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投资者指南:在创业板股票市场中寻找成功

admin 8 0

引言

创业板股票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在快速增长的年轻公司中投资的独特机会。在这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中取得成功需要精明的策略和深入的了解。本指南将为你提供在创业板股票市场中发掘成功投资所需的所有关键信息。

创业板股票市场的特点

创业板股票市场与主板市场有以下几个关键区别:公司规模较小,收入和利润较低。增长潜力更高,但风险也更大。流动性较低,这意味着股票可能难以交易。上市要求更宽松,这可能导致公司质量参差不齐。

投资者类型

创业板股票市场最适合具有以下特点的投资者:高风险承受能力。长期投资时间表。扎实的行业知识和公司研究技能。

研究和尽职调查

在投资任何创业板股票之前,进行彻底的研究和尽职调查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财务分析:审查公司的财务报表,以评估其收入、利润和现金流。行业分析:了解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公司治理:研究公司的管理团队和所有权结构。估值分析:确定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并考虑其相对于行业同行的价格。

投资策略

在创业板股票市场中成功的投资需要谨慎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策略:精选个股:专注于研究和投资具有强大基础和高增长潜力的个股。分散投资:通过投资多个行业和公司来降低风险。长期持股:创业板股票的增长往往需要时间,因此建议长期持有。止损订单:在预先确定的价格点设置止损订单,以限制潜在损失。

风险和回报

创业板股票市场提供高回报的可能性,但也伴随高风险。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潜在风险:公司失败:年轻公司可能面临财务困难和其他挑战,导致其失败。波动大:创业板股票的价格波动往往很大,可能导致重大损失。流动性差:在交易量低的时候,可能难以买卖股票。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可能难以获得有关创业板公司的准确信息。

结论

创业板股票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在高增长公司中投资的机会。在这个充满风险和回报的领域中取得成功需要精明的策略和深入的了解。通过遵循本指南中概述的步骤,投资者可以增加他们在创业板股票市场中寻找成功的可能性。记住,投资始终需要谨慎和适当的尽职调查。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务必咨询合格的财务顾问。创业板股票市场是一个令人兴奋且具有潜在有利可图的机会,但投资者必须清楚地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和回报。

帮李嘉诚夺回香港首富的女强人

李嘉诚的多笔投资暴赚,都有她的功劳。

文丨华商韬略

92岁的李嘉诚去年发了一笔横财:受全球疫情对线上经济的助推,他2003年投资的美国视频通讯公司Zoom在上市之后股价暴涨,为其带来近100亿美元的增值。

100亿美元,相当于李嘉诚整个财富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单这一笔投资一年的增值,就让创业超过70年的李嘉诚,赚到了超过他一生四分之一的财富。

这笔投资,是跟着他将近25年的红颜知己帮他实现的。 除了这笔投资,李嘉诚多笔不为人知的投资暴赚,背后也都是她在操盘。

2015年9月,一篇《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发布后,李嘉诚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期间,她不但打破不接受媒体访问的惯例,主动见媒体,还爆料了很多事。

比如,解释李嘉诚开始不回应是为了顾全大局,还透露李嘉诚当时正遭遇严重的 健康 挑战,发布回应后便到美国做了手术,“虽然医生保证手术没问题,但他(李嘉诚)已年届八十七,在进手术室前的一刻,‘百般滋味’在心头,‘若有什么万一,(李嘉诚)是否含冤?’”

