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的行业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这意味着该公司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因为市场对该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存在不断增长的需求。
市场增长背后的因素可能包括:
- 人口增长
- 收入增加
- 新技术的出现
- 政府法规的改变
该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市场增长,包括:
- 增加产量
- 扩大市场份额
- 推出新产品或服务
- 进军新市场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增长,该公司必须密切关注行业趋势,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其战略。该公司还必须保持竞争力,以吸引和留住客户。
市场增长带来的好处
市场增长可以为该公司带来许多好处,包括:
- 提高收入
- 增加利润
- 创造就业机会
- 提高股价
该公司可以通过利用市场增长来获得竞争优势,并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结论
该公司的行业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这意味着该公司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因为市场对该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存在不断增长的需求。该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市场增长,包括增加产量、扩大市场份额、推出新产品或服务以及进军新市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增长,该公司必须密切关注行业趋势,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其战略。该公司还必须保持竞争力,以吸引和留住客户。
物流管理市场调研报告
【 #报告#导语】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以下是整理的物流管理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一】物流管理市场调研报告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近几年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人才需求也比较旺盛,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巨大的人才供需差距使得物流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为社会上的热门专业,自XX年北京物资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开设物流管理以来,国内已经有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类专业。一、我国现阶段物流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的数据,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在今后几年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我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而且,地域不同,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不同,总的来说南方及东部沿海城市物流业发展较快,内地发展较慢,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71%,第三方占21%;成品销售物流中,43%的执行主体是公司自身,21%是第三方,36%是两种形式兼用。 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4%为供货方,13%由第三方执行,公司自主的比例为13%。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是传统的国有交通运输与仓储大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与流程再造,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 二是民营的物流公司不断扩展,呈稳步发展态势。 三是不少大型制造企业也把业务延伸到流通领域,建立专业的物流公司,向第三方物流发展。 四是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加快在中国建立网络。 (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4)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缺乏统一协调机制。 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仍未建立,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体制阻碍了现代物流应有的跨地区、跨行业、网络化特征和优势的体现,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未来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1、物流人才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且地区间存在差异。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的数据,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在今后几年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未来15年内,人才缺口达600余万人。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给我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物流业提供了持续扩张的市场空间。 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
物流人才需求量和种类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物流产业最早的地区,也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带重要的交通枢纽。 是我国空中航线最为密集和繁忙的地区。 航空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城市。 这些岗位要求物流人才能熟悉空运业务的相关知识,拥有一定的空运经验,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等。
