的纳米材料并不是很多。 中科院院士白春礼院士认为,“真正意义的纳米时代还没有到来,我们正在充满信心地迎接纳米时代的到来。 ” 白春礼说,“人类进入纳米科技时代的重要标志是纳米器件的研制水平和应用程度。 ”纳米科技发展到今天,距离纳米时代的到来还有多远呢,白春礼说,“纳米研究目前还有许多基础研究在进行中,在纳米尺度上还有大量原理性问题尚待研究,纳米科技现在的发展水平大概相当于计算机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水平,人类最终进入纳米时代还需要30到50年的时间,50年后纳米科技有可能像今天计算机技术一样普及。 ” 对于纳米科技,科学的态度是积极参与,脚踏实地地推动这一前沿科技的健康发展,既不需要商业炒作,也不需要科学炒作。

标签: 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发展 技术发展 需要持续投资以保持竞争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