她坦言自己一直陪伴在李嘉诚左右,并动情地讲述了一个细节:在插了管、准备手术之际,李嘉诚突然坐直身子,指着在场的一个儿子郑重地说,“我跟你说,我的基金会超过80%的项目要focus(专注)在大中华地区,任何人不能改变我这个决定,就算我有什么事,也无人可改变这件事”。

事实上,这并非周凯旋第一次为李嘉诚挺身而出。 早在2013年,关于李嘉诚从内地撤资的消息持续发酵时,周凯旋就承担了危机公关的重要角色。 比如,安排李嘉诚接受内地媒体专访,而且一直陪伴并协助接受访问。

“非常甜蜜”的背后,是李嘉诚与周凯旋的特殊关系。 而这种特殊关系,在港媒的报道中,被追溯至20多年前。

2006年,《华尔街日报》将周凯旋选为当年“亚洲商界女性十强”。

过去20多年里,她更多被以“超人背后的女人”看待,即便她是著名 科技 投资人、慈善基金创办者,也是各大女性富豪榜单上的常客。

在外界看来,和“超人背后的女人”相比,《华尔街日报》给予她的评价更为客观。

周凯旋生于1961年,中学就读于香港最顶尖学校之一的拔萃女书院。 据同学说,周凯旋很少提及自己的家庭,只知她和外婆一起住。

周凯旋的成绩并不拔尖,但却展露出长袖善舞的才华。 有同学回忆,她上中学时就很有名气,不仅精通曲棍球、游泳、话剧等,还当选为学生会会长,成为不少师妹的偶像。

中学毕业后的暑假,周凯旋在香港电台做实习DJ,昵称“周海豚”,导师评价她“聪明,英文好”。 实习结束后,她邀请电台同事在香港一家入会费高达25万元的私人俱乐部吃饭当作谢师宴,饭后签字买单,相当豪气。

周凯旋如何入会无人知晓,但 小小的年纪便已懂得建立人际关系网,可见她社交天赋之高。

中学毕业后,周凯旋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就读于新南威尔士大学。 期间,周凯旋养成非常独立的个性,凡事不依赖于人,甚至会刻意保持距离。

1986年,周凯旋第一次学做生意,是跟英国老板去西安洽谈兵马俑展览,仅花两周就达成30件展品的交易。 她还征得公司许可,在天津定制一批兵马俑纪念品,自己押送到伦敦,以高出原价几十倍的价格售出,“赚到第一笔大钱”。

上世纪80年代末,周凯旋通过自荐的方式结识了徐克导演的夫人施南生,施南生欣赏周凯旋的精明过人,两人很快成为好友。

在施南生帮助下,周凯旋进入香港上层社交圈, 不仅结识了香港及东南亚各路商家,还结识了时任东方海外董事长董建华的表妹张培薇,二人之后还一起组建了两家公司“维港”和“维法”,专做内地生意。

当年香港房地产市场兴旺,水泥需求量大,内地水泥厂商希望进入香港。 周凯旋在仔细研究市场需求之后,根据两地水泥差价和购船成本,制定一个高出预期100多万美元的定价,最终交易成功。

这单生意让周凯旋获得董建华的认可。 1989年,董建华对周凯旋说:“你们的生意还是太小,不如选择一些好项目,我们一块做,共同发展。 ”

1992年,香港地产商将投资重点转向内地,北京地产业急剧升温。 投资热潮下,资金实力一般的东方海外也想分一杯羹, 当时连“容积率”都不懂的周凯旋,被派到北京寻找项目。

王府井北端的东安广场,被最具投资价值、资金实力雄厚的新鸿基抢先纳入囊中。

商业敏感度极高的周凯旋意识到,如果按照既有规则,他们即便能够找到一个绝佳项目,也会因资金限制玩不起。 而彼时,和王府井只差2分钟路程的长安街两侧地段,尚无人问津。

于是周凯旋对张培薇说:“我们在北京找一块有投资价值的地皮,如果董先生不做我们就自己做,投资一人一半,做什么自己定。”

1992年8月,两人将目标锁定为儿童影院的6层小楼。 商谈后对方告知:整个东长安街及王府井地区都属于统一规划,要开发儿童影院必须将其周边一万平方米整片开发。

周凯旋毫不犹豫,立刻答应下来。 经过一番研究后,她还把王府井至东单“金街”“银街”之间的10万多平方米地段全部签下。

项目以董氏集团东方海外公司名义来做,命名为“东方广场”。 项目一落定,便在香港引起轰动,董建华亲自出面,邀请多家地产商合作,这其中也包括香港地产界头号人物李嘉诚。