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物流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继珠三角之后又一重要的物流基地。 长三角地区在港口、航海贸易方面占据优势地位,长三角地区对海运、报关、港口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要比其他两个经济地区多。 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从业证书,熟悉现代国际贸易、海运知识,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辽宁、河北、山东省,成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物流业竞争力与其他两个地区相比,仍然很弱。 物流业的发展侧重于铁路公路运输、仓储、采购。 注重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调工作经验。 对于中高层部门经理则还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
2、初级人才和一般操作工是当前物流人才需求的主流。
物流人才按等级来分,大致可分为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员四类。 高级物流人才位于企业的高层,主要负责企业整体目标的制订,起着总指挥、主持大局的关键作用。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占招聘企业招聘岗位的9%,招聘单位对这类人才的要求相当高。 中级物流人才主要负责企业具体事宜的计划与指挥,一般的经理和主管属于中级物流人才。 例如物流部经理、营运主管等。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占招聘企业招聘岗位的47%,招聘单位对此类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一般为5年左右。 初级人才和一般操作人员属于执行层。 他们负责具体事宜的操作。 偏重于体力劳动。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占招聘单位招聘岗位的44%,招聘单位对于此类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一般1-3年。 此外,一般只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英语四级等。
三、调研结论
1、扩大招生规模,满足社会需求。
物流人才是当前我国紧缺的人才之一,且随着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社会需求量还将扩大。 社会巨大的需求量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机遇,我们要借国家近两年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契机,加快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同时搞好软件及硬件配套措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笔者获悉,目前江苏省大部分高职类院校都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招生规模小,但都在努力探索,细分培养方向,扩大招生规模,如江苏南方科技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至今,招生人数增加到120人,毕业后虽然就业率还可以,但从事物流工作的只有一半左右,且大部分在小的货代公司或快递公司工作,就业质量不高。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扩大招生规模,满足不断人才需求的需要,还要确立专业方向,培养“又专又精”的人才。
2、确立培养初级人才和操作工人的目标。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培养合格熟练的操作人员正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 因此,我们要确立培养初级人才和操作工人的目标,在三年的学校教育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注重学生技能的培训,鼓励学生参加劳动部门举行的职业鉴定大赛,使每个学生都有拿到物流专业的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书,使学生工作后马上就能实际操作,避免工作后的再培训。
3、加快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物流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具备从事物流工作所应有的能力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构建是一个关键环节。 为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建设上,使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环境保持国内先进性;按照物流企业的需要,改革实践教学内涵,丰富职业培训项目;使实验实训环境既具有教学和培训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功能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发展。 强化与现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合作,同时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和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使其持续稳定并良性运行。
【篇二】物流管理市场调研报告
一、企业的组织结构物流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划分为若干不同部门。 组织机构应该服从各自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根据各自经营分工的专业,经营对象的技术复杂程度及其品种机构,经营操作的物质技术装配先进程度、经营的规模等具体因素加以权衡,从经营管理的水平加以确定。 一般地说,从物流企业担负媒介商品流通职能的共性出发,物流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基本上可划分为业务部门、仓储部门、信息管理部门、营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
二、企业目标、使命、价值观、企业文化
1、企业目标:努力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成为人们值得信赖的物流公司。
2、使命:“做的物流服务商,做的物流人”。
3、价值观:
为企业创造效益,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保证了赢利水平的持续增长。