1993年9月12日,李嘉诚应邀到北京王府井饭店见维港公司经理。 看到和他谈10亿美元级大项目的经理,竟是一位年仅32岁的女子,李嘉诚感到很意外。

一番介绍后,李嘉诚仔细打量周凯旋:“12万平米的动迁谁来负责?”周凯旋说:“我来负责搞定。 ”李嘉诚又说:“平整土地和一系列建设手续也并不容易。 ”周凯旋笑着说:“李先生放心,我交给您的会是手续齐备的‘熟地’,您需要做的只是开工建设。 ”

见周凯旋如此爽快,李嘉诚也单刀直入:“你要求的佣金呢?”周凯旋说:“总投资额的2.5%可以吗?”李嘉诚知道这个项目的利润可能是100%甚至更多,他旋即与周凯旋握手:“就这样定了!”

二人谈话不过5分钟,就敲定了当时北京市建国以来最大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 最终,东方广场总投资额达20亿美元,周凯旋获得2.5%的顾问费,约4亿港元。 她提现一半,另一半则长线投资东方广场。

之后几年,位于敏感地段的东方广场在建设过程中屡遭挑战,但都被周凯旋一一摆平。

因为东方广场项目,她的商业策划能力让李嘉诚刮目相看,但他们真正有交集却是在互联网领域。

项目结束后,董建华打算提升周凯旋做公司董事,她却主动放弃。 当时深感疲惫的周凯旋意识到地产项目并非自己兴趣所在,转而寻找下一个全新领域。

1995年,周凯旋学会了使用电子邮件,但那时她并不认为互联网是商业机会,而是看好IT业的另一领域——“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软件。

1996年7月,周凯旋投资创办Alexus。 一年后,她在Alexus旗下创办深圳口岸电子报关公司——易网通(EC Link)。

1999年,周凯旋告诉李嘉诚自己准备进军网络。 以房地产起家,一直秉持 “不熟不做”的商家古训的李嘉诚认为,信息产业颇为虚幻,不能轻易介入。

周凯旋不甘心,她找到雅虎神话的缔造者——杨致远,请他帮忙说服李嘉诚。

不久,杨致远陪李嘉诚参观新加坡网站,并出席纪念酒会,让李嘉诚对网络事业有了直观认识。 酒会结束时,杨致远对李嘉诚说:“先生此行并非我的主意,而是另有他人。 ”

李嘉诚正感奇怪,周凯旋从杨致远身后走了出来。

结合当时网络狂潮席卷全球的情势,李嘉诚决定抓住大规模整合资源的机会,将易网通注入电子商务,合并和记黄埔及长江实业旗下的新城电台,成立TOM公司,周凯旋是第二大股东。

2000年3月1日,成立仅4个月、尚无扎实业绩的TOM高调登陆香港创业板,获数十万人排队认购,收回50余万份表格,超额认购近625倍。 其股价快速攀升至15.35港元,公司市值超过300亿港元,成为资本运作的经典之作。

仅以30万港元入股、拥有公司32.29%股份的周凯旋,身价飞升至最高127亿港元,成为备受瞩目的香港女富豪。

但好景不长,在短暂被追捧后,TOM股价直线下滑。 周凯旋认为,当务之急是找一个能让业绩报表好看、让投资者重建信心的CEO来执掌大局,于是她迅速采取行动,果断进行人员调整。

2000年7月,前高盛高 科技 部投资经理王兟入职TOM公司任CEO,大规模进行非互联网业务收购,收购对象包括上海美亚在线、鲨威体坛、《亚洲周刊》等三十多家大中华区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藉此,TOM一举成为国内媒体巨头,集团收入亦在两年间增长了17倍。

同时,TOM还坚持发展网络业务,通过与十余家手机厂商进行业务捆绑及大规模推出新的短信产品,2003年上半年时,TOM成为国内短信业务的前三名。

TOM公司之后,李嘉诚开始坚信周凯旋在 科技 投资方面的眼光和能力。 2006年,他通过自己旗下的基金成立了维港投资集团,专注于投资引导行业变革的技术创新性公司,几乎完全交由周凯旋运营管理。

此后,维港在全球范围展开了针对 科技 新兴产业企业的投资,至今已累计投资了全球超过80家 科技 企业,其中的著名企业包括Facebook、Spotify Technology SA、Siri、Zoom,以及人造肉企业Impossible Foods Inc。

周凯旋也因此成为全球 科技 界熟悉的“香港女老板”,经常在助理和保镖的簇拥下,寻找那些被她称为“颠覆性”的 科技 新锐,然后将一个个新的 科技 概念、企业与创业者带到李嘉诚的世界,让李嘉诚对 科技 前沿保持着远超同龄人的嗅觉与判断力。

凭借李嘉诚提供的稳定现金流,维港在业界独具光环。 大部分投资基金忙着募资的时候,周凯旋把时间都用在项目和投资对象上。 据与她合作过的知情人士透露,有时在与投资对象喝过一杯咖啡后,周凯旋就能做出决定,并不需要李嘉诚签字。

美国Misfit公司称,周凯旋在与之视频通话24小时之后,就做出了投资决定。

因为背靠李嘉诚,在投资对象们看来,维港投资有着慈善家的天性,它不会给投资对象施加尽快盈利的压力,也不会对投资那些前景光明但未经证实的新技术有丝毫犹豫。

对于项目的判断,周凯旋完全由自己把握——“我对自己的资产很珍惜”。 决定投资后,她会事无巨细提供帮助,因为“看到一个人成功我就很高兴。 ”

2007年12月,周凯旋成功劝说李嘉诚投资6000万美元给当时几乎没有盈利的Facebook,到2012年Facebook上市,李嘉诚的投资翻了5倍。

2013年和2015年,周凯旋协助李嘉诚投资了如今的全球视频通讯巨头企业Zoom。 2020年,Zoom的发展如日中天,李嘉诚获得了超过百亿美元的增值,重回香港首富。

与周凯旋接触过的人这样描述她的魅力:

“看着你的眼睛听你说话,时刻注意你的感受,即使在多人面前谈话,她也会适时望你一眼,让你感觉不被忽视。”

在周凯旋口中,最常听到的话是“我很好的朋友”,这些朋友既包括董建华、李嘉诚,也包括她经常乘坐航班的乘务人员、为她制作过首饰的师傅。

拥有如此多“很好的朋友”,周凯旋却认为自己是个“边缘人”,最乐于与自己相处。

从普通公司职员到香港顶级女富豪,周凯旋依靠自己的头脑起步,依靠能力获得赏识。 立足这些资源,她铺就了一个广阔平台。 外界议论其依靠“关系”,然而,这样的关系并非谁都能营造,或者即便有了这样的关系,也鲜有人能达到她的水平。

别人眼里,她是李嘉诚的“红颜知己”,背靠大树好乘凉。 在她自己眼里,和记黄埔是国际大公司,而TOM是“富人家的亲戚”,穷人家的小孩要有志气。

谈到与李嘉诚和董建华的关系时,她说: “我不是他们的附属物,而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不把关系当包袱”是周凯旋的经商哲学。 和李嘉诚的新闻曝光前,已有不少人在周凯旋家附近发现李嘉诚的足迹。 之后周凯旋又搬到距离李嘉诚大宅5分钟车程的地方居住,两人经常一起共进早餐。