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服务手段、服务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追求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的一致性,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同步提升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 为社会创造财富,不光追求经济效益,也以全力报效国家、造福民众为己任,自觉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用爱心回报社会,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企业文化:
宁波市悦通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设于中国珠三角洲宁波市,是一家专业从事物流运输服务的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以安全与时效并行,服务与微笑同在的先进理念在物流公司同行中不断发展壮大。 营业范围涵盖了物流方案的设计与咨询、国内陆运、空运、货物仓储分拣、包装及其他物流加工增值服务。 悦通物流,就是悦通人为之奋斗、生存和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一个团体。 我们坚信真诚地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会使公司不断发展和壮大公司使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货运环境,推动全社会物流事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经营理念】
人文关怀价值增值激-情创造科技突破。
【企业精神】
忠于职守,创造价值。
时效保障,创造价值。
群策群力,创造价值。
【企业品牌理念】
公平诚信快捷安全热情周到服务一流。
三、主营业务范围:
宁波到上海特快专线宁波到厦门专线宁波到重庆专线
宁波到杭州特快专线宁波到福州专线宁波到成都专线
宁波到苏州特快专线宁波到漳州专线宁波到长沙专线
宁波到昆山特快专线宁波到无锡专线宁波到天津专线
宁波到嘉兴特快专线宁波到太仓专线宁波到昆明专线
宁波到吴江特快专线宁波到温州专线宁波到义乌专线
宁波到北京特快专线宁波到南昌专线宁波到常熟专线
宁波到桐乡特快专线宁波到武汉专线宁波到南京专线
公司承接宁波到珠江三角洲长短途公路运输
提供普通货物整车、大件(设备)物流、三超大件运输、零担专线物流服务,同时大宗贵重货物还可以享受包车、送货提货、货物保险、起重、装卸、机器设备包装等专业物流服务。 无论是整车还是零担、大件物流还是超限大件设备货运,都可以享受宁波悦通人提供的优质物流服务。 其物流设计人员还会帮客户设计宁波到上海大件运输物流专线上更合理的、最实惠的物流优化解决方案。 确保客户的货物更快速、最安全地到达。
四、主要运营模式:
宁波市申通物流有限公司是一间功能型物流企业,其运营模式是这类企业一般来源于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企业,往往只能提供物流某个环节(如运输、仓储等)的物流服务。 一般来说,功能型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两种方式,其一是以产品定向的物流服务,其二是以客户定向的物流服务。
所谓以产品定向的物流服务,是把有相似需求的客户服务聚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以充分利用物流企业的资源及能力,这样才能降低物流服务的单位运营成本。 这种形式下的客户范围比较广泛,提供的主要是基本服务,如运输、仓储、等等,还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物流服务。
以客户定向的物流服务,是针对客户的特殊要求,提供较为综合性的量体裁衣式的物流服务。 随着服务对象(即客户公司)的需求发生变化,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也需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延伸,这种需求的变化表现在:在制造业中更多的企业采用JIT即时库存管理,在商业零售业中由大型连锁商店和超市集团形成的供应渠道和配送方式的变化,和广泛采用的POS技术、快速反应(QR)货源跟踪战略等。 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到传统运输、仓储企业所提供的内容和质量的要求,呼唤着新的、高层次的物流服务经营方式和运作方式的出现。 在这种形式下,FL企业往往与客户公司建立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关系,如以战略联盟的方式来重新构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不仅承担运输服务和仓储服务,而且还提供一系列附加的创新服务和独特服务,如产品的分类、包装、存货管理、定货处理、甚至包括网络设计等等,来满足特点客户的独特要求。
五、运营中的特色:网络信息化、操作规范化、服务诚信化、管理程序化、发展国际化。
六、分析其发展中的战略思路
1、资源战略
物流企业发展物流公司,需要集中把握和有效运用企业经营资源,主要表现在:首先,准确认识和深入分析企业经营资源的基础状况,正确选择物流公司发展的方向。 其次,积极探索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有力促进物流公司发展的速度。 最后,认真研究企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确保物流公司的健康发展。 因此中小企业实施战略资源,以供应链管理重构业务流程,构筑物流公司发展优势;就应把握资源转换方式,不断提高资源产出效益。
2、创新战略
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物流企业发展物流公司,实施创新战略,首先要创新观念,打破传统思想,借鉴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思想,与中小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具有中小企业物流特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其次要创新组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中小企业数量大面广的特点。 建立网络化物流新型组织。 再次要创新服务,深入研究中小工业企业物流需求,通过引进、模仿和创新物流技术手段,不断设计、创新和提供有效的物流服务。 最后要创新制度,既要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也要根据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合理的物流管理体制。
3、服务战略
物流企业发展物流公司必须依托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做到来自中小企业、服务于中小企业。 主要把握四点:第一、必须依据中小工业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和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理念。 第二、必须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提供保障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服务措施。 第三、必须深刻理解中小企业物流规律,建立完善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的服务效益。
4、品牌战略
物流企业发展物流公司必须确立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获取良好效益。 首先要树立物流发展的精品意识,严格制定各项物流质量标准,才会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其次要引进先进技术手段,设计创造物流服务的精品意识,严格制定各项物流质量标准,才会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其次要引进先进技术手段,设计查物流服务的精品内容、项目。 最后要强化物流技术与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建立优秀的物流人才队伍,确保企业战略的实现。
5、联盟战略。
物流企业发展物流公司需要本着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借助产权方式、契约方式实行相互合作,共同拓展物流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首先是物流资源的联盟:将中小工业企业分散的物流资源、物流功能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在一起,形成物流一体化的资源优势。 其次是物流地理区域和行业范围的联盟:根据各行各业中小企业的特性,在一定地理区域或一定行业范围实行物流联盟,形成高效直辖市运作体系。 最后是与中小企业建立发展物流公司的联盟,通过组建服务协会,协调和指导物流企业与中小工业企业在发展物流公司中的各种关系。
七、分析目前宁波市申通物流有限公司所处的产业环境以及采取相应的企业战略
我国目前物流公司所具备的能力与物流公司市场潜力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 对我国下十年物流公司市场发展做了如下的预测。 按照1999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16。 9%,假设每5年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2%(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即2015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14。 9%,2015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 9%,则未来十年我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算术平均值约为14。 9%;我国物流公司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前六年(2000——2015)按照国际平均数1/3左右计算,后五年按照1/2计算(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则未来十年物流公司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为0。 4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按8%算。 根据测算结果,到2015年,国物流总成本将达到亿元,按照国际上物流公司在物流市场上所占平均份额24。 42%,物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960亿元。 另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2——4月的调查,57%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而在99年的同类统计中,该比例只有45。 3%。 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物流公司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
对于众多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企业,现在正面临资产重组和企业再造。 这个时候是的时机,把物流业务重新调整。 物流业务应该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对于新建立的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物流业务由专业公司承担。 到一定的时期,这样的改革就会形成物流公司大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
除了高度垄断的行业,单体企业很难改变其所处的市场环境,那么其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如何适应市场环境并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 企业主要的竞争战略选择有:1、资源战略,2、创新战略,3、服务战略,4、品牌战略,5、联盟战略。
【篇三】物流管理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此次调研以西安市物流快递行业的一些龙头企业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它们的实地考察和对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访谈,了解企业目前物流发展现状,了解这些物流企业在其物流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从而总结目前陕西省西安市物流发展现状和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西安市中长期物流战略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依据。
二、调研对象
西安市物流快递的一些龙头企业,比如中通快递公司,申通快递公司,总部位于西大街的圆通物流公司,以及顺通快递公司等几家物流业的龙头企业作为我们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
主要对调研企业的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以及财务部进行重点调研,以获取相关资料和数据。
三、调研时间
10月8日—10月20日
四、调研内容
通过对西安市物流行业的一些龙头企业进行实地的考察与访谈,我们主要想了解一下内容:
1.企业自身背景。 企业名称,性质(国有、民营、外资、其他),企业员工总数,注册资本,拥有网点数,年完成货运量等。
2.企业物流模式。 弄清被到调研企业物流的模式,是自营式物流还是外包式物流,或者是部分外包的模式。
如果是自营式物流,需要了解企业自营式物流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明确企业自身物流所处的发展阶段,找出企业自营物流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影响企业物流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企业目前能够完成物流活动中那些环节:仓储、配送、运输、总体供应链解决方案、保险、保管、存货管理、流通加工与包装、其他业务等。