谈及如何与李嘉诚相处,周凯旋概括为:“聪明如狐狸,单纯如兔子”。 她比李嘉诚年轻30多岁,却经常刻意把衣饰、发型和妆容弄得老成,就是为了顾及李嘉诚的感受。

她会在众人面前蹲身帮李嘉诚系鞋带,也会电话提醒他要约见的人感冒了,小心传染。 她不介意李嘉诚对外几乎从不说起她的功劳,甚至提议将李嘉诚捐款修建的教学楼从“庄月明楼”改叫“李庄月明楼”,表达对已故李夫人的尊重。

“在男女之情上,最靠得住的感觉是:你是不是我最不可替代的朋友?这是原则。 这样的关系让你什么都不怕,才能令对方长久眷恋。 ”这看似简单,但其实很难做到。

这样的周凯旋收获了李嘉诚的绝对信任。 她是李嘉诚基金会董事,能当此职的多为李家人。 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李嘉诚出席众多隆重活动时,均有周凯旋的身影。 1990年夫人庄月明去世后, 周凯旋是李嘉诚最亲近、也是唯一经常携手亮相的异性友人。

李嘉诚并不排斥在公众面前展现两人的亲密关系。 与周凯旋同游罗马和西安时,李嘉诚都亲自为她拍照留念,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期间,周凯旋无名指上的戒指更是显得相当高调。

在香港女富豪排行榜上,周凯旋多年来始终占据第二的位置。 在财富大多来自遗产继承或离婚赡养,十有八九会冠以夫姓的女性商界名流中,从未公开婚姻状况、以三字姓名示人的周凯旋显得特别醒目。

她习惯用职业套装淡化自己的女性身份,从不强调女性的差异或是特权。 她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告诫众人: 性别不是成功的羁绊,也不应该是成功的关键。

2021年3月5日的媒体消息显示,维港投资参投的房地产 科技 初创公司Doma已公布,将以SPAC公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方式在美上市,而Doma的估值高达30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周凯旋和李嘉诚在上市公司长和之外经营的这座神秘花园,还在不断地开花结果,在 科技 越来越贵的趋势下,甚至不排除,李嘉诚通过维港获得的财富会超越他创业70多年的苦心经营与运筹帷幄。

商海变幻,戎马一生,还不如顺便插柳柳成荫。 若结果真是如此,也真是人生如梦,世事难定。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上证指数好还是沪深300好炒还是创业板好炒?

上证指数好还是沪深300好炒还是创业板好炒?追求稳定稳健的投资,那就是选择沪深300指数好一点,因为它是拣选了沪深市场300只优质的标的股而形成的指数;追求激进一点的投资,那就是创业板指数好一点,因为创业板的盘子小,当遇到资金推升的时候,往往它的涨幅比较明显;那么上证指数是大盘指数,它的涨跌幅度基本上来说都要比另外两个指数的幅度表现的要小,因为它的盘子比较大,所以无论是下跌或上涨,它都要比另外两个指数表现的弱一些。