(2)目前企业物流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因素有哪些,主要包括物流基础设施不足、信息系统建设跟不上、公共技术标准不配套、政策性障碍问题严重、其他等,以及各因素所占的权重情况。 并对各方面因素展开详细调研,例如在调研企业物流基础设施的时候,应调研到企业仓房数量,规模,仓库的装卸、搬运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仓库的规划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托盘、货架、集装箱等工具的标准化程度等。 在调研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方面要考察是否具有先进的订单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货物跟踪查询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条形码技术、ERP、DSS、EDI以及企业内部局域网和企业网站的建设和投入使用的效率等情况。
(3)企业是否有入驻公共物流园区,如果没有入驻,要考察清楚没有入驻的原因,比如本企业发展不具规模、地理位置不符合企业要求、交通运输衔接不便、场地租金太贵、配套设施太差、迁入费用昂贵、服务功能不全、增值服务不足以及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
如果企业采用的全部外包的物流模式,除了要了解其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上述情况以外,还需要对其物流合作伙伴进行进一步的调研,需要对企业与其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考察,需要研究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服务成本等效益指标。
3.以调研企业作为核心企业,考察以其为核心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管理情况。 比如考察是否实现了JIT供应、JIT生产/精益生产,是否实现了零库存管理,是否实现了在满足顾客服务需求,保证服务质量与企业成本最小化,效益化之间的有效平衡,是否实现了供应链的整体化目标。
4.企业对政府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需求有哪些,比如相关政策、法规等信息查询、市场运行(运价等)信息的发布、运输(货源、运力)信息发布、在线交易功能、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通用软件下载、物流运输企业信用认证查询、与海关、工商等政府联网的物流服务平台、金融、保险、货物跟踪等增值服务、企业宣传功能以及其他需求等,并对上述需求的程度大小进行排序。
5.目前企业最需要政府加以统一的相关标准,并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比如:多式联运衔接标准、运单标准、车辆标准(牵引车挂车标准)、信息标准等其他标准。
6.企业迫切需要政府消除的政策障碍,比如消除区域行政壁垒(异地设点歧视)、打破企业歧视(国有、民营、内资、外资)、税收政策调整、物流用地调整等。
五、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传统的纸质问卷和现代化的网络问卷相结合。
2.访谈调查:进入企业对企业人员进行深度访谈。
2024房价即将暴涨十大城市
1. 纽约市:纽约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纽约市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购房需求,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2. 洛杉矶市:洛杉矶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备受瞩目,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 洛杉矶市的经济繁荣、就业机会丰富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3. 芝加哥市:芝加哥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较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有显著增长。 芝加哥市作为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4. 休斯敦市:休斯敦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 休斯敦市作为美国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经济发展强劲,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5. 凤凰城:凤凰城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较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有显著增长。 凤凰城所在的亚利桑那州气候宜人,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6. 圣何塞市:圣何塞市的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 圣何塞市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7. 达拉斯市:达拉斯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 达拉斯市经济发展强劲,就业机会丰富,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8. 奥斯汀市:奥斯汀市的房地产市场备受瞩目,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 奥斯汀市作为德克萨斯州的首府,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9. 西雅图市:西雅图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西雅图市作为美国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10. 波士顿市:波士顿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备受瞩目,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 波士顿市作为美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世界级的学府和丰富的医疗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从而推动了房价上涨。
关于股票的一道考题 高手进来帮忙解答一下吧
牛市成长的十大理由 在对国内股市走势的判断上,看“多”的声音似乎压倒了看“空”的,大牛市行情、股市“盛世论”、股市“黄金十年”等乐观论调回响于市场和学术界。 乐观者的理由归纳起来有10条。 理由之一:中国经济增长长期看好。 “2006年股市行情繁荣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流动性过剩。 最大的原因是,2006年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而且是低通胀伴随的高增长。 在这种大好的发展势头下,股市运行真正得到了经济周期上升的支撑。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 贺强认为,2007年肯定会延续2006年大牛市行情,但资本市场的运作将更加复杂。 预计这波行情至少能持续到2008年奥运会。 理由之二:股权分置改革胜局已定。 “股改成功,改变了资本市场的利益关系,使上市公司全体股东有了共同的利益取向,理顺了原来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这是股权分置改革最大的功绩。 过去屡禁不止的违规关联交易、违规并购,都是掏空上市公司利润的手段,今后这种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这样,上市公司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股市的估值和定价功能将得到恢复。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说。 理由之三:人民币持续升值。 国信证券综合研究所所长何诚颖认为,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形成,只要人民币升值趋势不改,中国股市向上趋势不会改变。 他预计,2007年至2010年人民币预计升值幅度为16%至20%。 在涨跌互现的双向波动中,2007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将在4%至5%,年底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达到7.35。 由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继续发挥作用,股市在2007年底将达到创记录的5300点。 如果人民币升值时长为五年,上证指数最高可达7000多点。 理由之四: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北京首创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股改完成后,大股东价值将通过上市公司市值来实现,因此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良资产的动力将空前强劲。 股改以来,已经有数百家公司大股东承诺对上市公司注入资产,虽然目前还不能用明确数据来定量分析,不过,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潜力相当可观,用爆发式增长来形容并不为过。 研究显示,A股市场已经进入“价值注入”阶段,预计未来三年内A股市场市值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4%。 与此同时,在一个更加完善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迎来了内生性的增长时期。 根据WIND提供的最新数据计算,全部A股的2006年预期业绩增长高达60%。 大多数行业的实际业绩有望大幅超过市场预期。 理由之五:市场估值依然合理。 国投瑞银投资部总监刑修元认为,目前国内A股市场大的估值依旧处于合理水平,这为股市未来稳步发展留下了持续上升空间。 以2006年12月15日为测算日,中标300公司2006年动态市盈率为19.18倍,2007年动态市盈率为15.61倍。 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目前市场估值依然基本合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高估。 而且,从全球来看,根据瑞银环球资产的全球股票市场估值模型,目前A股市场依然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理由之六:产业竞争优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认为,2006年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因素,在2007年还将会继续存在。 这些因素除了货币现象和制度变革之外,还包括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所引发的资本市场上升。 按照目前的抽样分析,上升空间还有差不多五年左右时间,所以2007年这个因素还会带动股市有良好上升空间。 理由之七:政策鼓励。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预计,2007年1月开始实行的新会计准则预计将改进公司治理、增加上市公司透明度并将为股票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内或海外的机构投资者。 同时决策部门将鼓励海外上市公司进入中国股票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报告认为,将来两税合一后,内资企业适用的法定税率将明显下调,执行高税率的公司则会受益。 两税合一带来的市场预期将提升A股市场的估值引力。 理由之八:金融创新。 股指期货将于2007年早期推入市场,A股交易制度上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缺陷将得到修补,其“长牛效应”将进一步提升股市活跃度。 平安证券表示,年内备兑权证可望面市。 预计融资融券以及对部分类别的股票放宽涨跌停板限制、实施T+0日内回转交易等差别交易制度等也将相继推出。 联合证券指出,国际上,股指期货交易规模和股票市场规模基本比例是1:1。 中国目前股市市值规模已达10万亿元,按1:1的保守计算,股指期货的推出也相当于再造一个股市。 理由之九:人口红利。 银河证券近日发布的2007年度股市投资策略报告认为,中国进入人口红利时代,将从内需方面稳定保障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这批高峰人口目前都进入了壮年期,也就是劳动创造能力与收入能力的高峰。 他们的子女也将在未来10年左右持续进入成年期。 这两代人所形成的人口高峰,被当今业内称为人口红利时代。 理由之十: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根据国投瑞银的判断,进入2007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可能比2006年有所放缓,但整体增长率仍会较为强劲,保持在5%至6%。 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会在世界各地的股市上有所体现,这种利好也将对我国国内的股票市场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站在开放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角度,吴晓求更是大胆地提出了激动人心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是:以沪深市场为轴心形成的中国资本市场是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交易场所之一,其市值将达到60万亿到80万亿人民币。 ”牛市化解矛盾,熊市激化矛盾;牛市有正财富效应,熊市有负财富效应。 对于任何一个市场来说,牛市都是市场投资者期待的最理想的运行方式和最有益的市场状态,是股票市场发挥正面作用和积极效能的最基本条件和最适宜环境。 特别是在中国股市还没有股指期货的状态下,牛市就几乎是投资者赢得利润的唯一机会。 在中国股市经历了2006年的大牛市之后,社会各方对股市现状及其运行趋势的判断开始发生了微妙变化,“泡沫论”又渐渐开始抬头。 在我看来,中国股市的牛市运行过程还远没有结束,不但中国股市和中国股民需要牛市,而且整个中国更需要牛市。 没有一个长期的牛市过程,中国股市就很难真正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中国经济就很难有效形成新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中国改革也就很难最终实现从旧体制向新机制跨越的“凤凰涅磐”。 