天合光能 怎么样 知道的说下 谢谢

天合光能,即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SL),是一家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生产的制造商。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光伏行业的领军企 业。 高品质的光伏组件给世界各地的并网和离网状态下的民用、商用、工用以及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带来洁净、可靠的太阳能。 天合光能大量生产多种类型的单晶和多晶光伏组件,产品输出功率从165W到230W不等。 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调整着我们的产品,以便给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凭借遍布亚洲、欧洲、北美的当地的销 售和营销网络以及安装商合作伙伴,天合光能以提升太阳能行业的竞争力和能源的效率为己任,致力于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光伏产业。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硅锭、硅片、电池和太阳能组件的研究、开发和制造的基地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该工厂占地面积为152,526平方米。 天合光能一直在扩大 生产规模,目前正在建设另一个占地面积161,475平方米的厂房,以提高公司产能。 这一阶段的扩产项目竣工后(预计将于2010年竣工),天合光能从硅棒到组件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产能将从2008年底的350MW增加到2009年的600MW。 天合光能的产品远销欧洲多个国家(如德国、西班 牙、意大利、荷兰、法国和比利时)这些国家的政府实行的激励措施大大地加快了太阳能发电产品的应用。 与此同时,天合光能还将目光投向法国、美国、韩国、印 度、澳大利亚、中国和蒙古共和国等新兴光伏市场。 天合光能销售渠道多样,包括全球的经销商、批发商和光伏系统集成商等等近年来,天合光能的销售额 实现了快速增长。 2006年,天合光能的销售额为1.145亿美元,而2007年的销售额增长到3.018亿美元,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产品的持 续需求,提高了我们的销售额和产能。 此外,2007年,天合光能持续运营的净收益达3540万美元,相比2006年的1320万美元大幅度提升。 编辑本段天合历程1997 年12月,高纪凡与几位科研人员在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起步之时成立了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受到国外太阳能光伏行业蓬勃发展,尤其是美国克林顿政府“百万太阳 能屋顶”(MillionSolarRoofs)计划的启迪,高纪凡先生发现了光伏市场发展的趋势并相信这种趋势必将有益于中国。 高纪凡的最初计划是建立 一家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公司,专门为中国各个地区提供太阳电能。 成立之初,在核心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公司取得长足的进展,并于1999年10月成功通过ISO9002认证,展示了对质量的不懈追求和对国际标准的矢志奉行。 同年,公司成立了天合光能研发中心。 经 过无数的艰辛和坚定的追求,公司团队终于在2000年8月成功建成了中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建筑。 凭借这一巨大成就,天合光能一跃成为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领 军者。 通过与中国政府合作,天合光能帮助编写了首个《中国国家独立光伏系统技术标准》。 为了宣传这一重要里程碑,2000年9月,天合光能在广州主办了首 届“国际太阳能发电技术暨推广论坛”。 该论坛展示了天合光能开发中国市场、推动太阳能发电行业创新的壮志雄心。 鉴于天合光能在促进太阳 能光伏行业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公司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主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发电技术暨推广论坛”。 除了主办这些活动之外, 中国政府还将天合光能选为参与‘西部光明工程’的首家私营企业,这是一个向中国偏远地区输送电力的倡议。 此后不久,2003年中旬,天合光能在西藏安装了 39座太阳能发电站,成功完成首个系统安装项目。 这一成功是天合光能团队五年多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昭示着天合向高纪凡先生将太阳能光伏带到中国的愿景又迈 进了一步。 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天合光能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影响力也日渐扩大,并于2004年参与了中国首部可再生能源法的 编写工作。 另外,天合光能还获得了其他项目,并于同年完成了“太阳能发电商业化”项目。 此后,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并成立了常州太阳能光伏协会,以 进一步加大公司的研发力度。 由于这些项目的成功,高纪凡先生被任命为中国太阳能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并于2004年12月获得常州市政府颁发的“杰出民营企 业家”奖2004年秋,天合光能意识到了扩大运营规模的必要性并接着开始了垂直一体化模式的扩展规划。 垂直一体化的第一步是启动组件生 产,2005年初,天合光能筹建了一家组件生产厂。 此后不久,2005年8月,天合光能开始向上游扩展,生产出首批单晶硅棒。 同年10月,该硅棒厂全面投 产。 运营团队继续落实极具雄心的扩展计划,于2006年2月开始制造硅片,到该年末,产量已达28MW。 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展,天合光能同时开始在 海外展开积极的品牌推广战略,并获得di首批德国客户的青睐。 