市场走势的三重评价2005年7月以来的这一轮牛市,是中国股市建立以来最有意义的牛市。 这是一轮最健康的牛市。 这一轮的牛市,与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同时起步也同步发展,伴随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整个过程。 之所以说它最健康,是因为整个牛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中国股市成立以来最为深刻的价值发现和价值重估过程,虽然在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中,也有过少数股票的大起大落,整个市场也经历了齐涨齐跌的过程,但在牛市的发展过程中,价值发现和价值重估成为市场的主流,市场上崇优弃劣的观念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蓝筹股已经成为市场上趋之若鹜的热点和焦点,市场上的资金流向、流量和流程正在发生有利于资源配置机制形成和作用的方向转变。 虽然在整个市场上庄股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虽然在去年年末大盘股出现了局部上涨过快的局面,但总体上来说,这一轮的牛市是中国股市成立以来最健康也是最值得肯定的牛市。 健康——这是中国股市一年多来的发展主流,必须予以明确认识和充分肯定。 这是一轮最深刻的牛市。 与以往的牛市中刻意制造和挖掘题材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一轮牛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都与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息息相关,是中国股市成立以来与国民经济的整体走势和宏观经济政策联结得最为紧密的牛市。 股市运行与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相互推动,使得中国股市第一次与国家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建立起了密切的和有机的联系;股市成长开始真正分享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股市的“晴雨表”功能开始得到逐步体现和提升;股市发展既为股权分置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又不断地消化了股权分置改革所增加的巨大市场增量,并且反过来成为了市场稳定和市场发展的巨大促进力量。 特别是,伴随着牛市的发展,市场对大盘股的承接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使得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超级大盘金融股能够在中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前就在市场上发行上市,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银行业迎接国际资本挑战、提高自身市场化水平的能力和实力,也为整个国家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提供了更为适宜的土壤和环境。 这是一轮最持久的牛市。 这一轮的牛市,不是一个简单的炒作过程,而是伴随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持久牛市。 虽然我并不赞同市场上流行的“黄金十年”的说法,但这一轮的牛市将刷新中国股市以往牛市的所有记录,而成为中国股市在新千年中持续时间最长、发展程度最深、影响最为深远的超级大牛市,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全面影响,对中国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对整个社会财富的累积和增加,都会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牛市,并且会以辉煌的记录载入中国股市与中国改革的史册。 市场发展的三重空间从本质上说,这一轮的牛市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三大现象。 一是货币现象。 货币现象是中国股市由熊转牛的最基本原因,也是中国股市牛市进一步深化的最主要动力。 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最综合体现,这种升值对中国股市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传导效应,就是中国股市中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的全面重估和整体升值。 由于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因而股市的走牛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不结束,股市的牛市进程就不会逆转。 这是中国股市的牛市趋势能够得以长期延续的一个基本原因和重要保证。 二是制度现象。 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国股市所带来的巨大的制度变迁必然会在市场运行中反映出来,使得市场运行面临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制度环境和制度空间。 全流通的市场自发地形成了对行政命令的抗逆机制,使得中国股市开始驶入市场化运行的快车道;全流通的市场使得股权激励机制变得现实而有意义,企业家市场的形成和作用将使得上市公司具有更深刻的成长内涵和创新空间,中国股市的发展基石将更加牢固;全流通的市场使得各类股东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和交流语言,上市公司也将因此而获得更优质的现实资产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上市公司和整个市场的品质与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是增长现象。 在过去28年的时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67%,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最大奇迹。 从2001--200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9万多亿增长到21万多亿,但在2001年以后长达四年半的时间里,中国股市却与国民经济的总体趋势完全背道而驰,走出了实际跌幅达80%的超级大熊市。 国民经济的持续上涨与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得中国股市中储存了巨大的被长期压抑的无限能量,一旦这种能量得以释放,就会像火山爆发,其能量与热量的释放与扩散就都难以想象。 这三个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与叠加效应,不仅是中国股市由熊转牛的主要原因,也将是中国股市进一步走向更大牛市的现实源泉。 与牛市形成的三大现象相对应,中国股市在演进中也会从三个方面逐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一是因人民币升值而打开的市场空间。 在我看来,人民币升值至少还会延续2—3年的过程,其升值幅度至少还会有15%的空间。 按照国际市场上本币升值与股市的联动关系,那么在中国股市上,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股市进入长期的上涨轨道,股市攀升也会达到一个可观的幅度。 二是股权分置改革而拓展的制度空间。 如果说,在2006年,市场是因为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送股而启动了股价攀升的枢纽的话,那么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股权激励机制的作用和整体上市的效应将会是中国股市继续其牛市轨迹的主要动力源泉。 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只能采取市价激励的方式,这就为股价的向上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托;由于非流通股向流通股的转变使得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有了共同的利益指向,因而大股东就有动力也有能力把最优质的资产向上市公司注入,从而形成公司股价与经营业绩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进而使得上市公司和整个市场的制度空间与发展空间都得到极大的拓展。 三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而带来的增长空间。 由于在过去的长时期中,中国股市处于严重的畸形状态,就使得中国股市与整个国民经济成长出现反向变化,市场的“晴雨表”功能遭到破坏,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亏损累累。 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的最重大变化,是市场运行与国家的汇率走势、货币政策和发展趋向真正建立起了内在的和有机的联系,使得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开始真正分享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将给上市公司提供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再加上上市公司所得税税率的大幅降低,这将使中国股市上市公司有条件对投资者提供更丰厚的回报,并且会使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市场运行的三重警示如果说,中国股市的长期牛市会给投资者提供获得收益的巨大机会的话,那么要把投资机会转化成投资收益,还需要对市场有更为深刻的把握和更加长远的眼光。 从市场运行的角度来看,牛市发展初期的齐涨齐跌局面将逐步结束,市场运行与市场监管都将面临着更为复杂也更难把握的新的阶段。 市场走势的三重警示。 2007年的中国股市,将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的特点。 一是市场的波动幅度与波动频率都将进一步加大,这就意味着选股难度的增加和投资风险的放大。 二是市场的“二八现象”会进一步加剧,“宠儿”会进一步受宠,“弃儿”会进一步被弃,对于那些业绩不佳从而得不到机构关注而非流通股转换而来的流通股又面临集中上市的个股来说,其价值中枢的下移空间很可能会高于上涨空间。 三是板块效应会逐步递减,题材效应会成为主流。 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题材、股权激励的题材和整体上市的题材将会在市场上产生广泛而持续的扩散效应,成为新一年中国股市的发展主流。 市场发展的三重警示。 市场走势的长期看好并不意味着市场风险的减少或消失,相反,在牛市中,必须对市场运行中的趋势性因素与偶发性因素保持必要的认识和充分的警惕。 在我看来,这一轮牛市的结束,将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出现转折性变化,这种变化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外贸易出现逆差从而导致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大大放缓甚至停止;二是中国经济增长中出现拐点,从高速成长转变为中速成长或低速成长;三是国际股市出现转折性暴跌,引发香港股市和H股出现连锁性反应从而给A股市场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出现,都会是这一轮牛市的转市信号,在这些因素没有出现时,市场的牛市进程就会延续而不会反转。 市场监管的三重警示。 2007年,市场的发展将对管理层的智慧与能力构成考验。 如果说,2006年的牛市博得的是满堂喝彩的话,那么,在2007年,有关各方会不会对牛市的评价由正面转向负面,则是我们必须面对也必须警示的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认为必须把握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点:一是,牛市的形成和深化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最主要成果,也是在中国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经济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条件。 一个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让投资者血流成河的市场既不应成为中国股市的常态,更不能成为中国股市的标志。 这一轮的牛市是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在付出巨大代价和惨重牺牲换来的,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还远没有完成,如果牛市的进程不能延续,那么股改就会半途而废,股民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就会付诸东流。 二是,买者自负原则是市场投资的基本原则,也是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 股票市场是一种激情大于理智、矫枉必然过正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出现一些过热、过头的现象不足为奇,不能以此为依据,对市场做出不正确、不正当的甚至不正常反应,也不能让“政策市”或“政策市”的变种卷土重来,更不能把新股发行当作调控股市的筹码,对股市运行进行超经济的行政干预。 必须看到,在全流通的市场上,市场本身会形成对过激和过头行为的矫正机制,管理层不应该也没有必要越俎代疱,去做本来就不可为实际上也不能为的事情。 三是,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和作用是中国股市的发展主题,也是政府与管理层在牛市中需要浓墨重彩地加以演绎的重大课题。 也就是说,在市场的发展中,政府与管理层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股价指数的变化,而应是机制的形成与作用。 离开资源配置机制的建立这一主题和课题,市场监管就会出现走偏和变形,曾经让整个市场付出惨重代价的股权分置改革也会因此而失去其应有的现实意义与积极意义。
标签: 该公司所在行业的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不断增长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