这些客户关系快速发展,天合光能很快就与寻求长期合作的行业领军企业通力协作,使天合光能的销 售网络成功扩大到其他国家,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挪威、韩国、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欧洲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 2006年,天合光能获得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其中包括麦顿基金(Milestone Capital)、好能源(Good Energies)和美林证券。 这些投资打开了天合国际化进程的大门,是,在提高产能和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 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并于2007年6月成功引入资本,这些举措为公司继续落实扩展计划创造了条件,为产能的快速提高和 原材料的采购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借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及国际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公司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众多人才。 如今,天合光能拥有一支 来自数十个国家的人才的国际化团队,他们拥有丰富的光伏行业经验,时刻都在为公司的成功贡献力量。 天合光能的足迹不断扩大,在中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都设有分公司,在欧洲各个主要国家设有本土化的销售经理团队,以便为客户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和支持。 除此之外,天合光能还为亚洲、欧洲和北美的客户提供周到的售后技术服务。 目前。 天合光能大量生产多种类型的单晶和多晶光伏组件产品,输出功率从165W到230W不等。 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调整着我们的产品,以便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2008 年2月,天合光能新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这幢建筑外墙上安装着精心集成的玻璃光伏组件,它不但标志着天合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光伏能源应用的典范。 天 合光能计划到2008年底将安装产能从2007年底的150MW提高到350MW,到2009年底提升至700MW。 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为天合光能快速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全球替代能源巨大的开发潜力则为天合收获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提供了保障。 公司将在追求电网平价的同时,继续秉承锐意创新、狠抓质 量、增进效率的宗旨,以壮大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 编辑本段天合价值愿景提供优质、经济型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企业,为全球提供一种具有电网价格竞争力的、洁净可靠的电能。 核心价值观天 合光能已建立起一整套核心价值观,诠释着公司的运营模式和履行使命的方式。 这些价值观贯穿于天合团队的日常工作之中,成为他们与客户、供应商和业务伙伴沟 通所奉行的准则。 天合光能的所有员工将这些核心价值观视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必备武器——那就是成为太阳能光伏行业领先的垂直一体化企业。 诚信:天合价值观的核心是诚信。 在公司所有的业务往来中,公司坚定不移地秉承高度的诚信,并与持相同观点的国际业务伙伴通力合作。 质量:天合光能严格遵守国际质量标准,在运营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公司力争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责任:天合拥有一支专业的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团队。 公司寻求与同样致力于壮大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伙伴建立强有力的合作关系。 创新:1997年以来,天合光能大力投资各种研发项目,并将继续把技术开发放在显著位置。 天合光能希望与愿意发展和投资新兴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创新投放市场的伙伴展开合作。 团 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天合光能取得成功的法宝。 公司已组建一支精明强干的团队,他们持有相同的团队合作理念。 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已经从高层管理团队一直延伸 到每个天合员工,同时也延伸至我们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和投资者们,他们都是致力于加强太阳能光伏事业的一个团队。 激情:天合的成功来自于那些对天合的经营模式和使命充满激情的员工。 整个团队都在致力于将这种激情用于增进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这种热情和激情将继续推动着天合的发展。 编辑本段天合远景2003年底,西藏昌都地区11个县39个乡的“无电乡通电工程”竣工那天,藏民们高兴得整晚跳舞直到天明,庆祝他们终于结束了“天一黑就睡觉” 的历史。 给他们带来光明的是位于常州新北区电子产业园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天合的18名技术人员在西藏成功安装了39台太阳能发电站。 在天合,这一段故事 被称为“18勇士进西藏”。 工程很艰苦,项目人员晒得像黑人一样,甚至有人高原反应很强烈。 但对天合而言,这不仅仅是整个产业往前走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员工士气与精神得到了很大提升。 1997年底,常州天合光能应运而生,但当时在中国还没有这个概念,公司内部超过90%的人都反对。 “只有坚持,任何对的事情最初都有很多人反对。 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方向也好、机会也好,如果每个人都看到了,就没有价值了。 ”此 后,整整3年艰苦的研发,公司靠幕墙业务的赢利支撑太阳能业务的研发成本,直到2000年“太阳房”的成功,即“太阳能源建筑系统”样板房,室内没有一个 外接电源,所有电器全靠太阳能发电。 尽管目前“太阳房”还只是技术储备,天合还未能从中收回研发投资,但它将太阳能发电功能和建筑材料结合在一起,完全达 到了国际上“零能建筑”的指标。 2001年,天合将技术投入使用,开始做市场推广。 2002年,天合作为首家民营企业入选中国政府组织的国家“光 明工程”,西藏的“光明工程”项目将近8000万元人民币,历时一年多的成功实施,不仅给天合带来了一定的赢利,最重要的是给员工带来了极大的信心,看到 了产业的希望。 2001年,也是天合开始走向国际化的一年。 德国政府自1999年起实施“十万屋顶计划”;2000年开始,又给予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约0.5欧元的补贴。 天合也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进军德国市场。 光伏产业垂直链条的组成是:硅材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安装。 由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仍然高昂,一台能满足家庭日常电器需要的200W的光伏系 统,市场价为元,如果燃煤发电成本为1,则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18倍,竞争实力明显较弱。 这也意味着,在这个行业,谁能做到低成本,谁就具 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高纪凡认为,低成本来自于技术、生产效率、管理等各方面,垂直一体化战略是低成本的必然要求。 从2004年开始,天合开始实 施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建成并扩大了组件安装和单晶生产基地,能够涵盖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生产和系统集成,进一步优化和控制从硅棒到组件整个 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协同优化的工艺将会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也将整体提高产品质量和公司盈利能力。 这一模式在业内被认为是目前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模式,在 其它一流太阳能垂直一体化企业如REC和德国的SolarWorld公司都得到了充分验证。 目前在全球光伏行业中,能够做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不多,而天合 是其中一家。 全球的光伏产业增长速度平均是45%,中国是100%,而天合连续三年平均达到476.32%的成长速度。 上市后,天合的市值增加了 200%,超过10亿美元。 天合的员工数量也从1997年时的100人增加到现在的2000余人。 管理层人员分别来自于6个国家,员工则来自12个国家。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已成必然选择。 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企业一方面能够解决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运营机制,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开放股权与国际化现代企业2006年12月19日,天合光能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纽交所上市的第三家民营企业,天合光能也由此实现了从一个民营企业到一个国际化现代企业的根本性转变。 时至今日,天合光能已成为目前国内甚至世界上少数几家垂直一体化光伏公司之一,产业链非常完整,包括从硅料处理到单晶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的一个完整价值链。 2001年,公司成立上市办,只是瞄准了国内中小企业创业板。 之后,公司开始坚持不懈规范企业管理,千方百计吸引风险投资机构。 2004年底,吸引了国内的风险投资人,走出了开放股权和创建现代企业的第一步。 2006 年4月,吸引了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麦顿投资和美林集团,5月,来自瑞士的专门投资新能源产业的好能源公司成为天合股东;同时还吸引了很多国际化优秀人才, 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团队。 在团队的努力和专业投资机构的协助下,通过对境内外上市地的利弊分析,大家认为,美国的监管要求虽高,但是最好 的选择,因为在美国上市不仅可以获得全球性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严格的监管更有利于规避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 2006年5月,公司聘请了国际最专业 的投资银行和律师事务所启动了上市计划。 2006年12月19日,天合光能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期发行股票530万股,发行价为每股18.50美元,收盘 价20.28美元,涨幅为9.62%,成功募集资金9800万美元,这些资金为企业更快地扩张提供了资本来源。 2007年6月6日,天合光能又成功完成了 增发,增发定价为每股45.00美元,比IPO的价格高出了近150%,共募集资金超过2.43亿美元。 在首次公开发行后,这么短时间内实现增发,这在上 市企业中是不多见的。 到2025年跨入世界500强当前暴露出来的能源危机等问题预示着光伏行业前景广阔,据欧洲能源机构预测,到2050年光伏产业的销售额基本等同于现在的石油产业,在未来的 20年中一定会有优秀的光伏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同时也将有很多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消亡。 天合成功上市仅仅是走出了企业发展的一小步,企业有信心通过建 立国际领导品牌的国际水平的研发机构等战略举措,加速增强综合竞争力,到2012年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导者,到2025年跨入世界500强!

标签: 精明的投资者指南 在创业板股票市场中寻找成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